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月考第一次考试(二)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月考第一次考试(二)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775字)‎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书院随之兴起。20世纪80年代,既有一些古老的书院开始复兴,以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为代表;也有一些新书院开始崛起,以北京大学的中国文化书院为代表。经过了这样一段时期的发展,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思潮,书院发展开始呈现井喷姿态,到处兴起。其实,这一书院文化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做好书院的复兴?‎ 首先,老书院的复兴。现在全国各地正在修复、重建一些老书院,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几千所书院,当时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大量书院都没有保存下来。这些广泛分布的书院是儒教中国的最好体现。如何使这些书院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是目前书院文物保护的迫切任务。目前老书院的修复,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主导,其实还可以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公益性组织、企业家个人的作用。古代书院的修建,主要是地方官员、民间士绅、热爱教育的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儒家书院的修复,就是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的。今天仍然可以继续发挥政府主导、民间企业、团体、公益性组织、企业家个人共同努力。书院建好之后,打造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让这些古老的书院修复之后,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 16 -‎ 其次,是新书院的建设。创办新书院有两种类型:一是教育体制之外的新书院。这些新书院的修建,就是希望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推动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故而需要地方政府、学者、企业、民间社团的通力合作,以推动教育体制之外的民间书院发展。二是教育体制之内的新书院。教育体制之内创建新书院,同样可以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书院,就是专门在现代大学体制内从事人格教育即博雅教育的书院。现代高等教育教书不育人,只管专业教育,大家关注的是教书、教专业知识,培养人的问题在制度上并没有落实,培养人的问题就需要传统书院来解决。育人是传统书院的长处,可以将传统书院人格教育的长处吸收进来,使现代大学能够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现代知识分子。另一种书院,就是培养传统国学专门人才的书院。传统书院承担了传承中华文脉的使命,但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一直没有独立的空间,被分割到其他不同的专业体系中,许多中国传统学术成为“绝学”。我们一直在呼吁将中国传统国学纳入到现代大学体制之中,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与西方的“古典学”十分接近。同时我们还一直在呼吁,在现代大学恢复中国传统书院,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 应该说,在21世纪实现我们中国的富强之梦,已经不是问题了;只要中国按照现在的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中国肯定是既富又强。但是,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中国复兴之梦不仅仅是富强之梦,而应该是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之梦,这才是更高层次的中国梦。而我们强调书院的复兴,就是要承担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 ‎(摘自《新华文摘》2019年19期,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文化书院和岳麓书院分别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崛起和复兴的新老书院的代表。‎ B. 因历史上大量书院未得到保存,如今修复一些老书院,其目的就是保护书院文物。‎ C. 现代高等教育只要能够吸取传统书院育人长处,就能解决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 D. 如果没有书院的复兴和创建,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富强和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之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采用“引论—本论—结论”的方式展开论证,结构完整,思路也颇为清晰。‎ B. 文章论述老书院复兴和新书院建设,是分别从修建的目的和创办的类型开始的。‎ C. 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手法来突出当今书院修复和古代书院修建的主导方的差异。‎ D. 第三段论述新书院的建设时,指出有两种类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民间书院虽然属于教育体制之外的书院,但要得到发展,同样需要地方政府、学者、企业和民间社团的通力合作。‎ B. 传统国学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被分割到其他不同的专业体系中,是许多中国传统学术成为“绝学”的重要原因。‎ C. 中国古代岳麓书院“忠、孝、廉、节”的院训所体现的育人理念,可佐证文中“育人是传统书院的长处”的观点。‎ D. 作者认为,不管是老书院还是新书院,把它们建设好之后都可以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和地方精神的家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23字)‎ 材料一:‎ 大家都寄希望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居家养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王秦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会对居家养老带来很大帮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大数据和智慧健康,可以把老人的血压等数据传到“云”上,也可以把过去的病历放到“云”上,通过网络,医生可以及时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健康建议。第二个方面是服务机器人,比如智能看护,会知道老人是否摔倒了,有无异常情况。第三个方面是可穿戴设备,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手环、手表之外,还有很多更先进的设备,比如血糖仪有自主学习功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血糖;人工的电子化神经元、海马体,将来对一些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像帮助瘫痪老人驾驶轮椅,这些将来都可以做到。最后一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智慧家居方面改善养老的生活质量。“‎ - 16 -‎ 现在的家用电器,开冰箱、用微波炉,对年轻人来说没问题,但如果是得了帕金森症的老人呢?将来智能家居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很多传感器实时监测老人状况。‎ ‎(摘编自《人工智能结合居家养老潜力大》,《扬子晚报网》2019年3月10日)‎ 材料二:‎ 依托问诊系统,足不出户就能为老人远程看病;无需繁琐操作,老人躺着就能享受洗澡机自动淋浴;穿戴式护理机器人自动识别并清洁老人大小便;24小时运作的智能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及时报警……‎ 在本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简称“SlC老博会”)上,参展的养老产品科技感十足,新技术、新应用亮眼吸睛。据了解,仅“养老智能化”展区即汇聚30余家智能化企业参展,展示产品中不乏养老院呼叫系统、养老陪护机器人等“黑科技”产品。‎ ‎“SIC老博会并非简单的‘橱窗展览'。”SIC老博会汇聚展示养老全产业链的先进产品、模式、技术,同时通过产品展示助推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既整合各方资源,又推动产学研等环节衔接,为养老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摘编自《发展智能养老做大银发经济》,《人民日报》2019年10月31日)‎ 材料三:‎ 机器人目前还处于兴起阶段,大多数家庭无法负担其高昂的价格。例如,Telenoid机器人的零售价为8700美元,租金为每月435美元。日本政府正在考虑雇佣机器人能否适用于公共保险,这项决定对未来想要雇用机器人护理老人的家庭至关重要。此外,像Robear这样的大型机器人可能不适合小型公寓;而且Robear近期还出现了一个短路问题,让它无法正常工作,这些也是选择护理型机器人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由于机器人没有感情,所有判断都出于大数据下的支持而来,无法像人类一样有情感亦或直觉,但大多数老人在生命的尾声阶段往往最看重与人情感上的交流,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工作区域。同时,无法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人类,不久以后我们也必须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如何让老人在生活时不排斥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如何协调照护工作者与人工智能间的工作比例,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 ‎(摘编自《人工智能与养老结合,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智能养老瞭望》2018年9月16日)‎ ‎4. 下列不能直接说明“智能养老”的一项是( )(3分)‎ A. 大数据和智慧健康可把老人的血压和以往的病例等数据传到“云”上。‎ B. 有自主学习功能的血糖仪等先进的可穿戴设备可对血糖进行实时监控。‎ C. 24小时运作的智能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及时报警。‎ D. 选择护理型机器人时必须考虑到公寓户型大小和机器人的质量等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智能家居能够解决帕金森症老年患者使用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很多传感器对老人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B. 问诊系统、洗澡机、穿戴式护理机器人、智能体征监测系统等智能养老产品,在“SIC老博会”上都得到展示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C. 面对大多数家庭在经济上难以负担购买机器人的高昂价格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是否把雇佣机器人纳入公共保险之中。‎ - 16 -‎ D. 如今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人工智能的帮助,今后也必须得到帮助,但在感情交流方面,人工智能对人类则无法提供帮助。‎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58字)‎ 柏林墙消失 张抗抗 那墙初看上去,其实并不怎样的让人觉得恐惧。甚至一点儿也不狰狞。那墙就那么静静地蹲着,似乎并不显得高大厚重,表面只不过是一层薄薄的水泥,涂着灰白色的油漆。上面有五颜六色的粗笔留下的图像、一串串不规则的德文字母连成的句子、还有怪诞的符号和各种图形……‎ 它绝不像我想象中的柏林墙那般森严、那般威武、那般雄奇,墙上墙下没有铁丝网、没有炮楼、没有宪兵。‎ 也许我就可以轻易地从上面一跃而过,或者穿越它。‎ 它仅仅是一个象征?‎ 墙,向着城市的两边小心翼翼地延伸过去,如同一根硕长而又弯曲的巨楔,插入那些从废墟上重建的高楼之中。时而同那条幽幽然环绕全城的施伯列河无声交汇,矗立并铺陈了这充满苍凉历史感的界标,一瞬四十几载,划开了东西方两个世界。‎ 面对寂寞空旷的施伯列河,我愕然。‎ 听说曾经有一个土耳其孩子落入河中,但没有人能够跳下水去救他,他就那样活活淹死了。因为虽然河岸的一边在西柏林境内,但河却属于东柏林所有。任何人如跳下水去,都会构成“越境”的“罪名”。‎ 我站在河岸上,不,确切地说,我站在岸边的墙下,我肃然。墙下有小小的墓碑,砌得十分精致的水泥墓地,上面安放着一只只鲜艳的花环,是鲜花,很娇嫩很缤纷的鲜花。‎ 墓碑上写着:越墙者。‎ 没有姓名,只有年、月、日。‎ 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被留在墙下的日期。柏林墙上血迹斑斑。‎ 但尽管曾有许多人倒在柏林墙下,还是不断有新的勇敢者,用热气球或挖地道的方式设法越墙,一年年总未间断停止……‎ 我开始怀疑自己对于墙的最初感觉。‎ 后来我登上勃兰登堡凯旋门下的一座木台,从上面跳望东柏林。气势宏大的石砌大门顶端,耸立着一辆覆盖青苔的金属马车雕塑,马车上站立着一位衣裙飘逸的天使,似欲乘风归去。从矮墙至那些建筑物,中间有一大片开阔的空地,除了几个来回巡视的带枪警察,杳无人踪。‎ 除了墙,还有这块不可接近的真空地带。‎ 远远地,可以望见薄雾笼罩着的东柏林菩提大街,一条很宽很美的大街,绿阴葱茏。‎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要去那儿看看的愿望。‎ 但我知道这不可能。‎ 我不能够越墙而过。否则我将永远地留在墙下。‎ 这墙拦阻了我。墙原来并不是一个象征。‎ ‎1985年夏天,我徘徊在柏林墙下的那个下午,柏林墙似乎还很坚固。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在不很长的五年以后,它竟会那么轻而易举地崩塌、破碎,被拆除、被清理,甚至没来得及让人再看它一眼。‎ - 16 -‎ 那天,我决意要设法去东柏林。‎ 我对那墙充满了好奇。‎ 几天以后,我紧紧捏着护照,穿过那也许叫做海关也许叫做边境的地铁站大厅。‎ ‎……‎ 东柏林!‎ 天下着小雨,迷蒙中,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修复一新的古典建筑,更显得庄严肃穆,洁净的大街被雨水洗得发亮,小轿车来来往往。我几乎没觉得墙这边和墙那边有什么不同。‎ 快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走到柏林墙下。‎ 我久久凝望着柏林墙。‎ 从这一边看这堵墙,墙似乎要比那一边干净些也苍白些。墙上更多的是一片空白。穿着灰色制服的持枪警察如雕像肃立,行人远远且匆匆而过,墙和人之间,是一块荒疏的空白,一片布雷的禁地。‎ 墙在树丛和草地间蜿蜒,犹如一条细长又干瘦的胳膊,将勃兰登堡门下所有的辉煌都紧紧箍在怀里。更如一道无形的锁链,隔绝了封闭了整整一个世界。‎ 暮色中,那狭窄而粗糙的矮墙渐渐隐没于黑暗之中。但在黑暗中,我仍然感觉着墙的存在。我用手触摸到它的冰冷它的坚定……‎ ‎……‎ 离开东柏林已是深夜,我通过那墙的出口,走向西柏林。墙留在我的身后。几天以后,我就将飞离这个奇怪的、既相连又相隔的城市,回到我熟悉的那块土地。‎ 我忽然隐隐地感觉着一种悲哀。‎ 人在创造了自己的同时也创造了围墙。那么,人类是终究不能够摆脱围墙了么?‎ 漫长而又短暂的五年过去了。曾经那么坚固那么森严的柏林墙,在岁月的碾磨与撞击下,终于剧烈地摇晃震颤起来,并正在悄悄地消失隐退。昔日的勃兰登堡门下,开放了的边界已成为一个自由市场。那儿正在出售有关柏林墙的纪念品。坚硬的柏林墙的水泥碎片,已被标上价码,任旅游者带到世界各地去……‎ 柏林墙究竟是怎样消失的?‎ 它消失以后,是否还在原地留着残存的墙基?‎ 人类也许还将不断地建造围墙又拆除围墙……可是这世上原来是没有墙的。‎ 我只能怀着焦渴的心情,盼望着世上那些所谓的“墙”,早早地、快快地消失。‎ ‎(选自《张抗抗散文》,有删节)‎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是按照西柏林一东柏林—西柏林的行踪来安排材料,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的。‎ B. 文章划线的句子运用比喻和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柏林墙对当时东德和西德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与隔绝。‎ C. 文章点面结合,先写土耳其男孩被淹死,蕴含着对他的同情;后写许多年轻生命倒在柏林墙下,寄寓了作者对勇者的哀思和赞许。‎ D. 文章用“似乎”来体现柏林墙看似坚固实则“易塌”的特点,用“决意”来表明作者去东柏林态度的坚决,可谓耐人寻味。‎ 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82字)‎ - 16 -‎ 中国汉字历经________岁月,有着无穷魅力。汉字具有象形和会意的特性。汉字的象形,( ),并随汉字的演变过程不断规范而固定;汉字的会意,与汉字的象形特征密切相联,见到汉字形状就知其意思:象形和会意和谐地融合在汉字结构中。汉字结构,有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感,这表现在汉字的上下左右都处于相互对应、相互平衡的状态中。还有一种审美感,即人们见到汉字,一种审美愉悦之情就会________而生。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能使人一下子进入到所创造的意境里。汉字的构形往往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质,日常生活中常有借用字形譬况事物形状的现象,如“八字须”“十字路口”“金字塔”“国字脸”等。像这样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汉字________。这一特性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中国汉字还有神奇的社会功效,就是中华民族在________的生存土地上能维持着南腔北调的民众彼此相沟通的大一统局面,这得益于汉字所起的维系团结的重要作用。今天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漫长 油然 不胜枚举 广袤无垠 B. 峥嵘 沛然 恒河沙数 一望无际 C. 峥嵘 油然 恒河沙数 广袤无垠 D. 漫长 沛然 不胜枚举 一望无际 ‎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是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 B. 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 C. 是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 D. 是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 ‎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B. 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C. 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 D. 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 - 16 -‎ 三、古代诗文阅读(63分)‎ ‎(一)古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阅读下这首古体诗,完成下面小题。(425字)‎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①‎ 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②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 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③,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④,所保讵⑤乃浅?‎ ‎【注】①此诗是诗人归隐之前参加春耕后的作品。怀古田舍即田舍怀古。②屡空:食用常缺。③植杖翁:荷蓧丈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④通识:通明的见识,指儒家仕而不隐的思想。⑤讵:难道。‎ ‎10.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两句写诗人当年未能践行躬耕南亩的愿望,流露出了诗人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B. 三四两句写由于家中食用常缺,因此春天下地耕种就不能自免,这是说躬耕之必要。‎ C. 五六两句写早晨整理农耕的牛车和农具,启程时生出缅怀之情;“缅”字照应了标题。‎ D. 七至十句既描绘出鸟儿欢鸣春风和畅情景,也写出“寒”“荒”所映衬出的忧虑之情。‎ ‎(二)文言实词(共12小题,每题3分)(808字)‎ ‎1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B.秦爱纷奢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12.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蜀之鄙有二僧 B. 鄙人不胜感激 ‎ C.孔子鄙其小器 D.先帝不以臣卑鄙 ‎13. 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臣之所好者,道也 - 16 -‎ C.伐无道,诛暴秦 D.道不同,不相为谋 ‎14.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 ‎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 ‎15.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今公子故过之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16. 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既来之,则安之 ‎17.与“不堪回首”的“堪”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郞君 ‎ C.千载谁堪伯仲间 D.老者不堪其老而休也 ‎18. 与“大命将泛,莫之或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 B.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其事体莫须有 ‎19. 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D.再迁为太使令 ‎ ‎20. 与“若入前为寿”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失法离令,若死,我死 C.天若有情天亦老 D.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1. 与“博闻强识”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B.鄙夫寡识 ‎ C.款识清楚,标价明白 D.相逢何必曾相识 ‎ ‎22. 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1359字)‎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 - 16 -‎ ‎“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2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B.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C.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D.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B.子杀父曰“弑父”,臣杀君曰“弑君”,黄生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是犯上作乱。‎ C.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 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2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辕固生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同意黄生提出的汤、武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汤、武是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所以是秉承天命而得到天下。‎ - 16 -‎ B.辕固生善于辩论。他以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的例子反驳黄生,得到了景帝的赞同,景帝调停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蠢。‎ C.辕固生敢于直言。窦太后喜欢《老子》,辕固生却说《老子》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触怒了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后经景帝暗中帮助才摆脱困境。‎ D.辕固生治学求真务实。他教导公孙弘,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2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5分)‎ (2) 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89字)‎ ‎(1)在《劝学》中, 以雕刻为喻,从正面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 四、写作(60分)‎ - 16 -‎ ‎28.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331字)‎ ‎(一)《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里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二)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图书馆内随便占座;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某中学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假设你是该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李明,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封倡议书。倡议大家“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 16 -‎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1. A B项,“其目的就是保护书院文物”说法绝对,从原文“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可知,“保护书院文物”并非修复老书院的唯一目的。C项,从原文第三段“可以将传统书院……的现代知识分子”可知,“只要……就能……”的理解有误。D项,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改革开放”才是“中国富强之梦”的保证。‎ ‎2. D D项,论述“书院的类型”并未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3. D D项,“新书院”建好后“可以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和地方精神的家园”于文无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4. D D项,“必须考虑……质量等问题”并不能直接说明“智能养老”。‎ ‎5. A A项,“能够解决……问题”曲解原意,原文为“将来智能家居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6. B B项,“对当时东德和西德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阻碍与隔绝”表述有误,该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对“东德”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 ‎7. A 8. B A项,不合逻辑。要先“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然后“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C项,不是“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是“描绘事物的形状”;不是“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而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D项,不是“是依据事物形状画形”而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不是“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而是“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 ‎9. D 此题考查两个语病点,一是搭配不当,一是语序不当。A、C项“搜寻”与“过程”搭配当,应改为“追溯……过程”;B项递进关系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63分)‎ ‎(一)古诗歌阅读10. D D项,错在“忧虑之情”,应为“表达诗人对南亩之荒偏的喜爱之情”。‎ ‎(二)文言实词(共12小题,每题3分)‎ ‎11.A A爱惜,吝惜。B喜欢,爱好。C爱慕,欣赏。D,隐蔽,躲藏 ‎12.D B,自谦之词。A边界。C轻视。D见识短浅 ‎13.B C,义“道义”,A义“主张”,B均为“道理,规律” D义“意向,主张”‎ ‎14.C C,辜负,对不起。A使担负,使承受。B依仗,凭借。D违背 ‎15.A D,过错。A超过。B责备。C拜访 ‎16.D B,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A既而:不久。C全,都。D已经,……之后。‎ ‎17.C B,胜任。A承受,经受。C能够,可以。D承受 ‎18.B D,或许。A通“暮”。B没有什么,没有谁。C没有,无 ‎19.C D,升官。A迁移。B改变。C 放逐 ‎20.B C,如果。A像,如。B你。D若夫,句首语气词,至于说到……‎ ‎21.A D,认识,懂得。A记。B知识,见识。C标记 ‎22.D B,达到。A表达,表示。C得到,取得。D招纳,招引 ‎(三)文言文阅读 ‎23.C【解析】根据句意断,句意参见译文。‎ ‎24.D【解析】应是“察举和征辟”,《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科举制产生于隋朝。‎ ‎25.B【解析】“得到了景帝的赞同”错,景帝对二人的争辩没有做出明确的评判,后文说,这以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 ‎2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 16 -‎ ‎10(1)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要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下有别。(“敝”“关”“分”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无以”“罢”“居顷之”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翻译:‎ 清河王的太傅辕固生,是齐国人。因为研究《诗经》,孝景帝时做了博士。(他)和黄生在景帝面前争论(问题)。黄生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而获得天下,而是臣杀君(而夺取天下)。”辕固生(反驳)说:“不对。那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商汤、周武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桀、纣的百姓不肯被他们役使而归附了汤、武,汤、武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要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下有别。桀、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汤、武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使天子得到尊崇,反而趁着(他们)有过错去杀掉他们,取而代之登上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辕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于是景帝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汤、武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于是争论止息。这以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 窦太后喜欢《老子》这本书,就召来辕固生询问《老子》一书。辕固生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恼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于是让辕固生入猪圈刺杀猪。景帝知道太后发怒了而辕固生直言并无罪过,就借给辕固生锋利的兵器,(辕固生)下到猪圈去刺杀猪,正好刺中猪的心脏,刺了一刀,猪便应手倒地。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很久之后,他因病免官。 ‎ 现在皇上刚刚即位,再次因(辕固生)贤良征召他。那些喜好阿谀逢迎的儒生们多有嫉妒诋毁辕固生之语,说“辕固生老了”,于是他被罢官遣归。当时辕固生已经九十多岁了。辕固生被征召时,薛人公孙弘也被征召,却不敢正视辕固生。辕固生对他说:“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从这以后,齐人讲《诗》都依据辕固生的见解。一些齐人因研究《诗经》有成绩而仕途显贵,他们都是辕固生的弟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每空只要有一个错别字就得0分)‎ ‎27.(1)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2)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8.作文(60分)‎ 解题 本题目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沿袭2019年全国卷I命制,着重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这一话题。既延续了优良的传统,又重视考生的现实思考,引领考生对当代文明礼仪进行思考:为何要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遵守礼节?试题考查考生的思辨性,材料涉及由古到今对“礼”的认识和思考,切合考生实际,因此人人有感触,人人有话说。‎ 多则材料作文考的是分析、综合能力。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求异即分析,求同即综合。考生构思时要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作文,思考材料间的内在关联,确定出一个集中立意,展开议论。所给两则材料,(一)说明重视文明礼节的重要性,无论做人做事还是治国,都必须做到有礼可依、有礼必依、行礼必严、违礼必究,否则人民无法安定生存,做事难以成功,国家不得安宁。(二)“讲文明,懂礼貌”‎ - 16 -‎ 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却存在一些不讲文明礼仪的现象,说明外在行为与内心认识的不统一问题,只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人格的升华。我国自古重礼,今所谓“礼”更多的是“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因此要真正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礼仪教育不可缺少。总而言之,凡是能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围绕“礼”进行立意的,即为符合题意的方向。 ‎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 ‎2.文明礼仪伴我行。‎ ‎3.青青校园,文明之路。 ‎ ‎4.文明礼仪与时代同行。‎ ‎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6.践行文明礼仪,共创文明校园。 ‎ ‎7.践行文明礼仪,争做文明学生(标兵)。 ‎ ‎……‎ 偏题立意:‎ ‎1.尊九州之礼法,倡华夏之文明。(将关键词换成了“礼法”)‎ ‎2.道德为立身之本。(将关键词换成了“道德”)‎ ‎3.歌礼仪之诗,颂华夏之章。(只歌颂,不践行,忽略材料中“践行文明礼仪”的限制)‎ ‎……‎ ‎ 范文展示 ‎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亲爱的同学们:‎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我校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在即,在此,我向大家发出倡议: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之一,文明礼仪不仅关乎着个人的德行修养,社会的和谐安宁,也关乎着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为了个人、社会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文明礼仪应是我们每个人的处事信条,应是每个人具有的优秀品质。‎ 人无礼则不生,文明礼仪展示个人品德风貌。‎ 古人有言:“克已复礼,是为君子也。”文明礼仪曾是古代中国每个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爱幼、舍生取义、尊师重道等多个行为要求,内涵丰富。孔融稚子让梨奏鸣了尊老爱幼的悠悠琴音;孟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震响了舍生取义的黄钟大吕;韩昌黎一篇《师说》唤醒了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我们的先人以文明礼仪为尺度,丈量出苍竹般的有节品格。可令人惋惜的是如今的中华儿女中不乏一些背离礼仪、抛弃文明的人:公共场所随意占座、插队、出口成脏……一系列恶习不胜枚举。因此,我倡议从个人角度出发,践行文明礼仪。‎ 事无礼则不成,文明礼仪团结社会力量。‎ 讲文明、有礼仪不仅是坚守个人行为规范,更表现在以礼待人,即对待他人的文明有度上。身处于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礼仪让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坐标,文明让一个个坐标点汇集,绘成和谐的图案。试想一下,若没有文明礼仪,公共礼堂不再肃穆,喧闹成市场;公共设施不再被公民爱护,而成为任意霸占的对象。正是有了文明礼仪,我们社会的各种力量才能有序汇集,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因此,我倡议从社会角度出发,践行文明礼仪。‎ 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彰显大国气度。‎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 16 -‎ 从古代钟声悠扬的礼仪之邦,到现代社会和平发展新秩序的有利推动者,中国一直是文明对外、以礼待国的大国形象。但是,埃及金字塔上的“到此一游”,美国白宫前的肆意插队、大声喧哗等也给中国挂上了“无礼粗俗”的标签。文明礼仪关乎国家形象,为了祖国的尊严,我倡议从国家角度出发,践行文明礼仪。‎ 亲爱的同学们,展示文明礼仪不能坐而论道,只能起而行之。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规范个人的行为习惯,文明律己;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待人;向国际展示礼仪风采,文明立国。因此,我倡议从个人、社会、国家角度践行文明礼仪,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倡议人: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李明 ‎2020年3月7日 点评 文章立意准确,开篇引材料后,开门见山地表明观点,发出倡议: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行文中,结构清晰,脉络分明,例证充分,加之引证、对比论证,说服力强,中心突出。句式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强!‎ 范文展示二 ‎ 知礼而行,你我共践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时代嬗变,斗转星移,可我华夏五千年文明从未断流,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旌旗飘扬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文明礼仪、道德是非亦如潺潺细流缓缓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可我们是否能用行动践行礼仪呢?‎ 揆诸现实,我们的校园中出现了种种不甚文明之状,君可见图书馆内占坐之行为盛行惹人厌?君可见买饭时队伍杂乱蜂拥效率低?君可见升国旗时交头接耳声响不断?君可见洁净校园被垃圾污染……现象虽微,却折射出我们舍弃了文明礼仪来实现一己私欲的过错。为此我向大家发出关于“知礼而行,你我共践”的倡议。‎ 知礼而行,需要谨言。语言是人们情感的外化,曾国藩曾言:“大处落笔,小处着手,独居守心,群居守口。”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到守口呢?首先,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孔子曾在子路抒发自己远大的治国之志后,不赞仅笑之,为何?治国以礼,其言不让,老师未允他言而言之,为不礼。在升国旗时、图书馆中乃至自习课时说话,恰似如此,为君子所不齿,为不礼。其次我们要注重出口之言,俗语有言:“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文明礼貌的话说出口,令人如沐春阳之暖,如品清茗之香。多讲文明用语,自己的心灵也会受到涤荡。‎ 知礼而行,还需慎行。《荀子》中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古今多少贤人皆以礼闻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大国礼仪,在万隆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大展风采,让西方列强刮目相待。如今我国新时代领路人也在一举一动之间彰显着大国礼仪,为中外民众景仰。排队不闯红灯,垃圾入箱……看似小事,却都昭示着泱泱华夏的文明礼仪,请慎行!‎ 知礼而行,青年先行。张晓风曾言:“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青年一代是中国的新生力量,是华夏文明当仁不让的传承者,青年有文明,国家才可谓礼仪之邦。当你弯腰捡起垃圾,当你制止一次插队行为,当你等待绿灯,当你……你会发现朗日川青,旧阙洞开,万物明媚可爱。“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莎翁只是感叹,而我们青年要为文明礼仪奉献自己的一份光热,让轻风吹拂我们校园乃至整个中国!‎ ‎《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我们正因为有了礼仪,有了文明,才得以与万物有分别,礼仪之力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我们心间的清泉不能没有礼仪这轮月辉。‎ 让我们知礼而行,谨言慎行,特在此发出倡议,希望与大家共勉。‎ 倡议人: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李明 ‎2020年3月7日 - 16 -‎ 点评 文章立意准确,语句优美,紧密联系材料表明观点,发出倡议:知礼而行,你我共践。行文中,结构清晰,脉络分明,例证充分,加以引证、类比论证,说理透彻,中心突出。句式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强!‎ 倡议书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1)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写“倡议书”三个字。(2)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给电子游戏迷的一封倡议书”“关于环境保护的倡议书”等。‎ ‎2.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并加冒号。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亲爱的同学们:”等。‎ ‎3.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要写清楚倡议的原因和目的;其次,要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该作文题要注意写作要求中的“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4.结尾:要用一些富有鼓动性的语言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即在右下方写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李明,在署名下面另起一行右下方署上倡议的日期。‎ 作文自评表 每项各10分 评分标准 该项得分 审题立意 精准7-10分 准确4-6分 偏离0-3分 卷面书写 美观7-10分 工整4-6分 偏离0-3分 思路结构 严谨7-10分 完整4-6分 偏离0-3分 说理思辨 深刻7-10分 清楚4-6分 偏离0-3分 首尾文采 优美7-10分 通顺4-6分 偏离0-3分 事例名言 丰富7-10分 少量4-6分 偏离0-3分 - 1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