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联合调研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联合调研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学情 联合调研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读者喜欢麦家的作品,因为他的风格 鲜明。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交融,故事情节传奇,充满悬念,没有 的晦涩,背后还有着对人性的深度发掘,触及生存世界的幽暗之处, 。‎ A. 标识 佶屈聱牙 雅俗共赏 B. 标签 模棱两可 奇文共赏 C. 标签 佶屈聱牙 雅俗共赏 D. 标识 模棱两可 奇文共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标识”,表明特征的记号;“标签”,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语境是形容麦家的风格特征,如使用“标签”则对象不当。‎ 第二处,“佶屈聱牙”,形容文章艰涩,读起来不顺口;“模棱两可”,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语境是形容麦家文章不艰涩,应使用“佶屈聱牙”。‎ 第三处,“雅俗共赏”,形容某些创作优美通俗,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品位的人都能欣赏;“奇文共赏”,原意是碰到少见的好文章同别人一起欣赏。后指有新奇的文章让人们共同欣赏,多含贬义;语境是说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都能欣赏麦家的作品,应使用“雅俗共赏”。‎ 故选A。‎ ‎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书法史上的魏晋时期留下了无尽的辉煌,以清雅、高逸、流美、洒脱为特征的“魏晋风韵”,一直被后期书家苦苦追索。书法演进有种奇特现象,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从萌动、滋生、繁茂、壮大到成熟,往往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高峰形成后又迅速坍塌。同样,“魏晋风韵”在隋唐后便跌入低俗,虽也不乏书家踵其前贤而光耀千秋,但水准始终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只能望其项背空发仰慕之思。‎ A. 清逸、洒脱的“魏晋风韵”一直被后期书家苦苦追索。‎ B. 书法演进往往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高峰后迅速坍塌。‎ C. 隋唐后“魏晋风韵”跌入低俗,但仍有书家效法前贤。‎ D. 后期书家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魏晋风韵”的辉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看语段一共有几句话,这些句子之间有何关系,最后进行压缩概括。这段文字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的主要意思是“魏晋时期的‘魏晋风韵’被后期书家追索”;第二句的主主要意思是“书法演进中审美风格形成的过程”;第三句的主要意思是“隋唐后书家的水准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魏晋风韵’”,由此可知,第三句是前两句的结果,前两句分析书家对“魏晋风韵”的追索以及“书法审美风格的形成发展过程”都是为最后这一结果服务,而ABC三项侧重对前两句的概括,没有抓住重心,故排除这三项。‎ 故选D。‎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雨脚忽然收了。 于是留下了阴暗——仿佛比先前更浓的阴暗。‎ ‎①漏出一角石青的天 ‎②有如一个娇怯的姑娘 ‎③洒下一片炙人的阳光 ‎④厚重的云堆慢慢移动 ‎⑤刚探出头就又下了窗帘 ‎⑥是羞于照临这不洁的都市吗 A. ①④⑤③②⑥ B. ④①⑥③⑤② ‎ C. ④①③⑥②⑤ D. ①④②⑤③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浏览所给的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内容,然后借助横线前后的句子确定首句和尾句,接着要分析所给的六个句子,借助关联词、代词、指示代词确定小句子之间的关联,最后采用排除的方法选出答案。浏览材料可以发现,这是一段写景的文字,描写的是雨后的情形。‎ 横线前面说“雨脚忽然收了”,这是说雨停了,雨停之后自然是“云堆移动”,故④放在首句,“云堆移动”之后“漏出……的天”,①紧随其后,排除AD两项。‎ ‎“漏出……石青的天”之后“洒下……阳光”,且“照临……都市”的也应该是“阳光”,所以应为③⑥,排除B项。‎ 故选C。‎ ‎4.下列诗句各咏一历史人物,按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②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③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④平生勋业载成书,胁制诸侯只霸图。‎ A. 屈原 刘邦 李白 苏秦 B. 贾谊 项羽 李白 管仲 C. 屈原 项羽 杜甫 苏秦 D. 贾谊 刘邦 杜甫 管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意思,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诗句各咏一历史人物,按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然后分析这些诗句的出处,借助诗句中的一些提示性信息进行辨析。 ①“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出自毛泽东《咏贾谊》,“长沙傅”是说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太傅一事,故应为贾谊。‎ ‎②“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出自李山甫《项羽庙》,“羞见汉江船”是说项羽在乌江自刎前羞于见江东父老一事,故应为项羽。‎ ‎③“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出自白居易《李白墓》,“惊天动地文”是对李白作品的夸赞,杜甫曾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④“平生勋业载成书,胁制诸侯只霸图”出自陈造《管仲二首》,后一句是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一事,应为管仲。‎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 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之人,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士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至如闾巷之侠,砥行立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网,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褐衣疏食不厌 厌:同“餍”,满足 B. 羞伐其德 伐:自夸,夸耀 C. 要以功见言信 要:谋取,谋求 D. 虽时扞当世之文网 扞:抵触,违犯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次、原宪两人是民间饱读诗书的儒者,虽然一辈子贫困不堪,但死后多年仍有弟子不断地纪念他们。‎ B.‎ ‎ 虞舜这些有道德的仁人都曾遭到不同的灾难,那些遭逢乱世末期的中等才智的人遭受的灾祸就更多了。‎ C. 百姓认为谁对他们有好处谁就是好人,所以伯夷饿死在首阳山,也没有降低文王和武王作为王者的声誉。‎ D. 作者叹息世俗不了解游侠的用心,而卑鄙地将朱家、郭解等人与豪强暴徒们看作同类而加以嘲笑。‎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而取荣名哉! ‎ ‎(2)至如闾巷之侠,砥行立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8. 请结合四、五小节,简要概括游侠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答案】5. C 6. D ‎ ‎7. (l)有人抱着狭隘(微小)的义理,长久地孤立于世俗之外,他们哪里比得上那些降低自己的论调,与世俗之人为伍去求取显耀名声的人呢!‎ ‎(2)至于像民间的侠士,他们磨砺品行,树立名声,声名传于天下,没有人不称赞他们贤能,这真是难得(难能可贵)啊! ‎ ‎8. ①讲究诚信;②行事果断;③廉洁谦让;④嫉恶如仇;⑤急人之困;⑥看重义气。‎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项,“要以功见言信”意思是“如果从办事见功效,说话守信用来看”,“要”表假设,意思是“如果”。‎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D项,“……而卑鄙地将朱家、郭解等人与豪强暴徒们看作同类而加以嘲笑”错误,“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中的“猥”曲解为“卑鄙”,应是“浅陋狭隘”,选项曲解实词意思。‎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中,“或”,有人;“咫尺之义”,微小狭隘的义理;“孤”,孤立;“于”,在;“若”,比得上;“卑”,形容词使动,使……低下,降低,“侪”,与……同类;“荣名”,荣耀的名声。(2)中,“至如”,至于像;“闾巷”,民间;“砥”,砥砺,磨砺;“立”,树立;“施”,传;“施于天下”,状语后置,在天下传扬;“是”,这。‎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结合四、五小节,简要概括游侠有哪些可贵的品质”,然后浏览四、五节,圈出描写游侠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其可贵的品质。‎ 如第四段,“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意思是“那些平民出身的游侠,重视取予和承诺,他们的义气传颂千里,为义而死,不顾世人的议论”,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一点;如“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意思是“如果让乡间的游侠与季次、原宪等比较一下他们在当时社会上的权威和影响力,游侠远远不及季次、原宪。如果从办事见功效,说话守信用来看,游侠的义气又怎么能轻视呢”,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和第六点;“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意思是“所以有些士人在他们困窘的时候能向游侠以性命相托,这些游侠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贤能、豪杰一类的人吗”,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五点。‎ 如第五段,“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意思是“但他们个人的美德,以及廉洁谦让的作风,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可以概括出第三点;“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意思是“至于朋党豪强互相勾结,倚仗富有而奴役穷人,豪强暴徒侵害孤弱之辈,放纵贪欲,图得自身快乐,游侠们也憎恨这些丑行”,可以概括出第四点。‎ ‎【参考译文】‎ 韩非子说:“儒者利用文墨来扰乱法律,而侠士使用武力来触犯禁令。”这两种人都曾受到讥讽,然而儒者还是多受到世人的称道。至于那些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等高官的人,辅佐当世的君主,他们的功绩和声名都记载在史书上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至于像季次、原宪二人,均为民间百姓,他们饱读诗书,拥有独特品行的君子们那样的德行,坚持正义不与世俗苟合,而当时的人们也讥笑他们。所以季次、原宪一辈子都住着破旧简陋的房屋,就连布衣粗食也得不到满足。他们逝世已有四百余年了,但他们的弟子却依然不断地纪念他们。现在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合乎国家法令,但他们说话一定算数,行动一定坚决果断,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兑现,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一旦将别人从危难和死亡线上拯救出来,却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领,同时羞于夸耀自己的品德。为此,他们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况且急事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太史公说:“从前虞曾被困于粮仓,舜曾被困于井底,伊尹曾背着鼎锅和砧板做有莘氏家的奴隶,傅说也曾隐没在傅险做筑墙苦工,吕尚也曾受困于棘津,管仲亦曾遭到囚禁,百里奚曾经喂过牛,孔子曾在匡地受惊吓,并遭到陈、蔡两国围困而饿得面带菜色。这些人均是儒者所说的有道德的仁人,还遭到如此的灾难,何况那些仅凭中等才智而遭逢乱世末期的人呢?他们所遭受的灾祸又如何能说得完呢!‎ 平民百姓有这样的话:“管什么仁义不仁义,谁对我有好处,我就说谁是好人。”所以,伯夷认为侍奉周朝是可耻的,饿死在首阳山,但周文王和周武王作为王者的声誉并没因此降低。盗跖、庄蹻凶暴残忍,他们的崇拜者却不断地称颂他们的义气。由此看来,庄子所说的“偷了衣带钩的人被杀头,窃取了国家的人却被封侯,只有那侯门之内才有所谓仁义。”这话一点不假。‎ 如今拘于一偏之见的学者,有人抱着狭隘(微小)的义理,长久地孤立于世俗之外,他们哪里比得上那些降低自己的论调,与世俗之人为伍去求取显耀名声的人呢!那些平民出身的游侠,重视取予和承诺,他们的义气传颂千里,为义而死,不顾世人的议论。他们也有所长,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有些士人在他们困窘的时候能向游侠以性命相托,这些游侠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贤能、豪杰一类的人吗?如果让乡间的游侠与季次、原宪等比较一下他们在当时社会上的权威和影响力,游侠远远不及季次、原宪。如果从办事见功效,说话守信用来看,游侠的义气又怎么能轻视呢!‎ 古代的民间侠士,已经无从知道了。近代的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依仗是国君的亲属,凭借着有封地和卿相的富厚,广招天下的贤能之人,使自己的名声在诸侯之间传扬,这不能说不算贤能的了。至于像民间的侠士,他们磨砺品行,树立名声,声名传于天下,没有人不称赞他们贤能,这真是难得(难能可贵)啊!但是儒家、墨家都排斥、摈弃他们的事迹而不记载于自己的著作中。从秦代以前,出身卑贱的侠客们的事迹,都被埋没而无法见到,我是很痛惜的。就我所知道的,汉朝兴起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虽然他们往往触犯了当时的法网,但他们个人的美德,以及廉洁谦让的作风,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他们的名声不是凭空建立的,士人们也不是凭空归附他们的。至于朋党豪强互相勾结,倚仗富有而奴役穷人,豪强暴徒侵害孤弱之辈,放纵贪欲,图得自身快乐,游侠们也憎恨这些丑行。我叹息世俗不了解游侠的用心,而狭隘地将朱家、郭解等人与豪强暴徒们看作同类而加以嘲笑!‎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范待制秋兴 陆 游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①渐觉近房栊。‎ 一生不作牛衣②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 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③。‎ ‎【注】①啼螀:啼鸣的蝉。②牛衣:用以御寒的编织物。《汉书•王章传》,王章欲上奏弹劾权贵,妻说:“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耶?”王章毅然说:“非女子所知也。”③放翁:淳熙三年九月,陆游因被弹劾罢官,此后索性自号放翁。‎ ‎9. 请赏析首联的表达效果?‎ ‎10.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句“贺我今年号放翁”中蕴含的情感。‎ ‎【答案】9. 首联选取飘落的桐叶、寒蝉两种秋日典型物象,运用叠词,视听结合,渲染出衰飒凄凉的气氛,点出秋兴之题。 ‎ ‎10. ①诗人看似超脱乐观,实则蕴含着不平之情。②“贺”中可见诗人对毁誉宠辱的淡泊超然;③自号“放翁”暗含了诗人心中的愤懑。‎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赏析首联的表达效果”,然后圈出首联所写的内容,分析使用的手法,分析首联的作用。‎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渐觉近房栊”意思是桐叶簌簌从半空飘落,鸣叫的寒蝉之声传进窗棂,前一句所写的意象是“桐叶”,后一句所写的意象是“蝉鸣”,桐叶的特点是飘落,蝉声的特点是凄凉,两个意象营造出萧瑟凄凉之境;前者桐叶飘落是眼前所见之景,后者啼螀是耳中所闻之声,故视听结合;从用词角度来看,“策策”是叠词,音韵和谐;从结构上来看,“飘落的桐叶”“寒蝉”都是秋季之景,故点出标题中“秋兴”。‎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妮特“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句‘贺我今年号放翁’中蕴含的情感”,然后理解设题诗句的意思,再结合全篇体会情感。‎ ‎“贺我今年号放翁”意思是“祝贺我今年可以号称放翁”,“贺”是“祝贺”之意,结合注释三可知,此时陆游因被弹劾而罢官,之后索性自号放翁,被罢官本是可悲之事,而诗人却说可“贺”,显然不把弹劾贬官一事放在心上,展现出诗人对此的淡泊超然;再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看,前面所写的是衰飒凄凉之景,可见融入其中的应该也有凄凉之情,所以结尾的“贺”并非是真的“庆贺”,而是面对弹劾罢官一事的不平和愤懑,所以看似超脱,实则不平。‎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______________,小人怀惠。(《论语》)‎ ‎(8)桃李春风一杯酒,__________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答案】 (1)故不积跬步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可以横绝峨眉巅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引喻失义 (6)塞上燕脂凝夜紫 (7)君子怀刑 (8)江湖夜雨十年灯 ‎【解析】本题考查名言名篇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跬、夭阏、峨眉巅、唯、喻、刑。‎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锁 肖春荣 王燕是一家快餐店的送餐员。这天,她来到一个小区送餐,送完后,她提着两只箱子,来到她的三轮车前,正想开锁,突然发现车轮上多了一把锁。王燕正觉得纳闷,一名物业保安朝她走来,说这锁是他锁上的,要王燕交五块钱的停车费。‎ 王燕忙笑着和保安解释:“大兄弟,今天送餐我没有收到钱,下次一起算好吗?”‎ 保安摇摇头说:“你经常来这里送餐,以前停也就算了,可今天你的三轮车都在楼下停了一个多小时了,我们领导说了,必须收你停车费。”‎ 王燕赔着笑脸继续恳求道:“大兄弟,今天楼里的电梯坏了,我提着两只大箱子爬了三十层楼,又走了下来,所以耽搁了时间,你就通融一下吧。”‎ 保安还是不肯开锁:“大姐,这事不是我说了算,领导交代好的,我也没办法,大家在这里停车都有原因,不能找个理由就随便停车吧?”‎ 王燕犹豫了一会儿,从箱子里取出两盒盒饭,递给保安说:“大兄弟,送你两盒盒饭吧,就算顶了停车费可以吗?”‎ 保安还是摆手说不行。王燕叹了口气,说道:“大兄弟,不瞒你说,我家里经济困难,老头子有病,还有一个女儿在读研。我一天打三份工,中午给一家快餐店送外卖,送一份挣一元钱,若是因为我的原因顾客退货了,我就得自己赔上。我送外卖两个多月了,没少吃送不出去的盒饭,我们家人都吃够了。今天这二十六盒盒饭又没送出去,我这正发愁呢。”说着,她眼泪都快下来了。‎ 这时,围观的群众越聚越多,大家纷纷指责起保安来。有一位老人走上前,对王燕说:“让我看看你的盒饭。”‎ 王燕面露难色道:“有点凉了。您如果要的话,那就便宜点吧,原本每盒十元,我收您五元钱一盒。”老人没说什么,直接从箱子里拿出两盒盒饭,看都没看,就从兜里掏出二十元钱,塞到王燕手里,转身离开了。‎ ‎“我也来两份。”一位小伙子也买了两盒。一会儿工夫,箱子里的盒饭所剩无几。‎ 保安见状,悄悄打开车上的锁,也拿了两盒盒饭,塞给王燕二十元钱,转身走了。‎ 很快,保安来到物业经理办公室,低着头对经理说:“经理,那位大姐的五元钱停车费我没收,您从我工资里扣吧,今天咱这里电梯坏了……”‎ 保安还未说完,经理便打断他说:“我知道。”‎ 保安继续说道:“那位大姐的盒饭没送出去,要自己赔……”‎ 经理还是说:“我知道。”‎ 保安忍不住抬头看着经理,不满地说:“您都知道,咋还让我和她要停车费?”‎ ‎“傻小子!”经理呵呵笑着说,“你不给她锁车,不问她要停车费,她的那些盒饭能卖出去吗?”‎ 保安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理笑着继续说道:“她送盒饭时,我正好也在三十楼,和修电梯的师傅在一起,她的盒饭还是我帮她提下楼的呢。哎哟,三十层呀,活活把我累了个半死。路上我和大姐唠嗑,了解了她的事情,这才发微信让你给她锁车,收她钱……”‎ 保安噘着嘴说:“经理,好人都让您当了,恶人让我来当,这不公平。”‎ 经理哈哈一笑,从兜里掏出二十元钱递给保安说:“盒饭我来埋单,算是对你做托儿的奖励,这下公平了吧?”‎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安从一开始的不容商量,到悄悄开锁买盒饭,再到主动帮王燕付停车费,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 小说中对王燕“陪着笑脸恳求”“叹了口气”“面露难色”一系列神态、动作的描写,凸显出她生活的艰辛。‎ C. 人们了解王燕的境况后,争着买盒饭,体现了他们对王燕的尊重和同情,表现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 D. 小说结尾似在意料之外,原本以为是经理非要收停车费,实则是以此为由来帮助王燕,然而这又在情理之中。‎ ‎13. 小说中经理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4. 小说以“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2. C 13. ①细心:通过聊天就了解王燕的困难;②善良(乐于助人):亲自帮王燕提盒饭,暗中帮她卖盒饭;③智慧:照顾王燕的自尊心,不露痕迹地帮助了她。 ‎ ‎14. ①一语双关:“锁”既是实指,也指禁锢人们情感的心锁。‎ ‎②线索:串联全文情节,车被锁,保安开锁,经理点明锁车原因,使情节集中,结构紧凑。‎ ‎③丰富人物形象:保安锁车到开锁,体现他忠于职守、心地善良、有担当的鲜明特点。‎ ‎④深化主题:一把锁凝聚了经理、保安、群众对王燕的关怀,歌颂了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 项,“人们了解王燕的境况后,争着买盒饭,体现了他们对王燕的尊重……”错误,“尊重”之意不准确,结合语境可知,人们了解王燕的境况后,争着买盒饭展现的是对王燕的同情,以此来展现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小说中经理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从文中来看,“经理”在十二段之后出现,而“经理”的形象也在他和保安的对话中展现出来,如第十八段“路上我和大姐唠嗑,了解了她的事情,这才发微信让你给她锁车,收她钱”,经理在与王燕的聊天中了解她的情况,这表现出经理的细心;如十七、十八段“你不给她锁车,不问她要停车费,她的那些盒饭能卖出去吗”“她送盒饭时,我正好也在三十楼,和修电梯的师傅在一起,她的盒饭还是我帮她提下楼的呢”,经理帮助王燕提盒饭,暗中替王燕卖盒饭,这展现出他的善良;如经理帮助王燕又不让王燕发觉,这展现出他助人的智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标题设题,然后把握标题的命题方式并理解标题的含义,接着分析标题与情节、形象以及主旨之间的关联。‎ 本文的标题是“锁”,这是以物象为题,这样的命题在情节上常常起到线索的作用;到文中找到写“锁”的文字,理解其意思,如“发现车轮上多了一把锁”“保安还是不肯开锁”“保安见状,悄悄打开车上的锁”“你不给她锁车,不问她要停车费,她的那些盒饭能卖出去吗”“了解了她的事情,这才发微信让你给她锁车,收她钱”,由这些内容可知,这“锁”首先是指锁住王燕车子的那把锁,同时也是指禁锢了人们情感的那把心锁。‎ 接着分析小说的情节,看情节与“锁”有怎样的关联,小说开头写王燕的车被锁,接着写保安开锁,最后经理点明锁车原因,这些内容都与“锁”相关,故应为文章的线索。‎ 然后分析小说的形象,保安锁车是因为职责所在,保安开锁是因为善心,经理让保安锁车是想要帮助王燕卖盒饭,由此可知标题“锁”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最后分析小说的主旨,小说借助锁车一事展现出经理、保安以及群众对王燕的帮助,展现了人性之美,所以标题“锁”凸显了主旨。‎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美感和联想 朱光潜 ‎①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②意识在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所以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听到声音知道说话的是谁,见到一个词知道它的意义,都是起于联想作用。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因为它们都得根据过去的经验。‎ ‎③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邻家的猫儿种种意象总是不由你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 ‎④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钟子期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在他的某一部书里说过,有一次见过一位老修道妇,站在一幅耶稣临刑图面前合掌仰视,悠然神往。旁边人问她那幅画何如,她回答说:“美极了,你看上帝是多么仁慈,让自己的儿子去牺牲,来赎人类的罪孽!”‎ ‎⑤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要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比如,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再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听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 ‎⑥知道这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会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古董贩,你也许会特别欢喜敦煌石窟里面的壁画;假如你知道达·芬奇的声名大,你也许会特别欢喜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牛希济词中,词句“记得绿罗裙”属于接近联想,“处处怜芳草”属于类似联想。‎ B. 意识在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起联想。‎ C. 如果没有联想,就无法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知觉、记忆和想象就都不能发生。‎ D. 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无意和飘忽不定的,但有时也可用意志勉强控制。‎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唤起乙联想的原因包括甲乙在性质上相类似和甲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两种。‎ B. 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都是因为事物本身美的本质能唤起欣赏者甜美的联想。‎ C. 联想会使心思由美感意象迁移到无关美感的事物上,使意象所引起的美感减少。‎ D. 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所以艺术创作离不开联想。‎ ‎17. 联想所伴的快感和美感的区别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B 16. B ‎ ‎17. ①美感起于直觉;快感源于思考。②美感是聚焦于孤立的意象上产生;快感是由意象旁迁到无关美感的事物而产生。③美感是艺术本身价值的体现;快感是在艺术本身以外寻求价值。‎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B项,“……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起联想”错误,文中说的是“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文中是“差不多”,选项变成“无时无刻不”。‎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都是因为事物本身美的本质……”错误,文中说的是“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没有提及事物本身的性质。‎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联想所伴的快感和美感的区别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然后找到设题的区域,圈出相关的信息,并分点进行概括。‎ 第五段开头说“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由此可知,答题区域应该在下文,如“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这里指出第一个区别,即美感起于直觉,而联想所伴的快感带有思考;如“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要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这里指出第二个区别,美感是聚焦于孤立的意象上产生;快感是由意象旁迁到无关美感的事物而产生;如第六段“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会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古董贩,你也许会特别欢喜敦煌石窟里面的壁画;假如你知道达•芬奇的声名大,你也许会特别欢喜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这里指出第三个区别,即美感是艺术本身价值的体现;快感是在艺术本身以外寻求价值。‎ 七、现代文阅读(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限塑”成为一种自觉 小小塑料袋,需要治理的大智慧。疏堵结合、多措并举,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更好应对塑料污染带来的挑战。‎ 不少人都熟悉这样的生活场景:逛菜市场时,往往还没想好买什么,就先随手扯个塑料袋备着。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兴起,塑料餐具、塑料盒等塑料制品的消费量也十分可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塑料制品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依然是值得探讨的现实课题。‎ ‎“白色污染”危害巨大。联合国相关报告显示,全球所有塑料制品中,只有不到1/10会被循环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环境中。塑料制品在土壤中可能200年也无法降解,还可能污染水体,甚至扩散到海洋,引发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也正因此,我国早在2008年6月就开始施行“限塑令”,以期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塑料袋的成本,从而激发公众环保意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实现环境友好。‎ 走过11年,“限塑令”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随着环保理念的增强,很多人养成了自带购物袋、小推车的习惯。但也应看到,与预期相比,“限塑令”的执行效果还难言理想。在一些大超市、连锁便利店,商家大量提供“限塑令”范围之外的保鲜膜、保鲜袋等塑料制品;在一些店面,“限塑令”被简化执行为“卖塑令”。在菜市场、小超市等场所,塑料袋则是随意取用。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限塑令”也不断遭遇新难题。‎ ‎“限塑令”成效打折扣,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缺乏合适的替代品。塑料袋方便、便宜、应用广泛,其替代产品要么价格高,要么不实用。近年来,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虽然取得突破,但相关产品的物理特性和生产成本都与传统塑料袋有较大差距,难以完全替代。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没有全面“禁塑”。事实上,目前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中,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彻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与此同时,“白色污染”涉及面广、主体多,监管对象“小散多”,执法难度大、成本高。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几毛钱的收费也难以起到价格杠杆作用。‎ 小小塑料袋,需要治理的大智慧。相关机构应肩负起引导和监管的责任,一方面与时俱进完善“限塑令”,对不同领域塑料制品提出分类管理要求,辅以配套细则,将外卖、快递等行业纳入“限塑令”范畴,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另一方面,应强化监管,针对塑料袋的限产、限售、限用形成监管合力,严堵不合规塑料袋进入市场,同时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环节管理制度,让“限塑令”落到实处。‎ 防治“白色污染”,离不开社会、市场和公众的力量。例如,可积极研究替代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替代产品一时难以成熟推广的情况下,不妨在可重复使用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引导外卖、快递等行业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此外,应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促进公众改变消费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限塑”。‎ 今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此为契机,疏堵结合、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更好应对塑料污染带来的挑战,守护好绿色家园。‎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4日)‎ ‎1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施行“限塑令”11年以来,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执行效果,但也遭遇到不少新难题。‎ B. 塑料制品循环利用率低,降解难度大,日常使用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C. 我国施行“限塑令”,希望通过价格杠杆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实现环境的友好。‎ D. 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已有突破,但相关产品与传统塑料袋有差距,难以完全替代。‎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疏堵结合、多措并举,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更好应对塑料污染带来的挑战。‎ B.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中,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彻底禁塑。‎ C. 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由2008年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 D. 缺乏合适的替代品,执法难度大、成本高是“限塑令”成效打折扣的重要原因。‎ ‎20. 请结合全文,概括如何防治“白色污染”。‎ ‎【答案】18. A 19. C ‎ ‎20. ①积极研究替代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②尝试在可重复使用方面进行创新。③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促进公众改变消费习惯,做到自觉“限塑”。④相关机构应肩负起引导和监管的责任。‎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施行‘限塑令’11年以来,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执行效果……”错误,第四段说的是“与预期相比,‘限塑令’的执行效果还难言理想”。‎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由2008年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 以内”错误,第四段说的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文中是“2008年前”,不是“2008年”。‎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全文,概括如何防治‘白色污染’”,然后找到设题的区域,圈出防治的建议或做法。‎ 从文中来看,第七段说“防治‘白色污染’,离不开社会、市场和公众的力量”,这提示考生,答题的区域应该在该句上下,如第六段“相关机构应肩负起引导和监管的责任,一方面与……。另一方面,应……”,这说明相关的机构应该肩负起引导和监管的责任;如第七段“可积极研究替代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说明应该积极研究替代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如“在替代产品一时难以成熟推广的情况下,不妨在可重复使用方面进行创新”,这说明应该尝试在可重复使用方面进行创新;如“此外,应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促进公众改变消费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限塑’”,这说明应该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促进公众改变消费习惯,做到自觉“限塑”。‎ 八、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川剧中,变脸是绝活;影视作品中,优秀演员不断变脸,诠释着不同的角色。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脸现象,变脸或是情绪的转换,或是职业的需求,或是涵养的体现……‎ ‎【答案】变脸 老张这几年混得还不错。这不,前几天刚升了个科长,这可把他乐坏了,成天是一个笑脸,那俩小眼睛笑起来就成了“一线天”嵌在那张大脸上。‎ 今儿个,局长要来他们科视察,老张早就想好了,无论如何,得给局长一个好印象。这不,一套几百块钱的名牌西装正穿着呢!这人靠衣装马靠鞍,说得还真不错。老张穿上这套衣服吧,真精神了不少。‎ ‎“小王啊,泡杯茶过来。”‎ 小王从前是老张的同事,大家原来在一个等级,相处得倒是不错。可自从这老张升了官以后,对小王哪,还真叫颐指气使,跟使唤丫头似的。小王也没办法,谁叫人家是“科长”呢?小王这杯水刚放在桌上,办公室的门“啪”的一声就开了,不是别人,正是老张他老婆。别看老张平时在科里神气活现的,可怕老婆是出了名的。‎ 这不,刚刚还是一副老爷模样,见老婆一来,立马就把放在桌上的脚拿下来,满脸堆笑地跑上前去,问道:“哟!老婆大人今儿个怎么来啦?”‎ ‎“少废话,拿300块钱过来。”‎ ‎“要这么多钱干吗呀?”老张边问着边从那新西装的口袋里掏钱出来。‎ ‎“上街,买衣服。”老张老婆满脸的不高兴。‎ 老张连忙应声道:“好,好,好,买衣服好啊!”说着往手里沾了点唾沫,刚想数钱,老张老婆一把就把老张手上的钱全抢了过来:“干吗呀!小里小气的。”说罢,便扬长而去。‎ 老张愣了一会儿,接着叹了一口气,又踱回座位。刚想坐下,突然看见地上有一团纸,马上两撇眉毛拧成一团,大喝道:“小王,怎么干事儿的?地上一大团纸,看不见啊,到时候局长看见,你负责还是我负责啊!”小王赶紧拿了扫把冲过去。‎ 这时,门“啪”的一声又开了,来的是隔壁科的科长,从前是老张的上司,现在两人同级了。“老张啊,这科长当得不错啊!”老张赶紧迎上前去,掏出一根烟,大脸上又出现了“一线天”。‎ ‎“好哇!好哇!能当科长好哇,你老张等了多少年才等到这一天呢!”老张的脸色不太好看了,“一线天”不见了,脸红得厉害,嘴角一歪:“你说的是,不还得向你学习吗?”说罢,使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白眼。隔壁科的科长并未察觉,径自说道:“那行,就这样罢,待会儿局长还要过来呢,我先过去了。”老张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科长走了,老张便开始骂骂咧咧,脸上的两块肉猛烈地抽动着,唾沫星子在空中四溅。‎ 这时,门又“啪”的一声开了。老张当时背对着门,刚才又被科长那么一奚落,正在气头上,张嘴就骂:“他妈的谁呀!”转头一看,没把他吓着,俩小眼睛瞪得特圆,嘴微微张着。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局长!‎ 老张回过神后,赶紧扇了自己两个耳刮子,“一线天”又回来了,说道:“哟,局长啊,您瞧您,哎呀,真是的,我这张臭嘴!呸呸呸……小王,快倒茶。”说罢,便把局长几乎是搀到椅子上,脸上的两块肉挤在一起,像极了战争片中的汉奸。‎ 小王听见吆喝,无奈地跑过去冲茶。此时,办公室的电视上正播放着川剧变脸,小王当时就想了:这老张莫非也学过变脸,他的脸咋也变得这么快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