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江苏版一轮复习:专题15文言断句与简答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江苏版一轮复习:专题15文言断句与简答学案

第五部分 文科加考项目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 ‎1.“断句+简答”的题型作为文言知识和能力考查的重要补充,形式稳定,选材精短,注重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结合。‎ ‎2.简答题的命题点非常灵活,涉及文学、文体、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考查,也可以是对节选文字的概括评析,但以常见浅显为主,并结合所学教材的知识,不会偏怪艰深。‎ 考情观察 ‎1.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在文学与历史等交叉点上的思维能力,选材仍将以论述类文本为主。‎ ‎2.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仍将以重要的、常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的记忆与理解方面的知识为重点对象。‎ ‎3.概括要点或主旨重在考查考生对于文本内容某方面的提取与整合、概括与评价,还有对于高中所学相近内容的辨析延伸,对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评述,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确认。‎ 分析解读  考纲要求对课外一段文言材料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同时在“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这部分规定:“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课外”强调了文段材料不会来自必修或者选修教材;“一段”说明了选文是比较精短的;“全部或部分”则表明因文设题,不苛求断句文段的长短;“回答相关问题”说明所涉及的问题跟文言语段有着一定的联系,或者是对文言语段的理解、归纳,或者是对文言语段相关内容的拓展、延伸。‎ 从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文言文断句的选材大多为议论性文字。2017、2016年均要求点断4处,赋4分;2015年要求点断5处,赋5分;2014年要求点断3处,赋3分;2013年要求点断6处,赋6分。简答题一般为两题,形式多为填空题和概括题。这一命题思路可能仍会延续。‎ 疏通文意、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断句前,要熟读精思。读不懂或不理解就可能影响断句,强行点断,节奏失衡,导致失误。另外,虚词也是断句的依据之一,如果对虚词的用法不甚了解,错断的情况就时有发生。如果不懂文言语法,浏览马虎,不按规范,就容易使完整的句子支离破碎。‎ 简答题考查学生在阅读、断句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设题:‎ 考查文学常识,考查文化常识,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等等。‎ 命题探究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 答案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解析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是一个主谓句,主语是否断开要看情况,有空间就断,没有空间就连在一起。“因并废其文”是动宾结构,省略的主语即“后来卑陋之士”,前后应断开。“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生平”是在世之年的意思,与后面的“死后”对举;又因为“胡”为“为什么”之意,为疑问副词,应放句首,‎ 核心考点 对课外文言材料的断句。‎ 审题关键 ①画线部分需要断几处和有多少分;②画线部分的意思与上下文有着怎样的联系;③只需要在断句的地方用“/”隔开,不需要加标点。‎ 解题方法 ①通读大意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文段大致内容予以把握;②关键词判定法,即根据文句中一些关键性代词、虚词、疑问词进行判断,比如本句中的“因”“此”“胡”等,尤其是文句结尾有问号,可知“胡”在尾句中;③对举判断法,即依据文句中前后对举的内容进行判断,如通过本句中“生平”和“死后”的对举,可知“流俗”后应断开。另外,还有依据句式判断,根据句子总分关系判断,根据修辞判断,等等。‎ 易错警示 ①不懂文段大意,导致对画线句理解不准;②不会依据关键词进行判断,导致断句错误;③断句后不进行验证,看不出自己断句导致的语法不通。‎ 命题规律 ①江苏高考文科加考每年必考内容,分值近两年稳定在4分;②延续江苏近年来一贯的考查形式,从一个语段中抽出几句话要求学生断句。‎ 所以“此公生平所谓流俗”之后断开。‎ 答案 苏洵 苏轼 解析 与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齐名的苏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父亲是苏洵,兄长是苏轼,弟弟是苏辙。‎ 能力要求 ①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断句的能力;②能够借助一定的关键性词语进行断句;③能够依据句式和句子的结构特点进行判断。‎ 命题技巧 ①选材多为哲理小品文、人物评论或文艺评论等议论性文字;②画线句子基本能让考生根据一定的语法现象和语感,并借助一定的断句知识判断出来;③命题者所选的画线句子一般都有对断句提示的内容,比如主语变化、标点暗示以及句式对应等。‎ 核心考点 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审题关键 从题干上看,不仅要结合文段意思作答,而且从“老苏、大苏”看,空格处应该填人名。‎ 解题方法 ①结合文意法,通过“文中”二字可知应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写“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且有“欧集”“曾集”,可推知老苏、大苏分别为苏洵、苏轼;②积累文学常识。‎ 易错警示 ①文学常识积累不够,不知道“三苏”;②不能够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命题规律 江苏近年连续考查文学常识,尤其是文艺性著作的作者,需要引起重视。‎ 能力要求 ①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②能够读懂文言语段,并依据语段内容进行大致的推断。‎ 命题技巧 与前两年直接考文学常识不同,2017年的考查需要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作答。‎ 核心考点 筛选概括文本信息。‎ 审题关键 ①要有一定的概括;②“不同时期的命运”需要先分别找出不同时期和命运,再进行概括。‎ 解题方法 ①明确答题指向法,题干中“不同时期”“命运”限定了答题指向;②关键词概括法,即寻找针对答题指向的关键词进行概括,如关于“时期”的关键词为“政和间”和“靖康”。‎ 易错警示 ①文学常识积累不够,不知道“政和”“靖康”代表年号;②文言文理解能力不够,不能理解文章意思;③概括用词不准确。‎ 答: ‎ ‎ ‎ 答案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解析 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如“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等,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概括。‎ 命题规律 江苏文科加考题每年必考内容。‎ 能力要求 ①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②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因命题材料多为议论性文字,一般本题要求概括特点、观点、角度或内容等。‎ ‎  [参考译文]‎ 宋政和年间官局编书,众多大臣的文章,唯独《临川集》能够参与其中。靖康之祸(后),官书散落丢失。私集竟然也没有完善的版本,不像欧阳修的集子、曾巩的集子、苏洵和苏轼的集子盛行一时。王文公是超出同类的英才,正气所产生。同时代的文人,虽然有的人意见向来与他不同,尚且推崇王文公的文章,口中赞许心中佩服,经常是到了极点。而后来一些品质恶劣的人,不满王文公的宰相的功业,于是一并废止他的文章,这就是王文公生平所说的世俗。为什么在王文公去世后还是这样呢?‎ 五年高考 模块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6江苏,2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 欲 以 末 学 陋 识 操 觚 窜 定 其 间 虽 复 穷 老 尽 气 刿 目钅术 心 亦 何 所 发 明?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除陈寿外,“前四史”的另外三位作者是     、     、     。(3分) ‎ ‎(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3分)‎ 答: ‎ ‎ ‎ 答案 (1)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钅术心/亦何所发明?‎ ‎(2)司马迁 班固 范晔 ‎(3)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参考译文]‎ 过去江淹说过:“(说到)编纂史书的困难之处,没有比写志更难的了。”(这)确实因为志是国家典章制度的寄托,不是谙熟典故的人不能做。陈寿号称擅长叙述,李延寿也号称能穷究、洞悉旧事,然而(他们)所著的两部史书,(尽管)都有纪和传两部分,(但他们却)唯独不能写志,(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更何况上下几千年,贯穿二十五个朝代,想用微不足道的学识持笔在史书中删正改定,即使再穷尽气力、呕心沥血(用心极苦),又有什么新的创见呢?我姑且辑录见闻,以防备遗忘罢了。‎ ‎2.(2015江苏,20—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 一 言 一 行 之 可 纪 述 者 ‎ 靡 不 旁 搜 广 辑 因 文 析 类 以 成 一 家 言 其 大 要 采 诸 序 记 杂 文 之 行 世 者 而 不 敢 妄 缀 一 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1分) ‎ ‎(3)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4分)‎ 答: ‎ ‎ ‎ 答案 (1)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2)刘义庆 ‎(3)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加评述。‎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武林人王子丹麓,亲手修订了《今世说》一书,他模仿刘义庆所作《世说新语》的形式,而减少了一些条目。我拿过来读了一下,文中所载之事,既有清兴盛以来的名臣和重相,也有来自民间的隐士、学士,文中的一字一句无不是作者广泛搜集而来,根据文章内容合理分类,成一家之言。其主要内容引自那些流传广泛的序记杂文中引用的重大事件,他都不敢妄自多加一词。他的叙事详备,处理谨慎,不厌其烦可见一斑。‎ ‎3.(2014江苏,20—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又 琰 之 流 离 必 在 父 死 之 后 董 卓 既 诛 伯 喈 乃 遇 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2)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      。(限填城市名)(1分) ‎ ‎(3)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分)(  )‎ ‎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宋史》‎ ‎(4)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 答案 (1)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2)洛阳 ‎(3)C ‎(4)时代诗风、家庭影响、创作时间。‎ ‎[参考译文]‎ 今日读《列女传》中蔡琰的两首诗,诗中的言辞明白晓畅,直抒胸臆,很像世上所流传的《木兰诗》,后汉时的东京(洛阳)没有这种诗风。建安七子的诗,尚且隐藏锋芒,不完全表露自己的情感,何况是蔡伯喈(蔡邕)的女儿呢?又加上蔡琰流离北方,一定是在父亲蔡邕去世之后;而董卓被诛之后,蔡邕才遇祸(被害)。现在这两首诗中竟然说被董卓所驱而被掳掠到胡地,就更清楚它们不是真的了。大概是拟作的作者疏忽,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荒疏浅陋,于是将这两首诗记载在蔡琰的本传中,可以让人一笑啊。‎ ‎4.(2013江苏,19—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 下 争 于 战 国 贵 诈 力 而 贱 仁 义 先 富 有 而 后 推 让 故 庶 人 之 富 者 或 累 巨 万 而 贫 者 或 不 厌 糟 糠 有 国 强 者 或 并 群 小 以 臣 诸 侯 而 弱 国 或 绝 祀 而 灭 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2)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2分)‎ 答: ‎ ‎ ‎ ‎(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 ‎ 答案 (1)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2)表 世家 ‎(3)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尽地力。‎ ‎[参考译文]‎ ‎(这时)齐桓公采用管仲的策略,掌握着物价变化的法则,不让商人操纵市场。注重发展山区和湖海的事业,从而国力强大,各国诸侯都对齐国臣服,就是靠着这个使一个不起眼的齐国成就了霸业。后来魏国重用李克,充分发挥土地的效力,结果使魏文侯成了战国初期的一代英主。从此以后,各国经常发生战争,都在搞阴谋诡计而不再讲仁义,都在争相搜刮民财而不再讲究谦让。当时百姓中那些富的财产可以达到以亿计,而穷的竟连糟糠都吃不饱;那些诸侯们吞并弱小的,让他们向自己称臣;而许多弱小国家则干脆被人家消灭了。一直发展到秦朝,终于以武力统一了天下。‎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每题训练时间为10分钟)‎ ‎1.(2018苏州期初调研,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节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4分)‎ 今 余 遭 有 道 而 违 于 理 悖 于 事 故 凡 为 愚 者 莫 我 若 也 夫 ‎(2)柳宗元,字    ,世称    。他与韩愈在文坛上发起领导      ,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3分) ‎ ‎(3)愚溪“无以利世”在上文中有哪些表现?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3分)‎ 答: ‎ ‎ ‎ ‎ ‎ 答案 (1)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2)子厚 柳河东(河东先生)或柳柳州 古文运动 ‎(3)河道太低,不能灌溉;水流湍急,浅滩和石头多,大船不能驶入;河道既浅又狭窄,蛟龙不能兴云布雨。‎ ‎[参考译文]‎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竟然被“愚”字辱没,为什么呢?因为它河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河道)既浅又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布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我可以独自占有它并给它命名了。‎ ‎2.(2018徐州调研,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玦》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使人厌恶。‎ ‎(节选自王骥德《曲律·论用事》,有删改)‎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又 有 一 等 事 用 在 句 中 令 人 不 觉 如 禅 家 所 谓 撮 盐 水 中 饮 水 乃 知 咸 味 方 是 妙 手 ‎(2)文段中《西厢》《琵琶》的作者分别是    和    (姓名)。(2分) ‎ ‎(3)结合文本,概括曲中“用事”的要义。(3分)‎ 答: ‎ ‎ ‎ 答案 (1)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 ‎(2)王实甫(王德信) 高明(高则诚)‎ ‎(3)引得正确,用得恰当;明暗隐显,不需解说;化入文中,不留痕迹。‎ ‎[参考译文]‎ 词曲的精妙之处,不在于使用典故,也不在于不使用典故。喜好用典故的缺失在于堆积典故,没有典故可以运用的缺失在于文辞枯竭单调。关键在于多读书,多见识典故事实,援引正确,使用恰当,常见的典故隐晦运用,冷僻的典故明确运用,一定要让唱出来时人人都能听懂,不需要另外解说。另外,高明的(一等的)用典是运用在句中,让人没有察觉,犹如禅家所说的把一撮盐放入水中,喝水时才觉出咸味,这样使用典故才是妙手。《西厢》《琵琶》使用典故虽然很多,然而无不恰到好处,所以动人。《玉玦》句句使用典故,犹如盛书的柜子,使人厌恶。‎ ‎3.(2018宿迁、淮安期中,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余友贺方回,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绝一世。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或讥方回好学能文,而惟是为工,何哉?余应之曰:是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已焉而不得者。若其粉泽之工,则其才之所至,亦不自知也。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节选自张耒《东山词序》)‎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夫 其 盛 丽 如 游 金 张 之 堂 而 妖 冶 如 揽 嫱 施 之 祛 幽 洁 如 屈 宋 悲 壮 如 苏 李 盖 有 不 可 胜 言 者 矣 ‎(2)文中的“屈宋”分别是    、    。(填写姓名)(2分) ‎ ‎(3)根据文意,概括贺方回词的特点。(4分)‎ 答: ‎ ‎ ‎ 答案 (1)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2)屈原 宋玉 ‎(3)词倚声而作,可以歌唱;词作饱含真情;语言丰富华丽;格调高洁悲壮。‎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贺方回,学问广博,擅长写文章,而(在)乐府歌辞(上)的创作,高超卓绝,超过世人。大概都能依照歌曲的声律节奏谱写歌词,所写歌词都可以传唱。有的人讥讽贺方回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却只是在填词上工巧,为什么呢?我回应他说:“这就是所谓的源心而发,随口就谱写而成,即使想停止也不可做到。如果他增加一些粉饰,那么他的才能所达到的境界,也是他不自知的啊!其壮丽堂皇犹如游览世族大家的厅堂,其妖媚犹如拥抱王昭君、西施的衣袖;其清幽洁净就像屈原、宋玉,其悲壮就像苏武、李陵,大概有许多不可以说得完啊。”‎ ‎4.(2018泰兴三中一调,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独 子 厚 名 与 韩 并 子 厚 非 韩 比 也 然 其 文 卒 配 韩 以 传 亦 豪 杰 可 畏 者 也 韩 子 尝 语 人 文 矣 曰 云 云 子 厚 亦 曰 云 云。‎ ‎(2)王安石,字    ,号    ,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2分) ‎ ‎(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韩子和子厚态度的异同。(2分)‎ 答: ‎ ‎ ‎ 答案 (1)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 ‎(2)介甫 半山 ‎(3)同:韩柳二人齐名,都值得敬畏。异:韩愈继承道统,更为不凡。‎ ‎[参考译文]‎ 自从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韩愈曾对人讲过写作文章的问题,说要如此如此,柳宗元也说过要如此如此。我怀疑两人只是给人讲了语言表现方面的问题,而写作文章的本意,并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够了。‎ ‎5.(2017苏州一模,20—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六经之文不相师也,而后世不敢轩轾。后之为文者,吾惑矣。拟韩临柳效马学班代相祖述窃其糟粕谬矣。夫文以载道也,苟文足以明道,谓吾之文为六经可也。何也?与六经不相叛也。否则,发明申韩之学术,饰以六经之文法,有道君子以之覆瓿矣。‎ ‎(节选自吕坤《呻吟语》)‎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拟 韩 临 柳 效 马 学 班 代 相 祖 述 窃 其 糟 粕 谬 矣 。‎ ‎(2)“申韩”是申不害和    的合称,后世以此代称我国古代    家及其学说。(2分) ‎ ‎(3)这段材料中,吕坤对文章写作持什么观点?(4分)‎ 答: ‎ 答案 (1)拟韩临柳/效马学班/代相祖述/窃其糟粕/谬矣。‎ ‎(2)韩非 法 ‎(3)不要在文法上去模仿;文章应能明道。‎ ‎[参考译文]‎ ‎“六经”中的文章不相互师法,但后世不敢评论哪个高哪个低。对后世那些写文章的人,我就有些迷惑了。他们模拟韩愈,模仿柳宗元,效法司马迁,学习班固,一代代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窃取了前人的糟粕,错了。文章是用来表达某种思想、道理的,如果文章足够用来阐明儒家之道,那么认为我的文章是“六经”也行。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违背“六经”。否则,阐发申韩法家学说,而以“六经”的文法来修饰,有道义的君子会以此盖酱缸了。‎ ‎6.(2017无锡一模,20—22)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节选自萧统《<文选>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自 兹 以 降 源 流 实 繁 述 邑 居 则 有 凭 虚 亡 是 之 作 戒 畋 游 则 有 长 杨 羽 猎 之 制 。‎ ‎(2)材料涉及“汉赋四大家”中除班固外的其他三位,‎ 这三位分别是    、    、    。(3分) ‎ ‎(3)根据材料,概括“赋”这种文体的发展过程。(4分)‎ 答: ‎ ‎ ‎ 答案 (1)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2)司马相如 张衡 扬雄 ‎(3)赋本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经荀卿、宋玉标明赋体,贾谊、司马相如继续发扬,此后达到繁荣。‎ ‎[参考译文]‎ 让我尝试议论一下这个问题吧。《诗序》上说:“《诗经》有六义:第一个叫作风,第二个叫作赋,第三个叫作比,第四个叫作兴,第五个叫作雅,第六个叫作颂。”至于现代的作者,跟古代大不一样。赋本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却发展成为用“赋”命名的独立文体。荀卿、宋玉率先标明创作赋体,贾谊、司马相如跟在后面继续发扬。从此以后,这类作品源远流长确实繁富。描写城市园囿,有张衡的《西京赋》和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这样的作品;劝诫帝王不要沉湎于游猎,有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一类的创作。如果论起那些记一事、咏一物、寄兴风云草木和鱼虫禽兽之类的作品,推广扩大其题材,就不能一一尽述了。‎ ‎7.(2017苏北四市摸底,20—22)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项王闻龙且死,大惧,使盱台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韩信谢曰:“……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选自《资治通鉴》)‎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项 王 今 日 亡 则 次 取 足 下 足 下 与 项 王 有 故 何 不 反 汉 与 楚 连 和 参 分 天 下 王 之 今 释 此 时 而 自 必 于 汉 以 击 楚 且 为 智 者 固 若 此 乎?‎ ‎(2)《资治通鉴》的编写者是     ,其编写体例是     。(2分) ‎ ‎(3)上述文段中齐王韩信“虽死不易”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 ‎ ‎ 答案 (1)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2)司马光 编年体 ‎(3)①深得汉王信任;②深受汉王敬重;③重信义。(答对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项羽获悉龙且已死,非常害怕,立刻派遣盱台人武涉去游说齐王韩信说:“……目前楚、汉二王成败之事,关键就在您了。您向西依附汉王,汉王即获胜;向东投靠项王,项王即获胜。倘若项王今日遭覆灭,那么接着就轮到灭您了。您和项王曾经有过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王来与楚王联合,三家瓜分天下各立为王呢?现在放弃这个良机,自下决心投靠汉王来进攻楚王,作为智者,难道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吗?”韩信辞谢道:“……汉王授给我上将军的官印,拨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的衣服让我穿,推让他的食物给我吃,并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达到今天这个地位。人家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人家是不吉利的。我即使死了也不会改变跟定汉王的主意!望您替我向项王致歉。”‎ ‎8.(2017苏州调研,21—23)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万物生焉。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 夫 野 人 孺 子 闻 乐 以 为 声 歌 弦 管 之 会 尔 苟 善 乐 者 闻 之 则 五 音 十 二 律 必 有 一 当 接 于 耳 而 分 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 ‎ ‎(节选自姚鼐《复鲁絜非书》)‎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五音十二律”中,五音包括    、    、角、徵、羽。(2分) ‎ ‎(3)用自己的话简述姚鼐“阴阳刚柔说”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3分)‎ 答: ‎ ‎ ‎ ‎ ‎ 答案 (1)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 ‎(2)宫 商 ‎(3)文有阴阳,阴阳混杂之后偏重于某一方面是可以的,偏重到极端,刚和柔只有一种,而另一种丝毫没有,和那种不刚不柔的都不可称为文章。对比论证。‎ ‎[参考译文]‎ 姚鼐听说天地之道,只是阴阳刚柔罢了。文章是天地的精华,是阴阳刚柔之气表现的。阴阳刚柔,根本只有两样,造物者把它夹杂着,而气有多有少,有进退有消长,那么就会多达亿万,万物就生发出来了。文章的变化多端,也像这样。夹杂二气而偏重一方面是可以的,但如果偏重到了极点,一种有而另一种却完全没有,还有那些刚算不得刚、柔算不得柔的,都不能够说是文章。现在那些粗野的俗人和小孩子听音乐,认为是歌声和弦乐、管乐的汇聚;假如懂音乐的人去听,那么五音十二律,必定一一区别,耳朵一听就能分辨清。论文的道理,难道和这个有什么不同吗?‎ ‎9.(2016泰州一模,20—22)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太史公文,疏与密皆诣其极。密者,义法也。苏子由称其“疏荡有奇气”,于义法犹未道及。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评者谓“乱道却好”,其实本非乱道也。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叙事不合参入断语。太史公寓主意于客位,允称微妙。太史公文,悲世之意多,愤世之意少,是以立身常在高处。‎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史 记 叙 事 文 外 无 穷 虽 一 溪 一 壑 皆 与 长 江 大 河 相 若。‎ ‎(2)与刘熙载的《艺概》一样通论古代各体文艺的理论著作还有南北朝     (人名)的《      》(著作)。(3分) ‎ ‎(3)选文论述了“太史公文”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答: ‎ ‎ ‎ 答案 (1)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 ‎(2)刘勰 文心雕龙 ‎(3)疏密有致,言外无穷,叙事客观,悲而抑愤。(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太史公的文章,疏与密的配合达到了极点。所谓密,就是文章创作的方法。苏辙称赞他的文章“疏荡有奇气”,从义法上说还没有(真正)说到位。太史公当时有极度夸张的语言,但是意理上却细致入微。评论的人认为是“乱道却好”,实际上本来就不是乱道。《史记》中叙事,‎ 文外之意无穷无尽,哪怕是一溪一壑,其气势当与长江、黄河相似。叙事上不轻易下断语。太史公喜欢把意旨留给读者去体悟,称得上深奥玄妙。太史公的文章,悲叹世事的意图多,愤恨世事的意图少,因此其立身处世常常处于高位。‎ B组 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每题训练时间为10分钟)‎ ‎1.(2018苏州期中调研,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召拜郎中,校书东观。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熹平四年,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邕 以 经 籍 去 圣 久 远 文 字 多 谬 俗 儒 穿 凿 疑 误 后 学 乃 奏 求 正 定《 六 经 》文 字 灵 帝 许 之 ‎(2)“六经”包括《诗经》、《书经》(即《尚书》)、     、《易经》、     、     六部经典著作的儒家经典。(3分) ‎ ‎(3)根据材料,概括蔡邕上书请求勘定《六经》的理由。(2分)‎ 答: ‎ ‎ ‎ 答案 (1)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 ‎(2)《礼经》 《乐经》(写成《礼》《乐》也正确) 《春秋》‎ ‎(3)①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发。②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 ‎[参考译文]‎ 建宁三年,(蔡邕)被召到司徒桥玄府上任职。朝廷征召他并授予他郎中的职务,让他在东观校对典籍。蔡邕认为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浅陋迂腐的儒士牵强附会,会贻误后来的学子。他就上书请求校对勘定《六经》上的文字,灵帝批准了他。熹平四年,蔡邕就亲自用红笔(把勘定过的经籍内容)书写在石碑上,然后让工匠刻好立于太学门外。从这以后,后儒晚学都能获取校正(过)的书籍了。‎ ‎2.(2018泰州中学期中,20—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商鞅、吴起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节选自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有删改)‎ ‎(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4处)(4分)‎ 战 国 之 游 士 则 不 然 不 知 道 之 可 信 而 乐 于 说 之 易 合 其 设 心 注 意 偷 为 一 切 之 计 而 已 ‎(2)请写出战国时期主张“合纵”“连横”的两位游士的名字。(2分)‎ 答: ‎ ‎(3)曾巩认为战国游士“诈”的言行有怎样的后果?请概括表述。(4分)‎ 答: ‎ ‎ ‎ 答案 (1)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2)(示例)张仪 苏秦 ‎(3)战国游士的“诈”只会导致亡身、灭国的结果。(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战国的游士却不是这样。不知道道义才值得信奉,却为自己的游说能够投合君主的心意而高兴,他们集中精力用心关注的,我私下认为只是些权宜之计罢了。所以(游士们)只高谈欺诈计谋的便利,却讳言它的危害;谈论战争的好处,却隐瞒战争的害处。那些相随听从游士计谋的诸侯国,没有谁没有得到好处,可也承受不了那些计谋带来的害处;没有谁没有得到利益,可也承受不了那些计谋带来的损失。最终到了商鞅、吴起这些人,因为使用欺诈的计谋,导致自己被杀;诸侯以及秦国重用他们,也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欺诈的计谋是世间大祸已很明白,可是世俗中的人还没有醒悟啊。‎ ‎3.(2018南通中学12月月考,22—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王子庆忌死于剑,羿死于桃棓,子路菹于卫,苏秦死于口。人 莫 不 贵 其 所 有 而 贱 其 所 短 然 而 皆 溺 其 所 贵 而 极 其 所 贱 所 贵 者 有 形 所 贱 者 无 朕 也。故虎豹之强来射,猿狖之捷来措。人能贵其所贱,贱其所贵,可与言至论矣。 ‎ ‎(选自《淮南子》)‎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淮南子》   是(朝代)淮南王   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   类。(3分) ‎ ‎(3)可以和一个人谈最高深的“道”的理论的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 ‎ ‎ 答案 (1)人莫不贵其所有/而贱其所短/然而皆溺其所贵/而极其所贱/所贵者有形/所贱者无朕也 ‎(2)西汉 刘安 杂家 ‎(3)能重视不足,看轻专长。‎ ‎[参考译文]‎ 王子庆忌因勇武死于刀剑之下,后羿因喜猎而被桃木棍子打死,子路因勇忠而被人剁成肉酱,苏秦因摇唇鼓舌被人杀害。人没有不推重张扬自己的长处,而掩盖看轻自己的短处的;因而常常沉醉得意于他自以为的长处和优点,而掩饰遮盖他自以为低贱的短处和缺点。那些值得推重张扬的长处往往因表现出来而显得有具体特征,而那些短处因被掩饰遮盖而不为人所见。所以虎豹就因具有勇猛强大的长处和特征而招致射猎,猿猴就因具有敏捷灵巧的长处和特征而招致捕捉。如果一个人能推显自己的短处而不张扬自己的长处,就可以和他谈最高深的“道”的理论了。‎ ‎4.(2018江苏启东中学第二次月考,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 浅 之 甚 不 足 为 稼 轩 奴 隶 岂 创 者 易 工 而 因 者 难 巧 欤 抑 人 各 有 能 有 不 能 也 读 者 观 欧 秦 之 诗 远 不 如 词,足透此中消息。 ‎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1)用斜线(/)给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元曲的四大家为关汉卿、马致远、    、    。(2分) ‎ ‎(3)根据文意,写出“同一作家不同文体的作品有高下之分”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 ‎ ‎ 答案 (1)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 ‎(2)郑光祖 白朴 ‎(3)开创文体的人比较容易写得工巧;而承袭的人却难以企及;各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与不擅长的文体。‎ ‎[参考译文]‎ 白仁甫的《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在元曲中属于第一。然而他所创作的《天籁词》,非常粗浅,连给辛弃疾当奴隶都不配。难道是开创文体的人比较容易写得工巧;而承袭的人却难以写得工巧,或者是各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与不擅长的文体。读者观看欧阳修、秦观的诗远不如他们的词,(这就)足可以透露其中的原因了。‎ ‎5.(2017南京、盐城一模,20—22)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迹诗书传记百家之文,二帝三王之所以基太平而泽后世,必曰礼乐云,若政与刑,乃其助尔。礼节之,乐和之,人已大治之后其谓助者几不用矣下三王而王者亦有识礼乐之情者乎其所谓礼乐如何也?儒衣冠而言制作者,文采声音云而已。基太平而泽后世倘在此邪?宋之为宋久矣,礼乐不接于民之耳目何也?抑犹未可以制作邪?董仲舒、王吉以为王者未制作,用先王之礼乐宜于世者,如欲用先王之礼乐,则何者宜于世邪?‎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人 已 大 治 之 后 其 谓 助 者 几 不 用 矣 下 三 王 而 王 者 亦 有 识 礼 乐 之 情 者 乎 其 所 谓 礼 乐 如 何 也 ?‎ ‎(2)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是    朝代的    。(2分) ‎ ‎(3)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作者对于“礼乐”与“政刑”的态度。(4分)‎ 答: ‎ ‎ ‎ 答案 (1)人已大治之后/其谓助者几不用矣/下三王而王者/亦有识礼乐之情者乎/其所谓礼乐如何也?‎ ‎(2)宋 王安石 ‎(3)①将礼乐之教视为根本,旨在切实地在民众中推行礼乐;②将政刑视为一种辅助手段,‎ 最高目标是达到不用政刑的境界。‎ ‎[参考译文]‎ 根据诗书传记百家的文章而考知,二帝三王之所以奠定太平盛世泽被后世,一定是(因为)礼乐,像政刑,只是礼乐的辅助罢了。礼节制人性,乐和顺人性,(通过礼乐的教化,)百姓被治理得很好之后,作为辅助手段的政刑几乎就可以不用了。在三王之后称王的人,还有理解礼乐的内涵的吗?他们所说的礼乐是什么呢?官员们谈及礼乐的制作,只是声音的抑扬节奏等罢了。奠定太平盛世泽被后世的或许在这里吗?宋朝建立已经很久了,礼乐不能和百姓的耳目相接触(礼乐不能行于世),为什么呢?或许是还没有形成礼乐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吧!董仲舒、王吉认为当朝统治者还没有制定礼乐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用适宜于当世的先王的礼乐,如果想用先王的礼乐,那么哪些是适宜于当世的呢?‎ ‎6.(2017南通、泰州三模,21—23)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夫幽人韵士,摒绝声色,其嗜好不得不钟于山水花竹。夫山水花竹者,名之所不在,奔竞之所不至也。天下之人栖止于嚣崖利薮目眯尘沙心疲计算欲有之而有所不暇。故幽人韵士,得以乘间而踞为一日之有。夫幽人韵士者,处于不争之地,而以一切让天下之人者也。唯夫山水花竹,欲以让人,而人未必乐受,故居之也安,而踞之也无祸。‎ ‎(节选自袁宏道《瓶史》)‎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天 下 之 人 栖 止 于 嚣 崖 利 薮 目 眯 尘 沙 心 疲 计 算 欲 有 之 而 有 所 不 暇 。‎ ‎(2)袁宏道在文学上提出“    ”说,与    、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2分) ‎ ‎(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幽人韵士”钟爱山水花竹的原因。(4分)‎ 答: ‎ ‎ ‎ 答案 (1)天下之人/栖止于嚣崖利薮/目眯尘沙/心疲计算/欲有之而有所不暇。‎ ‎(2)性灵 袁宗道 ‎(3)①拒绝声色;②不争名利;③有暇欣赏;④居安无祸。‎ ‎[参考译文]‎ 天下的隐士或风雅之人,(由于)摒弃了声色之好,于是不得不转而喜爱山水花竹。在山水花竹之间,既无名利缠绕,也没有相伴名利而生的奔走竞争。而当今之人,身处喧闹的尘世,他们的一切活动很少不是受着利益的驱动,整日疲于算计,即使对山水花木有所心仪,‎ 也无暇一顾。于是,那些隐士和喜好风雅的人们,便得以独享这份风景。天下的隐士或风雅之人处于与世无争的地位,而把一切让给天下的人。唯独山水花竹,就是想让为名利奔走之人分享,也未必会被人接受。因此,流连徜徉于山水花竹之间安而无危,哪怕独享其乐,也不会招来他人嫉恨。‎ ‎7.(2017苏锡常镇四市二模,20—22)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陈平佐汉,志见社肉;李斯亡秦,兆端厕鼠。推微知著,固智士之相机;搜间传神,亦文家之妙用也。但必得其神志所在,则如图画名家,颊上妙于增毫。苟徒慕前人文辞之佳强寻猥琐以求其似则如见桃花而有悟遂取桃花作饭其中岂复有神妙哉!‎ ‎(节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苟 徒 慕 前 人 文 辞 之 佳 强 寻 猥 琐 以 求 其 似 则 如 见 桃 花 而 有 悟 遂 取 桃 花 作 饭 其 中 岂 复 有 神 妙 哉 !‎ ‎(2)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书同文”的建议,把    作为统一书体。(1分) ‎ ‎(3)这段材料谈细节描写,用自己的话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4分)‎ 答: ‎ ‎ ‎ 答案 (1)苟徒慕前人文辞之佳/强寻猥琐/以求其似/则如见桃花而有悟/遂取桃花作饭/其中岂复有神妙哉!‎ ‎(2)小篆(或“秦篆”)‎ ‎(3)细节描写要能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看到事情发展的苗头);细节描写要起到传神写照(表达人物的精神志趣)的作用。‎ ‎[参考译文]‎ 陈平辅佐汉王朝,其志向在分社肉上已表现出来了;李斯使秦国灭亡,发端于茅厕中的老鼠。根据微小的征兆而知道显著的结果,本来是聪明人看到了事情的苗头;搜寻细微隐蔽之处以表现人物神态,也是文章家的巧妙技巧。但必须知道人物的精神志气在于何处,就像绘画名家,脸颊上妙在增添了三根毫毛。如果仅仅羡慕前人文辞的美妙,勉强在寻找琐细的事情上模仿以追求相似,那就像看见桃花而有所感悟,于是便摘取桃花作为饭食,其中哪里还有神妙呢?‎ ‎8.(2016扬州一模,20—22)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 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见静退未遇者,便谓弗为胡成;不知风云不与,徒求无益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省事》)‎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以 此 得 官 谓 为 才 力 何 异 盗 食 致 饱 窃 衣 取 温 哉 世 见 躁 竞 得 官 者 便 谓 弗 索 何 获 ‎(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1分) ‎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4分)‎ 答: ‎ ‎ 答案 (1)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 ‎(2)颜之推 ‎(3)君子应当尊崇道德,等待时机。‎ ‎[参考译文]‎ 君子应当坚守真理,尊崇道德,积累声价,等待时机;(如果)爵位俸禄不能得到,(也只能)听天由命。(有人)追求竞逐(权势),不顾羞耻惭愧,(与人)比较才能,夸耀功劳,声色俱厉,既怨恨东边的人又恼怒西边的人;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得到官职,自以为有才能,(又)与盗取食物吃饱、窃取衣服取暖有什么不同呢?世上的人看见急于(与他人)竞争获得官职的人,便以为不去索求怎能获得(官职);不知道在时运(要)到来时,不去追求也会到来的。看见沉静退隐没有得到任用的人,便以为不去有所作为怎能功成名就;不知道不给你机遇,徒然追求也没有益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