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绝密★启用前 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 ‎1.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 可贵。即:如果。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或谓惠子曰(________________)‎ ‎(2)非梧桐不止(________________)‎ ‎(3)是商贾之人也(________________)‎ ‎(4)遂辞平原君而去(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坠下 D.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进乎技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序技赠写真李山人 ‎(明)吴承恩 通州李子北游于淮阴,馆于蒋氏。李子素善貌人,其留于淮也,缙绅国人咸求之貌。其貌人也,十尝得十。或者问曰:“子之于技也,习矣乎?子而貌人,十尝得十,何也?”‎ 李子嘻曰:“余非技人也,而游于技;余非习于技也,而与技偶。‎ 始余挟策读书,出游于都邑,鲜然 与人群,见夫老少者异状,肥瘠者异质,黔皙者异色,长短者异形,妍丑者异姿。余嗒然而神怡,舂然而心融,少焉,触然而惊中。是故余志其形体,余志其耳目口鼻,余志其须眉,余志其颔颐,余志其权,余志其辅①。既而和墨配色,濡笔焉而加之素,恍然若觌②斯人焉。故余貌之人也,十而失五六者鲜矣。久之,余益与人习也,于是舍其格,遗其形,求之于俯仰,求之于瞻眺,求之于笑貌,求之于态,求之于情,吾心或若戚然其有谋,犂然③其有酬,于是和墨配色,濡笔焉而加之素,若与斯人笑语謦欬④焉。故余之貌人也,十而失三四者鲜矣。今余貌人多矣,余不能为心矣,余忘余技矣。有求余貌者,余不知其貌若是耶?态若是耶?但余隐几而坐,忽焉若见斯人于素,又忽焉若见斯人矜色而待余,又忽焉若见紫气于斯人眉宇之间,于是余急起而图之,又不知孰使余起耶?孰使余图之耶?孰使余不肖耶?故余之貌人也,不知十而得一耶?十而失其九耶?十而得十耶?十而不失其一耶?——余又安知技!”‎ 于是淮南吴生闻之叹曰:“善哉!技可以语学矣!彼君子始而张弓,既而云行水止,而天游焉天下乎,畴靳⑤之哉?熙熙神应之矣——是谓凝化。”‎ ‎[注]①辅:颊骨。②觌(dí):见。③犂(lí):明确。④謦欬(qǐng kài):言笑。⑤畴靳:意指“收放”。‎ ‎(乙)庖丁解牛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战国)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突出李子画技高超的一项是( )‎ A.李子素善貌人 B.缙绅国人咸求之貌 C.余非技人也,而游于技 D.出游于都邑,鲜然与人群 ‎7.请根据《序技赠写真李山人》《庖丁解牛》的文意,概述“李子貌人”“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完成填空。‎ ‎8.上面两篇文言文画线语句中的“嘻”字,分别流露出李山人与文惠君怎样的情感?请简要作答。‎ ‎9.李子貌人、庖丁解牛,都经历了由技而道的过程。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情景默写 ‎10.优秀的文学作品刻画人物都能摹形状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经·卫风·氓》只用“______”四字,便刻画出了氓“忠厚老实”的形象;《琵琶行》中“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一句,便显露出了琵琶女复杂的心情;“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陶渊明归隐后从容自在的心境跃然纸上;“苍颜白发,_______,太守醉也”,醉翁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感人肺腑。‎ 评卷人 得分 三、其他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一春寒甚,西直门外,柳尚无萌蘖。花朝之夕月甚明寒风割目与舍弟闲步东直道上兴不可遏遂由北安门至药王庙观御河水时冰皮未解一望浩白冷光与月相磨寒风酸骨。趋至崇国寺,寂无一人,风铃之声,与猧吠相应答。‎ ‎(取材于袁宏道《答梅客生》)‎ 参考答案 ‎1.有人 栖息 这 离开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能力。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文言实词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1)“或谓惠子曰”的意思是:有人告诉惠施说。所以“或”的意思是“有人”。‎ ‎(2)“非梧桐不止”的意思是:不是梧桐树不栖息。所以“止”的意思是“栖息”。‎ ‎(3)“是商贾之人也”的意思是:这是商人了。所以“是”的意思是“这”。‎ ‎(4)“遂辞平原君而去”的意思是:于是,他就辞别平原君离开了。所以“去”的意思是“离开”。‎ 翻译:‎ ‎【甲】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威胁我吗?”‎ ‎【乙】平原君想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一次次推辞谦让,最后还是不肯接受。平原君就摆酒宴请他。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来走上前,用金子为鲁仲连祝寿。鲁仲连笑着说:“对天下有品德学识的人来说,看重的是为别人排除忧患、消解困难、解开纷乱的事情,却不索取什么。如果有索取的东西,这是商人了,仲连不愿意做这样的事。”于是,他就辞别平原君离开了,一生不再来拜见平原君。‎ ‎(选自《史记》)‎ ‎2. D ‎ ‎3. B ‎ ‎4. C ‎ ‎5. (1)“我追求的,是道(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2)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3)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 ‎【解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D项,“盖”通“盍”,疑问代词,译为“何,怎么”。故本题选D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为”:介词,“替、给”解/介词,“因为”。C项,“而”:表转折,但是/表修饰。D项,“乎”:介词,“比”/介词,“对”。B项,“以”:都作介词,“凭、用”。故本题选B项。‎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只有两种对比,“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错。故本题选C项。‎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好”:“追求”;“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道”:“自然的规律”;“进”:“超过”。第二句关键点:“间”:“间隙”;“无厚”:“很薄的刀刃”;“恢恢乎”:“宽绰地样子”;“游刃”:“刀刃的运转”。第三句关键点:“顾”:“看,望”;“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刀”:“把刀擦干净”;“之”:“刀”。‎ ‎【点睛】‎ 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6.D ‎7.①志人形体(志其外形) ②出神入化(得心应手……) ③目无全牛 ‎8.李山人的“嘻”表达了他对单纯追求技巧的做法的轻视之情、对自己作画之道超越了技巧的自得之意;文惠君的“嘻”表达了他对庖丁解牛技巧高超的赞叹之情。‎ ‎9.把握事物规律,就可超越技巧,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解析】‎ ‎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根据语境,推断出文言实词的意思,然后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筛选出能突出李子画技高超的一项。‎ A项,“素善貌人”的意思是:李先生向来擅长给人画像。从正面直述李子技艺高超。‎ B项,“咸求之貌”的意思是:官员百姓都来请求他给自己画像。从侧面体现了李子技艺高超。‎ C项,“而游于技”的意思是:我本不是画匠,却能自如地运用画技。从正面直述李子技艺高超。‎ D项,“鲜然与人群”在文中的意思是:(喜欢观察)与众不同的人。只能说明李子善于观察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为其作画奠定基础,而不能表现其画技高超。‎ 故选D。‎ ‎7.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抓住题干关键语句“概述……经历的三个阶段”。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李子貌人”和“庖丁解牛”的相同点都是阐述了由形到神、由技巧到规律的过程。‎ 文中写“李子貌人”的内容在第3至5段。第3段中,记录的是人的外貌形体;第4段是写李子追求的是人的动作神态;第5段写的是李子已经不在意人的外貌或神态,而是忽略相貌、忘却技艺本身,进入了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 由原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可知,则可从“始臣之解牛之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时间分别概括《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为:无非牛者、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8.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一个看似简单平常的词里面包含着人物丰富的感情,要充分把握“嘻”在两篇文章中的具体含义,是不能离开上下文语境的,所以解答此题,要根据上下文语境。‎ ‎“嘻”字常见义项有两个:喜笑的样子或声音;叹词,表示惊叹。找到文中李山人“嘻”的位置,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别人认为他是熟悉画技,他却知道自己是在画技之间游刃有余。这时的“嘻”字,表示的是对“习于技”的不屑和“游于技”的自得。文惠君的“嘻”,是在庖丁解牛之后,那解牛的声音合乎音乐的节拍,这个“嘻”字,表达的是对庖丁技艺的惊叹和赞美。‎ ‎9.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里所选的李子貌人、庖丁解牛两则材料,都是从单纯的技巧练习进入“得道”、“自如”的境界,其共同点表面上都是阐述由技而道的过程,深层次上反映出的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扣住这一点谈自己的体会就可以。可以是“把握规律”、“顺其自然”、“苦练技巧”、“熟能生巧”等。‎ 翻译:‎ 序技赠写真李山人 ‎(明)吴承恩 通州的李先生往北游历到了淮阴,住在蒋氏家中。李先生向来擅长给人画像,他在淮阴停留的时候,官员百姓都来请求他给自己画像。李先生给人画像都十分逼真。有人问他:“你的画技,(是)反复习得的吗?你给人画像,都画得那么逼真,(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先生嘻笑着说:“我本不是画匠,却能自如地运用画技;我并非反复练习技艺,而能与画匠相匹敌。起初,我勤奋读书,去京都游学,(喜欢观察)与众不同的人,看见那些老者、少年不同的外形,肥胖、瘦弱(的人)不同的形体,黑白(的人)不同的肤色,高矮(之人)不同的身长,美丑之人不同的姿容,我便怡然忘怀,兴奋和乐,一会儿,内心有所触动而感觉敏锐。因此,我(便)记住他们的形体,记住他们的耳目口鼻,记住他们的胡须、眉毛,记住他们的下巴、面颊,记下他们的颊骨。不久,便调和好墨汁,调配好颜色,沾墨润笔而画在白绢上,就好像见到了这个人。所以我给人画像,十分失之五六分的情况是很少的。时间长了,我对人更加熟悉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舍弃了他们的模样,忘掉了他们的形体,在(人)俯仰之间、远望之际、笑颜神态、性情方面(不断)探求,我的内心有时好像清楚了,便有想法;明确了,便有规划。这时便调和好墨汁,调配好颜色,沾墨润笔而画在白绢上,就好像和这个人不停地言谈说笑。所以我给人画像,十分失之三四的情况是很少的。现在我给人画的像多了,我就不把技艺放在心上了,已经不计较我的画技了。有人请我画像,我已不在意他们的相貌、神态是这样吗?只是和(他们)倚靠着几案而坐,忽而觉得平素见到过这个人一样,忽而感觉到这个人似神色庄重地等待我,忽而似乎看见这个人眉宇之间透出富贵之气,这时我赶紧起身作画,可又不知道是什么让我起身?是什么使我作画?是什么使我画得逼真?是什么让我画得不像?所以我给人画像,不知道十分能像一分,还是能像九分,或是完全逼真,或是一点都不像?——(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又怎能知道技艺!”‎ 于是淮南吴生听后叹息道:“好啊,从技艺可以谈谈学习的道理了!君子起初(只是)拉弓,不久行止自由,继而放任自然,收放自如,(这是)心领神会的境地——也就是所说的‘凝化’。”‎ ‎(乙)庖丁解牛 ‎(战国)庄子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 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10.氓之蚩蚩 低眉信手续续弹 时矫首而遐观 颓然乎其间者 ‎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蚩蚩”“矫”“遐”“颓”。‎ ‎【点睛】‎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1.花朝之夕/月甚明/寒风割目/与舍弟闲步东直道上/兴不可遏/遂由北安门至药王庙/观御河水/时冰皮未解/一望浩白/冷光与月相磨/寒风酸骨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分析此句文言文,“花朝之夕”点明时间,单独成句;“月甚明”、“寒风割目”为并列所写的两种景色,分别独立成句;“与舍弟闲步东直道上”省略主语“我”,动词为“步”,“东直道上”为状语,该句句子成分完整,故单独成句;“兴不可遏”意为“游兴很浓,不愿停下来”;“遂”意为“于是”,为句首关联词,故在“遂”前断开,且“由北安门至药王庙”表示地点变化,与前文“兴不可遏”前后承接,故在“药王庙”后断开;“观御河水”表示动作内容,“时”为句首时间词,故在其前断开;“冰皮未解”意为“冰面还没融化”,句子成分完整,应单独成句;“一望浩白”是对前句冰面的描述,前后相承,都是写冰面,故“浩白”后断开;“冷光与月相磨”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意为“冰面上的冷光和月光交相辉映”,语意完整,应单独成句;最后得出“寒风酸骨”的冰凉之感,总结前文,故单独成句。‎ 断句译文:花朝节的夜晚,月光很明亮,寒风刺痛眼睛,我和弟弟在东直门甬路上散步,游兴很浓,不愿停下来。于是从北安门走到药王庙,看护城河水。当时冰面还没融化,看上去一片洁白,冰面上的冷光和月光交相辉映,顿时感到寒风刺骨。‎ ‎【点睛】‎ 文言文翻译技巧:‎ ‎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 ‎3、方法:增、删、调、留、换。 ‎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翻译:‎ 整个春天都非常冷,西直门外,柳树还没有绽放苞芽。花朝节的夜晚,月光很明亮,寒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我和弟弟在东直门甬路上散步,游兴很浓,不愿停下来。于是从北安门走到药王庙,看护城河水。当时冰面还没融化,看上去一片洁白,冰面上的冷光和月光交相辉映,顿时感到寒风刺骨。快速走到崇国寺,空无一人,风铃的声音,和狗叫的声音应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