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长春五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高二语文试卷 时间: 120分 满分:12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选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于“灵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B.灵感来临时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作者毫无准备,坐享其成。 C.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D.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这种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C.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D.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 B.虽然很多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 C.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D.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粱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辉。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 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条就是: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人们的幸福感,是现在的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有删节) 4. 小说两次写到“皓月当空”,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听了上辈人的婚礼故事后,“三叔”“儿子”“未婚妻”的反应与心理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说中的“三叔”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中元佑三年进士第。宣和七年,召为给事中。为书抵时相,谓百姓困弊,起为盗贼,天下有危亡之忧。愿罢云中之师,修边保境,与民休息。高丽入贡,调民开运河,民间骚然。中书舍人孙傅论高丽于国无功,不宜兴大役,傅坐罢。翰谓傅不当黜,时相怒,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靖康初,复以给事中召。时金人攻京师甫退,寻改御史中丞。上疏言边事,因陈决胜之策。种师道罢为中太一宫使,翰言:"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钦宗谓其老难用,翰曰:"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以古揆今,师道虽老,可用也。"且谓:"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创,使失利去,则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将来再举,必有不救之忧。宜起师道邀击之。"上不能用。擢中大夫、同知枢密院,论益不合,以病去,除延康殿学士、知亳州。坐言者落职,提举南京鸿庆宫。高宗即位,用李纲荐,召复延康殿学士。既至,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时建炎大变之后,河北山东大盗李成、孔彦舟等,聚众各数十万,皆以勤王为名,愿得张所为帅。所为御史,尝论黄潜善奸邪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纲为相,乃以所为河北等路招抚使,率成等众渡河,号召诸路,为兴复计。潜善力沮之。宗泽论车驾不宜南幸,宜还京师,且诋潜善等。潜善等请罢泽,翰极论以为不可。李纲罢,翰言:"纲忠义英发,舍之无以佐中兴,今罢纲,臣留无益。"力求去,高宗未许。时潜善奏诛陈东,翰谓所亲曰:"吾与东,皆争李纲者。东戮东市,吾在庙堂可乎?"求去益力,章八上,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复以言者落职。绍兴元年,召复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辞不至。二月,复资政殿学士。三年五月,卒,赠光禄大夫。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 B.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 C.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 D.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 9.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吕望:姜尚,别号飞熊。西周官为太师。因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俗称姜太公。 B.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名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C.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也指尽力于王事。这里指前者。 D.诸路:指各支兵马。这里指建炎大变后,兴起的派系不同的军事力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书舍人孙傅因反对开凿运河被罢免。许翰认为不应当罢免孙傅,因而惹怒了当时的宰相,也被降为江州太平观提举。 B.宋钦宗罢去种师道的兵权,许翰认为种师道刚毅有谋,且颇具威信,解除兵权确实不当,但钦宗最终没有接受建议。 C.许翰对朝廷罢免李纲这样忠贞有才能可以辅佐国家中兴的人很失望,认为自己也没有必要留任,连续八次上奏请求辞职。 D.许翰正直不屈,直言敢谏,但因与黄潜善这类奸臣政见不合而难以施展抱负。他一生仕途跌宕起伏,晚年也有过辞不就职的经历。 11.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为书抵时相,谓百姓困弊,起为盗贼,天下有危亡之忧。(3分) (2) 吾与东,皆争李纲者。东戮东市,吾在庙堂可乎?(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⑵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上阙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阙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阙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E.一叶小舟从作者眼前的江面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13.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6分) (三)14 名句名篇默写(3分) (1)《逍遥游》中“ ,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 第Ⅱ卷 表达题( 62分) 四 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②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6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③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最美人物”等等投票刷屏搞得不胜其烦。 ④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毕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⑤市民对城市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公路、跨越防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 ①②⑤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在“保护优先”价值取向下制定游戏规则的创新性工作,是对现有制度安排的发展、改革与继承。 B.精准扶贫,是为了脱贫。要完善贫困对象,建立电子档案,按照“脱贫即出,返贫纳入”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C.中国互联网协会6日发布《2015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6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11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过9.05亿,再创新高,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366.5兆。 D.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将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3分钱,打出去产能、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性优化的“实招”。 17.在线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人是群体性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存下去,尤其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脱离群体就意味着将被社会无情的抛弃。个体的梦想也必须在社会框架中才能有更多实现的可能性,所以对于每个人而言, ① ,还应该是群体性的。我们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正义愤填膺, ② ,对道德沦丧痛心疾首,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越是社会有病, ③ ,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方向,才能促进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8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 ,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 1.C (依据第1段“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可知A、B两项说法错误,属于断章取义。D.逻辑混乱。根据第3段“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可知“灵感”并非“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来去而出现”。) 2.D (曲解原意。选项中“放弃”有误,原文第3段是“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 3.D (曲解原意。选项中“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有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 4 解析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答案 ①前一次表现月色明亮的环境特点,推动对饮谈话的情节;②后一次渲染轻松的气氛,暗示事情出现转机。(每点2分共4分) 5解析 对本题的分析应从文中对“三叔”“儿子”“未婚妻”的描写性文字入手,结合上下文内容,从具体的人物身上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答案 ①三叔听了后“眼里潮潮的”,说明他被朴实、浪漫的婚礼所感动;②儿子听了后“心里酸酸的”,他感受到上辈人为找一辆时髦婚车的艰难,使用豪华婚车的心理有了变化;③未婚妻听了后“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感动、羡慕父辈“有趣的佳话”,朦胧产生了办一个别具一格的婚礼的想法。(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6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从“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可以看出三叔关心儿子;从“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可以看出三叔理解父亲;从娶亲的经过可以看出三叔憨厚朴实;从引导儿子简朴结婚可以看出三叔善于引导;从提倡婚姻从简可以看出三叔对幸福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每点2分共6分)) 答案 ①理解父亲,关心儿子;②憨厚朴实,善于引导;③对幸福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 7答案 ①解析 文章以儿子的故事为主,穿插了爷爷和父亲的故事。插叙的作用一般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答案 特点:在儿子的故事中插叙爷爷、父亲的故事。(2分) 用意:①避免平铺直叙,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增强了感染力;②让前一个故事为后一个故事的解决提供因由,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③让三个故事勾连在一起,突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④通过三个故事强化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不一定产生幸福感”的主旨。(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6分)) 理解父亲,关心儿子;②憨厚朴实,善于引导;③对幸福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 8 D (“难一二数”中“一二”是约数中间不能停顿。) 9.D (“路”是古代行政区划,在这里是“各地”的意思) 10 C ( “连续八次上奏请求辞职是因陈东被杀而作出的决定) 11(1)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生活困顿,会起事而成为盗贼,天下将有危急灭亡的忧患。 (2)我与陈东,都力争留用李纲,陈东被斩于东市,我在朝廷合适吗? 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考中元佑三年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为给事中。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困敝,会起事而成为盗贼,天下将有危急灭亡的忧患。 希望停止云中战事,修边保境,与民休息。高丽入贡,朝廷征调百姓开凿运河,百姓骚动。中书舍人孙傅指责高丽于国无功,不应兴大役,孙傅因此被罢职。许翰认为孙傅不应被罢免,当时宰相大怒,免去他的职务,任提举江州太平观。靖康初年,重又被召用为给事中。当时金兵进攻京城刚退,不久改任御史中丞。上言议论边事,趁机陈述决胜之策。种师道被贬为中太一宫使,许翰对皇上说“:师道是名将,沉毅有谋略,山西士兵,人人信服,不可解去他的兵权。”钦宗认为他年老难用,许翰说:“秦始皇认为王翦老而不用,信用李信,终于兵败于楚;汉宣帝任用老将赵充国,终于取得金城之战的成功。从吕望以来,任用老将取 得功业的,不止一两个人。从古鉴今,师老虽然年老,可以任用。”并且说:“金人此次行动,关系到我方存亡,现在如果重创金兵,使之失利而逃,则中原可保, 四夷可服。否则,将来再想行动,一定有不可救应之忧。应当起用师道抗击金兵。”皇上不能听从。提升他为中大夫、同知枢密院,政见越是与同僚不合,因病去职,任延康殿学士、知亳州。因谏官指责而被罢职,任提举南庆鸿庆宫。高宗即帝位,因李纲的推荐,召用他为延康殿学士。到朝后,被授任为尚书右丞兼代理门下侍郎。当时建炎大乱之后,河北山东大盗李成、孔彦舟等人,聚结军队各数十万,都以勤王为名,希望得到张所任元帅。张所任御史,曾经责论黄潜善奸邪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纲任宰相。于是任命张所为河北等路招抚使,率领李成等人部队渡过黄河,号召各地,为兴复大计。黄潜善极力阻止。宗泽建议皇帝不应到南方,应当回到京城,并且诋毁黄潜善等人。黄潜善等人请求罢免宗泽,许翰极力争论不可。李纲被罢,许翰说:“李纲忠义英发,没有他无人能辅助中兴,现在罢免李纲,我留任无益。”极力请求去职,高宗不同意。当时黄潜善奏请诛斩陈东,许翰对亲信们说:“我与陈东,都力争留用李纲,陈东被斩于东市,我在朝廷合适吗?”越是极力求辞职,八次上章,被任命为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提举洞霄宫。又因为谏官指责罢职。 绍兴元年(1131),召用恢复他为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坚辞不至。二月,复任资政殿学士。绍兴三年五月,去世,追赠光禄大夫。 12 CE (选E给3分,选C给2分。C项中“内心的无奈”理解有误,此处恰恰表现的是作者进退悠然的豁达情怀。E项中“小舟从此逝”并非实写,而是词人超脱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 13 ①上阙叙述词人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词人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 然中,人生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令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 物外的理趣。(3分,找出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 ②下阙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既是写深夜风停、水面平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 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 种表达。(3分,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 14(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5 C 16 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继承、改革与发展”。B项,成分残缺,应在“对象”后加“信息系统”。C项,结构混乱,删掉“指出”或“发布”后加“的”。) 17①梦想不是个体性的;②对贪污腐败愤恨不已;③我们就越要有梦想 18例文:勿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 学生不学习,老师有妙招,课后微信发红包,学生上课积极了,课堂活跃气氛好。然而这并非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有家长明确表示此种用“钱”引导的教育会使教育变味。功利化教育下酿成的后果,谁该为其买单? 中国的教育飞速发展,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使得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权。但在这种普遍“精英化教育”下,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摆脱贫穷的境遇?为了飞黄腾达?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立人,而非培养出一个个只考虑利益的“精明人”。 老师微信发红包是无奈之举,面对各种学习乱象与工作成效的压力,焦老师不得不采取这一方法来赢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可是,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出席课堂,认真完成作业不是学生的基本守则吗?当一个普遍的守则转化为一种对于优秀的褒奖,可见教育的退化。正如“不随地吐痰”是公民的基本守则,若它成为需要奖励才可以促成的事,那社会必定出现问题。我们总说:“今天做个优秀学生,明天做个良好公民。”如果连基本学生守则都无法做到,又谈何报效社会呢? 焦老师的做法无疑使教育染上了铜臭味。此种方法短期内或许效果十分明显,可长此以往,难免令学生生成“我来上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需要奖励的”这一扭曲心理。假若有一天,老师停止了发红包,引起的反弹恐怕会更大。此种诡异风气将难以遏制。这样“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行为实在得不偿失。 其实,功利化教育由来已久。那些时时将“我上好学,将来要赚多少钱”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是没有办法领悟到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的。功利化教育的产物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浑身铜臭味的他们难以成为对社会有担当的公民。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为了立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个人品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焦老师与其学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效益”被神化的今天,人们愈加浮躁,事事追求利益。可教育从来就不是利益的附属品,一个真正有学问之人,又怎会汲汲于物质利益呢?若我们的教育演变成“利益争夺战”,那我们所谓的人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心人。社会文明程度要想提高,国民教育就是根源所在。只有从根源做起,社会才能有所进步。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如今中国教育的弊端,学生不愿上课已经成为常态。想要防止“焦老师式教育”的兴起,需要每一个人回归课堂,从源头做起。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学校制度,老师应当努力使课堂变得有趣,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应为教育出一份力。教育是大事,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 我相信,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功利”乌云拨开之后,我们可以回归真正的教育,真正是为了个人品格的培养、知识的提高,而非为了那现实的金钱。 拒绝“红包课堂”,还我纯真教育 近日,某职校老师利用课下发微信红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经媒体报道,有家长明确反对,认为太“功利”,反而使教育变味。笔者也赞同,这种功利性课堂,更容易抹黑纯真的教育。 古贤韩愈的《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的本质,通俗点来讲,就是我不懂我问你你答疑。原本最纯真的东西为什么会被用“红包”才能唤醒?这种发红包的做法无疑给教育抹了黑。 再者,发“红包”的做法也许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能激起学生的攀比心理或自卑心理。得了红包的学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大肆晒图,觉得自己表现挺好但却未收到红包的学生心中苦涩......这些情况其实是并不可能完全避免。况且,教育部不也规定了学校不允许将学生成绩公布么?这种做法不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相悖么? 而且家长的担忧并不无道理。老师课下发红包是能够暂时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具备久远的生命力。 从表面上看,“微信红包课堂”结合了互联网科技的应用,也跟上了工业4.0革命的浪潮,但请想一想,等到学生们那股新奇劲儿过了之后、等到微信红包奖励对他们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之后,余下的会是什么?仍只有倦怠与不满。 没有什么事物是可永葆新奇的。当新奇褪去,露出的才是学生原本面目。上进的学生依旧勤奋,倦怠的学生依旧懒惰。这时为人师表是又该想新招了么?那么新招之后呢?仍余倦怠?所以,只有将教学的魅力发挥出来,才有可能令学生们的热情不散。而像“微信红包”这种方法,偶尔用用尚可,反客为主却是行不通了。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一种传递做人方法的途径。当“红包”占据学生内心,规则制度又该在何处安放?连最基本的课堂制度都要靠着“红包”维持,这也许会演变成教育的另一种悲哀。在这种“红包式”教育背景下成长的祖国栋梁,是否更可能少了一份规则意识多了一点功利思想?是否更容易被社会上各种黑暗所腐蚀呢?令人深忧。 总而言之,教育应保持原有的本质,无论外在形式如何更替,但其实质是不可更换的。拒绝“红包课堂”,更准确地说,是拒绝那种功利思想对教育的腐蠹,而不是拒绝教育的改革。但无论如何,教育的纯真本质是需要被时时刻刻牢记的。 面对“红包”奖励,家长无需神经过敏 某职院焦老师以微信红包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取得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的成果。此事一出,各界议论纷纷。该校师生认可焦老师别出心裁的良苦用心;又有家长担心孩子受金钱的诱惑染上了功利的态度而明确反对。其实,微信红包与平时的奖状奖品并无太大差别,诸位家长大可不必这般神经过敏。 随着近几年道德底线的溃败,金钱至上的风气见长,人们已经警觉起来,不断反思,教育领域首当其冲。故而,家长的担心亦可理解。然而,唤醒理性对待金钱并不能将孩子武装成“金钱绝缘体”,而学校更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大潮中的象牙塔。 微信红包数额不大,与学校期末发的小奖状小奖品无异。其目的都只是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学习兴趣会发生在学生开始认真学习、感受学科魅力之后了。焦老师的做法显然已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家长怎么能对这些积极作用视而不见,反而大呼:“阿堵物害人功利化”呢? 孩子对金钱的欲望与生俱来,也无可厚非,不能轻易地定义为功利。功利者常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枉顾道德法律。但焦老师以红包吸引学生上课并不会使学生为了红包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更不会激起学生杀人放火的冲动。如此看来,家长口中让孩子变得功利便无从谈起。 更何况高考之后各级政府对状元的巨款奖励、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家的巨额奖金都起着积极作用。为何当同样的行为落户到小小的职业学院里的教室中就引起反弹?一个孩子从游戏堆中猛地抬头望向黑板时,难道不该有人为他的勇气和毅力点赞? 当然,焦老师的发红包若成了长期下去的维持课堂的唯一手段,这不禁让我同情起他的钱包来。须知,一个长期的学习热情是不能用钱来完全点燃的。所以,家长更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就是学习,奖励是为了学习,而金钱自有其挣得的正当方法。老师更无义务用金钱来喂养他的学习动力。这应是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金钱奖励的态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