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解析版)
www.ks5u.com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班级、姓名、学号。 2.本试卷包括八道大题,共7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4.答题时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第I卷(共50分)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胆怯(qiè) 滑稽(jī) 剔除(tī) 颐指气使(yí) B. 尽管(jǐn) 寒噤(jīn) 舂粮(chōng) 济济一堂(jì) C. 规矩(jù ) 窠臼(kē) 叱咤(chà) 载(zài)欣载奔 D. 祈祷(qǐ) 古刹(chà ) 蓬蒿(gāo ) 决( xuè )起而飞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济济一堂(jì)”应为“济济一堂( jǐ )”,意思是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C项“规矩(jù )”应为“规矩(jǔ)”,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叱咤(chà)”应为“叱咤(zhà)”,意思是怒斥,呼喝。D项“祈祷(qǐ)”应为“祈祷(qí )” ,指向神祝告求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祈求免祸降福。“蓬蒿(gāo)”应为“蓬蒿(hāo)”,指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点睛:本题考查普通话字音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如本题 “济”是多音字,“矩”“咤”“祈”“蒿”都是统读字,这些字也都是易误读的字。本题提醒考生,复习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妨 辜付 精力不继 风声鹤唳 B. 寒喧 讫今 展露头角 迥然不同 C. 鞭挞 怂恿 心无旁骛 光风霁月 D. 诡密 撮和 兴高彩烈 辘辘饥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辜付”应为“辜负”,意思是使别人或者自己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希望落空。违背了别人的好意、希望。B项中“讫今”应为“迄今”,至今的意思;“展露头角”应为“崭露头角”,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D项“诡密”应为“诡秘”,意思是神秘,隐秘。“撮和”应为“撮合”,意思是从中介绍促成。“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世称靖节先生。几次入仕,深感官场污浊,终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 B. 荀子,名况,春秋末期思想家,他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性善”的思想,著有《荀子》一书。 C.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著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名篇。 D. 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著有《变形记》一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末期思想家” 错误,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提出了‘性善’的思想”错误,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4.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径就荒 就:即便 B. 将有事于西畴 畴:田地 C. 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 或植杖耘耔 耔:培苗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三径就荒”意思是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就”是“接近”“将要”的意思。B“将有事于西畴”意思是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C“善万物之得时”意思是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D“或植杖耘耔”意思是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据此可确定答案为A项。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 怒:奋发 B. 志怪者也 志:记载 C. 适千里者 适:往 D. 小年不及大年 年:年月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小年不及大年”意思是短命比不上长寿,“年”的意思是“寿命”。A项“怒而飞”意思是奋发起飞,B项“志怪者也”意思是记载怪异事情的,C项“适千里者”意思是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的。据此可知D项为答案。 6.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之病也 病:缺点 B. 声非加疾也 疾:强 C. 犹有所待 待:等待 D. 其责己也重以周 周:周密,此为全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犹有所待”意思为还是有所凭借的,“待”的意思是“凭借”。A项“吾之病也”意思是我的缺点, B项“声非加疾也”意思是声音并没有加强, D“其责己也重以周”意思是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根据句意,可知C项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项。 7. 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悦亲戚之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门虽设而常关 鸟倦飞而知还 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已矣乎... D. 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虚词用法和含义和能力,D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A项前一个“之”,助词,的;后一个“之”,动词,去、往。B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却;后一个“而”表承接,就。C项前一个“乎”,用在句中,表停顿;后一个“乎”用在句末,表感叹。 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 风之积也不厚 之二虫又何知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浅而舟大也 D. 去以六月息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凭借。A项前一个“其”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后一个“其”,代词,它。B项前一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指示代词,“这”。C项前一个“而”表修饰;后一个“而”表转折,却。 9.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求其所以为舜者 A.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B.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而且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成为圣人的原因 C.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成为圣人的原因 D.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而且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能力, ①句中“之”是代词,代指靛青;“取之于蓝”的“于”是介词,“从”的意思;“而”表转折,应译为“但”;“青于蓝”的“于”是介词,“比”的意思。②句中“求”的意思是“探求”;“其”是代词,指舜;“所以”,表原因,应译为“…… 的原因”。把这些重点实词、虚词逐一落实之后,就会发现答案应为C项。 10. 指出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劝学》是《荀子》里的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B.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是说,陶渊明问赴徭役的人路有多远,表现了他急切回家的心情。 C. 《原毁》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韩愈针对当时毁弃人才的现象而写的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意在揭示原来的毁谤。 D. 《逍遥游》里提到宋荣子、列子是为了衬出庄子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答案】D 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原句 11.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 ②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④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⑤风之积也不厚,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⑥君子生非异也, 。 【答案】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③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④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⑤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⑥善假于物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悟、已、谏、聊、奚、驽、驾 、锲、翼、善。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12. 关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别里科夫是个极其胆小多疑的人,他把自己缩在套子里,是怕遭到不幸,但最后他还是不幸地死去了。 B. 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行为鬼祟,思想陈旧,是个虚伪守旧的人。 C. 别里科夫不但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要把别人套在套子里,他害怕新事物的诞生,害怕社会的进步。 D. 别里科夫的惶惑不安其实是他忠实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一种反动立场和变态体现。 13.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14. 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 “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 15. 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收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案】12. A 13. 作者是从人物的衣着、习惯、行为等方面来描写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的。 14. “古代语言”与“雨鞋和雨伞”都是别里科夫借以逃避现实生活的道具,本质属性一致,都是他生活当中的套子。 15.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漫画式夸张的手法。作者是要借这种怪异的外形来凸现别里科夫的荒谬性格,带有强烈而鲜明的讽刺意味。 【解析】 12. 试题分析:“他把自己缩在套子里,是怕遭到不幸”不当,他这样做是因为害怕新生事物,极力维护落后的制度。从全文来看,别里科夫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良民、忠心拥护者、卫道士,他守旧、落后、严守规矩,害怕出乱子,害怕变革现有的一切,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作用。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辖制着大家,他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是一个受沙皇专制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悲,可憎又可恨的人。由此可知A项分析不当。 点睛: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本题的解题思路是:①总体把握别里科夫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别里科夫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对照选项找出答案。... 13. 试题分析:所选文段中“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戴黑眼镜,穿羊毛衫”描写了别里科夫的衣着打扮;“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写了别里科夫怪异的生活习惯;“用棉花堵住耳朵眼”“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歌颂过去”写出了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行为;“六神不安”写出了别里科夫的心理,将上述信息逐条归纳可得出答案。 14. 试题分析:文中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比作“雨鞋”和“雨伞”,“古代语言”和“雨鞋”“雨伞”之间的相似性是都能够“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雨鞋”和“雨伞”可以使别里科夫在客观世界中与现实隔离开,而“古代语言”则可以使别里科夫在思想上与现实生活隔离开,考生找到其中的相似性,也就找到本题答案了。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所用手法的鉴赏,“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这种穿着打扮显然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这里作者抓住别里科夫的某一外貌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段进行勾勒,表现了别里科夫虚伪保守顽固荒谬的性格特征,这种手法属于漫画式夸张,讽刺意味强烈。 第Ⅱ卷 四、本大题共8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修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6.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17. 材料一最后两段引用的文史资料,证明了什么观点? 18.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答案】16. “清明节”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17. “清明”吸纳融合了寒食、上巳二节的习俗,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 18. 立春 立夏 秋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文的结构为总分式,第一段总述,告诉读者“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第二、三两段讲述“清明节”作为“节气”的知识,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段和第六段讲述“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就在第一段。 点睛:本题实际是在考查理清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考生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中心句、转折句、过渡句、结论句、主旨句,表层次的序词来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结构特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答案。本题对原文逐层分析之后会发现所给材料是总分式结构,题干要求找出统领主要内容的句子,那么答案就只能在总述的段落,也就是首段。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中引用的作文,解答时要注意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从所给材料一来看,第四段承上启下,其中“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既是领起下文也是对下文内容的总述,第五段引用了介子推的史料,讲述了寒食节的来历,第六段引用杜甫和王维诗句,介绍了上巳节的风俗,由此可知材料一最后两段的引用是为了证明第四段的观点。 18. 试题分析: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再由《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二十四节气是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并且图中标出了立春、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名称,综合这些信息,可确定“二十四节气歌”中的“春”是指“立春”,“夏”是立夏,“秋”是秋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二】 清明雨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里,“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南宋词人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从冬到春的转变。此时,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因此这一带出现绵绵细雨便不足为奇。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 清明之雨,使悲凉凄切的氛围更加浓重。从生理层面看,天气状况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人精神振奋,霪雨霏霏则令人忧郁不悦。“清明雨”还在心理层面充满悲意。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雨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物质性的,更有心理上的。换言之,人如何感知、想象和看待环境,反向决定着环境对人的影响。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便赋予它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在肌肤上,更加剧了悲凉心理的体验。 19. 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文中“清明雨”的意味相近的一项是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天开暝色云千里,雨洗秋空月十分。 C.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 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文意,简要作答。 【答案】19. C 20. 第一问:清明时节,我国江南、华南上空冷暖空气往来频繁、相持交锋,因此多雨,北方也有降雨概率。 第二问:①从生理层面看,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故清明雨令人忧郁不悦。②从心理层面看,心怀悲戚的人会赋予清明细雨悲凉之意,清明冷雨又加剧悲凉的心理体验。(意思对即可) 【解析】 19. 试题分析: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绘的是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的悲愁情绪,所以本文的“清明雨”“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营造的一幅凄迷伤感的艺术画面,只有C项是符合要求的。 点睛:本题解答时需要先依据原文理解材料二所说“清明雨”的意味,然后逐一分析所给诗句营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找出答案。本题中C项出自宋代王禹的《清明节祭诗》,表达了清明节祭奠先人的悲伤,与文中“清明雨”意味相近。A项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诗句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B项出自宋代谌祜《桂舟歌咏(其二十三)》,营造的是一种雨后天晴秋高月明的开阔意境。D项出自南宋诗人僧志南的《绝句》,表达的是诗人春天雨中春游的乐趣。由此可知,答案为C项。 20. 试题分析: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第三段,作者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了南方和北方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得出结论:我国“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这就说明在南方清明降雨很平常,在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的概率。第二问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二最后一段,作者从“生理层面”和“心理情面”分别进行了分析,考生稍加整理即可得到答案。 根据下面的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三,完成小题。 【材料三】 梨花风起正清明 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四野明净、生机盎然的春天。清明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所以农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清明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古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踏青、修禊的风俗反映了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以及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的活动。 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 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孙中山先生把植树造林当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倡议下,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确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84年北京市将“全民义务植树日”定在清明节前后。2008年清明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植树节便自然而然地落户清明。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经几度春秋, 弥漫成郁郁葱葱的绿意。这时,人们会感到生命之树长青,就像是留住了春天,留住了生命。 清明节还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传统节日。虽然物质生命无法永存,但精神生命却可以永恒。生命之火如何延续?什么样的人生能够留芳千古?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所以古人把“立德”置于“三不朽”的首位。 人们也正是通过清明节扫墓等传统仪式,一方面来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先人生我育我的恩泽;一方面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让灵魂受到洗礼和净化,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所以,人们追求以懿行嘉言留名传后,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让精神得以安顿。因此,清明节正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中华民族的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地表达。 而今,祭奠亲人、祭祀祖先的活动已发展到缅怀先贤英杰。祭奠他们,能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受到爱国主义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清明。 清明还有政治清明的含意。《诗经·大雅·大明》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句,《后汉书·班固传》也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显然都指政治清明。 清明的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与寒食、清明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相传晋文公在火熄后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抱树而死,在他们身后的树洞里发现了一首写在衣襟上的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传说中的介子推遗诗,出自谁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短短八句诗三嘱晋文公“清明”,反映了人们渴求“清明之世”的普遍愿望,即追求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是“君圣臣贤”“官清吏廉”的清明之治。 《乐记》曰:“清明象天,是天德清明也。”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是对中华传统节日清明的最好写照。 21. 根据下面这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材料一) 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材料二)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材料三) 结论: 22. 材料三中说,“感自然节律而设”的清明节“孕人文精神而丰”,请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的内容,分条概括清明节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 【答案】21. 清明时节,古人有亲近自然、游艺踏青的习俗。(意思对即可) 22. 要点:清明节踏青、修禊等习俗反映了人们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和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清明节祭奠祖先先贤的活动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以及人们以懿行嘉言留名传后、追求生命清明的理想;人们对安定祥和的社会生活、君圣臣贤(官清吏廉)的清明之治的渴求。 【解析】 21. 试题分析:题干中所给内容分别出自三则材料,这些内容的共同点是都反映了人们清明节期间外出游玩的情况,再由材料三第一段可知,“清明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清明踏青、修禊的风俗反映了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以及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据此可知本题题干所给内容反映的是清明时节古人亲近自然踏青的习俗。 22.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清楚“人文精神”的含义,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按照这一标准通读材料一至材料三的内容,筛选信息总结答案就可以了。如“清明踏青、修禊的风俗反映了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以及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清明节正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中华民族的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地表达”“人们渴求‘清明之世’的普遍愿望,即追求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是‘君圣臣贤’‘官清吏廉’的清明之治”等。 五、 23.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一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②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③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①鉴:镜子。 ②渠;代词,它,指方塘。 ③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 ①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的一二句动与静巧妙相融,“鉴”字写出“半亩方塘”的澄澈明净,“徘徊”写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跃然纸上。 B.第一首诗的三四句颇蕴“理趣”——是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送来“活水”, 才使“方塘”变得清澈如镜,才有了倒映天光云影的美丽。 C.第二首诗写一夜春水暴涨之后,原来因江水枯竭而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就轻如羽毛,在江面上行驶自如了。... D.两首诗中寓含哲理,前一首强调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人的心智才能永远充盈澄澈;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 ②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案】① D ②相同点:都是用比喻的手法谈读书的益处(或作用) 好处:两诗意在说理,谈“观书”体会,但却不着一“书”字,而是巧用比喻,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把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描写之中。既给人丰富的美感,又给人哲理的启迪。(意思对即可) 【解析】①试题分析:D项“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不当,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重点考查对诗句语言及所用手法的鉴赏,B项重点考查对诗歌理趣的鉴赏,C项重点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意象的鉴赏,D项则比较两首诗歌主题的异同。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②试题分析: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 在 张晓风(台湾) ①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隐痛。为什么痛呢?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②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③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④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已“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⑤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⑥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⑦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⑧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⑨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⑩《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⑾“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⑿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⒀“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24. 下列对文意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 “我”三年级时曾因病不能上学,便体会到了“在”的重要,意识到了老师点名时的一声应答,是对宇宙和历史宣告:我“在”。 B. “同在”是一种缘分,“同在”是产生各种爱的前提,如果不是同时同地的共在共处,就不可能产生相亲相近的美好情感。 C. 文章尾句直抒胸臆,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与警策。语句短小,而含义丰厚;语气斩截,反复点题,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D. 本文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对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 E. 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而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辩色彩。 25. 第4 段中加线的“另一种可贵”指的是什么? 26. 文中提到“亚当”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 27. 倒数第三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24. CD 25.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能适应生活的需要(找到恰当的生活位置),生命就有意义。 26. 人无完人;人应该追求美好,也应敢于担当自己的罪责。 27. A、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表现出一种首尾照应的回合美。 B、升华立意,表达了自觉的人生态度。(儿时之“我在”,是一种发乎天性的童心,是对外部世界好奇、参与的天性;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逐渐悟出生命之在的可贵与责任,成年之我在,是一种自觉的人生态度。) 【解析】 25. 试题分析:“另一种”是针对上文神明“昔在、今在、恒在”来说的,神明的无所不在是一种可贵,作者说“对自已‘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是“另一种可贵”,“可贵”的原因是下文的“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作者强调只要找到恰当的位置,生命就是可贵的,就是有意义的。 点睛:本题理解划线短语的含义,解答时要将其放置于原文,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短语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短语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短语中有没有比喻修辞;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短语。本题所考查的“另一种可贵”,首先就要结合上文找出“另一种”的所指,然后结合下文解释“可贵”即可。 26. 试题分析:本题信息主要集中在第10段,文中首先否定了堕落后的亚当把自己藏匿起来的做法,认为应当“走出”,表明作者认为人应该敢于承认自己的罪过,接受责罚;“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 意思是人有缺点也有优点,人无完人;“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则表明人应该坚持追求美好的事物。 2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也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倒数第三段属于结尾段,有升华主题的作用,从结构上看,“教室里”呼应了首段因生病不能去教室的内容。从内容上看,上文作者写了自己对生命存在的认知过程,结尾说出“我在”,表达出作者思考成熟之后对生命的珍视;“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联系上文作者对亚当逃避行为的批评,可知此处表现出作者对生命责任的主动承担的一种自觉的人生态度。 七、微写作 28.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学校开展“走进西城”系列活动,请你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某一名人故居、博物馆或特色街道等。要求言之有物,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②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乱停乱放、恶意破坏、据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请你写一段文字,倡议大家摒弃对共享单车的不文明行为。要求语言精炼得体,理由充分,有号召力。150字左右。 ③学校“微剧社”开展“走进戏剧,绽放青春”第二届戏剧展演活动,请将你喜欢的一幕剧推荐给你的朋友,并表达你对戏剧节活动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例文:烟袋斜街是西城区中一条别具特色的古老街道。它坐落在什刹海畔,长长的街道斜贯在青砖灰瓦之间,从高空俯视,其与末端的后海共同组成一支“烟袋”的形状,故而得名。走进烟袋斜街,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素雅的老北京民间建筑,左右各是荫荫绿柳中的店铺。近年来店铺中已出现时新文化元素,更为老街的厚重底蕴添一抹色彩。斜街尽头,银锭桥横跨湖面,与长街相得益彰,更将老西城的风韵展现的淋漓尽致。 【解析】试题分析:①题要求考生向大家介绍西城的某一名人故居、博物馆或特色街道,重在考查学生的说明能力。考生要点出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要吻合题目设定的要求,说明内容要具体;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楚对象的特点;介绍要有顺序,有层次,条理清晰。②题要求考生针对共享单车时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发出倡议,侧重对学生议论能力的考查。考生可以简单交代倡议的缘起,重点阐述“倡议大家摒弃对共享单车的不文明行为”的理由,略写如何摒弃不文明行为,注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③题要求考生推介一部剧作,并表达自己得到的启示,推介部分要注意用叙述性语言,简单介绍剧情、演职员情况;启示部分则要运用议论性语言,写出自己的看法。 第Ⅲ卷 八、作文。 29.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①请以“那熟悉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根据下面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种种规格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体验,不管是人自身的作用力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的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对这样一种“退”与“进”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自己生活的需要。... 【答案】那熟悉的声音 有些日子,有些事,即使不去刻意记忆,也会沉淀为脑海中最珍贵的印象。 夜阑如水,静,真的十分静。此时,我正干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天花板默念着“五十七、五十六……离大考还有八小时”。我努力地闭上眼,一次次假想我睡着了,可就是做不到。绝不是紧张,我十分清楚。似乎,在等着什么,仿佛唯有我正等待的东西才可使我安心入眠。我静静等着……终于…… “吧嗒,吧嗒”,脚步声渐近,“吱呀——”门轻轻地打开了。一个身影,探了进来。虽然背对着门,我却依然能感觉到身影的踌躇,似乎正确认我是否睡着。我努力保持不动,以做出“我已沉睡”的样子。空气沉默了几秒,可终究没能逃脱她的眼睛,毕竟她是母亲。 “儿子——,睡不着吗?”“恩……恩——”我轻舒一口气,迟疑地答道。“不用多虑,心平气静,妈相信你,考不好,绝不怪你,只要努力了,定会成功——”耳畔传来熟悉的温和的话语,是那样的急促,那样的忧虑,仿佛生怕吵搅我似的。 有些许的辗转反侧,我吃惊于我的沉静。曾几何时,那么浮躁、轻率的人儿,如今在这熟悉的声音下竟乖得如同一只小绵羊?也许是大考的紧张让我静心体会这声音,又也许…… 不论为什么,那一连串的话始终令我心潮难平。回首以前,轻狂冷竣的我何时把母亲的话语当作一回事?每每在她骄傲地向亲友夸赞我时,在她对我耐心教导时,在她慈祥地安慰我时,我总是以各种理由将这种爱拒绝在冷峻的心外,留下一个黯然神伤的母亲。 母亲是一座古朴的老屋,却不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新的风景,我们执着地甩开她,信誓旦旦地另辟自己的空间。可当总有一天沉重的铁门从身后无情关上,我们再也无法静心倾听那絮絮温语之时,已为时太晚…… 夜,依然很静,而我却十分庆幸,庆幸身边总有母亲的声音絮绕不止,让我的心灵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母亲是光是天是地更是身边最熟悉的声音…… 【解析】试题分析:①题是命题作文,既有很强的限制性,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的题目。说它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在于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我们不需要自己取题目,体裁也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在文章中我们只能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说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于“那熟悉的声音” 是什么,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我们自己感觉熟悉的声音都可以写。 “那熟悉的声音”既可以是我们所听过的淙淙流水的声音、鸟儿悦耳动听的歌声、风铃悦耳的声响,也可以是蕴含着深情的父母关爱、朋友关心、老师鼓励的话语,还可以是激发我们上进的古人事迹名言等等。 ②题是材料作文,其核心内容是“进”与“退”,考生抓住二者关系立意就可以。立意角度参考: ⑴表面的退未必是真正的退,小退一步可以是为进一大步作准备,轻松地越出一大步也可能是无尽后退的开始。只有真正把握住进退的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 ⑵进退之间往往可以成就一段人生,同样也可以使那唾手可得的成功在瞬间灰飞烟灭。这取决于个人在这进退之间所作的取舍。 ⑶处于任何一种情况下,既要做好奋力前行的准备,又要有全身而退的计划,在这一进一退之间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⑷不要把退当成法宝把进当成教条、退与进的取舍需要深思熟虑、进退的抉择需要一颗平常心 ⑸只退不进是畏缩胆怯,只进不退是有勇无谋,只有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进退,才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⑹要正确看待退和进:要能屈能伸、要学会放弃,要知道满足 ⑺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前进中遇到失败需要我们暂时选择退,然而,前进途中收获辉煌时,暂时的退也不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⑻我赞美革命者的奋勇前进,义无反顾,鄙弃胆小怕事者的唯唯诺诺,退缩不前;但我也佩服退避三舍的英雄风度,排斥一味盲目的急功近利。进与退,只在你的一步之间,能真正把握住进退的人,才能把握住真正的人生。 ⑼进,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理想的高峰,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追求。可当到达一定程度后,你就该停下,认真思索自己的位置,权衡是继续前进,还是短暂休息,还是退一步做更好的打算。只进不退,就是缺乏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正确认识,而往往产生令人遗憾的结局。 ⑽退的三种境界:畏难而退是退缩;知难而退是明智;为进而退是智慧。 ⑾很多时候,“退”并不意味着自甘堕落自我放弃;相反,它恰恰提供了一个反思过失,积蓄能量的最好时机。“退”的时候,人往往变得更清醒,更理智,也更有主见。 点睛:本题为二选一的形式,第一题是命题作文,考生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来思考,如“那熟悉的声音” 是什么?是母亲的声音,父亲的声音,老师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为什么这个声音最熟悉?因为它给了我鼓励、关爱、希望……面对“那熟悉的声音”要怎么办? 努力奋进,向美向善……考生就可以从上述角度中选出一个来立意成文。第二题是材料作文,考生可抓住关键句“而正是在对这样一种‘退’与‘进’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自己生活的需要”来分析“进”与“退”的关系,立意成文。因为是二选一的形式,考生注意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来写,以便提高得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