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校联考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四校联考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四校联考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 A.淬火  荟萃  精粹  朝谇夕替    B.伶俜  芳邻  泠然  高屋建瓴  C.鞭挞  朱拓  绣闼  陈蕃下榻    D.弄堂  弄瓦  弄璋  羌管弄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斑斓/谰言   戮力/寥廓    貌合神离/和盘托出 B.喋血/影碟   凄婉/惋惜    百尺杆头/揭竿而起 C.沧海/莽苍   通缉/编辑    生当陨首/殒身不恤 D.贸然/冒失   逋慢/蒲苇    青山绿水/山清水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    的淡紫色,像         ,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  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 A.辉煌   一条瀑布    泛    挑逗 B.朦胧   一片云霞    闪    辉映 C.迷蒙   一缕云烟    洒    戏耍 D.雅致   一幅锦缎    亮    逗弄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罗贯中以刘蜀集团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组织故事情节的安排,笔法千变万化,叙述有条不紊。 B.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C.新一期《钟山》刊登出了三十年(1981-2011)十大诗人评选结果,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高居榜首,也是获得唯一全票的诗人。 D.国家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其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主张“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作为疗救社会的良药。 B.《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既表现了鸣凤对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C.《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俩都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为了翠翠,天保宁可要条破渡船也不要新碾坊,而傩送则主动托媒人上门提亲。 D.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的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老渔夫与大鱼苦斗的故事,因主题的深刻,为海明威赢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6.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世宗以景故,不纳      纳:接受     B.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  克:完成     C.善属文,工书画        工:擅长     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  赦:赦免  10.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3分)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3分) (2)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3分) (3)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⑴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4分) ⑵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子曰:“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5)画图省识春风面,                       ‎ ‎  。(杜甫《咏怀古迹》)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回    家 【美国】彼得·哈米尔 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欢快地准备去佛罗里达·劳得达尔度假。他们的纸袋里装着三明治酒,在第三十四街搭上了长途汽车。当纽约那灰暗阴冷的春天在他们的背后悄然消失的时候,他们心中渴望的是金黄的海滩和滚滚的海潮, 车子经过新泽西时,年轻人注意到车上有个人像被“定身法”定位似的一动不动。这个人就是文戈。他坐在这几个年轻人的面前,风尘仆仆的脸色像张面罩,叫人猜不透他的真实年龄。他身上穿着一套朴素而不合身的褐色衣服,手指被香烟熏得黄黄的,嘴里好像在嚼着什么东西.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 ‎ 深夜,汽车开到一家名叫霍华德·约翰逊的饭馆门口停下。除了文戈之外,大家都下了车。年轻人对他感到诧异起来,都在试图想象他的生活:说不定他是个船长;说不定他是和妻子吵架了才跑出来的;他也可能是个回家的老兵。 当大家都回到汽车上时,有个女孩坐到了文戈的身边,跟他搭讪起来。 “我们正要到佛罗里达去,”姑娘爽朗地说,“您也去那儿吗?” “我不知道。”文戈说。 “我从来没有到过那地方,”姑娘说,“听说那儿很关!” “是的。”他低声说。他脸上的表情让人觉得,他似乎在努力忘记一件他极不愿想起的事情。 “你在那儿住吗?” “我在杰克逊维尔海军军部那儿住。” “喝点 酒吗?”她问. 文戈笑了笑,接过酒瓶猛喝了一口。向她表示谢意之后,他重新又恢复了沉默。过了一会儿,文戈晃着脑袋打起瞌睡来。姑娘回到了原来的那几个年轻人那边去了。 第二天清晨,当他们醒来的时候,汽车已经停在了另外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的门前。这次文戈下车进饭店了。先前和文戈谈话的那姑娘一再请他跟他们一起用餐。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在海滩上露营,文戈却显得有些拘谨。他只点了一杯黑咖啡,心神烦乱地抽起烟来。 当他们回到汽车上,姑娘再次坐到了文戈的身旁。过了一会儿,他开始痛苦地、缓缓地对她说起了自己的心事。他在纽约的牢房里度过了四年,现在正要回家去。 “你有妻子吗?” ‎ ‎“不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她吃了一惊。 “唉!我在牢里写信给妻子,对她说:‘玛莎,如果你不能等我,我理解。”我说我将离家很久。要是她无法忍受,要是孩子们经常问她为什么没有了爸爸——那会刺痛她的心的,那么,她可以把我忘却而另找一个丈夫。真的,她算得上是个好女人。我告诉她不用给我回信,什么都不用,而她后来也的确没有给我写过信。三年半了,一直音信全无。 “那么,你现在回家,她也不知道吗?” “是的,”他难为情地说,“上星期,当我得知我将提前出狱时,我写信告诉她:如果她已改嫁,我能原谅她,不过要是她仍然独身一人,要是她还不厌弃我,那她应该让我知道。我们一直住在布朗斯威克镇。等一会进了镇子,你们就可以看到一棵大橡树。我告诉她:如果她要我回家,就可以在树上挂一条黄手绢,我看到了就下车回家。假如她不要我去,那她完全可以忘记此时,手绢也不要挂,而我也将继续往前走。” “喔唷,”女孩叫了起来,“喔唷。” 姑娘感到十分惊奇,并把事情告诉了伙伴们。文戈拿出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照片给他们看。距布朗斯威克镇只有二十里了,年轻人赶忙坐到右边靠窗的位置上,等待着那大橡树扑入眼帘。文戈心怯地不敢再向窗外观望。他重新板起了一张木然的脸,似乎正努力使自己在又一次的失望中昂起头。只差十里了、五里了,车上一片静悄悄。 ‎ 突然,所有的年轻人都从他们的座位上站起来,高呼着,喝彩着和叫喊着,还跳起舞来,最后在胜利和欢腾中挥舞着紧握的拳头。人人都这样高兴,唯独文戈坐在那儿,不知所措,凝望着那棵橡树。橡树上挂满了黄手绢,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那些美丽的黄手绢好像微风中飘扬着的一面面欢迎他的旗帜。 在年轻人的呼喊声中,老囚犯慢慢从座位上站起身,走下汽车,径直往家里走去。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老囚犯文戈回家的故事。这个故事本来平淡无奇,但是在作家的精心安排之下却情节曲折、紧张,极富幽默意味。 B.小说先写三个小伙子与三个姑娘乘公共汽车去海边,对他们的情况写得相当细致;接下去才开始注意到主要人物文戈,还在妄加猜测,慢慢吞吞,这使情节有些拖沓。 C.小说中多处写到文戈的外在表情常常是冷漠的,一言不发的,有时是平静的,然而其内心世界却波涛汹涌,起伏激荡。 D.女孩听了文戈的话后,接连两次发出“喔喔”的叫声,主要是旅途无聊,女孩才去找文戈搭讪,此时听了故事觉得意外而惊讶。 E.文中并没有多写文戈的过去,尽管他的犯罪事件可能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作家还是把着眼点放在了未来。文戈能否被家人接受呢?这是整个故事中矛盾的焦点。 ‎ ‎17.文戈的妻子始终没有正面出现,但我们仍然能清晰感受到她的存在。请赏析文戈的妻子的形象,并谈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好处。(4分) 18.日本导演山田洋次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时取名为《幸福的黄手帕》,根据文章说说他这样改的理由。(4分) 19.小说以“在年轻人的呼喊声中,老囚犯慢慢从座位上站起身,走下汽车,径直往家里走去”结尾,可是有人认为结尾应该再加上一段关于文戈回家后与妻子团聚的描写。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在对他专访时问道:“你幸福吗?”莫言回答道:“不知道。”莫言关于幸福的回答,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耐人寻味。              ,             ,                   。       ,       ,      ,                                           因为幸福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是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①自人类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 ‎ ‎②似乎是“哥德巴赫猜想” ③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④哲人们穷其智慧,说得都不无道理,但又都不是最终答案 ⑤但关于什么是幸福 ⑥对幸福的回答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1.请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片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我们终于明白:生命总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   小鸟一转身,生出一分轻盈;江河一转身,增添一分雄壮;游子一转身,带走一分乡愁;有人逃出火海又转身冲进火海;有人面对坦途又转身选择了险峰;有人面对掌声和鲜花却转身走入寂寞……   转身是一种深情,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智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会有转身。关于“转身”,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 ‎ ‎  请以“转身”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四校联考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 A.淬火  荟萃  精粹  朝谇夕替    B.伶俜  芳邻  泠然  高屋建瓴  C.鞭挞  朱拓  绣闼  陈蕃下榻    D.弄堂  弄瓦  弄璋  羌管弄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斑斓/谰言   戮力/寥廓    貌合神离/和盘托出 B.喋血/影碟   凄婉/惋惜    百尺杆头/揭竿而起 C.沧海/莽苍   通缉/编辑    生当陨首/殒身不恤 D.贸然/冒失   逋慢/蒲苇    青山绿水/山清水秀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    的淡紫色,像         ,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  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 A.辉煌   一条瀑布    泛    挑逗 B.朦胧   一片云霞    闪    辉映 C.迷蒙   一缕云烟    洒    戏耍 D.雅致   一幅锦缎    亮    逗弄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罗贯中以刘蜀集团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组织故事情节的安排,笔法千变万化,叙述有条不紊。 B.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C.新一期《钟山》刊登出了三十年(1981-2011)十大诗人评选结果,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高居榜首,也是获得唯一全票的诗人。 D.国家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其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主张“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作为疗救社会的良药。 B.《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既表现了鸣凤对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C.《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俩都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为了翠翠,天保宁可要条破渡船也不要新碾坊,而傩送则主动托媒人上门提亲。 D.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的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老渔夫与大鱼苦斗的故事,因主题的深刻,为海明威赢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6.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 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世宗以景故,不纳      纳:接受     B.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  克:完成     C.善属文,工书画        工:擅长     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  赦:赦免  10.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3分)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3分) (2)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3分) (3)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⑴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4分) ⑵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子曰:“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 ‎(5)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回    家 【美国】彼得·哈米尔 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欢快地准备去佛罗里达·劳得达尔度假。他们的纸袋里装着三明治酒,在第三十四街搭上了长途汽车。当纽约那灰暗阴冷的春天在他们的背后悄然消失的时候,他们心中渴望的是金黄的海滩和滚滚的海潮, 车子经过新泽西时,年轻人注意到车上有个人像被“定身法”定位似的一动不动。这个人就是文戈。他坐在这几个年轻人的面前,风尘仆仆的脸色像张面罩,叫人猜不透他的真实年龄。他身上穿着一套朴素而不合身的褐色衣服,手指被香烟熏得黄黄的,嘴里好像在嚼着什么东西.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 ‎ 深夜,汽车开到一家名叫霍华德·约翰逊的饭馆门口停下。除了文戈之外,大家都下了车。年轻人对他感到诧异起来,都在试图想象他的生活:说不定他是个船长;说不定他是和妻子吵架了才跑出来的;他也可能是个回家的老兵。 当大家都回到汽车上时,有个女孩坐到了文戈的身边,跟他搭讪起来。 “我们正要到佛罗里达去,”姑娘爽朗地说,“您也去那儿吗?” “我不知道。”文戈说。 “我从来没有到过那地方,”姑娘说,“听说那儿很关!” “是的。”他低声说。他脸上的表情让人觉得,他似乎在努力忘记一件他极不愿想起的事情。 “你在那儿住吗?” “我在杰克逊维尔海军军部那儿住。” “喝点 酒吗?”她问. 文戈笑了笑,接过酒瓶猛喝了一口。向她表示谢意之后,他重新又恢复了沉默。过了一会儿,文戈晃着脑袋打起瞌睡来。姑娘回到了原来的那几个年轻人那边去了。 第二天清晨,当他们醒来的时候,汽车已经停在了另外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的门前。这次文戈下车进饭店了。先前和文戈谈话的那姑娘一再请他跟他们一起用餐。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在海滩上露营,文戈却显得有些拘谨。他只点了一杯黑咖啡,心神烦乱地抽起烟来。 当他们回到汽车上,姑娘再次坐到了文戈的身旁。过了一会儿,他开始痛苦地、缓缓地对她说起了自己的心事。他在纽约的牢房里度过了四年,现在正要回家去。 ‎ ‎“你有妻子吗?” “不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她吃了一惊。 “唉!我在牢里写信给妻子,对她说:‘玛莎,如果你不能等我,我理解。”我说我将离家很久。要是她无法忍受,要是孩子们经常问她为什么没有了爸爸——那会刺痛她的心的,那么,她可以把我忘却而另找一个丈夫。真的,她算得上是个好女人。我告诉她不用给我回信,什么都不用,而她后来也的确没有给我写过信。三年半了,一直音信全无。 “那么,你现在回家,她也不知道吗?” “是的,”他难为情地说,“上星期,当我得知我将提前出狱时,我写信告诉她:如果她已改嫁,我能原谅她,不过要是她仍然独身一人,要是她还不厌弃我,那她应该让我知道。我们一直住在布朗斯威克镇。等一会进了镇子,你们就可以看到一棵大橡树。我告诉她:如果她要我回家,就可以在树上挂一条黄手绢,我看到了就下车回家。假如她不要我去,那她完全可以忘记此时,手绢也不要挂,而我也将继续往前走。” “喔唷,”女孩叫了起来,“喔唷。” ‎ 姑娘感到十分惊奇,并把事情告诉了伙伴们。文戈拿出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照片给他们看。距布朗斯威克镇只有二十里了,年轻人赶忙坐到右边靠窗的位置上,等待着那大橡树扑入眼帘。文戈心怯地不敢再向窗外观望。他重新板起了一张木然的脸,似乎正努力使自己在又一次的失望中昂起头。只差十里了、五里了,车上一片静悄悄。 突然,所有的年轻人都从他们的座位上站起来,高呼着,喝彩着和叫喊着,还跳起舞来,最后在胜利和欢腾中挥舞着紧握的拳头。人人都这样高兴,唯独文戈坐在那儿,不知所措,凝望着那棵橡树。橡树上挂满了黄手绢,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那些美丽的黄手绢好像微风中飘扬着的一面面欢迎他的旗帜。 在年轻人的呼喊声中,老囚犯慢慢从座位上站起身,走下汽车,径直往家里走去。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老囚犯文戈回家的故事。这个故事本来平淡无奇,但是在作家的精心安排之下却情节曲折、紧张,极富幽默意味。 B.小说先写三个小伙子与三个姑娘乘公共汽车去海边,对他们的情况写得相当细致;接下去才开始注意到主要人物文戈,还在妄加猜测,慢慢吞吞,这使情节有些拖沓。 C.小说中多处写到文戈的外在表情常常是冷漠的,一言不发的,有时是平静的,然而其内心世界却波涛汹涌,起伏激荡。 D.女孩听了文戈的话后,接连两次发出“喔喔”的叫声,主要是旅途无聊,女孩才去找文戈搭讪,此时听了故事觉得意外而惊讶。 ‎ E.文中并没有多写文戈的过去,尽管他的犯罪事件可能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作家还是把着眼点放在了未来。文戈能否被家人接受呢?这是整个故事中矛盾的焦点。 17.文戈的妻子始终没有正面出现,但我们仍然能清晰感受到她的存在。请赏析文戈的妻子的形象,并谈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好处。(4分) 18.日本导演山田洋次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时取名为《幸福的黄手帕》,根据文章说说他这样改的理由。(4分) 19.小说以“在年轻人的呼喊声中,老囚犯慢慢从座位上站起身,走下汽车,径直往家里走去”结尾,可是有人认为结尾应该再加上一段关于文戈回家后与妻子团聚的描写。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在对他专访时问道:“你幸福吗?”莫言回答道:“不知道。”莫言关于幸福的回答,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耐人寻味。              ,             ,                   。       ,       ,      ,                                           因为幸福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是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 ‎①自人类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 ②似乎是“哥德巴赫猜想” ③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④哲人们穷其智慧,说得都不无道理,但又都不是最终答案 ⑤但关于什么是幸福 ⑥对幸福的回答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1.请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片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我们终于明白:生命总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   小鸟一转身,生出一分轻盈;江河一转身,增添一分雄壮;游子一转身,带走一分乡愁;有人逃出火海又转身冲进火海;有人面对坦途又转身选择了险峰;有人面对掌声和鲜花却转身走入寂寞……   转身是一种深情,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智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会有转身。关于“转身”,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 ‎ ‎  请以“转身”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