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四月,出现了异常的天象。《汉书·成帝纪》记载:“夏四月,黄雾四塞。”皇帝为之心惊,慌忙召见各行政部门的高级长官,征询对于国家政策的批评,要求他们无所讳言。有的朝臣果然大胆直言,发表了批评外戚当权的政见。太后的兄长,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惶恐不安,竟然上书谢罪辞职。虽然汉成帝予以挽留,王凤集团专权跋扈的地位已经动摇。   对于所谓“黄雾四塞”,颜师古解释说:“塞,满也。言四方皆满。”现在看来,这其实是指强风夹带大量沙尘、使能见度极度恶化的灾难性的沙尘暴天气。通过对近年沙尘暴的过程纪实的分析,可以知道沙尘暴发生季节的特征是春季3~5月最为频繁,尤以5月为多,而发生时间,则多在下午。汉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发生的这次沙尘暴,也体现了同样的特征。   对于沙尘暴起因的分析,《五行志》归结于外戚专权的政治因素,而京房从政治神学的视角出发,以为“有黄浊气四塞天下”是严重的灾异,其原因在于政坛的“蔽贤绝道”。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季的“黄雾四塞”,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00年之后,汉章帝建初元年,有封爵外戚的动议,遭到太后的拒绝。次年夏季,大旱,有人以为是不封外戚的缘故。太后诏书中再次申明不允许封爵诸舅的原则立场,同时又说到汉成帝时“黄雾四塞”事,以为历史鉴诫。   如果进行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从现有的资料看,两汉400年间,沙尘暴的记录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这可能存在沙尘暴虽然发生然而却未曾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情形。但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弥漫社会上下的文化背景下,严重的灾异是受到特别的重视的,执政集团因此承受沉重的压力,甚至往往因此引起政治争斗,因而这种异象在记载中遗漏的可能性非常小。应当说,沙尘暴在当时确实是较为罕见的天气现象,这也是这一天象一旦发生则往往受到当政者重视的原因之一。   两汉时期沙尘暴发生的密度较小,有多种因素,当时生态条件与今不同,植被状况比较完好,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农耕的规模,都可能影响自然环境。而当时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以对生态保护产生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中都有关于限制砍伐山林的规定,秦简《日书》中也记录了有关伐木的时日禁忌。这些适应生态条件、爱护生态条件的礼俗,在汉代民间依然发生着显著的影响。‎ ‎(节选自王子今《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出现严重的灾异天象,皇帝或大臣都会惶恐不安,担心是上天对国家政治的惩罚。‎ B.用近年沙尘暴发生的季节和特征推断当年的“黄雾”即为沙尘,是较为合理的推断方法。‎ C.对于沙尘暴天气起因的分析,京房与《五行志》的认识角度一致,都认为与政治有关。‎ D.两汉时期沙尘暴现象被当政者高度重视,虽属罕见,但每次发生都会被记录在史籍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用历史事件开头,既增添趣味,也很自然地引出对灾异天气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B.文章引用太后拒封外戚的事件说明古人把灾异天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不是个别行为。‎ C.文章根据当时神秘主义观念弥漫的文化背景推出沙尘暴记载遗漏的可能性很小的结论。‎ D.文章详细分析两汉沙尘暴发生密度小的各种因素,最终明确指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颜师古对“黄雾四塞”的解释,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汉代的沙尘暴天气现象。‎ B.古人适应生态条件、爱护生态条件的礼俗,说明古人已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 C.如果执政集团不重视严重的灾异天气,有可能引发政局动荡,进而动摇执政根基。‎ D.人口数量增加和农耕规模扩大有可能造成植被破坏,影响环境,形成灾异性天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梦的河岸 何君华 雨声渐大的时候,爷爷怀揣一把斧头钻进了竹林。‎ 这不是爷爷第一次剁竹子,但冒这么大的雨还是第一次。‎ 要是不趁这一场大水把竹子卖掉,今年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卖了。想到这里,爷爷就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高了。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地从他的额头上冒出来,他的脸上已经分不出哪里是汗水,哪里是雨水。‎ 雨来得实在有些急,要不也用不着这么急火火地来砍竹子啊。‎ 很快,所有被伐倒的竹子都褪去了竹枝,光溜溜地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 没有任何休息,爷爷便开始把竹子一根根地往黑水河南岸扛。我捡起地上的竹枝,试图证明我也能帮上一些忙,但爷爷很快就制止了我:“那是不用搬的,等天晴晒干了,捆回去做柴烧。”‎ 我只好两手空空地跟在爷爷后面。那个上午,我戴着大得夸张的斗笠跟在爷爷屁股后头,一趟趟地往返于竹林和黑水河南岸之间。‎ 用我奶奶的话说,我简直就是爷爷不离身的影子。我对奶奶的话坚信不疑。‎ 等所有的竹子都扛到了河边,爷爷便开始拿绳子捆它们。很快,一只大竹筏便在爷爷手中做成了。‎ 爷爷要赶在天黑之前到黄龙乡把竹子卖掉。‎ 爷爷撑起竹篙,像老虎一样跳上竹筏。我叫嚷着要和爷爷同去,父亲不容置喙地喝止了我。‎ 要不是这样一场大雨,黑水河肯定载不起这样一捆竹子,何况身宽如牛的爷爷还摇摇晃晃地站在上面。我替爷爷捏了把汗。‎ 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河水越来越黄,河岸越来越低。很快,爷爷便像游水的青鱼一样消失在我踮起脚也看不见的黑水河尽头。‎ 有人站在对岸大声逗我:“细箩,你爷被黑水河吞了!”‎ 我板起脸回敬道:“你爷才被黑水河吞了!”‎ 我不再理他.‎ 爷爷是黑水河的河神,怎么会被黑水河吞掉!想也不用想。‎ 我曾不止一次听过爷爷在黑水河的传奇,最有名的,莫过于爷爷在河里徒手捉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 ‎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黑水河爆发百年一遇的大水,人们纷纷冲到河里下网捕鱼。突然,爷爷下的网被狠狠磴了一下,爷爷意识到网住了个大家伙,立即拎起网来。爷爷一眼便看见了一条硕大无比的鱼尾巴,还来不及反应,爷爷便被鱼拖进了黑水河里。接下来,令岸上所有人都瞪大双眼的一幕发生了。但见爷爷抓着青鱼的两鳍,骑在青鱼背上在黑水河里游上游下,激起的水花高过人头——我爷爷在黑水河里开起了摩托艇,这是多年后我在一部香港影碟里看到的场景,我一下就想起了我当时年轻气盛的爷爷,我确信我爷爷当年跟影碟里的人一样酷劲十足。‎ 有人数了教,爷爷骑在青鱼身上足足游了二十三圈;最后,筋疲力尽的爷爷终于把青鱼甩上了岸。爷爷像耙完十亩田一样大口喘着粗气,青鱼则僵死在岸上一动不动。何铺街上卖肉的朱屠户当即拿来秤,两个人架起扁担一称,整整一百三十一斤!‎ 这是迄今为止黑水河最大的一条鱼,人们都说我爷爷捉住了黑水河的鱼精。连鱼精都捉得住的人,怎么可能被黑水河吞掉!‎ 可是,爷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和他的叔伯兄弟沿着黑水河寻了一个月,连爷爷的影子也没有寻到。‎ 直到有一天,奶奶突然说爷爷托梦给她,说他在一条河岸上。人们问奶奶是哪一条岸,她说既不像是黑水河北岸,也不像是南岸,因为岸上既没有成片的麦林,也没有成片的稻林,只能说是第三条岸。‎ 奶奶还说,那条岸上有一片花的海洋。‎ 所有人都以为奶奶疯了,只有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大人们不肯相信一条河会有第三条岸,就像他们从来都不肯相信一只山羊也会唱歌一样。我讨厌这帮傲慢无理的大人,并且决计不再搭理他们。我发誓等我长大,就会像鱼一样游过去看爷爷。爷爷一定就在那条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欢快地望着我,就像望着他不离身的影子一样。‎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开头对大雨的介绍,既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又为下文黑水河上涨、爷爷乘竹筏卖竹子等情节作了铺垫。 B.‎ ‎ 文章第三段画线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说明了爷爷冒大雨砍竹子的原因,暗示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引人深思。 C.文章善用修辞.如褪去竹桠的竹子光溜溜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及爷爷像游水的靑鱼,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把形象刻画得生动贴切。 D. 小说插入有关爷爷在黑水河捉住大青鱼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有助于强化爷爷的形象。 5. 文中的爷爷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概括分析。(6分)‎ ‎ 6. 小说以奶奶的梦结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气”改造完成394.3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万户的全年目标河北完成了253.7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年同期的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3000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84.6%)在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万-5000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网易)‎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增发电装机125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646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到了943吉瓦,占比约为57%;增长48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11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 B. 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 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題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兼顾。‎ D. 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考。‎ B. 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C. 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5000万立方米。‎ D. 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2017年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峰。‎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6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书剑 侠 事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祯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囊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床榻甚设;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持朱封山门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扑。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 ‎10.对文中最后一段断句正确一项是(3分)( )‎ A.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B.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C.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D.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庙号,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 B.太庙,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C.察举制,是魏晋以后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类似于隋唐时的科举制。‎ D.毡笠,是指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 ‎1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允许别人投宿尼庵和帮差役斩杀红帩头男子夺回官银这两件事看来,尼庵剑侠是一个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的女子。‎ B.戴红帩头的男子是个武功高强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银的这些差役,并且凭一己之力打倒了众差役,劫走了官银。‎ C.尼庵剑侠行动迅速,在答应了差役后没多久,就杀了红帩头,她让护卫先行回来,而自己另雇驴驮着官银回来。‎ D.从上下文看来,新城令崔懋在章丘西新店遇到的年三十余的妇人,就是他的侄子鹓所听故事中那个年十八九的尼姑。‎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3分)‎ ‎⑵ 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4分)‎ ‎⑶ 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自贻 杜牧 ‎ 杜陵萧次君①,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 饰心无彩缋②,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①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 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 ‎②彩缋:彩色的绘画。‎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首诗的题目是“自贻”——自己写诗赠送给自己。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排解,诗题透露出凄苦的味道。‎ B.本诗开端即以刚直而屡遭贬斥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的却是自己的命运感喟。‎ C.“寂寞怜吾道”意为“怜吾道寂寞”,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吾道”,却难被世道认同而感“寂寞”,令人怜惜。‎ D.颈联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彩缋”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以至于为官四方,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 E.整首诗由古及今,由人及己,尾联借物自喻,形象生动,一个“嫌”字凝聚了落魄失意者复杂的情感。‎ ‎15.本诗是杜牧晚年赠送给自己的作品,一生的辛酸蕴含其中,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复杂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 ,‎ ‎ ”从反面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谊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将搜刮来的珍宝随意弃掷这一情形时,描写秦人对待一些具体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 , ”。‎ (3) ‎《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 。王子猛被贵族大臣们拥戴登上了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 ,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 )(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左传·定公五年》载:“王人杀子朝于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 ‎ ,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 ‎ 。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得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 C.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不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B.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C.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馆的官员和学者。‎ D.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2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组是(3分)‎ ‎①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 ‎②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最为流行。‎ ‎③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④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 ‎⑤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⑥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 A.③①②⑤⑥④ B.③①⑥②⑤④‎ C.⑥①②③⑤④ D.⑥④①②⑤③‎ ‎21.阅读下列统计表,完成(1)~(2)题。‎ 某市近年来发生校园伤害事故情况统计表 (1) 用文字简要概括上表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2) 给教育部门提一条合理的建议。(不超过30字)(2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小卡尔森和妈妈在公国玩,几个小男孩要求他将玩具分享。看着卡尔森不愿意的眼神,妈妈说:“你可以不分享。”当那群孩子责怪卡尔森小气时,卡尔森妈妈坚决回答:“他不是必须要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来,他已经说了不愿意,如果他意给你们玩的话,他就给了。”这时,那些孩子的家长认为他们母子“没礼貌”,都投来厌恶的眼神。‎ 你是否有过与卡尔森类似的经历或者目睹过类似的现象,对于卡尔森妈妈的做法或者其他家长的反应,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2018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B。解析:A项“皇帝或大臣都会惶恐不安”没有依据。C.“认识角度”并不一致。D项注意第四段两个“可能”。‎ ‎2.D 解析:对各种因素的分析有详有略,且无“明确指出”‎ ‎3.A 解析:仅凭这一点无法准确判断。‎ ‎4. B “暗示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文中无据,属于过度解读,这一情节就是为了突出爷爷勤劳。 5. ①身强体壮,不畏困难。爷爷“身宽如牛”,面对一片竹林“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髙了”,冒着大雨将竹子伐倒。②做事麻利,经验丰富。不停伐竹,很快就将竹子砍倒,褪去竹桠,把竹子扛到黑水河边,并做好竹筏;对卖竹子的行情熟悉,能准确抓住卖竹子的最好时机。③捕鱼技艺髙超,富有传奇色彩。曾徒手在黑水河百年一遇的大水里捉起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人们都称他捉起了黑水河的鱼精。(每点2分,如答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 ①情节结构方面:以爷爷给奶奶托梦回应了爷爷的失踪,使故事再起波澜,曲折生动,结构紧凑。②人物形象方面:写爷爷在一片花的海洋的岸边,衬托了爷爷这一形象的美好和光辉。③思想蕴含方面:以此结尾既表现了对爷爷的赞美与思念,也暗含对成年人现实心理的不认可。④艺术效果方面:以具有浪漫色彩的梦境结尾,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 ‎7.B 原文“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领域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8. A 题中B项,“重中之重”于文无据;C项,内容理解错误,原文是“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D项,图表信息理解有误,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是2012年最高。‎ ‎9.(1)立足国情,重新审视洁净煤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价值;(2)更加审慎有序地推动“煤改气”,抑制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3)多渠道增加天然气进口供应量;(4)加强国家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0.B ‎ ‎11.C 不同于隋唐时的科举制。《归去来兮辞》《导学案》“晓常识”处,《陈情表》“晓常识”处 ‎12.A(B项中并不是打倒了差役,而是靠迷香;C项黑卫是驴的称呼;D项并非新城令的侄子。) 13.(1)县里的差役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灯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戒、明、手各1分,共3分)‎ ‎(2)带红帩头的这个人时常在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没有人敢过问(喝问),只有投宿尼姑庵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去尼姑庵述说了。(“游市上”倒装句1分,何、辄、诉各1分,共4分0‎ ‎(3)这个恶人竟敢做这种狡诈奸猾的事情,(他犯下这样的)罪过应当处死,我应该为(你们)去惩处(处决)这个恶人。(合、死各1分,省句1分)‎ ‎【参考译文】‎ 新城县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济南府。到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时候,遇见一个妇人:大约三十多岁,头上挽着高髻,如宫中的打扮,高髻上戴着毡笠,穿锦衣,着弓鞋,穿着打扮为紧身衣。腰佩宝剑,骑一匹黑色驴子,形象不凡。这个妇人神采四射,驰行急速。崔懋试着搭话道:“哪里人啊?”妇人停下来,随意答道:“不知道什么地方人!”又问:“将往何处去?”妇人又随意应道:“去该去的地方!”随即向东驰去,很快不见了踪影,快若鹰隼。崔懋说:“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赶赴济南府,没有时间去追赶她,这个妇人应该是个剑侠啊。”‎ 我的堂侄鹓于是讲述了莱阳一个姓王的后生的话:顺治初年,他们县的某个差吏解送几千两官银赴济南,用木箱装好银子。到了晚上,县役要投宿一个旅店,旅店主人拒绝了县役,并告诉他们:“在此镇西北一里多地的地方,有一个尼庵,凡是有行李包裹的,都往那投宿。”于是领着县役前往。在县役进入旅店时,门外有一个以红帩包头的男子,相貌极为凶恶可怕。到了尼庵,进入山门,有三间房屋,坐西向东;北面是观音大士殿;殿的旁边有一小门,上着锁。敲门敲了很长时间,有一老妇人出来应答。把原因告诉她,老妪说:“只管住在西面的房屋内,不会有什么损害。”县役们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蜡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到了夜半三更,大风突然吼了起来,山门哗地一声开了。众县役大惊,正面面相觑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大呼开门的声音,众人急忙哪起武器准备迎战。这时,房门已经打开,一看,就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那个人)只是手握一束香,掷于地下,众县役立即倒了下去。等到天明,县役们才苏醒过来,官银已经都没了。县役们急忙去市镇向旅店主人质问。旅店主人说道:“戴红头绡的这个人时常在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无人敢去呵问他是谁,只有投宿尼姑庵堂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去尼庵诉说了,但庵主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我得亲自前往向她求助。”‎ 到了尼庵,那个老妇人出来问原因,说“莫不是为了昨夜丢失的官银之事吧?”旅店主人说:“是的。”老妇人进去禀报。过了一会儿,尼姑出来,让老妪拿来蒲团,尼姑盘腿坐下。旅店主人跪下诉说此前官银被抢之事。尼姑笑着说到:这个恶奴竟敢到我这儿施弄狡狯之技,罪该当死。我必当为你们去惩处此恶奴。“于是,回头示意老妪入内牵出一匹黑驴,尼姑取出一把宝剑,背在身上,飞跃而上向南方径直驰去。疾弛如飞,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不多时,尼姑徒步驱驴而返,手持一个人头,驴背上驮着用木箱装的数千两银子,尼姑无丝毫疲惫之意。入得山门,呼叫县役:“过来!看看你们的木箱子,官府封印是否照旧?”县役们仔细查验,果然确实还是那样。尼姑将人头掷于地上,说道:“看看这贼奴,我是否错杀了?”众人围上来一看,果然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县役们围成一圈拜谢而去。等到他们从东边回来,再去拜访那个尼姑,尼庵早已空无一人。‎ 那个尼姑挽高髻,化浓妆,穿着华丽,打着绑腿,脚着丝袜,十八九岁的样子,容貌美丽。市井中的人说:“尼姑三四年前,和那个老妇人一起来到尼庵,不知是什么地方人。曾经有一个恶少在夜里闯入她的房间,结果被杀死,死体抛在墙外,从此没有人再敢冒犯。”‎ ‎14.CD(C不是“令人怜惜”,而是“自生哀怜”;D“遗憾……作为内心追求”理解错误,应是诗人“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选对一个2分,两个5分)  15.①‎ 对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愤懑。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表明自己仕途与他一样坎坷,升迁次数少,离职却非常频繁,内心深感不平。  ②对自己坚守正道,却不被重用,寂寥落寞的悲叹。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坚守自己的人生原则,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内心感到悲伤。  ③对自己人生志向的坚持与执着。颈联写自己长期四处漂泊为官,到老遭受奔波劳碌之苦,但还是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  ④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厌烦、痛苦和无奈。尾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任人裁剪,不由自己。“嫌”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厌烦、痛苦和无奈之情。  (每个要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 ‎ ‎16.(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3)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17.答案:1.B; 2.A; 3.B 解析:1.“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同室操戈”,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由“留下王子们”可知应用“同室操戈”。‎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大势已去”,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根据文中“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尤其是“王子朝见”中的“见”字,暗示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故应选择“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根据语境“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应选“无影无踪”。“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根据语境“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可知,应用“无人问津”。 18.B项,括号后的“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承接此项不合适,因为老子属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而不属于“四大贵族”;‎ C项,由括号后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可知“召、毛、尹、南宫”地位远高于“周王室图书档案的官员和学者”,故C项不当;‎ D项,颠倒了“官员和学者”及“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的地位关系,与文本语境不合。 19.B “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语序不当,应将“仍然”移至“认为”前面,去掉AD两项,且此句句式杂糅,去除C项。‎ ‎20.A③①介清代官服,②⑤简累女展峰特点、⑥①照时间顺序说明服上满汉你数的情况。‎ ‎21.(1)近四年来,校园伤害事故发生数居高不下,2013年超过千次;主要原因是学生之间嬉戏打闹和学校设施缺陷,前者超过半数且逐年上升,后者则呈下降趋势。(4分,观点2分,原因分析2分)‎ ‎(2)在改善学校设施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2分)‎ ‎22.【构思导引】‎ 这个题目非常富有时代气息。材料借小卡尔森和奶妈的两难选择来考验大家的智慧。如果小卡尔森顺应大多数人的“分享”原则,看似无甚大碍,但它也许会在孩于的内心世界中种下“虚伪”‎ 的种子。而小卡尔森妈妈的选择似乎与我们大多数人的背道而驰,可仔细想想,这不正是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吗?小卡尔森妈妈只是勇敢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要遵从内心的声音,并学会勇敢地说·不。”这种选择中暗藏母亲传递给孩子的一种人生态度。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保留选择的权利”等角度去立意。如下立意可供参考 ‎1.拒绝道德绑架。当卡尔森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来,遭受了其他孩子的厌恶眼光时,当卡尔森的妈妈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为他解释时,看到的不是孩子的小气,也不是母亲对孩子的理解,而是人性间令人畏然的道德绑架。在道德绑架面前,要遵从本心,方能不被外界压力压垮。‎ ‎2.遵从本心。“分享”是一个很美好的过程,是一次“爱的传递。如果一次次的被“强迫分享”,只会让孩子感到愤怒以及保护不了自己东西的无力,这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在我们所做事情正确的情况下,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展露自己真正的笑容,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3.尊重选择。当小卡尔森不愿意将其玩具分享出来并且他的妈妈尊重他的选择时,其他孩子的家长投来厌恶的目光。这个世界没有理由给孩子提供一切,社会也不会因孩子变得温柔,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和适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对成长最大的保护。‎ ‎4.分享美德也需家长引导。材料中的“小卡尔森”,之所以不想分享玩具,也许仅仅是占有欲作祟罢了。作为母亲,一个思想道德上的引导者,虽不可过于压抑孩子的天性,但也应往向善明理的方向引导孩子。小卡尔森的妈妈坚持立场,本无可厚非,但如何引领孩子走向分享的美德之塔,也是一门值得深思的艺术。‎ ‎【高分素材】‎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2.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3.美德有如茗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一一培根 4. 我常常自封独家村,最独之处,也不外乎是一一不刻意做任何讨人欢喜之事,不会勉强自已维系一些关系。 ——林夕 5. ‎5.2017年暑假有一部很火的电影《战狼2》,这部用心拍的电影最终让吴京名利双收。8月8号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以后,吴京立刻捐款一百万帮助灾区共渡难关。在吴京发的析祷灾区平安的微博下面有很多的网友留言称,“那么高的票房、那么高的利润,吴先生打算分多少钱给灾区?”“赚了中国同胞十个亿,现在四川同胞有难了,吴京同志总得捐上一两个亿表一下态吧”……吴京后来在接收采访时并没有表现得十分生气,反而比较冷静地表示自己只是向李连杰大哥学习。‎ ‎6.中国首富马云当然也少不了被逼捐。天津港爆炸事件之后,网友纷纷在网上“逼迫”马云捐款,有的网友甚至出言不逊,表示如果不捐,马云迟早会身败名裂,还有的网友表示马云要给牺牲的消防战土家属一人捐款一百万。“不捐个几亿都对不起中国首富的身份”,“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 这些留言不知道马云本人看到之后心里会有什么感想。事实上,马云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成立阿里巴巴基金会和马云公益基金会,并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灾难中多次捐款帮助受灾地区。但是即便如此,那些“键盘侠”仍然不愿意放过马云。‎ ‎7.赵丽颖来自农村,出生于河北廊坊。2006年,因获得雅虎搜星比赛冯小刚组冠军而进入演艺圈,2015年主演仙快剧《花千骨》,赵丽颖因为小骨而彻底爆红,赵丽颖一路走来也是非常不容易。成名后的赵丽颖仍然始终保持一颗朴实的心水远记得自己来自于农村,于是为了帮助村子的发展,她拿出来很多钱为村民修路,毕竟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交通。按理说村民应该十分感激赵丽颖,然而现实却让人十分寒心。村民不仅没有感激,反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就修了这一点路 吗?修的太少了!”网上的网民也是各种跟风,说赵丽颖忘本不舍得花钱等等。其实赵丽颖成名以后,就一直在做慈善,建小学,捐款等等,而且这些年跟赵丽颖合作过的人都说她很敬 业,还非常善良。‎ ‎8.2017年,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受到热议,即:“你有没有在火车卧铺上被老人、孕妇强行换走下铺的经历?"众多回答的共性是:若要求者以尊重的态度并提出了补差价的,就愿意进行交换,而不会同无理取闹、理所当然的老人、孕妇进行交换。当然,会有人说这是唯利是图不尊老爱幼,但是,如果老和幼都不尊重我们,不给我们选择的权利,我们又怎么做到去尊重他们 ‎9.网友呼吁大奖得主捐钱。广东省电白县18岁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万元,负债累累。如果彻底康复,蔡燕梅必须换肾,手术费用逾20万元。网友“冰尘”大胆建言:“我们找出买彩票中了奖的彩民,让其捐献25万,挽救一条生命……”巧的是,电白县就有一名彩民中了双色球两注头奖,总奖金高达1200多万元。数个网友戴着口罩和鸭舌,来到投注站,手拉“救救蔡燕梅吧!伸出授助之手,让18岁的生命延续”的求助横幅,呼呼当地刚中了1200万元的大奖得主捐资教人。‎ ‎10.2016年11月29日晚,深圳媒体人罗尔卖文救身想白血病的女儿事件刷爆朋友圈。文章转发一次小铜人公司就给女孩捐一块钱的“募捐”方式,引起网友的疯狂转发,微信打赏也源源而来。然而,随后有网友曝出,罗尔有3处房产,还有新车、公司等资产。1月30日,罗尔女儿所在医院回应称其自身花费不到4万。网友纷纷质疑这是一场“带血的营销”。袤烈烈的罗尔“卖文救女”事件以捐款原路退给打赏者而暂时告一段落。在这次事件中,罗尔是否真的存在骗捐,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尚存在争议,难以一锤定音。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次事件,伤害最大的,不是当事人罗尔和小铜人,甚至不是捐款的广大群众,而是成千上万的等待社 会捐助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从“知乎女神”童瑶事件,再到如今的“罗尔事件”,每次的“疑似骗捐事件”,在广泛的质疑声中,总会对那些帮助他们的人造成伤害,消解着原本就脆弱的社会信任,让善举变成了一件必须小心呵护的昂贵易碎品。这难道仅靠一次次道款就能弥补了吗?这次事件,由于社会的广泛关注,捐助的钱被退回,那么下一次呢?‎ 无疑,这次事件的发生,将成为从法律、制度等层面思考互联网经济下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如何呵护善心不被负,举不被伤害,是全社会面对的新考题。‎ ‎11近来,有句叫做“拒绝道德绑架”的话,成了流行。查查网上那些控诉“道德绑架”的案例,较多的是不满意于在公交车上老年人要求青年人让座。他们说,“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不该用尊老爱幼的一套来强制自己。一段题为《阿姨,对不起,我不能给你让座》的视频,在网上颇火,它就喊出了“拒绝道德绑架”的口号。‎ 此外,觉得被“道德绑架”的,还有“让人喝酒的酒桌文化”。他们说、在酒桌上自己明明不能喝也不想喝了,但为了“友谊”“面子”,为了“礼尚往来”,只得把自己灌得醉的,痛苦不堪。还有人说,他没有按要求给朋友的比赛投票捧场,被朋友指责为“不仗义”“不懂人情世故”,因而厌恶“道德绑架”。‎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代表着社会的公序良俗,表达人们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何以干起了“绑架”这种恶行,竟然使一些人大声疾呼要加以“拒绝”?‎ 其实,那些难于拒绝劝酒的,难于拒绝投票捧场的,并非是由于“道德绑架”,恰恰相反,是道德的缺席。古来饭局上的劝酒,既为了营造欢乐气氛,也体现着友谊,但这种劝酒是适可而止,以不同人的酒量为限。所谓“量小随意,勿强所难”。如今不少宴请往往暗含着利益的纠葛、带有功利的目的、以虚张声势的劝酒饮酒显示“友谊”,实则是在魷筹交错中进行利益交换,不是“礼尚往来”,而是“利”上往来。因而这非为“道德绑架”,而是为“利”所绑架。至于不问青红皂白,不顾评判标准,只讲关系为朋友比赛投票捧场,更是私情交易、不仅不是“道德绑架”,而正是把道德甩到九云外。‎ 稍微与“道德绑架”有点关系的,是“”让座”问题。确有年轻人在公交车上因未向老年人让座,当场受到乘客遗责、并被“逼”让座。尽管尊老爱幼是我国传统美德,在公交车上应向老弱病残孕让座,但是,”让座是情分”,需要基于道德的自觉不宜强力迫其执行。用论遗黄通人让座,确有“道德绑架”之嫌,不宜倡导。‎ 不过,上面这种极端情况,毕意只是个案。比之“道德绑架”,今天社会更显要、更待解决的问题,还是让座之风尚未有效形成。公交车或地铁车厢内常有这样的景象:一些需要帮助的乘客上车后,不仅坐在普通车座上的乘客少有主动让座的,就是那些坐着“老弱病残孕专座”的人,也住往连“本分”也不再讲,无视“专座”规定,“我自岿然不动”。显然,在让座的问题上,其主要矛盾并非是“道德绑架”,而是道德缺失。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强调“拒绝道德绑架”,就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把问题看歪了。‎ 道德是提升社会文明最重要的软实力,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人的道德水平有高有低,但一些底线性问题还是要有共识。在公交车上让不让座,尽管可悉听尊便,但也反映了道德之心的有无。对不让座者进行劝导,只要不强行要其让座,是宣扬道德文明所必需。如果连号召让座都成了“道德架”,无疑会助推一些人丢弃道德自律、失去道德的底线。鱼诞生在水里,人诞生在道里,切莫以“道德绑架”放松道德自律。网上一份问卷调查也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适度抬高社会道德标准,并不会产生更多的”道德娜架”,却是对公众自觉遵循道德约束的必要卫,有助于防止“道德散架”一没错,当前道德建设的重点,不是”拒绝道德哪架”,而是“防止道德散架”!‎ ‎(摘自《解放日报),有删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