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9
2018届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 14.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南定楼遇急雨① 陆 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②逢峒獠③,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①诗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自成都东归,途经泸州,写下此诗。②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③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15.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首联交代了作者在四川的行踪以及沿江东下情景。江上风大,山间雨急,风雨相挟,纵横奔突。 B.颔联中抓取了最能体现情景的形象来渲染,一个“争”字,一个“乱”字,形象地写出暴风急雨时的景象,可谓传神。 C.“人语朱离逢峒獠”,隐写喜爱此地淳朴的民风。再写“棹歌欸乃下吴舟”,同时描述行旅,饱含着作者不少的乡情。 D.陆游久居蜀地,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旦离去,惜别之情顿起,正所谓惯住天涯,归心倦懒,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之情。 E.这首诗所写景象变化极快,忽写行役之苦,忽写江山之胜,忽写风雨之狂,忽写土俗之陋,忽写归心之切,忽写登览之愁。 16.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独上”写出了诗人的雅兴,“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 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18.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 千 年 调 辛弃疾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注]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辛弃疾被免职,居于江西上饶,这首词就是作者在这一时期写作的。“蔗庵”是他的好友郑汝谐的居所。词中的“卮酒”“滑稽”“鸱夷”是酒器,“甘国老”指甘草(中药,能调和众药),“秦吉了”指一种能学人言语的鸟,又名八哥。 19.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上片开头二句,用比喻手法,借取卮酒的形象,揭示势利小人的丑态。 B.“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化用《庄子》《寓言篇》中的话来抨击现实社会中某些人的嘴脸。 C.下片开头二句诚恳地批评自己年少气盛,使酒任性,直言直语,不懂得随机应变,看人说话,使人感到别扭,不舒服。 D.“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是用反话讽刺:也想鹦鹉学舌,随声附和,但是学得并不十分精巧,远不如人家学得到家。 E.这首词既写世态,也写自己,两相对照,加大了批判的力度。笔锋幽默诙谐,同时又很辛辣,表现了十分鲜明的情感倾向。 20.全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陈允平①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②。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注]①陈允平:字君衡,明州(今浙江宁波)人,生活在由宋到元的过渡时期。②心事寄题红:唐德宗时进士贾全虚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王才人养女凤儿题诗:“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见诗,为之流泪。金吾(官名)奏其事,德宗因以凤儿赐全虚。 2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此词开篇即规劝人们别去采撷,就有一种难言苦衷和一种特别的忧怨之情。 B.次句切题之“秋”,说的是萧条旷阔的江面上,别无所有,只有一片茫茫烟水流淌着,它补充说明“休去”的原因。 C.“心事寄题红”由抒心事转入叙闲愁,题诗寄情有意,无情之水东流去,可见心事重重。由是引出“断肠人”。 D.这首词在句式遣词方面,颇受辛弃疾《摸鱼儿》启发,思想境界显而易见比辛词要高。 E.这首词在表现主题思想时采取事事关联、环环相扣、层层深化的写法,内容联系密切。 22.“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在词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3~24题。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唯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清暑。宝扇重寻明月影①,暗尘侵、上有乘鸾女②。惊旧恨③,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④,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⑤。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⑥? [注]①“宝扇”句:即白绢团扇,状似圆月。②乘鸾女:据说唐明皇在九月十五日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鸾”(《龙城录》),此指扇画上的月宫仙女。③惊旧恨:当是念及靖康之耻。④葡萄涨绿:形容江水之颜色。⑤容与(yù):安然自得的样子。⑥《金缕》:曲名。曲中有“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句。 23.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起首三句描绘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时分,忽闻莺声婉转,“流莺语”以细聆莺啭来突出环境的幽寂,也即“鸟鸣山更幽”之意。 B.“惟有垂杨自舞”中的“自”字写出四周无人的寂寥况味,用来衬托作者徘徊四顾的孤独心情。 C.“渐暖霭”三句,先从时节转移写起,春去夏来,暖风带来初夏的暑热,由于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宝扇。 D.下片写眼前实景,“江南”三句,是说昔年乐事已成而今“旧恨”,伊人远去,犹如乘鸾仙女,无由再见。 E.结末两句深恨无人为自己唱起《金缕曲》,由人及曲,兴起对美好往日的怀念,对远方伊人的惓惓深情。 24.上片描写了庭院中的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A、C A.“儒雅谦恭”有误; C.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 14.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15.C、D C.“隐写喜爱此地淳朴的民风”错;D.“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之情”错。 16.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之苦。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语朱离”,难免思乡。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两难之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难安,去也难安。 17.A、E A.“独上”透露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情;E.应是“给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感觉”。 18.“摇”“滴”二字用得极好。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19.A、C A.“用拟人手法”;C.“诚恳地批评自己”错,应是愤激之词。 20.全词对比鲜明,辛辣地讽刺了当时朝廷官僚的阿谀奉承、唯唯诺诺的不良习气,流露了词人的愤激之情与鄙夷之色。 21.C、D C.应是“由叙闲愁转入抒心事”;D.应是“思想境界不如辛词高”。 22.①巧妙点题,“秋江”指出此词的地点,又切中“秋暮有感”中的“秋”,“斜阳”点明时间,切“暮”,“征鸿”指的是远飞的大雁,切“秋”;②奠定了全词的伤感的基调。 23.D、E D.应是“下片是虚写”;E.应是“由曲及人”。 24.①上片描写了庭院中的流莺、苍苔、落花、垂杨等景物。②这些意象写出了词人幽静、孤寂的心境,也表达了词人对山河破碎的叹惜之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