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鉴赏形象技巧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鉴赏形象技巧学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鉴赏形象 技巧 学案 学习目标:①熟知散文中形象的种类及其概括技巧;②熟知散文的表现技巧,并学会分析其特点和效果。‎ 自主学习 散文中的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鉴赏散文的形象,通常把握作品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者是这一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鉴赏人的形象,我们从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多个角度去领悟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鉴赏物的形象,我们要注意作者描写角度的变化、所写之物的特点及作者在其中寄托的情感等。‎ 散文的技巧鉴赏注意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结构安排的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表达方式的角度等来进行,需要我们清楚这些技巧的特点及其效果。‎ 考向一 鉴赏形象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的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 ‎[设问方式]‎ ‎(1)简要分析×××的形象特点。‎ ‎(2)文章写×××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4)作者着意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胡杨人家 刘之蔚 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这里曾经的一切,胡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 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 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 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 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儿得寸进尺了。‎ 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煞是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 ‎“有手抓羊肉不?”‎ ‎“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 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 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 ‎“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 ‎ (选文略有删改)‎ 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代憨厚,没有生意人的精明,“我”问他饭钱,他不说具体数字,只说昨天有人给了60元;老代淳朴,“我”和他谈好饭钱60元,给他一张票子,他不要,“我”强行给了他;老代豪爽、大度,“我”把他媳妇当做他女儿他也没有生气等。‎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的能力。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描写老代的内容进行概括:注意描写人物的言行、神情等的语句,如神情“憨憨地”;对老代的初次外貌描写能看出其淳朴;商量钱和包饺子的语言看出人物憨厚;从把他媳妇当做他女儿的情节可以看出其大度;作者的评论也有“豪爽和大度”的字眼。作答时,应先指出人物性格,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做到有归纳有分析。‎ 例2[2015·重庆高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一块制作精美的铝合金板,上方写着:“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宋代勇说:“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女儿是这样留言的:“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郭光元儿子:“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910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1958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 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生活,也是英雄啊!”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60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 ‎(有删改)‎ 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表现并赞扬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风貌。‎ ‎(2)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懂得爱与亲情,有家庭幸福感和责任感。‎ ‎(3)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散文形象的能力。亲情文化墙是一个物象,承载着一定的意义,可以从文中的描写进行分析。亲情文化墙联系着石油人和他们的家属,从石油人的角度来说,他们远离亲人投身石油事业,体现了奉献精神,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他们还设下亲情文化墙,从亲情文化墙上的内容可见其精神风貌,以及他们的家庭幸福感与责任感;从石油人家属的角度看,亲情留言不但体现了对石油人的关爱,也体现了他们对石油人的理解与支持,这里也有他们的奉献精神。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概括就可以得出答案。‎ 技法探究JIFATANJIU 鉴赏形象的技法要领 ‎1.看类型赏析形象的特点 ‎(1)赏析人物形象特点 人物形象主要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主要从以下角度鉴赏:‎ ‎①从叙事情节中加以分析概括。阅读文本时,梳理事件,理清情节,进而从中概括人物形象。‎ ‎②从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分析概括。‎ ‎③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概括。‎ ‎④要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进而分析概括。如[例1]是对人物形象特点的考查,解答时应该找出对老代的描写进行概括,通过对老代的初次外貌描写能看出他淳朴;从商量钱和包饺子的语言可以看出他的憨厚,从把他媳妇当做女儿的情节可以看出他的大度。‎ ‎(2)赏析物象特点 ‎①抓住散文的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写景散文,需标记景观,因为景观就是物象;状物散文,需标记事物。‎ ‎②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③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性格、本质、精神等),了解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④进一步明确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2.多角度分析形象的作用 ‎(1)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思索在内容、主旨、情感上的作用 a.对内容的充实作用;b.对主旨的衬托、深化、升华作用;c.寄托作者思想感情。‎ ‎②思索在形式上的作用 a.开头结尾的策划;b.详略主次的安排;c.行文线索的贯串;d.过渡照应的勾连;e.伏笔悬念的设置等。‎ ‎③思索主要形象、次要形象的不同作用 a.主要形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形象的作用首先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说来,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 b.次要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的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做多角度思考。‎ ‎(2)物象的作用 主要说出它在线索、情感、内容等方面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作用基本同人物形象)如[例2]是对物象特点的考查。分析物象需要结合物象内外特点和外部环境。从石油工人的角度来说,他们设下文化墙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感。从石油人家属的角度看,亲情留言不但体现了对石油工人的关爱,也体现了对石油人的理解与支持。‎ 答题模板 总分: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形象做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分总: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的总括。概括景物的特征,特别是要注意景物与其所指向的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内容上,……;结构上,……‎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血脉中的回声 江子[注]‎ 我的祖父是一个爱读《三国演义》的人。‎ 他是一个略识文字的农民,读过几年私塾。可是后来,却成了一个乡村屠户,一个与时局毫无关联的乡村手艺人。‎ 祖父天生是个军人坯子。生得膀粗腰圆,体型彪悍威武,俨然古籍里的壮士。祖父成长的年代,正是乱世。军阀混战,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故乡亦是一处烈士喷血的战场。从军一直是祖父的梦想,可祖父却没有做成军人。他曾经两次投奔军营。第一次,他走到红军正在招兵买马的镇上,还穿了几天军服,可还没有走上战场,身体一直像牛一般壮实的祖父竟然莫名其妙地生了一场大病,于是他被送回了故乡。第二次,祖父走了几十里路去投奔红军,可正遇上军营已招满了人,暂时又没有足够的粮草养活更多的人,花光了盘缠的祖父无奈,只好返回故乡。从此,祖父娶妻生子,种地杀猪,终老故乡。‎ 参军的梦想破灭后,祖父托人买了一套《三国演义》,花了三块半银圆。这对他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至今依然活着的祖母每说到这事就愤愤然:“这老棺材!”‎ 遥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我那年轻的祖父劳作之余,从床上披衣坐起,拿起其中的一卷,小心打开昨夜折叠的地方,又开始了对《三国演义》的阅读。满纸的烽烟四起,而深夜展读的祖父如坐拥江山的君王,所有的文字都化为英雄和美人,城池和兵马,刀枪剑戟和时运玄机。夜凉如水,而纸上正与马超厮杀的许褚裸露的背上热气腾腾。窗外雨声潺潺,而书中喊杀声震天……身边的祖母在睡梦中发出了一声不满的嘟囔,而祖父用手沾了点儿口水,把书翻到了另一页。窗外天色微明,而祖父依然沉浸于掌上的春秋,毫无睡意……‎ 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几欲颓败的中国乡村,故乡的一幢老宅子里,祖父享受着浩大的精神盛宴。这个满怀凌云壮志却时运不济的年轻农民,现实中未竟的梦想在书中得以一一实现。凭着一套《三国演义》,祖父的平凡生活变得无比生动起来。我仿佛看见灯光下祖父嘴角毫不自知的笑意,他满是血丝的眼睛变得无比明亮。‎ 而现实中命运对祖父的捉弄远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爆发,太祖父被定为“地主”,不多久就气绝身亡,而祖父则被五花大绑,跪倒在全村人的面前。带刺的篾片,一次又一次抽打在他被剥光了衣服的脊背上。他宽阔的脊背,顿时血肉模糊。周围呼声震天,而祖父一言不发。人们突然发现,当年那个血性汉子,瞬间变成了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可怜虫。‎ 祖父对所有人的辱骂都逆来顺受,哪怕对三岁的孩子都笑脸相迎。就这样,祖父隐忍地活着。而此时,唯一能给祖父带来安慰的,恐怕就是他年轻时日日阅读的《三国演义》。听祖母讲,他有时整夜整夜地阅读《三国演义》。‎ 风吹动着眼前的煤油灯,灯光危险摇荡。床前祖父的身影沉重如山,他被鞭打过的脊背隐隐作痛。他把头再一次埋进《三国演义》的纸页中。在祖母的描述中,祖父一直沉默寡言。‎ 终于在七十年代末,祖父把全家带到了安全地带。‎ 经过了长达十数年的忍气吞声,祖父晚年的脾气变得暴烈无比。他的意识里似乎总有一个远比他强大的对手,他想将其打败,却根本看不见对手到底在哪里。他的焦躁和暴烈即由此而来。但祖父疼我,他面对我时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了难得的慈爱。他还给我讲《三国演义》,“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蛇矛,立马于桥上,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个个平常的夜晚在祖父拿腔拿调的声音中陡然变得充满悬念,意味深长。黑夜之中,听着祖父的鼾声,我大睁着眼睛,对遥远的历史,充满了向往。‎ ‎……‎ 几年前,我在老家的柜子里翻出了剩下的六本《三国演义》。经过时间的浸淫濡染,它们都成了酱色。一些页码还保留着祖父当年的折痕,揭开时有簌簌的脆响。‎ 我双手捧着这六本《三国演义》,就像捧着一件圣器,一件传世的珍宝。‎ 曾经几次差点梦见祖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身材依然魁梧彪悍,正向前疾步行走,正是我少年时见到的模样。我在梦里拼命喊他,而他总不肯转身。我的喊叫声越发凌厉,仿佛裂帛,可祖父越走越远,转瞬不见。在梦里我绝望地哭了。醒来,满脸全是泪水。半夜里我索性披衣坐起,任凭泪水在黑暗中横流。‎ 今夜,我又想起了我的祖父。我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翻开这六本《三国演义》,以此感应祖父的魂魄,在字里行间寻找他辗转的轨迹。‎ 祖父——‎ 我轻轻地唤了一声。我顿时听见了我的血脉中传来巨大的回应声。‎ ‎(原文有删改)‎ ‎[注] 江子,“江西散文三骑士”之一,此文获第五届老舍散文奖。‎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回忆了祖父与《三国演义》相伴的一生,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三国演义》与祖父几乎融为一体。‎ B.文中展现了祖父的人生波折,也展示出时代的变迁。作者说祖父是“一个与时局毫无关联的乡村手艺人”,言语间有对祖父的同情,也有时运弄人的感慨与无奈。‎ C.对祖父花三块半银圆买一套《三国演义》的行为,祖母骂他“老棺材”,可以看出祖母的气愤与无知。‎ D.作者两次写了祖父读《三国演义》时的情形,两次都运用环境描写衬托出祖父读《三国演义》时的如痴如醉。‎ E.本文叙述冷静而真实,描写细腻,“原生态”地再现了祖父的生活,反映了社会进程中人物的真实处境和生命状态。‎ 答案 CD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无知”错,文中没有相关叙述,属无中生有;D项,“两次都运用环境描写衬托出祖父读《三国演义》时的如痴如醉”错,第二次用环境的阴沉衬托祖父内心的无限苦楚。‎ ‎2.“我”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做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血性,有梦想:肖像上如古籍里的壮士,酷爱充满英雄气概的《三国演义》,两次投军,投军不成后又在《三国演义》的世界中实现参军的梦想。(2)性格坚忍,具有责任心:“文革”中为了家庭,一改往日的血性而逆来顺受。(3)晚年性情暴烈,但疼爱孙儿。‎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解读题干的要求,如果是“概括”人物性格,那么考生只要根据文章对人物的描写,用揭示人物性格的形容词或动词短语进行概括即可;如果是“分析”人物性格,那么考生既要概括性格特点,还要用简明扼要的具体描写或事例加以佐证。本文描写祖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肖像描写;二是祖父的事例;三是直接讲祖父的性格特点,如暴烈与慈爱。‎ ‎3.为什么说这套《三国演义》像“一件圣器,一件传世的珍宝”?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套《三国演义》让年轻的祖父享受精神盛宴,使祖父在现实中未竟的梦想在书中得以全部实现。(2)这套《三国演义》使在“文革”中遭受批斗与屈辱的祖父找到了渡过难关的精神支撑。(3)这套《三国演义》是祖父对“我”慈爱的见证,更寄托着“我”对祖父无尽的思念。‎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首先要解读题干,弄清答题方向。《三国演义》像“一件圣器,一件传世的珍宝”是一个比喻句,把《三国演义》比喻成圣器与珍宝,表明《三国演义》的重要性。所以,题干的意图是分析《三国演义》对祖父、对“我”有哪些重要意义(作用)。考生结合全文可知,对祖父而言,《三国演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他参军失败后与“文革”时期;对“我”而言,显然起着睹物思祖父的作用,是思亲的纪念物。‎ ‎4.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应改为“《三国演义》之祭”,也有人认为还是原标题好,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改为“《三国演义》之祭”更合适。理由:(1)从文本内容上看,本文主要写祖父读《三国演义》,为“我”讲《三国演义》,而“我”捧起《三国演义》思念祖父。(2)从结构上看,这套《三国演义》与祖父的人生变化密不可分,见证了祖父的一生,也是本文的行文线索。(3)从情感上看,在“我”看来,这套《三国演义》里珍藏着祖父的气息、精神、魂魄,甚至屈辱,是“我”思念祖父的情感寄托物。‎ ‎(示例二)“血脉中的回声”做标题更合适。理由:(1)从标题内涵与情感上看,“血脉中的回声”是“我”对祖父的呼唤,这种呼唤回荡在“我”与祖父的血脉亲情中,表现了“我”对祖父的思念之切。(2)从结构上看,此标题与结尾相互照应,使结构更加严谨。‎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探究题的基本思路:从内容、结构、人物、主旨等方面入手,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此题要求分析文章标题的恰当性,考生答题时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从标题的作用来看,主要考虑其是否能够统领全文,或点明主旨;从文本内容与结构方面来看,主要考虑其与内容的融合性,情节发展是否围绕标题而展开等。‎ 考向二 鉴赏技巧 鉴赏散文作品的技巧,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近几年高考,此考点的考查内容是文本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怎样的作用。‎ ‎[设问方式]‎ ‎(1)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对×××大多用第×人称,而在后文却又用了第×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4)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命题角度一修辞手法 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以及赏析方法如下:‎ 名称 艺术效果 赏析方法 比喻 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引出原句,分析本体、喻体和二者的相似点,指出所突出特征,综述其好处 借代 ‎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 ‎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 ‎③有时具有回避掩饰作用 引用原文,找出借体,指出特征,综述其表达效果 比拟 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的特征,说明比拟的好处 夸张 ‎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 ‎②鲜明表达褒贬好恶,引起共鸣 ‎③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的特征,说明其好处 对偶 ‎①句式整齐,音节匀称,抑扬顿挫,音乐感强 ‎②表意凝练,概括力强,具警策之美 ‎③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便于吟诵与记忆 引出对偶句,细析对称美和音韵美 排比 ‎①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 ‎②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 ‎③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 ‎④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地阐说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引出排比句,说明其效用 设问 ‎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 ‎②引起人们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③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理清思路、提纲挈领之作用 引出问句,辨明类别,说明答案,分析效用 反问 ‎①加强语气,显得义正词严,引起读者注意,增强表达效果 ‎②变化句式,打破平板,掀起波澜 引出问句,辨明类别,说明其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分析效用 反复 ‎①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 ‎②一唱三叹,能增强节奏感和抒情效果 ‎③间隔反复还具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层次之用,不断强化内容 引出反复文句,说明反复种类,分析反复效用 续表 名称 艺术效果 赏析方法 反语 ‎①多用于批判对象,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语中含刺,能增强批判性 ‎②具有幽默感 引出反语词句,解释其本意,分析修辞效用 双关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 ‎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能增强抒情效果 ‎③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找出双关词句,说明其双重含义,分析作用好处 通感 ‎①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突出特征,增强表达效果 ‎②调动读者的多种感觉,激发联想,耐人寻味 引出通感文句,分析移觉情况,说明表达效用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3[2015·山东高考]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原文见学案一考向二[且做且思]例2)‎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解析] 本题看似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实际是对技巧的考查,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指出表现手法,其次要分析表达效果。第一句用“如花似锦”比喻作者对四堡雕版的美好想象,生动形象;又将“如花似锦的猜想”与“灰飞烟灭”的现实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失望之情。第二句从“走”字可以看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抽象的“历 史”拟人化,表现的是历史的久远,效果是化抽象为具象,表达了作者对雕版文化的追怀。‎ 命题角度二表现手法 高考常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手法 内涵 艺术效果 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象征 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续表 手法 内涵 艺术效果 联想和想象 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 这两种手法经常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抑扬结合 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达到使人信服、突出要点的目的。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抑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几种。‎ 在抑扬中形成反差,两相对照,突出中心;出乎读者意料,引起新奇的审美效果。‎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更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更能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特点,更能集中地揭示主旨。‎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4[2015·重庆高考]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原文见学案四考向一[且做且思]例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途中自然景物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从第一段中可分析出作者在旅途中所见景物的单调荒凉,从后面对甘森的描写中可见其生机勃勃。作者在第一段中写路上无草,天上无鸟,以及缺氧与劳顿,其实是为了突出后面甘森的生机勃勃,所以运用了衬托手法。而从作者开始的“昏昏欲睡”到后来的“惊叹”“感动”等,可见其情感的变化,衬托手法的运用还揭示了文章颂扬甘森石油人的主旨。‎ 命题角度三表达方式 在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 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 考查角度 分类 作用 记叙 角度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往往能造成拟人效果。‎ 第三人称 多用于叙事散文中,它不受限制,灵活自如,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记叙详略 详写 往往突出细节,渲染气氛,多用铺陈手法,突出中心。‎ 略写 从侧面烘托中心。‎ 记 叙 方 法 顺序 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倒叙 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 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 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段,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2.描写 ‎(1)写景、状物散文,描写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 考查角度 分类 作用 描 写 角度 感觉角度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形、声、色角度)‎ 能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现景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千姿百态,最终又组合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整体,从而展现景物的全貌、基调和总体特征,进而蕴蓄情趣和理趣。‎ 观察角度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写景角度 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描写方法 工笔与白描 工笔又称细描,白描又称粗笔勾勒 工笔,能突出主要景物特征,浓墨重彩地描绘能感染读者,更利于表现主题。白描,简练,生动传神。二者结合,形 成对比,相互映衬,更能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 动静描写 又可分为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 虚实描写 又可分为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或激发了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或拓展了表现空间,或扩大了意境,或深化了主题。‎ ‎(2)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可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可以是次要人物烘托或环境烘托。‎ ‎3.议论 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的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4.抒情 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使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第四部分,作者在记叙刘和珍牺牲后就直抒胸臆:“惨象,已使我……”‎ ‎(2)间接抒情 方式 内涵 举例 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都的秋》中借槐树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触景生情 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二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字关情”。‎ 刘白羽的《急流》,作者写“绿”“急流”“飞舟”,都是为写触景生情做铺垫;作者抒发了不畏艰难险阻,急流勇进,知难而上的革命情怀。‎ 融情于事 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使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 ‎《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送别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作者紧紧抓住洋槐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洋槐沉稳、朴实和坚强的品质。从洋槐的身上,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启示: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想飞 徐志摩 ‎……‎ 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来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罢,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卷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那你,独自在泥土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 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闪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谈谈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②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应了解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运用第二人称,可以使文章语言自由、灵活,具有亲切感、真切感,便于作者和所表达的对象进行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等。然后,结合文段内容及文章主旨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例6[2014·湖南高考]阅读《粮食》一文(原文见学案二考向二[且做且思]例4),完成后面的题目。‎ 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在“养猪”的相关描写中,“搔痒”“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等动作描写,体现了农人对猪的珍惜之情。在“卖猪”的相关描写中,文章写了爷爷、奶奶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猪,在猪被拉走时,‎ 奶奶还要喊“猪娃子耶,回来哟!”等内容,使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一方面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珍爱,一方面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命题角度四行文技巧 高考常考“行文技巧”如下:‎ 名称 内涵 艺术效果 开门见山 开篇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 ‎①强调突出中心,使主题鲜明突出;②总领全文;③引起下文;④行文不枝不蔓,干脆利落 卒章显志 结尾点明文章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深化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②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③有水到渠成之感,有强调之效 照应题目 文章正文与题目照应 ‎①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紧凑集中;②反复点扣题目,对中心有强调突出之效 首尾呼应 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①重复开头内容,强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②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前后照应 上下文间内容的前伏后应 ‎①使内容完整,脉络清晰;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结构圆合严密 伏笔 叙事性作品中为下文情节内容的出现预设的埋伏 ‎①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②情节发展合理,前因后果分明 铺垫 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 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线索 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①使文章叙述的事情更简洁明了,更容易突出主题,使中心明确;②使读者有更清晰的观感;③使文章有更清晰的逻辑,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他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作《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的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析] 审读题干中的“谋篇布局”可知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谋篇布局”可从内部(线索、脉络)结构和外部(段落层次安排的方式,如时间、空间、逻辑等;过渡和照应等)结构两方面思考。本题“杜鹃啼”是这篇散文的线索,回答要紧扣线索的作用。‎ 技法探究JIFATANJIU 表达技巧题“二步骤”“三段式”‎ ‎1.二步骤 作答表达技巧类题时一般分两步走:①确认本文(段、句)所用的表达技巧(若问“哪些”,不可只答出一种)。②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紧扣内容、文句作答。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合起来分析。涉及表达方式比如描写,还要考虑语言的风格。如[例3]中两句话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例4]中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例5],运用了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例6]运用了细节描写,[例7]中杜鹃啼在文章中是线索的作用。‎ ‎2.三段式 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即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6·温州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遥远的葵花地 ‎ 李娟 ‎(1)我们这里的河流全靠积雪融化汇聚,而农民种地,又全靠从河里引水灌溉。因此在我们这里,一遇到降雪量少的暖冬,第二年肯定大旱。‎ ‎(2)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除了旱灾,风灾、蝗灾及其他严重的病虫害肯定也会全集中到这一年。谁叫去年是暖冬呢?虫卵没法冻死。‎ ‎(3)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决定种两百亩向日葵。地是头一年就包好的,如果不种,荒着心里更难受。‎ ‎(4)那块土地我们承包了三年,位于新疆阿克哈拉河下游六十公里处的高潮村南面的荒野中。地势坦阔,一马平川。那一带一共开垦有一万多亩土地,除了少量的打瓜,全都被承包者种上了向日葵。不知丰收时那里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 ‎(5)一万亩啊,金灿灿的葵花地!‎ ‎(6)因为离家太远,葵花从播种到收成的三四个月期间,我妈得一直守在地边。这三四个月里就没法照顾九十多岁的外婆和几只小狗及满院子的鸡鸭兔子鹅了。于是,妈妈雇了一辆大卡车,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地边。妈妈在荒野中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南侧掏了一条斜下去的通道。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在新疆,这叫“地窝子”。这就是我们的家。‎ ‎(7)搬家时我也跟着去了,在那里生活了非常短暂的一些日子。只目睹了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不知它们如何在大地里苏醒,渐渐长成。那些日子里,我总是站在地窝子旁,长时间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地,想到下面一行行齐整沉睡的种子,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大地永远荒凉空荡。‎ ‎(8)搬家的那一天好冷。虽然已入四月,但冬天的气息仍然强大顽固,残雪皑皑,寒风凛冽。第二天,外婆就想回家了。她拄杖从地窝子里艰难地走上大地,转身四望,快要哭了。而我妈始终忙忙碌碌。她马不停蹄,立刻雇人犁地,第三天就开始播种。眼下只能人工点播,为了快快播完,她跑到附近的杜热小镇上雇了二十多个人。可是,在空旷的大地上,这二十多个人远远看去是那么凄凉无助。他们一人拎一只盛满种子的口袋,一步一停,在大地上越走越远,远得似乎都走不回来了。‎ ‎(9)第四天,鹅和鸭子发现了附近的水渠,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搬家时,它们不幸被安排在煤堆里。第五天,鸡开始下蛋。同时,小狗们在地窝子附近发现了一个田鼠洞,兴奋得刨了半天。大家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叔叔不知从哪里弄来几块红砖和两块水泥板,给我们地窝子的通道铺了两级台阶。从此外婆出入我家方便多了。这一带守地的几个地窝子里就我家出现了红砖这样的奢侈品,我家便被大家一致评定为五星级地窝子。‎ ‎(10)荒野里没有电,虽然有相机和备用电池,我却总是不舍得取出来拍照。只在闲暇时分,当妈妈带着小狗在附近野地里散步时,我才端起相机,在显示屏里远远凝视他们。当他们走在大地上时,镜头中的情景满满当当,却寂寞无比。当他们走过之后,走空之后,一切才抬起眼睛。而种子播下之前的大地总是孕育无穷的语言。种子播下之后,大地才安静下来,并对每一个前来者竖起食指在唇前。‎ ‎(11)一次我妈散步回来,像变魔术一样从怀里掏出一束野花给我。在哪里采的呢?我捧着花从地窝子走上地面,转身四望,这干涸无尽的大地,这手心里唯一的湿润丰盈。我把一只矿泉水瓶从中间破开,注满水插上花,再把它们放在投入地窝子里的唯一的一束光线中。过了好几天,花都没败。可我出去散步时,却从不曾遇到过什么花儿。似乎我妈采回的这些就是全部的春天,全部就这些。‎ ‎……‎ ‎ (12)总之我离开了。把妈妈、外婆和小狗留在了那片荒野上,把她们抛弃了一整个夏天,又觉得其实是把她们一直抛弃到现在……总觉得,这些年来,她们一直还在那广阔的天空下寂寞艰难地劳作、生活。‎ ‎(本文有删改)‎ ‎1.简要概括文中“妈妈”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勤劳;坚忍(或“坚毅”);乐观(或“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等)。‎ 解析 概括“妈妈”的形象特点,需要筛选出文中重点描写“妈妈”的地方,并对其进行合并。从第(3)(6)(8)段中可以看出“妈妈”勤劳、能干的特点;而“妈妈”在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劳作,则表现了她的坚忍;第(10)(11)段的内容则反映出“妈妈”乐观的生活态度。‎ ‎2.分析下列句子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1)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播下之后,大地才安静下来,并对每一个前来者竖起食指在唇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准确地再现了母亲建造地窝子的过程(或“突出了母亲挖地窝子的熟练和利索”,或“突出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以及干练的个性”)。‎ ‎(2)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大地对正在孕育生命的种子的呵护和期待(或“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的态度”)。‎ 解析 第(1)句,说的是母亲建造地窝子的过程,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将母亲的勤劳能干这一特点表现了出来。第(2)句,作者以拟人手法表现了大地的态度,而大地的态度,其实就是人们的态度。‎ ‎3.根据文意,概括作者“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去年是暖冬,今年旱灾、风灾、虫灾集中,农作物难种。②当时“我”所看到的大地,荒凉空荡,毫无生机。‎ 解析 题目要求对作者“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的原因进行概括。具体分析时,要找到能够表现环境恶劣的内容,如第(2)段对灾荒年月的交代,第(7)(8)段对大地的“荒凉”“空荡”等的描写,然后对其进行归纳即可。‎ ‎4.简析第(9)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与前文的荒凉无助形成鲜明对比(关键词“对比”);在沉重艰难中多了生机与希望,使主题更为丰富深厚(关键词“丰富主题”);赞美了生命力和人们乐观、坚毅的品质(关键词“生命力”或“乐观”)。‎ 解析 解答时,需要对第(9)段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这一段是对搬家几天后的情形的描写,“痛痛快快”“兴奋”等表现了心情的愉悦。而前面几段内容,让人感到的是生活的艰辛。这样,对比手法便可以确定了。然后分析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什么,主要应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分析。‎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题“遥远的葵花地”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葵花地离“我”家很遥远。②“我”离开了那片荒野,只目睹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没有看到种子的生长和长成的葵花地,所以称“遥远的葵花地”。③“葵花地”象征理想(或“丰收”“期待”),但众多像“我”母亲一样的人还在荒野中艰难地挣扎,所以称“遥远的葵花地”。④“我”离开了那片荒野,逃开了艰难,也抛弃了大地给“我”的深厚的馈赠;“我”生于这片土地,却叛离了它,所以称“遥远的葵花地”。‎ 解析 题目要求对“遥远的葵花地”这一文题进行探究。具体探究时,可以从“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等角度理解“遥远”一词。而这种距离,不仅没有让“我”对葵花地淡忘,反而更增添了“我”的思念。‎ 课后对点集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老去的苦枣树 ‎①最后一次见到家乡门口的那棵苦枣树,是去年的八月份。那天回家处理父亲的后事,刚到村口,就见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拉着板锯,大汗淋淋地切割只剩下一个木墩的苦枣树。一会儿工夫,被雨水腐蚀得发绵的苦枣树根被拔了出来,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亲吻着养育它一生的泥土……‎ ‎②苦枣树老了,老去的是曾经枝繁叶茂的枝干;父亲也老了,老去的是曾经风华正茂的躯体。‎ ‎③父亲说,苦枣树很老,他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那时是最旺盛的时期,像娃娃一天一个模样似的在长。到我们小时候,苦枣树长得要三个成年人才抱得住,足足有二十米高,遮阳面积有七八十平方米。苦枣树正好长在家门口的十字路中间,南来北往的人经过时,都会在它怀里小憩一会儿,退却一身的疲惫和燥热,继续上路。‎ ‎④我们记事时的苦枣树已是晚年了,树皮斑驳陆离,表面那层枯裂。但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仍然焕发顽强的生命力。在吐苞献蕾的季节,苦枣树不甘拜下风,沐浴亮丽的春霞增枝拔节,枝头没有绿叶的空白。‎ ‎⑤春夏,苦枣树是鸟儿的天堂,也是我们的乐园。麻雀在树枝上,向着刚露小脸的太阳,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们几个小孩就爬上滑下,吊在树枝上翻跟头,躲在树叶里捉迷藏,像猴子似的,从这根树枝翻腾到另一树枝。或许是因为有一次从树上掉下来,摔伤了我手臂,或许是因为苦枣树的开花,散落满地的苦苦花蕊,熏得人发晕,每次我们玩得尽兴时,父亲不知不觉就突然出现在树底下,拿着竹鞭子,催赶我们下来。看着父亲手里长长的鞭子,听到父亲的怒斥声,我们不敢下来,钻到密密的树叶里,使劲往树顶上爬。父亲也曾几次想爬上树,捉我们下来,可他毕竟上了年纪,腿脚没有我们灵活,蹬了几脚就滑了下来,喘着气,在树底下好言劝我们下来。我也是每次忘记了父亲的美丽谎言,乖乖地一忽悠溜到了地下,父亲趁机一把抓住我,抽几鞭我小屁股,告诫我要记得“栽跟头”的教训。‎ ‎⑥秋冬,苦枣树是过冬鸟的避风港,也是我们嬉戏的打闹场。苦枣树是一种季节性非常明显的树。带着少许燥热的秋风刚起,树叶似乎忽如一夜秋风黄。那时我和几个顽皮的小孩坐树杈间,审视树底下,一见有行人过来,就比赛似的猛摇树枝,如秋风扫落叶,飘洒一地黄叶,落满行人肩头。父亲也同时收到了不少关于要好好教育我的投诉。串串的苦枣,没有绿叶的衬托,有点发黄了。我们随地取材,折一支树杈,一边套上一根橡皮筋,系上一小块帆布,就做好了一把弹鸟的皮射雕,捋下一串串的苦枣,作为射击子弹。对准树枝上还没来得及封顶的鸟巢,几个小孩枪林弹雨般扫射一番,惊得小鸟可怒又无奈,叽叽叫地盘旋在我们的头顶,等待机会重新修建过冬的家园。苦枣树如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了,有些怕冷。当凛冽的寒风刮起时,时常是一层层的树皮剥落。父亲每年冬天,都会弄些黄泥浆,裹糊着冻得张裂的树杆,尽量保持苦枣树不失去水分。小时不理解父亲的那片苦心,偷偷用树枝扒开泥巴,撕毁枯死的树皮,放在小提炉里作 取暖的柴火来烧。父亲心痛的同时,也会狠狠地教训我一顿,罚我在寒冷的冬天,去水沟里捞些泥浆补好。‎ ‎⑦小学毕业后,告别了家乡,也告别了苦枣树,一直在异乡求学、工作。每次回家乡,都会去看看苦枣树,亲抚被岁月侵蚀得剥落的老树皮,聆听树梢上的教诲。前年,听父亲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苦枣树被雷电击中了主干,就一直没有康复过来。那两年父亲也一直拖病在身,与苦枣树相扶相守,两位病魔缠身的老人,苦苦撑了两年,终于没能吐出一枝绿芽,消失在他们眷恋的土地上!‎ ‎⑧如今,苦枣树老去了,没有带走一捧它眷恋的泥土;如今,父亲老去了,没有带走一片他烧制的瓦片。在人与自然的轨迹上,他们划下了一个完美的生命轮回。生者犹可追,死者长已矣。拾起行囊,尘封苦枣树的那段童年生活,收起苦枣树下父亲的教诲,我继续上路求索。‎ ‎1.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将苦枣树比作老人,“撑”“眷恋”生动地写出了苦枣树对生命的留恋和抗争;②将父亲比作树,用“没能吐出一枝绿芽”来形象地表达他生命的消失;③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苦枣树与父亲糅合到一起来写,写出了苦枣树和父亲对生命的眷恋与热爱。‎ 解析 答题时,分析修辞手法要结合句子具体分析,从苦枣树的角度说是拟人,从父亲的角度说是比喻。分析时不能将二者割裂,树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解释清楚,不可从一个方面入手,关注比喻的同时还要关注拟人的手法。‎ ‎2.双线结构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技法,文章设置的两条线索彼此映照、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简要说说,这篇文章的两条线索是怎样映照的。两条线索最终完全重叠交合,它们的“重合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树,是在写人;写人,也在写树。树与人(父亲)互相映照。重合点:在人与自然的轨迹上,他们画下了一个完美的生命轮回。‎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行文技巧,把握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看作者所写的内容,本文一方面写树,一方面写人,重点是父亲,两条线索是相辅相成、互相映衬的。第二问是对主旨的把握,二者的结合重在精神的相似,也就是作者的人生感悟。‎ 二、[2016·福建四地六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 梦里华村 顾兆农 ‎①如果人生还有下辈子,我想去当画家,为的是画一幅《梦里华村》。不成,就去做个建筑师,克隆一个“华村”。‎ ‎②“华村”,连名字都值得玩味和珍藏。有人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你看,这“华”,就是“国”,而“村”就是“家”,大又小,虚而实,只“花”了两个字,很节约。新中国成立后,那里一直是南京银行系统的职工宿舍。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 ‎③这个“村”,本该只住8户人家,因为该“村”主要由8幢三层小楼组成,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地道的花园洋房,也算双拼别墅,每两幢楼连成一体,各自一个独立的单元。只是,那时这“村”里却住着40多户人家,有的人家就一间房。厨房在楼道口,卫生间是共用的,楼道的拐角处堆着煤砖等杂物,连车库也住着人。‎ ‎④尽管如此,“华村”的风采却是掩藏不住的。梦里常回这个“村”,不只是因为情感记忆,更是因为怀念那里老建筑的美韵。‎ ‎⑤这是一群哥特式的老建筑。小角度、长长的尖屋顶,瓦要掉下来似的,绛红色的立体状的木质线条,沿着屋顶,勾勒出小楼轮廓的曲线之美,老远就看见了。灰色的外墙,被做成凹凸状,具有立体感。院子依地形而成,约呈S状自然延伸开去,楼一般高 的冬青树,依院墙顺序排列着,四季举着绿伞。楼内上天花下地板,墙角内含金属里衬,窗子是钢结构的,把手和龙头等金属五金部件,是全铜的……错落有致的院子,考究的老建筑,有情有调,有韵律有美感,有历史有文化。‎ ‎⑥然而,更有遗憾!1958年大炼钢铁时,“华村”那富丽堂皇的铁铸雕花大门,以及每家每户的暖气片,都被送到炼钢炉里去了。更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院子被拆了!‎ ‎⑦“华村”和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感的老建筑一样,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真材实料,少偷工减料。据说,后来有工人抱怨,这房子太结实,拆着费劲。与“华村”一起消失的,还有紧挨着她的那条用小方石块铺成道路的广艺街……‎ ‎⑧折腾5年多后,居民们回迁到了原址。28层楼,两部电梯,住着228户人家,没有一个汽车位,没有院子,更没有绿地。20年不到,这里从里到外,都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有人称它是竖起来的“贫民窟”。‎ ‎⑨让人想不通的是,现在,不少大城市都在新建“老房子”。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华村”还活着,她几乎不用修饰。历史与文化,尽可在这里穿越时空,交融流淌。一边行走,一边触摸,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和富有诗意的事情!‎ ‎⑩相信如果“华村”还活着,今天该不会再有人敢去拆她。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的人站出来大声地说“不”。‎ ‎⑪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做”可能是一种破坏,“不做”却是一种建设。别人长高了,矮就成了特色;别的地方都“新”了,“旧”和“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就会凸显出来。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战略和辩证的思维,是有现实意义的。‎ ‎⑫小时候,觉得“华村”好大;老了,觉得“华村”真美。所以老做梦,下辈子还想住在“华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或复制“梦里华村”,永远留住“梦里华村”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对华村深深的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⑤段从“华村”老建筑的风格、外在结构、布局、环境、居住者等方面描写了“华村”老建筑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C.文章第⑦段说:“后来有工人抱怨,这房子太结实,拆着费劲。”这表明“华村”老建筑不是因为破败无用而被拆除,明褒实贬,亦含遗憾。‎ D.本文写“华村”老建筑被拆除的同时,插叙“还有紧挨着她的那条用小方石块铺成道路的广艺街……”这一句,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 E.本文以“华村”的变迁为线索,叙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对“新与旧”和“做与不做”作辩证的思考,颇有思辨色彩,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第⑤段并未描写居住者的情况。C项,“明褒实贬”错,应是“明贬实褒”。‎ ‎4.第⑤~⑧段记叙了“华村”的变迁,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曾经有错落有致的院子、考究的老建筑的华村,与后来改建成的没有院子、绿地,被人称为竖起来的“贫民窟”的楼房进行对比。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文章“‘做’可能是一种破坏,‘不做’却是一种建设”的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本题已经明确答题区间是第⑤~⑧段,可看出前后对比明显,将曾经的华村与后来改建成的楼房进行对比。解答“有什么作用”,须从文章整体入手,分析对上下文的情节或文章主题起什么作用。‎ ‎5.文章结尾说:“小时候,觉得‘华村’好大;老了,觉得‘华村’真美。”作者为什么觉得“‘华村’真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出生于斯,又生活于斯几十年,华村留存了他的成长记忆。②华村是地道的花园洋房,属于哥特式的老建筑,有情调,有韵律有美感,有历史有文化。③结构多真材实料,坚固结实。④华村早已消失,只留存于记忆或梦中,因此也赋予了作者想象的美感。‎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觉得“‘华村’真美”,需要综合全文内容,筛选相关内容要点,如第②段中“华村,连名字都值得玩味和珍藏”“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第⑤段对华村建筑的描述与怀念,第⑦段中“多真材实料”等,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即可。‎ ‎6.全文都是写现实中的华村,而文章的题目是《梦里华村》,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梦里华村”是指曾经的华村,表达了作者对华村老建筑深深的怀念和留恋。②“梦里华村”也就是说华村在现实中已经不存在了,表达了作者对华村老建筑被拆除的无比遗憾之情。③人们拆除了老建筑,又在新建“老房子”,作者对此表示无限感慨。④提出呼吁:对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的老建筑要用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战略和辩证的思维来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思考本文作者写作的意图是什么,标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标题和本文的主旨有何联系,尤其要注意文中与标题相关的抒情议论性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回答问题,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