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 注意: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3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今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C. 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 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 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 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C. 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D. 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北风里 胡也频 纸窗上沙沙响,照经验,又刮风了。‎ 这风是从昨天夜里刮起的,我仿佛知道。刮起风来,天气又变了。我刚刚露出头去,就觉得有一种冰凉的东西,湿贴到脸上来;棉被里面是暖和得多了。‎ 因为挂念着自己的文章被登载了没有,想看一看《太阳报》的副刊,便又露出头来,喊伙计……可是赶紧地就把这声音拉住了,这是忽然想到,欠了送报的两个月报费,前天的报就给停送了。 ‎ ‎“那只有这办法!”我决定了,便露出头来,并且把整个的身体离开那小小的温暖的世界,下床去了。‎ 风还在窗外乱叫,房子里依样充满着冷气和寂寞。‎ 我从床下拖出一只黑色旧木箱来,轻飘飘的,而这感触,猛然就使我惘然了。我知道,在这箱里面,所余剩的,只是一件烂了袖口和脱了钮子的竹布长衫,和两三条旧的或破裆的短褂裤,以及几双通底的麻纱袜子,还有的,那就是空气了。‎ 我无力地把箱盖盖下来,眼光从这满了灰尘的木箱上面迟缓地望到墙上去:那里是一张放大的雪莱的像。‎ 这时有一种稀罕的感觉通过我的脑,我笑起来,但接着就黯然了。‎ 诗人的像在放大时花了四元,镶在一个价值二元的木框上,从数目算来,共是六元钱,那么,变卖了,至少总可以得一半的价。‎ 然而我的心,立刻就浮上罪恶似的,非常惭愧了。在我眼里,年轻诗人依样是英俊的,且带着女性的美,静默着。‎ 一阵更大的风把纸窗打得急促地响,我便抖了一下。‎ ‎“真无法……”‎ 于是我跳上桌子,从墙上拔出一寸多长的铁钉,连着很长的白色棉纱绳,把雪莱的像拿下来了;在手上,木框冰冷。 ‎ 抹去了玻璃上的灰尘,很歉疚地挟着诗人的像,出去了。 ‎ 费了很多周折,到了一家收买旧家伙的杂货店。满屋杂乱,看着,会使人的意识变散漫了。‎ 在一只蓝花碎瓷的花瓶底下,我瞧见了,一个木框,里面镶着一张油印的外国风景画。我就欢喜起来,因为在路上,我是非常担忧人家不要这类东西的。 ‎ 从那很厚的蓝大布棉门帘旁边,挤出一个人来,粗壮,奸滑,一脸麻子,只瞧这模样,确凿的,便认出是这店的掌柜了。 ‎ 他用淡淡的眼光看我。 ‎ ‎“这,”我从臂下拿出那像框,用力地说,而声音,反变成暗哑了,“这卖——卖给你。”但这样,我已经得到说不出的无限大的轻松。 ‎ 那淡淡的眼光射过来,我觉得脸上是泼了一盆冷水。 ‎ 像框在粗黑的手上,翻转了一下。 ‎ 他又看我一眼,便带点鄙薄的笑意说: ‎ ‎“要卖多少钱?这像片是外国的窑子①吗?” ‎ ‎“不是!”我摆一下头,简捷地回答,同时觉得这“窑子”两个字,是一条皮鞭,我的心就印上这皮鞭的伤痕了。 ‎ ‎“是戏子么?” ‎ ‎“不是!” ‎ ‎“那么,是什么人的太太吧,是总统的太太么?” ‎ ‎“不——这是一个诗人。” ‎ ‎“一个诗人?”他惊诧了,又现出鄙薄的笑意,把像框翻看了一下。 ‎ ‎“要卖多少钱?” ‎ ‎“三块,”说出这话来,我仿佛是在当铺里了,胆子便无端地大了起来。 ‎ ‎“什么,”那掌柜又惊诧地说,“要三块?这差远了。”便冷冷地把像框递过来。 ‎ 接过这像框,对于诗人的抱歉的心情似乎轻减了一些,但忽然又感到空虚了,好像一个人走出这杂货店,就无着落似的。 ‎ 我终于忍耐地说:“你知道,光是这木框,也得两块钱。” ‎ ‎“那不能这样说。买来自然是贵的,卖出就不值价了。假使那是个窑子,还可以多卖些。” ‎ 听到又说“窑子”,我愤然。无端地把羞辱加到已死的诗人上面,这未免太歉疚,而且是太可伤心的事了。本来在市侩面前,说出诗人这名称来,已是自取其辱了,何况还当诗人被视为不如窑子之类的时候,然而我还得忍耐,我不能就这样气愤而走开,因为别处有无收买旧家伙的杂货店,是很难说;纵是有,我也不知道。于是我又开口了,却是说:‎ ‎“这像不卖,只卖像框,你说给多少钱?”‎ ‎“那咱们不要。”他懒懒地说。‎ ‎“真可恶!”我想,“这种东西会如此倔傲,简直是梦想不到的。”便挟上了像框,走出这杂货店。‎ 刚走出店门口,迎面就飞来狂风,混沌的灰尘,像猛兽想吃人一般,扑过来,我的头便赶紧低下了。在风中走着,我的心是堆着比风还凶的纷乱的情绪。‎ 现实的生活像一面镜子,十分光明十分真切地照在心上,使我又想到,到了独寝的客舍,又得孤零零地躲到被窝里去。‎ 到了寓所,并不发气,却也用力地推开房门。把雪莱的像放到桌上时,蓦然见到那蛋形的镜框里面,是现着一个年青的,但是忧郁,满着灰尘,像煤铺伙计的污浊的脸。‎ 纸窗沙沙地响,房子里依样是荒野一般的寒冷的寂寞。‎ ‎ (有删改)‎ ‎【注】①窑子:旧时用以称妓女。‎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第一人称叙写,在增强故事真实性的同时,便于通过独白的方式书写心理活动,真实地展现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处境。‎ B.“我”眼里的“年轻诗人依样是英俊的,且带着女性的美,静默着”,既表现了“我”对诗人的崇敬之情,也为下文掌柜的误会作铺垫。‎ C.小说的人物对话简洁、利落。掌柜语带讽刺、蔑视,而“我”在其咄咄逼人的气势下,辩解、退让,内心充满了纠结与挣扎。‎ D.小说结尾部分说现实“十分光明十分真切地照在心上”,写出“我”为无法改善生活而无奈、自嘲,又向往今后美好生活的矛盾心理。‎ ‎5.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画像”对塑造“我”的形象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31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断,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子犯请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 若不阙秦 阙:侵损 C.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看,看待 ‎ D. 则思谦冲以自牧 牧:约束,修养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①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B.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 ①信而见疑   ②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D. ①君知其难也    ②吾其还也 ‎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越国以鄙远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人皆得以隶使之 ④去今之墓而葬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⑦宁许以负秦曲 ⑧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 A. ‎②⑤/③⑧/④⑥/①⑦⑨‎ B. ‎①⑤/③⑧/④⑥/②⑦⑨‎ C. ‎①⑤/②③⑧/④⑥/⑦⑨‎ D. ‎②⑤/③④⑥/⑧/①⑦⑨‎ ‎10.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D. 大阉亦逡巡畏义 ‎1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4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 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 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 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 /‎ 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 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 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 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母丧去官,即“丁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遇父母去世,则须去官守丧。‎ C.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礼部主要职能为掌管礼仪制度、祭祀、科举、户籍等事。‎ D.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 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诗歌鉴赏(9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 ‎【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者,原指汉代的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1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中“开”,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全句由此而显得生机跃动,意兴盎然。‎ B.颔联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 C.颔联所写的云是朝云,风是晓风,和大多早行诗一样,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 D.颈联从景过渡到情。景是“征尘”“古戍”,情则是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的感慨。‎ ‎17.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 ‎(2)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2分)‎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________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________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    )。‎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__________。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_________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醍醐灌顶 危在旦夕 触手可及 牵强附会 B.振聋发聩 危在旦夕 唾手可得 穿凿附会 C.醍醐灌顶 千钧一发 触手可及 牵强附会 D.振聋发聩 千钧一发 唾手可得 穿凿附会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 B.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 C.滔滔流水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 D.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如果地球史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B.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C.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D.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22. 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写端午的一项是(3分)( )‎ A.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C.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D.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高端应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力。不过,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术。另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是普及中的费用关。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次是患者心理关。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做手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器人会不会乱挥刀?”“万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办?”更重要的是,现在手术机器人仍需医生操作,因为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人的医生。‎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众多的网红。有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贩卖低俗劣质的内容而走红,有人通过有特色的专业素养晋升新一届网红;有人刻意炒作借以牟取经济利益,有人意外走红后依然能保持高尚的真我本色;有人只能红极一时,有人可以一直红下去……从早期的芙蓉姐姐、凤姐或清一色的网红脸小姐姐到如今的 “口红一哥”李佳琦、古风田园美食博主李子柒、抗疫硬核主任张文宏……人们对于网红的定义和认知也在不断被刷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网红”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角度自选;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答案 ‎1、【答案】B “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是在唐代展现出来的,陶渊明所在的晋代开启了自然之美的画卷。‎ ‎2、【答案】C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说法错误,应该是引证法、对比论证,不是类比论证。‎ ‎3、【答案】C A项,逻辑错误,由“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推导不出“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B项,“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说法错误,应该是“澄澈宁静”,不是“深远空寂”。D项,“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 ‎4、【答案】D 并无向往。‎ ‎5、【答案】①挂画像并装裱,体现“我”的文学理想和热情;②卖画像,显示“我”生活贫困;③与掌柜争执并带回画像,表现“我”敏感自尊。④最终画像与我的镜中像形成反差,凸显了“我”对理想的幻灭感。(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 ‎6、【答案】①暗示北风一直在吹,照应标题和开头,使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用环境描写暗示“我”的生活状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衬托“我”内心的悲凉;③以景物描写作结,强化了寒冷、压抑的氛围。(每点2分)‎ ‎7、【答案】C 视:比较。‎ ‎8、【答案】C 而,均表转折。‎ ‎9、【答案】B ①⑤意动/③⑧名作状/④⑥名作动/②⑦⑨使动 ‎10、【答案】D ‎11、【答案】A定语后置句;其它三个选项均是宾语前置句。‎ ‎12、【答案】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3、【答案】C 户籍归户部管理。‎ ‎14、【答案】B(文本是说耿九畴和江渊商议贬去章瑾的官职,受到章瑾女婿王汝霖的衔恨,因而王汝霖与叶盛等人认为刑部不公平,耿九畴和江渊也弹劾叶盛等人。)‎ ‎15、(1)耿九畴因为事情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担任刑部右侍郎。 (被动句“以事见诬”翻译准确1分,关键词1个1分 “下吏”“已”“白”)‎ ‎(2)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回复他。(关键词1个 1分,“延”“简”“优诏”“报”。)‎ ‎(3)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关键字:敝、与、易,1个1分,句意通顺1分)‎ ‎16、【答案】C “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错误,此联却别出心裁,用它们创造出豪雄气象。‎ ‎17、【答案】①“云出”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隐忧。②第五句以“征尘”代战争,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③尾联想起了西汉的少年志士终军,深为自己的长年漂泊、年华老去而功业无成感到惭愧。(每点2分)‎ ‎18、名句默写(略)‎ ‎19、【答案】C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千钧一发:形容事态极其危险。危在旦夕:危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够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含贬义。穿凿附会: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某种意思。‎ ‎20、【答案】D 结合上一句,依据叙述应保持话题一致的原则,所填的句子应该和“桥”有关,只有B、D两项符合。“脚下便是滔滔流水”能紧承上句的“万丈深渊”,排除B项。‎ ‎21、【答案】C解析:A项第一句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时空真正的主人” B项第二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果”应放在第二句句首。D项“如果……那么……”的主语不一致,“地球史”应移至“如果”后。‎ ‎22、【答案】B春节元日 ‎23、【答案】①手术机器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医生呢 ②手术机器人要普及还需要跨过两道关 ③还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每点2分)‎ ‎24、作文:评分标准按全国卷高考评分标准。‎ ‎【审题指导】看清楚材料的内容层次与命题者的意图。‎ 对于材料的解读:‎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众多的网红。【网红产生的背景】。有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贩卖低俗劣质的内容而走红,有人通过有特色的专业素养晋升新一届网红;有人刻意炒作借以牟取经济利益,有人意外走红后依然能保持高尚的真我本色;有人只能红极一时,有人可以一直红下去……【网红的分流】从早期的芙蓉姐姐、凤姐或清一色的网红脸小姐姐到如今的 “口红一哥”李佳琦、古风田园美食博主李子柒、抗疫硬核主任张文宏……人们对于网红的定义和认知也在不断被刷新。【网红的变迁和对于网红定义和认知的变化】。‎ ‎(一)从表现的角度出发,网红是搭乘互联网经济时代的顺风车而走红的普通人。当前网红数量空前庞大,但鱼龙混杂,分流严重。真正的网红凭借个人的专业、特色、敬业挣得一席之地。‎ ‎(二)从心理的角度出发,低俗网红满足的只是人们一时的猎奇心理和围观心理需求。而真正的网红传导的是一种积极、快乐、诗意、有温度的情感心理。‎ ‎(三)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低俗网红打开了盛有人性恶的潘多拉之盒,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浸淫于此的人。而真正的网红比如李子柒向人们昭示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纯洁人性,净化心灵。‎ ‎(四)从文化精神养成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导致集体精神矮化、粗俗化。低俗网红激化人的生物性本能,给人带来危害”,真正的网红则是用他自身的励志故事,用他有特色的专业素养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和价值观。‎ ‎(五)从历史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的破坏力指向未来。可以立意为“清除低俗网红对年轻人负面辐射力”“拒绝低俗网红,保护孩子”。而真正的网红却可以创造历史,引领未来。‎ ‎【参考译文】‎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发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耿九畴因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大多被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皇帝下诏命令调查处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边将请增加临洮等卫的戍卒,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人人自行发奋。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于是不增戍卒。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田,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为了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如有遭贼寇侵扰的,他便治守将之罪。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副都御史。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 有圣旨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引用宋代苏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就停止了。皇上因为有灾异而征求大臣的意见,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他。天顺初年,耿九畴入京师议事。皇上对侍臣说:“耿九畴是廉正之人。”把他留下任右都御史。(当时)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于是对这些罪人每天供给一升粮食,并将此定为法令。后来,耿九畴上书请求崇尚廉耻、清理刑狱、劝课农桑、节俭军赏、重视台宪官员的作用五项建议,皇上都嘉许采纳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