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块测试 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A卷(50分)‎ 一、 名句默写(13分,每空1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层层的叶子中间, , , ;(《荷塘月色》)‎ ‎(2) ,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 ‎(3)淇则有岸, 。(《氓》)‎ ‎(4)《赤壁赋》中客人感叹生命短促、渺小的句子是:“          ,              。”‎ ‎(5)在《离骚》中,屈原以“      ,         ”两句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采摘白芷被加上的罪名的痛苦经历。‎ ‎(6)《短歌行》中,曹操运用《诗经》中的典故,借助比喻含蓄地表达对贤才的渴望的句子是:“          ,          ”。‎ ‎(7)《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借鸟和鱼来表达对田园自然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 , ”‎ 二、 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 ‎2.下列词语中 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骋怀(chěng) 癸丑(guǐ) 落蕊(ruǐ) 匪我愆(yǎn)期 B.愀然(qiǎo) 弥(mí)望 虚诞(dàn) 山川相缪(liáo)‎ C.潭柘寺(tuó) 窈窕(yǎo) 侘傺(chì) 举酒属客(zhǔ)‎ D.伶俜( pīng) 踯躅 (chú) 箜篌(kōnɡ ) 何时可掇(duō)‎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 踱步 譬如 点缀 感概系之 ‎ B. 扁舟 扫帚 倩影 既往不究 C.惦记 形骸  遨游  深思慎取 D.渺芒  鲑珍 玳瑁 一椽破屋 ‎4.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 ① 当其欣于所遇 ②亦将有感于斯文 B. ①夫人之相与 ②及其所之既倦 C.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D. 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距其院东五里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例句:雨雪霏霏 ‎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顺流而东也 C.足以荣汝身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6.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此余之所得也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渐见愁煎迫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步余马于兰皋兮 ⑧何为其然也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⑧/⑦‎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7.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和《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B.“初七及下九”,句中的“初七”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初七日;“下九”为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C.鸡鸣、黄昏、人定等,均是古代表时间段的词语,其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指戌时,相当于现在夜间19~21时。‎ D.“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C.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D.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9.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亭之意”的一项是( )(3分)‎ ‎①其亦好观游眺望乎 ②求民之疾忧 ③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 ④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⑤其石幸在,其文信善 ⑥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5分)‎ ‎(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5分)‎ B卷(100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2-13题。(9分)‎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宝应元年,曾经救济诗人的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B.“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的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C.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作者渴望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1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3分)‎ 莫高窟的挣扎 蒋方舟 ‎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 ‎   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  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饭馆的霓虹灯闪烁。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点穿越,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 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游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喊,都吵着要回家。‎ ‎   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 ‎   400多个洞窟只开放了20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 ‎   第一重磨难来自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 ‎  第二重磨难来自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 ‎  到了11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1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辩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 ‎   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围簇下,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琉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 ‎   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 ‎  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 ‎   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1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 ‎   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作者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她来到敦煌时就特别激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作者。‎ B . 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霓虹灯闪烁”“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作者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 C. 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写出了王道士和“文革”时期莫高窟工作人员对待经书文物的态度都很爱惜。‎ D. 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作者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前景的隐隐担忧。 ‎ ‎15.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4分)‎ ‎16.文章以“莫高窟的挣扎”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6分)‎ 六、语言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9分)‎ 提起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无人不晓。龙泉剑瓷文创产业日渐红火,从根本上讲离不开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传承与变革创新。试想,倘若没有几十年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不懈挖掘,倘若不是有 的传统手工艺人脱颖而出,龙泉青瓷与宝剑的名声也许还只能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当下龙泉剑瓷 ,靠的正是几代手工艺人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执着求索与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接力。手工艺传承,(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手艺人来说,数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千锤百炼,或许才能拿得出像样的作品。缺少有广泛社会声誉与较高艺术成就的剑瓷作品,自然也就难以 剑瓷发展文创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典型性 声名鹊起 花样翻新 支撑 B. 典型性 声名烜赫 推陈出新 支持 C. 代表性 声名烜赫 花样翻新 支持 D. 代表性 声名鹊起 推陈出新 支撑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既要吃得了辛苦、经磨砺,更要有才智、耐得住寂寞 B.既要耐得住寂寞、有才智,也要经磨砺、吃得了辛苦 C.既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更要经磨砺、有才智 D.既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也要有才智、经磨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B.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C.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D.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 ‎20.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七、 作文(65分)‎ ‎21.微写作(5分)‎ 为了迎接充实而美好的寒假,擎云级学习部正举办“挚爱阅读——2019年度阅读盛典”活动,将评出2019年度“最具阅读价值书籍”。请从以下书目中任选一本,结合你的阅读感悟,凸显这本书最具阅读价值之处,为它写下一篇100字左右的推荐词。‎ 要求: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扼要。‎ 阅读书目: ‎ ‎《把栏杆拍遍》梁衡 《阿勒泰的角落》李娟 ‎《寂寞圣哲》鲍鹏山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彭涟漪、余式厚 《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据某地都市报报道,在春运期间,一名女子买了两张高铁票,一个座位自己坐,另一个座位放行李,当其他无座乘客提出可否将行李放在脚下、让大家坐一会儿的请求时,女子拒绝了。其中一位站着的乘客指责该女子自私,女子委屈地回答:“我 买的是两张车票,用两个位置,有错吗?”此事一经报道,引起社会多方热议。‎ 有人认为:“既然买了票,就有权自由支配座位,不愿意让出座位是理所应当。”也有人认为:“多购票座,是占用公共资源,不让座不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讨论还在继续。还有人说:“指责该女子的那些乘客也是自私的,拿道德说事,站在道德高地绑架他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以上文字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块测试答案 ‎1.(1)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2)鸡鸣外欲曙 (3)隰则有泮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 B(A 项将读qiān ,C项柘读zhè,D项躅读zhú)‎ ‎3.C(A.感概—感慨 B.既往不究—既往不咎 D.渺芒—渺茫)‎ ‎4.A(A介词,对于。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往、到达。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5、 C(A、B、D三项与例句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D(①③⑥为判断句,②⑤为定语后置句,④为被动句,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宾语前置句。)‎ ‎7.B 初七指农历的每年七月初七。‎ 8. B ‎9.B(①是作者的推测,从后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不是作亭的目的。③是“山”的功劳,而不是写“作亭”的。④是治理的方法。排除这三项即可。)‎ ‎10.C(作者在文中说“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是说观览的人往往会生发感慨,并没有说这是“仁”的体现。)‎ ‎11.(1)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关键词“焉”,代词,指“山”;以,来;以为,把……作为;自以为,宾语前置;大意1分。)‎ ‎(2) 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环顾,遍察;必,一定,忧天下亦仁也,判断句;大意1分。)‎ ‎12.C 虽遇贵人,却依然无法实现抱负。  ‎ ‎13.①思家思亲的愁苦。诗歌前四句暗示诗人身在家外,“未回” “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家思亲之情。②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③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④‎ 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喜悦心情的期盼。‎ ‎14.B(B项“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是《西游记》里的,“异国商贾云集’’也不正确,敦煌城已变成了一个摩登小城,“异国商贾云集”是曾经的景象。)‎ ‎15.①文章并未重点写景,是因为作者感觉这里和其他景区已没有什么区别,作者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与标题中的“挣扎”相照应;‎ ‎②莫高窟的现状引发作者无尽的感伤,作者便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思考,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忧思。(意合即可,每个要点2分) ‎ ‎16.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莫高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现状的遗憾和对其前景的担忧; ‎ ‎②点明文章写作的主旨,丰富了文章内涵。本文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 写了是莫高窟的困境,表现对美的文明一旦暴露将面临巨大风险的担忧,引发作者无尽的感伤之情;‎ ‎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挣扎”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的困境与担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每点2分) ‎ ‎17. D(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表示对象不同。代表性表示样本能够全面反映母体样本的情况,而典型性表示的是个别的特殊的样本体现出的普遍意义的特性。此处强调的是传统手艺人的全面代表地位,故选“代表性”。声名鹊起: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强调从不出名到出名这一过程。声名煊赫:形容声名或气势很盛。根据语境,此处应该填“声名鹊起”来表示剑瓷的突然兴起;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花样翻新:意思是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根据语境,此处旨在强调手艺人对剑瓷手艺人对原有技艺的改良,故选“推陈出新”。)‎ ‎18.D(“耐得住寂寞”与“吃得了辛苦”,“有才智”与“经磨砺”分别对应,结构保持一致。)‎ ‎19.C(A项,语序不当,“更多”位置有误;B项,搭配不当,“提升”与“发展”不能搭配;D项,语序不 当,“更多”位置有误;搭配不当,“提升”与“发展”不能搭配。)‎ ‎20.(1)“莅临”改为“参加”; (2)“忝列”改为“荣列”;   (3)“不吝赐教”改为“竭诚服务”;(4)“惠赠”改为“敬赠”。   解析:“莅临”,含有敬辞的书面语,多用于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适用对象不当。忝列: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就是“‎ 有愧于排列在那中间”。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结合“我们”分析,不合语境。惠赠: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谦不当,应该改为“敬赠”。‎ ‎21.微写作(略)‎ ‎22.作文(略)‎ 参考译文:‎ 石门亭位于距青田县城若干里的地方,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是山的名字,它是一座名山,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写下自己的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 把它留置在山里,那些刻写下字迹的山石处处可见。朱君来了以后建了亭子,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将它们立在亭子里,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写一篇文章,记下他建造此亭的用意。‎ 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大概是因为它是一座好山吧?大概是因为它适于观赏游览放眼眺望吧?大概也是在这里能体察问询民间的疾病忧患吧?大概也是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休闲放松吧?大概是怜惜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没有防护保障,遭暴晒,字迹剥离,或者倒伏,甚至消损泯灭吧?人们对外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爱好山,是仁的体现。离开城郊来到田野,攀上高处向远处眺望,从中一定会生发感慨的。《尚书》中不是记载吗:从荒原中发现谦恭。《诗经 》里不是写到:驾着车辆出行远游,来排遣我的忧患。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人不这样还敢自我舒适安逸吗?到了这种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与他们接触交谈, 来访求他们的疾苦忧患,难道还会有阻塞、下情不明的情况吗?访求民众的疾苦忧患,也就是仁的体现。政事不分大小,不以德治民,民不会服从教化。民众服从教化,这样以后才可以没有诉讼。民众做不到没有诉讼,你能让他们休养生息、不惹是生非,优哉游哉嬉戏欢乐吗?自古至今的留名于人世的人,那些刻石幸而存在,那些刻文确实很好,这样一来,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会传扬下去并且永远不会朽没,成就了仁的名分却没有剥夺自己的意愿,也是仁的体现。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吧?大概不是这样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