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 第一次语文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诸子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 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因此,人类的生活并不只是活着,不只是享受各种感性欲望的满足,而首先是要贯彻、遵循某种神圣原则,成就某种神圣事业。 因此,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实质上是深化了对绝对者的觉悟与论说。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神学一样,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也是一种神学。如果说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人文思想,那么后者则深化化并增强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就此而言,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不仅不是如近代学者推断的那样削弱甚至取代了对天或神的绝对性信仰,相反,倒是加强深化了这种信仰。 (摘编自黄裕生《中国文化具有“本原性”在文明相遇中成就自身》)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德经》中的“天之威,无不正”与《论语》中的“天丧予”,两处的“天”都被当作了绝对者。 B. 先秦诸子关于“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的论述,强调了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C. 先秦诸子认为,上天是通过圣人的作则垂范和上智者先觉的仁爱法则两种途径给人们正确的行为启示。 D. 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而诸子百家自身又加强了对这种思想的觉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观点是“先秦诸子的人文思想没有削弱甚至取代对天或神的绝对性的信仰,反而加强深化了这种思想”。 B. 近代学者根据先秦文献在研究中把“天”分解为多重含义,目的是证实先秦诸子人文觉醒中的去神化和无神化。 C. 文章主体部分引用大量论据,层层深入,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先秦诸子在人文思想上的宗教觉醒,说理透彻明白。 D. 文章最后把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进行类比,强调了先秦诸子思想中的神学性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天人们仍然相信“天道酬勤”“道法自然”等说法,这里的“天道”“自然”都可以看作是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延续。 B. 只有理解了先秦诸子关于“绝对者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我们才会明白封建统治者为什么总喜欢自称为“天子”。 C. 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的战争,古人就会认为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引起上天的发怒,人类就应该受到惩罚。 D. 先秦诸子的思想强调人类的生活只有贯彻、遵循上天启示给人们的原则,才能摒弃世俗的生活,体现出活着的意义。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错误,“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只能说明人有一定的主动性,并不能说明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C项,“通过……两种途径”错误,原文说“绝对者以某种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圣人的作则垂范和上智者先觉的仁爱法则”只是举例;D项,“诸子百家自身又加强了对这种思想的觉悟”错误,原文说“深化并增强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故选A。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C项,“文章主体部分引用大量论据”错误,本文主要是说理论证。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项,“才能摒弃世俗的生活,体现出活着的意义”,不正确。原文说“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可见先秦诸子并没有强调要人们“摒弃世俗的生活”。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哲人的爱 秦牧 ①好几年前,我读过一则消息: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1982年2月因病去世,他生前殚精竭虑,尽瘁教学,亲嘱死后将遗体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五脏作局部解剖教学用,骨骼制成标本,供示教用,用遗体“再站一班岗”。这则消息使我大受震撼,掩卷沉思,神驰黄海之滨。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一个哲人对群体无私的爱,尽在不言之中了。 ②继沈福彭教授之后,北京医科大学前任校长胡傅揆教授也在生前自愿地把遗体献给学校作为骨骼标本。这两位医学教授的事迹先后辉映。据我所知,遗嘱利他,造福群众的事虽有不少,但是遗嘱指定把自己的遗体制作骨骼标本供教学用的事我极少听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舍己为群,献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格,从这样的实例中也可以相见一二了。 ③1987年底,我突然接到青岛医学院一封来信,那是院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寄来的。里面除了信件外,还有一张骨骼图片,那就是沈教授遗留下来的骨骼标本了。信里有这样的话:“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将骨骼制成骨架,陈放在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标本室里(外有玻璃罩),人们每过此室,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骨架。”信末这样说:“秦老……你能否为我院沈教授写几句话,如蒙赐字,我们将把它刻在玻璃罩上……”我端详着那张骨架图片,百感纷纭。这具骷髅给予我的不是忧惧、哀伤,而是亲切、鼓舞。我把图片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早晚工作时经常瞧它几眼,我觉得它对我的灵魂有净化的作用,犹如明矾之可以净水一样。我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没有任何绮年玉貌,皓齿明目的明星歌星的照片,却有这么一张照片。这并不是因为我已经是老头子了,即使我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也会这样。面对这张照片,崇敬、可亲的感情驱除了一切渺不足道的杂念。 ④这副骨架图片仿佛给了我一道无声的命令,我决意写那将被刻在玻璃罩上的几十个字。 ⑤平素写些小文章我是不起草稿的。但是为了写这几十个字,我却决定夜里到附近僻静的街道上长时间漫步,思索、酝酿。我想起了一位文豪类似这样意思的话:“当你把笔插进墨水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蘸着自己的血来写的话,那就不要动笔。” ⑥那夜月色溶溶,柠檬桉雪白的树干显得十分高洁。月光透过凤凰木,洒落了一地斑驳的光点。长街寂寂,阒无一人,我来回踱步,一次、一次又一次。那具骷髅在我眼前冉冉腾起,我的想象使他还原为血肉之躯:他埋头在灯下研读,他屹立在讲坛上讲学,他以深邃的眼光凝视人群,毅然写下献出骨骼遗嘱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我虽不是教徒,却涌起一种教徒似的心情,渴望能够有个和神圣的魂魄对话的机会。 ⑦我知道这位教授生前曾经受过政治上不公正的待遇,然而,“风暴压不断雄鹰的翅膀。”“异端待我,国土报之。” ⑧有人死了,还要造地宫,造金字塔,棺上要加内椁外椁,坟上还要盖巍峨建筑,死者仿佛撑开了棺盖,伸出手来喊道:“再给我东西!”有人死时,临终还拼尽力气,讲出这么一句话:“我想再奉献!”掠夺者和奉献者之间的距离,该是多么遥远! ⑨那夜我在街上盘桓了很久,回家后对着骨架图片,铺开稿纸,写了一张又撕了一张,最后,拼尽我的心力,终于写出了这么几十个字的《献辞》: 他生前叮嘱献出遗骸, 指定骨架标本在这儿陈摆。 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 玻璃橱外是他浩瀚的爱! 一纸遗嘱直如震世春雷, 一宗心愿想见哲人气概。 让我们脚步轻轻走进大厅, 伫立丰碑前默默礼拜! (本文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我的写字台玻璃板上压着的不是明星照片而是骨骼图片,因为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所以面对骨骼图片,只感到亲切、鼓舞,而不是忧惧、哀伤。 B. 文章第六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巧妙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也对文中主要人物形象起了烘托的作用。 C. “当你把笔插进墨水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蘸着自己的血来写的话,那就不要动笔。”这句话为后面作者用心写作《献辞》起了辅垫作用。 D. 文章第八自然段既运用了对比,也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即以掠夺者的贪得无厌来反衬沈福彭教授等奉献者的大公无私。 5. 对《献辞》中的“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玻璃橱外是他浩瀚的爱”进行赏析。 6. 文章标题是《哲人的爱》,沈福彭是医学教授,如果把题目换成《教授的爱》,是否更好?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1)对比强烈,一“里”一“外”,彰显了沈福鹏教授无私而崇高的爱。(2)语言准确凝练、高度概括。“特殊的坟”道出了沈教授对生命独特的理解与诠释;“浩瀚的爱”表达了他“哲人”般非同寻常的大爱。(3)浓重的情感抒发。作者被沈教授大的人格力量所干扰,于是饱含深情地写下这两句。“蘸血”之情,情透纸背,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6. 不好。哲人是指智慧卓越的人。在文中主要是指以沈福彭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有着舍己为群,献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格。他们的爱国表现为国为民心甘情愿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他们的行为能净化普通人的灵魂, 以《哲人的爱》为题,使文章主题更鮮明,立意更深刻,含义更丰富,更能表达作者的敬仰之情,如果用《教授的爱》显得普通,难以表现出教授的无私奉献、超凡脱俗的情怀。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文章的内容,BCD项考核文章的手法,其中A项,只感到亲切、鼓舞是因为我被彭福彭教授的精神所感染。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核赏析句子,答题时注意明确句子的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从艺术手法看,一“里”一“外”,对比强烈,彰显了沈福鹏教授无私而崇高的爱;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特殊的坟”道出了沈教授对生命独特的理解与诠释;“浩瀚的爱”表达了他“哲人”般非同寻常的大爱,高度凝练;从情感表达的角度看,作者被沈教授大的人格力量所干扰,于是饱含深情地写下这两句。“蘸血”之情,情透纸背,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章的探究能力,探究的对象是文章的标题,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文章的情节和主旨阐明原因,如“哲人的爱”更好,哲人是指智慧卓越的人,文中主沈福彭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有着舍己为群,献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格他们的行为能净化普通人的灵魂,正是“哲人”的体现,一次为题使文章主题更鮮明,立意更深刻,含义更丰富,更能表达作者的敬仰之情。如用“教授的爱”则达不到这种效果。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星球战士从某一地点突然消失,而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地点。这样的科幻小说的场景实际上是存在的,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物体的状态可以在某地突然消失,而以极快的速度在遥远的某地重现出来。1993年,来自4个国家的6位科学家将这一神奇的现象在理论上揭示出来。在这个科学方案中,量子纠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这时的猫处在既死又活的叠加态。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然而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呈现单一的状态(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再不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量子的状态跟这只猫的状态差不多,在被你看到真相之前,它是多种状态的叠加,一旦介入观测,就会坍缩成一种固定状态。 (《科学时报》、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16年,我国成功将源于量子纠缠理论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最终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约翰·普瑞斯基尔基于量子叠加态的理论,在对自己“量子霸权”的解释中,为量子计算机设定了一个初步标准:目前顶级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完成5到2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所做的事情,但未来超过49个量子比特后,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就会让超级计算机望尘莫及。传统计算使用的运算规则是二进制的,用0和1记录信息状态,每一步能做到的只有2的一次方——2次运算。量子计算机由量子状态来描述信息,它们拥有更快速的运算方式。比如,2个量子态(也可以称作“2个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每一步可做到2的2次方——也就是4次运算。3个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每一步可以对信息做到2的3次方——8次计算。 分解一个2048比特的数 传统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时间 10年 24小时 硬件 占据1/4北美面积的服务器农场 小房间里的一台量子计算机内含一百万个量子比特 (摘自新华网、新浪科技) 材料三: 中科院院士、量子计算专家姚期智在“2017腾讯WE大会”会上说:“如果能够把量子计算和AI放在一起,我们可能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9月29日,中科院的一个由密码学专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成功实现了持续半小时左右、在中科院与欧洲的奥地利科学院之间进行的量子加密视频通话。美媒评价:中国正用量子技术接管世界。厄科特指出:“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世界。”那么按照这种逻辑,未来将是属于北京的。 (新浪科技)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中“薛定谔的猫”在盒子中的状态,不能理解为50%的概率是死的,50%的概率是活的,而应该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B. 材料二运用了具体数字对比,说明了量子计算机在硬件和计算时间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传统计算机。 C. 材料三中姚期智指出如果能够把量子计算机和AI结合,我们就可以突破自然规律的限制,凌驾于自然之上。 D. 三则材料来源广泛,既有多个网页资料,又有报刊宣传,形式多样,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E. 国内量子技术蓬勃发展,量子技术事业方兴未艾,国外媒介和专家都高度认同,并给予高度赞扬。 9. 三则材料从哪些角度介绍了量子?请分别予以概括。 【答案】7. D 8. AD 9. ①材料一运用科幻故事及“薛定谔的猫”的实验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量子纠缠及量子叠加态的知识。(关键词:量子纠缠及量子叠加态)②材料二介绍量子技术的运用(或介绍量子通信及量子计算机)。③材料三展望量子技术的发展前景(或分析量子技术的意义或量子技术的未来在中国)。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作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来分析,概括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解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内容角度分析。D项,“持续半小时左右”的量子加密视频通话技术是由中科院团队成功实现的。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对读,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关于手法首先看手法概括的是否得当,然后看分析的是否合理。B项,“已经远远超过传统计算机”表述有误,原文是“未来超过49个量子比特”,说明现在还没有超过49个量子比特。C项,“凌驾于自然之上”说法错误,原文为“我们可能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其目的是说明量子计算的巨大影响,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E项,“国外媒介和专家都高度认同,并给予高度赞扬”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厄科特并未“高度赞扬”,只是客观陈述一个观点。故选AD。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本文三则材料,三个角度,材料一运用科幻故事及实验介绍了量子纠缠及量子叠加态的知识;材料二介绍量子技术的运用;材料三展望量子技术的发展前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司空公。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游,逢一老人,鬓眉皓白,谓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卿必为台牧,努力勉之。”九岁,从师受业,略观大指而已。或讥其不精,答曰:“贤岂能领徒授业?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于心。”问者惭服。十四遭父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魏永安中,万俟丑奴据岐、泾等州反,孝庄遣尔朱天光击破之。天光令都督长孙邪利行原州事,以贤为主簿。累迁高平令。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周文命兄子导追之,以贤为先锋,至牵屯山及之。以功授假节、抚军将军、大都督。 魏孝武西迁,周文令贤率骑迎卫,封上邽县公。俄授左大都督,还镇原州。大统二年,州人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贤率敢死士一战败之,狼斩关遁走,贤追斩之。八年,授原州刺史。周文之奉魏太子西巡,至原州,遂幸贤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后帝复至原州,令贤乘路车,备仪服,以诸侯会遇礼相见。然后幸贤第,欢宴终日,凡是亲族,颁赐有差。恭帝元年,进爵西河郡公。后以弟子植被诛,贤坐除名。保定二年,诏复贤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武帝及齐王宪之在襁褓,不利居宫中,周文令于贤家处之,六载乃还宫。因赐贤妻吴姓宇文氏,养为侄女,赐与甚厚。 四年,王师东讨,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河州总管。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五年,宕昌寇边,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属羌寇侵扰,贤频破之,虏遂震慑,不敢犯塞。 武帝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于京师薨,帝亲临,哀动左右。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选自《北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B. 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C. 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D. 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周文帝西征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军至/秦州悦弃城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狄,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等国之间。秦汉之后,成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B. 父忧,父亲丧事的婉辞。遭逢父亲丧事一般可说“遭父忧”或“丁父忧”。 C. 假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假节等称号,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D.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贤年少有志,一位白发老者曾说他有为大官之相。李贤后来果真做了官,这恰好应验了老者的预言。 B. 李贤屡立战功,先是独立平了万俟丑奴、豆卢狼的反叛,后又打败了羌寇,扫除了边患。 C. 李贤深受宠爱,周文帝曾两次到他家喝酒,他去世时武帝亲自前去吊唁,哀伤之情感动了身边的人。 D. 李贤仕途较顺,但也曾因弟弟的儿子李植被诛杀受牵连获罪除名免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文之奉魏太子西巡,至原州,遂幸贤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 (2)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于羌、浑敛迹。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周文帝奉魏太子的诏命向西巡视时,到达原州,就亲临李贤府第,论年龄大小相让而坐,行乡饮酒礼。 (2)李贤于是大规模实行屯田,以此来减省由水路转运军粮,又多设烽火台,用来防备敌军进犯,于是羌、吐谷浑都藏匿不出。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周文帝向西征伐,李贤和他弟弟李远、李穆等秘密响应侯莫陈崇。凭借功劳被授予都督的官职,仍旧镇守原州。等到大军到达秦州,侯莫陈悦弃城逃走。” “贤与其弟远穆等密应侯莫陈崇”中,“贤与其弟远穆等”, 是人名,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AD; “侯莫陈崇”,是“密应”的对象,之间不断开,排除B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A项,“秦汉之后,成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错误,根据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狄应该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而不是西方。 故选A。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先是独立平了万俟丑奴、豆卢狼的反叛”错误,原文第三段“天光令都督长孙邪利行原州事,以贤为主簿”,可知,平万俟丑奴的反叛时,都督长孙邪利代理原州刺史,李贤只是任主簿,所以并不是他独立平定的。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 )中“幸”,亲临;“第”,府第;“让齿”,论年龄大小。(2)中“营”,规模;“省”,减省;“斥候”,烽火台;“敛迹”,藏匿不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贤字贤和,自称是陇西成纪人,是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人。李陵死于匈奴,他的子孙因此居住在北狄。西魏大统末年,因为李贤兄弟有显著功勋,追赠司空公。 李贤年幼时就有志向节操,不做出格的事。曾经外出游玩,遇到一位老人,鬓发眉毛都已经雪白,(老人)对他说:“我年龄八十了,观察过的男子很多,没有像你这样的。你今后必定要做大官,努力发奋吧。”九岁时,拜师读书,粗略观览大概意思而已。有人讥笑他学业不精,他回答说:“我李贤岂能教人读书?至于忠孝之道,其实已经铭记在心。”询问他的人惭愧佩服。十四岁时父亲去世,抚养教育几个弟弟,十分友爱。 北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占据岐州、泾州等地反叛,孝庄派遣尔朱天光打败他。天光命令都督长孙邪利代理原州刺史,任用李贤为主簿。多次升迁任高平县令。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周文帝向西征伐,李贤和他弟弟李远、李穆等秘密响应侯莫陈崇。凭借功劳被授予都督的官职,仍旧镇守原州。等到大军到达秦州,侯莫陈悦弃城逃走。周文帝命令他哥哥的儿子宇文导追击他,任用李贤为先锋,到牵屯山追上他。凭借功劳被授予假节、抚军将军、大都督。 魏孝武西迁,周文帝命令李贤率领骑兵迎接护卫,封上邽县公。不久被授命为左大都督,回去镇守原州。大统二年,州人豆卢狼杀害都督大野树儿等人,占据州城反叛。李贤率领敢死队员一战就打败了他,豆卢狼攻破城门逃走,李贤追上将他斩杀。大统八年,(李贤)被任命为原州刺史。周文帝奉魏太子的诏命向西巡视时,到达原州,就亲临李贤府第,论年龄大小相让而坐,行乡饮酒礼。后来周文帝又到原州,让李贤乘诸侯坐的路车,备办仪仗礼服,以诸侯会见的礼节相见。然后亲临李贤的府第,欢乐宴饮一整天,凡是李贤的亲族,都给予不同奖赏。恭帝元年,进爵位西河郡公。后来因为弟弟的儿子李植被诛杀,李贤受牵连获罪除名免官。保定二年,诏令恢复李贤的官爵,仍任命他为瓜州刺史。 武帝和齐王宇文宪在襁褓中时,不便于住在宫中,周文帝命令在李贤家里抚养,六年后才回到宫中。因此赐李贤妻子吴氏姓宇文氏,收养为侄女,赏赐很丰厚。 保定四年,王师东征,西路空虚,担心羌、吐谷浑乘虚侵扰,就任命李贤为河州总管。河州以前未曾设总管,到这时是首次设立。李贤于是大规模实行屯田,以此来减省由水路转运军粮,又多设烽火台,用来防备敌军进犯,于是羌、吐谷浑都藏匿不出。保定五年,宕昌侵犯边境,于是在洮州设置总管府来震慑遏制他们。于是撤销河州总管,改任李贤为洮州总管。正值羌人侵犯扰乱,李贤多次打败他们,敌人于是震惊恐惧,不敢侵犯边界。 武帝思念李贤旧日恩情,征召李贤回朝任大将军。李贤在京师去世,武帝亲临祭奠,哀伤之情感动左右人。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号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这首诗,完成问题。 九日置酒 【宋】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重九 【元】鲁渊 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己知建德非吾土,还忆并州是故乡。 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登高莫上龙山路,极目中原草木荒。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诗首句,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 B. 宋诗颔联,写佳日兴会,形象鲜明,两句分写登高与饮酒两个场面。 C. 宋诗尾联,前一句,诗人嘲笑太守的滑稽行为,幽默诙谐,形神俱出。 D. 鲁诗尾联,劝人不要等上龙山路,实际上是诗人感悟到登高所望只会更添心头的悲愁。 15. 请简要赏析两首诗的首联在描写景物、营造的意境方面的不同。 【答案】14. C 15. ①宋诗通过对晚秋时节早晨美丽景色、高高的土台、繁复的帷帐、胡笳欢快的节奏的描写,营造了轻松、欢快的意境。②鲁诗通过对重阳节南飞的大雁、苦寒的秋霜、萧萧的风雨的描写,营造了萧索、悲凉的意境。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诗人嘲笑太守的滑稽行为”错误,这两句乃诗人自画像,“太守”即诗人自己,“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却矜持。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对比鉴赏的能力。比较两首诗首联景物、意境的不同,首先要把握两句首联的意象,进而品味意境特点。本题,《九日置酒》译文:我特别看重这晚秋九月九美好早晨的风物清嘉,命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寻求欢畅任随帽子在风中掉落,彼此劝酒争吹杯里的菊花。雨后溪水的形态多么澄净空明,初晴的淡淡日光不能映成彩霞。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承首联的集会场景而写,“遨欢”“促饮”写出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盛况,“任落风前帽”一句活用晋朝孟嘉“龙山落帽”的典故,写登高寻欢的畅快洒脱;“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写登高所见,“明”“清”写出了经过秋雨刷洗后秋色的澄净清淡。从这些场景中我们能体会出作者积极处世的态度,乐观的情怀。鲁诗首联“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通过“白雁”“霜”“风雨”等景物,写出了秋景的萧瑟凄凉。 【点睛】比较鉴赏这类题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做这类题要(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已远去,流露出怅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时期的赫赫战功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与秦塞通人烟 (2). 西当太白有鸟道 (3). 可以横绝峨眉巅 (4). 此情可待成追忆 (5). 只是当时已惘然 (6). 想当年 (7). 金戈铁马 (8).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峨眉巅”“已”“惘”“戈”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的故事出现。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 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 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 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 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 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语病,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由于原病句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所以难度不大。 “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句式杂糅或者说介词“通过”不能同后面的“作为参照”搭配。排除AD两项。C项,错误在于“辨析”不能同“方向”搭配,只能说“辨别方向”。 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让答题者选出其中最恰当的一句。题目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解答此题,应特别注意上文的叙述主体和句式特点,还要注意同下文的衔接是否顺畅。 括号上文讲的是“迁徙的方向感”,因此可首先排除B、D两项。B项,不恰当之处在于叙述主体“它们”同上文的叙述主体“迁徙的方向感”不很吻合。D项,叙述主体“上一代”与上文叙述主体“迁徙的方向感”不吻合。然后比较剩下的A、C两项,不难发现A项“被遗传”说法的错误。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处,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此处是修饰的迁徙盛举,用“波澜壮阔”。 第二处,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之意。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此处结合“坚守和执着”分析,用“随遇而安”正确。 第三处,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结合“科学家”进行探究"分析,用“全力以赴”正确。 第四处,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正确。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修饰“故事”,用“引人入胜”正确。 故选B。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1),例如无人机用于航拍,扫地机器人走进了家庭。然而,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在每一件高科技新产品带给我们便捷、快乐的同时,(2),例如无人机可能会干扰民航客机的飞行。如何在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便捷与快乐的同时,(3),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答案】 (1). 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2). 也存在一些隐患 (3). 防范其带来的风险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简称“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二青会”,于2019年8月8日至8月18日在山西省举办,下面五色彩图是二青会的徽标,请仔细读图,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1)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 (2)请说说该徽标的寓意。 【答案】“山河”以汉字“山西”的书法形态为创作来源,运用灵动的线条,将跑道与泳道的形象特点与汉字融为一体,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标志上下部分连绵起伏的造型显示出山峦的状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山中间的充满韵律的线条是穿流而过的汾河。或者可以将外围看作是黄河水,中间看作是山脉,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标志整体使用五环色彩,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融入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与充满律动的线条相融合,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本题,2018年8月18日,二青会会徽在山西太原揭晓,命名为“山河”,以汉字“山西”的书法形态为创作来源,运用灵动的线条,将跑道与泳道的形象特点与汉字融为一体,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呈现出青春现代、充满活力的形象。标志上下部分连绵起伏的造型显示出山峦的状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山中间的充满韵律的线条是穿流而过的汾河,代表举办地“两山夹一河”的特点;若将外围看作是黄河水,中间看作是山脉,则也体现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水流般的线条象征着山西重要的景观——壶口瀑布,强烈舞动的势头则表现了山西锣鼓的英姿。标志整体的线条组合成一位欢庆跳跃的人形,寓意着年轻的活力和激情,标志整体使用五环色彩,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融入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与充满律动的线条相融合,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 【点睛】高考图(表)文转换题特点如下: 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 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2.考题选材生活化突出 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亲情、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9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第二次创造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 武大靖的荣耀启发我们: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 请以“实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我看实力 中国有句古话(应是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言下之意,要想较量,就要用实力说话。纵然占尽天时地利,假若人不合(和),一切都是白搭,紫藤罗之所以能凭借古木成就独特之美,不是因为它善于凭借,而是源于本身令人神往的美丽。 拥有实力才能够拥有真正的成功。大浪淘沙,淘走的是沙子,留下的是真金,实力如同奋斗者手上的那把筛子,即使一次、二次……无数次的失望,但总有一天,他能淘出真金。 实力是敲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王室给他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其间,有两个贵族很不屑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那块大陆就在那里等着人们去发现,哥伦布只不过是运气好被他碰到了而已!”哥伦布笑而不答,他拿出一个鸡蛋,说:“请你们想办法把鸡蛋立在桌子上。”那两个人使出浑身解数都没有成功。哥伦布只将鸡蛋轻轻往桌上一磕,蛋便立了起来,接着他说道:“很多事情看上去比做上去容易,其实不然,那块大陆的确就在那里,但为了发现它,你必须熟知古代地质、航海线路、海底地形等,没有这些知识作为储备,我就不会有大胆的猜测,也就不会有发现大陆的一天了。”的确,美洲大陆已在地球上存在了上亿年,为什么却让哥伦布发现了他的存在呢?事实证明,实力才是敲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有人把自己的不得志归因为生不逢时,空有本领却无机会施展。不可否认,环境、机遇等所谓的凭借物有时的确左右着人的成功。《天龙八部》中姑苏慕容家的独门绝技“斗转星移”奥秘便在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借力打力制服对手。这招凭借他人之力的招数或许有用,但碰上如萧峰一般的高手时,是绝对占不到半点便宜的,所以不要抱怨年代不好、环境太糟。是真的环境不好,还是自己实力不够?自古都是乱世出英雄。可见,真正左右人生的不是机遇,而是实力。 拥有实力的人即便外部条件不尽如人意,却能在黑暗与缝隙中找出成功的光亮,企图凭风上看云的人即便因抓住机会而成功一次,可谁又能保证下次他会有同样的好运气? 烽烟四起,群雄逐鹿。长缨在手,何惧苍龙?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的题目。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审题】本题所给材料属于新闻时事类的材料,说的是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夺冠的事。所给话题“实力”,有极大的限制性,要求考生只能围绕“实力”为中心展开。材料中的关键句为“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提高实力;面对当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告诉我们怎样拥有“实力”,怎样发挥“实力”,怎样提高“实力”,这就提示了立意的角度。但如果考生写与“实力”有关的其他角度也是可以的,如个人的实力、民族的实力、国家的实力、世界的实力等。 【立意】实力三要素:积累、发挥、突破;点滴积累,长期付出,乃有实力;更多的突破,更强的实力等等。 【结构】本文题目《我看实力》点题,正文内容观点明确,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强调实力。首段“中国有句古话(应是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言下之意,要想较量,就要用实力说话”,“紫藤罗之所以能凭借古木成就独特之美,不是因为它善于凭借,而是源于本身令人神往的美丽”,引用和比喻开头,使人感到有文采。第二、三段,“拥有实力才能够拥有真正的成功”,例举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例子,论证“实力是敲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在正面论证之后,第四段展开了驳论(反面论证),“有人把自己的不得志归因为生不逢时,空有本领却无机会施展”,使结构有波澜,论证更雄辩。所用材料也显示了多样化,既有世界历史的例子,又有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容易引起读者兴趣。语言活泼流畅,较有变化。既有口语化的句子(“一切都是白搭”),又有结尾处有书卷气的整齐的四字结构。 【素材】1. 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那我就可以说:实力是成功的第二秘诀。实力就像是红花有绿叶的衬托,就像是蓝天有了白云才觉得美丽,就是成功有了实力才会完美。如果没有实力,你再自信也是无稽之谈笭虎蒂臼郦铰垫歇叮忙! 2. 友谊+努力=实力。每个人内心都会有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有时亲情不可以抹平,但友谊却可完美愈合。孤军奋战,力量是有限的;有了友谊有存在,有了朋友的支持,力量就能无比的巨大,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实力就能不断增强。在高中生活里,我更希望得到真诚的友谊,得到真诚的微笑。外面的世界充满*,我们有时真的难以抵制,但因为我正努力,我不想轻言放弃,就算明知是失败我也会坚持到最后一刻。因为有友谊在支持,因为友谊和不懈的努力使我看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我是有一定的实力战胜一切困难的,抵制所有的*。 3.勇敢+展示=实力。从小非常害羞的我,在父母眼里我是个乖乖女,我使父母感到快乐,幸福。那时父母视我如手中宝玉,担心我性格内向会被欺侮,但是我并不担心,因为我的胆儿不小,尽管我的性格内向,我更喜欢自己变得勇敢。在众人面前我不仅要大胆交谈还要展示自我,相信自己不会错。有实力的人可不是被吓大的噢!由于我能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往往我能比别人多获得一些机会,而在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过程中,我又得到锻炼,增强了不少实力。所以,我的成长经历在告诉我,勇敢加大胆展示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点睛】高考话题作文中心明确是指,作者在写作之前就明确“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作过程中清楚“怎么写”的问题。中心不明确的现象。我们应当把握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避免选材方面的误区;二是要学会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看问题的主流,要善于在曲折的道路上发现光明的前途。即使是选材与别人雷同,也要注意选取巧妙的角度。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考生思维的独创性与灵活性;三是积极思考,厚积薄发。广泛搜集课外的优秀事例,作到占有材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