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学案 ‎(时间:40分钟 分值:66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②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论和与同》)‎ ‎[注] ①献:进言指出。②干:违背。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材料①体现了孔子的    思想。(2分)‎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4分)‎ 答: ‎ 解析:(1)“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中庸之道”是儒家经典哲学思想。‎ ‎(2)首先要解读“和”与“同”的不同概念。“和”是讲究原则求得平衡统一,“同”则是无原则的调和。题干中要求结合材料,因此可结合第二则材料分别解读“和”与“同”的具体所指。同时要将二者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写清,“和”的结果是达到整体的和谐,结合第二则材料,即使可行的更完备,不可行的也能从中得出积极元素。“同”的结果则会带来损害。‎ 答案:(1)中庸(答成“和而不同”给1分)‎ ‎(2)①“和”,讲究原则以寻求各方的统一与平衡,如材料所言,君认为可行之事而实则有不可行的因素,臣应加以指出,切不可君云亦云,反之亦然。“同”,则是无原则的调和,君云亦云。②“和”的结果是达到整体的和谐,使可行的更加完备;不可行的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同”的结果,则因异口同声而趋于单调沉闷,给事业带来损害。(每点2分)‎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 ‎②君主认为可行的事情中其实包含了不可行的因素,臣子进言指出那不可行的方面来帮助国君做成其事;君主认为不可行的事情中也包含了可行的因素,臣子指出可行的方面帮助君主去除不利因素。因此,政治清平而不违背天理,百姓没有争斗,相安无事……如今,大夫梁丘据不是这样做的。君主认为可行的,他就说可行;君主认为不可行的,他就说不可行。如果拿水与水混合在一起,谁能够吃得下去呢?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能够听得下去呢?不应当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材料一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材料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1)出自材料一中的一个成语是       。(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好学”思想的理解。(4分)‎ 答: ‎ 解析:(2)关于对孔子“好学”思想的理解,可从三则材料中总结概括。材料一阐述的是“好学”的实质: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见贤思齐,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材料二、三阐述的是修身与好学的关系,即先修身立德,再求学求知。尤其是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评价,是对颜回修养的高度赞扬。综上,可从两方面对三则材料进行概括总结。‎ 答案:(1)食无求饱(或居无求安)‎ ‎(2)孔子的“好学”是指治学者立志成为君子、谋求礼治仁政之道而表现出的对学问和德性的热爱和追求,其本质意义是指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修身之学。它以仁德为本,先修身立德,再求学求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材料二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不将自己的愤怒转加给别人,从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不幸短命去世了,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弟子了,我也不曾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材料三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敬爱兄长;行为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1)背诵篇目《渔父》一文中与“深则厉,浅则揭”内涵完全相同的句子是 ‎ ‎ 。(2分)‎ ‎(2)荷蒉者对孔子说的一番话,其主要用意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他的观点?(4分)‎ 答: ‎ 解析:(1)作答本题,应在理解材料所供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联系《渔父》一文,选取其中内涵相同的句子。“深则厉,浅则揭”即成语“深厉浅揭”,它是一个比喻句: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受污染,便撩起衣裳,免得濡湿。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便不难在《渔父》中找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个句子。‎ ‎(2)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荷蒉者对孔子所说话语的意旨,第二问要求评价他的观点。第一问,在理解了材料意思的前提下,可以明确,荷蒉者奉劝孔子要懂得明哲保身,要懂得变通,灵活对待现实。第二问,有较大的开放度,既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关键是要能够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具体作答时应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阐述理由。‎ 答案:(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①规劝孔子面对现实处境要懂得变通,灵活对待,以便保全自己。‎ ‎②(示例一)我认为荷蒉者的观点是正确的。人生在世,固然需要坚持自我,执着理想,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人只有学会变通,学会与世俗周旋,才能保全自己,不让自己受伤。一味执着不变,反而会赔上自己的一切。‎ ‎(示例二)我认为荷蒉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人生在世,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就更应该坚持自我,执着理想,如果改变自己以迎合世俗,则丧失了为人的原则。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之所以流芳百世,正是因为在困境中立场坚定,坚持自我,永不妥协。‎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形象。(4分)‎ 答: ‎ 答案:(1)孔氏 ‎(2)身体力行、积极用世、乐观坚毅的通达者;救天下大道于将丧的天之木铎。‎ ‎[参考译文]‎ 子路在鲁国都城的外城城门过夜。早晨开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开城门的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拜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来没有不见面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说:“你们几位何必为孔子失掉官位而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通过孔夫子来宣扬大道。”‎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损矣。”‎ ‎(《论语·季氏》)‎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荀子》)‎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孔子和荀子在“交友观”上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 答: ‎ 答案:(1)友直 友便佞 ‎(2)孔子和荀子都认为交友要有选择性,要谨慎交友,重视对朋友品性的要求。结交正直的朋友,就有益;而结交谄媚、伪善的朋友,则有害。‎ ‎[参考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结交诚信的朋友,结交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朋友,结交阿谀奉承的朋友,结交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因此批评我而且批评得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谗贼。所以君子尊崇老师而亲近朋友,对于馋贼则深恶痛绝。‎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 ‎②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吕氏春秋》)‎ ‎③大其牗,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 ‎(明·方孝孺)‎ ‎(1)上面三则材料表达的意思相近,其内容可以用一个出自《礼记·礼运》的四字成语“      ”加以概括。(2分)‎ ‎(2)结合现实,谈谈上面三则材料给你的启示。(4分)‎ 答: ‎ ‎ ‎ 解析:(1)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三则材料的意思。第一则,赞美了舜、禹的美德,说舜、禹拥有天下,却不独享;第二则,写天下是大家的天下;第三则,写有公心,才有善行。由此可以看出,三则材料都探讨了“公”的问题,联系《礼记·礼运》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天下为公。‎ ‎(2)回答“启示”类问题,要注重把握材料的意思和个人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三则材料都表述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作答时可以从民众及社会等方面着手,结合材料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天下为公 ‎(2)执政者应胸怀宽广,不以天下为私有,不贪恋权力和财富;民众应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而忘私;社会应公正,透明,弘扬正气,培育善行。‎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拥有天下,却不独享政权。”‎ ‎②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③把窗户打开,阳光就会照进来。出自于公心,就会做出许许多多好事。‎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 材料二 子张问曰:“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③,弃而违④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注] ①崔子:齐国的大夫崔杼。②陈文子:也是齐国的大夫,名须无。③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叫一乘。陈文子有马十乘,在当时应算极其富有。④违:避开,离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儒家        的精神。(2分)‎ ‎(2)面对弑君事件,孔子与陈文子的做法有何不同?你更赞成哪一种做法?为什么?(4分)‎ 答: ‎ 解析:(1)“不敢不告也”,强调各司其职,恪尽职守,体现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材料一:在孔子看来,陈恒弑君搞政变是有悖于“君臣之礼”‎ 的大逆不道行为,必须严惩。故尽管年事已高,又不是朝廷命官,却为此事郑重其事地“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提议出兵讨伐;后又“之三子告”,希望惩罚元凶,维护礼治。几次遭拒后仍强调自己曾身为大夫,“不敢不告”,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材料二:孔子认为,陈文子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白了,但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清”是为了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清白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既可以赞同孔子,也可以赞同陈文子,都需要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1)知其不可而为之(或“恪守周礼”,或“维护周礼”)(2分)‎ ‎(2)孔子:积极参与,尽到自己的责任。(1分)陈文子:洁身自好,远离污浊之地。(1分)‎ ‎(示例一)赞同孔子的做法。世道混乱,如果人人都洁身自好,明哲保身,那世间事务谁来承担?社会进步谁来推进?孔子的做法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值得肯定。(1分)陈文子的做法本质上就是一种躲避责任的表现。(1分)‎ ‎(示例二)赞同陈文子的做法。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仅凭个人能力是无法改变的。从材料一中也可看出,孔子的做法并没有任何效果。(1分)与其徒劳无功,不如远离不守礼道之人,保持自己清高的品质。(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哀公),向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向(季孙、仲孙、孟孙)三位大臣报告吧!”‎ 孔子(退了出来)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报告,但是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臣吧’。”‎ 孔子去向那三位大臣报告,但三位大臣不愿派兵讨伐。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报告。”‎ 材料二 子张问道:“崔杼无理地杀掉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放弃了它们,离开齐国。到了别的国家,就说:‘(这里的执政者)同我国的崔杼差不多。’又离开了。又到了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同我国的崔杼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很清白。”(子张)又问道:“(这个人)算不算仁呢?”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 ‎(《荀子·正名》)‎ ‎②‎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1)我们从材料二中可以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     。(2分)‎ ‎(2)阅读这两则材料,分别说说荀子和孔子对“正名”的理解。(4分)‎ 答: ‎ 解析:(1)由“名不正,则言不顺”可概括出。‎ ‎(2)荀子的话有两层意义。第一句强调君王“正名”是百姓理解事物、统一思想的前提,第二句强调“乱名”者罪大恶极。两句话之间有一“故”字,可见重心在后一句。所以,荀子强调“正名”对于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性,目的在于维护统治。孔子所言重心也在“故”字之后,强调君子所言当慎重,不可违礼僭越,目的在于恢复周礼。‎ 答案:(1)名正言顺 ‎(2)①荀子认为“名”是人们理解客观事物的前提,“正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②孔子所说的“名”主要是指等级名分,是针对当时违礼僭越等现象而提出的,目的是“复礼”(或: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名分);“正名”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每点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①所以,王者制定事物的名称,名称定下来才能对客观事物分辨清楚,制定名称的原则一旦实行,那么思想感情就会得到沟通,于是就慎重地率领民众统一到这些名称上来。所以,(在这一前提下,如果还有人)肢解词句、擅自创造名称来扰乱正确的名称,使民众疑惑,使人们增加争辩,那么(我们)就要称这种人为罪大恶极的人,这种人的罪过和伪造信符与度量衡的罪过是一样的。‎ ‎②名分不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那么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的执行不得当,那么老百姓就会手足失措。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分,一定有理由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他说的话,要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罢了。‎ ‎(《论语·子路》)‎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②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③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④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 。(2分)‎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4分)‎ 答: ‎ 解析:(1)根据“唯仁者”,可以看出“礼”的基础;根据“礼之用,和为贵”,概括“礼”的作用。‎ ‎(2)根据关键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可以概括出“中立不倚”。根据关键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概括出“以‘和’为美”。根据关键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可以概括出“实行稳健主张”。‎ 答案:(1)仁(1分) 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安定(1分)‎ ‎(2)①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主张中立不倚,行仁义之道,不能“知和而和”,即节制适度。②宽容包容,以“和”为美,既要互爱互信,互尊互谅,又要坚持原则,不能“同而不和”。③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全面考察,选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 ‎[参考译文]‎ ‎①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治理国家,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他们大小事情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②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③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 ‎④舜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意。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②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    ‎ ‎(请用四字成语概括)。(2分)‎ ‎(2)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4分)‎ 答: ‎ 解析:(1)由“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知,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急功近利。‎ ‎(2)解答此题,应在理解材料意思的基础上作答。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对于从政者来说,尤其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地强求速成的“政绩”。作为从政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小利,什么是大事,把官员个人的荣辱当成小利,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大事。第二则材料说的是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十分紧张,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实行“彻”制,减轻赋税,给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一定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 答案:(1)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2)政府不能与民争利,不顾人民的死活来聚敛财货。民生问题解决了,政府才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来源。百姓富裕了,才能为治理地方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为了表面的政绩(小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酿成大患。‎ ‎[参考译文]‎ ‎①子夏做了莒父的地方官,问孔子关于处理政务方面的事情。孔子说:“不要只想着速度快,不要看重小的利益。只想着追求速度就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只看重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的事情就办不成了。”‎ ‎②鲁哀公向有若问道:“今年遭了饥荒,用度不够,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不够,怎能实行只收十分之一的税法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君主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君主又怎么会够呢?”‎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②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③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 ‎(1)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概括出孔子的义利观是                ;墨子的义利观是                。(2分)‎ ‎(2)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4分)‎ 答: ‎ 解析:(1)解题时先找准关键词句“君子喻于义”“富而可求”“利民”“利人”“义,天下之良宝也”,再联系孔子、墨子的言论进行分析提炼即可。‎ ‎(2)孔子“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对于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就是守法致富,不要见利忘义,更不能违法牟利。墨子的观点是义利并举,首先让我们肯定“利人”是至善的标准,另一方面,仅仅利人是不够的,需要在义与利之间取得平衡,“义”是必要的手段。‎ 答案:(1)不反对富贵,但强调义的重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 以利人、利民为义,主张义与利统一,义利并举。(每点1分)‎ ‎(2)孔子的义利观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守法致富,在义与利矛盾时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防止见利忘义,违法牟取暴利。在今天,墨子的义利观有借鉴作用,既肯定“利人”为至善的标准,维护了道德原则的尊严;又把“义”看成是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不能简单地重义轻利,也不要极端追求功利。(评论一人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①君子懂得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②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顺从我的爱好。‎ ‎③良宝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们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稷必然安定。良宝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们能利人民,而义可以使人民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