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二年级下学期期终考试(2017-06)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承德避暑山庄几经 ,却最终在兵燹中斑驳破败,全无皇家园林的气派。外面的世界闹腾得天翻地覆,它只能 地偏于一隅,甚至在一段时间几乎被世人遗忘。殊不知,作为一个末代王朝的避乱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的变迁历史似乎更有值得后人 强盛国度因何沦落的教训的地方。 A.修补 形单影只 摄取 B.修缮 形影相吊 摄取 C.修缮 形单影只 汲取 D.修补 形影相吊 汲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退出控制全球碳排放的《巴黎协议》,惹来国内外抨击,美国部分州政府更无视特朗普的决定,自组联盟履行协议内容。 B.在很多人的心中,传统菜市场之所以让人留恋,不仅是因为这里能够感受市井民情和生活百态,更主要的是因其能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C.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皇家宫殿,托普卡帕宫收藏有大量的中国瓷器,仅青花瓷就有5373件,数量堪称中国本土之外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 D.小学生需要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通过赏析经典剧目,学唱经典唱段,了解戏曲常识,使孩子们对戏曲欣赏有了兴趣,戏曲艺术也就有了希望。 3.下列诗句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其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写怀》)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某同学从自己所读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谁能够筑墙垣,围住杜鹃》《现实世界你也可以很诗意》 《万人如海一身藏》《关起门来做皇帝》 第二组:《长城修缮别成破坏》《“破四旧”中的文化看客心理》 《远去的吴侬软语——打破方言差异之我见》《胡同文化》 第三组:《林青霞:狂飙时代的一抹青春乡愁》《那湖·那塔——燕园留念》 《怀念长发飘飘的时代》《万岁,高三(二)》 A.隔绝喧嚣 破立学问 青春琴弦 B.古韵新风 文化责任 时代变迁 C.古韵新风 破立学问 时代变迁 D.隔绝喧嚣 文化责任 青春琴弦 5.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逋:拖欠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洞:明亮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灭口:消除……的借口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说坏话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同“变”,变化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扶持:注意,留神 C.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赞:赞扬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察察:皎洁的样子 D.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悬赏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维:纲纪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种类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拽梯郎君祠记 顾炎武 忠臣义士,性也,非慕其名而为之。名者,国家之所以报忠臣义士也。报之而不得其名,于是姑以其事名之,以为后世之忠臣义士者劝,而若人之心何慕焉,何憾焉。平原君朱建之子骂单于而死,而史不著其名;田横之二客自刭以从其主,而史并亡其姓。录其名者而遗其晦者,非所以为劝也。 余过昌黎,其东门有拽梯郎君祠,云:方东兵①之入遵化,薄京师,下永平而攻昌黎也,俘掠人民以万计,驱使之如牛马。是时昌黎知县左应选与其士民婴城固守,而敌攻东门甚急。是人者为敌舁云梯至城下,登者数人将上矣,乃拽而覆之,其帅磔诸城下。积六日不拔,引兵退,城得以全。事闻,天子立擢昌黎知县为山东按察司佥事,丞以下迁职有差。又四年,杨公嗣昌以巡抚至,始具疏上请,邑之士大夫皆蒙褒叙,民兵死者立祠祀之。而杨公曰:“是拽梯者,虽不知何人,亦百夫之特。”乃请旨封为拽梯郎,为之立祠。 呜呼!吾见今日亡城覆军之下,其被俘者,虽以贵介之子,弦诵之士,且为刈薪刍、拾马矢不堪其苦,而死于道路者何限也。而郎君独以其事著。吾又闻奢寅②之攻成都也,一铳手在贼梯上,得间向城中言曰:“我良民也,贼以铁锁系我守梯,我仰天发铳,未尝向官军也,今夜贼饮必醉,可来救我。”官军如其言,夜出斫营,贼无得脱者,而铳手死矣。若然,忠臣义士岂非本于天性者乎? 郎君之祠且二十余年,而幸得不毁,不为之记,无以传后。张生庄临亲其事者也,故以其言书之。 【注】①明朝崇祯三年,清兵入侵关内,直扑昌黎,遭到昌黎军民的英勇抵抗。东兵,即指清军。 ②明朝末年在西南地区叛乱的彝族将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为后世之忠臣义士者劝 劝:勉励 B.方东兵之入遵化,薄京师 薄:依附 C.虽不知何人,亦百夫之特 特:杰出 D.张生庄临亲其事者也 亲:亲历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忠臣义士做出壮举是出自天性,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声。名誉是国家用来回报忠臣义士的,如果不知道忠臣义士的名字,就用他们的事迹来命名。 B.文中的拽梯郎君,在被清军俘虏后,不甘奴役,奋起反抗,最后英勇牺牲。因为他的姓名已不可考,所以,人们就用他的事迹代指他,表彰他的忠勇之举。 C.作者见过许多被俘虏的官宦子弟、秀才举子,忍辱偷生,为敌兵砍柴草、拾马粪,直至不能忍受困苦而死在路途之中,这些人与拽梯郎君形成了鲜明对比。 D.有个叫张庄临的年轻人,在被俘虏后,充当敌人的火铳手,他总是朝天施放火铳,从来没有打向官军。他与官军暗中约定,趁晚上贼兵喝醉,前去营救他。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杨公嗣昌以巡抚至,始具疏上请,邑之士大夫皆蒙褒叙,民兵死者立祠祀之。(4分) 译文: ▲ ▲ (2)官军如其言,夜出斫营,贼无得脱者,而铳手死矣。(4分) 译文: ▲ ▲ 9.简要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4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 平 乐 陈允平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上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10.词中流露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上片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 ▲ 11.简要赏析结句“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的表达效果。(6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野马也,尘埃也, ▲ 。 (庄子《逍遥游》) (2) ▲ ,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 (李白《蜀道难》) (4)大弦嘈嘈如急雨, ▲ 。 (白居易《琵琶行》) (5)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6)但将酩酊酬佳节, ▲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7)细雨梦回鸡塞远, ▲ 。 (李璟《浣溪沙》) (8)寄蜉蝣于天地, ▲ 。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宠 物 阿城 ⑴金先生有六十多了,就喜欢个动物。解放那年,家里还养着条狼狗,左邻右舍早就恨那狼狗吓人,政府一说要灭狗,街坊们就控诉金家的“日本狼狗”。金先生紧着解释家里的这条狗是蒙古狼犬,跟日本不沾边儿,但蒙古狼犬也是狗,在灭之列,一索子套走,脖子上还系着金先生摩得油腻柔软的勒头。 ⑵金先生藏着悲苦好几年,回回往街门口站,就恍惚觉得狗又来蹭自己的腿,伸手虚摸摸,什么都没有啦。 ⑶金先生于是就养了只猫,很平常的品种,毛色黄白相间,像虎,可虎是黄条里有黑道儿。邻居也有养这样的猫的,金先生于是心很安。 ⑷猫干净,自己到外头土里拉屎,完了还知道自己用土盖上。金先生想,这猫祖宗不知是遭过多大的罪,才这么一代一代小心着。狗也干净,可是耿直,老想打架,像长不大的楞小子,不像猫一有风吹草动就上树上房了。 ⑸猫洗脸,一只爪子举着,动脸,舌头舔来舔去,要是人早一脸唾沫了。猫洗了脸,就定定地看个什么地方,好像女人洗澡觉得叫人瞅见了,于是恨恨的,或者呆呆的一脸春思。 ⑹金先生常买个鱼头鱼肚肠什么的,放在盘子里给猫吃,看着猫将头一抻一抻地吃完。猫吃完了,跳到金先生怀里舔金先生的手。金先生闻闻手,怪,没有鱼腥味儿。 ⑺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金先生实在是拿不出东西给猫吃,急昏了头,喂了猫一回树叶儿,猫恶心得在门柱子上蹭嘴。金先生苦笑,唉,猫知道上树,要吃树叶子还用得着我操心吗? ⑻猫自己跑了。金先生担了几天心,后来想,跑了跑了吧,别让人吃了就行。猫不仁义,这上头就不如狗。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可气节当不了饭哪,倒是不仁不义兴许活得下来。一个畜生,能怎么着呢? ⑼猫一走,家里就闹耗子了。金先生夜里躺在床上听耗子丁零哐啷地闹,想,闹什么呢?家里的吃食是人挣来的,人都不够,你们还搜寻什么呢?瞎忙。 ⑽腊月里的一天,金先生开抽屉找东西,刚拉开,一条大耗子窜出来,翻身逃走了。抽屉里吱吱叫,一大股鼠臊味儿冒出来,原来大耗子下了一窝小耗子。 ⑾小耗子还没睁眼哪,小爪哆嗦着,灯一照,半透明,像蜡烛头儿。金先生想,这可怎么办,我这儿成产科了。 ⑿金先生怕小耗子冻着,就很小心地把小耗子们挪到自己床上靠炉子的一边儿放好,一回身儿,瞧见大耗子在桌子底下瞪着自己。金先生说,你这个当娘的,怎么办呢? ⒀金先生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大耗子不走,金先生认为是娘放心不下,就到门外隔着玻璃往自己屋里瞧。 ⒁大耗子蹿上床,一只一只地把小耗子叼走。小耗子在娘的嘴里四脚儿乱蹬。金先生在外面叹气了,说,连耗子也不信咱们,这人也真做得没意思了。 ⒂金先生进来找耗子洞。找着了,说,这一家老小是守寒窑哪。于是搬箱挪柜,空开耗子洞的前面,再把炉子摆在耗子洞的附近。 ⒃自此金先生在家里轻手轻脚,像个房客,生怕惊动了洞里的房东。 ⒄每每金先生斜躺在床上,两手放在脑后,看着耗子洞,琢磨着看不见觉得到的宠物,想,吃不上个什么,暖和着吧。 ⒅冬日的阳光照进来,金先生睡着了,宠物们一只一只地出来了。 13.小说中的狗和猫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内容加以概括。(4分) ▲ ▲ 14.猫出走之后金先生出现了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 ▲ 15.分析画线语句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 ▲ 16.结合金先生养宠物的经历,探究小说中寄寓的生活态度。(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寻源问道 传承经典 王文章 ①昆曲六百余年的形成、发展、演变和成熟过程,既是昆曲作为一个艺术体不断丰富、壮大的过程,也是昆曲作为一个文化形态不断积累、凝练的过程。 ②众多的中国戏曲声腔在追溯发展历史的时候,往往因文献不彰而难以尽显其历史底蕴,这既缘于戏曲长期以来被作为文艺的“小道”而难以进入文人的视野,也与戏曲声腔向来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密切相关。昆曲名列“雅部”“官腔”,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引领风骚数百年, 它拥有丰富的声腔、演剧理论,这在中国戏曲艺术中至为难得。中国戏曲理论史上集大成的理论文献,立论大多以其时的昆曲作为参照,由此奠定了昆曲艺术理论的基础,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昆曲曲学、剧学和美学理论。清代以来昆曲对地方声腔剧种的滋养和影响,也使这些理论总结较好地贯穿到地方声腔之中,孕育出更加丰富的中国戏曲理论。昆曲的历史经验与艺术理论,是明清戏曲理论的核心内容。 ③昆曲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将传奇剧作搬上舞台,逐渐积累形成了文词典雅、声韵流丽、情节曲折的舞台文学宝库。明清时期的传奇作品几乎都可以作为昆曲演出的底本,而昆曲的唱演也使众多的案头剧作真正变得血肉丰满,产生出征服观众的艺术魅力。以梁辰鱼《浣纱记》为发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传奇都成为昆曲演出史上的经典。数量众多的昆曲演出本展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创作者对思想、文学意蕴和审美旨趣的不同追求。许多剧作以其强烈的人民性,闪耀着跨越历史时代的思想光辉。自明至清,伴随着众多昆曲折子戏演出本选集和剧作选集如《群音类选》《缀白裘》《六十种曲》等的刻印流传,昆曲艺人、清唱曲家手抄的昆曲文本也大量涌现。通过它们,昆曲在清曲演唱和本戏、折子戏演出中所依据的文学文本面貌清晰地呈示在人们面前。用“词山曲海”来概括昆曲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文学遗产,实在是再形象不过了。 ④昆曲的音乐洋溢着阳春白雪的高雅气质,却又能做到雅俗共赏,无论是其曲学规范,还是声乐演唱,在明清两代一直代表着音乐欣赏的最高旨趣。准声定谱、按律填词的音乐格局,正是昆曲音乐在变异和保守之间谨守规则的产物。张次溪《燕都名伶传·杨隆寿》有云:“昆曲为古音遗响,安可绝传乎?”本着此类的信条,历代昆曲艺人和曲家凛遵声律的规范,世代相守,不为时俗所移,由此成就了昆曲音乐遗产的精神内核。从魏良辅到王骥德、沈璟等历代曲家,通过对昆曲音乐规律的不断总结,构建了完整的昆曲音乐体系,遗留后世的《南九宫谱》《南词新谱》等集成性的曲谱,以及民间数以千计的手抄曲本和当代借助科技手段记录原声的昆曲音像资料,真实地展示了昆曲音乐的面貌,为中国戏曲史、音乐史乃至文化史留下了宝贵的文献和资源。 ⑤ 昆曲凝聚的艺术结晶和积累的文化遗产,凭借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价值,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艺术高峰。 17.纵观全文,昆曲艺术遗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 ▲ 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 ▲ 19.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第④段中“精神内核”的主要内容。(6分) ▲ ▲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我们常常喜欢走大路,但小路也往往留给我们温馨的记忆。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修补: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或修正补充,一般用在较小的物件的修复上,用在避暑山庄不妥;修缮指修整建筑,承德避暑山庄是群体建筑,格局很大,因此用修缮。形单影只和形影相吊都可以指人很孤单,但前者强调孤单,没有同伴,后者强调无依无靠,语段中没有显示承德避暑山庄无依无靠,只是说它孤单,因此用形单影只。汲取常指吸取水分、营养、经验、教训等,摄取常和热量、营养、镜头等搭配,语段中强调教训,只能用汲取与之搭配。) 2.A(B项语序颠倒,“不仅……更……”前后内容轻重颠倒;C项“数量”和“地方”搭配不当;D项成分赘余,“孩子们”前多了一个“使”。) 3.D(D为借代,其余为比喻。) 4.D(第一组四篇文章分别有“墙垣”、“现实世界中的诗意”、“藏”、“关起门”,都体现了隔绝喧嚣的意思;“杜鹃”、“诗意”可以显示古韵,但“万人如海一身藏”没有体现出古韵。第二组四篇文章都体现了文化责任的思考,但“破坏”、“破四旧”的“破”不是“破立”之“破”,因此破立关系没有体现出来。第三组“青春乡愁”、“燕园”即北大、“长发飘飘”、“高三(二)”都属于青春记忆,但没有体现变迁的特点。) 5.B(A逋:逃避、怠慢; C赞:介绍;D品类:天地万物。) 6.B(薄:迫近) 7.D(张庄临亲身经历了拽梯郎君的事,他不是火铳手,本文是作者依据他的叙述写下的。) 8.(1)杨嗣昌以巡抚的身份到了昌黎,才写了详细的奏疏上报朝廷,县城的士大夫都受到了褒奖,对百姓和士兵中战死的人建立祠堂来祭祀他们。(4分。1句1分) (2)官军按照他所说的话,乘夜色出城劫营,贼兵没有一个逃脱的,而那个火铳手也死了。(4分。1句1分) 9.褒扬拽梯郎君,使他的事迹得以流传;回报忠臣义士,劝勉后人做忠义之人。(每点2分) 10.花梢在春寒的压迫中打颤,暗示人物内心沉重而凄伤。(2分)空卷帘幕燕子不来,表现了盼燕归来的急迫,和对燕子失约的失望。(3分) 11.融情入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2分)通过对爱人不知惜花的不满,生动刻画了思妇的痴情之态;(2分)曲折抒发了浓重的相思之情,含蓄表达了对爱人迟迟不归的幽怨。(2分) 12.(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日月忽其不淹兮 (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小弦切切如私语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不用登临恨落晖 (7)小楼吹彻玉笙寒 (8)渺沧海之一粟 13.狗:耿直,好斗,仁义。 猫:小心,胆怯,势利。(每点2分。) 14.由对猫命运的担心,到对猫不用再跟自己受罪的释怀;由对猫不仁义的责怪,到对猫求活路出走的谅解。(每点2分) 15.运用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金先生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分)表现金先生的善良仁厚的性格;(2分)点明题意;(1分)引出结尾的场景。(1分) 16.即使丧失了最心爱之物,也能找到新的情感寄托;即使面对再卑微的生命,也应怀有怜爱之意;即使身处艰难的生活窘境,也应保持达观坦然的心态;即使遭到背叛或伤害,也应抱有宽容之心。(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6分) 17.昆曲艺术遗产体现在历史理论(历史经验与艺术理论)、剧目文学(昆曲剧作)和音乐形态(音乐体系)三个方面。(每点2分) 18.首先,指出众多的中国戏曲声腔难以追溯历史渊源的问题;接着,阐述昆曲理论得到极大发展的状况;最后,点明昆曲的历史经验与艺术理论对于中国戏曲的价值。(每层2分) 19.气质高雅、雅俗共赏的音乐旨趣;准声定谱、按律填词的音乐格局;完整的昆曲音乐体系。(每点2分) 【参考译文】 忠臣义士出自天性,并不是因羡慕名声而这样做的。名誉,是国家用来回报那些忠臣义士的,回报但是又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于是就暂且用他们的事迹来命名,以此来作为后来的忠臣义士奖励的榜样,而至于人们心中是有多么的仰慕,多么的遗憾。平原君朱建的儿子痛骂单于而死,但史书并没有留下他的名字;田横的两个门客为跟从他自刎而死,史书也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记下了有名的人却遗失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们,这还不足以用来激励世人。 我经过昌黎县,县城的东门有一座拽梯郎君祠,有人这样说:当时清兵攻占遵化,逼近京城,攻下永平后围攻昌黎,俘虏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像牛马一样驱赶他们。这个时候昌黎知县左应选率领全县的官吏百姓环城固守,敌兵攻打东门非常急迫。有一人给敌兵抬云梯到城墙下,几个敌兵向上攀爬,就在将要登上城墙之时,他就拽倒云梯,让敌兵全部都摔了下来。敌兵的统帅把他杀死在城墙下。敌兵攻打了六天都没有攻陷昌黎,只得带领军队退了回去,昌黎县城得以保全。这件事被上奏朝廷后,天子立刻提拔昌黎知县为山东按察司,佥事丞以下官吏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拔。又过了四年,杨嗣昌以巡抚的身份到了昌黎,才写了详细的奏疏上报朝廷,县城的士大夫都受到了褒奖,百姓和士兵中战死的人就建立祠堂来祭祀他们。杨先生却说:“这个拽倒敌人云梯的人,虽然我们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他却是百人之中最杰出的人物。”他就请求皇帝下旨封他为拽梯郎君,并给他建立祠堂。 唉!我看见现在城池攻破军队灭亡的时候,有许多被俘虏的人,虽然都是官宦子弟,秀才举子,他们尚且为敌兵砍柴草,拾马粪,不能忍受困苦而死在路途之中不知有多少!而唯独郎君却以他的事迹而闻名。我又听说奢寅在攻打成都之时,一个火铳手在贼兵的云梯上,得到空隙向城中的守军说:“我是好人,贼兵用铁索捆着我让我守住云梯,我朝天施放火铳,从来没有打向官军。今天晚上贼兵痛饮必定喝醉,你们可以前来救我。”官军按照他所说的话,乘夜色出城劫营,纵火烧了云梯,贼兵没有一个逃脱的,而那个火铳手也死了。像这样,忠臣义士难道不是出于自己的天性吗?郎君的祠堂修建将近二十多年了,庆幸没有毁坏,不把他的事迹记录下了,就不能流传后世。书生张庄临,亲身经历了这件事,所以我就按他所说的写下了这篇祠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