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崛起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是21世纪最重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带有自己“语言”的复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西方世界还是把中国崛起纳入到西方整个话语里在言说。我们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之后,经历了很多的努力,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结伴不结盟”“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实际上也是希望建立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 现在很难说这样一个新的体系能够完全被接受,但至少,这样一套语言是以文化自信应对西方已有的体系。‎ 事实上,虽然文明复兴的物质力量不断显现,关于文明复兴的话语重建,却非常困难。为什么?首先,是我们现在还处于崛起的前夜,即还没有完全完成赶超的目标。我们有点自信,但自信并不太多。这种自信不多,在国内的自由主义者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对中国崛起没有一点自信,何谈文明复兴?其次,这个问题和我们整个废除科举有关。1905 年科举制度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从我们今天的视角看,废科举、建新学当然有它的必要;但同样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废除科举,不仅仅是废除了科举的考试制度,而且是整个废除了支撑科举制度的经典——五经。在某种意义上,五经承载了过去我们民族的价值核心。废科 举带来的废五经,儒家天地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观念逐渐衰微。从此以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中国自身的经验都成为西方知识分类体系的研究对象及西方理论的分析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丧失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 我的建议是我们要从制度研究去落实中国话语的重建。要研究这些制度,意味着我们研究的重点应从政体转向治体,如果我们摆脱用政体来理解我们的经验,转而以治理休系作为理解我们自身发展的重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治理体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郡县制贯穿百代;科举制实施1300多年且目前又有恢复的样子;监察制、巡视制也实施了2000 多年,且巡视制在当代中国的反腐败当中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我们要看到,制度,上和观念有关;下,则是和整个中国版图内的社会生活实际有关。故而,以制度的沿革为中心,上,要考察和制度相关的观念变化;下,要考察与制度相关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 中央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看来,这个提法表明,延续了20多年的、 围绕着政体展开的无谓而有害的争论被转移到有效的关于治体的研究上,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摘编自曹锦清《以制度研究推进中国话语体系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带来不同于西方世界理论体系的“语言”体系的复兴。‎ B.在复兴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建立了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 C.废除科举制度是为了革新中国人的价值核心,这是符合当时的现实需求的。‎ D.重建中国话语体系,就要从制度研究入手,挖掘传统治理体系的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B.文章侧重从中华民族自身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话语重建面临困难的两个具体原因。‎ C.文章针对某些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列举具体事例,论证了中国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D.文章最后提出有效开展治体的研究,儒要转换思维,抛弃无谓而有害的政体争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带一路”“结伴不结盟”等概念是中国语言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B.因为我们处于崛起的前夜,所以缺乏自信,也让我们失去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 C.一项制度是否能有效实施,这与当时社会民众的观念及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D.中国正在探索一条有别于西方已有体系的民族复兴之路,为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材料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征求意见稿指出,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和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全过程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全方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以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有待提升是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挑战和突破机遇。以自主创新为契机,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 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高亢《指明方向,务实推进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 材料二 ‎2019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单位:万辆、%‎ ‎11月 ‎1-11月累计 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 同比累计增长 新能源汽车 ‎9.5‎ ‎104.3‎ ‎27.1.‎ ‎-43.7‎ ‎1.3‎ 新能源乘用车 ‎7.6‎ ‎93.5‎ ‎15.7‎ ‎-45.2‎ ‎5.6‎ 纯电动 ‎6.3‎ ‎72.9‎ ‎26.2‎ ‎-42.1‎ ‎11.8‎ 适电式混合动力 ‎1.4‎ ‎20.6‎ ‎-16.8‎ ‎-55.1‎ ‎-11.9‎ 新能源商用车 ‎1.9‎ ‎10.8‎ ‎111.4‎ ‎-36.4‎ ‎-25.1‎ 纯电动 ‎1.8‎ ‎10.3‎ ‎107.2‎ ‎-37.9‎ ‎-26.1‎ 插电式混合动力 ‎0.1‎ ‎0.4‎ ‎714.0‎ ‎101.1‎ ‎-20.1‎ 注:环比是本期统计数据和上一期的统计数据作比较,例如2019年4月和2019年3月相比较;同比是本期统计数据和往年的同时期的统计数据比较,例如2019年4月和2018 年4月相比较。‎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追踪》)‎ 材料三 一直以来,业内的一致共识是,尽管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认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相较于传统汽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真正崛起仍须突破产业技术的关卡。需要认清的是,由于客观环境压力倒逼,也国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热情所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径是适度超前的,即政府公务车、公共交通和民用三方面在共同发力。但是,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仍是需要尽快形成产业自主发展。其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言必不可少。‎ 记者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有两点不得不提。一是高昂的维修和养护成本。 根据现有的推行大型公交车换用电动车存在的客观问题不难发现,过高的维修和养护成本已经让很多大型车的运营方望而却步。二是传统能源的污染仍然存在。值得提醒的是,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燃煤发电的过程中污染同样存在。显然,在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扩张的同时,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地关注待解难题。‎ ‎(摘编自童彤《新能源汽车急需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材料四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相关区域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全覆盖,这对纯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提出了历史性挑战。因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纯电动车辆面临着动力电池无法充放电、‎ ‎ 整车无法低温冷启动、冬季采暖能耗高等世界性技术难题。2016年起,作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联席会专家组首席专家,孙逢春率团队承担了北京市“绿色冬奥”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攻关任务。‎ ‎2018年3月和2019年1月,孙逢春曾先后两次带队到牙克石进行了早期的极寒测试, 最低测试温度接近零下40 摄氏度。本次内蒙古呼伦贝尔极寒测试是2018年以来的第三次,也是针对整体极寒技术群进行的“收官”测试和验证。孙逢春表示,本次极寒测试验证了我国已攻克极寒环境下多个纯电动乘用车的关键技术,突破了新能源汽车的低温技术瓶颈,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走入寒区市场做好了技术储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再无禁区。‎ ‎“此次极寒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再次走在世界前列。”孙逢春说,“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将有效服务‘绿色冬奥'。”‎ ‎(摘编自《“绿色冬奥”要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汽车》)‎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乐观,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在25%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将更加向好。‎ B.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利用,对于健全新能源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有积极意义。‎ C.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予了支持,同时通过采购公务车增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 D.孙逢春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在进行三次极寒测试和验证后,完成了北京市“绿色冬奥”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攻关任务。‎ ‎5.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2019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纯电动乘用车,这类车型的销售量是72.9万辆。‎ B.除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外,其余类型的新能源汽车2019年11月销售量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的情况。‎ C.各类型新能源汽车中,只有插电式泥合动力乘用车2019年11月的销售最相较10月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D.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前11个月的销售总量同比略有增长,而其中,新能源商用车的增长幅度比较大。‎ ‎6.从汽车制造角度看,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喀布尔人 泰戈尔 我的五岁的女儿敏妮,没有一天不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我屋子的窗户是临街的。我正在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忽然间敏妮不玩了,跑到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一个喀布尔人!”下面街上果然有一个喀布尔人,正在慢慢地走过。他穿着宽大的污秽的喀布尔族服装,裹着高高的头巾;背着一个口袋,手里拿着几盒葡萄干。‎ 没过几天,有一个早晨,我正要出门,出乎意外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儿喀布尔人,又说又笑。我这小女儿,一生中除了她父亲以外,似乎从来没遇见过这么一个耐心地听她说话的人。她的小纱丽的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她的客人送给她的礼物。“你为什么给她这些东西呢?”我说,一面拿出一个八安那的银角子来,递给了他。这人不在意地接了过去,丢进他的口袋里。‎ 糟糕得很,一个钟头以后我回来时,发现那个不祥的银角子引起了比它的价值多一倍的麻烦!因为这喀布尔人把银角子给了敏妮,她母亲看到这亮晶晶的小圆东西,就不住地追问:“这个八安那的小角子,你从哪里弄来的?”‎ ‎“喀布尔人给我的,”敏妮高兴地说。‎ ‎“喀布尔人给你的!”她母亲吓得叫起来,“呵,敏妮!你怎么能拿他的钱呢?”‎ ‎“我没有要,是他自己主动给我的。”敏妮差一点要哭出来了。‎ 后来才知道,敏妮和喀布尔人已不是第二次见面了。小贩每次来,总是用干果来贿赂敏妮那小小的的贪婪的心。‎ 他取得了敏妮的信任。‎ 我看到,他们常说些好玩的笑话,给他们增加许多乐趣。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的面前,小大人似地低头看着这大高个儿:“呵,喀布尔人!喀布尔人!你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他就用山民的鼻音回答说:“一只象!”也许这并不可笑,但是这两个人多么欣赏这句俏皮话!依我看来,这种小孩和大人的对话里面,带有一些非常引人入胜的东西。‎ 敏妮的母亲偏偏是个极胆小的女人。因此,她对于这个喀布尔人充满了疑虑,常常叫我注意他的行动。‎ 每年一月中旬,这个喀布尔人总要回国去一趟,快动身的时候,他总是忙着挨家挨户去收欠款。今年,他却匀出工夫来看敏妮。旁人也许以为他们两人有什么密约,因为他若是早晨不能来,晚上总要来一趟。‎ 在他决定动身的前几天,有一天早晨,我正在书房里看校样,忽然我听见街上有吵嚷的声音,往外一看,我看见这人喀布尔人被两个警察架住带走了,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孩子。‎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他被人忘却了。我们仍在原来的地方做原来的事情,我们很少或是从来没有想到那个曾经是自由的山民正在监狱里消磨时光。‎ 一年一年过去。又是一个秋天,我们把敏妮的婚礼筹备好了。从清早起,房子里就充满了嘈杂和忙乱。有一个人进来了,恭敬地行过礼,站在我面前。原来是那个喀布尔人。‎ ‎“这儿正在办喜事,”我说,“我正忙着。你能不能过几天再来呢?”‎ 这个人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他不满意地看了我一会,说声“再 见”,就走出去了。‎ 我觉得有一点抱歉,正想叫住他,发现他已自动转身回来了。他走近我跟前,递过他的礼物,说:“先生,我带了这点东西来,递送那小人儿。您可以替我交给她吗?”‎ 我把它接过来,正要给他钱,但是他抓住我的手说:“您是很仁慈的,先生!永远记着我。但不要给我钱!您有一个小姑娘;在我家里我也有一个像她那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不是想赚钱的。”‎ 眼泪涌到我的眼眶里。我忘了他是一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而我是——,但是,不对,我又哪儿比他强呢?他也是一个父亲呵。‎ 我把敏妮叫出来。她穿着红绸衣,额上点看檀香膏,打扮成新娘的样子。含羞站在我们面前。看着这景象,喀布尔人显出惊讶——他不能重温他们过去的友谊了。‎ 她脸红了,在他面前把脸低下去。我想起他和敏妮第一次会面的那天,感慨万千。‎ 她走后,喀布尔人长吁一口气坐下来。婚礼的喇叭吹起来,秋天温照的阳光倾泻在周围。在悠长的岁月里,他的女儿一定也长大了。我递给他一张钞票,说:“回到你的家乡、你的女儿那里去吧,愿你们重逢的快乐给我的孩子带来幸运!”‎ 送了这份礼,婚礼的排场就须节省些。 但我觉得这婚筵格外光彩。因为我想到,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久出不归的父亲,要和她的女儿重逢了。  ‎ ‎ (冰心、倪培耕译、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对环境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所写特点鲜明、作用突出。如写敏妮婚礼时的秋阳,使环境氛围与人物当时的情感自然融为一体。‎ B.小说的详略取舍得当。泰戈尔对喀布尔人与“我”一家交往的言行用笔细致,面对喀布尔人的日常工作、狱中岁月、未来动向则留白甚多。‎ C.秦戈尔长于细节描写。从塞满零食的小纱丽,到华贵的红绸衣,这变化体现了敏妮的成长,也使她与喀布尔人关系的变化顺理成章。‎ D.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自然而巧妙地串联了全文,也使故事读来分外动人。  ‎ ‎8.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常见的有第三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和人称变换叙述。本文采用的是哪种?请你谈谈这样设置的好处。(6分)‎ ‎9.倪培耕在《泰戈尔诗化小说》中写道:“如果说,契诃夫以刻画性格见长,凝练深沉;莫泊桑以描绘世态见长,辛辣机警;那么泰戈尔则以抒写情感见长,激荡肺腑。”倪培耕所谓“书写情感见长,激荡肺腑”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虞卿者,游说之士也。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他日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攻于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后也。”‎ 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楼缓对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虞卿闻之,入见王曰:“王慎勿予!”楼缓对曰:“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虞卿曰:“齐,秦之深仇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而齐、赵之深仇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于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于是封虞卿以一城。‎ ‎ (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媾:讲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B.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C.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D.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兵困于秦∕‎ 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游说,是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 B.三晋,指战国时赵、韩、魏三国。因赵、魏、韩三氏分晋各立为国,故称。‎ C.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时的敬辞,与之类似的还有阁下、陛下等。‎ D.楼缓,是战国中后期著名的纵横家,先后事赵、秦两国,曾官至秦国的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卿认为单凭实力,秦不足以夺取赵之六县,而赵却把土地亲手奉上,等于帮助秦国攻打自己,故反对割地求和。‎ B.赵郝认为割让六县的土地,是为了平衡赵国与秦、魏、韩的关系,否则秦国第二年就会联合其他两国来攻打赵国。‎ C.楼缓支持赵国割地予秦,认为这样做既可以讨秦国欢心,又可以向诸侯暗示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从而保护赵国。‎ D.虞卿建议赵王与齐国结盟来对付秦国,迫使秦国主动与赵国讲和,而韩、魏两国也会跟随秦国向赵国纳贡讲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5分)‎ ‎②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5分)‎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 鹧鸪天 ‎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①。燕兵②夜娖③银胡鞣④,汉箭朝飞金仆姑⑤。‎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渡江初:指作者率起义队伍投归南宋之事。②燕兵:即金兵。③娖(chuò):整备好,戒备森严。④银胡鞣(lù):银色的箭囊。⑤金仆姑:箭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本词的写作原因。“戏作”看似自谦实则自嘲,里面蕴含着词人的忧愤悲慨,绝非儿戏之笔。‎ B.金兵在夜晚整理箭囊,为明天的战斗作准备,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对比中见出词人取胜的信心。‎ C.春风一吹,草木能重新变绿,词人的须发却不能由白变黑。其中既含年华已逝的落寞,又有壮志未酬的不甘。‎ D.全词层次分明,一“追”一“叹”承上启下,上片追忆自己壮年投宋抗金的情形,下片慨叹如今年老闲置的处境。‎ ‎15.清代词人陈廷焯评价该词结尾两句“哀而壮,得无有烈土暮年之慨耶?”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 , ”两句隐约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江海之上,心却想自己能如吕尚、伊尹一样为国所用的心态。‎ ‎(2)韩愈的《师说》中,“ , ”'明确了择师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对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需要一个 的过程。 但灾情的肆虐蔓延,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需要我们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突发性灾害往往暴露出我国个别地区治理体系的问题, 各地区在灾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 ,个别地方政府措施不当,导致局部区域灾情控制不力,事后当然会被上级部门追责。‎ 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 不可能 ,更不可能 。灾情当前,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关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部著和研究。‎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求我们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 B.要求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因为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D.要求我们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因为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按部就班 良莠不齐 一蹴而就 一举千里 B.由浅入深 良莠不齐 一挥而就 一劳永逸 C.由浅入深 参差不齐 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 D.按部就班 参差不齐 一挥而就 一举千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部署和研究。‎ B.我们应抓紧对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研究和部署。‎ C.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研究和部署。‎ D.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① , 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式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② ,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如何在不让自已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或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③ ,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四、写作(60 分) (本大题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 年抗击“非典”,他不顾生命危险较治危重病人。今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年过八旬的他又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有媒体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可他说,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材料二: 2020年3月5日,正在一代抗疫的钟南山给全国的青少年写下了如下的寄语:‎ 为祖时、为人民,为肩上的责任,钟南山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他作为一位医生的初心与使命。‎ 真正做到了“以行证道”。请结合材料和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以行证道”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D 【解析】A项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是“可能是带有自己‘语言'的复兴”,不是必然。B项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希望建立起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并不是已经建立了。C项无电生有。依据文中第二段内容“同样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对废除科举制的评价是从今天的视角出发的,废除科举制客观上造成了今天民族价值核心的逐渐衰微,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当时废除科举制,其目的是否出于革新中国人的价值核心考虑,则于文无据。‎ ‎2.(3分)C【解析】无中生有,文章只是说国内的自由主义者尤其缺乏自信,但究竟他们有何观点文中未提及。‎ ‎3.(3分)B【解析】B项强加因果,推断错误。依据原文内容“我们现在还处于崛起的前夜,即还没有完全完成赶超的目标。我们有点自信,但自信并不太多”,据此得出“因为我们处于崛起的前夜,所以缺乏自信”的判断,这是合理的,但“我们处于崛起的前夜”并非是“我们失去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的原因,因为依据原文内容,尤其是“从此以后”所表示的逻辑关系,让我们丧失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的原因应该是废科举带来的废五经所引发的民族价值核心的逐渐衰微。‎ ‎4.(3分)C【解析】 依据文中“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2035年)》(征求意见稿) ”以及“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认可”等内容,我国政府确实在政策上支持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依据文中材料三内容“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仍是需要尽快形成产业自主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形成产业自主发展,而非类似政府采购公务车等外部刺激。‎ ‎5.(3分)D【解析】 依据图表数据,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1-11月的同比累计增长为1.3%,故得出销售量总体略有增长的判断正确,新能源商用车是负增长的,故新能源商用车增长幅度较大的判断错误。‎ ‎6.①产品质量亟待提升;‎ ‎②质量品牌建设滞后;‎ ‎③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④自主发展的技术相对落后;‎ ‎⑤维修和养护成本高昂;‎ ‎⑥传统能源的污染仍然存在;‎ ‎⑦先进的低温技术尚未完全运用。‎ 答案①②③④出自材料一,⑤⑥出自材料三,⑦出自材料四。共6分,每答对1点得1 分,答对任6点得6分。结合文本概括,大意对即可。‎ ‎7.(3分)A【解析】‎ A 婚礼时的秋阳,和它前面喜庆热闹的“婚礼的喇叭”一道,是以明媚温暖的温馨环境,反衬喀布尔人物是人非的恍惚、感伤情绪,情景相反,属于以乐景写哀情,不可说是“环境氛围与人物当时的情感自然融为一体”。选项对小说情景关系的理解错误。‎ ‎8.(6分)参考要点:(答出第一人称给1分,分析一点 2 分;分析两点 4 分;分析三点5分,共6分。)‎ ‎①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讲述者串起整个故事,使读者跟着“我”旁观喀布尔人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交往,情节自然流畅 。‎ ‎②第一人称叙事,“我”所知有限,使小说叙事集中到喀布尔人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交往上,省略其它次要部分,情节详略分明。‎ ‎③第一人称叙事,便于抒情.(或进行心理描写),使得“我”对喀布尔人的欣赏、反感、同情态度变化细致具体,情感真挚动人.(或读来具有代入感.、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④第一人称叙事,“我”的身份与作者相同,恰好也是一名作家,使小说故事读来仿佛真实发生,十分可信(或仿佛是泰戈尔借“我”之口叙事言情)。 ‎ ‎⑤第一人称叙事,能突出人物形象,凸显主题。通过“我”对喀布尔人的情感、态度变化,更突出了喀布尔人的善良与友好,也表现了对父爱的理解与歌颂。‎ ‎9.(6分)参考要点:(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4 分;答出三点 6 分。)‎ ‎①喀布尔人之前与敏妮之间温馨快乐的相处与玩笑;‎ ‎②喀布尔人对敏妮不变的温柔与关爱(或喀布尔人之后遇见、提及敏妮总面带微笑);‎ ‎③喀布尔人对自己女儿的思念(或喀布尔人收藏、展示女儿小手印的温馨一幕); ‎ ‎④“我”欣赏喀布尔人与敏妮的玩笑与友情(或“我”信任喀布尔人,让其与敏妮交往);‎ ‎⑤“我”与喀布尔人皆为人父,对其产生共情、同情,终于让喀布尔人和女儿见面; ‎ ‎⑥“我”资助喀布尔人,使其归家与女儿重逢,并为之欣慰。‎ ‎10.(3分)B ‎11.(3分)C 【解析】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 ‎12.(3分)B ‎13.(10分)①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一定是比不上韩、魏两国了。(落实“善”“所以”“事”“不如”2分,翻译准确、句子通顺3分)‎ ‎②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军队不必到边境侦察,我就会看到秦国的贵重财礼送到赵国来而反过来向大王求和了。(落实“声”“窥”“境”“赂”2分,翻译准确、句子通顺3分)‎ 参考译文:‎ 虞卿,是个善于游说的有才之士。秦国解除了邯郸的包围之后,而赵王却准备到秦国拜访秦王,就派赵郝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割出六个县而讲和。虞卿说:“秦国用它的全部力量进攻它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结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帮助秦国进攻自己啊。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兵力的底细吗?果真知道秦国兵力今年不能进攻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不给它,让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那时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过去韩、赵、魏三国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一定是不如韩、魏两国了。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进攻,与秦国的交好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进攻,这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 赵王的想法还没确定下来,楼缓从秦国回到赵国,赵王说:“给秦国土地与不给,哪种作法好?” 现在我刚刚从秦国来,如果说不给,那不是上策;如果说给它,恐怕大王会认为我是替秦国帮忙:所以我不敢回答。假使我能够替大王考虑,不如给它好。”虞卿说“大王切切不要给秦国六个县!”楼缓说:“秦、赵两国结下怨仇引起兵祸而天下诸侯都很高兴,这是为什么?说‘我们将借强国来欺弱国’。如今赵国军队被秦国围困,天下诸侯祝贺获胜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了。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讲和,来使天下诸侯怀疑秦、赵已经交好而又能抚慰秦国。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着秦国的怨怒,趁着赵国的疲困,瓜分赵国。赵国将要灭亡,还图谋什么秦国呢?”虞卿说:“齐国,是秦国的死对头,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可以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齐王倾听大王的计谋,不用等话说完,就会同意。这就是大王虽然在齐国方面失去六个城邑却在秦国方面得到补偿。这样做,齐国、赵国的深仇大恨都可以报复了,而且又向天下诸侯显示赵王是有作为的。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军队不必到边境侦察,我就会看到秦国的贵重财礼送到赵国来而反过来向大王求和了。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消息,必定尽力敬重大王;既要敬重大王,就必定拿出珍贵的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这样大王的一个举动可以与韩、魏、齐三国结交亲善,从而与秦国改换了处事的位置。” 赵王听后说:“好极了。”就派虞卿向东去拜见齐王,与齐王商议攻打秦国的问题。‎ 虞卿还没返回齐国,秦国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得知这个消息,立即逃跑了。赵王于是把一座城邑封给了虞卿。‎ ‎14.(3分)B 【解析】没有对比,“取胜的信心”亦属主观臆断。‎ ‎15.(6分)参考要点:(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4 分;答出三点 6 分。)‎ ‎①词人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地打算为宋杀敌建功,豪情壮志溢于笔端,于是写下万字的抗金意见书,何其豪壮;‎ ‎②但时至暮年,壮心不已的词人被弃置不用,上万字的意见书更是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何其悲哀!‎ ‎③哀与壮结合,鲜明地揭示了强烈的报国热情与残酷的政治现实的巨大反差,令人扼腕不已。‎ 参考白话译文:想当年我正在青春年少,统率着万千兵马旌旗飘飘。战士们穿着鲜明的衣甲渡江南归,英勇杀敌冲破了敌人的包抄。敌兵闻风丧胆小心防备,夜晚也枕着空箭袋睡觉。我军勇气倍增磨刀擦箭,清晨便万箭齐发射向敌巢。‎ 追忆着往事,难平翻滚的心潮,感叹着今天,不禁满腹牢骚。春风纵然能将世间万物染绿,却无法染黑是的白须多么令人伤悼。洋洋万言的复国方略无人理睬,我只得向东邻换书学习栽树种草。‎ ‎16.(1)闲来重钓碧溪上(1分) 忽复乘舟梦日边 (1分)‎ ‎(2)道之所存(1分) 师之所存也 (1分)‎ ‎(3)造化钟神秀(1 分)阴阳割昏晓(1分)‎ 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 ‎17.(3分)C【解析】“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承接“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因此排除B、D两项。文段中心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问题,且“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是前提,是因,“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是果,故选C。‎ ‎18.(3分)C【解析】“由浅入深”:从浅显到深奥,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部,门类、类别;班,次序。原指写文章按类别安排文义,按顺序组织文辞。后指做事依照一定的道理和顺序。照应前面“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用“由浅入深”更能符合认识的发展“过程”。‎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良莠不齐”:莠,一种类似谷子的野草。好苗和野草混杂不齐。比喻好的和坏的混杂在一起,不整齐。文本说的是“各地区在灾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因此用“参差不齐”更为合适。‎ ‎“一蹴而就”:一蹴,一步,一举足;就,成功。一拍脚就成功。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挥,挥笔;就,完成。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 ‎19.(3分)D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 示例:(1)“就”缺少与之搭配的“进行”;‎ ‎(2)“部署和研究”中,“部署” “研究”两者的顺序颠倒。‎ 选项A存在错误(2);选项B把“就”改为“对”,但仍然存在错误(1);选项C存在错误(1),故正确答案为D。‎ ‎20.(6分)示例:①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 ‎②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或“细菌或病毒”)‎ ‎③将其注射到人体中 题中所给文字是介绍疫苗的研制原理。‎ ‎①处后面提到“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而①处前面是对“感染”的解释,因此①处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可填“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 ‎②处后面是“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可知该空应填免疫系统起作用的条件,而从前面“免疫系统会记住”“这种疾病”来看,这个条件应该是“身体遇到同样的细菌、病毒或敌人”。‎ ‎③处提到科学家设计出疫苗,后面解释疫苗产生作用的机理,据此可以推断③处所填内容应为疫苗的进入人体。‎ 每点2分,共6分。‎ ‎21.(5分)【解析】关键信息(答出一点 1分;答出两点 3 分;答出三点 5 分。)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22.略。(评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