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年级 语文 试题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本卷共 4 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衡 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科一: “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 求。 在今天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进程中,“新乡贤”的时代角色十分突出。他们很多人出自于乡村,成就于 城市;成长于乡土,弄潮于商海,在乡村与城市的内在关联上,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在现代化进程的趋势中, 从基层乡土去看中国社会或文化的重建问题,主要是怎样把现代知识输入中国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基地乡村里 去。作为输入现代知识必须的人这一的媒介,“新乡贤”的社会建构,具有尝试破解百年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困境 的珍贵价值。 传统中国文化深植于乡土之中,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有着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 机循环中所培养出的精神。在中国家族、乡土文化传承中,具有深厚的根系和广阔的脉系。乡土文化的有机循 环,一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从农民一朝的拾粪起,到万里关山运枢回乡止,那一套所系维着的人地关联,支 持着这历久未衰的中国文化。”“新乡贤”文化建设无疑秉承和凸现着这一传统文化的底色。 (摘编自王先明《“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 材料二: 城镇化已经变成成了一个滋味复杂的命题,近 20 年以来,它陆续将诸多治理困境呈现给了转型中的中国。 在这当中,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断裂、农村社会治理失败尤其令人忧心。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乡村已经 被一路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抛在了身后。正气喘吁吁地奔跑在它狭长的影子中。 稍微盘点—下就会发现,近年来以城镇化为关键词的农村报道少见正面的消息,浙江上虞“乡贤文化”确实 是难得的例外。在这里,公共服务普及、基层民主建设与乡土文化的延续,公序良俗的形成有机地结合到了一 起,一个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既存续了人文精神,也展现了现代公共治理规律的新型乡村模式,呈现在人们 眼前。 乡土社会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地方,也是中国现代转型中最艰难的部分。费孝通先生曾言,“从 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现代社会是法理社 会,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现代社会崇尚契约精神,乡土社会通行伦理规矩,简单嫁接与拿来主义在这里是行 不通的。成功的乡土社会治理,需要礼乐政刑综合为治,需要从现代公共治理和传统人文精神中找到双重支点。 上虞的“乡贤文化”,正是对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乡贤是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他们回乡安度晚年,不 仅能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支援新农村建设,还能以自身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泽被故土。他 们既了解乡土文化心理,又熟谙现代社会规则,既经历过传统文化熏陶,又具备了现代人文精神。他们离乡与 返乡的过程,正是在文化意义上打通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过程,而他们返乡支援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乡土 社会启蒙和转型的过程。 因此,对乡村治理而言,发挥乡贤作用、培育乡贤文化要会用劲、用巧劲。上虞的做法有其地域特色,是 地方政府有效探索的成果,但其所体现的“方法论”,当是中国乡土社会转型和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它以自身的 成功再次重申了两个判断:一、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智慧,二、中国社会必须以自身文化为 基点完成现代转型。今天我们所致力于探索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 招商引资不算难,打造特色经济不算难,将某一地的 GDP 提升到某一数字也不难。对于城镇化中的乡村, 最难的是继承和重塑乡土文化,重新找到自身角色,搭建一个“法情允谐”的基层治理构架,找到公共治理规则 与传统礼俗的最佳平衡点。上虞的“乡贤回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也为乡村治理命题设置了一个讨论层次, 应该有更多的探索在这个层面上进行。 (摘编自《浙江“乡贤文化”与乡村治理的采访和思考》) 材料三: “乡贤文化”要“新”在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上。“乡贤”,过去多指有文化、有识见又善行乡邻的贤达之人。 有史以来,乡贤就是维系中国乡村运转的重要力量。乡贤文化作为管理文化在中国乡土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 绵延不绝,显有其相当的存在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也应看到,我们现在涵育的“乡贤文化”,其主体不仅有 别于旧时代乡贤,而且文化内涵既应传承过去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重要要素,更有着契合并促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鲜明指向。况且,并不仅仅是有文化、能说会道的就是“新乡贤”,根本是要紧密联系乡村实际,围 绕核心价值观在农民群众中的确立与弘扬来干事情、做贡献。明乎此,“新乡贤”才具有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目标。 “乡贤文化”的涵育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特质的新方向。 “新乡贤”的确立成长与“新乡贤文化”的培育涵养,并非一蹴而就,既需要在火热的新农村建设中锻炼提高, 更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上构建养护,还需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社会贤达反哺 桑梓、造福乡里,扶持“新乡贤”,推介发展“新乡贤文化”。 (摘编自姬建民《涵育“乡贤文化”贵在其“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乡贤文化”建设需要以中国乡土文化为底色,也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创新为引领。 B.近年来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负面报道,这都是“乡贤文化”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造成的。 C.材料二在实践中为材料一提供了观察样板,这一样板可能具有个性特点,但也反映了一些共性问题。 D.材料三对乡贤进行了符合时代价值观的定义,这里的“新乡贤”和材料一、二中“乡贤”的含义相同。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想要破解百年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困境,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也需要培育更多“新乡贤”重建乡村。 ‥ ‥ ‥ ‥ ‥ ‥ ‥ 密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要 ‥ ‥ ‥ ‥ ‥ ‥ ‥ 答 ‥ 第 2 页 (共 6 页) 试题卷 B.我国城镇化让人们滋味复杂,是因为城镇化给农村带来了许多治理困境,更因为其取得一些成绩。 C.只有落实好浙江上虞做法重申的两个判断,才能做到中国乡土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D.“新乡贤”的确立成长与“新乡贤文化”的培育涵养需要多方发力、多点突破,不能急功近利。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是看人民怎么去应用这些设备。” B.“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 C.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D.“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 4.材料三第一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新乡贤相比旧时代乡贤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蛐蛐 汪曾祺 宣德年间,宫里兴起了斗蛐蛐。蛐蛐都是从民间征来的。这玩意陕西本不出。有那么一位华阴县令,想拍 拍上官的马屁,进了一只,供到了宫里。打这儿起,传下旨意,责令华阴县每年往宫里送,县令把这项差事交 给里正。里正哪里弄到蛐蛐?只有花钱买。上面要一只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家荡产。蛐蛐难找里正难当。 有个叫成名的,是个童生,多年没有考上秀才,为人很迂,不会讲话。衙役看他老实,就把他报充了里正。 成名托人情,也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功夫,成名的几亩薄产都赔尽去了。一出暑伏,按每年惯例,该征蛐蛐 了,成名不敢摊派,自己又实在变卖不出这笔钱。每天烦闷忧愁,只得听从老伴的话,提了竹筒,拿着蛐蛐罩, 到处翻找。清早出门,半夜回家,都无济于事。县令追逼,交不上蛐蛐,二十个板子。十多天下来,成名挨了 百十板,两条腿脓血淋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除了自尽,别无他法。 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庙,庙后小山上怪石乱卧,有一只“青麻头”伏着。醒来想想:这是什么地 方?猛然醒悟:这不是村东头的大佛阁么?于是挣扎着起来,拄着拐杖,往村东去。到了大佛阁一看,就跟梦里 所见的一样。于是在蒿菜草莽之间,轻手轻脚,拨开草丛,发现一只蛐蛐在刺棘丛里伏着,快扑!蛐蛐蹦,成名 追,罩住了,细看看:个头大,尾巴长,青脖子,金翅膀。一阵狂欢喜,提着蛐蛐笼,快步回家,举家欢庆。 静等期限,好见官交差。 成名有个儿子,小名黑子,九岁了,非常淘气,上树掏鸟蛋,下河捉水蛇,飞砖打恶狗,爱捅马蜂窝。性 子倔,爱打架,打起架来像拼命一样。三天两头,有街坊邻居来告状。成名得了个这只救命蛐蛐, 再三告诫 黑子:“不许看,千万!千万!” 不说还好,说了,黑子还非看看不可,他瞅着父亲不在家,偷偷揭开蛐蛐罐。腾!一蛐蛐蹦出罐外,黑子伸 手一扑,用力过猛,蛐蛐大腿折了,肚子破了一死了 ,黑子知道闯了大祸,哭着告诉妈妈,妈妈一听,脸色 煞白:“你个孽障!你甭想活了,你爹回来,看他怎么跟你.算帐!”黑子哭着走了。成名回来,老伴把事情一说, 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做妈的忽然心里一震:莫非是跳了井? 扶着井栏一看,有个孩子,请街坊邻居帮忙,把黑子捞上来,已经死了,这时候顾不上生气,只觉得悲痛。夫 妻二人,傻了一样,傻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到一句话。这天他们家烟筒没冒烟,哪有心思吃饭呢, 天黑了,把儿子抱起来,准备用一张草席卷卷埋了。摸摸胸口,还有点温和,探探鼻子,还有气。先放到床上 再说吧,半夜里,黑子醒来了,睁开了眼,夫妻二人稍得安慰,只是眼神发呆,睁眼片刻,又合上眼,昏昏沉 沉地睡了。 蛐蛐死了,儿子这样,成名瞪着眼睛到天亮。 天亮了,忽然,听到门外蛐蛐叫,成名跳了起来,远远的一看,是一只蛐蛐,心里高兴,捉他!蛐蛐叫了一 声跳走了。追,用手掌一捂,好像什么也没有。四面看看,蛐蛐伏在墙上。成名看它小,瞧不上眼,但墙上的 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细看看,小虽小,好像不赖。带回家里,心想拿他去交差,又怕县令看不中。村 里有个小伙子,是个玩家、他养着一只蛐蛐,自命“蟹壳青”,每天找一些少年子弟斗,百战百胜。他把这只“蟹 壳青”居为奇货,索价很高,也没人能买得起。听说成名得了一只蛐蛐,这小子就到成家拜访,一看,捂着嘴 笑了:这也叫蛐蛐!于是打开自己的蛐蛐罐,把蛐蛐赶进“过笼”里,放进斗盆。成名一看,这只蛐蛐大得像个油 葫芦,就含糊了,不敢把自己的拿出来。小伙子存心看个笑话,再三说:“玩玩嘛,咱又不赌输赢。”成名把黑 蛐蛐放进斗盆。小蛐蛐趴着不动,蔫哩吧唧,小伙子又大笑。使猪鬃撩它,再撩它!黑蛐蛐忽然暴怒,后腿一挺, 直窜过来。俩蛐蛐这就斗开了,冲、撞、腾、击、劈里啪啦直响。忽见小蛐蛐跳起来,伸开须须,跷起尾巴, 张开大牙,一下子钳住大蛐蛐的脖子。大蛐蛐脖子破了,直流水:小伙子赶紧把自已的蛐蛐装进过笼,说:“这 小家伙真玩命呀!”成名也没想到。他和小伙子正在端详这只黑红黑红的小蛐蛐,他们家一只大公鸡斜着眼睛过 来,上去就是一嘴,蛐蛐蹦出了一尺多远。公鸡一啄不中,撒腿紧追,眨眼之间,蛐蛐已经在鸡爪子底下了。 成名急得不知怎么好,只是跺脚,再一看,公鸡伸长了脖子乱甩。走近一看,只见蛐蛐叮在鸡冠上,死死叮着 不放,公鸡羽毛扎散,双脚挣蹦。成名惊喜,把蛐蛐捏起来,放进笼里。 第二天,上堂交差。县太爷一看,大怒:“这么小,你不是糊弄我吗!”成名细说这只蛐蛐怎么怎么好,县令 不信,叫衙役弄几只蛐蛐来试试。果然都不是对手。又抱一只公鸡来,一斗,公鸡也败了。县令吩咐,专人送 到巡抚衙门。巡抚大为高兴,打了一只金笼子,又命师爷连夜写了一通奏折,详详细细表述了蛐蛐的能耐,把 蛐蛐献到宫中,宫里的蛐蛐都是各省进贡来的,黑蛐蛐跟这些“名将”斗了一圈,没有一只能经得三个回合,全 都不死即伤望风而逃。皇上龙颜大悦,下御诏,赐给巡抚名马衣缎。巡抚考核给华阴县评了一个“卓异”,县令 就免了成名里正的差役;又嘱咐县学的教谕,让成名进了学,成了秀才;又赏了成名几十两银子,让他把赔累 进去的薄产赎回来,成名夫妻,说不尽的欢喜。 只是他们的几子一直是昏昏沉沉地躺着,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死不活,这可怎么了呢? 树叶黄了,树叶落了,秋深了。 一天夜里,成名夫妻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他们的儿子黑子。黑子说: “我是黑子。就是那只黑蛐蛐。蛐蛐就是我。我变的。 “我拍死了‘青麻头’,闯了祸。我就想:不如我变一只蛐蛐吧。我就变成了一只蛐蛐。 “我爱打架。打架总要打赢。打贏了,爹就可以不当里正,不挨板子了。我九岁了,懂事了。 我跟别的蛐蛐打,我想:我一定要贏,为了我爹,我妈。我拼命。蛐蛐也怕蛐蛐拼命。 它们就都怕。 “我打败了所有的蛐蛐!我很厉害! “我想变回来。变不回来了。 “那也好,我活了一秋。我贏了。 “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 “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 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 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 (节选自汪曾祺《聊斋新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从宫廷好斗蛐蛐之乐写起,每年从民间征收一只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家荡产,为人物命 运交代了社会背景。 B.衙役看成名老实,就把他报充了里正,成名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功夫赔尽几亩薄产,点出成名因“征 蛐蛐”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C.黑子因毙--蛐蛐而投井自杀的悲剧,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对百姓的戕害,也表现了父母的 太重的功利心,给孩子带来的灾难之深。 D.小说写到“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黑蛐蛐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了黑蛐蛐的异乎寻常, 暗示这是由黑子化成的蛐蛐。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 -项是(3 分) A.小说以“蛐蛐”为线索,征虫--梦虫--觅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主人公的命运围绕“虫”而展开, 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B.小说巧设伏笔,层层推进。成名夫妻获虫的喜悦和对虫的特别珍爱,为黑子的误毙蛐蛐作了铺垫,母 亲的“你甭想活了”一语,暗扣后文的“把黑子从井里捞上来”。 C.作者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手法叙写黑蛐蛐的善斗,格外生动。“蟹壳青”与黑蛐蛐,从外形到战绩对比 鲜明;小伙子前后表现也形成对比,突显了他自高自大、无知可笑。 D.小说语言特色鲜明。如“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叙事 干净利落,语言简洁精炼,多用口语,平淡无奇却又意境深远。 8.小说细写小蛐蛐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的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分) 9.小说是从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改编创作而成,情节大体相同,结局不同:原著的结尾是“儿子从 蛐蛐变回人、父亲被加官受爵”的大团圆结局,新作的结尾改成了“儿子变成蛐蛐,帮助父亲解脱困境后最 终死去”的悲剧性结局,你认为哪一个结局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 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 代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 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 “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 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贛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 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遣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③ 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给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玉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 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 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 竭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 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 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注] 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②刘瑾:明武宗时权宦,专擅朝 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xiòng):刺探,侦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 氏/学数年无所得 B.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 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 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 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文中的“弱冠”指将要成年。 B.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三甲各若干名。 C. 兵部,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 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王守仁不畏强权,正直敢言。他曾因上奏章救藏铣等人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 王守仁擅长军事。上杭一战中,他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制敌获胜。 C. 王守仁精于计谋。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王守仁审时度势,使用反间计迷惑了朱宸濠。 D. 王守仁博学勤思,最终悟得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的道理,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14. 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 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坛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 ‥ ‥ ‥ ‥ ‥ ‥ 密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要 ‥ ‥ ‥ ‥ ‥ ‥ ‥ 答 ‥ 第 4 页 (共 6 页) 试题卷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米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魄已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6.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 分) 17、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 。” (3)、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孤独寂寞悲凉的时候,我曾格外地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不公平。 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难道说我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我 们的命运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不幸者常常愿意同幸运者相比,_____自己的运气。幸运者常常不愿同不幸者相比,相信自己的努力。( ) 所以应付前一种客人,是人生的必修课。他既为客,就是你拒绝不了的。所以________没有用,平安地尽快把 客人送走,才是高明主人。 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______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命运像一只筐,我把 对自己的姑息、原谅以及所有的延宕都一股脑地塞进去,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我背着它慢慢地向前走,心 中有一份_______的坦然。当我快乐当我幸福当我成功当我优越当我欣喜的时候,当一切美好辉煌的时刻,我 要提醒我自己——这是命运的光环笼罩了我。在这个环里,居住着机遇,居住着偶然性,居住着所有帮助过我 的人。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埋怨 怨声载道 叫嚷 心旷神怡 B. 埋怨 怨天尤人 叫嚣 心旷神怡 C. 抱怨 怨声载道 叫嚣 心安理得 D. 抱怨 怨天尤人 叫嚷 心安理得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命运中的有速之客永远比不速之客来得多。 B. 命运中的不速之客永远比有速之客来得多。 C. 命运中有不速之客,也有有速之客。 D. 命运中有有速之客,也有不速之客。 20.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4 分) 21. 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4 分) (1)校团委会决定 5 月 10 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 (校团委会通知) (2)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 50 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 (广播稿) (3)有位同学于 5 月 7 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 48 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 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4)热烈欢迎各位文友踊跃投稿。对大家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择优发表。(征文启事) (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2. 阅读下面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文学面临哪些问题,不超过 40 个字。(6 分) 期盼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刚落到中国作家莫言手中,热心的读者就开始讨论“谁有能力冲击下一个诺奖”。 大家心中的人选是余华、苏童、贾平凹、陈忠实、阎连科等“50 后”、“60 后”甚至“40 后”作家。至于“70 后”和“80 后”作家,则醉心于能更快带来真金白银的畅销书写作,其作品艺术性、思想性几乎为零。 我们在为莫言获奖高兴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这样的现实——作为主体受众的年轻人更多追捧的是偶像作 家和网络写手。据相关统计,在每年 4000 部以上的小说作品中,言情、玄幻、官场、职场等类型小说长期占 据销量榜前列。 第九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 年我国人均阅读数量仅为 4.3 本书(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诺贝尔的祖 国瑞典这个数字是 67 本)。在这区区人均 4.3 本图书中,文学类所占比重能有多少? 四、写作(本题共 1 小题,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张乾二,于 2020 年 5 月 3 日安详逝 世,享年 93 岁。 张乾二早年参与了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研制粉末衍射仪的照相机等研究,1963 年在配位场理论研究方面获 得突破,20 世纪 90 年代带领课题组开展价键理论计算程序化的攻坚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等。 张乾二曾说:“科学家必须热爱他的工作。如果一个科学家不为探求真理,只为求名求利,在科学方面就不 会有什么成就。所以真正的大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为科研兴趣,或纯粹为国家需要。”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做事与做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年级 语文 试题卷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 心比对,灵活理解。本题的选项是对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三则材料内容的总结概括。A 项。,“也 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创新为引领”错误,原文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 代诉求”,“不断创新”无中生有。B 项。,从材料二第 2 段“稍微盘点—下就会发现,近年来以城镇 化为关键词的农村报道少见正面的消息,浙江上虞‘乡贤文化’确实是难得的例外”可知“都是因为 ‘乡贤文化’的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表述太绝对。D 项。,“这里的‘新乡贤’和材料一、二中‘乡 贤’的含义相同”曲解文意,材料一、二中的“乡贤”主要指从城市回乡的社会贤达,材料三中的“新 乡贤”还包括紧密联系乡村实际干事情、做贡献的人。所以选 C 项。 2.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 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 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 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本题 B 项。, “是因为城镇化给农村带来了许多治理困境,更因为其取得一些成绩”分析错误从材料二第 1 段“城 镇化已经变成成了一个滋味复杂的命题,近 20 年以来,它陆续将诸多治理困境呈现给了转型中的中国。 在这当中,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断裂、农村社会治理失败尤其令人忧心。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 乡村已经被一路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抛在了身后。正气喘吁吁地奔跑在它狭长的影子中”可知,应该是 “是因为城镇化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给农村带来了许多治理困境”所以选 B 项。 3.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论据的分析理解能力。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 和道理。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 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 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成功的乡土 社会治理,需要礼乐政刑综合为治,需要从现代公共治理和传统人文精神中找到双重支点。”“对于 城镇化中的乡村,最难的是继承和重塑乡土文化,重新找到自身角色,搭建一个‘法情允谐’的基层 治理构架,找到公共治理规则与传统礼俗的最佳平衡点。”A 项。,从材料二“对于城镇化中的乡村, 最难的是继承和重塑乡土文化,重新找到自身角色,搭建一个“法情允谐”的基层治理构架,找到公 共治理规则与传统礼俗的最佳平衡点”可知本则材料谈到单纯的现代法治无法完全治理好乡村,因此 需要找到现代公共治理和传统人文精神的结合点,所以该选项可以作为支撑材料二的观点;B 项。,讨 论秩序与个性的问题,与材料二观点无关;C 项。,意在表明政府对乡村治理能力欠缺,与材料二观点 违背;D 项。,是说名与实的分离,与材料二观点无关。所以选 A 项。 4.(1)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说观点,然后进行分析,结构严谨。(2)注重辩证论述,用“然而”“况 且”等表让步关系的词语进行分析,让逻辑严密。(3)运用对比说理,在古今乡贤的对比中阐明“新 乡贤”的含义,使人容易理解。(答对两点即可) 5.(1)时代角色突出,在乡村与城市的内在关系上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2)兼具乡土性和现代性,既了 解乡土文化心理,又熟谙现代社会规则,既经历过传统文化熏陶,又具备了现代人文精神。(3)契合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既要文化内涵贯穿今古,又要紧密联系乡村实际。(每点两分) 6.(3 分)C(“这充分反映了由于大人的功利心太重,给孩子带来的苦难之深。”错误,这充分反映了官 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7.(3 分)C.(“突出了他的白高白大、无知可笑”错,从侧面渲染黑蛐蛐的善斗本领,属侧面描写) 8.(4 分)(l)内容方面,显示了小蛐蛐的超凡本事,故事达到了高潮,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 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2)结构方面,为下文主人公命运发生转折作铺垫,并为下文黑子“魂化蛐蛐” 埋下伏笔。(每点 2 分,答对 2 点即可得满分 4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答案示例:(一)认为原著结尾更好。 理由:(l)主题揭示更为深刻。结尾的成名之福与先前的成名之祸都源于皇帝一人,体 现“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的主题,就是老百姓的命运是家破人亡还是鸡犬升天都无法自己 掌握或预卜,一切都取决于统治者的心血来潮,偶然动止。有力批判了社会现实。 (2)“大团圆”结局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文中主人公的苦难都得到了补偿,“苦尽 甘来”,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者审美需求得到了满足。 10.C 11. A 12. D 13. (1)王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以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很高兴,相随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 仁居住。 (2)守仁病得很严重,上书自请退职,推举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命令竟然就回去了。 14. (1)因为如果救援安庆会被断绝后路,以致腹背受敌,面攻打南昌,引叛军回救,安庆之围自解。 (2)围魏救赵。 【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 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 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年十七”作“谒上饶娄谅”的时间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据 此排除 A、B 两项;“讲”“读”是两个并列的谓语动词,其宾语是“《五经》”,故“讲”“读”中间不能断开据 此排除 D 项。故选 C。 【11 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 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指将要成年”错误,“弱冠”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故选 A。 【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 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 项,“最终悟得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的道理,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错误,由 后文“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可知,“阳明学派”不是凭借“当自求诸心”而建立的,故“就 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理解错误。故选 D。 【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 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因,根据;化导,教化,引导;相率,相从,相随;为,动词,建造;以,目的连词,来;栖,给…… 居住。 (2)中,甚,严重,厉害;疏,名词做动词,上书;乞骸骨,请求退职;举,推举;自代:宾语前置句,即 “代自”;俟:等待。 【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在 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 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 ,然后浏览文本,找到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的内容,理解其意思, 并进行概括,最后再分析他这一做法和三十六计中哪一计策相合。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文章第三段说“或请救安庆”,王守仁的回答是“不然”,接着陈述理由,“今九江、 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 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这段话是说“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占有,我们越过南 昌和敌人在江面上相持,九江、南康两郡兵力断我后路,这样将会腹背两面受敌。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敌人守 备空虚,我军进攻必胜。朱宸濠听到南昌被攻下,一定会解围自救。我们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能取胜的”, 根据这些即可概括原因。 再看第二个问题。文中宁王军队是攻打安庆,安庆的情况危急,而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却去攻打南昌,最 ‥ ‥ ‥ ‥ ‥ ‥ ‥ 密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要 ‥ ‥ ‥ ‥ ‥ ‥ ‥ 答 ‥ 第 6 页 (共 6 页) 试题卷 终解除了安庆之困,这与“围魏救赵”是一个道理。所谓“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 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王守仁十五岁时,曾到居庸关、山海关探访旅居,放眼观看,山川壮美。二 十岁参加乡试考中,学问大有长进。不过更加喜欢谈论军事,并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不久授官 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奏章营教,刘瑾发怒,打了他四 十廷杖,把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一带群山连绵,草木丛生,苗族人、僚族人杂居。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 加以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很高兴,相随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刘瑾伏诛后,守仁酌情 调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一向看重守仁的才能。正德十一年八月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正当此时, 南中地区盗贼蜂拥而起。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守仁先佯装撒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 连续攻破四十多座营寨,俘虏、杀伤七千多人。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守仁于是召集众人商议说: “叛军假如出兵沿长江顺流东下,那么南都将无法防守。我想用计阻挠他们,至少十天内没有忧患。”于是他 多方派出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说:“都督许泰、郤永率领边疆部队,都督刘晖、桂勇率领京城部队,各四万 人,水陆并进。南贛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领自己的部队合计十六万人,直接攻打南昌。”又写了 密信封在蜡丸中送交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说他们归国的诚心,然后让间谍泄漏信的内容。朱宸濠果然心中 怀疑。十多天后侦察得知朝廷和地方部队并没有来到,才明白是王守仁欺骗了他。 七月初一,(朱宸濠)留下宜春王据守,胁迫他的部下六万人,袭击攻下九江、南康,然后出兵长江,逼 近安庆。有人请救援安庆,中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占领,我们越过南昌和敌人在江面 上对峙,九江、南康两郡兵力断我后路,这样我们将会腹背受敌。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敌人守备空虚,我军进 攻一定可以攻破。叛军听到南昌被攻下,一定会解围自救。我们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能取胜的。”大家说 “好”。宸濠果然从安庆撤兵,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官军用小船载着柴草,乘着风势放火。朱宸濠的船 搁浅,他仓促间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活捉了他。总共三十五天叛乱就被平定了。 守仁病得很严重,上书自请退职,推举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命令竟然就回去了。走到南 安就病死了,终年五十七岁。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敏。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讨论朱子推究事物的原理 的主要意思。回家后,每日端坐,研读《五经》。他在阳明洞中建造居室,广泛阅读程、朱两家的学说,几年 下来没有什么收获。被贬官到龙场,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天天思索旧有知识。(一天,)忽然悟到要推究事物 的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之于己心,而不应当求之于外物,(他)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从此深信不疑。 求学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从他,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称法。 15.B 16.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17.(6 分) (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18. 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使用对象等。在 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多查工具书、多积累,尤其要注意多区分易误用的成语。 【解答】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根据语 境,应用“抱怨”。排除 AB。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怨天尤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 根据语境,应用“怨天尤人”。排除 AC。 叫嚷:喊叫。叫器:大声叫喊吵闹。根据语境,应用“叫嚷”。排除 BC。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很合理,心里很坦然。根据语境应用“心安理得”。 排除 AB。 19. B 本题考查语言 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语意之间的关系,综观全文,把握所给文字 的核心话题,依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语和相关信息提示,准确地进行判断。 【解答】 “前一种客人”指的是“不速之客”,所以排除 AD。 C 与下文“所以应付前一种客人,是人生的必修课”语意上无法形成因果关系,语意不衔接。排除 C。 20. A 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要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定义、效果、特点等。 【解答】 (1) 排比。如第一句“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孤独寂寞悲凉的时候”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 (2)比喻。“命运像一只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3)拟人。“他既为客,就是你拒绝不了的”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不幸的命运”人格比。 21.(1). “莅临现场”——“踊跃报名” (2). “全部”——“全都” (3). “48 元”——“若干” (4). “拙作”——“大作” 【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1)“莅临”,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 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是“欢迎各位同学”,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 报名”。(2)“广播稿”,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 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全部”与“全 不”音同,容易引起听众误解,将“全部”改为“全都”。(3)在具体书写时也可以省略不写“何人”拾得失 物。对于失物的描述只需要写概况,不必细说。将“48 元”改为“若干”。(4)“拙作”是谦虚地称自己的作品, 不可以称呼别人的作品,改为“大作”。 22. 年轻作家写作功利化,文学受众欣赏层次不高,人们缺乏阅读文学的兴趣。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 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 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 (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本则材料一共由三个段落构成,第一段关键语句“……则醉心于能更快带来真金白银的畅销书写作,其作品艺 术性、思想性几乎为零。”第二段关键语句“不能不注意到这样的现实——作为主体受众的年轻人更多追捧的 是偶像作家和网络写手。”“言情、玄幻、官场、职场等类型小说长期占据销量榜前列。”第三段关键语句“011 年我国人均阅读数量仅为 4.3 本书”据此可压缩语段为:年轻作家写作功利化,文学受众欣赏层次不高,人们 缺乏阅读文学的兴趣。 23.材料分三段,第一段讲著名科学家张乾二先生逝世,第二段讲其重大贡献及学术成就,第三段讲张乾二先生的 认识。其中第三段是重点,讲科学家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要做一个纯粹的人。“纯粹的人”突出做到两点,一是不 为外物所扰,完全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一是没有私心,不谋私利,一切为了国家需要。我们虽然不能人人成为 科学家,但是,张先生的观点对于我们的长足发展还是很有启发的。需要注意的是,要扣住“做事与做人”的主题而 谈,这里所讲的“做事”,是指热爱自己的事业;“做人”,是指做一个纯粹的人。离开两者来写视为偏离题意. 立意参考:①做纯粹的人(热爱工作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②做有家国情怀、为国奉献的人方能成就伟业。③ 爱事业,爱国家,才能成大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