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汉唐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中华王朝不论迎佛也好,辟佛也罢,都展现了佛教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新塑造。西域的于阗王国是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商人驻足之处,也是西行东来的僧侣歇脚所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佛寺,宝殿主尊是佛像,佛像两边上方都是千佛,而下方则往往描绘地方神祇,其外部特征有似祆教神祇。由此可以看出,丝路上的诸神之间并没有战争,而是安然地保佑着各自的信徒。 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但历史经验表明,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公元751年,唐王朝与大食爆发战争,史称“答罗斯之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中国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随后,中亚撒马尔罕形成了一个造纸中心,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将造纸术从西亚传入欧洲,埃及人的纸草和羊皮纸开始退出舞台。可以说,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性。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在怛罗斯之外的广阔空间里竞争并共生,对双方文化的发展都极具积极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最可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丝绸之路与中西文明交流》,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西文明初起时代都诞生过开启文明的巨星,丝绸之路则突破了地域隔阂使不同文化走向交融,成为穿越时空的文明长廊。 B. 春秋战国时的“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时期张骞受命通使西域,使其发展为主干道,唐代时它变得更加繁忙。 C. 一些西方的现存壁画、文献记录及考古发现,都印证了中国文化曾经有过西向传播的事实,而且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 D. 尽管中华王朝或迎佛或辟佛,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之后,依然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草原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商贸之路,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沿丝绸之路各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而成的。 B.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的交流持久而友好,双方既有众多物品的交易,更有精神层面上的多种宗教文化的交流。 C. 丝路上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和僧侣以于阗王国为停驻地,其佛寺的佛像和神祇见证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共荣。 D. “答罗斯之役”的影响,相较于以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代表的文化交流的意义,其军事层面的胜败显得微不足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始终充满着活力,至今仍然对沿路的国家和民族的交往有着积极影响。 B. 与陆上丝路的形成一样,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使海上丝路得以在唐代逐渐建立起来。 C.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不同的种族因为文化的差异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不过即便是冲突,也无法阻止不同文明的交流。 D. 中亚撒马尔罕造纸中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更离不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多元性、文明交往及和谐共存的大背景。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B项,“使其发展为主干道”错。第二段“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说明春秋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有很多条。根据选项句意,“其”在此处代指“草原之路”,而依据文意,成为主干道的不是“草原之路”,应是张骞出使之路,原文第二段为“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筛选能力。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D项,“其军事层面的胜败显得微不足道”错,属曲解原意。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一句可推知,选项“其军事层面的胜败显得微不足道”的说法太绝对了。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B项,“与陆上丝路的形成一样”错。从原文第三段可知,陆上丝路是双方贸易互动的结果,而海上丝路则是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对世界各国吸引的结果。 故选B。 【点睛】一般论述类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文学类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哑巴 赵书萍 小哑巴是个聪明、漂亮的男孩。两岁时,一场高烧阻断了他的言语之路。六岁时,他娘生下一个小弟弟,小哑巴乐得又蹦又跳。常常是他娘抱着婴孩,他拽着娘的衣角,一手替她拎着包或提着篮。如果,看到一些大人来逗他弟弟,面容和善的,他也跟着在旁憨笑。有的故意装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小哑巴信以为真,就握紧了小拳头,一副要跟那人拼命的架势。 弟弟渐渐会走了。小哑巴守着弟弟,寸步不离。弟弟摔跤了,他把他扶起来,用手抹去弟弟眼角的泪水。冬天,他用自己的手捂暖弟弟的手。夏天,他给弟弟打扇、赶蚊子。娘在旁边轻轻地叹息:他这样照顾弟弟,以后,不知道谁来照顾他呢?弟弟上学了。虽说那个年代的孩子没那么娇贵,不用大人接送,可小哑巴俨然是个小家长,经常放学时在门口等弟弟。有时候,他还用收集鹅毛、火柴盒等换来的零钱给弟弟买上一串糖葫芦。“哥,你怎么不吃糖葫芦?”弟弟问。他就打手势告诉弟弟他不爱吃甜的。 上天是很公平的,对他家也是这样,一扇窗关闭了,另一扇窗就打开了。弟弟从小能说会道,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学了拼音,在农村小学,他的普通话发音一点也不受那些民办老师的影响,出奇地准。上初中了,英语发音也很好。弟弟告诉哥哥,说英语是优美的有节奏的语言。哑巴口不能言,就连连点头并竖起大拇指。虽然自己没上过学,他多么希望弟弟拔尖啊。他在队里挣工分赚钱,所有的钱都交给家里。娘给他的零钱他也不用,给弟弟买书。后来,弟弟去几十里外的镇上念高中,哑巴就像生命中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每到星期六,他早早地立在村头的路上等弟弟回来。难得见面,兄弟俩在一起就形影不离。星期天,天气晴朗,哑巴在自留地里干活。弟弟则坐在田垄上看书、背单词。哑巴累了,有时就在田垄上躺一会儿,望着蓝天白云,他多想弟弟是一只大鸟,在蓝天上飞呀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后来“文革”开始了,学生们都不念书了,每天疯跑、打斗。弟弟跑回家,哥俩又能朝夕相伴了。弟弟看书,哑巴就在旁给他放风,只要有人来,他就飞也似的把弟弟手中的书夺下来,藏起来。有一次,弟弟单词正背得起劲,二个小造反派破门而入,看到了那本英语书,就要缴去。哑巴操了一把菜刀,目露凶光,一副鱼死网破的样子,结果那个人悻悻地走了。哑巴还用手比划“不准说出去,否则有你好看”。 哑巴该娶媳妇了。家里早就为他攒下一笔钱。村西的一户人家很穷,等钱急用,只要彩礼送去,就把人送来。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弟弟犯病了,胃疼,疼得满地滚,有人暗地里说那可能是胃癌。哑巴去大队借了一只船,把弟弟送往县城医治。他爹摇船,他在岸上拉纤。粗粗的纤绳深深勒进他的肩膀。他大汗淋漓,他觉得,弟弟的命就悬在那根绳上。天空中有一群群鸟叫着飞过。他没有抬头,弟弟是一只鸟,一定会飞得很高很远,他不会死的。哑巴想着,身上又加了劲。到了县城,弟弟住进了医院,哑巴则每天去码头做装卸工赚钱。弟弟查出来不是胃癌,医治了一阵回来了。哑巴娶媳妇的钱也就用掉了,那婚事当然是没有指望了。 “文革”结束恢复了高考。弟弟考上了名牌大学。哑巴每天乐呵呵的,走路也轻快。可不久他们的爹去世了。从此,哑巴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每月给弟弟寄生活费。弟弟很争气,读了研究生然后又留校教英语。 弟弟结婚后就不再让哑巴寄钱了。后来,是弟弟把钱往家里寄。弟弟寄的钱越来越多。哑巴觉得自己好像下岗了,有些失落。但哑巴又为弟弟高兴。弟弟是知名教授了。弟弟经常去外国,去了会寄照片来。哑巴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坐在门前陪母亲晒着太阳,看弟弟一家或弟弟在各种各样的国旗下的照片。他还拿给别人看,满脸的得意、骄傲。弟弟寄的钱,哑巴从来不用。娘病逝前,他用这些钱给她买了一块墓地。这也许是哑巴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迷信行为,他买墓地前找了个风水先生去看,他用手比划着,意思是墓地的风水必须荫及子孙。 哑巴是在一场大火中丧生的。他的侄子去美国留学的那天,他喝了酒,醉倒了。灶间灰堆里有几星火燃起来了。他被火烧醒,本能地跑了出来。但他又转回屋里,去抢那只小箱子,箱子里放的是他们家所有的照片。当他再出来时,一根椽子掉下,砸在了他头上…… 弟弟每年都带着侄子给他上坟,在坟前烧大叠大叠的照片,弟弟还烧他著的书。“哥,这些书,你一定能看懂的。”弟弟一边烧,一边说。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主要讲述了哑巴从年幼到去世的充满艰辛的人生历程,故事情节完整,波澜起伏,生动感人。 B. 一扇窗关闭了,另一扇门就打开了,哥哥是哑巴,弟弟就能说会道,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这说明上天是很公平的。 C. 哑巴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用饱含热情的语言赞美了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弟弟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用是烘托哑巴。 D. 文革期间,弟弟偷偷读书学习被发现,哑巴为保护弟弟居然操起菜刀威胁造反派,可见造反派不得人心的行为使弱者爆发出惊人的勇气。 5. 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6. “哑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4. A 5. ①天空中一群群鸟叫着飞过,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哑巴拉纤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背景环境。②鸟的叫声坚定了哑巴长久以来心底的信念--“弟弟是一只鸟,一定会飞 得很高很远。”鸟叫声给了焦虑中的哑巴以信心,从而生出了勇气和力量,既推动情节 的发展,又呼应了上文中想象弟弟是飞鸟的情节。③鸟叫声烘托了哑巴紧张焦虑的心理,凸显了哑巴对弟弟深厚的情义。 6. ①把弟弟视作生命的全部,关爱弟弟,无微不至;供养弟弟,牺牲所有毫不吝惜,是一个十分重视手足亲情的人。②以家族兴盛为己任,希望弟弟努力读书,光耀门楣;为弟弟的成就感到骄傲,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同时又有一点小小虚荣心的人。③吃苦 耐劳,意志坚强,勇敢智慧,是一个特别勤劳能干的人。④生活节俭,纯朴无私,物质 欲求少,是一个需要很少却付出很多的人。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 B项,“哥哥是哑巴,弟弟就能说会道”逻辑错误;“这说明上天是很公平的”无中生有,不能说明上天是否公平,理解有误。 C项,“用饱含热情的语言”错。文中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 D项,“可见文革使弱者爆发出惊人的勇气”错。表明的是哑巴为保护弟弟爆发出的惊人勇气,选项过于夸大事实。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内容上,看句段写了什么,有什么独特之处;结构上,根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确定,或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或贯通全文等。 划横线句子“天空中有一群群鸟叫着飞过。他没有抬头,弟弟是一只鸟,一定会飞得很高很远,他不会死的。哑巴想着,身上又加了劲”中,“天空中有一群群鸟叫着飞过。他没有抬头”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哑巴拉纤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背景环境。同时鸟的叫声坚定了哑巴长久以来心底的信念。他多想弟弟是一只大鸟,在天上飞呀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弟弟是一只鸟,一定会飞得很高很远。”鸟叫声给了焦虑中的哑巴以信心,从而生出了勇气和力量,既推动情节的发展,又呼应了上文中想象弟弟是飞鸟的情节。鸟叫声烘托了哑巴紧张焦虑的心理,凸显了哑巴对弟弟深厚的情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等。 解答时要抓住相关情节内容与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文中主要采用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冬天,他用自己的手捂暖弟弟的手。夏天,他给弟弟打扇、赶蚊子”,把弟弟视作生命的全部,关爱弟弟,无微不至;供养弟弟,牺牲所有毫不吝惜,是一个十分重视手足亲情的人。哑巴以家族兴盛为己任,希望弟弟努力读书,光耀门楣;为弟弟的成就感到骄傲,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同时又有一点小小虚荣心的人。“不久他们的爹去世了。从此,哑巴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每月给弟弟寄生活费”,表现他的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意志坚强,勇敢智慧,是一个特别勤劳能干的人。“哑巴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坐在门前陪母亲晒着太阳”,表现他有孝心;“弟弟考上了名牌大学。哑巴每天乐呵呵的,走路也轻快”表现他的纯朴无私,物质欲求少,是一个需要很少却付出很多的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及古诗文成语积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六国论》 【宋】苏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六国论》 【明】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觉得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觉得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弗成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B.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C.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D.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8.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特殊文言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兵祸日炽 强食而弱肉者 B. 东诸侯之六国也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 C. 未有能愈于秦者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 D.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 不能灭六国而帝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作者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B. 苏轼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指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C. 苏辙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D. 李桢一方面肯定了二苏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六国和秦国在治国方针上其实并无差别,可以“自存”的方法,是接受孔孟“仁爱”之道来治理国家。 10.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 (2)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答案】7. C 8. B 9. D 10. (1)先前那些被四公子吕不韦之流的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不知道他们是(甘愿)面黄肌瘦地老死在普通百姓之间呢,还是会放弃耕种长声叹息来等待时机呢? (2)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夫张仪之辨说”中,“辨说”是一个词,译为“辩论、推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亲昆弟同父母”中,“同父母”作“亲昆弟”的定语,译为“(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句子翻译为:“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从他说的话来看,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并没有什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A项,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强者,弱者。 B项,之:都是助词,的。 C项,愈:副词作动词,超过;秀杰:形容词作名词,优秀杰出的人。 D项,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帝:名词作动词,称帝。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D项,“李桢一方面肯定了二苏的观点”错。李桢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都是暴虐无异。六国之亡,就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而要想免于死亡,只有行仁义。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句翻译时应注意:向,先前;食,供养;于,被;安归,宾语前置,归安,回到哪里;布褐:百姓;俟,等待。 (2)句翻译时应注意:是,这;愈,超过;溺,沉溺;视,与……相比;无异,没有区别。 【点睛】文言文答题技巧: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参考翻译: 《六国论》【宋】苏轼 春秋末年,直至战国,诸侯卿相,都争相供养士人(来)为自己谋划。(上至)那些谋士辩客、善于辩论、善于言辞的人,下至(那些)长于技击、力大无穷(乃至)技能卑下的人,没有不待之以宾客之礼的。(那些)穿着华美的服饰、吃着精美的食物而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士人,(多到)数也数不完。越王勾践有六千门客;魏公子无忌、齐公子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吕不韦都有三千门客;而田文(还)招揽了六万名崇尚侠义的奸猾之徒在薛地安家。齐国稷下的辩士也有上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都招揽了无数门客。下至秦汉年间,张耳、陈余号称“多士”(可译为有许多门客),所豢养的宾客都是天下的杰出人才,而(甚至)田横也有五百名门客。那些约略可以从传记中的人就像这么多,(可以)料想其他的(不见于史传的士人)应当是官吏的数倍或是农夫的一半了。这些人都是使唤别人来养活自己的人,老百姓如何能承受得起,国家又如何能承受得起呢!我认为:这是古代先王所不能免除的。国家中有奸猾之徒,就好像鸟兽中有猛禽猛兽,昆虫有(带)毒螯(的虫子)一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他们各自安于自己的处境,就能够使他们为自己所用了,把他们全部铲除干净,就不是正确的方法。我考查世事的变迁,知道六国之所以能长久存在而秦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就是由此造成的,不能够不加以省察啊。那些有智谋、有勇气、有辩才、有能力的人,这四类人都是民众中的优秀杰出的人,(他们)大多不能穿破旧的衣服,吃粗陋的食物来供养别人,都是使唤别人来供养自己的人,因此前代的君王把天下的富贵分给这四类人和他们共同享用。这四类人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前代的君王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设立选拔制度,使他们通过同一种方式选拔产生。夏商周以前由学校中选拔产生,战国直到秦代由客卿中产生,汉代以后从郡县制中产生,魏晋以后从九品中正制中产生,隋唐直到现在从科举制度中产生。虽然并非完全如此,(我只是)选择其中比较多的现象论述。六国的国君暴虐地奴役百姓(的程度),不亚于秦始皇、秦二世,然而当时的百姓没有一个反叛,因为(当时)凡是民众中的优秀杰出的人大多被作为客卿供养起来了,各有各的职守。那些努力耕种来奉养上等人的人,都是愚钝而没有能力的人,(他们)即使想要反叛,但是没有人充当他们的带头人,这就是六国之所以稍稍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啊。 秦始皇起先要驱逐客卿,因为李斯的言论而作罢;吞并天下之后,就认为客卿没有用处了。于是凭借法制而不凭借人治,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认为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选择能够遵守自己的法令(的人)就行了。因而毁坏名城,诛杀豪杰,(使得)民众中优秀杰出的人流散回归到田亩之中。先前那些被四公子吕不韦之流的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不知道他们是(甘愿)面黄肌瘦地老死在普通百姓之间呢,还是会放弃耕种长声叹息来等待时机呢?(显然是后者)秦朝的动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的时期,然而假如秦始皇知道担忧这四类人,使他们各有各的职守的话,秦国灭亡不至于像这样迅速。把上百万的虎狼放纵到山林中而使他们饱受饥渴,不知道他们将要吃人,世人都认为秦始皇明智,我不相信。 楚汉争战的祸乱,老百姓都差不多了,豪杰应当(也)所剩无几了,而代国的丞相陈豨经过赵国的时候,跟随的车辆有上千乘,萧何曹参当政,也没有禁止过。到文帝、景帝、武帝的时候,法令极其严密,但是吴王刘濞、淮南王、梁王、魏其侯、武安侯之类的人,都争相招致宾客。是不是以秦朝的祸乱为警戒,认为功名富贵不能完全约束天下的士人,因而稍稍放宽对他们的限制,使得有人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被选拔出(而不留在民间成为隐患)呢? 至于前代帝王的政治就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君子学习道理就知道爱人,普通人学习道理就容易驱使。”哎,这哪里是秦、汉两代所能比得上的呢? 《六国论》【明】李桢 宋朝苏洵苏辙父子二人议论六国只是做割让土地贿赂秦国的事,削弱自己,自取灭亡,不懂得坚守合纵的盟约;齐、楚、燕、赵不知道帮助韩、魏让他们来抵御秦国。认为一定要像这样,而后秦国的祸患才能解除。 后代的人之所以厌恶秦国,难道不是因为秦国凶狠残酷吗?以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单单认为秦国有罪。在那个时候,东部诸侯之国,没有能胜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攻伐,习惯于欺诈,强食弱肉,比较秦国没有差别。兵祸连结,没有一年不是这样。假使他们像秦国那样群据有利的地理,而又得到上天的帮助,未尝不又增加一个秦国。只是他们终究不能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最后削弱了自己,而自取灭亡。当苏秦刚出来时,本来曾经想为秦国所用,教他们吞并天下的计谋,确实是知道这事容易。假使秦国当真用了他,他为秦国所谋划的,都会像张仪那样。只是因为秦国不用他,于是他回头去劝说六国订立合纵盟约,他难道事先不知道合纵的盟约不能维持吗?他心里只是想姑且用它获取一时的富贵,侥幸在他有生之年而纵约不败。他激怒张仪而使他投奔秦国,用意就可以看出。洹水之盟,还没有超过一年,齐、魏的军队就已经为秦国出兵了。张仪的辩说,虽然想用拆散合纵来建立连衡,但是他说,亲兄弟同父母,尚且有争钱财的,而想拿诈伪反覆,用来描摹衰乱的时代的世情,不是很虚假吗?那六国图谋攻取,推崇诈力,没有兄弟骨肉那样的亲情,那事情又不只是仅仅像财用那样细小。而告连衡的人正每天以强秦的威柄来要挟,张嘴怒喝他们,即使贤能睿智如燕昭王的,尚且俯首听命,谢罪不断,却想要求他们长久保存合纵盟约,用来互相帮助,难道可以得到吗? 所以这样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误在于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自做它,并且能做成,这就是所说的得天助啊。唉!自春秋以来,兵祸一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战国,老百姓所受的残害,有的已不忍心用言语来表达了。上天很爱老百姓,难道让六七个君王在老百姓头上肆行无忌,每天驱使无辜的老百姓,胼手胝足,在原野上暴露他们的尸骸,在残暴中完结灭亡吗?它一定不会这样。因此,秦国不是极强大,不能消灭六国而称帝;不能称帝,那么他的罪恶还没有到极点,他的凶狠还不足够,也不能迅速灭亡。这些啊,都是天意,也是秦国跟六国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代的评论者,为什么看重六国,而一定要为他考虑保全的办法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谁说没有办法呢。不但可以单独保全,即使称王也是可以的。孟子曾经用仁义的学说劝说梁、齐的国君,但他们不采纳,值得感慨啊!”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太原早秋①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以写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 B. 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自然气候。 C. 镶嵌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词句中镶嵌有特定意义的字,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颔联即运用了该手法,巧妙照应标题。 D. 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转入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E. 诗人心绪很高,此诗格调更高,且带山水诗之淡远自然,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12. 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11. DE 12. 本诗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流水的意象,以水喻情,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悠悠”本就是忧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联系“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D项,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E项,诗人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注意从“比喻的修辞手法”“叠词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分析。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此题注意从“比喻的修辞手法”“叠词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用倒置的暗喻,用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的递变,而江月没有变化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 (1). 明星荧荧 (2). 开妆镜也 (3). 人生代代无穷已 (4). 江月年年只相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荧”“镜”“已”“只”。 【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成语识记积累 14.成语解释。 (1)不绝如缕 (2)大而化之 (3)不刊之论 (4)犯而不校 【答案】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大而化之: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能力。平时要注意积累,常用的词语、成语、专用术语必须理解和积累,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平时要勤查字典,反复揣摩,同时要把这些成语放到语境中反复朗读,形成使用该成语的语感。 不绝如缕:也说不绝若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宋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大而化之: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一般作谓语;比喻做事马虎。 不刊之论: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kān zhī lùn ,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 犯而不校:是一个成语,犯,触犯;校,计较。意思是指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自先秦·孔子《论语·泰伯》。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期处于荒漢化的威胁中。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 ,用辛勤和智慧,锁住了漫天黄沙,构筑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创造了一个个绿色奇迹。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60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只要刮一场大风,上了房顶的沙子和沙漠连成一片,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随着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 )。在灵武市的黄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在阳光下 ,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芨滩防风圃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战沙魔,营造了63万亩绿色屏障,阻挡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路径”。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孔”……在与沙漠 的搏战中,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长城”,改变了宁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仆后继 抚今追昔 巍然屹立 旷日持久 B. 前赴后继 抚今追昔 傲然挺立 旷日持久 C. 前赴后继 曾几何时 傲然挺立 经年累月 D. 前仆后继 曾几何时 巍然屹立 经年累月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B.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产安全和生活,还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C.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安全和生产安全。 D.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于困境乃至绝境 B.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 C. 宁夏治沙人对于困境乃至绝境没有屈服 D.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被屈服 【答案】15. C 16. D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句中形容宁夏治沙人连续不断,一代接着一代,没有“前面的人倒下了”的意思,故选用“前赴后继”更恰当。抚今追昔:接触当前的事物而回想过去。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文中语境是叙述过去沙害的严重情况,表示时过去没有多久,故选用“曾几何时”更恰当。傲然挺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巍然屹立:比喻像山一样地耸立,不可动摇。句中为了突出宁夏治沙人的战斗精神对建设好的防护林用了拟人手法,故“傲然挺立”更恰当。经年累月: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旷日持久:多费时日,拖得很久。句中只是强调经历的时间长,没有“拖得很久”的意思,故选用“经年累月”更恰当。故选C。 16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原句存在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的语病:一是“威胁”和“发展”、“制约”和“安全”搭配不当,应为“威胁……安全”、“制约……发展”;二是“不仅……还…”两个分句后的内容颠倒了,应该从微观到宏观,先说沙害对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的威胁,再说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制约。D项修改得最恰当。故选D。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AC两项,主语是“宁夏治沙人”,与上文回想过去严重的沙害的话题联系不够紧密,没有起到应有的过渡作用;D项,“面对……”是个主动句式,后面“被屈服”是被动句式,结构上有点混乱。比较而言,B项的表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最恰当。故选B。 四、写作 实用类作文写作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封简短书信 本报北京1月2日电 (记者李昌禹)《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祖国大陆人民,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习近平强调,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请仿照四篇《六国论》的逻辑顺序,给蔡英文(台湾地区领导人)写一封信。要求立意明确,逻辑清晰,格式正确,语言得体,不少于300字。 【答案】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先生: 您好! 话说您在选举时,便声称“要独立”,果然,在马英九退位后,您直接同日本、美国交好,决心脱离大陆。但“台独”对您和台湾有什么好处呢? 在您胜任之前,台湾人民与大陆交往甚好,不少大陆人飞往台湾欣赏美景,也有不少台湾人在大陆落地生根安居乐业,您为何要打破这种平静美好呢? 您难道没有发现美国、日本虽然和你有来往,但他们却没有和您走的太近吗?在他们眼中,您和台湾就是一棋子,台湾根本不是大陆的对手。 你再想想,台湾如果真的独立了,中国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们的日子会好过吗? 但如果您和台湾回归大陆,大陆必定以礼相待。虽然在短时间内台湾民众会产生怨念,说你“骗了他们”,但日子长了,他们就会感受到这样做带来的好处。 大陆和台湾就像母子一样,大陆张开双臂,如台湾想回到母亲的怀抱,大陆会立刻送上火热的胸怀,迎接台湾这个浪子迷途知返,扑入母亲怀中。 回来吧,台湾,蔡英文,你想想。 此致 敬礼! 大陆的一名高中生:××× ×年×月×日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考查对课文逻辑顺序(结构)的掌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考生平时要认真学习课本内容,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 《六国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本题答题时要注意四点:一是书信格式,二是仿照六国论的思维逻辑,三是语言得体,四是字数要求。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符合以上要求即可。 论述类文本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学习,没有老师,没有教室,却有眼泪,有欢笑,有启迪。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能引发我们去思考。这种学习便是阅读。 在阅读时,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喜怒哀乐?写一篇文章与同学交流。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阅读带给我的喜怒哀乐 自出生以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我们阅读着,理解着,同时也分享着。分享着作者的悲伤与快乐,分享着主角的辛酸与苦恼,分享着歌手的欢乐与失意。阅读的过程,就是分享的过程。 每当我们阅读别人写的文章,总会被作者的文字所打动,那其实是在分享着作者的情感。写作,是一种与他人分享的方式。作者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藏在字里行间,而我们通过阅读感受到了这些情感,其实就相当于分享了作者的情感。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享痛苦,痛苦就会减半。阅读,无疑是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的过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不曾懂得的各种知识,游览不曾去过的风景名胜,认识不曾见过的先贤伟人,了解不曾经历过的奇闻轶事,分享他人的精彩故事,探求生命的意义等等……因此,阅读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当读一本好书时,我们常常会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沉思,时而叹息,时而流泪,时而微笑,跟主人公同悲同喜,这是感情的释放,也是心灵的洗礼。当你孤独烦闷的时候,书是你最好的朋友,它会陪你度过,让你忘掉一切不快。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喜怒哀乐。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探寻书中的喜怒哀乐。读一本心仪的书,展开与智者的对话,既能清心养性,又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是多好的闲情逸致。书籍是一泓浸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方能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书中的喜怒哀乐能够带给人无穷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有时,阅读也会带给我们无尽的哀愁。当我们从报纸、书籍上阅读到关于工业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种种人类对大自然的危害,你是否曾为大自然感到担忧?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本心仪的书,展开与智者的对话,既能清心养性,又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是多好的闲情逸致。 我读过很多书,书里的故事就像五味瓶一样,酸甜苦辣咸,经常给我带来喜怒哀乐。一起读书吧!让我们和书成为好朋友吧! 你在阅读时,是否也分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呢?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本题是有关阅读的一则材料。“有一种学习,没有老师,没有教室,却有眼泪,有欢笑,有启迪。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能引发我们去思考。这种学习便是阅读。”材料要求我们思考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喜怒哀乐。然后写一篇文章与同学交流。作文不限文体,但要注意写作时围绕两个关键词语“阅读”、“喜怒哀乐”。 参考立意: (1)阅读,我的晴雨表 (2)阅读使我进步 (3)阅读,人类进步的阶梯 (4)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可用素材: (1)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阅读一本心仪的书,展开与智者的对话,既能清心养性,又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是多好的闲情逸致。书籍是一泓浸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方能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书籍带给人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2)从书中我们可以获取不曾懂得的各种知识,游览不曾去过的风景名胜,认识不曾见过的先贤伟人,了解不曾经历过的奇闻异事,分享他人的精彩故事,探求生命的意义等等……因此,读书是以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3)当阅读一本好书时,我们常常会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沉思,时而叹息,时而流泪,时而微笑,跟主人公同悲同喜,这是感情的释放,也是心灵的洗礼。当你孤独烦闷的时候,书是你最好的朋友,它会陪你度过,让你忘掉一切不快。 (4)阅读是快乐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老前辈早已告诉了我们读书的真谛,只有发奋读书,才能使自己的头脑充实起来,才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不要走马观花,要细细的品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作者的思想精髓和写作技巧,吸收营养,博采众长,积累素材,坚持写作,就能写出不俗的佳作。 参考结构: 本文是一篇议论散文,题目是《阅读带给我的喜怒哀乐》。文章娓娓而谈,作者围绕“阅读”“喜怒哀乐”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议论,文章开篇抒发感慨:“自出生以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我们阅读着,理解着,同时也分享着。分享着作者的悲伤与快乐,分享着主角的辛酸与苦恼,分享着歌手的欢乐与失意。阅读的过程,就是分享的过程。”文章主体部分通过描写阅读表达自己对阅读书籍的看法,抒发阅读带给我的喜怒哀乐之情,然后进行总结:“我读过很多书,书里的故事就像五味瓶一样,酸甜苦辣咸,经常给我带来喜怒哀乐。一起读书吧!让我们和书成为好朋友吧!”结尾处再次总结全篇:“你在阅读时,是否也分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呢?”文章文笔细腻,文意连贯紧凑,确实是一篇不错的范文,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