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 ‎4、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请考生勿将课本进入考场。‎ 知识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挚友 对峙 服侍 恃才傲物 有的放矢 适得其反 B. 下载 载重 栽种 风雪载途 别出心裁 栽赃陷害 C. 古刹 诧异 岔路 隔三差五 姹紫嫣红 差之千里 D. 沏茶 堆砌 契合 锲而不舍 如泣如诉 弃暗投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择“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 A项,“挚友”中的“挚”和“对峙” 中的“峙”读(zhì),其余词语画横线的字读(shì)。‎ B项,“下载、载重、风雪载途”中的“载”读(zài);“栽种、栽赃陷害”中的“栽”读(zāi)“别出心裁”中的“裁”读cái 。 ‎ C项,所有画线的字均读(chà)。‎ D项,“锲而不舍”中的“锲”读(qiè);其余词语画横线的字读(qì)。‎ 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前扑后继 一泄千里 天衣无缝 不记其数 B. 挺而走险 指手划脚 心旷神仪 景然有序 C. 投机取巧 如愿以偿 变本加厉 不知所措 D. 风合日丽 迫不急待 五体头地 一表人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择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项,“前扑后继”中的“扑”,应写作“仆”;“不记其数”中的“记”应写作“计”。‎ B项,“挺而走险”中的“挺”应写作“铤”;“心旷神仪”中的“仪”应写作“怡”;“景然有序”中的“景”应写作“井”。 ‎ D项,“风合日丽”中的“合”应写作“和”;“迫不急待”中的“急”应写作“及”;“五体头地”中的“头”应写作“投”。‎ 故选C。‎ ‎3.下列各组词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B. 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C. 不足挂齿---微不足道;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奋不顾身——瞻前顾后 D. 各抒己见---随声附和;好逸恶劳---不辞辛苦;孤陋寡闻——见多识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词的词性、语境、感情色彩三个要素,并根据此来判断词义。反义词辨析要注意: ①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 ②不是任何一个词都有反义词。反义词以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动词;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书、笔)大部分没有反义词。 ③同一个词可能与几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反义词。如:快-慢、钝,清淡-浓郁、油腻。‎ 本题要求选择“各组词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 A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一组近义词,而不是反义词。‎ B项,“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好高骛远---‎ 好大喜功”;“光明磊落——光明正大”全是近义词,不合题干要求。‎ C项,“不足挂齿——微不足道”;“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是近义词。‎ 故选D。‎ ‎4.下列短语的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充沛的精力 充足的时间 充分的准备 充实的一天 B. 方法简练 待人宽厚 抒发热情 环境宽裕 C. 改进错误 克服问题 清除房间 观察天气 D. 培养心情 解决知识 增长收入 稻谷飘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的结构。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也称词组)。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简单短语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短语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可能很多)的词,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还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因此就有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短语的类型从结构上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联合短语)。 结构特殊的短语还有: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等等。本题要求选择“”‎ A项,搭配完全恰当。 ‎ B项,“环境宽裕”搭配不当,可改为“钱财宽裕”; ‎ C项,“克服问题”搭配不当,可改为“克服困难”;“清除房间”搭配不当,可改为“打扫房间”; ‎ D项,“解决知识”搭配不当,可改为“解决问题”。 ‎ 故选A。‎ ‎【点睛】判断短语类型的窍门: ‎ ‎1.从各类短语的成分间入手 ‎ ‎2.从短语构成成分的性质入手 ‎ ‎3.从短语形式上的特征或标志入手 ‎ ‎4.从短语的意义入手 ‎5.下列各组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A 惬意 娴静 言简意赅 废寝忘食 死得其所 B. 果断 怂恿 处心积虑 日理万机 怀才不遇 C. 峥嵘 怪诞 如法炮制 出类拔萃 沾沾自喜 D. 逃遁 袅娜 朝三暮四 惴惴不安 瞻前顾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能力。要能准确区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褒义词指词性带有赞扬色彩的词语,是表扬人的、说好人的,正面的、赞许的、肯定感情的词。贬义词指带有讽刺、否定、憎恨、轻蔑、批评等。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组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 A项,全是褒义词。‎ B项,“怂恿、处心积虑”是贬义词,其余是褒义词。 ‎ C项,“沾沾自喜”是贬义词,“出类拔萃”是褒义词;其余的是中性词。‎ D项,“ 朝三暮四”是贬义词,而“袅娜、惴惴不安、瞻前顾后”是中性词。‎ 故选A。‎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大地___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______,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A. 遏制 限制 不耻 B. 遏止 制约 不耻 C. 遏止 限制 不齿 D. 遏制 制约 不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遏制”指阻止,禁绝;制止、控制,多侧重于行为。“遏止”指用力阻止,多侧重于结果,控制住了。而第一句他“还是没能控制住对方凌厉的攻势”,也就是只是有努力,但是没有达到效果,故选“遏制”,从而排除BC。‎ ‎“限制”指阻碍,制约;多侧重于主观人为的控制;“制约”指控制、约束,多指客观条件的限制。语境是说“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显然是客观条件,所以填“制约”,从而排除A项。‎ 再看,“不耻”是“不以……为耻辱”“不齿”指被人看不起,为贬义。结合语境“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的行为显然是让人看不起,即填“不齿”。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D。‎ ‎7.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 ④③②①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③①④⑤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简明、连贯、准确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填写合适的句子,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从后文“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可知作者将语文比作了“童话”,因为童话是富有想象力的一种文学样式,故填②“天真无邪的童话”;小说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取胜,所以“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而散文主要是写景状物,抒情言志,所以第三空填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戏剧的唱念做打,强调的是“字正腔圆”,所以第四空填①“是跌宕起伏的戏”;而诗歌含蓄蕴藉,强调“意象、意境”,独抒性灵,故最后一空填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故选B。‎ ‎8.下列各句缩句后句意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一大早,我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我听到了欢呼声)‎ B. 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筑大楼。(一座拔地而起的大楼)‎ C. 我梦见自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我回到了家乡)‎ D. 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秃山挡不住狂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和考查分析句子的能力。压缩句子,主要是要善于提取句子的主谓宾,压缩主干的要求是不能改变句意。本题要求选择“各句缩句后句意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 A项,“一大早,我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谓语“听到了”后面的宾语还应该有“锣鼓声”。‎ B项, “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筑大楼”的主干应该是“这是一座大楼”。原来的压缩,把主语谓语弄丢了。‎ C项,“我梦见自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的主干应该是“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 故选D。‎ ‎9.下列句子,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了五彩缤纷的美丽。‎ B. 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C. 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该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D. 人们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要求选择“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而语境说的是“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显然前后矛盾,故排除。‎ B项,“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即读书;益:好处、收获。意为读书总会有收益。而语境说的是指的是“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读书”,不合语境。‎ D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多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而“日出”大自然景观不是“人工”。‎ 故选C。‎ ‎10.下列转换句子后,与原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难道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B. 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同学情谊呢?。‎ ‎(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同学情谊。)‎ C.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事实。‎ ‎(科学发展到今天,大家都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D. 那块黑色的布被扎西做成了一套西装。‎ ‎(那块黑色的布把扎西做成了一套西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要求选择“转换句子后,与原句意思相同的一项”。‎ A项,原句肯定了“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的意义,这是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前提,而改后否定了、忽视了“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这个前提条件。‎ C项,原句“谁也不会否认”是个双重否定句,表肯定意思。而改后变成了否定意思,不承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事实了。‎ D项,原句是一个被动句,改为把字句后,句子不通顺,不合生活逻辑。‎ 故选B。‎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B.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 C. 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空气污染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当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项,搭配不当,“效率”和“改进”动宾不搭配,可将“改进”改为“提高”。‎ B项,两面对一面,逻辑不对应。前面“多寡”、“大小”,包含着两面,而后面的“关键在于勤奋”只对应其中的一面。‎ C项,语义重复,“啰嗦话”就是不必要的话,所以原句应删掉“不必要的”。‎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扎西啊!‎ C. 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D. 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解答本类题需要根据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联系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A项,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地……猎猎作响”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扎西啊”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C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D项,“挤得连根针都插不去”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C。‎ ‎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B. 你是打算在周末去拉萨呢?还是等到放假的时候再去?‎ C.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 D.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访谈节目的片断,受访者张积慧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典型性肺炎”病区护士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具体而言:(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本题要求选择“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项,“我问”放在前后两句话中间,应该将冒号改为逗号。‎ B项,选择疑问句,只能在最后一个地方打问号。所以应将“去拉萨呢”后的问号,改为逗号。‎ C项,“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省略号就有无穷列举的意思。原句可删掉“等”字。‎ 故选D。‎ ‎14.填在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她仅仅是个梦吗?‎ A. 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 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 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 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这种题的本质是语言表达与运用,而补写语句的关键是要瞻前顾后,把握住上下文语境。一定要抓句子的主语,使上下句保持一致;同时,要注意语句间的前后呼应。本题要求选择“填在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本题是围绕一个梦境展开,横线前是“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其句式核心是“所有……重新(不再)”,故应排除AC。‎ 而梦里期待变好的事物前面有一个修饰成分,如“森林”前有“被砍伐的”,所以也应排除C项;‎ D项,不是“坏事物”变好的趋势,也应排除。‎ 故选B。‎ ‎15.下列诗句出处及诗人、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朝李白。‎ B.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竹枝词》‎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王昌龄。‎ D.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而对于外国作家作品,我们要知晓其内容,掌握其国别;对于中国的作家作品,古代部分的重点记清楚他们的朝代、代表作、创作风格等,现代作家主要是记住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及其大概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诗句出处及诗人、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 A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唐朝杜甫,而不是李白。‎ B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选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而不是《竹枝词》。‎ C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作者是唐朝岑参,而不是王昌龄。‎ 故选D。‎ 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 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默:默默地 B. 识:知识 C. 厌:满足 D. 倦:厌倦 ‎17. 对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答案】16. B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默而识之”的“识”,动词,译为 “记住”。‎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借助标志词“云”“曰”、人名官名地名等,熟练掌握文言句式、文学常识,进行断句。“之”作“识”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C项。“不厌”修饰“学”,“不倦”修饰“诲人”,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于我”是“有”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D。该句话的译文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故选B。‎ ‎【点睛】译文: ‎ ‎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化妆——林清玄 ‎⑴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⑵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⑶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⑷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⑸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⑹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⑺多么有智慧的人啊!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⑻“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⑼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⑽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⑾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 ‎⑿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8. 从全文看,标题“生命的化妆”所包含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来改变生命的内里。‎ B. 养成乐观、自信、善良、自爱而有尊严的气质。‎ C. 用高明的化妆术精心化妆,让人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 D. 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多运动、改善睡眠等,从而改变人的体质及精神。‎ ‎19. 文章第⑵段中说“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 A. 先扬后抑 B. 欲扬先抑 C. 衬托 D. 对比 ‎20.‎ ‎ 概括⑿段“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道理”指代的具体内容。‎ ‎21.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⑼段“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句话的理解?‎ ‎22.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 文章中“我”对化妆师的情感经历了由最初的好奇轻视变成最后的致敬感慨的过程。‎ B. 化妆师认为最低层次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C. 从与化妆师的交谈中“我”感悟到一切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D. 全文以“我”对化妆的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平淡的生活是最美丽的这一主题,并流露出对这些人的惋惜之情。‎ ‎【答案】18. C 19. B ‎ ‎20. 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 ‎ ‎21. 化妆师认为写文章和化妆是相似的,一流的文章与化妆都是生命中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是人们淳朴个性的自然表现。 22.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筛选文中重要词句,与选项一一对照排除。本题要求选择:对标题“生命的化妆”所包含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结合“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可见,C项, “用高明的化妆术精心化妆,让人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只是脸上的,表面的化妆,不符合“生命的化妆”之意。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注意辨别。本题要求从全文看,所用的写法。‎ 结合文章后文来看,化妆师关于化妆的一番理论“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可见,文章主旨是赞美化妆师的深刻思想,因此第二段对化妆的鄙夷,实际上是“欲扬先抑”手法。‎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本题要求概括⑿段“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道理”指代的具体内容。‎ 结合文本可知:“这”表明它在前文出现过,筛选前文的内容“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作答即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本题要求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⑼段“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前文“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和“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可见,化妆师认为写文章和化妆是相通的,都应该是自然本性的流露,而不是堆砌辞藻,做表面功夫。‎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D 项,“突出了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平淡的生活是最美丽的这一主题”的表述错误。结合全文可知:文章的主题应该是要明白“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 故选D。‎ 写作 ‎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师问我:“教学楼的清洁阿姨叫什么?”我答不上来,尽管我每天走过她扫过的洁净楼道,随意地丢弃手里擦过鼻涕的手纸。“你该记住她的名字,人生漫长,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每个人都不是无故出现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的,哪怕是回报一个微笑。”‎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思考和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不得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学校地名等信息。‎ ‎【答案】致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 题记: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习近平 ‎ 每个人都有一颗充满爱的心,人们通过它传递着爱,给家人、朋友一切自己所熟悉的人,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来往的陌生人。 ‎ 有一次,我照例乘上了730路公交车,站在了卖票员的位子旁边,这时上来了一位妇女,她手里抱着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婴儿。卖票员站起身,微笑着招呼那妇女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 这个婴儿十分可爱,胖嘟嘟的小脸上透着红润,眼睛是那种纯净的黑,多健康的小生命啊!那位妇女看我不停地盯着她的孩子看,便对宝宝说:“你看,这儿有一个大姐姐,看这儿。”宝宝马上看着我,小脸蛋笑了起来,那是多么天真的笑脸啊!被这么一说,我脸都红了,觉得很尴尬,因为我不善于和陌生人交往,我只是微微地笑了笑。这时车子又停在车站上,一位身穿校服的小女孩(我猜她只有二三年级左右)走了上来,她站在了我的旁边。我开始上下打量她,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她很可爱,一双大眼睛楚楚动人,和那个婴儿一样的是那双纯洁、无一丝杂质的眼睛,她真是一个小美女。 ‎ 宝宝也开始注视她了,女孩便去牵宝宝嫩嫩的手,这一瞬间,我产生了许多羡慕。两个小孩子就这样用眼光、用小动作交流着。突然,车票从宝宝手中滑落,宝宝咿咿呀呀地看着飘落的车票。女孩便弯下腰,轻轻捡起车票,又轻轻放到宝宝的手中。宝宝看见票子又回到自己的手中,便笑了起来。这是多美的一幅画,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毫无戒备地交流,传递陌生人之间的温情。 ‎ 又到站了,女孩要下车了,她对小婴儿握握手,小嘴一弯,说;“宝宝再见!”我目送这个小女孩下车,那个背影是欢乐的,跳跃着、闪动着活力。 ‎ 我再一次感动了,我要感谢这个小女孩,是她的举止打动了我,是她发自内心的纯洁的爱惊醒了我。人与人之间,尤其是陌生人之间,多么需要这种毫无戒心的交流,哪怕只是浅浅一笑! ‎ 是啊,人生漫长,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每个人都不是无故出现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的,哪怕是回报一个微笑、一句轻轻地感谢“您辛苦了”。多一分关注、感恩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这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美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材料的核心是“熟悉的陌生人”的中心词是“陌生人”,提示考生,所写之人不能是常规意义上自已认识的人,如不能写父母兄弟姐妹,也不能写老师同学;但这个人又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也就是经常会见到或听到的人,如楼道的清洁工、公交车司机、马路上的交警、超市的收银员,等等。从所给材料来看,所选之人要满足“平凡却充实”“普通却重要”“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人性之美在闪光”的条件,也就是说考生在写作中要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要能够从平凡人身上发现不平凡之处,写出平凡人的伟大。‎ 立意角度: ‎ ‎1. 可以从“回报”这一角度来立意行文,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将别人对自己的恩泽化为“回报”来进行深情的表达即可。‎ ‎2. 可以从“平凡”这一角度来行文运思,侧重于写平凡中见伟大,表现平凡人做的平凡事,但可以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 ‎3. 可以从“关注”这一角度来行文,提醒人们要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多感悟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 素材积累:‎ ‎1. 1959年,掏粪工人时传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接见他时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们勤务员,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2. 1993年,北京21‎ 路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凭着娴熟的职业技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贏得乘客广泛的赞誉,从而获得该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3. 2005年,从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世界一流“技术专家”,原青岛港桥吊队队长、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经理”许振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4.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习近平 结构层次:‎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选材平易,意蕴丰富,发人深省,启迪心志。题目要求考生认真研读材料,全面细致思考,关注现实生活,从材料中提炼出适合自己写作、同时又能切合题意的观点行文。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没有尊卑之别,没有贫富之差,每一位普通劳动者都值得我们信任、尊敬、感恩、赞美。另外,这道题意在引导考生反思自我、完善思想、锻造健全的人格,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立足生活,思考人生,联系自我,联系社会,不可放眼古今、神思千里,更不能疏远社会,脱离生活。本题可以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所以可以写成记叙文,写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写他们风雨无阻、默默无闻的敬业奉献的精神。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感人的细节,包括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和刻画,展现他们在“平凡中”铸造不平凡的感人事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