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9年1月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下一代史学是什么样子?显然,没有人能精准预测史学未来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不过,鉴往可以知来,我们可以从20世纪以来史学的发展历程来观察史学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向。‎ 史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不断打造“新史学”。到了20世纪,史学的变革不断加速,日渐从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史学”曾一度雄踞史坛、风行一时。在这一过程中,“新史学”伸出了两只手,一只与自然科学牵手,另一只与社会科学相挽,不再“闭关自守”、束缚在单一的史学研究模式之中。在西方,从鲁滨孙的史学需充分利用“新同盟军”的呐喊,到年鉴学派“打破学科之间围墙”的呼唤,都旨在倡导跨学科、多学科研究,随之而来出现了现代史学的多个分支学科,如心理史学、计量史学、口述史学、影视史学等。在中国,自20世纪初以来,“新史学”运动也是一浪接一浪。梁启超强调“新史学”研究应当“取诸学之公理公例而参伍钩距之,虽未尽适用,而所得又必多矣”。不过,正当“新史学”特別是西方“新史学”踌躇满志之时,也出现了诸如“被砸得粉身碎骨的历史学”“没有人的历史学”等质疑,一些人认为“新史学”成了“非史学”,丧失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学术价值,“新史学”将来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当下还看不清楚,但史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之势却难以阻挡。‎ 东西方史学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中国传统史学有许多值得西方史学借鉴之处。正如有学者所言,“不同源流的史学,会而合之,比而观之,更是学术上的盛事。缺乏史学思想的互通,人类将难有互相了解之日。”在20世纪以来的史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史学交流互鉴日益增多。展望未来,这种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必定不断出现新局面。虽然东西方史学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是史学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向,但当前面对西方学术文化上的霸权,我们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可谓任重而道远。‎ 唯物史观为重绘世界史学版图创造了条件。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同步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史学也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力指导和推动史学发展,不断凸显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史学始终关注普通民众和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留意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喜怒哀乐、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其价值必将在史学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凸显,也为重绘世界史学版图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6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学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向可以从20世纪以来史学的发展历程中得到观察。‎ B. 现代史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出现,使得史学日益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景象。‎ C. 西方学术文化上的霸权,阻碍了东西方史学的交流互鉴、取长补短。‎ D.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指导和推动史学发展过程中,才凸显了自身的价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指出了史学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向,并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证。‎ B. 文章从西方和中国两个角度论证了“新史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C. 文章第三段引用学者的言论证明了中西方史学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的观点。‎ D.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不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以后,“新史学”完全脱离了传统史学,曾经一度雄踞史坛。‎ B. 质疑“新史学”的观点是认为它丧失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学术价值。‎ C. 西方学者并没有认识到东方史学有许多值得西方史学借鉴的内容。‎ D. 马克思主义史学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价值。‎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D项,“在指导和推动史学发展过程中,才凸显了自身的价值”不正确。文中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力指导和推动史学发展,不断凸显自身的价值”。马克思唯物史观在指导和推动史学发展过程的价值只是它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故选D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D项,“以突出‘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不同”不正确。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手法,但不是突出“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不同,而是“新史学”‎ 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故选D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项,“完全脱离了”不正确。“新史学”是日渐脱离,而不是完全脱离;C项,“并没有认识”内容绝对,文中没有体现;D项,“马克思主义史学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体现了……”不正确,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价值体现在指导史学的未来发展。故选B项。‎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信封上的大头菜 马犇 代写是个老行当,多在邮局附近出摊。少时,一两家;多时,十多家。 ‎ 这个行当无需太多东西,一张桌,一沓纸,一支笔足矣。讲究的代写人,会使专用笺纸,且以毛笔书之。但多数代写者只用钢笔,纸也就地取材,机关、企业、学校的稿纸都有人用。 ‎ 代写多是代人写信,偶尔也代写诉状、遗嘱、传记、家史。代人写信并不复杂,顾客口述大概内容,代写人书之。也有代写回信的,不识字的人拿来收到的信,请代写人读信,然后将回信的大致内容告知代写人。‎ 代写冯不是最早的代写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加入队伍。选择代写,并不是因为他已从工厂病退,而是另有他因。‎ 代写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写完一封信,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加之其润格在同行中最低,所以找他代写的人特多。‎ 与别人不同的是,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多数顾客不会拒绝,或者说并不在意,因为别说他画个标志,就是涂满信封,邮资也不变。‎ 代写摊的标志是个大头菜,下面写有“大头菜·冯”。后来为提高效率,代写冯刻了枚章,上置大头菜图案,下刻文字,极易辨识。‎ 解放前,淮城有不少人在南京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台湾前,有很多淮城籍的国民党军官回乡将亲友带走。所以后来,淮城往台湾寄的信,往往比寄往周边的信还多。‎ 代写冯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哥哥十岁,身为国民党军官的舅舅回乡省亲,在冯家小酌,代写冯和哥哥在院里玩耍,哥俩路过堂屋时,舅舅立即召唤哥哥。谁也没想到,饭毕,哥哥即被带走。从此,一条海峡分隔开哥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掀起寻亲潮。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即便哥哥记得旧址,信也会被打回。而哥哥的地址,代写冯更是一无所知。‎ 令哥俩终身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头菜的作坊。当年,站在巷口,就能闻到大头菜那极为特殊的香气。‎ 那些年,因为贫困,大头菜被广泛食用。虽然条件艰苦,但淮城人一直乐观,他们尝试着“细做”大头菜,且将腌制大头菜的卤留下来,像传家宝一样传下去,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卤仍在缸里。用老卤腌制大头菜成了当地的习俗。‎ 旧时岁月,老卤大头菜不仅让单调的饮食多了些滋味,还给困窘的生活提了鲜。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老卤大头菜并没消失,它成了淮城人的情结。再后来,它在外地也红火起来。淮城有民谚曰,“大头菜不是菜,出门人得外带。”淮剧《补缸调》更为直白,“河北闻名大头菜,招来宁沪大客商。肩挑车运到码头,货到南边用船装。远销南京和上海,还有扬州和镇江。河北地方腌切户,家家都有腌菜缸。”‎ ‎《补缸调》里的河北,即河下古镇北边的河北村。代写冯家正住在河北村,当年,哥俩餐餐都离不开自家的大头菜。‎ 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一个冬日,梁二拿来台湾亲戚的回信,代写冯照例读给梁二听,除了梁家的信,还有张宣纸,几列隽秀的毛笔字,上书──近日,几位淮城籍友人相聚,席间,谈及家乡的大头菜,梁君便拿出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信封背面钤着大头菜的印。梁君说淮城有个代写摊,所代写的来台的信皆有此印。“大头菜·冯”,代写摊莫非恰是吾弟所设吧,今借梁君的信,附上通联。含泪盼复。‎ 代写冯热泪盈眶,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笨方法竟能找到哥哥。代写冯替梁二写完信,即给哥哥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多页。自此,哥俩频繁通信。‎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哥哥回乡,五十年了,哥俩终于重聚家乡。代写冯做了很多家乡菜,还特意放了碟老卤大头菜。令代写冯意想不到的是,哥哥从包里拿出一个从未开封的小坛。这是当年离淮时,母亲塞给他的。‎ 哥俩夹起大头菜,老泪纵横。‎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用不少篇幅交待代写行当的摊位位置、具体工具、代写内容等,既向读者介绍了这一传统行当,又为引出小说主人公代写冯做了铺垫。‎ B. 小说插叙了淮安籍国民党军官在蒋介石兵败台湾前带走家乡亲友的情节,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也含蓄解释了代写冯选择代写的原因。‎ C. “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交代了代写冯在别人的信封上写“大头菜·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 D. 小说引用有关大头菜的谚语和淮剧内容,说明了大头菜是淮城人家家户户生活的必备之物,是淮城人的情结,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民俗民情和地方色彩。‎ ‎5. 代写冯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6. “大头菜”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有智慧。②有耐心,坚持不懈。③重视亲情。④做事有原则。 ‎ ‎6. ①“大头菜”是小说的线索。代写冯借“大头菜”标志寻亲,兄弟俩因大头菜得以相见。小说围绕“大头菜”行文,有利于展开故事情节,让情节前后呼应,使小说结构清晰。②“大头菜”是主人公感情的载体,是兄弟联系的纽带。以“大头菜”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代写冯有智慧、重亲情的形象。③“大头菜”是乡情的象征。以“大头菜”为中心有利于表达乡情难断,故土难舍的主题思想。‎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无中生有,“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文中无此意。故选C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要先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该人物的相关描述,然后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代写冯用为别人代写信留下大头菜标记的方式找到哥哥,可以看出他有智慧;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才找到哥哥,可见他有耐心,能够坚持不懈;代写冯六岁就和哥哥分开,一直没忘了寻找哥哥,可见他重视亲情;为别人代写信,“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写完就忘掉内容,留下印记之下还要与顾客商量,可见他做事有原则。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某物象的作用,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先写了代写冯在代写的信件后留下“大头菜”标记,然后交代了留标记的目的是寻找哥哥,再写通过留有“大头菜”标记的信件找到了哥哥,结尾写兄弟相见,哥哥拿出母亲当年给自己的大头菜,小说围绕“大头菜”展开,情节上能够前后呼应,使结构清晰。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代写冯把对哥哥的思念之情通过“大头菜”这个标记表达出来,可见“大头菜”是主人公情感的载体,是联系的纽带,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来看,小说中“大头菜”是“河北村”的代表,而哥哥对家乡的情感、对弟弟的情感、对母亲的情感,也通过“大头菜”表达出来,可见 “大头菜”是乡情的象征,“大头菜”使小说故土难舍的主题得到了突出。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总结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2题是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上海有色网2018年6月21日)‎ 材料二:‎ ‎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据了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这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 ‎(摘编自《一层隔膜两重天:国产锂电池尚需拨云见日》,《科技日报》2018年6月22日)‎ 材料三:‎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日前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并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此前,法国雷诺汽车业务负责人诺曼德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 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将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相同能量下,全固态电池更薄且体积更小,从而方便应用在新型小尺寸智能电子设备,实现终端产品的小微型化。其次,全固态电池轻便,能量密度高。综合考虑到以上两大因素,全固态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到目前为止,许多实验室中,都已经可以小规模批量试制出能量密度为300-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从能量密度的数据上看,全固态电池带给人们的直观体会是我们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从“一天一充”升级到“两天一充”。‎ ‎(摘编自《日本为何对全固态锂电池情有独钟?》,OFweek锂电网2018年06月20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2018年5月份的汽车产销量为例,通过列数据、作比较可以看出,在汽车整体产销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B. 作为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完全制约了国产锂电池的进一步升级,也成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障碍。‎ C. 中国动力电池在市场份额和企业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规模够大,但仍然存在着不足。‎ D. 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加大了对为蹭热度、蹭补贴而进入该市场的电池厂商的淘汰力度,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推进了地方补贴、奖励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相应的动力电池行业的跟进迫在眉睫。‎ B.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新能源汽车为电池产业带来市场,优质的动力电池则是前者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C. 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能够最先生产出新的成品电池,走在动力电池制造的前列,这全得益于日本的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研究这一特点。‎ D. 全固态电池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它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也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9.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分析。‎ ‎【答案】7. B 8. C ‎ ‎9. ①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②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③加大对动力电池研究的资金投入。④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落地。‎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不正确,原文是“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并非“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故选B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C项,“全得益于”说法太绝对。材料三列举了日本学术机构参与研究的情况,但并不能由此得出 “这全得益于日本的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研究这一特点”的结论。故选C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信息分布在三则材料之中,材料一说一些电池厂商为蹭热度、蹭补贴,生产出来的电池“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据此可概括出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材料二说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隔膜仍是短板,“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据此可概括出要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材料三谈到日本预计在未来5年内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总投资100亿日元”,据此可概括出要加大对动力电池研究的资金投入;材料三还谈到项目研发“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据此可总结出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落地。‎ ‎【点睛】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①蹶张②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帝元年,举故吏士二千石从高皇帝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人,嘉食邑五百户。张苍为丞相,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乃以嘉为丞相,封为故安侯。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③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材官:勇敢的士兵。②蹶张:以脚踏强弓,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③绌:不足,此处指不满。④堧垣:宫外的墙。‎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B. 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C. 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D. 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食邑”,是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立大功的可以享受数百家直到万家以上的食邑,衣食其租税。‎ B. “檄”,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一种。文中指“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C. “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D. “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扬的称号。如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申屠嘉仕途通达,位极人臣。自随高祖出征开始,申屠嘉多次升迁,从队长一直做到御史大夫。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丞相。‎ B. 申屠嘉谨守礼节,敢于直谏。文帝的宠臣邓通在朝堂上不遵守君臣之礼,申屠嘉就在奏事完毕直接指出文帝对邓通的纵容。‎ C. 申屠嘉性情刚直,谥为节侯。申屠嘉想借打穿宗庙墙垣为门一事法办晁错,却因这件事是景帝让晁错所为而没能成功,于是吐血而亡。‎ D. 申屠嘉勇猛过人,但无术学。申屠嘉以强弩射手的身份随高祖征伐项羽;司马迁认为他没有韬略学识,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 ‎(2)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 ‎【答案】10. C 11. D 12. C ‎ ‎13. (1)窦广国有德有才,品行很好,所以文帝打算用他做丞相,考虑了很久,认为这样做不合适。‎ ‎(2)文帝估计丞相已将邓通置于困境,派使者带着符节去召邓通进宫。‎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画线句子中“贵幸用事”的主语应是“晁错”,而“变更”的则应是“诸法令”,故“诸法令”前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议”为动词,“建议”的意思,“以谪罚侵削诸侯”是“议”‎ 的内容,故“议”前应断开,排除B项。答案为C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扬的称号”不正确。“谥”并非全都是褒扬,也有贬抑的,如“周厉王”,“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如“隋炀帝”,“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故选D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这件事是景帝让晁错所为”不正确。原文为“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意思是“晁错的宾客将此事告诉晁错,晁错连夜进宫觐见皇帝,把穿门一事归于景帝的命令”,可见“打穿宗庙墙垣为门”并非景帝的命令,而是晁错为脱罪把穿门一事归于景帝的命令。故选C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行”,品行;“有行”,品行很好;“故”,所以;“相”,使动用法,让他做丞相;“之”,代词,他;“念”,考虑;第二个“之”,音节助词,不译;“不可”,不合适。(2)“度”,估计;“困”,使动用法,使……置于困境;“使使”,派遣使者;“持”,带着;“节”,符节。‎ ‎【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丞相申屠嘉是梁地人,他以能开硬弓的武士身份随从高祖征伐项羽,被提升为队长。又随高祖征讨黥布,被任命为都尉。孝惠帝在位时,任淮阳郡郡守。孝文帝元年下令,凡是高皇帝过去的部下官至两千石的,都封为关内侯,这样得到食邑的共二十四人,申屠嘉得到食邑五百户。张苍升为丞相,申屠嘉升为御史大夫。张苍被免去丞相职务,孝文帝打算任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为丞相。窦广国有才有德,品行很好,所以文帝打算用他做丞相,但考虑了很久,认为这样做不合适。于是便任命御史大夫申屠嘉为丞相,封他为故安侯。这时太中大夫邓通正盛受文帝的宠幸。申屠嘉上朝,邓通常在文帝身旁,礼节有所怠慢。丞相申屠嘉奏事完毕,乘机进言:“陛下爱幸臣子,您可以让他富贵;至于在朝廷上的君臣礼节,则不可以不严肃!”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宠爱他。”申屠嘉下朝以后端坐在丞相府,写了一道文书命令邓通到丞相府来,若不来,就要杀头。邓通非常恐惧,便进宫告诉文帝。文帝对他说:“你姑且前去,我即刻派人去把你召回来。”邓通来到丞相府,摘掉帽子,打着赤脚,叩头向丞相谢罪。申屠嘉照常坐着,故意不还礼,斥责邓通说:“汉家的朝廷,是高祖皇帝建立的,邓通你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臣,竟敢在殿上戏闹,犯了大不敬之罪,应当杀头。吏士们现在立即推出去斩了他!”邓通被吓得像捣蒜那样在地上叩头求饶,直碰得满头出血,申屠嘉也不放过他。文帝估计此时丞相已将邓通置于困境,便派使者带着符节去召邓通进宫,并对丞相表示歉意说:“他是供我狎玩的臣子,你把他放了。”孝景帝继位。过了二年,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受景帝的信任,地位尊贵,专权行事,现行各种法令,很多经他请求而变更。他还建议用贬降和处罚的办法削弱诸侯国的力量。丞相申屠嘉自感被疏远,他的意见不被景帝采纳,因而怨恨晁错。当时晁错任内史,他的衙署门向东开,很不方便,就在南面另开一门。南面开门之处,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申屠嘉得知这一情况,想借此事法办晁错,罪名是擅自打穿宗庙墙垣为门。便上奏皇上,请求杀掉晁错。晁错的宾客将此事告诉晁错,晁错连夜进宫觐见皇帝,把穿门一事归于景帝的命令。第二天上朝,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晁错。景帝说:“晁错所打穿的并不是宗庙的正式围墙,而是宗庙前闲地外面的围墙,是其他官员在里面办公,况且又是我让他这么做的,晁错没罪。”散朝以后,申屠嘉对他的长史说:“我真后悔,不先把晁错斩首,而先奏请,以至反被晁错所出卖。”回到官邸,便吐血而死。给他加谥号为节侯。太史公说:申屠嘉可算得上刚正有节操了,但他没有韬略学识,和萧何、曹参、陈平相比,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以“忆”字开篇,追忆往昔与朋友聚会欢饮的美好情景,可见词人年轻时也是一位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少年英才。‎ B.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动静结合,杏花的稀疏花影与悠扬笛声,组成一幅恬静奇丽的画面,寄托了词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 C. “如一梦”暗含词人的感慨,往事如烟般缥缈无踪,二十多年来风雨颠簸;“堪惊”二字饱含着词人在历经磨难之后的庆幸。‎ D. 词人将古今兴衰变幻之事尽付之于渔唱樵歌之中,寄寓了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表现了词人豪迈旷达而又略显无奈的人生态度。‎ ‎15. “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闲登小阁看新晴”写得是词人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②这一句直接点题(或照应题目),写明词人作此词的时间、地点以及寂寞悲凉的心境。③“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词人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C项,“庆幸”不正确,“此身虽在堪惊”意思是“此身劫后虽存,每想起一切,只觉得魄悸魂惊”。“堪惊”,写出词人在经历磨难之后的心有余悸。故选C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诗句的作用,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内容、情感和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闲登小阁看新晴”‎ 意思是“如今我闲散无聊,登上小阁,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小阁”点明地点;“新晴”指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点明了写诗的时间。结合上文“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可知此句展现的是诗人悲凉寂寞的心境。从结构上来看,此词的题目是“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此句中写“小阁”,照应了题目;另外,上阕中诗人回顾了早年自在快乐的生活,有“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此句中“新晴”与“长沟流月”形成了呼应,把记忆中的事和诗人当下的处境联系了起来,对比中表现出词人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 ‎【点睛】第2题考查对诗歌语句作用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应先解释诗句含义,分析其内容上的作用,然后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作用就是写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则要关注诗句在诗歌的位置:①首句多为渲染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②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③尾句以热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类题目的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在结构上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达主旨、情感的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周写到,当鹏鸟迁往南海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它依然要凭借六月的大风。‎ ‎(2)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向晋武帝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历来被人们视为千古绝唱。‎ ‎【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臣生当陨首 (4). 死当结草 (5). 落霞与孤鹜齐飞 (6). 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击、抟、摇、陨、霞、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信仰是什么?它是一个人灵魂深处出来的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它是人的骨头,平时显得出来,关键时候立得起来。‎ 人群中,有信仰的人是看得出来的,它让人发光,哪怕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信仰的人能于浮躁中保持一股静气,能在浑浊中保持一股清气,能在困境中保持一股向上的正气。他不会因一时得失而____________,有什么条件就用好什么条件,去为了心中的理想图景奋斗,他不会轻易____________,哪怕小环境坏到了“逆淘汰”的境地,也能____________,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然后,他们渐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站到了时代的前列,站成了焦裕禄、站成了孔繁,站成了廖俊波……这些时代的楷模,他们的事迹( ),保持着青春的姿态,____________就是信仰的力量使然。‎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爆发出来的,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是精神支柱。‎ B. 它是一个人灵魂深处产生出来的追求,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是精神支柱。‎ C. 它是一个人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D. 它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生发出来的追求,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长久驻在人心里 B. 之所以长久驻在人心里,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C. 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之所以长久驻在人心里 D. 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长久驻在人心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怨天尤人 和而不同 心如止水 顺理成章 B. 怨声载道 和光同尘 心劳日拙 顺理成章 C. 怨天尤人 和光同尘 心如止水 追本溯源 D. 怨声载道 和而不同 心劳日拙 追本溯源 ‎【答案】17. D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 画线句子存在处语病,“它是一个人灵魂深处出来的”成分残缺,应改为“它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生发出来的追求”;“灵魂深处出来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搭配不当,整个句子应改为“灵魂深处生发出来的追求,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A项,“它”代指“信仰”,信仰与“爆发”不搭配;“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是精神支柱”‎ 改变原意,根据原文,“人毕生奋斗”应作“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的共同修饰语;B项,信仰不能与“产生”搭配;“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是精神支柱”改变原意;C项,信仰不能与“创造”搭配;D项,修改正确。故选D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题所给材料说的是信仰的力量。括号上文说的是一些坚守信仰的人成了时代的楷模,括号中要求填出这些人的事迹产生的影响,按照程度由浅到深,应先是“感人”,然后是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最后是“长久驻在人的心里”。故应选C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基本意思、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习惯搭配等,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一味地抱怨命运和别人,而不寻找自身的原因。怨声载道:形容百姓普遍怨恨不满。第一个空所在句子说的是遇到困境不抱怨,应选“怨天尤人”。和而不同:指和睦相处,不盲从苟同。和光同尘:比喻与世俗混同,不漏锋芒;多指随波逐流。第二个空所在的句子说的是不会与世俗混同,应选“和光同尘”。心如止水:多形容坚持信念,不为外界所动。心劳日拙:指费尽心机,事情反而越来越不顺手,处境一天比一天糟,含贬义。第三个空所在句子说的是能够坚持信仰,不受境遇的影响,应选“心如止水”。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顺理成章:指写文章只要遵循条理,就能写好,后多指说话、做事合乎情理。第四个空所在句子说的是追究产生上述情形的根源,应选“追本溯源”。故选C项。‎ ‎【点睛】第2题考查近义成语辨析的能力。所谓近义成语,是指语义相同或相近,但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的成语。这类题目测试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母校下周举办校庆活动,隆重庆祝建校100周年,我因为事业繁忙,不能光顾,特惠赠一幅书法作品,以表敬意。多年来,高足一直勤勤恳恳,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照顾,我祝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祝愿母校永远充满活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答案】“事业”改为“工作”;“光顾”改为“参加”;“惠赠”改为“赠送”;“高足”改为“学生”;“照顾”改为“培养”。‎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本题所给材料中,“事业”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用在此处不得体,应改为“工作”。“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此处用来指自己回学校,不得体,应改为“参加”。“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用来指自己送给母校礼物,不得体,应改为“赠送”。“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此处用来称呼自己,不得体,应改为“学生”。“照顾”,照料,考虑到,特别注意。此处用来指学校对自己的教育培养,不正确。应改为“培养”。‎ ‎【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21.下面是某单位文件借阅流程,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借阅文件,首先填写借阅申请,经过资料室审批合格,办理借阅手续,借阅结束后将归还资料室。如果借阅申请审批不合格,需要重新填写借阅申请,审批合格后按照相关流程办理。‎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所给图表是流程图,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片,确定起点顺序,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某单位文件借阅流程” 图,由图片可知,起点为“填写借阅申请”,然后到“资料室”。由图表来看,到“资料室”后要进行审批,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审批不合格”,那就要回到“填写借阅申请”;另一种是“审批合格”,那就要“办理借阅手续”,“借阅结束”后再回到“资料室”。考生按照流程图自左而右的顺序,再结合箭头的指示方向表述清楚即可。‎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几年,娱乐圈出现了一批年轻、帅气的“小鲜肉”男偶像。他们拥有众多粉丝,但他们偏柔美的长相与打扮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有人抨击他们画眼线、抹眼影、涂口红、染头发,没有男子气概,直接炮轰他们是“娘炮”、“男女不分”,批评他们会带坏小孩,“少年娘则国家娘”。也有人表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与追求,不一定非要用传统的男子气概来定义他们,对他们的批评都源于“性别刻板印象”。‎ 对以上争议,你有何看法?请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我看“娘”与“不娘”‎ 肖诗怡 ‎《道德经》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千世界,“有”与“无”之间,有人看到了对立,有人看到了统一,前者叫真实,后者叫智慧。那么,“娘”与“不娘”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大智慧呢?‎ 近几年,中国内地出现的“小鲜肉热”广受热议,有人认为“小鲜肉”画眼影、描眉线、染头发是“娘”的象征,并且改用梁启超先生的话为“少年娘则国娘”;但是“小鲜肉”的粉丝却认为其美在于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是保守向开放观念转变的表现,所以不应该被称为“娘”、“没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从绿装绿帽到如今的便衣便服,从“硬汉”到“鲜肉”,大众的审美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这从如今的“鲜肉热”现象可略知一二。诚然,将“小鲜肉”群体说成“娘”是一种偏激的说法,但是在反驳这类说法的同时是否也应正视反思自己?人常言;“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作为拥有巨大粉丝群体的“小鲜肉”们,外形上乘自是不在话下,可是其内涵又表现在哪里呢?倘若他们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其表,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用“娘”等蕴含蔑视意味的形容词来形容他们呢?所以说,想要反驳外界冠以的“娘”,首先需得提高自己的内涵,让内涵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丘吉尔说:“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历史上,有许多男子在我们看来都是属于偏“阴柔”、“娘”的,但是却很少有人批评他们,因为他们身上仍有家国情怀和高尚品格。屈原“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放在今天估计也会被狠狠批评一番,但他留给世人的不是“优美”而是“壮美”;嵇康“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是一个公认的美男子,但在临刑前颜色不变,慷慨就义,在死亡面前,比名士还名士;梅兰芳一颦一笑“比女人还女人”,但在家国大义面前,却蓄须明志,比男人还男人……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这些人虽“阴柔”、“娘”,但在生死大义面前,却拥有着那些自诩为“真男人”所不能比拟的“男子气魄”,纵使他们如今已然身死,但他们所具有的这种气魄,直到现在仍被我们敬佩并推崇着,这样的人如何能被称为“娘”呢?所以说,那些说“娘”的人是否也应反思:是不是只看到了其光鲜亮丽的外形,而忘了其皮相下所具有的内涵?‎ ‎“娘”与“不娘”,前者是真实,后者是智慧,我们追求着真实,更向往着智慧。在我看来,与其紧抓娘与不娘的问题不放,倒不如重视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涵养自己的内涵,从根本上看待这个问题,将内涵涵养好了,比提防“鲜肉”所带来的影响更重要。‎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属于任务驱动作文,也是时评类作文。本题由材料和任务两部分组成,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立意。本题所给材料说的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小鲜肉”现象,要求考生谈出自己的看法。材料中列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反对派,关键词是“娘炮”“男女不分”“带坏小孩”;另一种是宽容派,关键词是“风格与追求”“性别刻板印象”。‎ 反对派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这些“小鲜肉”的穿着打扮过于“阴柔”,不符合传统意义上对“男子汉”的认识,担心他们会影响社会风气,尤其是对小孩产生不良影响。宽容派则认为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风格,不一定非要用传统的观点来定义现在的这些“小鲜肉”。考生写作中可以选择上述两个观点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作文的立意,也可以综合两方的观点,谈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如宽容“小鲜肉”们的穿着打扮,而反对精神的“娘化”等。‎ 立意角度参考:‎ ‎1.反对的角度:‎ ‎①男性阴柔,缺少阳刚,影响社会风气;②追究另类,扭曲人性;③商业入侵艺术,审美变审丑;④扭曲的偶像,带坏孩子。等等。‎ ‎2.宽容赞成的角度:‎ ‎①美无性别,人人可求;②懂得欣赏,尊重个性;③学会宽容,改变理念;④世界多元,追求不同,享受各异;等等。‎ ‎3.辩证地看待“小鲜肉”现象 ‎①血性阳刚,无关容貌;②品德高尚,无关颜值;③外表可阴柔,个性要阳刚;等等。‎ 素材:‎ ‎1.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排斥面目清秀的男性,潘安、宋玉、卫玠都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2.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旦角,舞台上千娇百媚,生活中也带有阴柔之美,但他面对日本侵略者时都表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胆量,丝毫不缺少阳刚之气。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当时身在香港的梅兰芳与妻子商量后,决心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他对友人说:“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3. 汪精卫外表英武挺拔、相貌堂堂的,当年曾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想来是多么豪气干云,然而后来却甘愿做日本人的走狗,沦为遗臭万年的卖国汉奸。 ‎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外表可阴柔,个性要阳刚”这一中心论点,先分析“小鲜肉”的阴柔是在外表还是在内心;然后举例论证,外表的阴柔不能代表内在的阳刚;再进一步分析,论证血性阳刚与容貌无关,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此类作文写作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写作时注意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