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 顾名思义,“宫斗剧”,比如《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其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 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1. 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斗”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 B. “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 C. “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D. “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宫斗剧”属于“戏说历史”,娱乐至上,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很多剧情也可以虚构。 B. “宫斗剧”题材不断重复出现,不只是因为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原因,则是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C. “帝王系列”的历史剧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D. 虽然《还珠格格》还在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剧情虚构的成份过多,但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 B. 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 C. 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 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 D. 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与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表述不准确,原文第一段是““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是“几乎所有”,不是所有,这里属扩大了范围。所以选A。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A项表述不准确,原文第一段是““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是“几乎所有”,不是所有,这里属扩大了范围。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D “一直备受”的说法在原文无据,此外,第二段未谈艺术上的借鉴,因果判断不妥。所以选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本题D项结合文本内容“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可知,表述不准确,“一直备受”的说法在原文无据,此外,第二段未谈艺术上的借鉴,因果判断不妥。所以选D。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B项结合文本内容“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可知,“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不符合原文大意,应为“社会”有意无意地鼓励。所以选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结合文本内容“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可知,“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不符合原文大意,应为“社会”有意无意地鼓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 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 2010年~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 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 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6.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 D 5. A 6. 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意的能力。命题者设计了四个选项,对图表的内容或图表所揭示的问题加以表述,要求选出其中的错误项。由于是单选题,且图表虽是两幅条形统计图,但清楚易识,易于读懂,所以难度不大。对于A项,只需比较两幅图中2015年对应的数字即可判断出表述正确。对于B项,只需根据第一张图就可判断出该项表述的正确。对于C项,则需根据第二幅图进行推断,该项也是正确的。对于D项,则需根据两幅图进行整体判断,不难知道该项“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概括是错误的。 点睛:此题其实是一道考查对图表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问题。答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图表内容。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图表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意思,然后根据图表所示努力发现其中所揭示的规律,再将其通个选项表示进行仔细对照。部分粗心的人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选出错项,不要犯粗心的毛病。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干已指出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因此答题时应该先把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找准,再仔细考查选项的“概括与分析”是否正确,即可得出答案。同A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一中,根据其中“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等句子不难知道该项表述是正确的。同B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二中,根据材料可知,实体书店的业态并非成为主流。由此可知其错误。同C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一的最后部分,由其中“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一语可知,该项“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的说法不当,原文是说“纷纷建立”。同D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三中,根据其中的“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可知,图书并非传播平台,互联网才是传播平台。因此此项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答题区间,这就要求能快速阅读材料,并且正确理解其内容。同时又要注意避免惯性思维的影响:此题同上题不同,上题要求选出的是错误项,而此要求选出的是正确项,切莫搞错。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题干对答题内容作了两条限制:一是必须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二是必须限制在“图书出版业发生的变化”。这也就给答题者指出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从而降低了答题难度。答题时应从“互联网+”的优势方面考虑,并且分为几个方面总结归纳。参考答案为:(1)内容传播方面:不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快速传播,并扩大了出版的影响范围。(2)信息获取方式:通过网络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成为出版业新的功能。(3)营销模式改变:出版权转让获利外,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领域。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筛选和归纳相关信息,然后做出正确评价。答题可从内容传播、信息获取方式和营销模式改变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作答形式可以是概括+分析,也可以是简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追风筝的人 [美]卡勒德•胡赛尼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 规则很简单: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祝你好运。若有风筝被割断,那些孩子追逐那个在随风飘扬的风筝。 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我的助手——兼仆人与朋友——是哈桑。 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距比赛还有四天。爸爸划了一根火柴,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巡回赛。”爸爸随口一说,在我脑海埋下了一颗种子:赢得冬季巡回赛是个好办法!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究非同凡响。 街上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哈桑和我走出锻铁大门时,雪花反射出白晃晃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街上,风筝斗士们在做最后的准备。街道传来欢声笑语,各处屋顶挤满了看客。我朝自家的屋顶看去,爸爸挥挥手,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跟我还是跟哈桑打招呼。 “我们得开始了。”哈桑说。 突然间我想放弃。爸爸在屋顶上,看着我。他的眼光像太阳那样热得令人发烫。 “我有点不想放风筝了。”我说。 “今天是个好日子。”哈桑说。 我试图让眼光离开我们家的屋顶。 哈桑上前一步,低声说了一句让我有些吃惊的话。“记住,阿米尔少爷,没有鬼怪,只是个好日子。” “没有鬼怪。”我低声说,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觉得好些了。 不消一分钟,我的风筝扶摇直上。空中已经挂着至少二十只风筝,如同纸制的鲨鱼,巡游搜猎食物。寒冷的微风吹过我的头发。哈桑在我身旁,他的手掌被线割得鲜血淋漓。 第一批被挫败的风筝断了线,像流星那样划过苍天,拖着闪亮的尾巴,散落在临近的街区,给追风筝的人带来奖赏。 我偷眼望向爸爸,寻思他眼下在想些什么。 风筝纷纷坠下,而我的仍在翱翔。我双眼不时瞟向爸爸,紧紧盯着他的羊毛衫。 到下午三点,阴云密布,太阳躲在它们后面,影子开始拉长。只剩下六只风筝了,我仍是其中之一。我双腿发痛,脖子僵硬。但看到风筝一只只掉落,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增大。 一只蓝风筝,在过去那个钟头里面,它大开杀戒。现在,只剩下我的红风筝和那只蓝风筝了。 局势紧张得如同我流血的手拉着的线。人们纷纷顿足、尖叫。“干掉它!干掉它!”爸爸会不会也在欢呼呢?但我所能听到的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 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干掉它!干掉它!”的齐声欢呼越来越响,仿佛罗马人对着斗士高喊“杀啊!杀啊!”。 “你快赢了,阿米尔少爷!”哈桑兴奋得直喘气。 那一刻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线的手。寒风将风筝拉高,线又在我手指上割开一个创口。接着……不用听人群欢呼我也知道,我赢了!我看到爸爸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 “安拉保佑,我们等会儿再庆祝吧。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哈桑撒腿就跑。 “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我收回风筝后,寻找每条通道都没有哈桑的踪迹。我正在担心,天就快黑了,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声响。这是一条僻静的死胡同,哈桑站在末端,拳头紧握,双腿微微张开。在他身后,摆着那只蓝风筝。那是我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 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挡住了哈桑的去路。我觉得自己无法呼吸。他们逼近哈桑。 “把风筝给我!”其中一个挥舞着拳头。 哈桑眼里流露出恐惧,可是他摇摇头。“这是阿米尔少爷的风筝。” “你这个白痴!把风筝给我们。” 哈桑弯腰捡起一块石头。 阿塞夫一愣,他开始退后一步。 “最后的机会了哈扎拉人!” 哈桑的回答是高举那只抓着石头的手。 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 他们动手了,哈桑扔出石块,击中了阿塞夫的额头。他们一拥而上…… 有种温热的东西从我眼角流淌下来。我眨眨眼,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咬得很紧,从指节间渗出血来。 我回到那个空无一人的市场。斜倚在一家小店铺紧闭的推门。 约莫隔了十五分钟,哈桑回来了,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 “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 (节选自《追风筝的人》,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真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阿富汗斗风筝比赛的风俗传统,充满异域风情,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好斗。 B.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情节的高潮是哈桑保护追回的风筝,高潮部分不仅照应标题,更能突出“我”与哈桑的不同性格特征。 C. 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特别是对街道上雪的描写,烘托了“我”的紧张与哈桑的纯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颇具艺术匠心。 D. 小说对哈桑的形象的刻画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力地揭示了哈桑的品格。 8.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①放风筝前,“我”紧张得想放弃; ②放风筝时,“我”渴望赢得比赛; ③赢得比赛后,“我”非常兴奋; ④哈桑追风筝时,“我”担心; ⑤看到哈桑保护风筝而受欺侮时,“我”害怕恐惧.⑥哈桑回来后,“我”悔恨不已;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A项,“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好斗”中“好斗”表述不准确,程度上有点深。 B项,理解正确。 C项,理解错误,小说中对雪的描写有三处:比赛开始时,“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雪花反射出白晃晃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是烘托“我”赛前的紧张心理;(哈桑)“踢起阵阵雪花”的作用是烘托哈桑如雪一般纯洁的品质。有关雪的描写没有“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 D项,“小说对哈桑的形象的刻画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说法错误,小说刻画哈桑的形象时没有运用肖像描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中心事件,梳理文章情节;再结合具体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即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最后组织语言,按情节发展分点作答。审题时注意本题题干中的三个提示:“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概括”。 这篇小说主要叙述了我参加追风筝比赛的过程。放风筝前,结合语句“‘我们得开始了’哈桑说,突然间我想放弃”“爸爸……眼光像太阳那样热得令人发烫,‘我有点不想放风筝了’”,可知我因为父亲的期望而紧张到想放弃放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结合语句“我的风筝扶摇直上”“我的仍在翱翔”“只剩下六只风筝了,我仍是其中之一……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增大”“现在,只剩下我的红风筝和那只蓝风筝了”,可知我渴望赢得比赛;赢得比赛后,结合语句“我赢了……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可知我十分兴奋;寻找追风筝的哈桑时,结合语句“每条通道都没有哈桑的踪迹.我正在担心”,可知我很担心;看见哈桑为保卫自己的风筝而战时,结合语句“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挡住了哈桑的去路。我觉得自己无法呼吸”“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我回到那个空无一人的市场”,可知我因心里的恐惧;哈桑顺利带着风筝回来时,结合语句“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可知我内心难过而后悔。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小说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1、强化文本意识: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2、强化规范意识: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有问有答,答所问。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文后各题。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世宗留意翰林,而神举雅好篇什。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保定元年, 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拜右大夫。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小宫伯。天和元年,迁右宫伯中大夫, 进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户。高祖将诛晋公护也,神举得预其谋。建德元年,迁京兆尹。三 年,出为熊州刺史。神举威名素重,齐人甚惮之。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 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 都,控带要重。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 月之间,远迩悦服。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 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 至云阳,疾甚,乃班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齐黄门 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 其待士礼贤如此。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时突厥与稽胡连和, 遣骑赴救。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于是款服。 初。神举见待于高祖,遂处心腹之任。王轨、宇文孝伯等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 焉。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帝亦忌 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时年四十八。 (节选自《周书卷四十》)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 五千人来/袭州城。 B.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 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C.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 五千人来/袭州城。 D.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 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此外, 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B.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 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 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 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世宗非常喜欢宇文神举,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宇文神举继承了他父亲的 长广县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户。不久,宇文神举又被周世宗任命为帅都督。 B. 宇文神举是一个治理有方的人。在治理并州的时候,宇文神举针对此地的现实状况,励精 图治,恩威并用,一月之间,远近心悦诚服。 C. 宇文神举对待士人礼贤敬重,黄门侍郎卢思道曾参与反叛,被捉住后,将要被处死。宇文 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 D. 周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恐怕自己遭殃,心中不安。后来被周宣帝派人赐 毒酒而死,享年四十八岁。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 ②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 【答案】9. D 10. A 11. A 12. ①宇文神举在早年就死了父亲,有早 成的气量,同族兄长安化公宇文深对他十分器重。 ②刚平定没多久,民风浅薄奸诈,豪强 大户,多为奸猾之人。 【解析】 选自:《周书》 作者:令狐德棻 年代: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是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文意理解文句,本句子的正确标点是“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本题“世宗”是皇帝的庙号。 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考查的就是皇帝的年号和庙号区别。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宇文神举又被周世宗任命为帅都督”错误,因为宇文神举被任命为帅都督是在“(武帝)保定元年”后。属于事件时间的错配。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孤”“夙”“器”“浇讹”“豪右”“奸猾”。 文言文参考译文: 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宇文神举在早年就死了父亲,有早成的气量,同族兄长安化公宇文深对他十分器重。世宗初年,开始担任中侍上士。世宗留意有知识的翰林,而宇文神举很爱诗文。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武帝保定元年,宇文神举继承了他父亲的长广县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户。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升任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被任命为右大夫。保定四年,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主管小宫伯。天和元年,升右宫伯中大夫,晋封清河郡公,食邑增加一千户。高祖准备处死晋公宇文护时,宇文神举参与了筹划。建德元年,升京兆尹。三年,出任熊州刺史。宇文神举威名素来很高,齐人很害怕他。五年,攻克齐国的陆浑等五城。 高祖东征时,诏命宇文神举随军。平定并州后,当即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加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该州是齐室别都,控制着交通要道。刚平定没多久,民风轻薄狡诈,豪强大户,多为奸猾之人。宇文神举励精图治,恩威并用,一个月之内,远近心悦诚服。不久加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食邑增加二千户。不久,升任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加封邑加上以前的共计六千九百户。他管辖的东寿阳县的土人,纠集为盗,率领党徒五千人,前来袭击州城。宇文神举率领州兵将其讨平。 宣政元年,神举转任司武上大夫。高祖亲自北伐,命令宇文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人率兵,分五路攻入。高祖抵达云阳时,病势转重,于是撤军。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人聚众占领范阳反叛,皇帝诏令宇文神举率兵把他们捉住。齐国的黄门侍郎卢思道也在反贼中,平定贼党后被捉住,准备处死。宇文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就是这样礼贤敬重文人。适逢稽胡反叛,侵入西河。宇文神举又率军会同越王宇文盛平定稽胡。当时突厥与稽胡结盟,派骑兵赴援。宇文神举出奇兵进击,突厥败逃,稽胡于是表示归附。 当初,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当作心腹委任。王轨、宇文孝伯等人多次上言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屡有参与。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害怕大祸临头,心中不安。刚平定范阳时,威名大振。皇帝忌妒他的名望,又有旧怨,就派人送毒酒赏赐给他,在马邑去世。时四十八岁。 13.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B.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 C.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厌”,同“餍”,满足。句意: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故选B。 14.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B.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 C. 许之(答应)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易”,代替。句意: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15.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B. 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 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 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唯”,希望。君:您;图:考虑;之:代指这件事。句意: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故选C。 1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 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秦王说,与郑人盟 D. 以乱易整,不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通假是我国古书中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它类型的字代替本字,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 A项,已通“矣”,句末语气词,了;句意:如今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B项,共通“供”,供给;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C项,说通“悦”,高兴;句意:秦伯很高兴,和郑国结盟。 D项,无通假字,句意: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故选D。 17.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 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即“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会分析句子成分结构;然后熟知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其语法特点;最后准确理解句意,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本题要求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 B项,“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谓语后置,调整为“大王来操何”,句意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故选B。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B. 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 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 尾联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 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上和《锦瑟》相似,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19. 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18. AE 19. (1)①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之情。(2分)②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苦闷之情。(2)①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或赞赏)。②告诫当朝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的能力。A项“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错,“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是把“猿鸟、风云人格化”,此处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E项“雄浑豪迈”错,李商隐的《锦瑟》是悲伤的,此诗和《锦瑟》语言风格相似,应为“慷慨悲凉”。故选AE。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准确细致理清诗歌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诗歌蕴含的核心内涵,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首联,诗人说鱼鸟、风云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在他死后还维护他生前的军事设施,衬托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或赞赏)。颔联,深叹像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即使大挥神笔、运筹帷幄,最终也不能挽回蜀国败亡的结局。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之情。颈联,分析蜀国败亡的原因,首先不忘肯定诸葛亮,就他才比管乐来说,蜀国是可图霸的;但关张命短,没有大将,只靠诸葛亮一人之力,是无所作为的。尾联,表示对诸葛亮的景仰。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咏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李商隐“隐然自喻”的一种思想态度,其中寄予一种人生哲理,突出精神情怀,表达没有实现统一的遗憾,也写出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本题从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和对当朝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告诫等方面回答“恨”和“恨”中作者寄寓的感情的。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句默写 20.补写句子中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会见徐公后,经过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客人谬赞自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4)《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情境默写,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陟、臧、否、蒹、葭、萧、兮”等字。 【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语言运用 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推进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文火熬粥的“慢功夫”,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灌输,多一些春风化雨的滋润。 ②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是别开生面的大家。他们的创作实践,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朵奇葩。 ③对甘地许多观点,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 ,而且苛评有加。然而,他对甘地的品格却极为钦佩。我们从他们的友谊中看到了什么是伟大情怀。 ④《康熙秘史》已经在三大卫星频道播出多日了,夏雨饰演的康熙也大热银屏,影帝演皇帝入木三分,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⑤黑龙江省公安厅纪检委纠风办工作人员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虎添翼,私自为黑社会头目办理省公安厅特邀监督员证。 ⑥2015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半决赛结束后,丁俊晖接受了记者采访。一向给人青色腼腆印象的小丁,此次面对媒体提问却口若悬河,显得成熟自信。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结合语境时要考虑到词性、搭配、使用对象、情感色彩、语意轻重、是否重复等情况。作答时可从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入手,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 ①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符合语境。 ②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符合语境。 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此处望文生义,应为“未加赞赏”。 ④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使用对象错误,此处应为“惟妙惟肖”。 ⑤为虎添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含贬义。符合语境; ⑥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不和语境,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应为“侃侃而谈”。 成语运用正确的是:①②⑤。 故选B。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B. 真正的贵族并不是豪宅名车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们真正的最好礼物. C. 巴黎恐怖事件和多名犯罪嫌疑人集体涉案事件的发生,中东难民群体在欧洲社会的形象遭受重大危机. D. 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决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解答此类题目,应先采用语感直觉法,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采用结构分析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此外可再辅以类比法或逻辑分析法进行判断。本题要求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项,没有语病; B项,不合逻辑,“真正的贵族并不是豪宅名车的代名词”主客颠倒,应为“豪宅名车并不是真正的贵族的代名词”; C项,中途易辙,开头的主语是“发生”,还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谓语,主语又换成了“中东难民群体”,应在“中东难民群体”前加“让”字; D项,搭配不当,“表现……故事”不搭配,“表现”改为“讲述”。 故选A。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人的一生,是追求幸福的一生,①______,就像冷了,不会拒绝棉衣;饿了,不会拒绝面包。其实,②________,幸福,就是有亲情时刻在你身边环绕;幸福,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躯体;幸福,就是成功时的愉悦;幸福,就是跌倒了又爬起来……因此,③______,你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答案】 (1). 没有人会拒绝幸福 (2). 幸福是多方面的 (3). 懂得什么是幸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不会拒绝”,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就是”,第③空注意后文“发现”。 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拒绝”“幸福是”“懂得”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 四、写作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谢邦鹏这个本科、硕士、博士3个教育阶段均与清华大学捆绑在一起的青年才俊,如今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下变(配)电二次运检一班的小班长。每日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验收设备、检修设备、排除电力故障、改造老旧设备。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读了20多年书的高才生,为什么会在毕业后选择去一线,而且一呆就是6年;谢邦鹏其实也不理解,一个电力相关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到电力工程的基层去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究竟有什么好奇怪的?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清华博士当电工,有何不可? 对于谢博士今日的工作,“大材小用”是客气的评价,“混得不好”、“没有出息”,可能是很多围观者的真实想法——一个清华博士,怎么“混”到这个地步?这是我国社会需要调整的人才观:给人才设定职业框架,并以岗位的“光鲜度”,论事业和人生的成功。 当前社会评价人才是否“大材小用”,用的是学历与就业画等号的传统思维,什么学历就应当到什么职业岗位就业,如果就业岗位低于社会预期,就是“小用”或者“教育浪费”、“人才浪费”。近年来,博士到中学任教、到生产第一线工作,都被视为“小用”。或者用其说明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身份贬值,等等。 在现代社会,学历和就业不该画等号,学历只反映学生的求学情况,就业则要看求职者本人的职业意愿、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从统计结果看,某一学历毕业的学生,可能更大比例从事某一类型工作,比如博士毕业者,有相当部分从事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却不能得出,博士毕业一定要从事某类工作,才是人尽其用、没有浪费的结论。 人才是否“尽其用”,不在于学历身份和岗位的等级对应,而在于职业是否符合人才自身的兴趣、理想,是否给其施展才华的空间。只要职业符合他本身的兴趣、爱好,就值得尊重,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其快乐工作、生活。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再用传统的学历身份观念,来看待教育和就业,会扭曲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与教育观和人才观落后于时代发展有密切关系。 更进一步说,学历不应该是身份的象征,岗位也不该有等级之别。在我国,学历身份和岗位等级,限制了教育的多元发展和人才的多元选择。大家都意识到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让职业教育成为所有受教育者的选择之一,可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只能从事被社会认为低人一等的职业,导致大家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都挤破脑袋要进名校。名校情结又反过来维护岗位等级——为何要进名校,不就是因为劳动岗位有等级吗? 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我国的教育才会继续产生更大的资源浪费和人才浪费。在学历等级之下,学校会通过扩大高学历招生规模、制造学历等级,来刺激社会的学历需求,很多人盲目追逐提高学历等级、身份,不管自己是否有求学的意愿,得到的不是高质量教育而是一个虚无的学历身份;而在劳动等级之下,很多人受“面子就业观”的影响,死要面子活受罪,宁可啃老也不愿意找某些工作,或者为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升官、发财——而迷失自我。 回到谢博士身上,他的同学选择从事学术研究,和他选择到基层第一线工作,本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能说选择学术研究,就不接地气;选择基层,就很伟大。这些都是个人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国家要努力创造的教育和就业环境是,消除学历身份和就业等级,让每个受教育者,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自主进行个体的职业发展规划。而每所学校由此获得平等竞争、发展的空间。如此,将有利于激发各行各业的发展活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立意应该在择业观的问题,就这这个问题谈自己的看法,考生一定要结合材料向社会中的身边事情上去拓展和延伸。 点睛: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本题中的故事就是要引导考生,考虑就业和择业的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