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必须牢记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清晰的逻辑、严谨的思维,都要比劲(jìng)爆的标题、戏谑的吐(tù)槽更加珍贵。 B. 一个人,大凡过度痴迷于个人的癖(pǐ)好,弄(lòng)到无法自拨的程度,往往会疏离世俗人情,从而显得迂腐不堪。 C. 我拥抱这夏日的黎明:池水安静地躺着,荫翳(yì)还留在林边的大道,宝石般的花朵睁眼凝望,黑衣的轻翼悄(qiǎo)然飞翔。 D.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她弯曲(qū)的脊(jǐ)背,富含禅意。而她需要面对的,是心里笃定的路。至于世人的评判,留在生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音和现代汉语常用规范汉字字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运用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等方法进行辨析字和注音,选出正确答案。A项,吐槽tǔ;B项,弄nòng ,无法自拔;D项“生后”应为“身后”,两者都指死后,但“生后”在清代龙启瑞《春秋王不称天辨》“而独一贬於生后之锡命耶”中出现,而“身后”更为常用。故选C。 【点睛】考生要注意字音和字形试题中的考查重点是常见的易误读的,考生在平时积累的时候要有意识的积累多音字和同音异形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在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同时,也带来类似的网络社交诈骗问题。【甲】网络社交平台多建立在虚拟、开放的基础上,除了现实中的熟人外,使用者很难了解其他虚拟ID的真实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更重要的是,一些社交平台不善监管、缺乏自律,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丢失了诚信的本色,必然问题百出,行之不远。 中华民族一直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将守信视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实是天道人伦的法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致亡国,商鞅“徙木立信”为后世所传诵。【丙】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正因此,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和践行诚信价值观,高度重视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2. 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乘之机 B. 安身立命 C. 以致 D. 传诵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D 3. B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辨析词语语义,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析词语,选出最佳答案。A项,可乘之机意为可以利用的机会,符合语境“一些社交平台不善监管、缺乏自律,给诈骗分子”,排除A。B项,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符合语境,排除B。C项, 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符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亡国”的语境,排除C。D选项,“传诵”的侧重于“诵读”,此处应该用“传颂”,侧重颂扬,更符合文中“商鞅‘徙木立信’为后世”。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错误,再进行比对。本题B项,引用句末尾逗号移出双引号,因为这属于间接引用,应把句末点号放到引号外。直接引用别人的原句或原话,句末点号放引号内,如,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间接引用应把句末点号放到引号外。如,杜甫有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故选B。 【点睛】如果前引号前有冒号,则这个引用大多是直接引用,如果前引号前是逗号或什么也没有,那么这个引用应该是间接引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民族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每一个时代核心价值的质量和分量。 B. 一本好书、一个好的故事,既是一扇让人走进历史、了解历史的窗户,也是一粒让人在内心激发红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把红色基因的根基扎深扎牢的种子。 C. “同英雄伟大动机相伴随的,往往是伟大的社会效果。”不仅英雄烈士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 D. 五四运动爆发后,由于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活动,带动了全国各地的群众爱国运动,并使新思想、新观念像决堤的洪水急速向四方蔓延开来,波及社会各个阶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A项,两面对一面,应将“良好的精神风貌”改为“精神风貌”,排除A。C项语序不当,主语相同,要将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所以应该将“不仅”放在“英雄烈士”后,排除C。D项,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去掉“由于”。 故选B。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经过将近一天的灭火和抢救行动,巴黎圣母院才逃过了被毁灭的命运。但这次突然而至的大火,①_______________。巴黎圣母院的火灾②_______________,是因为它的哥特式建筑结构。而放眼中国,毁于火灾的古建筑也不在少数。防火并非小事,当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够影响一座古建筑的命运。希望这次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悲剧,可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推进古建筑防火保护工作,③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为古建筑的保护敲响了警钟 (2). ②之所以短时间内很难扑灭 (3). ③才能不让悲剧再次重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属于语句补写题,答题思路如下。阅读: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连贯、贴切、严密。①空处于下文的总起句位置,而下文其实以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工作为中心,那么要填的应强调“古建筑的保护”。②空内容结合后文“是因为它的哥特式建筑结构”,需要注意其关联词,那么可知应填“之所以”,而且前文“经过将近一天的灭火和抢救行动”和后文又说“毁于火灾的古建筑也不在少数”,可见此空应强调“短时间内很难扑灭”。③空是结论句由“只有”可推断出要填“才能”与其搭配,又由“失火的悲剧”和“推进古建筑防火保护工作”的句子推测得出“不让悲剧再次重演”。 6.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答案】(1)画面左侧,一个人右手拿着纸币卷成的香烟,左手戴着金戒指拿着苹果手机,身上的领带、钱包、西装都挂着高昂的价格牌。他身后是他的影子,影子中人的脑子一篇混浊,还打了补丁。(2)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汲于物质追求而轻视精神追求,漫画旨在提醒人们减少对物质的追求,增加对精神世界的建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属于漫画题,解答此类试题时要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准确表述。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本身内容甲乙说明,,不可以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漫画中不存在的东西。画面上,从左侧看,可以看出一个人左手戴着金戒指拿着苹果手机,右手拿着纸币卷成的香烟,身上的领带、钱包、西装都挂着高昂的价格牌。他身后是他的影子,影子中人的脑子一篇混浊,还打了补丁。观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画面进行客观描述。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漫画寓意题,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漫画,然后揣摩画面中的含意。理解这幅漫画的关键是这个人的穿着打扮和其身后的影子。这个人穿着打扮体面,可是漫画中的影子只是一团黑影,而且特别展示了影子中的人的脑子的一片混浊,由此可以得出漫画讽刺的主体是物质与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又根据题干要求“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所以答题时先指出其寓意,再提出做法的思考。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5th 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每平方千米数十太比特/秒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千米以上的移动性,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5G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性能指标都比4G有一至数个数量级的提升。 对于在20年间经历了移动手机制式从2G、3G一路狂奔到4G的很多人来说,会自然而然地把5G想象为一种更加快速的手机通信技术。不过,5G与以往各制式的移动通信技术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无线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更为重要的是,从5G开始,移动通信技术不再单纯解决移动状态下人和人、人和互联网之间的实时交互问题,而是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聚集在一起,成为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可以预见,云和数字化转型会成为支撑5G应用发展的地基;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将加速5G应用于具体的生产生活场景;数十亿的传感器连接形成的智能管控将成为5G发展的巨大推力。 随着5G的兴起,我们再一次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改变和机遇。5G时代,不仅意味着无处不在的“超级网速”,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活打开大门。 (摘编自沈可、付智《5G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科学》2018年第四期) 材料二: ▲5G主要体系结构图 (摘编自《5G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赋能》) 材料三: 早在2013年2月,当时的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目前,中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中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已有多项纳入国际标准。 企业方面,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全球5G产业的领军者,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5G相关研究,至今已至少投入6亿美元用于5G研究和创新,在全球已经建立11个5G研究中心,引进各国相关人才,参与5G研究的全球专家超过数千人,目前已经获得全球首张5G产品欧盟无线设备指令型式认证,其5G产品获得欧洲市场商用许可。中兴通讯近两年将5G作为战略重点,2017年,中兴通讯的5G全球合作版图已经扩展到全球多家运营商,并计划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发布5G商用移动终端。运营商方面,上个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公布了自己的首批5G试点城市名单,同时,中国移动成立国内首个具备基于5G最新标准端到端能力的开放实验室,将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 (摘编自王萌《5G,大过想象》,有删改) 材料四: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9日报道:中美两国的设备制造商和电信服务商正争相测试并开始推广未来一代无线网络,它将比现有的4G标准快100倍。政府也参与其中——中国对此的推动更大。 报道称,虽然5G经济学仍在酝酿之中,但推动者说潜在的回报是巨大的。近年来,中国对于5G技术的资金投入不仅大幅领先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甚至超出美国240亿美元。 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的国家在研发技术上可以抢占先机,速度更快。占市场主导地位的设备供应商可以让国家情报机构和军方在监控和扰乱对手国家网络中占据优势。报道称,根据一些标准来看,中国正在领先。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领导的委员会便与中国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协作进行测试和研发。这一国家主导的态度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确保华为之类的中国公司可以销售大量5G设备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宝贵经验。 在美国,大部分试验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威瑞森电信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和诺基亚公司等主导的。 (摘编自《中美展开5G主导权之争》)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5G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无线技术,更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 B. 作为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中国曾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布局。 C. 中国5G军团的主力企业一直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5G商业方向的建设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D. 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的国家在研发技术上可以抢占先机,从而让国家在监控和扰乱对手国家网络中占据优势。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一次通信技术变革都为社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5G让大量新科技深度融入现实生活成为可能,相比于以往,5G将带来更加广泛的影响。 B. 在未来,5G主要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其带来的经济收益率将不断提升,且经济收益的总和也将远远超过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的收益。 C. 和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5G不仅拥有超级网速,并且具有流量密度大、移动性强、低时延的特点。 D. 5G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中美两国在测试和推广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同于中国,美国的试验大多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主导的。 9.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如何才能提升中国5G的发展水平以保证其领先地位。 【答案】7. C 8. B 9. ①企业方面:继续建立5G研究中心,引进各国相关人才,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②运营商方面: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③应用开发方面:加大云和数字化转型、AR、VR、智能管控、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新科技的研发力度。④国家政府方面:抢占研发技术,加大对企业、运营商、应用开发的支持力度,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案例等等。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运用主要错误类型如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和偷换概念等方法细心查找。本题A项,“5G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无线技术”错误,原文材料一“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无线技术”,属于曲解文意;B项,“作为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和“中国曾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布局”两者顺序错误,原文材料三“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属于因果倒置;D项“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的国家在研发技术上可以抢占先机,从而”错误,材料四“占市场主导地位的设备供应商可以让国家情报机构和军方在监控和扰乱对手国家网络中占据优势”,偷换概念。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等。题中B项,“且经济收益的总和也将远远超过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的收益。”理解有误,原文材料四 “虽然5G经济学仍在酝酿之中,但推动者说潜在的回报是巨大的”,并没有将5G经济收益与其他收益进行对比,所以无中生有。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核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此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如何才能提升中国5G的发展水平以保证其领先地位”,抓住“如何”,就是问多方做法,所以我们可以从材料筛选出主要信息,多角度答题。譬如,材料三“企业方面”,“一直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引进各国相关人才”,从这些筛选整合出角度一企业方面。材料三“运营商方面”,“将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等,从中筛选整合出第二点运营商方面。而材料三第二段概括出第二点国家角度,从材料一的内容和材料三的第一自然段则可概括出家长和社会的角度。材料一摘编自沈可、付智《5G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又由其中内容可概括出第三点应用开发方面,由“云和数字化转型会成为支撑5G应用发展的地基;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将加速5G应用于具体的生产生活场景;数十亿的传感器连接形成的智能管控将成为5G发展的巨大推力”概括出“加大云和数字化转型、AR、VR、智能管控、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新科技的研发力度”。材料四“政府也参与其中——中国对此的推动更大”可得出第四点国家政府方面,综合筛选整合出“抢占研发技术,加大对企业、运营商、应用开发的支持力度,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案例”。 因此,我们在答题时要根据题干问题快速浏览全文筛选整合答案,并能够根据题干进行反向思考,多角度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头人与空碗 蔡怡 (1)一九七九年,刚刚开放不久,住在美国的我,就兴冲冲地想帮父亲找他失散了四十三年的家人。对我这个念头,一向被母亲讥为木头人的父亲,反应并不热烈,只木木地回应:“别麻烦了,让他们永远活在我心中吧……”紧接着他在越洋电话中长叹一声,就不再言语了。我猜他又是眼神好遥远、好飘忽地望着无际的天空……父亲说他在十六岁时,也就是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跟着学校离开老家山东聊城,做起了流亡学生,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见过父母。 (2)“胜利后,你怎么不赶快回家呢?”听故事的我摇着父亲问。 (3)父亲回答:“我正在沙坪坝中央大学念大四,要先去南京校本部把书念完呀!” (4)“那念完书后就赶快回家啊!”我焦急地说。 (5)“唉!谁知那时家乡成了个名词,回不去啦!”父亲继续说故事。 (6)“一九四六年秋天,我一到山东青岛,就焦急地打听聊城的消息,但家乡的消息根本传不出来。到了一九四七年底,听说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弃守,有位堂兄从聊城逃到济南,我就兼程由青岛赶去济南会面。但这堂兄劝我先别急着回去,因我去过重庆,恐会拖累家人。所以望着近在咫尺的聊城,我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胶济铁路即将被拦腰切断,再耽搁就回不了青岛。当时真是急得我捶胸顿足、扼腕兴叹!但也只有一步一回头地上了回青岛的火车。” (7)“那后来呢?”我急急追问父亲。 (8)“后来……谁料得到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会兵败如山倒?后来……不就和你妈逃到台湾来,就再也回不去啦!” (9)故事就说到这儿,父亲长叹一声,不再言语了。他的眼神好遥远、好飘忽地望着无际的天空……虽然父亲不再言语,我却在他的眼神中读到他因一时犹豫所造成的锥心蚀骨的痛与自责。所以打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决心,将来要帮父亲找他的家人。 (10)一九八一年,我不顾父亲的木然,悄悄托人在山东聊城登起寻人启事。 (11)刚开始登报,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谁知半年后就收到了一封山东聊城蔡庄寄来的信。我拆信的手哆哆嗦嗦地抖个不停……信上捎来天大的好消息,说爷爷奶奶还活着,要父亲尽快回乡见上一面。我正要狂喜狂喊时,不经意瞄到信尾这自称是父亲堂侄儿的蔡宝意写的一行小字:我们这位堂叔本名应是蔡宝光,在家里还有一个等了他快一辈子的媳妇刘金娥……①看到这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上下不停地颤抖……颤抖……这么多年来我终于明白,每次提起爷爷奶奶,父亲总是沉默不语、怅然长叹的原因了;也终于明白母亲总是讥讽父亲是个一个字儿也蹦不出来的“木头人”的苦闷。这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加上隐瞒曾做小丈夫的苦,几十年来就像石磨般一再地蹂躏着父亲的心,也难怪他被折磨成木头人哪! (12)这封家书,让父亲背上了对婚姻不忠的原罪,让母亲在一夕之间成了小娘,让父母原本就不和的婚姻掀起了滔天巨浪。我望着那满怀期待却闯下大祸的家书,不知心中该怨谁。 (13)发飙了一百多天的母亲终于安静下来。到底一九四八年初,父亲来到自家门口却没有进去,除了逃避内战,也为逃一桩他不要的婚姻。对婚姻,他早做了抉择,聪明的母亲该明白吧。 (14)于是我劝父亲赶快经美国转赴大陆探亲。但因台湾当局的严厉警告,父亲坚持不敢走这条线路,我们也只有眼巴巴地等到一九八七年,台湾当局终于开放两岸观光了,这才急吼吼地经香港、北京直奔山东聊城蔡庄。 (15)当一群小辈簇拥出来一个满面风霜,双脚被缠过又放开,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看起来比父亲大上十岁的乡下农妇时,父亲完全不认人地问:“你是谁啊?”那农妇沙哑着声,有些腼腆地说:“我是刘金娥啊!”父亲愣了一下,先看了母亲一眼,然后焦急地问她:“咱父亲母亲还活着吗?”刘金娥不答话,请大家走进屋里,往前一指,两张遗像赫然摆在供桌上,奇怪的是,供桌上还放着一个早就被岁月洗褪了釉的空碗。 (16)蔡庄的人是怕父亲不回来,才撒下瞒天大谎。原来爷爷早在廿年前就过世了,而奶奶是在一九八一年才撒手人寰的。②刘金娥说:“我们娘……”她怯生生地看了眼母亲,改口说,“你娘生前每次开饭,都要放这个空碗在桌上。说这碗是你当年,也就是你十六岁那年,有天夜里突然由学校回来,喝了碗小米粥的碗。你这一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完全没了音信。但你娘一直相信你还活着,她说你一定会活着回来看她的……”我大妈一面擦眼泪,一面指着供桌上和爷爷奶奶一起痴痴地等着父亲的那个空碗。 (17)一向言语不多的木头人父亲,终于在那个似曾相识的空碗面前完全崩溃了。他那忍了五十年的乡愁家恨,他那藏在心中五十年的自责与痛苦,终于像决了堤的黄河,一发不可收。只见他双腿慢慢跪了下来,望着他父母的遗像,号啕大哭……在我听来,父亲的哭声不是哭声,而是心灵深处那从未愈合的伤口,惨遭撕裂所发出的最痛苦的哀号,最愤怒的呐喊。但是,无论他怎样呐喊,又怎能唤回那五十年的岁月,那倚门而待、日日期盼的双眸,还有那两个心灵被扭曲的女人的青春?父亲心中的痛,是永远……也拔不出来了。 10. 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①看到这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上下不停地颤抖……颤抖…… ②刘金娥说:“我们娘……”她怯生生地看了眼母亲,改口说,“你娘生前每次开饭,都要放这个空碗在桌上。 11. 结合全文分析第(1)节中父亲“反应并不热烈”的原因。 12. 分析文章第(2)-(9)节的叙述特色。 13. 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处父亲“哭声”的内涵。 【答案】10. ①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听到消息后的吃惊与震撼。②神态、语言描写,从“我们”到“你”的人称转变,细腻地刻画除了刘金娥的知趣和无奈。 11. ①父亲一向言语不多,比较内向。②父亲知道回乡的希望渺茫。③父亲身上带有太多“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④父亲隐瞒曾做小丈夫的苦。 12. ①插叙,穿插叙述我和父亲对话,丰富文章内容,交代了父亲曾回乡而又因时代动荡与故乡失之交臂的故事。②主要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父亲的对话,使文本更具真实性,使读者更能体会作者心情,拉近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更利于读者理解到父亲的痛苦。③通过对话,大段呈现其对话内容,是叙述更具体、丰富。 13. ①父亲的“哭”是他离开家乡五十年的“乡愁家恨”,是一种“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苦。②父亲有愧于母亲和刘金娥,父亲的“哭”是这五十年来的自责与痛苦。③父亲的“哭”更多的是大时代操纵下小人物的一种生存的悲哀,一种时代洪流下人的无奈与无力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理解句子首先要从本句入手,理解句子本身的意义,还要从深层次理解,比如从句子的结构;关键词语,如动词,形容词以及特殊的副词;修辞手法;结合段意理解;抓住中心来理解;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等。第一句画横线的句子 “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可以看出使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上文“我正要狂喜狂喊时,不经意瞄到信尾这自称是父亲堂侄儿的蔡宝意写的一行小字”可知其听到消息的吃惊,又由后文“这么多年来我终于明白……”可见“我听到消息后的吃惊与震撼”。第二句画线句“我们娘……”“你娘生前每次开饭,都要放这个空碗在桌上”用了语言描写,“怯生生地看了眼”是神态描写,很多学生会忽略了人称的变化也是一种表达技巧,所以在语言上,从“我们”到“你”的人称转变,细腻地刻画除了刘金娥的知趣和无奈。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此题属于分析句子原因的类型题,解答时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内容和时代背景,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分析作答,并且力争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作答。主观原因一般包括思想、情感、性格等;客观原因包括社会原因、时代原因等。主观原因从父亲自身考虑,“一向被母亲讥为木头人的父亲”“一向言语不多的木头人父亲”可知父亲一向言语不多,比较内向;“加上隐瞒曾做小丈夫的苦”可见父亲想要隐瞒曾做小丈夫的苦。客观原因从社会时代背景考虑,“因台湾当局的严厉警告”可见当时局势紧张,父亲知道回乡的希望渺茫。“胶济铁路即将被拦腰切断,再耽搁就回不了青岛”“除了逃避内战,也为逃一桩他不要的婚姻”可知父亲身上带有太多“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以从叙述顺序、叙述人称、情感和叙述的关系、表达技巧等方面思考。本文从叙述顺序看,采用了插叙,在“我”的不断追问中,父亲反复回忆过去,断断续续地将父亲曾回乡而又因时代动荡与故乡失之交臂,使文章内容丰富。从叙述人称上看,主要采用第一人称,虽然是我和父亲的对话,但父亲的叙述是在“我”的不断追问下讲述完的,这使文本更具真实性,“我”向读者直接展示行为内心活动,如“看到这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上下不停地颤抖……颤抖……”,使读者更能体会作者心情,拉近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加上隐瞒曾做小丈夫的苦”,更利于读者理解到父亲的痛苦。从情感和叙述的关系看,大段呈现其对话内容,使叙述更具体、丰富。 【13题详解】 本题考核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题时明确此题属于考查探究小说情节的内涵,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其含义。表层含义即其字面含义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象征义等,注意与文本的联系,多角度多层次深入。表面看“他那忍了五十年的乡愁家恨,他那藏在心中五十年的自责与痛苦”,联系前文,还知“父亲说他在十六岁时,也就是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跟着学校离开老家山东聊城,做起了流亡学生,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见过父母”,由此得出父亲的“哭”是他离开家乡五十年的“乡愁家恨”,是一种“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苦。“无论他怎样呐喊,又怎能唤回那五十年的岁月,那倚门而待、日日期盼的双眸,还有那两个心灵被扭曲的女人的青春”可见父亲有愧于母亲和刘金娥,父亲的“哭”是这五十年来的自责与痛苦。深层含义联系时代背景文本主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父母包办下的婚姻和“因台湾当局的严厉警告,父亲坚持不敢走这条线路”,所以父亲的“哭”更多的是大时代操纵下小人物的一种生存的悲哀,一种时代洪流下人的无奈与无力感。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同“勿”,不要 B. 养生丧死无憾 丧:……办丧事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D.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发:分发粮食 15.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从反面阐释他的治国之道,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陈述“民加多”的措施、道理与应持的态度。 B. 孟子采用排比的手法,给渴望民众拥戴的梁惠王描绘出“仁政”之后百姓安居殷富的景象,促使他实行“仁政”。 C. 孟子运用比喻论证,对梁惠王进行旁敲侧击,并指出统治者实行“王道”时所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 D. 孟子说理环环相扣,说理逻辑明晰,气势逼人。选段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此类试题在解题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前后文的意思为根据,认真推敲,仔细辨析,可以运用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成语推断法等理解文言实词含义。D项,“涂有饿殍”意为路上有饿死的人,后文“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假设官府所说,又知这些话是孟子对大王说的,由此推敲出“不知发”的“发”应该大王、官府为动作的发出者,而且“发”有打开之意没有分发之意,所以“发”延伸为打开粮仓,而不是分发粮仓。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考核的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本题A项,“孟子从反面阐释他的治国之道”错误,原文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孟子都是从正面阐释他的治国之道,而非“反面”。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 ,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徙邓州。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颔之。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移书金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日,卒,年六十三。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节选自《宋史·张叔夜传》) 1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无故事,拒不与 故事:旧事,成例。 B.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 略:侵略,夺取。 C. 叔夜使间者觇所向 觇:窥视,察看。 D. 钦宗手札趣入卫 趣:同“趋”,小步快走。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B. 擒其副贼,江乃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连四日,与金人大战 秦人说,与郑人盟 D. 帝回首字之曰 蚓无爪牙之利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叔夜不辱使命。在辽国的宴会上比试射箭时,张叔夜第一个射中靶心,当辽人要检查他的弓时,他进献了山川、城郭、服器等五幅图,从而维护了国家尊严。 B. 张叔夜善于作战。宋江在河朔起兵,张叔夜派间谍侦探他们的动向,并在城附近设下埋伏,又让轻兵去海边,引诱敌人出战,成功击败了宋江,并使之投降。 C. 张叔夜长于治兵。靖康元年闰月,张叔夜在玉津园列兵,皇帝登上城楼看见铠甲闪亮、施礼舞蹈的场景,十分高兴,于是提拔张叔夜做了资政殿学士。 D. 张叔夜誓死报国。金人打算另立异姓为皇帝,他不畏金人,请求立太子为帝,惹怒了金军统帅,被勒令北上,途中带着未酬的报国之志绝食而死。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从 弟 克 公 弹 蔡 京 京 迁 怒 叔 夜 摭 司 存 微 过 贬 监 西 安 草 场 久 之 召 为 秘 书 少 监 擢 给 事 中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2)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 【答案】16. D 17. C 18. A 19.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20. (1)张叔夜就自己统率中军,他的儿子张伯奋率领前军,张仲熊率领后军,共三万人,第二天就上路。 (2)途中不吃饭,只是有时喝热水。已经到达白沟,驾车的人说:“过界河了。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此类试题在解题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前后文的意思为根据,认真推敲,仔细辨析,可以运用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成语推断法等理解文言实词含义。D项,趣,通“促”,催促。联系原文“金兵再至,钦宗手札”,可见钦宗下手令让叔夜入京守卫,而不是钦宗小步快走就能解决的。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要求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因在学习过程中补充其他经常涉及的虚词知识,能在具体语境中去辨识和运用,理解词句中某个文言虚词的特定意义和用法。常用的方法有句意分析法、语法辨析法、判断词性法、删除替换法等。A项,介词,表示凭借,凭,靠/介词,表示工具,拿、用;B项,副词,才/副词,却、竟,反而;C项,两者都是介词,引出共同活动的人,和,跟,同D项,代词,他/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考核的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本题A项,“写他进献了山川、城郭、服器等五幅图”错误,原文 “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根据文意,他拒绝辽人看弓的要求从而维护了国家尊严,而后回国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共五篇,张冠李戴。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可先找出人名、地名、官职名,确定主语宾语,主语前要断开,宾语后要断开。“蔡京”是“克公”的宾语,所以 “蔡京”后要断开。同理,“叔夜”做“蔡京”的宾语,“叔夜”后要断开,又“微过”后要断开。“贬”是动词,其动作的发出者还是“摭司”,讲的是另外的事件,所以“贬”前应断开。表示时间的词常位于句首,应该单独断开,所以“久之”前后断开。从句子结构的对称看,“召”“擢”对应,其后说的都是官职的任职升迁,所以“擢”前断开。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注意补充主语“张叔夜”,“即”,就;“将”,统率;“合”,共;“翌日”,第二天。(2)中的“食”,吃;“粟”,谷子,这里引申为饭;“唯”,只;“汤”,热水;“既”,已经。 【点睛】参考译文: 张叔夜字嵇仲,是侍中张耆的孙子。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因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向朝廷献上自己的文章,被授任知舒、海、泰三州。再次献文章,朝廷召他考试制诰,赐他为进士出身,升任右司员外郎。 出使辽国,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标。辽人惊叹诧异,要求看他用的弓,因为没有前例,他拒绝了。回国后,他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共五篇,上奏给朝廷。他的堂弟张克公弹劾蔡京,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抚司找出他的小过错, 把他贬任为监西安草场。很久以后,被召任为秘书少监,提升为给事中。升任礼部侍郎,又被蔡京忌恨,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出任海州知州。 宋江在河朔起事,转战十郡,官军不敢触其锋芒。宋江军队将到海州,叔夜派侦探侦知他们的去向,宋江军队直接到海边,抢走大船十多艘,运载战利品。张叔夜于是招募死士得到一千人,在城边设伏,而让轻兵在海边抵抗,引诱宋江军队作战。先把壮卒埋伏在海旁,等两军作战时,用火烧掉宋江军队的船只。宋江军队听说船被烧,都没有斗志,伏兵乘机攻击,活捉宋江军队的副首领,宋江才投降。 靖康改元,金兵南下,叔夜再次上章请求拨给骑兵,与诸将并力截断敌人归路,奏章未上报。改任知邓州。四道设置元帅,叔夜兼任南道都总管。金兵再次攻到,钦宗下手令催他入京保卫。立即自己统率中军,他的儿子伯奋率领前军,仲熊率领后军,共三万人。第二天出发。十一月十五日,到达京都,皇帝到南薰门接见他们,军容非常整齐。入宫谈话,张叔夜认为敌人兵锋锐利,希望像唐明皇避安禄山之乱那样,暂时到襄阳然后再准备到雍。皇帝点头同意。闰月,皇帝登上城楼,叔夜在玉津园排列军队,铠甲放光,在城下拜舞。皇帝越发高兴,升任他为资政殿学士,令他带兵入城,不久任签书枢密院。接连四天,与金兵大战,斩杀金兵金环贵将二人。皇帝派使者送去蜡书,把褒扬宠任张叔夜的事情传告各地,但仍没有军队开来。城陷后,叔夜受伤,父子仍竭力作战。皇帝再次驾车出城,叔夜因此叩马而谏,皇帝说:“我为了百姓的缘故,不得不亲自前往。”叔夜痛哭着再次跪拜,人们都哭了起来。皇帝回头喊着他的字说“:嵇仲努力吧!” 金人打算另立异姓为帝,叔夜对孙傅说:“现在的事态,只有一死而已。”写信给金兵两位元帅,请求立太子为帝以符民望。两位元帅大怒,追到军中,到了后来叔夜仍然抗请如初,于是跟着皇帝到北方金国去。途中不吃饭,只不过不时喝些汤而已。到达白沟时,车夫说:“过了界河了。”叔夜就突然惊起,仰天大呼,于是不再说话。第二天,去世,终年六十三岁。死讯传来,朝廷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唐]李贺①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②,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③;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注】①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或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的批判。②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③鼍鼓:用扬子鳄的皮制作而成的鼓。 21. 诗歌前九句通过场景描写,写了宴会的□□□□和□□□□景象,为尾句抒情造势。(注意: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的成语或短语) 22. 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即事抒怀诗,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21. 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22. 这是一首即事抒怀诗。①诗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其后四句写了音乐歌舞的美妙,突出了酒宴的辉煌与美好。②其后两句讲述春光正好,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桃花随风如雨而落,但死亡紧随而来。③尾两句笔锋一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答政治讽刺诗也可,理由如下:①注解;②诗歌前11句讲述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③尾两句使用反语,暗带讽刺,说“统治者能喝酒喝吧,死后什么都喝不了,即便是好酒如刘伶,死后想喝酒也不可能了”。]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可以从诗歌题目、时代背景和诗歌题材切入,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另外,要注意注释中交代作者的人生经历或诗歌创作背景,抓住这些有效信息,了解诗歌的内容或情感。本题中,先根据题干要求“诗歌前九句通过场景描写”,理解这九句含义理解诗句含义: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题干要求“两个四字的成语或短语”,所以写的是觥筹交错和歌舞升平景象。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应先明确态度,做出选择,然后阐明理由,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如果选择“即事抒怀诗”,那么答题时要紧紧围绕其进行分析。诗的前九句都是在写宴会的景象,应对其景象进行概括,即“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其后四句写了音乐歌舞的美妙,突出了酒宴的辉煌与美好”,这是“即事”,眼前之事。写景常常是为了抒情,而且要阐述的是“抒怀诗”的理由,要侧重分析为什么抒怀,所以对写情的其后两句不能像写景那样简单概括,而是需要具体分析:其后两句讲述春光正好,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桃花随风如雨而落,但死亡紧随而来。常常结尾才是卒章显志之处,所以尾两句笔锋一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如果答政治讽刺诗,那就要围绕其讽刺意味答题。注释常常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根据注释“①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或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的批判”可以看出政治讽刺意味注解;而诗歌前11句描绘了歌舞升平的景象,如喝酒用“琉璃钟”,其形容酒杯名贵等,可见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既然要说其实政治讽刺诗,那么要看出诗歌末尾抒情表达的深层意味,尾两句说“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其实是一种反讽手法,讽刺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卜算子·咏梅》) 【答案】 (1). 隰则有泮 (2). 言笑晏晏 (3). 曲终收拨当心画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 茕茕孑立 (7). 多情自古伤离别 (8). 今宵酒醒何处 (9). 独自风流独自香 (10). 明月来寻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的易错字有“隰泮”、 “言笑晏晏”、“拨”、“唯”、“僮”“茕茕”、“宵”等。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段话引人深思: 做官要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思危、思退、思变,三思而后行,何止做官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三思而后行 我们应当以什么态度面对生活?是明知道有危险依然英勇无畏地敢冲敢闯?还是站在高处令万人瞩目?可有时止步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正如做官中的三思,明哲保身,于我们生活而已,可顺从旁观者与过来人的意见有时也可以避免我们撞得遍体鳞伤。思前想后,“三思而后行”应该就是我们需要的一种态度。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富者讥笑着说自己多年来都梦想着去南海,然而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物力也没有成功,你凭什么去呢! 很明显,以富者的经济基础的确更有可能到达南海,但南海之路的迢迢漫漫、艰难险阻击碎了富者的南海之梦,对于贫者又怎样呢?连富者都到不了南海,富者也不赞成我去,去很难吧?于是贫者选择了放弃。不!不是这样的!放弃通常不是一种合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更是不能轻言放弃。世之奇伟瑰丽之观多在人迹罕见之处,不可轻得也。一位著名的登山队员曾说过:“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感岂是登上哪个小土丘可以媲美的?”所以贫者并没有放弃。他考虑着,南海是不可到达的吗?当然不是,佛教圣地永远对每个来访者敞开胸怀。一瓶一钵足乎?足矣。一路上不求风景如画,不求安逸舒适,只求最后到达神圣的所在。我能到达吗?我相信我能。一切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加以我虔诚不二的朝圣之心,千里之外的南海最终会为我所拥抱。可以去南海了吗?试试看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贫者选择了“为之”。他周缜地考虑了事情的条件与情况,此谓之“三思”。最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通往南海的路,此谓之“行”。三思而后行,他成功了。第二年从南海归来,从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圣地回来,也就是那个富者不曾到达的地方。 不得不说,是三思而后行帮助他实现了南海之梦。南海之梦由来非一朝,但他没有冲动地马上实行他在等待,等待时机的成熟;他在思考,思考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他忍住了猛地袭上心头的冲动,我想这也是佛家共有的一种智慧吧。 不免想到当下。我们现在的时代,早已为过多人指责,浮华空洞也好,争名逐利也罢,也许是事实。但我们可不可以少一些冲动的口诛笔伐,多一些深沉的思考,更多地关注他人的价值,甚至,让“我们”也成为“他人”。 其实,三思而后行并非只是圣人的特权。当中国在法留学生以理性的爱国行动维护了中华的尊严;当地震时期,那么多普通人通过研读唐山大地震纪实文学找出措施,那一刹那,我们与那些高高在上的他们的名字并无相异——都是理性的思考者,都是三思而后行的人,都是用理性实现价值的人。 巴金说过:“血固然宝贵,但也会迷糊了我们的双眼。光荣地献出自己,那是英雄的事业,我们似乎更需要平凡的人。”三思而后行,前提是思,重点是行。面对生活,三思,然后就行动起来吧!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由做官的“思危、思退、思变”“,引导考生思考生活中的“三思”。本题的审题还是很简单的,就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关键是要理解其含义。“三思而行”原指经过三次考虑,然后去做。后泛指经过反复思考,然后去做。做事之前考虑周详,各方面的利弊都考虑到位,也能听听别人的意见,而不急于行动。这句历来被奉为稳妥做事的经验法宝,也是人成熟老练的标识之一。 注意题干要求:题目自拟,文体明确,不可写诗歌。 素材: 1. 有一回丰子恺先生要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他:“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跟来。”后来丰子恺先生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如此:前头牵了一只羊,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就算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群而另觅生路,鸭子也是如此。实际上我们每天也都急匆匆地跟在一件事的后面,奔赴别人成功过的目标,盲目重复别人走过的路 2.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很有道理的,丧失了怀疑和判断能力,只能盲从别人的意见。最可笑的例子就是对菠菜能不能补血的争论。以前关于营养学的参考书上说吃菠菜能补血,但后来看到其他的书出来辟谣,吃菠菜不补血,这是一个误区,最近好像又有人站出来重新提出“补血论”。要是万事局限于书本,你相信哪一个?所以说,我们在读书之前一定要有个信念,这书里面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可能还有其他结论,这一点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3.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现在的学生也一样,人云亦云的还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教育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力提倡“不盲从”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创造能力。 4. 申纪兰,是一株永不褪色的青松,昂然屹立在太行山上。她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践行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宪法》,如今90高龄的她仍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 申纪兰,是一面旗帜,在历史和人生的舞台上以自己的劳动本色展现出巾帼风采。她一生不曾离开劳动,即便90岁高龄,每天还是力所能及地参加劳动。在申纪兰身上,“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初心已经化为血液。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始终在为了初心、责任、使命、荣誉而艰苦奋斗。 名人言论: 1.《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2.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3.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4.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人性的弱点》) 结构: 材料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一看标题就能知道作者的写作中心。平时注意积累优秀范文的标题,然后加以改造。能标新立异并能表明观点就更加理想了。(二)引述材料+表态+观点。开篇表明“三思而后行”的观点。(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阐述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文章从“贫者和富者对梦想的追求”到引申到生活中如何三思实现梦想,逐层深入说明三思而后行的意义。(四)提出呼吁。面对现实提出思考,引导读者由赞同三思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五)点题,再次明确观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