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浏阳二中,长沙雅礼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浏阳二中,长沙雅礼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浏阳二中,长沙雅礼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 ‎②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振振有词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 ‎③从国产大飞机试飞,到高铁订单纷至沓来;从迈向空间站时代,到量子计算机突破,这样的点一个个连起来,正奠定着中国科技新的历史方位。‎ ‎④我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白山黑水,人居状态堪忧。‎ ‎⑤国内外多数科学家认为,一年比一年热,除了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的厄尔尼诺事件推波助澜外,更主要的还在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成为常态。‎ ‎⑥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A. ①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指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此处正确。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感情色彩不当。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的到来。此处正确。白山黑水: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对象用错。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用在此处正确。归心似箭:形容想回家或返回原地的心情十分急切。与前面“心情”重复。‎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比如 “振振有词”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贬义词,而句中并无贬低之意。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为4873家,其中免费开放的有4246家,2016年接待观众首次超过9亿多人次/年。‎ B. 对比问题频发的国产食品,进口食品一直被认为是放心食品,从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督抽检数据上看,进口食品的合格率确实更高一些。‎ C. 环境科学家称,为亲眼目睹大熊猫而奔赴中国西南地区的越来越多的游客,正加剧着这种标志性动物栖息地的萎缩。‎ D.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要想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关键在于研发领域能否有重大突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超过9亿多”重复赘余,“超过”与“多”重复。C项,“游客……加剧着这种标志性动物栖息地的萎缩”主宾搭配不当,游客不能加剧动物栖息地的萎缩。D项,“要想……能否有重大突破”有误,一面对两面。‎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中学生给编辑写信:“编辑,您好!奉上涂鸦之作一篇,敬请拜读,还望您不吝赐教,多提意见。”(书信)‎ B. 本人昨日不慎于食堂丢失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 C.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D. 为了回馈客户的长期惠顾,我店重磅推出名牌智能手机促销活动,欢迎广大新老顾客进店咨询。(广告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用语的得体与否。考生应注意使用的场合、对象、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而此处是请编辑对自己的作品,用词不当。B项,“璧还”,敬语,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此处使用不当。C项,“有幸”,有运气、 机会好,一般用于自己,此处说对方,不恰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度思想家甘地说,“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及其道德是否伟大与崇高”。从人类学的一些观点来看,如果没有尊重生命这个基础, ,而这些都是社会治理、法律制定的重要基础。动物福祉实际上衡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实际上关乎人类自身的福祉。‎ A. 人类社会也许无法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 B. 人类社会中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不可能被演化出 C. 人类社会将会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吗 D. 人类社会不可能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预测语气与前后文的语气不对。B叙述对象不一致,前半句是站在“人类社会”的角度,而B项的叙述对象是“文明”。C句式不当,后半句没有答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仁”学的主体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关于“仁”学的基础,《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孔子视孝悌之亲情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孝悌通过“能近取譬”,将爱父母、爱兄弟、爱妻子扩展为爱君主、爱国家及爱一切人。的确,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无疑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休谟的同情原理也认为,父子间的同情是最易发生的。黑格尔一方面认为修身是成为抽象的人的基本条件,“正是这种反省意识,使一个人真正地走向了主体阶段”,另一方面认为实现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须要在伦理阶段,而“在伦理的阶段,最自然、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平等地“爱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其对象是有限制的。仁爱等道德品质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是“君子”(有德有位者)的专有物,小人(无德无位者)则往往与仁爱背道而驰。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对于道德情感的适用对象给出了较为明晰的界定,仁爱不仅包括爱“好人”,即爱“君子”,而且也包括恶“恶人”,即恶“小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创立了“义”学。孟子“义”学的主体是“不学而能”之“良能”、“不虑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之气”之“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如果说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据——亲情,是一种事实根据的话,即通过客观描述父子之间的亲情来推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言“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仁义思想的根据——性善,便是一种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亲情是父子这对道德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而性善则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呈现。与孔子相比,孟子将政治伦理的希望全部压在单个道德主体的身上,政治伦理思想的实现,是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之性善的结果。‎ 孟子既然设定人性本善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条件,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自然都要以性善为基点。然而,“性善”虽然能够满足政治伦理思想基础的普遍性条件,但孟子本人也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财富对“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性善就不再是绝对基础了。‎ 与孟子一样,荀子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礼”学。“礼”学的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荀子认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人性之恶,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伪”)产生的,是用于制约和改造人性之恶的产物。一方面,道德之善就是“伪”的结果;另一方面,“性恶”是“伪”的前提。以此为基础,道德主体自身才要“积善而全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才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综上所述,孔子以道德情感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恶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大都不出这两类。‎ ‎(摘自王乐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仁"学是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B. 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通过"能近取譬",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C. 西方思想家如休谟和黑格尔等人,和孔子一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 D. 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思想家认为要平等地"爱一切人",而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推己及人"思想则表现为爱"君子",恶"小人"。‎ ‎6.下列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孟子在"仁"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义"学,其主体是"良能""良知"的性善思想和"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 B. 孟子以性善作为其仁义思想的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 C. 孟子认为,如果每一个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的性善,就能实现他主张的政治伦理"义学"。‎ D. 孟子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性善不是政治伦理思想的绝对基础,故物质生活财富对"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孟子以性善为基础,荀子则以性恶为基础,他们一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B. 荀子创立的政治伦理思想是"礼"学,其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 C. 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产生的,所以,道德主体自身要"积善而全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D. 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有着共同的来源,但其所基于的条件则完全相反,因此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也不一样。‎ ‎【答案】‎ ‎5. B ‎ ‎6. D ‎ ‎7. A ‎ ‎【解析】‎ ‎5.试题分析:C项偷换概念,“亲情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不当,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为“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点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 ;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本题中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开头部分,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后半部分,D项对应信息在第二段开头部分,通过与原文对比,可知这三个选项正确。‎ ‎6.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将选项放回到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区间,仔细比对,找出答案。D项因果倒置,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原文为“孟子本人也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财富对‘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并且选项中删除了“一定的”,扩大了范围。‎ ‎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曲解文意,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结尾处,原文是他们“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而不是“他们一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的味道 已经好几天没出太阳了,他的心情也差到了极点。自从关到这里之后,他对阳光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 下午,天气突然放晴,有阳光透过铁窗的栅栏,斜射到冰冷的水泥地面上。‎ 看到阳光,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抹神采。他霍地站起身,快步跑到铁窗前,朝着阳光照进的地方拼命吸了吸鼻子。尽管室内的空气有些污浊,但他还是闻到了那种暖暖的阳光味道。‎ 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对阳光有种特殊的偏爱。无数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提着篮子,跟在母亲身后,挖野菜、拾麦穗、摘豆角……温暖的阳光洒在他和母亲身上,带着一种田野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那味道好闻极了!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阳光,喜欢那种淡淡的阳光味道。‎ 上学后,他坐在了临窗的位置。每每听课走神或是昏昏欲睡之时,只要用力吸吸鼻子,闻一闻窗外阳光的味道,便顿感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或许是阳光给了他自信和力量,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并于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省城的一家大型企业。‎ 到企业上班后,他依然是那种风风火火的阳光性格。两年时间,他就由一名普通员工提升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不太爱讲话,但很能干,很会体贴人。‎ 婚后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也很温馨。妻子知道他喜欢阳光,就特意在不大的院子里拴了一根铁丝,只要一遇晴天,就把家里的被子一一摊在铁丝上晾晒。晚上,他躺在暖乎乎的被窝里,嗅着清新的阳光味道,感到异常的幸福和温暖。‎ 有了阳光的滋润,他在事业上干的特别顺。几年时间里,他由部门经理到行政总监,再到副总经理,最后又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 记得荣升总经理那天,妻子炒了几个他最爱吃的菜,陪着他在院子里坐了很久。午后的阳光照在他们的背上,很舒服、很惬意。当时妻子都说了些什么,他已记不太清,只记得妻子再三叮咛他——当领导了,平时工作忙,记住要多在外面晒晒太阳,因为在太阳底下心里才能亮堂!‎ 他知道,妻子最了解他的个性,让他晒太阳是想告诫他要光明正大地做人。‎ 刚开始时,他确实努力去做了,可后来他就渐渐迷失了自我。那一次,当一个包工老板把他拉到夜总会里昏天黑地畅玩一夜后,他突然发现——原来黑夜比阳光下更加充满诱惑!‎ 于是,他开始远离阳光,沉醉于灯红酒绿、放纵享乐的奢靡生活。尽管妻子依然在天天为他晒着被子,但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后来,他干脆不再回家……‎ ‎“瞿——”一声尖利的哨音响起。他知道,该是放风的时间了。这哨音,让他想起了那辆呼啸而至的警车。那天,当他戴着冰凉的手铐,低着头钻进警车时,他蓦然感觉天气是那么的冷!‎ 身陷囹圄后,他的心更是冷到了极点。平日里那些个两肋插刀的哥们和点头哈腰的下属也都一哄而散,没人再会想起他。‎ 后来,妻子得知消息,赶过来看他。他满怀愧疚,低着头没说一句话。‎ 那次,妻子也没有太多的话语,只是揉着发红的眼睛,无声的抽泣。末了,妻子颤抖着声音告诉他,要他安心改造,别忘了多晒晒被子。‎ 那一刻,他不禁潸然泪下……‎ ‎“咣当”一声,大铁门被重重打开,一名狱警站在门外,“9 号,该出去放风了,还愣着干吗?”‎ 他激灵一下,站直身子,快步向牢门走去。刚走几步,他又折身回来,一直回到角落的床铺前,抱起了铺上的被子。‎ ‎“这都下午了,你还晒被子?”狱警问他。‎ ‎“是啊,出太阳了,晒晒被子,心里亮堂些!”说完话,他扛着被子,大步向大院中走去。西斜的太阳下,他吸了吸鼻子,再次闻到了阳光的味道……‎ ‎(选自《天池》,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写他小时候在阳光的照耀下挖野菜、拾麦穗、摘豆角以及上学后沐浴着阳光读书的情形,其目的是突出阳光在他人生中的作用。‎ B. 结婚以后,他躺在妻子晾晒过的暖乎乎的被窝里,享受着阳光的味道,更受到阳光的滋润,所以事业上一帆风顺,最后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 C. 他在当上总经理之后,一开始还能光明正大地做人,但是后来没有抵制住诱惑,一步步滑落到犯罪深渊,其遭遇说明了外界诱惑的可怕。‎ D. 小说运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叙事,侧重于描写被关在监狱中的他的所见所思,作为一个曾经的成功人士,其最后的结局让读者深思。‎ ‎9.小说中的妻子有哪些突出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10.小说中的“阳光”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问答。‎ ‎【答案】‎ ‎8. D ‎ ‎9. ①内敛冷静:她不太爱讲话,但在他荣升总经理那天,再三告诫他要光明正大地做人。‎ ‎②温柔体贴(或善解人意):知道他特别喜欢阳光,所以只要一遇晴天她就晾晒被子,让他感到异常幸福和温暖。‎ ‎③不离不弃(或胸怀宽广):在他被关进监狱以后,她仍赶过来看望他,让他安心改造。 ‎ ‎10. ①“阳光”意味着自由、光明和正能量,他心里有阳光时,就能不断进步,反之则走向堕落,直至身陷囹圄,“阳光”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 ‎②“阳光”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他由“阳光”想到自己的过去、现在,不仅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暗示人物的心理。‎ ‎③由“阳光”到“阳光的味道”,在再现人物心理的同时,还反复点题,并于结尾处给予读者联想,耐人寻味。 ‎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是为了突出阳光在他人生中的作用”分析不当,交代对阳光的喜爱。B项,结合文本内容“有了阳光的滋润,他在事业上干的特别顺。几年时间里,他由部门经理到行政总监,再到副总经理,最后又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分析,因果关系不当。C项,“其遭遇说明了外界诱惑的可怕”分析不当。‎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妻子不太爱讲话”“让他晒太阳是想告诫他要光明正大的做人”,内敛冷静。“但很能干,很会体贴人”“妻子知道他喜欢阳光,就特意在不大的院子里拴了一根铁丝,只要一遇晴天,就把家里的被子一一摊在铁丝上晾晒”,温柔体贴。“妻子得知消息,赶过来看他。他满怀愧疚,低着头没说一句话”“末了,妻子颤抖着声音告诉他,要他安心改造,别忘了多晒晒被子”,不离不弃。‎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的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①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 ‎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作用通常有:1、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6、刻画人物性格。7‎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小说中的“阳光”的作用,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有了阳光的滋润,他在事业上干的特别顺”“他开始远离阳光,沉醉于灯红酒绿、放纵享乐的奢靡生活”,“阳光”意味着自由、光明和正能量。“阳光”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他由“阳光”想到过去、现在,推动情节的发展。“西斜的太阳下,他吸了吸鼻子,再次闻到了阳光的味道……”,反复点题,并于结尾处给予读者联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京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介绍,扬子江药业始终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组建了江苏省新药研究院,并在京沪宁等地成立分院,借助一批国字号研发平台,广招海内外顶尖专家、博士领衔研发,全力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扬子江药业近年来用于研发创新的投入年增幅达20%,针对重大疾病在研的各类药物有近200个,初步形成了“研发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全能型产品梯队。为推动中药走向国际,集团正致力于药材自动化前处理——智能投料——原辅料、成品无人输送——机器人码垛——自动控温立体高架库储存等技术攻坚,全力打造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中药智能工厂。‎ ‎ (摘自2016年3月6日《新华日报》)‎ 材料二 ‎“开放式创新”可以大大节约新药研发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封闭式创新”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最终通过企业内部的纵向整合资源完成商业化。这一模式主要是受专利保护驱使,产品开发在企业内部秘密进行,不需要借助太多的外部资源。相反,“开放式创新”模式主要借助开放的药物开发者和信息技术公司等外在资源进行新药的研发,具有更加灵活和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和商业化的特点。“开放式创新”商业模式即通常所说的“众包(Crowdsourcing)”,公司利用整合大众网络的外部专家,帮助进行产品开发,从而作为内部观点的源泉。‎ 穆诺斯曾在2006年《自然》杂志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披露了采用Linux软件来辅助药物开发。在过去的几年里,礼来、默沙东和辉瑞等都开始在早期的药物开发中采用众包理念。礼来在这一领域尤为活跃,它借助InnoCentive、YourEncore和礼来表型药物发现计划(PD2)开展3个开放式创新项目,在短短18个月内筛选得到32000万种新的候选药物。‎ ‎(摘自《中国制药网·制药巨头新药研发的创新模式》2016年5月20日)‎ 材料三 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继续提交议案,呼吁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让中医药这一瑰宝造福更多人。‎ 美国FDA对食品药品的准入审核是非常苛刻的。专家们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你们中药里为什么有这些成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药效?如何保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张伯礼说:“这就是国际化给中医药提出的全新课题。这一系列课题,也倒逼中医药的科技创新。”‎ ‎“要让世界接受中医药,就必须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说,“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是中医药国际化的正途,也才能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医药。”‎ 有专家认为,中药国际化的关键是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97%的中药是复方,单方只占极小比例。目前,许多单味药材和中药提取物的疗效在国际上已被普遍认可,但这并不表明中药国际化之路已走通,因为复方才是中药精髓所在。‎ ‎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7日)‎ 材料四 ‎25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表决,明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立法保护,对中医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传入,中医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甚至有存亡之危。鉴于中医的生存环境堪忧,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1983年提议中医药立法,通过法律来保护中医药的发展空间。‎ 某种程度上讲,拥有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一味地否定中医,等于是从两条腿走路,变成一条腿走路。近年来,中医药界通过持续发挥特色优势,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在中医药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实现中国大陆科学家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在中医药法三审前,现代中药国际化实现重大突破,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美国药监局Ⅲ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 立法保护中医药,不只是出于民族情感,更是现实需要。因为,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发展,已经对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收载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等7个标准;13个中药46个标准被美国药典收载;丹参、三七等66个中药标准收入欧洲药典。再不立法保护中医药,中医药的国际标准都有可能不再是我们说了算,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7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扬子江药业集团的研发创新模式为组建研究院,借助平台广招海内外顶尖专家、博士领衔研发。‎ B. ‎ 礼来公司主要是采用众包理念,借助外在资源开展创新项目,通过筛选得到众多新的候选药物。‎ C. 开放式创新模式能更灵活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可以节约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D. 封闭式创新模式主要是受专利保护驱使,产品开发在企业内部秘密进行,研发的成本相对较高。‎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扬子江药业集团为打造中国现代化中药智能工厂,正致力于形成全能型产品梯队,并致力于药材自动化前处理等技术攻坚。‎ B. 美国FDA对食品药品的准入审核是非常苛刻的,他们认为中药的成分、药效应该有清晰的说明,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应该有科学的保障。‎ C. 因为国际化标准组织、美国药典等收入了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及丹参等多个中药标准,对我们在中医药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 D. 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美国药监局Ⅲ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实现了现代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对《中医药法》三审表决通过起到了重要作用。‎ E. 董建华院士和张伯礼院士先后为中医药发声建言,前者希望中医药这一瑰宝造福更多人而提交议案,后者鉴于中医的生存环境堪忧提议立法。‎ ‎13.如何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1. B ‎ ‎12. B ‎ ‎13. ①创新新药研发模式,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②实现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等;③立法保护中医药。 ‎ ‎【解析】‎ ‎11.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礼来公司主要是采用众包理念,借助外在资源开展创新项目”曲解文意。礼来公司是在早期的药物开发中采用众包理念。故选B项。‎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正致力于形成全能型产品梯队”有误,原文有“初步形成了……全能型产品梯队”。C项,“因为……对我们在中医药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强加因果。原文是说“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发展,已经对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收载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等7个标准;13个中药46个标准被美国药典收载;丹参、三七等66个中药标准收入欧洲药典。” 前后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项,“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对《中医药法》三审表决通过起到了重要作用。”强加因果,文中并未提及“重要作用”。E项,“前者希望中医药这一瑰宝造福更多人而提交议案,后者鉴于中医的生存环境堪忧提议立法”曲解文意。前者与后者颠倒。故选B项。‎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围绕文中的主要写作对象,抓住能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词句,尤其是否定批驳的内容,要留心,这通常也是一个角度,考生要学会从否定的内容中寻找答案要点。本题要求概括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的办法。通过材料二中“‘开放式创新’可以大大节约新药研发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材料三中“要让世界接受中医药,就必须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这两处内容,可以总结出第一点答案,创新新药研发模式,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由材料四“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美国药监局Ⅲ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国际标准化组织收载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等7个标准”这两处内容可以概括出第二点答案。由材料四最后一节“立法保护中医药,不只是出于民族情感,更是现实需要”可总结出第三点答案。‎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 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 ‎。太和中,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事讫,还兖州。‎ 宁康初,镇襄阳。是岁,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 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后丁零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颖,序还遣秦鹰讨钊,走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序退次洛阳,使子略督护洛城。序还襄阳。‎ 其后东羌校尉窦冲欲入汉川,安定人皇甫钊、京兆人周勋等谋纳之。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 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诏断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 B. 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 C. 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 D. 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襄平子”,爵名。“子”是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自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子爵。‎ B. “河阴”即黄河北岸。中国古代常以阴阳指方位,“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则是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C. “表”,古代文体名,是臣子向皇帝表达陈述、请求、建议的一种奏章,如《陈情表》。这里是用作动词,“上表”的意思。‎ D. “赠”也称追赠,或追封、追晋。指古代帝王在有功者、官员及其亲属死后授予死者某种官职或勋位。如赠官、赠谥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序屡立战功。先后指挥平司马勋,讨钱弘,抗苻坚,讨翟辽,驱慕容永,战窦冲,南征北战,御敌平乱,为保卫东晋作出了巨大贡献。‎ B. 朱序机智有谋。襄阳被俘潜逃未果后,自首潜伏,后苻坚派他劝降谢石,他趁机为谢石出谋划策,并扰乱苻坚军心,致使苻坚军仓皇败走。‎ C. 朱序骁勇善战。慕容永进犯洛阳,朱序先在沁水打败其部将王次,后率军追击慕容永,破敌于太行,又追至上党的白水,与其相持二十天。‎ D. 朱序个性鲜明。因为年老多病,他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免去自己的职务,当朝廷拒不接受其请求解除职务的奏表时,他就自行卸任离职。‎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2)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 ‎【答案】‎ ‎14. D ‎ ‎15. B ‎ ‎16. C ‎ ‎17. (1)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内外勾结,襄阳城便沦陷敌手,朱序落入苻坚手中。符坚杀掉李伯护,并将其示众,因为他不忠其主。‎ ‎(2)听说翟辽想攻打金墉,(朱序)才撤兵回援,于是在石门攻打翟钊,派遣参军赵蕃在怀县击败翟辽,翟辽连逃跑了。 ‎ ‎【解析】‎ ‎14.‎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失”的宾语“巴西三郡”,由此判“郡”后要停顿,这就排除了B、C两项;句中有两个“序”连在一起,可知,前一个是前句的宾语,后一个后句的主语,因此中间要断开;“冲”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这样可以排除A项。故选D项。‎ ‎15.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B项,选项中对“河阴”“阴”“阳”的理解有误。“河阴”,指黄河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故选B项。‎ ‎16.试题分析: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后率军追击慕容永,破敌于太行”错,原文是“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故选C项。‎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密,暗中;相应,内外勾结;没,沦陷;徇,示众;以,因为。第二句中,乃,才;遂攻翟钊于石门,介词结构后置句;破,打败;遁,逃跑。这些词句都是翻译的关键处,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点睛】‎ 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 寄隐居士 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注)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玉唾:珍贵的书籍。襄阳耆旧,泛指襄阳的隐士。庞公:庞德公,后汉襄阳人,居岘山南,未曾入城市。‎ ‎18.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诗开篇便写出了先生因自己“薄禄相”而未被封侯,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隐居山林,语句中隐隐透露出作者些许不得志的情味。‎ B. 本诗第二联描绘精致,对仗谨严,特别是数词的选用,很具代表性,体现先生藏书之富、研学之久,突出其隐居生活的鲜明特征。‎ C. 本诗第三联告诉我们,虽然先生四海之内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境界追求大多不会像先生一样,他们没有选择“高卧一庵”的生活。‎ D. 本诗结尾两句描述了襄阳隐士的节操志向,他们为了高尚的品节志向苦苦坚守,庞德公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E. 本诗语言朴素,表达简妙,写先生隐居,又不拘泥,有联想,有拓展,表面上“寄隐居士”,其实,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心志。‎ ‎19.作者对先生隐居山林后的哪些表现怀有钦佩之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分析。‎ ‎【答案】‎ ‎18. AD ‎ ‎19. (1)潜心治学,勤奋不辍。先生每天在幽居诵读诗书,亲手勘校达三十年之久。(2)甘于孤寂,坚贞不移。四海知交很少垂青先生,知音极少,但他甘愿高卧山林,任己头白,保持高洁。(3)不慕名利,心志恒定。作者把先生比况成庞德公,说他不会像某些襄阳高士一样表面苦守气节,实则借此沽名钓誉,要入世求得显达,而会一直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坚守节操,做一个不慕名利、心志恒定的真正隐士。 ‎ ‎【解析】‎ ‎18.‎ 试题分析:题干是“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错误。正确理解:诗篇一开头即表明先生风操甚高,不慕荣利。先生自以为本无封侯的骨相,所以无志于封侯,也不羡慕封侯。正确理解:D项,结尾两句进一步赞美先生的风格和节操。拿襄阳耆旧来相比,那么先生是真正的隐士。他的德行,可以和汉末的庞德公比美。别人借隐居之名,以猎取名望,为延誉出山作准备,先生却独如庞公,清操自励,始终不入州门。‎ ‎19.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对先生隐居山林后的哪些表现怀有钦佩之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首诗题为《寄隐居士》,表达了诗人对高人逸士的敬佩心情,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甘心隐居林下的心志。诗篇一开头即表明先生风操甚高,不慕荣利。先生自以为本无封侯的骨相,所以无志于封侯,也不羡慕封侯。先生以高隐明志,在选择住所方面,但求于林塘幽静处结个茅庵,即已满足,不艳羡住在朱楼翠馆,自落尘网。第二联写先生藏书之富和读书之勤。“几千卷”,极言藏书之多,且皆为珍贵的玉唾书。“三十秋”,极言时间之长,先生手校经籍达三十年之久,可见治学的辛勤。五六两句表明先生在四海之内虽然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多汲汲于功名富贵,和先生气味不同。以先生之高格,在这些人当中,谁也没有为先生所垂青,也不配先生给以青眼。先生高卧茅庵之中,甘与鸥鹭为盟、与田父野老为友,此时已经头发白了。“高卧”:旧喻隐居之士,高枕安闲而卧,不预世事。如陶渊明高卧北窗之下自谓是羲皇上人;谢安曾高卧东山,天下想望其风采。这两句着重说明先生尽管知交很多,但知音极少。所以甘愿高卧东山,任他头白。结尾两句进一步赞美先生的风格和节操。如果拿襄阳耆旧来相比,那么先生是真正的隐士。他的德行,可以和汉末的庞德公比美。别人借隐居之名,以猎取名望,为延誉出山作准备,先生却独如庞公,清操自励,始终不入州门。先生的风格高尚,于此昭然可见。回答本题时,可以从潜心治学,勤奋不辍,甘于孤寂,坚贞不移,不慕名利,心志恒定等角度概括,再结合具体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考生可以结合诗歌的题材以及诗歌的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密在《陈情表》的开头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誉、沮、悟、谏、闾阎、 鼎、衅、夙、闵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1.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①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②竹摇清影罩幽窗,量量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③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请根据一年中节气的先后对上述四个节气进行排序(只排序号):___________‎ ‎【答案】(1). 霜降 (2). 立夏 (3). 白露 (4). 惊蛰 (5). ④②③①‎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句子中的意象反映出的物候特征,进而判断节气。然后按二十四节气歌排序。‎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评卷人 得分 七、话题作文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档电视栏目里,主持人邀请了三位成功人士谈他们的成功经验。第一位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要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认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认为“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看完这档节目后,人们议论纷纷,各持己见。‎ 上面的材料,触发了你哪些思考?根据你的感想和体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答案】做自己想做的事成就成功 看过一个国外的故事:有两个少年在厕所相遇,其中一个找另一个戴帽子的借了点儿手纸。等出了厕所借手纸的给戴帽子的上了根烟,以示感谢。于是俩人边走边聊。戴帽子的说:最近家里逼着我学钢琴,可我怎么都弹不好,郁闷啊!借手纸那位诧异地说:钢琴有什么难学的?我从五岁开始弹,现在越弹越溜。倒是我们家里人老逼着我写诗,烦呐!戴帽子的一听乐了,从背着的挎包里拿出一沓稿纸:哥们儿就爱写诗,喏,这都是,不行你拿走回家交差去。 ‎ 关键在结尾处,原来这个不爱学琴的就是大诗人歌德,不爱写诗的则是莫扎特。于是,道理就出来了:人,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虽然如此,我也知道有时候做起来不像说着那么容易。但是起码应该去争取吧?人只活一辈子我不相信还有什么来世所以更值得去好好珍惜。而且,人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从中得到快乐能快乐地活着恐怕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 ‎ 就拿写作举个例子。略萨曾经说过:我敢肯定的是,作家从内心深处感到写作是他经历过的最美好的事情,因为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还真是这样,我之所以喜欢写作,主要的原因是它能给我带来乐趣,能让我沉醉其中并乐此不疲。金钱和名誉,只不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附加价值而已。 ‎ 说是这么说,但是我相信:如果你正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那么,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天道酬勤,付出和回报基本上是成正比。只是有一点,你想做的这件事首先应该正确而且是适合自己的。‎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在审题上没有设置难度,在写作时,可以选择“要做别人不做的事”铸就成功,也可以选择“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赢得胜利,还可以选择“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获得成功。任选其一进行写作即可,忌讳把两个甚至三个观点糅合起来写。‎ 点睛: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总是隐藏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等做出的某种限定都是命题意图。审题时,首先就是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解读出来,要吃准命题意图材料,需抓住关键问题和词句。话题材料中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和词句,直接或间接地点明或暗示了话题的中心思想,指示话题的思想价值取向。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和词句,读懂话题材料,在领会材料意蕴的基础上构思立意。如本题,关于成功的经验,本材料提供了三种观点态度,考生从三者中任取其一立意构思作文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