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共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共 12 页。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答题前,考生务 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 时,只交答题卷,试卷请妥善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 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 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 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 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 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 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 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 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 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 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 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 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 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 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 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 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 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 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 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 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 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 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 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 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 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 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C.“逍遥”不属于道德修养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D.“逍遥”即通过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达到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 家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首先针对庄子《逍遥游》《齐物论》中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逐步论 证真正的“逍遥”。 B.文章第二段从理解“逍遥”的境界的角度,论证了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C.文章第三段论证了郭象对“逍遥”的认识与庄子在《逍遥游》中的观点并不矛盾。 D.文章结尾用尧和许由两个入世者的正面事例,论证了即使居庙堂之上,也可以实现真正的逍 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虽然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但大鹏高远的境 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 B.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么对他在《逍遥游》 中“小年不及大年” 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 有大小对待。 D.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 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一个人,一所大学 陈序经,字怀民,1903 年 9 月 1 日出生于海南文昌县,早年随父两度侨居新加坡,1925 年夏,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序经到美国深造,1928 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前往德国留学 研究欧洲的政治、哲学和文化。1931 年陈序经回到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1934 年夏,陈序经 来到当时还是私立的南开大学,任职经济研究所,颇受校长张伯苓的器重。1937 年 7 月,抗 战全面爆发,北大、清华与南开决定合并,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序经任法商学院院长、 校务委员。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回迁天津,这时陈序经身兼南开教务长、经济研究所所长 和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三职,教学行政工作非常繁重。1945 年 8 月,陈序经从美国讲学回到国 内。一次酒筵上,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主动请他出任泰国大使,陈序经以“矢志 教育不改行”为由,坚决推辞。1949 年,国民党有意让其出任教育部次长,他又拒绝了。 陈序经的一生引发过三次大争论。其中两次,一是最著名的文化问题大争论,一是影响 深远的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针对广东当局泛扬复古祭孔的趋势,1933 年 12 月 29 日晚,陈 序经应邀到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说:“中国前途的出路,就是要 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演讲批评了“复古派”和“折中派”,指出这两派是没有出路的。 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论争,论战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知名文化 人,其中包括梁漱溟、胡适等。 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源于胡适当年发表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在文中提 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 能忽略了私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 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 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1948 年 8 月 1 日,陈序经离开国立的南开,到私立的岭南大学出任校长。在首次全校公 开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陈序经邀 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来校,其中包括陈寅恪、姜立夫、王力、容庚…… 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 治校”方式。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 的学问。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由他主持的校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教授 会议,是由他们,而不是行政官僚来决定学校的事务。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岭南大学的学术 风气。 他还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增设了一些院系和研究机构。岭南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隶属 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广州商业发达,选读该系的达三百人,为全校各系之冠。陈序经顺 应社会需求,将商学经济系扩充为商学院开设经济、商业管理、银行学三个系。他主持校务 后,十分注重与地域特点相关的研究工作,恢复了西南社会调查所的研究工作,并将该所扩 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开展专题研究,辑校有关西南社会经济的文献,翻译 有关著作,并从事西南物产资源、农村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物价等方面的调查。短短一年 内,就有《干栏——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南洋与中国》等专著问世。 在陈序经到任后的一年间,岭南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校逐渐具全国性与国 际性,还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而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 向全国的大学。 (选自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等,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基督教会在广东的最高学府,对广东的影响十分深 远。从 1948 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代校长一职到 1952 年院系调整,前后虽然只有 4 年时间, 但这短暂的 4 年却是岭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摘编自谈火生《陈序经与岭南大学》) ②这位谦谦君子,在 30 年代却是力倡“全盘西化论”的得力猛将,名字与胡适等风行一 时。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盘西化”罪名所累的陈序经,其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之道, 却一直都是中国式的。终其一生,中国传统贤者“恭宽信敏惠”的操行,在陈序经身上有很 鲜明的体现。(摘编自陆健东《陈寅恪与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陈序经有多次到国外侨居及留学深造,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的经历,这些经历对 他后来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念,都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B.陈序经在南开、西南联大和岭南大学都曾取得不俗的业绩,如果他改变“矢志教育不改 行”的信念,跨入仕途,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 C.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文化问题论争中,陈序经曾力倡“全盘西化论”,其实他针对的是“复 古派”和“折中派”,却自那时起一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 D.陈序经是 20 世纪中国思想发展史和教育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曾将岭南大学 带上高峰,更因为他有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的勇气。 5.关于陈序经担任岭南大学校长之后的工作实绩,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如陈寅恪等来岭南大学任教,并请教授参 与校务管理,以保证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 B.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扩充原来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为商学院,开设了银行学等 三个系,就读人数达三百人,居全校之首。 C.将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调查所,并进行了一系列文献整理及调 查、研究工作,出版了一批专著。 D.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招生的人数,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 的大学,具有了全国性和国际性。 6.作为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杰出的大学校长、教育家,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 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草 绳 沈从文 今天镇上雨水特别好。如今雨又落了整三天。 水再大一点,进了溪里桥洞时,只要是会水,就可以得到些额外的利益。 然而水却并不能如大家愿,涨到河码头木桩标示处,便打趣众人似的止了。人人都失望。 桥头的老兵做了梦,梦到水还要涨。人人都愿意这梦灵验。 “得贵伯,是有的,”说话的,叫二力,十六岁,同得贵打草鞋为生。这时得贵正在一个 木制粗糙轮上搓一根草绳,这草绳,大得同小儿臂膊,预备用来捉鱼。 二力蹲坐在房中的一角,用一个硬木长棒槌击打刚才编好的草鞋,脱脱脱的声。那木槌, 上年纪了,上面还反着光,如同得贵的秃顶模样。 得贵一只强壮的手抓住那转轮木把用力摇,另一只手则把草捏紧送过去。绳子这样便越 来越长了。木轮的轧轧转动声,同草为轮子所挤压时吱吱声,与二力有节奏的硬木棒槌敲打 草鞋声,合奏成一部低闷中又显着愉快的音乐。 “得贵伯,我猜这是一定会有的。”二力说的是明日河中的大水。若是得贵对老兵的话生 了疑惑时,这时绳子绝不搓得这么上劲的。 “我想我们床后那面网应当早补好,”二力大声说,且停了敲打,“若是明天你老人家捕 得一头牛——就是猪也好,可以添点钱,买只船——不,我想我们最好是跳下水去得了一头 牛,以外还得一只船,把牛卖去添补船上的家伙,伯伯你掌艄,我拦头,就是那么划起来; ——以后整天不是有鱼吃?” 得贵把工作也稍稍慢下来,“我跌到斤丝潭里去谁来救援?” 二力知道是逗他,却说道:“伯伯你装痴!你说我!我是不怕的,明天可泅给你看。” “伯伯这几年老了,万一吃多了酒一不小心,你能救你伯伯吗?”得贵说了就哈哈大笑, 如同一个总爷模样的伟大,然而得贵如今却是一个打草鞋度日的得贵。也许是运气吧。那老 兵说得贵晚运是在水面上;这时节,运,或者就在恭候主人。是以得贵想起“晚运”,不服老 的兴奋着搓绳,高兴的神气,二力也已看出了。 二力伸手去取那葫芦,又捧葫芦摇,接着递与得贵,“请喝干了吧,剩得有,回头到她那 去灌酒又要少一点。那老苗婆——我想她只会占这些小便宜。” 得贵举葫芦朝天,嘴巴斗在葫芦嘴,像亲嘴一个样,啯弄啯弄两大口,才咽下,末了用 舌子卷口角的残沥,葫芦便为二力攫过来,二力开门就走了。 绳子更长了,盘在地下像条菜花蛇。得贵仍然不休息,喝了两口“水老官”,力气又强了。 得贵期望若是船,要得就得一只较大一点的,能住三个人就更好——这正派人还想为二 力找个老婆呢。 打了八年草鞋的得贵,安安分分做着人,这八年中得了沙湾人正派的尊敬,侄儿看看也 大了,自己看看是老了,天若是当真能为正派人安排了幸福,直到老来才走运,这时已是应 当接受这晚运的时节了。 不久又听到巷口狗乱吠,二力转家了。 “伯,听人说沿河水消一点了。” 得贵听到只稍稍停转手中木轮子。 “我想这不怕,这里天空有星子,西边天黑得同块漆,总兵营一带总是在落吧。” 二力把绳子试量,到三丈长了,得贵还不即住手。 听得碉堡上更鼓打四下,何处有鸡在叫了,得贵的手还在转轮木把子上用劲转。轮子此 时声音已不如先前,像是在呻吟,在叹气,说是罢罢罢,算了罢,算了罢……为了老兵的梦, 沙湾的穷人全睁眼做了一个欢乐的好梦。 但是天知道,这河水在一夜中消退了!老兵为梦所诳——他却又诳了沙湾许多人,河里 的水偏是那么退得快,致使几多人在第二天原地方扳罾也都办不到,这真只有天知道!老兵 简直是同沙湾人开了一个大玩笑,得贵为这玩笑几乎累坏了。从此那个正派人还是做着保留 下来的打草鞋事业,待着另一回晚运来变更他的生活。(节选自《新与旧》,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写雨势,具有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作用,本来雨势很大,应该给沙湾人带 来额外的收益,这正是下文得贵和二力搓草绳的原因。 B.桥头的老兵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做了个梦,梦到水还要涨。这梦是一个人人都期望的 梦,人人也都愿意这梦灵验,以便得到额外的利益。 C.小说中细节描写逼真细腻。得贵举葫芦朝天喝酒的描写,形声兼具。特别是“末了用 舌子卷口角的残沥”的细节描写,活画出嗜酒如命的酒鬼形象。 D.老兵说得贵晚运是在水面上,得贵也坚信自己会有晚运,这是得贵的一点精神寄托, 因此,得贵与二力期盼雨大,奋力搓绳。 8.结合小说有关内容,概括得贵和二力形象的共同点。(6 分) 答: 9.结合全文,探究题目“草绳”的好处。(6 分) 答: 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①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蒣芋②,而华屋 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 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 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 至其得意,自谓不甚 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 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 而 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 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 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常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 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 虽驰骤从之, 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注】①这是苏辙为其兄《和陶诗一百二十首》写的序言。序而称为引,是为了避其祖父 苏序之讳。 ②蒣芋:即薯蓣,通称山药。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 明/其谁肯信之 B.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 明其谁/肯信之 C.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 明/其谁肯信之 D.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 明/其谁肯信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追和,指根据古人所写某首诗或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 B.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在文中指成年。 C.先,敬辞,多用于尊长。文中的“先君”指健在的父亲。 D.子美,是杜甫的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深服渊明、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说到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 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 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D.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本人是“性刚才拙”,自 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5 分) 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 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 亩,好为《梁父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提挈全篇,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 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 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 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 照应第二句的“万方多难”,警告吐蕃莫前来侵扰。 D. 尾联运用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的典故,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篇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15.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江南水乡 夕阳西下,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2)《陈情表》里,李密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 (3)、《湘夫人》 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 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 三、课内文言知识和语言运用(20 分)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外连横而斗.诸侯 A、目.吴会于云间 B、乐琴书..以消忧 C、或棹.孤舟 D、窜.梁鸿于海曲 18、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石之铿然有声者”相同的一项是 A、奉晨昏于万里 B、都督阎公之雅望 C、莫之夭阏者 D、而刘夙婴疾病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抱厦.(xià) 轴.(zhóu)线 对称.(chèn) 墁.(màn)地 B.瓦当.(dāng) 接榫.(sǔn) 牌坊.(fáng) 帷.(wéi)幕 C.折.(shé)本 房檩.(lìn) 斗拱.(gǒng) 画舫.(fǎng) D.门槛.(kǎn) 切削.(xiāo) 额枋.(fāng) 穹.(qióng)窿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今年中秋之夜的月亮分外明亮,面对碧玉盘中一轮珠圆玉润....的明月,我们这群求学异乡的 学子也不禁乡情悠悠,思绪翩翩。 B.习主席深谙俄国文化,信手拈来....俄国文学作品,让俄罗斯朋友由衷感慨:一位大国的领导 人,竟对友好邻邦的文化如此熟悉! C.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 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D.李密在《陈情表》中声情并茂....地向晋武帝诉说了自己进退两难的苦衷和想要奉养祖母的私 情,并最终靠诚挚的孝心打动了晋武帝。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B.您的光临,让敝店蓬荜增辉。 C.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刘希诺同学荣幸地加入我们班级。 D.你家母让我给你说,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 22.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5 分)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农业知识的表达十分复杂,行业内的“缄默知识”、 经验方法等要转化为数字表达十分困难。 ,在这个区域、这个品 种适用的农业数据,在另一个区域、另一个品种未必适用,这些都导致智慧农业的业务门槛 相对较高。智慧农业早期投入大,回收期长, ;但是科 技巨头、上市公司更注重长期效益,他们将努力克服困难,布局智慧农业。中国农业未来市 场 规 模 巨 大 ,会 吸 引 更 多 的 资 源 向 智 慧 农 业 集 聚 。 我 们 有 理 由 相 信 , 。 四、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教育的幸福,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懂事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今年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某中学考点外,一个身着黄色 T 恤的高个男孩,走到 母亲跟前,突然跪下来,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反应不及的母亲一下子被 这幸福懵住了,双手抱住孩子的头哭了出来。原来为了儿子,母亲李女士停掉了服装生意, 专门陪读陪考……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此事对即将步入高三的你一定有所触动,请给你的父母或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 心声。 ②学校拟组织高二年级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演讲选手,写篇 演讲稿。 ③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任务和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即不得泄露班次和姓名);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逍遥’不属于道德修养境界”和“从逍 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2.D 本题考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许由不是正面事例,且他“自限于深山之 中”,不是入世者。 3.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可知, “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理解有误。 4. (3 分)A 【解析】 B.“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说法过于绝对。C“自 那时起一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曲解文意,相关链接②是说“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 盘西化’罪名所累”。D“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于文无据。文中只在第 3 段写了与胡适 的一次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根据原文第 2 段内容可知,关于“文化问题大论争”,胡适等是 “论战的参与者”,并没有说传主与胡适展开争论。 5. (3 分)A 【解析】 B.项根据倒数第 2 段可知,“三百人”是原来选读商学经济系的人数, 不是扩充为商学院之后三个系的总人数。C 项,根据倒数第 2 段可知,选项的表述中,“西南 社会经济研究所”与“西南社会调查所”名称应互换。D 项,把未然当作已然,根据最后一段 可知,“使岭南大学逐渐具有全国性与国际性”是未来目标而不是已经达成的现实。 6. (6 分)答案 ①公立大学之外,不能忽略私立大学;②大学教育应防止地域方面不合理的 畸形发展;③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④学校应采取“教授治校”的民 主管理方式。【解析】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信 息筛选点是“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观点”。通读文章可知答题区域在文章三至四段仔细 阅读这几个段落很容易找出“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 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 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 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在首次全校公开 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在校董事会领 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陈序 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的学问。他又说他自己 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这些信息。分条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7.答案:C 解析:C 项,得贵不是“嗜酒如命的酒鬼”。 8.答案:他们能够吃苦耐劳,为了生计和渺茫的希望,使劲搓草绳;在艰苦的生活中,他们 能够开心的生活,乐观向上;他们寄希望于不切实际的意外收获;他们代表的都是本分善良 的穷苦沙湾人。 解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和次要人物形象的相同点,要抓住他们共同的生活和愿望,体会他 们的性情。他们师徒二人都吃苦耐劳,都对生活充满希望,希望水大一些,有个意外的收获。 9.答案:①“草绳”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场景叙写都始终围绕“草绳”展开;②“草绳”是 主人公的谋生的手段,突出小说的乡土气息;③“草绳”也是得贵、二力以及沙湾人的希望 与命运的象征,草绳也无法助其改变穷苦的命运。 解析:小说的题目是小说的线索,同时也是人物谋生的手段,象征了人物的希望。能围绕小 说标题的作用和有关故事情节分析即可。 10.A “为……所……”为固定结构,表被动,其后须跟动词,故应在“折困”后断开,排除 C、D 项。再结合上下文句意可知,“其谁”中的“其”在这里作疑问语气词,应置于句首, 排除 B 项。 11.C “先”,已故的。“先君”指已故的父亲。 12.D “性刚才拙”非苏轼的评价,是陶渊明的自谓。 13. (1)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 (岂……哉:难道……吗;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感:感触。) (2)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万分之一的长处的原因。(也:判断句的标志, 译为“是”。所以:表示因果的固定句式,译为“……的原因”。) 14.(3 分) A(A 项错误在于“以哀景写哀情”和“正衬”的说法,本诗是以乐景写哀情, 用的是反衬手法。) 15.(6 分) ①客居他乡。诗人登楼观景,近看繁花,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抒发客居的漂泊与伤感; ②万方多难。吐蕃入侵,战乱频仍,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③壮志难酬。自身理想抱负无 法实现之痛,为自身怀才不遇而伤心;④君主无道。刘禅宠信宦官导致亡国的结局。 (任答 3 点,层次要鲜明,有理有据,每点 2 分)〖诗歌鉴赏参考译文〗直译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 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16.答案:(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7、D 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BC 都是名词作动词 18、B 与例句相同,都是定语后置句(A、状语后置 C、宾语前置 D、被动句) 19、D(A、抱厦 shà B、牌坊 fāng C、房檩 lǐn) 20、C(3 分)【解析】A.用错对象,“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B.信 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后面不能接宾 语“俄国文学作品”。D.不合语境,声情并茂,一般用于演讲或演唱时,指声音和表情的变化 达到很高的水平。 21. B(3 分)【解析】A 项,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自己的礼物。敬辞。C 项,荣幸:荣耀而 幸运。谦辞,只能说自己。D 项,“家母”是谦辞,用于称自己的母亲。 22.(1)农业数据个性化程度比较高(“农业数据”1分,“个性化”或“不具 有普遍性”1分) (2)不易看到短期效益(或:短期 内难以看到经济效益) (3)智慧农业发展前景良好(或:智慧农业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智慧农业”1 分,“前景好” 或“成为未来 发展趋势”1分) 23.【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作文任务十分明确——借助所给材料从提供的任务中选取一个完成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隶 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 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感恩的心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 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 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这就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怀有感恩的心,一代伟人邓小平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 的祖国和人民!”怀有感恩的心,诗人艾青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 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 过所有正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于人对生命的尊重。懂得感 恩,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 的价值。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走上银幕时,人性的善良再一次被点燃,这个原 本该走入研究生院的大学生,却义无返顾的从繁华的城市走进了大山。这一平凡的壮举刺痛 了每一个人的眼睛,也点燃了每一个人内心未燃的火种。而让他做出这一抉择的理由是那样 简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徐本禹用他感恩的心,为大山里的孩子铺就了一条爱的道路,点 燃了贫穷和希望,完成了他的职责,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是简单的忍耐与承受,更不是阿 Q,而是以一种宽宏的心态积极勇 敢的面对人生。我相信,最温暖的日子来自寒冷,我更相信,最温暖其实是对寒冷的一种谅 解,一种感恩中的感动。“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 所以我要感谢你,我生命中往来的路人,让我懂得淡来淡去才不牵累于心灵;感谢你, 我生命中所有的师长,让我懂得学习之道;感谢你,我至真至爱的亲人朋友,岁月途中,快 乐共享,悲伤共勉,让我在被爱的幸福中也学会了如何去爱他人。 感谢生活,感谢得到和失去的一切,以及无所得无所失的一切的一切,让我草长莺飞的 季节里拈起生命的美丽!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 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冷漠。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