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美的真谛自读文本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学案鲁人版必修 (1)
自读文本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孤独的美丽 刘 乐 哲人说过:“孤独是一种美。”我喜欢孤独,对我而言,孤独也是人生的一种美。 孤独是一种超脱。我喜欢在万籁俱寂、灯火阑珊的午夜,将一杯淡绿清香的银针茶置于 案头,焚香捧书,或感受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胸襟抱负之千古绝唱,或揣摩传记中的真真假 假、飞短流长,或感叹小说中的命运造化、人生无常。于心驰神往之间,游离于现实之外。 暂且忘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人世喧闹,抛开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琐碎人生,悠悠 于南山东篱之下。 孤独是一种悠然。通过阅读,我可以追随金庸笔下的刀光剑影纵横驰骋于险恶江湖;或 是跟从徐志摩尽情领略风吹雨打之乱世情缘;抑或逆溯千年,细细品味屈子报国无门的苍凉 悲楚。时而“老夫聊发少年狂”,时而“八千里路云和月”……此时此刻,这种精神上的飘 飘欲仙是多么悠然惬意啊! 孤独是一种享受。我可以关起门窗,吼上一段荡气回肠的笑傲江湖给自己捧场;披一件 大氅,做一个蔑视的表情于镜前孤傲自赏;我还可以随心所欲烹一锅美味然后风卷残云,放 一碟百看不厌的经典爱情片喜泣无常;或许我还会悄然于窗前窥视外面的匆匆过客与人世沧 桑……此时此刻,我忽略众人的口味,回避人前的目光,淡忘世俗的伤害,沉醉于自我的意 境之中是多么地轻松快意啊! 孤独是一种自省。独处给了我审视自我的空间。当我穿梭于茫茫人海之中,当我孑然一 身于潺潺流水的岸边,或是端详着水墨淋漓间纯真的笑意时,我仿佛是一缕青烟悬浮于人间 的枪林弹雨之上,不再为鸡毛蒜皮之事而耿耿于怀,不再为不足挂齿之利而郁郁寡欢。孤独 给了我一面铜镜,让我的卑劣自私狭隘无知统统溢出体外,让我从自负好强、偏执顽固的虚 荣心理中清醒过来,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人世变迁中习惯挫折,让我在一片繁花似锦的明媚蓝 天下心平气和,让我尝尽孤独后宽恕他人,笑面人生……此时此刻,我的心胸是多么宽阔和 纯净,我的步伐是多么稳健和自然。 孤独是一种美丽。不再有“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的凄凉,这种美丽体现在思考上,“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静静地独思冥想,这就是永远的美丽。 “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我庆幸,我拥有了孤独的美丽。 微感言: 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荀悦《申鉴·杂言上》 赏读: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在上不骄,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赏读: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海瑞《治安疏》 赏读: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用纯《朱子家训》 赏读: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知道,这便是做了 大坏事。 一、作者视窗 宗白华(1897—1986),原名宗之櫆,字伯华。现代美学家、诗人。 江苏常熟人。1916 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 年被“五四”时 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 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 8 月受聘于上海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 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 1920 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 年回国后在 南京、北京等地的大学里任教。曾任全国美学学会顾问。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 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美学散步》《美学与艺境》 等。 在美学中散步的宗白华 宗白华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也就塑造了一种淡泊、灵启式的生活方式。也 许,要想体验到中国艺术至境的乐趣,宗白华的选择是惟一的,但是,世界上的艺术是多姿 多彩的,因此人生也应是多元化的,何况,人生的至境也还有其他几种。中国古代美学遇到 宗白华真可谓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学贯中西,跳出来又扎进去,这猛子才扎得深。也正是在 宗白华的文章里,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被熔炼出来并被标举到了极致。也许在他之前也曾有 人发掘过,但都不可能像他那样贯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这一点或许是得益于他 曾深究过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生命哲学。 中国哲学、中国诗画中的空间意识和中国艺术中的典型精神,被宗白华融成了一个三位 一体的问题:一阴一阳谓之道,趋向音乐境界,渗透时间节奏;其实都体现着一种精神:人 的悟道、道合人生,个体生命与无穷宇宙的相应相生。 可以说,宗白华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他作为一个审美悟道 者本身已成为一种道显而美的象征。但我们还应借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天地之间去不断 求索。 二、写作背景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唯一一部美学著作,几乎汇集了其一 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其词句典雅优美、充满诗意,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阅读 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 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人们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就会 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 都应该读这部《美学散步》。 三、基础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深邃.( ) ②尘滓.( ) ③刹.那( ) ④寂寥.( ) ⑤造诣.( ) ⑥叶燮.( ) ⑦群籁.( ) ⑧参差..( ) ⑨澹.尔( ) ⑩深隽.( ) ⑪泖.中( ) ⑫罔.识东西( ) ⑬深篠.( ) ⑭真谛.( ) ⑮临渊窥.鱼( ) 2.辨形组词 ① 镌 携 ② 涎 诞 ③ 谛 缔 ④ 辨 辩 ⑤ 摹 摩 ⑥ 赡 澹 3.近义辨析 (1)流露·暴露 辨析:流露:(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 显露出来。 例句:“今天我们的问题都________出来了,如果能总结好,这也是一笔财富!”虽然球队 遭遇惨败,但是主教练赛后并没有________出太多的沮丧。 (2)淡泊·淡薄 辨析: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①(感情、兴趣等)不浓厚;②(印象)因淡忘而模糊。 例句 1:“株洲高架桥垮塌”事件,反映出某些政府领导对建筑行业缺乏监管,也反映出某 些建筑行业因“追求速度”而________了产品质量意识。 例句 2:__________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3)胜地·圣地 辨析: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圣地(延安) 胜地(大明湖) 例句 1:都汶公路建成后,成都到汶川的旅程将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是去游九寨黄龙寺、四 姑娘山、阿坝大草原等旅游________最便捷的途径。 例句 2:随着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方案的实施,井冈山、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这五大 革命________携手发展的红色旅游成为沿海城市旅游爱好者的首选景点。 4.词语解释 ①真谛: ②淡泊: ③深邃: ④造诣: ⑤沉酣: ⑥静观: ⑦临渊窥鱼: 一、文本助读 结构图示 本文运用大量的具体事例对“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这一文艺原理进行充分的论证 说明,并指出两者的内在联系,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中国艺术正是由空灵而充实 的。 二、小组合作 1.怎样理解宗白华先生提出的“空灵”与“充实”? 答: 2.宗白华认为作家与作品是怎样的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文学思想? 答: 3.作者是怎样阐述“生命的境界”与“艺术的境界”的辩证关系的? 答: 三、师生探究 在“空灵”这一章中作者所举的例子以晋代作家作品为主,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晋代的作家 作品持一种什么态度? 答: 一、文本审美 (1)用例典型,说服力强 作者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建构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之上,运用具体事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说 明,这些例证中既有具体体现空灵或充实的生活经验、艺术作品,又有前人对空灵或充实的 理解与体验。如:用苏东坡和王羲之的诗文说明“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观点,引用周济的文 句“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来说明“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 诞生的时候”的观点。 (2)思路清晰、情感真挚、语言形象 本文有着清晰的思路,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并运用了形象的语言,使全文深入浅出、通俗易 懂。如作者在第二部分结尾引用陶渊明的《饮酒》诗,既用来说明“‘自远’是心灵内部的 距离化”以结束对空灵的表述,又用来说明“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 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以过渡到对充实的论述。另外,“文艺站在道德 和哲学旁边能并立而无愧。它的根基却深深地植在时代的技术阶段和社会政治的意识上面, 它要有土腥气,要有时代的血肉,纵然它的头须伸进精神的光明的高超的天空,指示着生命 的真谛,宇宙的奥境”以及“相叫必于荒天古木,这是何等沉痛超迈深邃热烈的人生情调与 宇宙情调!这是中国艺术心灵里最幽深、悲壮的表现了罢?”等语句感情真挚饱满,语言生 动形象。 二、写法迁移 事例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而典型的事例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我来练笔 请你运用典型事例写一段议论性文字,300 字左右。 答: 提醒:完成作业《自测自评》 答案精析 自主积累 三、基础梳理 1.①suì ②zǐ ③chà ④liáo ⑤yì ⑥xiè ⑦lài ⑧cēn cī ⑨dàn ⑩juàn ⑪ mǎo ⑫wǎnɡ ⑬xiǎo ⑭dì ⑮kuī 2.① juān 镌刻 xié 携手 ② xián 垂涎 dàn 诞生 ③ dì 谛听 dì 缔造 ④ biàn 辨析 biàn 争辩 ⑤ mó 描摹 mó 揣摩 ⑥ shàn 赡养 dàn 澹泊 3.(1)暴露 流露 (2)淡薄 淡泊 (3)胜地 圣地 4.①真实的意义或道理。②不追求名利。③高深;不易理解。深;深远。④(学术、技艺等) 达到的水平。⑤深深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⑥冷静地观察。⑦常写作“临渊羡鱼”, 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就什么也得不到。 合作探究 二、小组合作 1.宗白华先生认为,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充实”的内涵是广大、深邃、丰富, “空灵”的内涵是冰清玉洁、脱尽尘滓。文艺基于宗教的深厚热情,充满生命活力,从哲学 那里获得人生智慧、宇宙观念,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文艺主动地表现境界广大 的人生和生命,且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圆满的形相创造的宇宙。 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心灵诞生于“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 务暂时绝缘”,灵气往来是美感诞生的时候。空灵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靠外部条件 造成的“隔”,如帘幕、台阶、风雨和诗的节奏韵脚等形成的距离、间隔;二是心灵内部方 面的“空”,即精神的淡泊。这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 2.作者认为,艺术作品的美源于作家人生境界、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内容充实的 创作充满了“沉痛超迈深邃热烈的人生情调与宇宙情调”,给人以感动。中国艺术正是由空 灵而充实,灿烂鲜明地表现着宇宙生命里的一切事、一切理。 作者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建构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之上,运用具体事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说 明,这些例证中既有具体体现空灵或充实的生活经验、艺术作品,又有前人对空灵或充实的 理解与体验。如:用苏东坡和王羲之的诗文说明“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观点,引用周济的文 句“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来说明“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 诞生的时候”的观点。 3.作者认为“生命的境界广大,包括着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这一切都能 反映在文艺里。然而文艺不只是一面镜子”,“它凭着韵律、节奏、形式的和谐、彩色的配 合,成立一个自己的有情有相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自足的,而内部一切都是必然性 的,因此是美的”。 三、师生探究 “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是宗白华意境论的基本氛围。他在晋人之美 上寻找到这种境界并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向往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 能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 意境;强调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创立一个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和书画意 境;赞美晋人尊重个性,虽然超迈,又一往情深,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 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的精神,这种最解放的、最自由的精神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 外,生发出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的勇气来;称颂晋人以狂放不羁来反抗这腐朽的社会,反抗这 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庸俗的士大夫阶层,从自己的真性情、真血性里发掘人生的真意义,并赞 颂这一班在文化衰堕时期替人类冒险争取真实人生、真实道德的殉道者。 文本拓展 二、写法迁移 答案示例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愿望,真诚朴实得令人动容。在他的梦 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颗粒如花生米般大……这是多么简单明快 而又朴素的愿望啊,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就是这朴素的愿望,这宁静致远的心境,使他勤 恳工作,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有人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袁 隆平的愿望,是纯粹得让人起敬的。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 的本分是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这位可敬的科学家身上无法存留。 我想,袁隆平是宁静致远的,他拥有朴素、勤恳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名利对于他是极淡的 事情,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科学家会慷慨地把奖金捐赠出来,用于慈 善事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