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最新消息,备受关注的“故宫年夜饭”最终被取消了,故宫官方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证实,已经收到的预付款将退回。1月12日,“故宫年夜饭”的话题曾经冲到微博热搜榜第1位。‎ 近年来,故宫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探索,不但市场反响良好,在业界也有不错的口碑。事实上,是故宫这一最重要、最庄严的博物场所,开创了全国博物馆文创的新潮流。文创是这两年经济的亮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新增长点”。故宫捕捉到这个潮流,体现了某种敏锐性。毫无疑问,故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仅仅靠“故宫”这个大IP,就能做很多资源转化。一旦为“历史悠久”的故宫注入创意的灵魂,开发相关产品并不困难。故宫就像是巨大而深的湖面,合适的创意就如同投入其中的石子,只要方法正确,涟漪就会不断扩散。‎ 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故宫想卖什么就一定能成功。现在全世界好的博物馆都在卖自己 的“文创周边”,但是真正能形成规模效应的并不多。“故宫口红”能够成功,秘诀并不 在“故宫”两个字,而在于红色基调本来就是故宫的标志,这样的转化,是自然而然的,也能让人接受。这次年夜饭的一波三折,其实向我们展示了文创的边界。故宫作为国家级 博物馆,其行为并不能完全以营利为导向。人们期待的是故宫以丰富的文化沉淀为土壤,开出创新的花朵。单纯售卖年夜饭,其实就是把“故宫”两个字直接变现,只有经济价值,而没有文化价值。‎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故宫年夜饭”被取消,文创边界在哪里》)‎ 材料二:‎ 毋庸赘言,文化创意产业承载着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文化价值是区别于传统生产的根本,也是整个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影响着整个文化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而经济价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目的,是民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检验标准,也能帮助一个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它的综合实力。‎ - 26 -‎ 可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却不如人意: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产出,已经占到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部经济产出,目前还不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7%。面对这样的困境,还能再固执地坚持在国家环境内封闭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吗?这样的坚持,不但不能改变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总体结构,甚至还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资源不平衡的严重后果。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成果,应该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合理发展的捷径。‎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首先取决于政府机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刻认识,政府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法规。对外的政策制定要有国际化的长远发展目光,除了落实知识产权、市场管理、异域宣传和信息反馈等策略,政府更需要利用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资源,为民族的文化创意产业开拓更广泛的平台。拿日本来说吧。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就是鼓励出口,为了保证所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格局不被干扰,日本政府不会动用任何经济资源来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却可以利用国家产业国际交流的时机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伴随着日本的电器和汽车行业的国际影响,动漫产业很快就依附于传统产业的渠道,首先打开了欧洲市场。如今,日本的动漫产品在美国已经占到了40%,在全世界已经占到了60%,在欧洲市场更是占到了80%以上,形成了以日本为中心的世界动漫设计中心。‎ 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产业资金运作。既然我们承认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性,那么采用小生产式的经济行为就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资本运作的第三方介入是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和走向国际的重要经济保障: 首先,资本运作的第三方有着非常专业的经济评估标准,并且完全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投资,从而降低了风险。其次,资本运作第三方强大的经济投入,既可以确保文化创意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开支,也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史的背后就是一个金融资本参与管理的过程。它们第一次发挥作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方投资者利用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形象,将小投资者的各种资金变为电影金融债券,再把获得的资金迅速使用到电影生产中。大量金融资本的投入和支持,带来了美国文化创意产业近半个世纪的辉煌发展。‎ ‎(摘编自《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材料三:‎ 文创产品的兴起与消费升级相关。‎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旅游不再是“坐坐车、拍拍照”,而是升级到了更深层次的文 ‎ - 26 -‎ ‎ 化与生活体验,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希望带走独特的文化体验。比如,现在餐饮行业更多不再只是满足消费者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出文化,从而带动了各类特色主题餐厅的快速发展。同样的道理,故宫以文创商品作为载体,借助互联网、粉丝经济等现代营销方式,将传统元素融入当代生活,正是迎合了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全新文化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文化创意产业若想适应老百姓的消费升级,既需要专业的文化创意与设计,也离不开圈外各方力量的投入。博物馆等非营利机构的人力物力有限,并且主要都用在专业研究领域,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产品授权、多方合作的共赢模式。‎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创让文化宝藏“活”起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宫能够引领文创新潮流,一方面是因为出色的时代敏感度,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 B. 资本运作第三方的融入既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经济保障,也能帮助该产业形成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 C. 材料一和材料二视角不同:前者主要关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个案,后者则是站在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 D. 材料三从消费者的角度解释了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原因,同时也为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创产品应该同时具备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丰富文化价值的产品可能会像“故宫年夜饭”一样被淘汰。‎ B. 与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市场等相比,利用国际化资源帮助文化创意产业拓宽平台已成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 C. 从材料二第二段的数据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民族经济实力的指标。‎ D. 如果不能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不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成功经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很难蓬勃发展。‎ ‎3.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作者看法的一项是 A. 千里江山图创意围巾、花鸟图手机壳……原本静态的文物变身潮流设计之后,屡屡卖到脱销。‎ B. 有网民担心,博物馆过度开发纪念品会造成对古人和文物的过度消费,使之成为丧失历史意义的“空虚存在”。‎ C.‎ - 26 -‎ ‎ 某文化公司开发的一款以《西游记》为蓝本的游戏产品,因为没有做好客户和市场调研分析,上市不久就被玩家踢出局。‎ D. 不少博物馆都意识到,要严防自己的文物精品未经授权就被他方运用于商业营销的侵权行为。‎ ‎4. 材料二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路径。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理解。‎ ‎【答案】1. C 2. B 3. A ‎ ‎4. (1)论证结构上,先驳后立。驳掉在国家环境内封闭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再树起自己的观点。(2)论证方法上,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结合使用。举美国、日本的例子,将中国的产业发展状态与发达国家相对比。 ‎ ‎5. “不忘本来”,是说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做到“以我为主”,应该立足于自身资源,发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吸收外来”,是说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创产业的有效措施。“面向未来”,是说行业发展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采用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项,“故宫能够引领文创新潮流,一方面是因为出色的时代敏感度,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说法错误。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原文没有提及。‎ B项,“资本运作第三方的融入既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经济保障,也能帮助该产业形成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说法错误。“帮助该产业形成……特点”,是因果倒置,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性、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资本第三方的融入,而不是资本的融入为行业带来了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文创的国际化、全球化依赖的是政府的扶持与推广。‎ D项,“材料三从消费者的角度解释了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原因,同时也为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说法错误。不是为餐饮行业提建议,而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建议 故选C。‎ ‎【2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与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市场等相比,利用国际化资源帮助文化创意产业拓宽平台已成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说法错误。结合“对外的政策制定要有国际化的长远发展目光,除了落实知识产权、市场管理、异域宣传和信息反馈等策略,政府更需要利用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资源,为民族的文化创意产业开拓更广泛的平台”可知,“最重要的职能”是误读原文,原文的表述是“更需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三的观点:文创产品的兴起与消费升级有关,文创产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多方合作的共赢模式,多方合作包括专业的文化创意与设计。‎ A项,“千里江山图创意围巾、花鸟图手机壳……原本静态的文物变身潮流设计之后,屡屡卖到脱销”说法正确。这个论据可以支持材料三中的观点:将传统元素融入当代生活,正是迎合了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全新文化需求。‎ B项,可以用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不能因为追求经济价值而放弃对产品文化价值的追求”。但这个论点与材料一、材料二的看法一致,并不是材料三的看法。‎ C项,可以用来支持“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也要遵循一般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但这一观点与材料三无关。‎ D项,材料三的观点是“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产品授权、多方合作的共赢模式”,博物馆的维权行为不属于产品授权的共赢模式。‎ 故选A。‎ ‎【4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从论证上看,一篇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归纳其论证特点。①从论证方式的角度归纳论证特点。文章的论证方式包括:立论、驳论、立论驳论相结合。②从论证结构和整体论证思路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议论文,就全文的结构而言,最常见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横式结构;一种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包括总分总式结构、分总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和并列机构。③直接论证还是间接论证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④从论证方法使用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⑤从论点提出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⑥从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法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⑦从论据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从论据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主要看论据是否典型、是否新颖。⑧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有的议论文,语言平实朴素;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情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归纳一篇议论文的论证特点,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归纳,要指出其语言表达,是平实朴素的,还是生动而富有文采的。本题题干是“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首先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二先指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如人意的情况,然后指出具体的做法“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成果,应该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合理发展的捷径”,这是先驳后立,驳掉在国家环境内封闭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再树起自己的观点。其次论证方法上,结合“日本的动漫产品在美国已经占到了40%,在全世界已经占到了60%,在欧洲市场更是占到了80%以上,形成了以日本为中心的世界动漫设计中心”“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史的背后就是一个金融资本参与管理的过程。它们第一次发挥作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方投资者利用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形象,将小投资者的各种资金变为电影金融债券,再把获得的资金迅速使用到电影生产中”“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产出,已经占到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部经济产出,目前还不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7%”分析,可知,材料二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将中国的产业发展状态与发达国家相对比,指出中国的产业发展的不足。‎ ‎【5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知道各个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题干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路径。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理解”。结合材料一“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故宫想卖什么就一定能成功。现在全世界好的博物馆都在卖自己的‘文创周边’,但是真正能形成规模效应的并不多”“单纯售卖年夜饭,其实就是把‘故宫’两个字直接变现,只有经济价值,而没有文化价值”分析可知,故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故宫年夜饭”被取消与未关注其文化价值有关”,“不忘本来”,是说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做到“以我为主”,应该立足于自身资源,发掘自身优势和特色。结合材料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却不如人意: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产出,已经占到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部经济产出,目前还不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7%”“对外的政策制定要有国际化的长远发展目光,除了落实知识产权、市场管理、异域宣传和信息反馈等策略,政府更需要利用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资源,为民族的文化创意产业开拓更广泛的平台”分析可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吸收外来”,就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创产业的有效措施。结合“博物馆等非营利机构的人力物力有限,并且主要都用在专业研究领域,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产品授权、多方合作的共赢模式”分析,可知“面向未来”,是说行业发展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采用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命运 食指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 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 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 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 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 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 26 -‎ 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 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 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 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 ‎1967年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人得到了好名誉,社会便永远认为他好;反之,社会便永远认为他坏,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大部分人只能不偏不倚、随波逐流地生活。‎ B. “辗转飘零的枯叶” 写“我”漂泊辗转,形容枯槁,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失去了青春的锐气;“抽不出锋芒的青稞”写“我”对未来绝望,难以有所作为。‎ C. “结实的舢板”指改变自身命运的坚实条件,与“单调的海洋”形成呼应;“哪儿找得到”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的失望。‎ D. “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表达了命运是奔腾、喧闹的河流,人在命运中挣扎的无力、无奈与退让。‎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命运》这首诗写于 1967 年,正是诗人苦难命运的开端,全诗弥漫的只有悲郁苍凉、低沉压抑之气。‎ B. 诗歌第一节前两句用判断式的语句、比喻的修辞,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形象生动,栩栩脱出。‎ C.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单调的海洋”是乏味生活的象征,“终生摸索漂泊”象征没有归宿的命运。‎ D. 本诗讲求韵律和谐、句式整齐;在抒情风格上,本诗不追求真实细节的描写,而着重于生命体悟的抒发。‎ ‎8. “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这一句如何理解?‎ ‎9. 诗歌中两次用到现代诗中常见的“如果……”句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A ‎ ‎8. (1)“野生的荆棘”象征自由、不屈的灵魂和蓬勃的生命状态。(2)面对酷厉的生存环境,“我”愿意为了灵魂的不屈和理想的纯洁而付出血的代价。 ‎ - 26 -‎ ‎9. 两个“如果”的句式,建构起了诗歌的框架。(2)两个“如果”的句式,突出了作者的思想。(3)两个“如果”的句式,运用了复沓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抒情性。‎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人在命运中挣扎的无力、无奈与退让”说法错误。正确理解是:命运是奔腾、喧闹的河流,人在命运中挣扎并献出生命,但精神永不沉默,体现了诗人顽强斗争的精神。‎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A项,“《命运》这首诗写于 1967 年,正是诗人苦难命运的开端,全诗弥漫的只有悲郁苍凉、低沉压抑之气”说法错误。“只有悲郁苍凉、低沉压抑之气”不正确。这首诗风格上悲郁苍凉,又不乏昂奋与坚忍的气度,其中饱含了中华民族由灾难历练而来的“韧”的精神。‎ 故选A。‎ ‎【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诗歌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本题题干“‘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这一句如何理解”,首先,野生的荆棘具有自由、生命力旺盛、坚强不屈的特点,象征着自由、不屈的灵魂和蓬勃的生命状态;其次,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狼狈不堪,“我”绝不会接受,“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歌颂它自由、蓬勃的生命状态,歌颂它铮铮铁骨,永不妥协的精神。为了我的理想,为了不向命运屈服,哪怕付出血的代价,“我”也在所不辞;哪怕只剩最后一丝力气,“我”也要“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即使肉身已死,精神上也绝不向命运低头。面对酷厉的生存环境,“我”愿意为了灵魂的不屈和理想的纯洁而付出血的代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能力,具体考查诗歌中句式的好处。本题题干是“诗歌中两次用到现代诗中常见的‘如果……’句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现代诗歌中,用“‘如果……’”这种句式可以起到假设的作用,可以增加人的想象力,诗的想象空间更大。两个“如果”的句式,建构起了诗歌的框架。“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我”会自我放逐,“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如果命运真的是这样”,“我会为野生的荆棘高歌”,坚守精神。从自我放逐到向命运发出自己不屈的声音,构建了诗歌的框架,分清了层次。两个“如果”的句式,突出了作者的思想。“如果”的内容虽然是一种假设,但表达的却是当时的时代与社会的真实状况,含蓄、犀利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个人无法改变命运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愤懑不平之气,诗人为坚守精神的独立不惜抗争打底。两个“如果”的句式,运用了复沓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抒情性。‎ ‎【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卢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 - 26 -‎ ‎ 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①,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②,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①荣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②精:实质。‎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B. 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C. 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D. 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征、授、拜都是表示古代给予官职的词语,类似的还有辟、除、行等;相反的就有罢、黜、废、免、假等。‎ B.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夏季、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C. 阴阳最初指日光向背。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面,就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界既对立又互相消长的矛盾。‎ D. 乡里,周代在天子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为里。后世用“乡里”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也可指家乡故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6 -‎ ‎ 孙思邈天资聪颖,善谈百家学说。洛州总管见到他后,对他的才能发出赞叹:“只遗憾如果在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了。”‎ B. 孙思邈淡泊功名,无意入朝为官。隋朝时,文帝征聘他,他推说生病,没有出任。唐朝时,拒绝皇帝的封赏与任命。‎ C. 孙思邈博古通今,深受时人敬重。当时的知名人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按照孝敬老师的礼仪侍奉他。‎ D. 孙思邈年龄成谜,令人捉摸不透。他自称93岁,乡里人都说他有几百岁。因为他谈起隋以前的事,如同亲眼所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 ‎(2)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14.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孙思邈所说的名医之道。‎ ‎【答案】10. C 11. A 12. B ‎ ‎13. (1)症状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着形貌,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2) 但是视觉听觉仍然不衰退,神采特别旺盛,可以算是古人所说的耳聪目明、才学广博且通达事理的不死之人。 ‎ ‎14. (1)天人合一;(2)胆大心细;(3)智圆行方;(4)顺应规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邈道合古今”,“邈道”是主语,“合”是谓语,“古今”是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D;“高谈正一”“深入不二”“则古之蒙庄子”“则今之维摩诘”结构对称,分别单独成句,排除B。‎ 本句译为: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学术穷尽天文、历法、占卜。他阐述世界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见解,就是古代的庄子;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当今中国的维摩诘圣僧。‎ 故选C。‎ ‎【11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项,“征、授、拜都是表示古代给予官职的词语,类似的还有辟、除、行等;相反的就有罢、黜、废、免、假等”说法错误。假和行都是代理官职。‎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B项,“无意入朝为官。隋朝时,文帝征聘他”说法错误。不能说孙思邈“无意入朝为官”,他是在等圣人出现;文帝征聘他时,还在“辅政”,因此不是“隋时”。‎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乎”,显露;“动”,改变;“推”,类推;‎ 第二句得分点:“犹”,仍然;“茂”,旺盛;“博达”,博学通达。‎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题干要求“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孙思邈所说的名医之道”,结合“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分析,可推知孙思邈所说的名医之道是天人合一;结合“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分析,可推知孙思邈所说的名医之道是胆大心细,智圆行方;结合“天有四时五行……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此人之常数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分析,可推知孙思邈所说的名医之道是顺应规律。‎ - 26 -‎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文章。20岁时,就擅长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北周宣帝时,由于王室经常发生变故,他就隐居到太白山中。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征聘他担任国子博士,他推说生病没有出任。曾经对他的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出现,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征召他到京城,已经老了,但耳聪目明,要授给他爵位,他坚决谢绝。显庆四年,高宗李治召见他,授予他谏议大夫官职,又坚决谢绝。‎ 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因病请求回乡,高宗特地赐给他骏马,安排他住进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别墅。当时的著名诗人学者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按照孝敬老师的礼仪侍奉他。卢照邻有文章说: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学术穷尽天文、历法、占卜。他阐述世界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见解,就是古代的庄子;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当今中国的维摩诘圣僧。卢照邻患有痛苦难治的疾病,医治不好,就问孙思邈:高明的医生治好人的疾病,他凭的是什么?‎ 孙思邈说:我听说会谈自然规律的,一定要用人情事理作为依据;会谈人情事理的,也要以自然法则为根本。大自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冷热交替,就是它循环运行的规律,平和就下雨,激奋就刮风,凝滞就结霜落雪,扩展就出彩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人有上下四肢、脾肺肾肝心五脏,起床睡觉,呼气吸气,精神元气时衰时旺,通畅就生气血,显现就是神色,振动就有声音,这些就是人的正常现象。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这是研究自然和人体的共同方法。一旦阴阳失调,地气升腾就发烧,天气阻隔就发冷,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奔跑就会喘息困乏,干渴就会焦黄枯燥,症状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着形貌,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对于人体疾病,高明的医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对于自然灾变,国君人臣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题,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他又说: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 - 26 -‎ 孙思邈自己讲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辛酉年,到今年九十三岁了,问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分明如同亲眼所见,以此验证,他不止一百岁了。但是视觉听觉仍然不衰退,神采非常旺盛,可以算是古人所说的耳聪目明、才学广博并且通达事理的不死之人。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指示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②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③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①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时所作,梁六当时途经岳州入朝,遂与诗人相遇。洞庭山,即君山。②③神仙、水仙:指湘君、湘夫人等传说中的神仙。‎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诗中“孤”字实际是暗示送人者心情之孤,而“水上浮”之“浮”字,除了表现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地传达了一种扑朔迷离之感。‎ B. 雍诗中用“不动”二字写湖面风平浪静,水波不兴;用“影沉沉”来突出君山颜色之深沉及气势之凝重。‎ C. 张诗面对湖光山色,心事浩茫,物我两忘,以简淡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浑茫开阔的洞庭秋景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D. 雍诗面对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奇思妙想,以轻灵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活脱轻盈的秀美洞庭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君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16. 这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相同点:(1)借景抒情,都是借君山与洞庭湖表达内心情感。(2)用典(化用神话传说),神话传说运用得自然,不留痕迹,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不同点:(1)雍诗运用了衬托(映衬)的手法,以湖水之浅碧衬托山色之浓翠。(2)雍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形象地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 - 26 -‎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张诗面对湖光山色,心事浩茫,物我两忘,以简淡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浑茫开阔的洞庭秋景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说法错误。“物我两忘”错。张诗是诗人睹物而引发的情感,作者对外界是“望”“闻”“见”,而沒有与之“融”为一体,主客没有浑然不分。‎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能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对比。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题干“这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首先分析相同点。张诗中,“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意思是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首句谪居送客,看征帆远去,应是极为伤感之事,“洞庭秋”三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增添一种离别愁绪。‎ - 26 -‎ ‎ “日见孤峰水上浮”中一个“孤”字既写出了山的唯一,也体现了诗人送别友人谪居于此的孤寂。而“浮”字给人以晃荡、漂浮之感,也会让人联想到诗人自感前途渺茫。雍诗中,“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意思是湘山湖面烟波浩渺,水中山影沉沉,浅淡的湖色全无,只有一片深深翠色,这幅写意山水画,勾勒出事物的形态时用的是粗略的笔俗,所着的色彩既淡雅也很单一,自然突出了君山可爱的生趣。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君山与洞庭湖表达内心情感。张诗和雍诗都运用典故,神话传说运用得自然,不留痕迹,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张诗“洞庭秋”一句,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雍诗“疑是水仙梳洗处” 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古代神话传说中,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就是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诗人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然后分析两首诗的不同点。“碧色全无翠色深”,上面的湖色与影中的山色,山色重于湖色,深翠与浅碧两两对照,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运用了衬托(映衬)的手法,以湖水之浅碧衬托山色之浓翠。雍诗运用了比喻手法,“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很像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将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形象地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 ‎【点睛】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际、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春江花月夜》中,面对一个由春江花月夜所构成的空明澄彻的世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感叹人生短暂、天地恒长,有一种消逝与永恒的对抗,而消逝也成为了永恒。‎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自然景象。‎ ‎(3)在《阁夜》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听觉与视觉描画出一幅山河伟丽的雄浑景观,同时也渲染了烽烟未息、时局动荡的悲壮气氛。‎ ‎(4)《李凭箜篌引》表现了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和音乐的神奇效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声音和表情描摹出了音乐时而清脆激越、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特点。‎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 ‎(6)封建统治阶级对杰出人才的排挤与埋没,才志之士对怀才不遇的无可奈何,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李白《将进酒》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精练地概括了这一现象。‎ ‎【答案】 (1). 人生代代无穷已 (2). 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4). 五更鼓角声悲壮 (5). 三峡星河影动摇 (6). 昆山玉碎凤凰叫 (7). 芙蓉泣露香兰笑 (8).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9).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 古来圣贤皆寂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鼓,碎,鉴。‎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① ,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② 。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8. 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为 A. 比拟、反语、排比 B. 比拟、比喻、排比 C. 对偶、比喻、反复 D. 对偶、反语、反复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26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B 19. (1). 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 (2). 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定、评价以及运用的能力。‎ 文中使用了一下几种修辞手法,如:‎ 比拟: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 比喻: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 排比: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文中没有使用反语与反复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台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第①空句式对应前文的“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从下句的“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分析,此处可以填写“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第②空依据上文“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可见,作者所列举的事都是令人快乐的,故此处可填写“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我们需要像李文亮这样的医生,除了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吃苦、能战斗的奉献精神外,他们还需要在关键时刻向社会揭示真相的勇气。②过去 30‎ - 26 -‎ ‎ 年,我们培养了数量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③然而李文亮以及其他几位医生告诉我们,守护社会公义的良知和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样重要。④通过这样的医生群体让人欣慰。⑤在向他们致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⑥鲁迅先生曾在《热风》一文中描绘愿景,要求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⑦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如今的炎黄子孙要争做社会的“吹哨人”,让这种舍生忘我的责任意识与利济苍生的担当精神成为根植于华夏儿女心中的文化基因。‎ ‎【答案】①语序不当。“他们还需要”改为“还需要他们”;④句式杂糅。“通过这样”改为“这样”;⑤成分残缺。“有担当”改为“有担当的风范”;⑥用词不当。“要求”改为“希望”。‎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第①句,语序不当。“我们需要像李文亮这样的医生,除了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吃苦、能战斗的奉献精神外,他们还需要在关键时刻向社会揭示真相的勇气”,句中的主语是“我们”,谓语是“需要”,句中的表达应该是“我们需要……还需要……”,故“他们还需要”改为“还需要他们”‎ 第④句,句式杂糅。“通过这样的医生群体让人欣慰”,“通过”,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删去“通过”。‎ 第⑤句,成分残缺。“在向他们致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我们”是主语,“学习”是谓语,缺少宾语,“有担当”后面加上“的风范”。‎ 第⑥句,用词不当。“鲁迅先生曾在《热风》一文中描绘愿景,要求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要求”一词,用在此处太生硬,把“要求”改为“希望”。‎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 26 -‎ 在2020新年开局的这场特殊的战争中,大国重器精锐尽出,创新技术各显神通,中国北斗快速响应、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战场,担当起科技战“疫”的跨界先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十万火急、分秒必争。大年三十晚上,北斗人闻令而动,奔赴火神山医院工地,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根据北斗全球组网计划安排,今年5月将组织最后一次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最终实现几代北斗人执着追求的“全球梦”。‎ ‎【答案】关键信息:①2020年北斗为火神山、雷神山施工争取了时间。②今年5月将组织最后一次卫星发射,有望实现“全球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察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新闻的第一句是导语,主要信息都集中在这一部分。关键信息有:时间:2020年,中心事件是:北斗为火神山、雷神山施工争取了时间。第二、三句是第一句的补充;第四句关键信息有:时间:今年5月,中心事件是:将组织最后一次卫星发射,有望实现“全球梦”。‎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②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父母、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 ‎③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④2020年2月,来自汶川的一个村长,开了20多个小时的车,运送防疫物资到武汉。因为汶川地震时,武汉对他们村子伸出了援手,他们村的孩子被安置在了武汉。这次他们向武汉运送物资,卡车上的横幅是“汶川感恩,武汉雄起!”‎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26 -‎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台表现。孝敬父母,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相信他还是一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 当我们要发火的时候,不妨用手摸一下肚脐,它曾是我们与父母相连的地方,也是母亲用营养维持我们生命的地方。我们曾经是父母的一部分,现在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替他们想想吗?我们忍心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吗?冷静下来,让自己做出恰当的选择。‎ 望子成龙,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在这种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花费去父母多少心血;成家立业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 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孝敬父母不但要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力满足父母的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 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得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读懂材料,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 - 26 -‎ ‎【审题】本题是多则材料作文。本题一共有四则材料,第一个则材料指出感恩是美德中的最小部分,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懂得感恩;第二则材料指出感恩的对象具体说可以是父母、老师;第三则材料指出感恩的对象还可以是命运、人民、思想等;第四则材料通过具体的事例指出感恩形式。‎ ‎【立意】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 感恩亲情,回味扶持的快乐; ‎ 感恩师友,表达真挚的谢意;‎ 感恩生活,丰富人生的阅历;‎ 感恩经典,传达永恒的希冀;‎ 感恩自然,营造和谐的天地;‎ 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火把;‎ 感恩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 ‎【素材】感恩并非是“一借一还,再借不难”的客套,而是对他人援助之心的真诚感激。‎ ‎“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感恩是于浩渺宇宙之中,两颗灵魂的相互依偎,相互取暖。这是一种由人性之美点燃的星星之火。‎ 我们要知恩图报,将这一份“感恩之火”传递下去;但不能施恩求报。‎ 感恩行为进入人类的认知后,便被奉为生存的至宝,让世人铭记于心。‎ 感恩不是简单的求生手段,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催生的副产物。‎ 感恩在于获得内心的安定满足:我们感恩人与人之间的馈赠,并不是为了私利和长久的索取,而是人与人感情与精神的相濡以沫——感恩不是荒漠里的面包,而是引人走出精神荒漠的神灯。这种蕴含了情感,被赋予了意义的行为,应成为铭刻于基因中的美德。‎ 感恩不仅仅是漂浮于空气中的“口号”,更应当落实到行动中来。它不仅是对收到的善意的感激,更是对世界回馈以善意,待善良的种子像蒲公英般播撒。‎ 学会感恩,意味着我们开始长大,成为一个有力量给世界回报光芒的小太阳。点燃每个人的感恩火种,做身边人的道德光源,社会才会有道德温度。‎ 感恩不仅是停留于口头的“感谢”,更应是付诸于行动的“回馈”。‎ 感恩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更是国与国之间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 感恩内化于心即是唤醒心中的善良良知而感受到幸福,外化于行则是表现在对帮助者的回报以及对社会的回馈。‎ 而对心灵的塑造是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感恩之心在以具体事物感动着我们的同时,又赋予了我们同理心与洞察力,帮助我们竭力追寻一切美好,最终感恩世间的一切,并能与万物感同身受。‎ - 26 -‎ 感恩,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从“天赋王权”时感恩上天,感恩神灵;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感恩母亲;再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时感恩国家,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在报答。“投之以桃,报之以礼”是对感恩最初的认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感恩这一内在动力催生的行动。感恩,是人有良知、有情怀的自觉行为。‎ 我们感恩抗疫英雄,有了千里送行感人场面,有了降半旗的哀悼鸣笛。英雄感恩国家,有了“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的铿锵誓言。每个人的感恩行为铸就了社会的感动,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温情,让善举成为了应该也值得的自觉行为。‎ 去时冬雨霏霏,归时春暖花开。无论是警车护送医疗队返乡,还是机场用“过水门”的最高礼仪为医疗队接风洗尘,人们十里长街相送,都是疫情当下,人民对最美逆行者的最深切的感恩之情。‎ 疫情之初,中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如今国内疫情好转,面对国际疫情蔓延的形式,中国以大国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回报国际社会。3月中旬,中国医疗队再次整装、逆行出发,携带着30多吨医疗物质驰援意大利。在罗马,人民对印有中国国旗、隔离服的医疗人员热情有加;有人专门学习中文只为说“谢谢”;有人在自家窗口挂起中意两国国旗;意大利小区合唱中国国歌的视频在当日登上微博热搜榜首……3月下旬,中国医疗队带着物质陆续抵达塞尔维亚,塞方无论是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还是使馆称中国为“铁板朋友”,都表达出对中国医疗队逆行者们的无限感恩。‎ 感谢父母师长,是他们让我们成长。乌鸦尚会反哺,何况人乎?父母给予我们生活,养育我们成人,其中耗费的精力、财力与心血不可估量。滴水之恩且当涌泉想报,何况父母于孩子的生养之恩?将感恩时刻铭记于心,不过是我们能做的一件小事而已。除了父母,老师也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老师传授我们知识,让我们以后能在社会上立足,此等恩情,不应被感谢么?感恩父母与师长,乃是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 感恩命运与生活,是它们让我们更加精彩,命运或许曾给予我们苦难,但也让我们更加坚韧;生活也许曾给予我们挫折,但也让我们得到锻炼。命运没有给予尼克·胡哲健全的身体,但让他不断挑战自我,创造奇迹,成为了著名的演说家;生活没有给予自闭儿童社交的能力,却让他们不断探索内心世界的美丽与奥秘,让他们创造出别样的精彩。挫折不仅是绊脚石,它也可以成为垫脚石、磨刀石,帮助我们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感谢命运与生活,磨砺了我们的意志,锤炼了我们的品格。‎ - 26 -‎ ‎【结构】例文首先以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标题,强调子女应尊重孝顺父母。然后第一段说明孝顺父母这一美德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第二三四段强调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中蕴含的是满满的爱意,子女应理解、体谅父母的苦心。第五六段强调父母为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父母对儿女的恩情重于一切。第七段强调儿女孝敬父母,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的满足,还在于精神方面的慰藉。最后,引用《常回家看看》中的歌词,进一步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整篇文章结构完整,行文严谨。‎ ‎【点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 ‎ - 26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