-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5)
2019届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服饰和人类文化__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关于服饰的起源,________,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就是服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________的,肯定是诸多因素的合力,这说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益善,这使得衣服越穿越多,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发展往往________。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人类开始厌倦繁复的穿衣,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成内衣外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繁复穿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简约,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复的衣服,但仍保持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D ) A.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B.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C.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D.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解析】 A项,“主要原因……缘故”句式杂糅;B项,“不论……许多”搭配不当;C项,“原因还是因为……”句式杂糅。 2.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B ) A.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折射 B.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 C.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 D.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映照 【解析】 整段文字的话题都是“服饰”,A项、D项话题不统一;C项,“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语序和前文不能照应,前文是“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即应该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C ) A.休戚相关 众说纷纭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B.息息相关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C.息息相关 众说纷纭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D.休戚相关 见仁见智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解析】 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根据句意并无祸福相关联的意思,所以应选“息息相关”。众说纷纭:指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使用“见仁见智”,句中应该加“人们”,即“人们见仁见智”,这样才语意连贯。“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都能形容情况复杂,不易弄清楚,但“错综复杂”偏重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并含有头绪多的意思;“扑朔迷离”偏重指主观上难以辨认,看不清底细。句中指穿衣动机本身的复杂,属客观情况,故选“错综复杂”。否极泰来:指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根据句意,没有体现“泰来”之意,而是强调事物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应选“物极必反”。 4.下面是某校发给家长的邀请函的初稿片断,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第10届腾飞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即将拉开序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了孩子能在此次比赛中凯旋归来,敝校特别邀请专家来作“科技小发明创作”的主题报告。我们鼎力邀请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出席,与孩子共襄创新的乐趣。 【答案】 ①“凯旋归来”改为“凯旋”_(或删除“归来”);_②“敝校”改为“学校”;③“鼎力”改为“诚挚”;__④“抽空”改为“拨冗”;⑤“共襄”改为“共享”。 【解析】 “凯旋”与“归来”重复。“敝校”“鼎力”“抽空”“共襄”为谦敬失当。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另选话题仿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生活是歌谣,孕育着欢乐,如果你肯弹奏,就会奏出欢乐的音符。 生活是种子,孕育着希望,如果你肯播撒,就会发出希望的光芒。 生活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如果你肯积累,就会聚出深邃的大海。 材料: 苗圃 航船 画笔 烂漫 美丽 成功 花朵 风帆 图画 【答案】 理想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如果你肯付出,就会开出烂漫的花朵。 理想是画笔,孕育着美丽,如果你肯描绘,就会绘出美丽的图画。 理想是航船,孕育着成功,如果你肯搏击,就会扬起成功的风帆。 【解析】 首先明确句式“×××是×××,孕育着×××,如果你肯×××,就会×××”,然后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类,如“苗圃”“烂漫”“花朵”等。最后根据积极昂扬的基调进行拟写,另外注意“花朵”“图画”“风帆”前的修饰成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面对________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摒弃什么?著名学者王充闾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老根底”,我们要有“新眼光”,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光靠名嘴们去讲,应该考虑如何在诠释传统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努力,使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现代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使之更接地气,更多地关照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有些传统文化的确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如果不做改变,人们会觉得它游离于生活之外,________,桎梏在书本中、书店里。换言之,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赋予其更多现代的意义与内涵。( )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 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它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散文的形式阐释中国人文传统,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________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________的生命力。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B ) A.之所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是因为《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B.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C.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D.为了给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解析】 “为了”一词引导的是目的性状语,“《国粹》这本书问世”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故选B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因为读史能通心。 B.解决当今难题,必须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 C.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 D.通过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难题。 【解析】 根据语境,后文“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这种智慧可以帮忙解决现代问题。故选C项。 3.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 A.浩如烟海 高山仰止 身临其境 生生不息 B.包罗万象 仰之弥高 设身处地 生机勃勃 C.浩如烟海 仰之弥高 身临其境 生机勃勃 D.包罗万象 高山仰止 设身处地 生生不息 【解析】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此处修饰传统文化,故用“浩如烟海”。高山仰止: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此处用来修饰传统文化,故用“高山仰止”。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此处用来修饰感受,人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故用“身临其境”。生生 不息:世间万物新陈代谢,永不停止。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此处修饰生命力呈现出的状态,故用“生生不息”。 4.下面是一段邀请函回执的部分内容,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5分) 因近日日理万机,恐难以按时拨冗莅临母校参加庆典,对不起了。在这千载难逢的日子里,我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年轻,永葆生机! 【答案】 示例:①“日理万机”改为“事务繁忙”;②删去“拨冗”;③“莅临”改为“到达”;④“对不起了”改为“对此深表歉意”;⑤“千载难逢”改为“特殊”。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作答此题,考生要明晰这个语段的表达目的,然后围绕语体要求,排查语段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说自己“日理万机”显得不够谦虚。“拨冗”是敬辞,指别人推开手头事务,不能形容自己。“莅临”也是敬辞,指欢迎贵宾或领导到来,可改为“到达”。“对不起了”属于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对此深表歉意”。“千载难逢”过分夸张,与事实和语境不符,可改为“特殊”。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另选话题仿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歌,应该多一些旋律,少一些音符;人生如诗,应该多一些抒情,少一些叹息;人生如画,应该多一点色彩,少一些色调。 材料: 山 河 天 生机 污浊 雾霾 荒凉 清澈 晴朗 【答案】 心灵如山,应该多一些生机,少一些荒凉;心灵如河,应该多一些清澈,少一些污浊;心灵如天,应该多一些晴朗,少一些阴霾。 【解析】 首先明确句式“×××如×××,应该多一些×××,少一些×××”,然后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类,如“山”“生机”“荒凉”等。最后根据积极昂扬的基调进行拟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曹雪芹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不能不说这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奠定了基础。后来遭遇变故生活贫困,过起了________的生活。在历史上曹雪芹并不出名,对于像曹雪芹这样以一部作品________的人物来说,( )毕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先知道《红楼梦》,后认识曹雪芹的。 曹雪芹为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写了不少诗和判词,其中大都预示了她们悲惨的命运,对于喜爱《红楼梦》的读者而言,有时真有点________。可是当前《红楼梦》在社会人群中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被读者近年来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红楼梦》面世以后,曾有过几次集中的被“围观”热潮,与之相伴的学术、艺术争论也不断出现。20世纪80年代,87版电视剧《红楼梦》借助刚刚火热的电视,红遍了整个中国。在当前某个普通事件常常也能________流行起来的年代,作为经典的《红楼梦》遭冷遇、不流行、难读,只能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 一无所有 闻名于世 不堪卒读 莫名其妙 B. 家徒四壁 闻名于世 不忍卒读 莫名其妙 C. 家徒四壁 闻名遐迩 不堪卒读 神乎其神 D. 一无所有 闻名遐迩 不忍卒读 神乎其神 【解析】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神乎其神: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坐上了被读者近年来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 B.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近年来坐上了被读者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 C.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近年来坐上了读者推荐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 D.根据相关调查,《红楼梦》登上了读者近年来推荐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 【解析】 句式杂糅,应是“根据……”或“……显示”;语序不当,“近年来”应放在“《红楼梦》”之后;成分残缺,应是“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登上……交椅”搭配不当。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无疑让《红楼梦》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读,才是今天对其最好的纪念方式。 B.人们广泛而深入地阅读《红楼梦》,无疑是今天对曹雪芹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 C.《红楼梦》在今天被更加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是纪念曹雪芹最好的方式之一。 D.今天对其最好的纪念方式,无疑就是让《红楼梦》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读。 【解析】 整段文字的中心是“曹雪芹”,对他的纪念应通过其作品得以实现。按照先观点后阐释,先“纪念”后“途径” 的思路,再结合语言表达的严谨、准确,综合判断D最恰当。 4.下面这则邀请函,在语言、格式及标点使用等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五处并修改。(5分) 邀请函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中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我校拟定于下周下午3点在六楼礼堂举办《文化达人》知识竞赛,要求各校领导、老师积极参加。届时,您会了解到同学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您会感觉到他们在文化交流时的激情与魅力,您更能感受到新一代中学生在我们中学校园里的历练与成长。我们恭候您的光临! 此致 敬礼! 2018年4月2日 ××学校 【答案】 ①“下周”时间不具体,应加具体时间如“下周一”;_②“要求”改为“诚邀”;_③“感觉”改为“感受”;_④《文化达人》改为“文化达人”;_⑤格式上,日期应在学校下面。_ 【解析】 注意邀请函的格式,诸如落款、邀请时间等。邀请时,表达敬意,诸如“要求”不得体,“感觉”与“激情与魅力”搭配不当。“文化达人”为特定称谓,不能使用书名号。 5.下图是某学校组织结构图,请把这个结构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案】 学校的现有管理工作由校长总负责,然后由两名副校长分别负责教学工作和后勤工作,校长办公室对校长负责,处理学校工作,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各部门科室都有责任管理和服务于班级,班级工作是最基础的学校工作。 【解析】 此题主要谈校长、副校长与相关处室的关系,尤其相关处室与校长的隶属关系,不必面面俱到,概括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