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06‎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栈.桥/饯.别 陨.落/殒.身不恤 红缯./爱憎.分明 门槛./直栏横槛.‎ B. 敷衍./罪愆. 木讷./按捺.不住 孤.寂/呱.呱而泣 强.颜/强.词夺理 C. 盘踞./拮据. 谛.听/根深蒂.固 选辑./开门揖.盗 扛.枪/力能扛.鼎 D. 栏楯./逃遁. 偃.仰/揠.苗助长 狭隘./溢.美之词 纤.绳/纤.尘不染 ‎2.下面几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因为经典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它能够穿越时空, 人们的心灵。它 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使我们在 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 ‎ A.触及 蕴含 潜移默化 B.触及 蕴藏 潜移默化 ‎ C.触发 蕴藏 耳濡目染 D.触发 蕴含 耳濡目染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应当 ‎②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回娘家省亲 ‎③谨赓.一绝,以剖寸心 赓:续作,酬和 ‎④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 ‎⑤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陵迟:古代的一种酷刑 ‎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注定 ‎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 )‎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 )‎ A.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B.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二、课外名著阅读(5分)‎ ‎6. 填空题(2分)‎ (1) 法国作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 ▲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1分)‎ (2) ‎《女神》中巧妙运用中西方神话传说,如《女神之再生》取材于我国古代 ▲ 的神话。(1 分)‎ ‎7.曹禺自己说过:“一部《雷雨》全都是巧合。”请举出三个巧合。(3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万季野墓表方苞 季野姓万氏,讳斯同,浙江四明人也。少异敏,自束发..未尝为时文,故其学博通,而尤熟于有明一代 之事。‎ 年近六十,诸公以修明史,延致京师,士之游学京师者,争相从问古仪法,月再三会,录所闻共讲.肄。‎ 惟余不与,而季野独降齿德而与余交,每曰:“子于古文..,信有得矣。然愿子勿溺也!唐、宋号为文家者八人:其于道粗有明者,韩愈氏而止耳;其余则资学者以爱玩而已,于世非果有益也。”余辍古文之学而求经义自此始。‎ 丙子秋,余将南归,要余信宿其寓斋,曰:“吾少馆于某氏,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也。长游四方,就故家长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郡志、邑乘、杂家志传之文,靡不网罗参伍,而要以实录为指归。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昔人于《宋史》已病.其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之为贵也,吾恐后之人务博而不知所裁,故先为之 极。使知吾所取者有可损,而不取者必非其事与言之真而不可益也。”‎ 因指四壁架上书曰:“是吾四十年所收集也,逾岁吾书成,当并归于子矣。”又曰:“昔迁.、固.才既杰出,又承父学,故事信而言文。其后专家之书,才虽不逮.,犹未至如官修者之杂乱也。官修之史,仓卒而成于众人,不暇择其材之宜与事之习,是犹招市人而与谋室中之事耳。吾欲子之为此,非徒自惜其心力,吾恐众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乱贤奸之迹暗昧而不明。子若不能,则他日为吾更择能者而授之。”‎ 季野自志学,即以明史自任。及余归逾年而季野竟客死,无子弟在侧,其史稿及群书遂不知所归。戊戌夏六月,卧疾塞上,追思前言,始.表而志之,距其殁盖二十有一年矣。其殁也,家人未尝讣余,余每欲赴其家吊问而未得也,故于平生行迹莫由叙列,而独著其所阐明于史法者。其书具存华亭王氏,淮阴刘永祯录之过半而未全。后有作者可取正焉。‎ ‎(选自《方苞集》,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录所闻共讲.肄 讲:研究 B. 昔人于《宋史》已病.其繁芜 病:不满 C. 其后专家之书,才虽不逮. 逮:及 D. 其书具.存华亭王氏 具:器具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束发,古代男孩结发为髻,因以代指成人之年。女子结发称为“及笄”。‎ B. 古文,在文中指韩愈、柳宗元主张恢复的先秦两汉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散体文。‎ C. 长老,在文中指年老的人。古代类似的称呼还有“丈人”“耆老”“黄发”等。‎ A. 迁、固,文中指司马迁和班固。他们分别撰写的《史记》和《汉书》均为纪传体史书。‎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诸公以修明史,延致京师,士之游学京师者,争相从问古仪法。(4分)‎ (2)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4分)‎ ‎11.万季野认为史书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4分)‎ 四、 古诗词鉴赏(8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8分)‎ 南台酒家题壁江湜① 忽忽青春客里休,半生赢得一生愁。与人会饮从沉醉,是处无家且浪游。海气夜迷灯火市,江风凉入管弦秋。不知一枕羁人梦,更上谁家旧酒楼。‎ ‎【注】①江湜,清代诗人,诗宗唐宋,多危苦之言。‎ ‎(1)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2)诗人说“半生赢得一生愁”,请根据全词指出诗人的“愁”有哪些?(4分)‎ 五、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⑴ ▲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 ⑵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 ⑶诗三百篇, ▲ 。(司马迁《报任安书》)‎ ‎ 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⑸ ‎▲ ,处涸辙而相欢。(王勃《滕王阁序》)‎ ⑹ ‎▲ ,一鞭残照里。(王实甫《长亭送别》)‎ ⑺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⑻独立小桥风满袖, ▲ 。(冯延巳《鹊踏枝》)‎ 六、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天马贾平凹 四月二十一日,谭宗林从安康带来魏晋画像砖拓片数幅,和一包新茶。因茶思友,分出一半去寻马海舟。‎ 马海舟是陕西画坛的怪杰,特立独行,平素不与人往来。他作画极认真,画成后却并不自珍,凭一时高兴,任人拿去。我曾为他的画作说过几句话,或许他认为搔到了痒处,或许都是矮人,反正我们是熟了。‎ ‎ “你几时来家呀,我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他这么邀请着我,但他交待得太复杂,我不是狗,也不是司机,深如大海的都市里,我寻不着去他家的路。谭宗林领我过大街穿小巷,扑来扑去了半天,把一家门敲开了。‎ 马海舟正在作画哩。大画家用小画案,我第一次见到。那么窄而短的桌子上,一半又层层叠叠堆放着古瓷和奇石异木,空出的一片毡布上,画的是一匹马,天马。马斜侧而立,四蹄有蹬踏状,但枯瘦如细狗,似有一纵即逝之架势。天上之马是不是这般模样,我不知道,马海舟是知道的,他使马鬃马尾,及四条腿上,都画成一团团丝麻,若云之浮动。我鼓掌说:好!谭宗林能煽情惑人,立即说:你叫好,何不题款几句?我便提笔写了:天上有龙马,孤独难合群。何不去世间?我岂驮官人!那日马海舟脸色红润,粗而极短的十指搓着,说:你总知我。‎ 谭宗林顿生掠夺之意,从怀里掏出一张拓片来要送马海舟。拓片是一幅有着“飞天”的魏晋画像砖图案,明显看出马海舟是激动了,惊奇敦煌壁画里有“飞天”,而魏晋时竟也有“飞天”,中国美术史是要改写了。谭宗林自然就提出了交换的话来。我立即反对:此画不能送人的,拓片毕竟是拓片,既然宗林对马先生一向敬重,送一幅拓片还舍不得吗?谭宗林百般骂我。马海舟笑道:“你看了我的‘天马’,我看了你的‘飞天’,过过眼福就是,但你的‘飞天’世人难见,我看过了,送你一个更古老的东西作补偿吧。”遂拿出一幅鹰图给了谭宗林。一张大纸,赫然站有一鹰,身如峻崖,头生双角,口微微张开,似有嗷嗷之声发出,题为“八万年前有此君”。谭宗林大喜。我戏谑道:宗林带他那个拓片在城里呆三天,数十张画就从画家手里赚过来了!宗林只是笑,马海舟却不理会,还在讲鹰与恐龙是同代之物,我便扭头去观赏古董架上那些秦砖汉瓦唐俑宋瓷了。他的收藏大多是民间工艺,但精妙绝伦,那奇奇怪怪的形状,以及古董上绘制的各种色彩图案,使我突然悟到马海舟作品之所以古拙怪诞,他受古时的民间工艺影响太大了。‎ ‎“这四幅画,你俩各挑两幅吧!”马海舟送我了三件古玩后,突然说。他从柜子里又取出四幅画来,一一摊在床上。一幅梅,一幅兰,一幅菊,一幅竹,都是马海舟风格,笔法高古,简洁之极。如此厚意,令我和谭宗林大受感动,看哪一幅,哪一幅都好。谭宗林说:贾先生职称高,贾先生先挑。我说:“茶是谭先生带来的,谭先生先挑。”我看中菊与竹,而梅与家人姓名有关,又怕拿不到手,但我不说。‎ ‎“抓纸丢儿吧,”马海舟说,“天意让拿什么就拿什么。”他裁纸,写春夏秋冬四字,各揉成团儿。我抓一个,谭抓一个,我再抓一个,谭再抓一个。绽开,我是梅与菊。梅与菊归我了,我就大加显排,说我的梅如何身孕春色,我的菊又如何淡在秋风。正热闹着,门被敲响,我们立即将画叠起藏在怀中。‎ 进来的是一位高个,拉马海舟到一旁叽叽咕咕说什么,马海舟开始还解释着,后来全然就生气了,嚷道:“不去,绝对不去!”那人苦笑着,终于说:“那你就在家画一幅吧。”马海舟垂下头去,怔了一会,说:‎ ‎“现在画是不可能的,你瞧我有朋友在这儿。我让你给他带一幅去吧。”从柜子里取出一幅画来,小得只有一面报纸那么大。“就这么大?给你说了一年了,就这么大一张,怎么拿得出手呢?”那人叫苦着,似乎不接。“那我只有这么大个画桌呀!”马海舟又要把画装进柜子,那人忙把画拿过去了。‎ 来人一走,马海舟嚷道喝茶喝茶,端起茶杯自己先一口喝干。谭宗林问怎么回事,原来是那人来说他已给一位大的官人讲好让马海舟去家里作画的,官人家已做好了准备。“他给当官的说好了,可他事先不给我说,我是随叫随到的吗?”谭宗林说:“你够做的。”马海舟说:“我哪里做了?我不是送了画吗?对待大人物,谄是可耻的,做也非分,还是距离远些好。”他给我笑笑,我也给他笑笑。‎ 告辞该走了,谭宗林把魏晋画像砖拓片要给马海舟,马海舟不收,却说:“下次来,你把你的那块铜镜送我就是了,那镜上镌有四匹马,你知道,我姓马,也属马。”‎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4.请简要概括马海舟的形象特点。(4分)‎ ‎15. 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别表现了马海舟怎样的心理?(4分)‎ (1) 那日马海舟脸色红润,粗而极短的十指搓着,说:你总知我。(2分)‎ (2) ‎“那我只有这么大个画桌呀!”马海舟又要把画装进柜子。(2分)‎ 16. 除“天马”外,文章还写到了马海舟的其他画作,请分析其作用。(6分)‎ 17. 请结合全文探究文题“天马”的丰富意蕴。(6分)‎ 七、现代文阅读(二)(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拦高铁是对规则的漠视冯文 ‎2018年1月5日,在由合肥站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高铁列车上,合肥市永红路小学教师罗某为等候丈夫,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要求列车员通知检票员放行其丈夫,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此事经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终该女教师被罚款两千元。‎ 都在说要在高铁站装护栏、安全门,可是为什么不能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装上那扇“安全门”?从去年开始,发生了很多悲剧:有为了逃票翻动物园的围墙被老虎咬死的;有在野生动物区无视规则下车,害得自己的妈妈为了救自己被老虎咬死的;还有在高铁站为了逃票,从铁轨翻越到对面站台,结果被高铁夹死的……所有的事件都在给我们强调“规则”这两个字有多重要。‎ 我见过带着孩子闯红灯翻栏杆;我见过电动车车主抢机动车道;我也见过太多的人边说着“没关系” “不碍事”“没那么倒霉”,边做着一些违反规则的危险的事。我们总是活得很侥幸,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又或者看到大家都在违反也没什么事儿,所以就坚信自己也没那么倒霉,于是就把规则定为“无用”,漠视规则。而有的在多次违反规则后得利或者侥幸生存了,更加肆无忌惮。那么多血淋淋的例子难道还没有让我们清醒吗?如果放过逃票的,那怎么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去买票?如果任意放任别人插队,那还怎么去要求别人都排好队?如果对于迟到的人都不让他们付出代价,那还怎么要求其他人都按时准点地上班、出行?规则之所以能成为规则,那就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破坏规则就要付出代价!否则它还怎么有震慑力?它还怎么能有公平性?‎ 原本我以为对待此类事件所有人的观点都应该是抨击抵制,人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可我还是在留言区看到许多网友说:“就通融一下不行吗?让她老公上车不就得了,干嘛这样!”这让我觉得可怕,原来在生活中,真的有一些人觉得“人情”比“规则”重要!‎ 如果再将这些事件进行深化的话,那还能体现出一个现今中国社会中扎心的现实:中国的“人情社会” 下的这种习惯性思维,正在慢慢地毁了一些人。其实在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去遵守一些硬性的规则,但是在某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件上,就成为了“人情”和“规则”的博弈场,而胜利的往往都是“人情”。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类说辞:“算了吧,算了吧”“能帮就帮吧”“别怪他了,大家都不容易”“你就放他一马吧,就当积福了”……这样一次又一次在“人情”的劝导下,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破坏了规则后,基本还能得到补救,总能顺利地得到他人的网开一面。而就是因为这些“网开一面”,让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规则意识。在他们眼中自己是弱者,自己的过错总能被原谅。如果不让这些人付出一次惨痛的代价,让他们知道规则就是规则,就是一个标尺,过一点都不行的话,那他们永远不能正视“规则”这两个字。‎ 每个人的心里那扇安全门要比现实的安全门好用得多。有些错是没有回头的余地的,永远不要漠视规则,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栽进去的,就是坟墓。‎ ‎(选自《杂文选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8.为什么不断有人做违反规则的事?请加以概括。(4分)‎ ‎19.请简要归纳第五段论述层次。(6分)‎ ‎20.结合全文来看,如何才能更好地避免拦高铁之类的事件?(6分)‎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等待是生命中的常态。‎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卷附加卷 ‎2018.06‎ 注意:本部分为选考历史科目学生加试内容。总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 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康熙己卯、庚辰以后,一时作者,古诗多学韩、苏,近体多学西昆,空疏者则学陆务观,浸淫濡染,三十年其风不变。究之徒有其貌古人精神所在正未尝窥测及之然风雅道丧犹未极也。近有作者,谓《六经》《史》《汉》皆糟粕陈言,鄙三唐名家为熟烂习套,别有师传,另成语句,取宋、元人小说部书世所不流传者,用为枕中秘宝,采其事实,摭其词华,迁就勉强以用之,诗成多不可解。令其自为疏说,则皆逐句成文,无一意贯三语者,无一气贯三语者。乃倜然自以为博奥奇古,此真大道之波旬①,万难医药者也。但愿天地多生明眼人,不为其所迷惑,使流毒不远,是厚幸矣。(选自方南堂《辍锻录》)‎ ‎【注】①波旬:魔王 ‎22.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究 之 徒 有 其 貌 古 人 精 神 所 在 正 未 尝 窥 测 及之 然 风 雅 道 丧 犹 未 极 也 ‎23.文中的“陆务观”是南宋诗人 (姓名)的字,他的号是 。(2 分)‎ ‎24.请概括语段中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在《家》所写的人物中有封建家族维护者高老太爷,败家子克安、克定,反抗者觉慧、觉民,受害女性梅、瑞珏、鸣凤,等等。‎ B.《茶馆》中常四爷性格耿介、脾气倔强,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曾被打手二德子视为谭嗣同余党抓起来坐过牢,与二德子在茶馆相遇,两人差点打起来。‎ C.鲁迅小说中,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又挥之不去。如《药》里的 ‎“华老栓”“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 D.《老人与海》中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桑提亚哥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E.《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视财如命、毫无人情可言的吝啬鬼形象,他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糖也不行。‎ ‎26.简答.题(10分)‎ (1)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的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单福曰:“此(马)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 ”这匹马叫什么名字?“救主” 指哪件事? “终必妨一主”在后来的哪个情节中得以印证?(5分)‎ (2) ‎《红楼梦》“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一回中,是为谁撰写的诔文?著作中能体现她个性特征的代表性事件有哪些,试举出三例。(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0世纪80年代,文学兴起,百无禁忌。在思想解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文坛空前活跃,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竞相怒放。我初出道,亦知要崭露头角,须得有自家面目,遂努力在文体同语言上与别人拉开距离。汪曾祺先生在他给我的第一本小说集《小城无故事》写的序里说,我的小说受唐人绝句的影响。李陀先生亦说我的小说是“绝句式”的小说。皆是解人语也。我是喜欢唐诗,尤喜绝句。譬如元稹的《行宫》通过几位白头宫女闲聊往昔的日常场景,轻巧地便勾勒了出来。这种以小场景写大历史,以日常生活见白云苍狗的唐人绝句,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当其时,文坛大多的作家的叙事范式,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而我是选择受祖宗的影响。祖宗的好方法,我要拿到今天来用一用。我于是试着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写下了《小城无故事》《淘金人》《白色鸟》等一系列短篇小说。1984年,《白色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至此,肯定了我的有着诗的含蓄意韵的文体面目。又其次,我在小说语言上亦受祖宗的影响。汉语言的美同好,是需要重新认识同发掘的。当其时,大多的小说受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语言上亦基本是欧化的翻译体,这让我很不满意。在这样的语言中,汉语之美完全被漂白,失去了应有的表现力同语言质量。我不能这样,我要来做贾岛,要来推敲语言,要让每一个文字皆能释放具体的感觉,文字不止是对所描述事物的表述,而更是语言艺术的表现。所以那一时,我哪怕写个三五千字的短篇小说,耗时却比人家要多上三五倍,为的就是使文字更具汉语的神韵,蕴着更多的潜台词同审美信息。这样的努力我以为是有价值的。这便是对汉语文学的继承与发扬。‎ ‎(选自何立伟《重拾汉语之美》,有删改)‎ ‎27.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3分)‎ ‎28.依据材料,概括“绝句式”小说的特点。(6分)‎ ‎29.作者在文学追求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6分)‎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卷参考答案 ‎2018.06‎ ‎1.D(A.zhàn/jiàn,yǔn,zēng,kǎn/jiàn;B.yǎn/ qiān,nè/ nà,gū,qiǎng;C.jù/jū,jí/yī,dì,káng/ gāng;D.shǔn/dùn,yǎn/yà,ài/yì,qiàn/xiān)‎ ‎2.A(触及:接触到;触动;涉及;以感情深深影响。触发:因触动而激发起某种反应。蕴含:包含在内。蕴藏:蓄积深藏未露。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3.D(①当:担任;②归:旧指女子出嫁;⑤陵迟:指志气衰微)‎ ‎4.C(C项借代,其它为比喻。)‎ ‎5.B(A项“有霜”“月寒”与画面表现的春天之景不合;C项“马蹄疾”与马之状态不合,“长安花”与景色不合;D项“马去疾如鸟”与马之状态不合)‎ ‎6.(1)人生而自由(关键词“人”和“自由”)(2)女娲炼石补天 ‎7.如:鲁侍萍与周朴园三十年后的巧遇;周朴园同鲁大海嫡亲父子的巧遇;周萍与鲁大海同胞兄弟的巧遇;周萍与四凤这对恋人是同母异父的兄妹;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夜。(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8. D(具:都)‎ ‎9. A(成童之年)‎ ‎10.(1)(4分)几位大人因为编写明史的需要,邀请他到京城,在京城游学的士人,争着向他询问古代礼仪和法律。(每句1分)‎ ‎(2)信中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意气勤勤恳恳”“望”“相师”“流俗人”各1分)‎ ‎11.以实录为本,语言有文采,取材广博,记述简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1)视觉(“海气夜迷灯火市”)、听觉(“管弦”)、触觉(“凉”)相结合,虚实结合(“江风”为实,“入管弦秋”为虚),景中含情(寓情于景)(“迷”“凉”含人物内心凄迷悲凉之意)(答出2点即可,手法和分析各1分)。‎ ‎(2)年华逝去之愁,羁旅漂泊之愁,前途迷茫之愁,思乡念远之愁,盼归不得之愁。(答出4点即可,每点1分)‎ ‎13.(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辩乎荣辱之境(3)齐彭殇为妄作(4)酌贪泉而觉爽(5)四围山色中(6)云横秦岭家何在(7)平林新月人归后(8)零落成泥碾作尘 ‎14.做事认真,画技高超,为人率性,品行高洁。(每点1分)‎ ‎15.(1)完成画作的兴奋,遇到知音的欣慰。(2分)‎ ‎(2)对高个子纠缠的不满,对其背后官人的讽刺。(2分)‎ ‎16.表现马海舟绘画特点:以鹰画显示马海舟绘画多受古时民间工艺影响,以梅兰竹菊四季图表现马海舟笔法高古简洁。(3分)丰富马海舟人物形象:鹰图和梅兰竹菊四季图慷慨地送给朋友,给当官的只给一小幅画。(3分)‎ ‎17.“天马”这幅画体现了马海舟高超的绘画技艺;“天马”象征着马海舟特立独行的个性;表现作者对马海舟的赞美;表达作者对知识分子独立精神人格的呼唤。(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18.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人情作祟;代价较小。(每点1分)‎ ‎19.首先指出事件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指出这种做法的结果,最后提出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每点2分)‎ ‎20.全社会强调规则意识,规则大于人情;对每个人来说,要遵守规则;有关部门对违反规则的人和行为要严惩。(每点2分)‎ 参考译文:‎ 季野先生,姓万,名斯同,是浙江四明人。季野年少时特异聪敏,自十五岁起就不曾写作八股文,所以他的学问渊博通达,并且特别熟悉明朝的历史。‎ 季野先生年近六十岁时,几位大人因为编写明史的需要,邀请他到京城,在京城游学的士人争着向他询问古代礼仪和法律,每个月聚会两三次,抄录从季野先生那里听到的内容,一起研习。只有我没参加,但是季野先生偏偏屈尊和我交往,常说:“你对古文的确有体会了。但希望你不要沉溺其中!唐、宋号称文章大家的有八个:他们对于道粗略知晓的,只有韩愈一个人罢了;其他人只是供给求学的人喜爱、玩赏罢了,对于社会并不是真有好处。”我停止学习古文来探求经义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丙子年秋天,我将要回到南方去,季野先生邀请我到他的寓所随意小住,说:“我年少时在某家私塾读书,他家有各个朝代的实录,我默默地记诵,不敢有一言一事的遗漏。后来,我长期游历四方,向世代仕宦之家的老人求取散佚的书,考证询问过去的事情,广泛涉及地方志、县志、杂家志传之类的文章,没有不找来并反复比较检验的,主要以实录为根本。凡是实录中难以详述的,我用别的书佐证它;别的书失真浮夸的地方,我用从实录中得到的材料来判定它。前人对《宋史》已经不满它的繁琐芜杂,但我所记述的将比它还要增加一倍,我并不是不知道简约的可贵,而是担心后人力求广博而不知应该有所裁减,所以我先替他们走个极端。让他们知道我所写的还有可以删减之处,而我没写的都必定不是真实的事迹与言语,因而是不可增加的。”‎ 他于是指着四面墙壁书架上的书说:“这是我四十年收集的书,一年后我的书写成了,会一并交给你。”又说:“以前司马迁、班固既才能杰出,又继承父辈学问,所以叙事真实且语言有文采。此后一人编写的史书,虽然才学比不上司马迁、班固,但还不至于像官修的史书那样杂乱。官修的史书,仓促由众人完成,没有空闲选择那些适宜的材料和熟习的事迹,这如同招来路人与他谋划家中的事情罢了。我希望你做这件事,不只是吝惜自己的心力,我是担心众人分工操作、互相割裂,会使一代治乱贤奸的事迹隐晦不明。你如果没有能力,那么以后就替我另外选择有能力的人,把这件事托付给他。”‎ 季野先生从立志求学,就把编写明史作为己任。等到我回到家乡过了一年,而季野先生竟然客死他乡,没有子弟在他身旁,他的史稿和书籍就不知归属了。戊戌年夏六月,我卧病于边塞,追想先生以前所说的话,才写下这篇墓表来记述他,距离他去世大概二十一年了。他去世时,他的家人不曾向我报丧,我每每想到他的家里吊祭慰问却没能实现,所以对于他的平生行迹不知从何写起,因而唯独写他所阐明的修史的法则。他的书都存放在华亭王氏家,淮阴刘永祯抄录超过一半但未抄全。以后写作的人可以把它用作典范。‎ 附加卷参考答案 ‎22.究 之 徒 有 其 貌/ 古 人 精 神 所 在/ 正 未 尝 窥 测 及 之/ 然 风 雅 道 丧/ 犹 未 极 也 ‎23.陆游,放翁 ‎24.学诗要学习古人的精神;取材不能刻意追求博奥奇古;改变写作风气刻不容缓。(每点2分,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康熙己卯、庚辰年以后,当时的写诗者,古诗多学韩愈、苏轼,近体多学西昆体,学风空疏的人就学陆游,熏陶渐染,三十年风气不变。探究它们徒有其表,古人的精神所在,从没有领悟并企及。然而文学之道沦丧,还没有到达极点。现在有写诗的人,认为《六经》《史》《汉》都是糟粕陈言,鄙视唐代名家的作品,认为陈辞滥调。他们另取他人,写成语句,选取世间不流传的宋元小说等书籍,视其为珍宝,采用其事例,拾取其妙词,迁移而来,勉强使用,写成的诗大多难以理解。让他们为自己的诗注疏,那么每句诗注解成文字,没有一个文意贯通。他们竟然自得地认为自己广博精奥奇特古朴,这真是学诗之路上的魔王,很难救治。只希望天地间多一些明白之人,不要被他们迷惑,使其流毒不广泛传播,这才是万幸。‎ ‎25.BC(B常四爷是被宋恩子、吴祥子抓起来坐牢的;C“华老栓”不属于帮闲群体,属于受苦受难兼无知的百姓)‎ ‎26.(1)这匹马叫的卢,(1分)“救主”‎ 指的卢马曾在刘备被蔡瑁设计谋害追杀时,飞跃檀溪救了他一命。(2分)“终将妨主”指在出兵入蜀之际,庞统乘着刘备赠送的的卢马过“落凤坡”,死于乱箭之下。(2分)‎ ‎(2)晴雯。(2分)例: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为宝玉病补雀金裘,冲撞抄检大观园的主子及其奴才,抱屈夭风流等。(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7.各种题材、文体、风格竞相怒放;叙事范式欧化;语言欧化。(每点1分)‎ ‎28.以小见大;意韵含蓄;语言精练。(每点2分)‎ ‎29.注重个人文学风格,努力在文体和语言上与别人拉开距离;善于从别种文体上汲取营养,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写作;能够继承与发扬汉语言文学的传统,表现汉语的神韵。(每点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