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各地 15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各地 15套)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地语文试题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用)‎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Ⅱ(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区用)‎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Ⅲ(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用)‎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Ⅳ(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用)‎ ‎2004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 ‎200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用)‎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炽热 整饬 叱诧风云 插翅难飞 B 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 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 D 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 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 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 A 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 究竟 沿用 鉴别 D 究竟 采用 鉴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 C.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 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 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巷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 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丛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 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关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 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杀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杀,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 ‎ ‎ ‎7.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8.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下列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 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 B. 成年于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 C. 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 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B. 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 C. 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 D. 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10.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人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其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 C. 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 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极,珠遂渐徙于交耻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衣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2,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D.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太守归而客从也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   A. ①②⑥ B·④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   B. 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   D. 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   译文:‎ ‎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1)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   (2)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   (3)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大地山河 茅 盾 ‎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闽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欺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昔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扰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奸于这扰走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干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仗?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斩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束若柳絮囚风起”。(2)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仪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爆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 ‎   [注]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18.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   答:‎ ‎1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4分)‎ ‎   答:‎ ‎20.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   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泪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撮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 ‎   [ ][ ]‎ 六、(12分)‎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   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   答:                                                                       ‎ ‎                                                                            ‎ ‎23.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 ‎   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   第一题 ‎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   第二题 ‎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 ‎ ‎ ‎ ‎ ‎ ‎ ‎ ‎ ‎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I卷)参考答案 ‎   ‎ 一,(18分,每小题3分)‎ ‎   1.A   2.B   3.B   4.A   5.C   6.C 二、(12分,每小题3分)‎ ‎   7.B   8.A   9.B   10.A 三、(12分,每小题3分)‎ ‎   11.D   12.  C   13.B   14.D 四、(18分)‎ ‎   15.(8分)‎ ‎   (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   16.(6分)‎ ‎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   17.(4分)‎ ‎   (1)学然后知不足 ‎   (2)明月何时照我还 ‎   (3)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五、(18分)‎ ‎   18.(4分) 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   19.(4分)‎ ‎   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 ‎   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   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 ‎   20.(6分)‎ ‎   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 ‎   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   21.(4分)A E 六、(12分)‎ ‎   22.(4分)‎ ‎   例1。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例2.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   23.(4分)‎ ‎   答案略。‎ ‎   24.(4分)‎ ‎   第一题 ‎ ‎   例①树一代新风 ②大地气象新 ‎   第二题 ‎   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   七、[60分]‎ ‎   25.(60分)略 ‎ ‎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区用)‎ 第Ⅰ卷(共42分)‎ ‎ ‎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唾弃    沉睡    千锤百炼    捶胸顿足 B.憔悴    粉碎    猝不及防    出类拔萃 C.啜泣    拾掇    缀玉连珠    苦学不辍 D.悼念    泥淖    绰绰有余    掉以轻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班配    藏污纳垢    草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凌厉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懵懂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D.怄气    徒有虚名    鬼斧神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一10题。‎ 白鹤梁 ‎    白鹤梁是一段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北面的长江中,因从前经常有许多白鹤栖息于梁上而得名。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从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先人们以在石梁上刻石鱼的方法记录了长江的枯水位;石梁上还有许多诗文碑刻,也写到了石鱼出水的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等。这些石鱼和碑刻是非常珍贵的水文资料,为探索过去1200年以来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准确的科学依据,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加上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白鹤梁因此成为三峡库区惟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白鹤梁的表层由硬质砂岩和软质页岩组成,由于砂岩下的泥质岩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砂岩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再加上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因此尽管白鹤梁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尚好,但也开始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同时,白鹤梁的标高是‎138米,而三峡工程坝前水位将达到‎175米,白鹤梁在三峡工程最终竣工以后将永远沉没于水下,如此高的水位也将使它经受不住强大的水压而导致损坏。如何保护白鹤梁成为水利专家们心中的一件大事。‎ ‎    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组织专家们为保护白鹤梁出谋划策,先后有天津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建设委员会和武汉大学等提出了各种方案。天津大学的“水下博物馆”方案认为,可以建一个密封的椭圆形双层壳体,罩在石梁上,人们可以通过隧道进入壳体内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但是这一方案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而且被放在水下几十米深的壳体要承受很大的水压,一旦破损,就会毁坏石梁,因此被否决了。最后提交审议的是三峡建设委员会的方案:将白鹤梁就地淤埋,等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能力时再去发掘和利用,而在岸边水位变动区仿造一个白鹤梁。‎ ‎    不知什么原因,向来与文物保护工作没有接触的葛修润院士被邀请参加了专家评审会,于是他在出差路过北京时专门去国家文物局查看了有关资料,发现即将接受评审的惟一方案不妥,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实现保护文物的初衷。葛院士在总结各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方案。新方案与天津大学的方案类似,不同的是天津大学采用的是有压容器,即罩住白鹤梁的壳体要承受很大的水压,而新方案是无压容器,即把过滤后的江水注入壳体内,使壳体内外的水压达到平衡。这样技术难度小了,费用低了,最重要的是不再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2003年2月13日,葛院士为白鹤梁专门度身定做的“水下宫殿”正式动工,白鹤梁也可以“永见天日”了。‎ ‎7.根据文意,下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人在石梁上刻画的石鱼,记录了1200年以来长江的枯水位。‎ ‎    B.石梁上许多古代诗文碑刻反映了石鱼的出水时间和距离枯水线的尺度。‎ ‎    C.为探索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    D.石梁上反映长江水位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 ‎8.根据文意,属于白鹤梁急需保护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白鹤梁上的石鱼和诗文碑刻所记载的水文资料可能会遗失。‎ ‎    B.白鹤梁表层砂岩下的泥质岩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 ‎    C.由于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白鹤梁已经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 ‎    D.白鹤梁将会承受不住三峡工程完工后高水位所造成的强大水压。‎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白鹤梁平时都隐没在水中,每年在长江枯水期才露出水面一次。‎ ‎    B.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不但出自历代名家之手,而且是珍贵的水文资料。‎ ‎    C.直到三峡工程开工的时候,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得还算完好。‎ ‎    D.“就地淤埋,岸边复制”也是保护白鹤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即使在长江枯水期水库的坝前水位也将高于‎138米。‎ ‎    B.天津大学的方案之所以被否决,最重要的原因是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 ‎    C.在葛院士的方案中,人们可以进入罩在石梁上的壳体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 ‎    D.除了葛院士的方案,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 ‎ ‎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授郏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吏怒。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怿,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②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B.①因召里中少年,戒曰:……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①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①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②以此知之,故欲往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桑怿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 ‎①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②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③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④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 ‎⑤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⑥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 ‎    B.桑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决不靠贿赂得官。‎ ‎    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懂得应当将勇力用于何处的人之一,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于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 ‎ ‎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 ‎ ‎ ‎ ‎ ‎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 ‎ ‎ ‎ ‎ ‎ ‎ ‎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                 老   家               孙犁 ‎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仲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晨起作。闷热,小雨。‎ ‎18.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答:‎ ‎ ‎ ‎19.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 答:‎ ‎ ‎ ‎20.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6分)‎ ‎    答:‎ ‎ ‎ ‎ ‎ ‎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    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 ‎    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    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深长。‎ 六、(12分)‎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科技·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答:‎ ‎ ‎ ‎ ‎ ‎ ‎ ‎23.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 ‎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 ‎ ‎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 ‎ ‎ ‎ ‎ ‎ ‎ ‎ ‎ ‎ ‎ ‎ ‎ ‎ ‎ ‎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II卷)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    2.D    3.D   4.B    5.A  6.C 二,(12分,每小题3分)‎ ‎7.D    8.D    9.C       10.D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A ‎12.D ‎13.B ‎14.C 四,(共18分)‎ ‎15.    译文: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 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16.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杷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7.‎ ‎(1)长使英雄泪满襟。‎ ‎(2)心有灵犀一点通。‎ ‎(3)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五,(共18分)‎ ‎18.    答: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19.  答: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      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20.    答: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 ‎ ‎    作者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    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21.【A】【D】‎ 六,(12分)‎ ‎22.    答: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此次论坛将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科技·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经济、科技、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 ‎23.‎ ‎  答案略。‎ ‎24.‎ 第一题 例①正气满乾坤 ‎②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 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全国老课程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用)‎ ‎ ‎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执著  结束   妊娠  言简意赅 ‎   A.   zhuó      shù    shēn       gāi ‎   B.   zhú      shù    chén       hái ‎   C.   zhú       sù     shēn        hái ‎   D.   zhuó      sù     chén       g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     干涸      兴高采烈       哄堂大笑 ‎   B.睿智     池塘      绵里藏针       世外桃园 ‎   C.暴躁     楹联      怨天尤人       变本加厉 ‎   D.矫情     证券      走头无路       川流不息 ‎3.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的义务。‎ ‎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 ‎   A.暴发 抚养盈利         B.暴发 赡养 营利 ‎   C.爆发 赡养盈利         D.爆发 抚养 营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  ‎ ‎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   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   C.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   D.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一10题。‎ 化 学 制 剂 ‎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海洋造成的污染。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和辐射线共同改变着生物的根本性质。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有时候,这些化学药品会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到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植物毒死了,牲畜得病了,曾经一度纯净的井水,也给饮用它的人群造成了危害。‎ ‎    适应这些化学药品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用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暂,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干个世纪。但即使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能够奇迹般地适应了它们,也无济于事,因为各个实验室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并投入使用。这些药品的数字实在令人震惊:每年有500种新的化学药品需要人和动物的身体以某种方式与之适应。其后果还不容易被我们所预料,因为它完全超出了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和经验。‎ ‎    4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而研制出来的基本化学药品就超过200种。这些粉末、喷雾液、烟雾剂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都普遍使用。它们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这种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邀游。可是,人们使用这些药品,其目的仅仅是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或老鼠等。‎ ‎    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以后,杀虫剂便逐步升级。因为有的昆虫已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于是,人们又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再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还要毒的药剂。然而,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适宜于一切生物生长吗?‎ ‎7.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的“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 ‎   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   C.环境对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   D.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 ‎8.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一项是 ‎   A.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 ‎  ‎ ‎ B.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 ‎   C.喷雾液、花粉、烟雾剂等化学药品的普遍使用,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 ‎   D.那些药品中的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遨游。‎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 ‎   B.化学药品中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地、河流、海洋,这是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 ‎   C.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暂,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   D.无论化学药品的毒性有多大,有些害虫总有办法演化出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 ‎   B.化学药品和辐射线能够改变生物的根本性质,所以治理环境污染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化学药品和辐射线。‎ ‎   C.仅仅为了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老鼠等,可见人类研制化学药品是得不偿失。‎ ‎   D.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所以化学药品也将会永无止境地研制下去。‎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札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大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DL,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节选自《汉书·疏广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  徙:调职。‎ ‎   B.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敏感。‎ ‎   C.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    谒:进见。‎ ‎   D.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窃:暗中。‎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顷之,拜受为少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B. 广遂上疏乞骸骨。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 ‎   C. 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D.今日饮食费且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疏广对子孙教化有方的一组是 ‎   ①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       ②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 ‎   ③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 ④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 ‎   ⑤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⑥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广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远方之人也来向他问学。其兄之子疏受谦恭谨慎而有口才。叔侄二人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引以为荣。‎ ‎   B.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辞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 ‎   C.疏广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因而回归故里之后,并未打算要将钱财留给子孙,每日均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 ‎   D.疏广的子孙见饮食费用甚巨,就请人劝疏广多置田宅。疏广表示财产只能使子孙怠情罢了,应当让他们自食其力,过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 ‎ ‎ ‎ ‎ 第Ⅱ卷(共108分)‎ ‎ ‎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①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  ‎ ‎   ‎ ‎   ②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   ‎ ‎   ‎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   ‎ ‎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4分)‎ ‎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快乐的死亡    陆文夫 ‎   作家有三种死法。一曰自然的死,二曰痛苦的死,三日快乐的死。‎ ‎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遍的死亡形式,没有特色,可以咯而不议。快乐的 死和痛苦的死不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人还活着,作品已经或几乎是没有了!‎ ‎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作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这不是艺术的死亡,而是艺术的离休,他自己无可自责,社会也会尊重他在艺术上曾经作出的贡献。‎ ‎   痛苦的死亡却不然,即当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所造成。折磨毁了他的才华,苦难消沉了意志,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作为作家来说却正在或已经死去。这种死亡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别人看了心里也很难受。‎ ‎   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昨天看见他大会上做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昨天看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看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昨天看见他在北京的街头;今天又看见他飞到了广州……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 ‎   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自己很难控制,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              ‎ ‎                     一九八五年四月五日 ‎18.简要概括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3分)‎ ‎   ‎ ‎   ‎ ‎19.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   ‎ ‎   ‎ ‎   ‎ ‎20.本文“快乐的死亡”是单对作家而言的吗?对其他的人有什么启迪作用?(5分)‎ ‎   ‎ ‎   ‎ ‎   ‎ ‎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这篇散文,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作家的三种死法,然后层层剥开,逐一论去,并重点剖析快乐的死亡,显得条理分明。‎ ‎   B.作者认为,作家没有了作品就是艺术生命的死亡,“艺术的死亡”‎ 是可悲可叹的,而“艺术的离休”则是可贺可敬的。这是实事求是的看法。‎ ‎   C.第五段“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巧妙地运用了反语,极具讽刺意味,引人警醒,发人深思。‎ ‎   D.作者以“呜呼,快乐地死去!”煞尾,呼应题目“快乐的死亡”,既起到点题的作用,又表现出“死”的动态过程和必然结果,富有深意。‎ ‎   E.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体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文风,简练直白,干脆利落,富于变化。美中不足的是仅以作家为例,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 六、(12分)‎ ‎22.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2分)‎ ‎   学生会主席说:“近来大家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不少意见。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想请同学们                    ,有什么说什么,帮助我们做好工作。”‎ ‎23.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6分)‎ ‎   三亚海南  晴 24—‎‎32℃‎ ‎   ‎ ‎   ‎ ‎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4℃‎ ‎   ‎ ‎   ‎ ‎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24℃‎ ‎   ‎ ‎   ‎ ‎2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   第一题 ‎   ①爆竹声声脆 ‎   ‎ ‎   ②满园春色好 ‎   第二题 ‎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   ‎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大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大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   D:阿Q!‎ ‎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老课程卷: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等地区)‎ 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   1. A   2. C   3. B   4. A   5. D   6. B   ‎ 二.(12分,每小题3分)‎ ‎   7. D   8. A   9. C   10. A 三.(12分,每小题3分)‎ ‎   11. B   12. B   13. C   14. B 四.(18分)‎ ‎   15.(8分)(1)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   (2)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 ‎   16.(6分)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   17.(4分)(1)秋水共长天一色 ‎   (2)为有源头活水来 ‎   (3)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五.(18分)‎ ‎   18.(3分)‎ 对自然的死亡,不怕,因为不可避免;‎ 对痛苦的死亡,以前是无可奈何,现已不太害怕;‎ 对快乐的死亡,十分忧虑,非常蔑视。‎ 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19.(6分)‎ 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 少喝有眼益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 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意思答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20.(5分)‎ ‎“快乐的死亡”不单是对作家而言,对其他的人也有启迪作用。‎ 启迪我们不要热衷于表面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而要踏踏实实搞好本职工作做出实际业绩。‎ ‎   21.(4分)   A D 六.(12分)‎ ‎   22.(2分)‎ ‎    例① 横挑鼻子竖挑眼 ‎    例②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适合语境即可。‎ ‎   23.(6分)‎ ‎    例:① 今天去三亚旅游,如果能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您更加惬意。比起三亚来,黑龙江的漠河却是另一派风光。飞舞的雪花会让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但请您一定多穿些衣服,以防感冒。具体天气情况是 ‎② 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迎接来访的客人,西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待着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温度,今天登临苍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会流连忘(注:答案是“往”,疑误,改为“忘”)返。提醒您带上雨伞。大理具体天气情况是 ‎   24.(4分) ‎ 第一题 例: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七.25.(60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全国卷,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用) ‎ ‎ ‎ 第Ⅰ卷(共42分)‎ ‎ ‎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着想     暂时     和稀泥     同仇敌忾 ‎   A.   zhuó      zhàn     hé         qì ‎   B.   zháo     zhàn     huò        qì ‎   C.   zháo      zàn      hé         kāi ‎   D.   zhuó      zàn      huò        k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蹂躏     深邃      急流勇退       各行其事 ‎   B.联袂     赝品      翻云复雨       世外桃园 ‎   C.璀灿     蛰伏      明火执仗       出奇制胜 ‎   D.盘桓     羸弱      如法炮制       别出心裁 ‎3.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____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   ②如果没有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 ‎   A.起用 体味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   C.启用 体味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不的一句是 ‎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   C.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   D.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一10题。‎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治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是容低估。‎ ‎7. 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  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  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  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8. 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 ‎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9.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10.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 ‎   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 ‎   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 ‎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恆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A.                                  B. ‎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 ‎ 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饮者怀无厌之欲 C.                                 D. ‎ ‎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①     禄赐皆班亲族 ‎②     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③     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     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     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E.  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F.   ‎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                                                                  ‎ ‎ ‎ ‎② 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译文:                                                                   ‎ ‎   ‎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                                                                   ‎ ‎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1)非淡泊无以明智,                     。(诸葛亮《诫子书》)‎ ‎  (2)悟以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 ‎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 ‎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 吊齿残下的我们?‎ ‎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8.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5分)‎ ‎   ‎ ‎   ‎ ‎19.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 ‎   ‎ ‎   ‎ ‎20.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     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     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     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     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持艺术感染力。‎ 六、(12分)‎ ‎22.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2分)‎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___________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6分)‎ ‎①     沈阳人要不了多久将有第二个“身份证”,因为沈阳市公安局将把市民的指掌纹集中起来,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华商晨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上海市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制下月开始寮施,凡遇有台风、暴雨、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将统一发布预警信号,以便市民及时调整衣食住行等活动计划。(《解放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发生在广东揭东县、湖南武冈市、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2师的4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昨天疫区封锁被解除。(新华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     处处春光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一代园丁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 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用)‎ 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  1.D    2.D     3.C     4.B       5.A    6.  C   ‎ 二.(12分,每小题3分)‎ ‎  7.B     8.D     9.C    10.A   ‎ 三.(12分,每小题3分)‎ ‎  11.D   12.:C   13.C     14.A 四.(18分)‎ ‎  15. (8分)‎ ‎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16.(6分)‎ ‎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括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  17. (4分)‎ ‎ (1)宁静以致远 ‎ (2)知来者之可追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五.(18分)‎ ‎18.(5分)‎ ‎    勇士 ‎    革命的首领 ‎    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l9.(4分)‎ 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20. (5分)‎ 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    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21.(4分)   B D 六.(12分)‎ ‎22. (2分)‎ 例①打破沙锅纹(问)到底 ‎    例②刨根问底 ‎23,(6分)‎ ‎    例:‎ ‎    ①现代信息技术为公安系境提供了方便;而生活在信息时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变得更加方便了。《解放日报》报道:‎ ‎   ②今天的好消息还不只是这些。下边关于扑灭禽流感疫情的消息,想必是大家更关注的。据新华社报道:‎ ‎24.(4分)‎ 第一题 ‎  例①家家气象新②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 ‎  例: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七.25.(60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北京卷)‎ ‎ ‎ ‎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  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秩序井然  栉风沐雨  卷帙浩繁  独树一帜 ‎ B.一泓清泉  宏观调控  曲肱而枕  鸿鹄之志 ‎ C.樯桅毗连  议论精辟  臧否人物  嗜书成癖 ‎ D.欣逢佳节  歆慕不已  万马齐喑  馨香满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临摹  变换莫测  脉络  融会贯通 ‎ B.竣工  仗义直言  姆指  荒谬绝伦 ‎ C.影牒  旁征博引  辞书  沓无音讯 ‎ D.禆益  湮没无闻  坐落  矫揉造作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_______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__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_______,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 A.由于  甚至  所以    B.只是  也许  可见 ‎ C.如果  甚至  而且    D.虽然  也许  然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食品是交给奶奶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 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 二、(15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閤。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隋书·循吏传》)‎ ‎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 C.尽用市药     市:买 ‎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为母氏所养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B.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C.①因留养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D.①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氏)亲授书传   B.(辛公义)以勤苦著称 ‎ C.(遇病者)争就使君  D.(辛公义)侧坐讯问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 C.辛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北京卷)‎ ‎ ‎ 第II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  1. 第II卷共5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 (18分)‎ ‎  11.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① 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人 皆 吊 之 ‎    ② 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 皆 贺 之 ‎    ③ 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 ‎    ④ 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 近 塞 之 人 死 者 十 九 ‎    ⑤ 故 福 之 为 祸 祸 之 为 福 化 不 可 极 深 不 可 测 也 ‎  12. 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4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    ①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独开迟”即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    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    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    D.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②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    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 ‎  13.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 ‎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    答:‎ ‎ ‎ ‎  14. 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 ‎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四. (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    科学家最近的发现将有助于解释记忆存储这一最不为人所知的大脑活动。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一种以朊毒体(prion)形式活动的蛋白质。‎ ‎    发表在《细胞》月刊上的研究报告说,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而此前普遍的看法是,有朊毒体活动的蛋白质是有毒性的,至少不能起到正常作用——正如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所提示的那样。‎ ‎    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负责人苏珊·林德奎斯特说:“我们已经对记忆存储的原理有了一些了解,但一直不清楚关键的存储手段是什么。此次研究提示了可能的存储手段,不过让人惊奇的是,‘朊毒体活动’竟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    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是其形状,大多数蛋白质在其存在期间只保持一种形状。朊毒体则是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它们不仅自身发生错误交叠,还会影响同一类型的其它蛋白质也出现这种现象。就已知的情况来看,这类错误交叠的蛋白质会停止正常功能,然后死亡或是对细胞——最终对组织——产生致命作用。‎ ‎    因此研究人员在发现这种名为CPEB的蛋白质具有特定朊毒体特征时感到非常惊讶。它与维持长期记忆有关,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这是大脑中连接神经的枢纽。记忆就被存储在这一约有1万亿个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复杂网络中。随着经历和知识的不断增多,新的枢纽形成,老的则不断加强。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可以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    研究人员从海参中提取了CPEB,将它与其它蛋白质混合,然后观察它们在多种酵母模型中的活动。结果发现,CPEB改变了形状,并使其它蛋白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功能恰似朊毒体。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然发挥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 ‎    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科学家计划对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 ‎  15. 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是在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病毒。‎ ‎    B. 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 ‎    C. 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的一种蛋白质。‎ ‎    D. 是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用以存储记忆的细胞。‎ ‎  16. 对“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朊毒体在发生错误交叠时仍保持了正常的功能。‎ ‎    B. 朊毒体在记忆存储过程中会发挥好的作用。‎ ‎    C. 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保持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 ‎    D. 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  17. 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事实,证明此前人们对朊毒体的认识是错误的。‎ ‎    B. 了解CPEB在记忆存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对提示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不无帮助。‎ ‎    C. 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这实际上就是“朊毒体活动”在发挥作用。‎ ‎    D. 由于可能的记忆存储机制已经发现,人类大脑中记忆活动的奥秘很快就会揭开。‎ ‎  18. 文中提示的可能的记忆存储手段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    答:‎ ‎ ‎ 五. (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手笔!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    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做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 ‎    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    就说普希金的画像吧,这是他最热衷的题材。他几乎随手一个线条,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鬈发和络腮胡须更是得心应手,只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便神采飞扬。普希金的自画像大都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正如诗人写诗大都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一样。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 ‎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 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 ‎    普希金为他的《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画有两幅插图。虽然也还算不上专业插图,但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也许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 ‎    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只有那种有着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    文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需先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 ‎    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  19. 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    A. 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    B. 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    C. 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    D. 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    E. 普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  20. 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    ① 生命气息的载体 ‎       答:‎ ‎    ② 心灵欲望的载体 ‎       答:‎ ‎  21. 简答。(6分)‎ ‎    ① 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       答:‎ ‎    ② 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       答: ‎ ‎  22. 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 ‎    答:‎ 六. (12分)‎ ‎  23. 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    凡事过犹不及,          ,(    )变成明哲保身,(    )变成圆滑世故,(   )变成是非不分。‎ ‎    ① 超越了这个度 ‎    ② 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    ③ 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    ④ 成熟也是有度的 ‎  24. 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4分)‎ ‎    细琢磨北京日常的口语词语,往往能看出北京人的智慧。说出话来,仿佛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形象,十分生动。比如,天刚黑,就是“擦黑儿”,刚和“黑”擦了边儿,多有分寸!又如,                                                                        ‎ ‎  25. 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4分)‎ ‎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 ‎                                                                               ‎ 七. (60分)‎ ‎  26.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 “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 ‎          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③ 不少于800字。‎ ‎ ‎ ‎ ‎ ‎ ‎ ‎ ‎ ‎ ‎ ‎ ‎ ‎ ‎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参考答案 ‎ ‎ 一. (15分,每小题3分)‎ ‎  1. A     2.D     3. C     4. D     5. B 二.(15分,每小题3分)‎ ‎  6. D     7. A     8. D     9. B     10. D 三. (18分)‎ ‎  11.(5分)‎ ‎    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    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    ③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④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⑤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12.(4分,每小题2分)‎ ‎    ① C    ② A ‎ ‎  13.(5分)‎ ‎    第一问两个要点。‎ ‎  ① 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 ‎  ② 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    第二问3个要点。‎ ‎  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 ‎  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 ‎  ③“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  14.(4分)‎ ‎    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四. (12分,每小题3分)‎ ‎  15. B      16. C      17. C ‎  18. 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发挥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所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和神经细胞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五. (18分)‎ ‎  19.(4分)‎ ‎    A、E ‎  20.(4分)‎ ‎    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 ‎    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内心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 ‎  21. (6分)‎ ‎    ① 本题要求根据本段有关内容对普希金绘画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意思对即可。‎ ‎    ② 总起来说,作者要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 ‎  22.(4分)‎ ‎    本题考查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学生肯定了解的事实。如苏轼文章、诗词、书法均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字,也是大学问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 ‎ 六. (12分)‎ ‎  23.(4分)‎ ‎    顺序: ②④①③‎ ‎    填空:“或”、“或”、“或”(填“或者”、“或者”、“或者”也对)‎ ‎  24.(4分)略 ‎  25.(4分)略 七. (60分)‎ ‎  26.(60分)略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福建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42分)‎ ‎ ‎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豆豉(gū)   埋怨(mán)  同仇敌忾(kài)    敷衍了事(hū)‎ B.怃然(fǔ)   木讷(nà)   为虎作伥(chāng)  咄咄逼人(duō)‎ C.着落(zháo)  蛊惑(gǔ)   锃光瓦亮(chèng)  引吭高歌(háng)‎ D.骁勇(xiāo)   要挟(xié)   万马齐喑(yīn)    洗洗涮涮(sh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赔偿  娇揉造作  寥廓  闲情逸志 B.煦暖  绵里藏针  靓丽  待价而沽 C.寒怆  得鱼忘筌  俾益  正襟危坐 D.谗言  死心踏地  深邃  黄梁美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⑵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 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7-10题。‎ ‎  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  许多原子核的运动类似“自旋体”,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如果把物体放置磁场,原子核可以在磁场中旋转。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物体内部精确的立体图像。‎ ‎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比例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  由于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对人体没有兵贵神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CT。它可以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越性,使得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7.对“无线电射频脉冲”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共振的产生,同时吸收能量。‎ B.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射电信号的发出,同时释放能量。‎ C.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停止后,氢原子核会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释放能量。‎ D.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和能量变化,停止后,射频脉冲会按特定频率把射电信号和能量释放出来。‎ ‎8.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磁共振成像原理内容的一项是 A.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 B.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C.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恢复原状当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D.分析被电磁波照射后的原子核所释放出来的电磁波,就可得知该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9.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的无线电射频脉冲终止后,体内氢原子核能够导致水分的变化,反映身体疾病的病理过程。‎ B.当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的无线电射频脉冲终止后,体内氢原子核会发射出共振波,显示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 C.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D.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能够通过磁共振图像反映出人体疾病的水分变化。‎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因此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人体氢原子核发出的射电信号和释放的能量也高于CT数倍。‎ B.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所以它一出现就替代了X射线照射、CT成像等疾病检测手段。‎ C.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因此人们生病后,只要注意饮水,调节人体的水分,就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好地诊断疾病。‎ D.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能产生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因此它不仅使人类获得非常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而且还会对外科手术的正确施行提供帮助。‎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①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②。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  [注]①绌:不足,此处指不满。   ②堧垣:宫外的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   ②其意常在沛公 B.①不来,且斩通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①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D.①乃先请之,为错所卖      ②今其智乃不能及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是 ‎  ①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  ②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  ③嘉责曰:“……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  ④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  ⑤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  ⑥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已多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丞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 ‎ 第  Ⅱ 卷(共108分)‎ 四、(15分)‎ ‎15.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⑴范氏富,盍已乎?‎ ‎ 译:                                                                                  ‎ ‎⑵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 译:                                                                                  ‎ ‎    ⑶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    译:                                                                                  ‎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    ⑵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 ‎ 五、(18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8—21题。(18分)‎ ‎ ‎ 书 朱湘 ‎    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 ‎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待;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 ‎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见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 ‎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 ‎    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 ‎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 ‎18.“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3分)‎ 答:‎ ‎19.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3分)‎ 答: ‎20.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5分)‎ 答:‎ ‎21.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7分)‎ 答:‎ 六、(12分)‎ ‎22.下列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导致二者意思有哪些差异?(3分)‎ ‎  ①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仿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  ②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仿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    答:‎ ‎23.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    答:下联:‎ ‎ ‎ ‎24.“神州五号”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请你以下列身份接受记者对此事的采访,谈自己的感想。 ‎ ‎    要求:谈话符合人物身份,表达自然、得体、流畅,每段话不少于30个字。(6分)‎ ‎  答:‎ ‎    ⑴中学生:‎ ‎    ⑵中学教师:‎ 七、(60分)‎ ‎25.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得抄袭。‎ ‎ ‎ ‎2004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参考答案 ‎ ‎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  2.B  3.D  4.B    5. A  6.C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 8.B   9.B 10.D ‎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D  12.C     13.A   14.B 四,(18分)‎ ‎15.译文:⑴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⑵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⑶(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 ‎16.“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17.(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五,(18分)‎ ‎18.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大意答到即可)‎ ‎19.答:(1)书主人的命运(2)作书人的命运(3)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20.答:(1)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  (2)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  (3)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  (4)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 ‎21.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大意答到即可)‎ 六,(12分)‎ ‎22.1)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不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2)句去掉“并”字前的逗号,明确了“给予补偿”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 ‎23.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24. 略 七,(60分)‎ ‎25. 略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广东卷)‎ 第一部分(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罪孽    啮齿    涅槃   劣迹昭彰    蹑手蹑脚 B.闪烁    硕大    回溯   媒妁之言    数见不鲜 C.邂逅    亵渎    狡黠   不屑一顾    歌台舞榭 D.晋升    灰烬    觐见   进退两难    噤若寒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事实胜于雄辩 B.涵养    挺而走险    兵荒马乱    吉人自有天相 C.睿智    丰功伟绩    湮没无闻    不费吹灰之力   ‎ D.斡旋    喧宾夺主    强驽之末    风牛马不相及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南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    D.“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B.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    B.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    C.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    D.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 ‎6.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 A. 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 ‎ ‎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一10题。‎ 咖啡和茶 ‎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三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 ‎7.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种历史。‎ B、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在我国于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 C、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值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 D、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 ‎8.下列对“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和“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A.咖啡含有香精油、咖啡醇和1%—2%的咖啡碱,其价格十分昂贵,茶含有咖啡碱,还有茶单宁、维生素和芳香油等,是一种保健饮料。‎ B.咖啡和茶都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重要饮料,二者分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对世界饮料的重大贡献。‎ C、咖啡是黑色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D、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 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 C.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白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状况接近“碧螺春”,而和“祁红”有较大区别。‎ B.茶被自然数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C.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 D.咖啡和茶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B.  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     勾践说于国人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善则善矣                  D.  舜不穷其民力 ‎     此则寡人之罪也                樊哙侧其盾以撞 ‎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 ‎ ‎ 第二部分(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 ‎ ‎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 ‎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          。(苏轼《赤壁赋》)‎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三国演义》卷首词)‎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说树 吴冠中 ‎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与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阴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阴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着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两只手攀着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 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1]、太庙[2],依傍的是祖荫。‎ 注:[1]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 ‎    [2]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18.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4分)‎ ‎ ‎ ‎ ‎ ‎19.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4分)‎ ‎ ‎ ‎ ‎ ‎20、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据文章,加以概括。(6分)‎ ‎ ‎ ‎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 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 C.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 D.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以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 E.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 ‎ 六、(12分)‎ ‎22.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 ‎ ‎ ‎ ‎23.用不超过25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3分)‎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 ‎ ‎24.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分)‎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 ‎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了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了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 (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 ‎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至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D   2、C   3、D   4、B   5、A  6、B ‎7、D   8、C   9、C   10、A ‎11、B  12、C  13、A  14、B ‎ ‎ 四、(18分)‎ ‎15、(8分)‎ ‎(1)鲁定公听说这件事,离开席位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3分) ‎ ‎ 译出大意给2分,“促驾”译对给1分。  ‎ ‎(2)不知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呢?(2分) ‎ 译出大意给1分,“奚以”译对给1分。‎ ‎(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3分) ‎ 译出大意给2分,“穷”字译对给1分。‎ ‎16、(6分)   ‎ ‎(1)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4分)  ‎ 写出漂泊他乡、孤独寂寞,各给1分;写出“落日”与“秋风”一为虚景或喻意,一为实景,给1分;简要分析意境或简要赏析,意思答对即可,给1分。 ‎ ‎ (2)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2分)‎ 写出“心犹壮”、“存老马”等理由,给1分;写出“不怕病、不服老”或“希望为国效力”,给1分。‎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2分) ‎ 写出“思归客”、“片云”、“落日”等理由,给1分;写出“漂泊沧桑”、“报国无:、了,给1分。如不同意以上两种理由,另抒己见者,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17、(4分) ‎ ‎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 ‎(3)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2空,补写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若2小题全答,只给前面2小题评分。‎ ‎ ‎ 五、(18分)‎ ‎18、(4分)因为冬天的树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答出“体态魁梧”或者“绰约多姿”,或者两者皆答,给2分;答出“线结构之美”或“抽象美”,或者两者皆答,给2分。如果根据文意,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19、(4分)这句话可有多种理解,至少要写出两层意思。例如:第一层意思是,天坛和太庙所依傍的树荫来自祖宗留下来的大树,而非短时间所栽植的小树;第二层意思是喻意,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并非俊彦美女(或空头美术家)的急就而成。每层意思2分,意思答对即可。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20、(6分)  ‎ ‎①从乡情上或对故乡的感情上。(也可答成:老树是故乡的象征。)(2分) ‎ ‎②从历史角度或时间上。(也可答成:老树活得久长,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2分)  ‎ ‎③从艺术的角度。(也可答成: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2分)‎ 每个要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21、(4分)     B   E   每答对一处给2分。‎ ‎ ‎ 六、(12分)‎ ‎22、(3分) (1)阅览室80%的图书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图书损坏情况比较严重)(1分)    ‎ ‎(2)必须在学生中加强爱护图书的教育。(2分)   ‎ 写出图书损坏情况的结论,给1分;根据损坏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出深层次的结论,例如:图书室开放频率很高、图书更新速度太慢、学生比较热爱读书等,只要言之成理,可给2分。   ‎ ‎23、(3分)   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答出“学习西方”“本民族/中华民族。”“哲学思维传统”三处各1分,如果答“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给2分。超过规定字数,每4宇扣一分。‎ ‎24.(6分)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例如: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 七、‎ ‎25、(60分)评分标准与2003年全国高考题作文评分标准相同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湖北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 ‎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地方,并将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的答题卡上并收回。‎ 一、(18分,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 鞭笞    懈怠    舌苔    心旷神怡    百战不殆 ‎    B.隔阂    遗骸    弹劾    惊涛骇浪    言简意赅 ‎    C.癖好    薜荔    巨擘    穷乡僻壤    劈波斩浪 ‎    D.茁壮    罢黜    拙劣    咄咄逼人    相形见绌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恣意    虎视眈眈    迁徙    暴殓天物 ‎    B.陨落    蓬荜生辉    针砭    流言蜚语 ‎    c.赡养    毛骨悚然    烦燥    蓬头垢面 ‎    D.寒暄    好高鹜远    松弛    如火如荼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        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②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      特点和       优势。‎ ‎    ③在评价标准上,       要看数字,      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    A.稳固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    B.稳固    鲜明/明显    既/又 ‎    c.稳定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    D.稳定    鲜明/明显    既/又  ‎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孺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二、(12分,每小题3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太空行走 ‎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大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 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    7.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    8.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    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    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    9.“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    B.没有田可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    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 ‎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倒可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史。对仗①,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腾欲别除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曏②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太后默然而止。元忠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③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会太后不豫,张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④私议云:“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太后怒,下元忠、戬狱,将使与昌宗廷辨之。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说许之。太后召说。说将入,凤阁舍人南和宋璟壕谓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璟壕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及入,太后问之,说未对。元忠惧,谓说曰:“张说欲与昌宗共罗织魏元忠邪?”说叱之曰:“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⑤,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    (录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略)‎ ‎    注:①对仗:当廷奏事。②曏:从前。③承乏:充任(谦辞)。④戬:高戬,时任司礼丞。⑤台衡:指宰相。‎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    B.朕欲别除一官            除:革除。‎ ‎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    D.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 ‎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以为雍州长史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    B.户口逃亡且尽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C.乃谮元忠与戬私议云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    D.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      ①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      ②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      ③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      ④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宫,使证元忠 ‎      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      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元忠曾杖杀张易之的家奴,又曾阻止张易之的弟弟为雍州长史,二张因此限之入骨。‎ ‎    B.太后生病,张昌宗担心太后一旦去世,失去靠山,被魏元忠诛戮,因而设计陷害元忠。‎ ‎    C.凤阁舍人宋璟劝免张说伸张正义,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因此获罪,也是光荣的。‎ ‎    D.张说起先阿附张昌宗,参与了对魏忠元的陷害;后来由于宋璟的劝导,转变了立场,没有按张昌宗的意思加害元忠。‎ ‎ ‎ ‎ ‎ 第Ⅱ卷 (共108分,选择题共42分)‎ ‎ ‎ ‎  注意事项:‎ ‎  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  3.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尾两位数。‎ ‎ ‎ 四、(18分)‎ ‎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    译文:                                                     。‎ ‎    (2)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    译文:                                                     。‎ ‎    (3)附元忠立致族灭。‎ 译文:                                                     。‎ ‎ ‎ ‎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  答:‎ ‎ ‎ ‎ ‎ ‎ ‎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    (2)碧云天,黄花地,           ,北雁南飞。             ,总是离入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    (3)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 ‎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    一块怀表很老很老了。‎ ‎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理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起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灰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上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 ‎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呢。‎ ‎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 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 ‎(原载1990年3月号《散文》)‎ ‎    ★骆文(1915—2003),曾任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    18.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形象的内在特点。(限30字以内)(4分)‎ 答:‎ ‎ ‎ ‎    19.从文中看,“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有什么含意?(4分)‎ 答:‎ ‎ ‎ ‎    20.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 ‎ ‎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从全文看,这句话含有人到老年,只要有一种精神动力,仍能充满活力的寓意。‎ ‎    B.“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这是说,父亲一生辛劳,但—生清贫,除了这块表,什么也没有留下。‎ ‎    C.“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这段描写主要是反映作者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    D.“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作者通过拟设的泉路上父亲的这句发问,引出“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的自励之语。‎ ‎    E.父亲已经辞世了,“我”也“进入暮年”,“怀表很老很老了”,作品表现出一种时间无情、人生无奈的思绪。‎ ‎    答:(   )    (   )‎ 六、(12分)‎ ‎    22.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    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 ‎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    ④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答:‎ ‎ ‎ ‎    23.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    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    改为:‎ ‎ ‎ ‎    24.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  祖国是一座花园,                             ‎ ‎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 ‎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 ‎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 ‎ ‎ 七、(60分)‎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 ‎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湖北卷)参考答案:‎ ‎ ‎ ‎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  2.B  3.D  4.B  5.A  6.C ‎    二、(12分,每小题3分)    7.D  8.B  9.C  10.A ‎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D  12.C  13.B  14.D ‎    四、(18分)‎ ‎    15.(8分)    (1)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人能够取代薛季昶。  (2)不能用阿附邪恶、陷害忠正的手段达到免祸的目的。     (3)站在元忠一边会立即招致灭族之祸。‎ ‎    16.(6分)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第一问2分。只要说出所选择的字的好处即可,不要求说另一个字的不好。如有学生比较了高下,或认为两字都好,且言之成理,也应给分。但只说哪个字好,或两个字都好,没有回答为什么,不给分。     第二问4分。解释意思2分。把晨光说成夜景扣1分。舟次镇江是看不见海的。古人用“海”字与今人不同,此处不要求落实,故“海”字不设扣分点。分析情景关系2分。‎ ‎17.(4分)    (1)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2)西风紧  晓来谁染霜林醉 ‎    (3)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    五、(18分)‎ ‎    18.(4分)    ①惜时;②敬业;③勤奋;④俭朴。 ‎ ‎    19.(4分)    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①虽已年迈,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此为“追赶”之意)②永葆青春,像父亲那样积极进取。呲为“晨曦”之意)‎ ‎    20.(6分)    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①作用: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凸显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精神的感悟。②好处:由表及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   21.(4分)    A  D ‎    六、(12分)‎ ‎    22.(3分)    ⑤②①④③‎ ‎    23.(3分)    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    或: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短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可以添加必要的成分和词语。‎ ‎    24.(6分)    第一句的比喻领起下面三句的比喻,构成递降关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喻合理贴切。‎ 七、作文(60分)‎ ‎    25、(60分)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等级评分标准 ‎ 基础等级50分 ‎ ‎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官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 ‎ ‎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 ‎ ‎ ‎200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湖南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假jiǎ   暑假  假嗓子  假以辞色  假模假式 ‎ B.供gòng  口供  供销社  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 ‎ C.角jiǎo   角膜  唱主角  钩心斗角  凤毛麟角 ‎ D.冠guān  皇冠  冠心病  衣冠楚楚  冠盖相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彗星  白炽灯  莘莘学子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 B.艺苑  入场券  如雷灌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 D.精湛  孵化器  洞若观火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________,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________。‎ ‎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________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________。‎ ‎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________我承认它很有价值,________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 C.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 B.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 D.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  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证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证的研究,发现这一证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 ‎7.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 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 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8.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 ‎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 ‎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 ‎9.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即东方医药学不光指汉族、藏族的医药学。‎ ‎ B.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 ‎ C.原来人体中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各自独立,没有联系。‎ ‎ D.现代西医学已经能够从分子水平阐述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 ‎ B.西方许多国家对古老的中医学正逐步地从排斥转向理解,看来,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 ‎ 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 ‎ D.西医学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医学,尽管它对很多问题仍然解释不清,对有些病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放 鹤 亭 记 苏轼 ‎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B.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⑴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   译文:                                                                    ‎ ‎ ⑵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   译文:                                                                     ‎ ‎ ⑶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   译文:                                                                      ‎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  第四句,                                                                  ‎ ‎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⑴周任有言曰:“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⑵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书怀》)‎ ‎ ⑶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 ‎  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 ‎  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曼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 ‎  并且你不但不须约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书是理想的伴侣,但你应得带书,是在火车上,在你住处的客室里,不是在你独身漫步的时候。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歌德说,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 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行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节选自《巴黎的鳞爪》,略有改动)‎ ‎18.填空。(2分)‎ ‎  作者认为,要领略作客山中的妙处,你                  ,                  ,不必带书。‎ ‎19.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 ‎  “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世界上的人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偏偏提到这几种人?为什么用“扮”、“装”这两个字眼?‎ 答:                                                                        ‎ ‎                                                                       ‎ ‎20.在畅叙如何领略作客山中的妙处之后,作者在最后一段做了怎样的拓展与深化?(6分)‎ 答:                                                                          ‎ ‎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胡适曾经说过,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爱”、“自由”、“美”。对爱、对自由、对美的讴歌正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 B.一个“你”字频频出现在文章中,不仅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而且使人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 C.作者以空间为序,写澄蓝的天空、山罅里的泉响……在对美好自然的描摹之中,含蓄地歌颂生命、礼赞青春。‎ ‎ D.文章第三段写山泉,一连用了几个“流”字,既写出了山泉的悠长,又写出了它恢弘的气势,营造了物我一体的意境。‎ ‎ E.这篇文章联想丰富、组合自由、气韵生动,尽管不无“西化”的色彩,但汉语的优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六、(12分)‎ ‎2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4分)‎ ‎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答:                                                                        ‎ ‎                                                                            ‎ ‎23.根据下面的提示,仿写句子。(4分)‎ ‎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  海对山说:‎ ‎                                         。‎ ‎24.用饱含激情、简洁有力的语言,为“青春万岁”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写几句串台词,引出下面的节目。(不超过60个字)(4分)‎ ‎                                                                          ‎ ‎                                                                              ‎ ‎                                         下面请听大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的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除诗歌之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 ‎ ‎ ‎ ‎2004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  2.C  3.C  4.A    5.B  6.D 二,(12分,每小题3分)‎ ‎7.B 8.C    9.D  10.A   ‎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   12.A      13.C    14.D 四,(18分)‎ ‎15. (1)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2)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16.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17.(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五,(18分)‎ ‎18.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不须约伴 ‎19.答:在作者眼中这几种人在装束上是最无拘无束的,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最自由的。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像牧童等人那样自由,那样接近大自然。‎ ‎20.答: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既深奥又浅易;只要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大自然;大自然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指示我们的人生方向。‎ ‎21.C D 六,(12分)‎ ‎22.答: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23.你高耸挺拔,稳重坚强,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 ‎24. 略 七,(60分)‎ ‎25. 不拟标准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江苏卷)‎ 第一卷(选择题  共42分) ‎ 一、(18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拜谒    哽咽    液晶    弃甲曳兵    奖掖后进 ‎ ‎   B.虔诚    乾坤    掮客    潜移默化    黔驴技穷 ‎ ‎   C.山麓    贿赂    辘轳    戮力同心    碌碌无为 ‎ ‎   D.阡陌    悭吝    翩跹    谦谦君子    牵强附会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晦涩    待价而估    茶毒生灵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   B.杜撰    杀一儆百    欲盖弥彰    胜不娇,败不馁 ‎ ‎   C.斑驳    集腋成裘    毛骨悚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   D.端祥    轻歌曼舞    焕然一新    玉不琢,不成器 ‎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 ‎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 ‎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 ‎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②分91j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 ‎   A.终身  辨认   品尝 ‎ ‎   B.终身  辨别   品评 ‎ ‎   C.终生  辨别   品尝 ‎ ‎   D.终生  辨认   晶评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 ‎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 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 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l:b-'-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严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 ‎7.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 ‎8.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 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 C.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 D.“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 ‎ ‎9.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气冰”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气冰”存在的可能。 ‎ C.开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气冰”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 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 三、(12分,每小题3分) ‎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勣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勣恶亶为人,辞不答。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勃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帝谓勣曰:“‎ 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勣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勣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然之,命勣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勣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勣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以疾卒,年七十九。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 ‎                                                 (节选自《宋史·徐勣传》)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 ‎   B.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 ‎   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        沮:阻止 ‎ ‎  D.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更:经过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蔡京以官僚之旧 ‎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  B.推讲而力行之耳 ‎ ‎       连衡而斗诸侯   ‎ ‎   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 ‎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 ‎   D.以疾卒,年七十九 ‎ ‎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 ‎   ①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 ‎   ②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   ③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 ‎   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 ‎   ⑤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 ‎   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 ‎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廷发兵讨伐交趾时,转运使发布官文,徐勣应命从军。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崎岖险阻,服役的人大多逃避。徐勣同情他们,为使一千多个被捉来的人免遭杖责而据理力争。 ‎ ‎   B.徐勣一向关心百姓疾苦。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地生财、理财、用财。 ‎ ‎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勋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 ‎   D.皇帝曾命令徐勋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劫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 第二卷(共108分) ‎ 四、(18分) ‎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     (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 ‎     译文:                                                       ‎ ‎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 ‎     译文:                                                       ‎ ‎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 ‎     译文:                                                         ‎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                           征人怨    柳中庸 ‎ ‎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 ‎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 ‎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 ‎   答:                                                             ‎ ‎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 ‎   答: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   (1)战战兢兢,         ,              。(《诗·小雅·小曼》) ‎ ‎   (2)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 ‎   (3)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 ‎                                   草堂·诗魂 ‎ ‎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 ‎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 ‎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 ‎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jb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 ‎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 ‎18.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 ‎ 答: ‎ ‎19.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 答: ‎ ‎20.(6分) ‎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 答: ‎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 答: ‎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 ‎                                                         答:[    ][    ]六、(12分) ‎ ‎22.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4分) ‎ ‎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 ‎23.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4分) ‎ ‎      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系我国红学界后起 ‎ ‎①                     ② ‎ 之秀,  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 ‎ ‎     ③            ④ ‎ 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 ‎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 ‎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 ‎①                                                               ‎ ‎②                                                               ‎ ‎③                                                               ‎ ‎④                                                               ‎ ‎24.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 ‎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 ‎ ‎                                                                         ‎ 七、(60分)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 ‎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 ‎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 ‎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 ‎ ‎    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 ‎ ‎ ‎ ‎ ‎ ‎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江苏卷)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D   2.  C   3.  D  4.  A  5.  B  6. C ‎ 二、(12分,每小题3分)‎ ‎7.  C   8.  B   9.  A   10. D ‎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 B   12. A   13. A   14. D 四、(18分)‎ ‎15.①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②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③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    16.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    17.①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②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③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五、(18分)‎ ‎18.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    19.⑴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⑵杜甫的苦寒人生 ⑶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    20.⑴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⑵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    21.B D 六、(12分)‎ ‎22.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    23. 转换的要点: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 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 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 ④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 ‎    24.略 七、(60分)‎ ‎25.作文(略)‎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辽宁卷)‎ ‎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同胞(pāo)    澎湃(pài)    哺(pǔ)育    扒(pá)窃 B.萝卜(bo)    因为(wèi)    其(qí)他    潜(qián)力 C.素质(zhì)    血脂(zhǐ)    祛(qū)除    挣(zhēng)扎 D.烧柴(chái)    刚才(cái)    裁(cái)剪    豺(cái)狼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人里,发人深思。‎ B.说起去年发生的那件事,两个人脸上依如往常,目光中带着幽怨和冷漠,相对许久许久。‎ ‎   C.明年,他只打算完成一部电视剧本,其他的事不想做。关于电视剧本的详细情况,他说,不易过早泄密。‎ ‎   D.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橙橙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   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岫岩古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 ‎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   A. 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   B. 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   C. 回溯     步子     因为     场所 ‎   D. 上溯     步伐     因为     场合 ‎   5.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   C.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20世纪80年代,“网际互联协议”使得人们可以连接任意两台计算机,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因特网——在全球蔓延开来。20世纪90年代,随着“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出现,人们可以链接任意两个文件,这样,一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兼大卖场般的万维网在因特网上迅速形成。到了今天,新的协议又出现了,它就是“网格协议”。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伊恩·福斯特说:“人类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未来,计算机资源的实际位置已不再重要。”福斯特和南加州大学信息学院的卡尔·克塞曼是网格计算领域的先驱者,他们主张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而且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这种协议是实现网格计算的基本条件,因为它能够保证异构系统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能够使家庭和公司的计算机有能力进入到网络中寻找和调用资源而       。他们与其他人一起开发了Globus Toolkit这种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的网格计算软件,并使之成为实际上的网格计算标准,也就是网格协议。‎ ‎   克塞曼说:“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应急小组的领导,正在处理一起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事故,你可能想要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如泄漏物中含有哪些化学物,预报的天气状况如何,它们对事故处理有什么影响,现在的交通状况怎样,它对疏散线路有什么影响……‎ 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而如果采用网格计算,问题的解决将变得易如反掌。网格协议不但为人们发现、访问和调用几手所有的在线资源提供了标准的平台,而且也为安全和认证等要求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网格计算技术的最直接应用之一是网格计算机的研制和开发。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建造很多台网格计算机,它们都得到了许多汀业巨头,如IBM公司、SUN公司和微软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所有这些计算机都采用了GlobusToolkit,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地震工程学等领域。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8800万美元建造的Tera Grid就是这样的一台网格计算机。它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设计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l万亿次浮点运算,建成后将成为当今地球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之一。‎ ‎   由于福斯特和克塞曼对网格计算的巨大贡献,他们关于网格计算协议和标准的工作开始于1995年,因而,加利福尼亚通信和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拉里·斯马尔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称1995年为网格计算运动的起始年。福斯特和克塞曼的工作使得网格计算变得现实可行。随着网格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能随时随地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功能异常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等诸多资源的全面共享。‎ ‎   7.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格协议实际上是一种网格计算标准。‎ ‎   B.网格协议使人们能够链接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等许多东西。‎ ‎   C.网格协议能够确保异构系统工作协调。‎ ‎   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 ‎   8.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人文中第二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   A.不在乎与对方的计算机是否连接 ‎   B.不在乎对方的计算机位于何处 ‎   C.不在乎对方的资源是否在线 ‎   D.不在乎对方是否签署了网格协议 ‎   9.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网格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   B.网格计算机与网络资源的全面共享 ‎   C.网格计算机与网格计算技术 ‎   D.网格协议及网格计算方法 ‎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与网格计算相类似的电网是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的异构工作系统,它工作起来像单一系统那样协调。‎ ‎   B.网际互联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特网上登录步骤繁琐和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   C.有了网格计算机,应急小组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处理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等事故,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   D.今天的因特网由于没有网格协议的支持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 ‎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日:“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   [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②讟:怨恨。③台使:六朝时推朝廷使者。‎ ‎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轨遂投城遁走              投:投奔 ‎   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   济:渡河 ‎   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虑,忧患 ‎   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祟 ‎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伺的一组是 ‎   A.咸去乃见思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   B.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   C.罴为没食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   D.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   ③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 ④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   ⑤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总是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   D.王罴作战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镇守华州时,他竟欲与神武帝拼命。‎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   (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3分)‎ ‎   ‎ ‎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3分)‎ ‎   ‎ ‎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苏拭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   ‎ ‎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   ‎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西厢记》)‎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认识自我” 纪伯伦 ‎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   18.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4分)‎ ‎   ‎ ‎   19.回答下列问题。(6分)‎ ‎   (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2分)‎ ‎   ‎ ‎   (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   ‎ ‎   20.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   ‎ ‎   21.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4分)‎ ‎   ‎ 六、(12分)‎ ‎   22.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4分)‎ ‎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 ‎   23.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开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句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4分)‎ ‎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波及到京津唐地区。这一地区是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屯遗址进行发掘,1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作过调查……‎ ‎   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                  。‎ ‎   24.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       ;       ,‎ ‎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   七、(60分)‎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   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   ‎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18分,每小题3分)‎ ‎   1.B 2.A 3.C 4。B 5.D 6.C 二、(12分,每小题3分)‎ ‎   7.D 8.B 9.A 10.B 三、(12分,每小题3分)‎ ‎   11.A 12.C 13.D 14.B 四、(1.8分)‎ ‎   15.(6分)‎ ‎   (1)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刺史一职。(3分)译出大意给1分;“遗”译为表示“给予”一类的意思,给1分;“全”译为表示“完整”、“保全”一类的意思,给1分。‎ ‎   (2)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3分)译出大意给1分;“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信誉卓著)”等,给1分;“不少诸州”译出比较关系,给1分。‎ ‎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满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   17.(4分)‎ ‎   (1)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2)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3)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   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五、(18分)‎ ‎   18.(4分)‎ ‎   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 ‎   答案包括以上画线的四个要点,按顺序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即给1分。‎ ‎   19.(6分)‎ ‎   (1)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2分)‎ ‎   只答“丑陋”一类概括性词语而无具体描述不给分,只答出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1分。‎ ‎   (2)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4分)‎ ‎   答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赛艾姆外貌”的给1分,答出“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的给2分,答出“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心中拼接(组合)而成”的给1分。答案不必拘泥,意思对即可。‎ ‎   20.(4分)‎ ‎   作者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一本正经”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认识”过程,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更是幽默风趣,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上的严肃的人生思考。‎ ‎   只答出寓庄于谐的基本内涵或只举出实例却没有对寓庄于谐进行阐释的给2分。能够联系文中实例对寓庄于谐作具体赏析的给4分。‎ ‎   21.(4分)‎ ‎   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本质)‎ ‎   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物形象的意义)‎ ‎   答出人物形象本质的给2分,答出人物形象意义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六(12分)‎ ‎   22.(4分)‎ ‎   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意思答对,表意完整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超过规定字数,每4字扣1分。‎ ‎   23.(4分)‎ ‎   是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并波及到京津唐地区的旨在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古文化的辽西区。‎ ‎   内容每遗漏一处扣1分,不是长句的扣2分,句中使用标点的扣2分。扣分不能超过4分。‎ ‎   24.(4分)‎ ‎   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一致,构成排比,给2分。每句的内容具有小中见大的逻辑性,给2分。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不完全一致,扣1分。语句生硬,不通顺,扣1分。‎ 七、(60分)‎ ‎   25.(60分)写作 ‎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   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天津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至6页,第II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 ‎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真谛         取缔              孝悌              瓜熟蒂落                     有的放矢 B. 包庇         奴婢              媲美              筚路蓝缕                     刚愎自用 C. 驿站         后裔              臆断              神采奕奕                     自怨自艾 D. 嗜好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抱负        威慑              流芳百世              源远流长 B. 寒暄         署名              曲意逢迎              各行其事 C. 偏袒         蒙昧              重蹈覆辙              积腋成裘 D. 学藉         暴躁              浮想联翩              山清水秀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     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 “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      这里的民俗艺术。‎ ‎③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展示         观赏              即使/也 B. 展现         参观              即使/也 C. 展现         观赏              尽管/但 D. 展示         参观              尽管/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 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C.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D. 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 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 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技术跨越发展是指后进国家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开展自主创新,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应用、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实现迅速追赶。‎ ‎    历史已经证明,技术跨越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技术和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再转移到北美,无不是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并实施反向工程,向国际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了针对欧美的技术和经济赶超。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在不少技术领域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仿效日本技术创新模式,也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发达国家,但是,他们采用了跨越策略,现在一举成为电信产业先进国,出现了爱立信、诺基亚等世界知名公司,这些国家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也名列前茅。‎ 近年来,技术跨越策略也受到一些国际机构的重视。世界银行在其1998—1999年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说,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产之日,正是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好机遇 ‎。在电信领域,吉布提、马尔代夫、毛里求欺和卡塔尔等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新技术,它们跨越了金属导线和信号模拟阶段,实现了电信网络数字化。而先进工业化国家仍有半数电话网络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 ‎    我们对绿色革命记忆犹新。绿色革命首先发生在南亚,是发展中国家利用世界知识宝库实现农业技术跨越的一个范例。绿色革命发祥地印度很快成为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出口国。由于推广绿色革命,亚洲和南美的粮食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增加了一倍以上。‎ 事实上,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全面或者局部地运用了技术跨越策略。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因为发展中国家普遍运用跨越策略,世界经济力量正在从北向南和从西向东转移。英国和美国实现工业化所花的时间分别为150年和100年,而亚洲仅用了不到一代(三十年)的时间。约占世界人口30%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从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内实现了人均收入倍增。世界银行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达5—6%,这意味着,它们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从1992年的16%提高到那时的30%。这些数字说明发展中国家将通过技术跨越达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7. 下列对“技术跨越发展”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后进国家采用技术跨越发展策略,是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 B. 后进国家吸收世界先进技术是实现技术跨越发展的前提之一。‎ C. 后进国家直接应用、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是技术跨越发展的目的。‎ D. 后进国家实现技术跨越发展,可以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形成优势产业。‎ ‎8. 文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从1992年的16%提高到30%的依据,正确的一项是 A. 亚洲和南美的粮食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增加了一倍以上。‎ B. 亚洲实现工业化仅用了不到美国所花时间的三分之一。‎ C. 约占世界人口30%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从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内,实现了人均收入倍增。‎ D. 世界银行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达5—6%。‎ ‎9. 下列对“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好机遇”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有着技术跨越发展的巨大空间。‎ B. 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可以向国际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C.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采用新技术,实现技术跨越发展。‎ D. 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产之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世界知识宝库,实现技术跨越发展。‎ ‎10.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将造成先进工业化国家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 B. 后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技术差距,是可以通过技术跨越发展来缩小或消灭的。‎ C. 后进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跨越发展反超先进工业化国家。‎ D. 技术跨越发展策略的实施,将会使世界技术和经济中心再次发生转移。‎ ‎ ‎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 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大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大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    大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大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 B. 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属:连接。‎ C.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             及:达到。‎ D. 召彰诣行在所                    诣:前往。‎ ‎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太祖尝问诸子所好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B. 尔其戒之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   C. 虏乃退散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D. 斩首获生以千数          以地事秦,犹报薪救火 ‎13. 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① 数从正伐,志意慷慨。‎ ‎② 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 “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 “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 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 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杀猛兽。‎ B. 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军,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C. 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 D. 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第II卷(共108分)‎ 注意事项:‎ ‎1.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 ‎ ‎ ‎ ‎ ‎ ‎ ‎ ‎ ‎ 四.(18分)‎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译文:                                   ‎ ‎(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译文:                                   ‎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译文:                                   ‎ ‎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论语·为政》)‎ ‎(2)云销雨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春从心出     刘心武 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经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8. 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4分)‎ ‎    答:                                                 ‎ ‎19.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    答:                                                 ‎ ‎20. 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分)‎ ‎    答:                                                 ‎ ‎21. 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B. 文章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主线,脉络清晰,篇末以点睛之笔,揭示了“春从心出”的深刻含义。‎ C. 第三段中“琴弦般颤动的情愫”是指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语言新颖、贴切、形象。‎ D. 第四段中作者对“以往”和“如今”“害怕走进书店”的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突出如今生命水平的提高。‎ E. 作者巧妙地以“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比喻往昔岁月的痕迹,以“沙石硌牙”比喻阅读时遇到别字时的感受。‎ 第:【    】【    】     ‎ ‎ ‎ 六.(12分)‎ ‎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删减文字,不得改变语意)(2分)‎ 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 ‎                                              ①‎ 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04年起改为半月刊。‎ ‎           ②‎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23. 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4分)‎ 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  24.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童年是旭日,                                                     ‎ 老年是夕阳,                                                     ‎ 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                                       ‎ 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 ‎ ‎ 七.(60分)‎ ‎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 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 立意自定。③ 文体自选。④ 题目自拟。⑤ 不少于800字。⑥ 不得抄袭。‎ ‎ ‎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入填写)‎ 基础等级50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总分 评卷人 内容25分 ‎25—21‎ ‎20—16‎ ‎15—11‎ ‎10—0‎ ‎ ‎ ‎ ‎ ‎ ‎ ‎ ‎ ‎ ‎ ‎ ‎ 表达25分 ‎25—21‎ ‎20—16‎ ‎15—11‎ ‎10—0‎ ‎ ‎ ‎ ‎ ‎ ‎ ‎ ‎ 发展等级10份 ‎10—9‎ ‎8—7‎ ‎6—4‎ ‎3—0‎ ‎ ‎ ‎ ‎ ‎ ‎ ‎ ‎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C    2. A    3. C    4. B    5. B    6. D 二.(12分,每小题3分)‎ ‎7. C    8. D    9. B   10. A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 C    12. B    13. D    14. D 四.(18分)‎ ‎15.(8分)‎ ‎(1)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2)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 ‎(3)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16.(6分)‎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17.(4分)‎ ‎(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3)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五.(18分)‎ ‎18.(4分)‎ ‎① 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 ‎② 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 ‎③ 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 ‎19.(4分)‎ ‎① 人生如书,书如人生。‎ ‎② 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 ‎③ 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20.(6分)‎ ‎① 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 ‎21.(4分)‎ A    D 六.(12分)‎ ‎  22.(2分)‎ ‎① 改为: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 ‎② 改为: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 ‎23.(4分)‎ ‎    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 ‎24.(6分)‎ 略 ‎ ‎ 七.(60分)‎ ‎25.(60分)写作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发展等级10分 ‎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⑵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⑶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⑷ 材料丰富 ‎⑸ 形象丰满 ‎⑹ 意境深远 ‎⑺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⑼ 文句有意蕴 ‎⑽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⑾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 有个性特征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浙江卷)‎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泊车(bó)    船舶(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 ‎  B.招徕(lái)    青睐(1ài)    切磋(qiē)    雕栏玉砌(qì)‎ ‎  C.拙劣(zhuō)    罢黜(chù)    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 ‎  D.宿敌(sù)    星宿(xiù)    恰当(dāng)    螳臂当车(d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耗费    坐标系    仗义执言  忧柔寡断 ‎ ‎  B.疏浚  度假村    良晨美景  各行其事 ‎  C.渲染  编辑室  饥肠漉漉  枉费心机 ‎  D.弹劾  协奏曲    融会贯通  志大才疏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_。‎ ‎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  A.申述  食言  但/而    B.申述  失言  不过/也 ‎  C.申诉  失言  但/而    D.申诉  食言  不过/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 ‎  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 越来越多。‎ ‎  C.人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 ——(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二.(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和许多的生命现象一样,免疫系统也有两面性,它不但能排除外来因素的侵袭,又能因免疫系统的失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时,免疫力低下,机体易患病;但当免疫力过强时,也会导致疾病产生。‎ ‎    超敏反应(1lypersen-sitivity response)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诱发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sensibiligen),如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植物花粉和动物毛皮、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染料、生漆和多糖等物质,此外受电离辐射、烧伤等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以成为过敏原。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典型的如哮喘病,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超敏反应又分很多类型,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都是超敏反应的表现。‎ ‎    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有针对多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但它们的效价很低,因而不足以破坏自身正常成分,但却可以协助清除衰老蜕变的自身成分,故有人称之为“生理性抗体”。在健康人中,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后有50%以上的人有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但是,自身免疫反应如果达到一定强度以致能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antoimmune disease)。如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病在内的自身免疫病有数十种之多。它的发病因素受到遗传、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年龄、性激素等影响。其中,患者又以女性患者居多。不少自身免疫病目前尚无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有些还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    免疫系统的完整性是机体免疫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的基本保证。但免疫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可能发生缺陷,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免疫障碍称为先天性或原发性免疫缺陷,如原发性B淋巴细胞缺陷造成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特征是血循环中缺乏B淋巴细胞及丙种球蛋 白。由后天因素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称为获得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最典型的即艾滋病及一些恶性肿瘤o ‎7.对“过敏反应”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  B.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差异和遗传带来的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超敏反应,如哮喘病。‎ ‎  C.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  D.过敏反应是由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青霉素等过敏原诱发的超敏反应。‎ ‎8.根据原文,下列明显属于免疫力过强引起的疾病的一项是 ‎  A.衰老蜕变    B.类风湿病 ‎  C.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D.艾滋病 ‎9.下列对“因免疫系统的失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自身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就可能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引发某种自身免疫病。‎ ‎  B.免疫系统的失控导致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增高,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  C.免疫系统各个部分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  D.免疫系统发生的缺陷有可能导致艾滋病及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生。‎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可以诱发超敏反应。‎ ‎  B.在健康人中,青年人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比老年人低。‎ ‎  C.一般说来,患自身免疫病的男性比女性少。‎ ‎  D.自身免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仍属不治之症。‎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其言与我多合。”‎ ‎    叉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迁太常丞、知鼎州。州杂蛮?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君至而叹日:“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日:“?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君日:“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摹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日:“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本文有删节)    ‎ ‎【注】①蛮(上延下虫)(dàn):南方少数民族名。②(左赞右阝)(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 ‎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家歙州    家:定居。‎ ‎  B.君行坏堰    坏:使……毁坏。‎ ‎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    知:主持、执掌。‎ ‎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    可:符合、适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 ‎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B.至君特选以材 ‎    以金笼进上 ‎  C.瓮满辄出而焚之 ‎   君子博学而H参省乎己 ‎  D.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  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  ②君政既行,盗皆亡人他境 ‎  ③堰成,岁谷大丰 ‎  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 ‎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白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司马迁《报任安书》)‎ ‎  (2)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五.(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8—21题。‎ 白鹤翔集的记忆    刘长春 ‎    一条弯弯扭扭很窄的路,牵引着我们走进山中。抬头望山,四围皆松,它们都很寂寞,远离了村庄、市井,一株一株独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也许因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触吧,发出松涛的响声。声因风而鸣,其来也忽,其去也飘,有如天籁,我也听见了。久听不厌者,应该是山里人。古人却说:“然非清心人不能听,非会心人不能解。”又有谁能听、能解的?‎ ‎    意外地看见了委羽洞。心头一惊,听老者说过,这是仙人修炼的地方,称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委羽”典出后周刘奉林,他于山中学道,能闭气,三日不息。据说,他吞吐一口气,风走云卷,能控飞鹤上升,群鹤拍打着翅膀,却不再飞翔,停在空中不动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时光流逝,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能够控制白鹤不再飞走的仙人,大概不会再有了。也许,旧说也成了一种传奇。‎ ‎    因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作了他们的向导。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有尽头。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然后又听得“丁冬——丁冬"的滴水声,荡漾于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再往前走,有浅水,越走越深,心却越来越虚,拔脚出洞,不知洞深几许。‎ ‎    出得洞口,再看周围的山,虽不高,却伏龟蹲虎,气概不凡。山凹一侧,有一个水池,不大,形同弯月,如我后来在敦煌呜沙山看见的月牙泉。那水极蓝,不能见底,像一位从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梦,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鱼,草在飘飘忽忽,鱼在浮浮沉沉。扔一块小石子,只看见水花听不见声。忽地,惊起一池白鹤。聚集在池边的,休憩于树间的,站立于岩上的,成千上万的白鹤飞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蓝天。白鹤或舞或翔或独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远处观赏的。若要“零距离"人鹤相处,人先得学会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样,爱鹤如子。分明是我们惊吓了它们,我抬起头来,用目光向它们致歉,却看见它们悠闲地拍打着翅膀,恍若千万双生命之手,饱蘸着浓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笔画在天空的大纸上书写着逆入、平出、左倾右斜、重叠、穿插与回峰……鹤鸣于天,几声呖呖——滴下来的几点墨汁,洒落在我的心头,又在另一张宣纸上渗透开去。‎ ‎    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脑海中的画面与记忆。‎ ‎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改变。只是改变了不应该改变的东西,这才匪夷所思。‎ ‎    我听说,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那阵子,村里村外的劳力都上山了,把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树都砍光了,开山种粮。旧日的方志上说“长林郁郁,幽涧泠泠”。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白云千载空悠悠”。看来,我应友人之嘱,题写的“鹤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种虚假的点缀。‎ ‎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杰耶娃那样:“就会跪下来……”‎ ‎18.二、三两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4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  答:‎ ‎19.从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鹤池环境有哪些变化?(各不超过15个字)(4分)‎ ‎  答:(1)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四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共6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一段段末“又有谁能听、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至今没有人能够听懂它,理解它。‎ ‎  B.第二段写到委羽洞命名的缘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读性,与下文描写白鹤翔集的情景相映衬。‎ ‎  C.第四段段末,运用比喻手法,虚实相间,既刻画白鹤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现书法的行云流水。‎ ‎  D.本文引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强调了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构成亲密的伙伴关系。‎ ‎  E.本文以白鹤为线索,由回忆写到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道教衰落、白鹤远离的遗憾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    答:【    】【    】‎ 六.(12分)‎ ‎2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3分)  ‎ ‎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o ‎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o ‎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  答:二十四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爱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下面是一段关于血液传播的报道,请根据文  意写出两条防范爱滋病的结论性意见。(4分)‎ ‎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或血液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  生命,但是如果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血液制品如VIII因子  浓缩剂是从许多供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因此污染HIV的机会更大。美国供血者中约6%带有HIV,故上  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Ⅷ因子浓缩剂曾在世界各地的血友病患者中造成感染。法国一个血液中心  被HIV污染,导致几千名受血者感染爱滋病。现在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如果供血者  感染HIV后,供血时处于窗口期,则查不出HIV抗体。目前尚不能对所有供血者检测HIV抗原,因为检测  HIV抗原设备复杂,费用昂贵。‎ 鉴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 ‎  (1)根据语意仿写。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 ‎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一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 ‎ ‎ ‎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    1.B    2.D    3.A    4.B    5.C    6.C 二.(12分,每小题3分)‎ ‎  7.C 8.B    9.B    10.D 三.(12分,每小题3分)‎ ‎  11.B    12.A    1 3.C    14.D 四.(18分)‎ ‎  15.(8分) ‎ ‎    (1)(许逖)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    (2)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    (3)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  1 6.(6分)‎ ‎    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  17.(4分)‎ ‎    (1)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    (2)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    (3)商女不知亡国恨    不尽长江滚滚流 五.(18分)‎ ‎  18.(4分)‎ ‎    野性、神秘、幽黑、深邃、寂静。‎ ‎  19.(4分)‎ ‎    (1)四围皆松,池水幽深,白鹤翔集。(2)四周没树,鹤池没水,白鹤远离。‎ ‎  20.(6分)‎ ‎    含义: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祈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 ‎    表达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  21.(4分)‎ ‎    B    D 六.(12分)‎ ‎  22.(3分)‎ ‎    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  23.(4分)‎ ‎    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慎重;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要加强和完善。‎ ‎  24.(5分)‎ ‎    (1)(略)‎ ‎    (2)(略)‎ 七.(60分)‎ ‎  25.(60分)写作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重庆卷)‎ 第一部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远岫   刺绣   衣袖   秀外慧中   乳臭未干 ‎   B.老妪   曲直   祛除   趋炎附势   屈打成招 ‎   C.涕泪   抽屉   警惕   风流倜傥   替罪羔羊 ‎   D.露脸   简陋   痔瘘   漏网之鱼   镂骨铭心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零售    语重心长    直抒胸意    礼义之邦 ‎   B.怠慢    励精图治    以德抱怨    语无轮次 ‎   C.枢纽    夜郎自大    招致非议    五色斑斓 ‎ ‎   D.敲诈    变本加厉    风餐露宿    挑肥捡瘦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XX公司已被我们收购,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          和管理工作。‎ ‎   ②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错,广告宣传也做了不少,但营业额一直很低。   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 ‎   ③这些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必须抓紧干,            早一点完成任务。‎ ‎   A、接收 看来尽量 B.接收 可见 尽快 ‎   C、接洽 看来尽量 D.接洽 可见 尽快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 ‎ ‎   C. 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 ‎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 ‎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 ‎   C.“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 ‎   D.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6.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 ‎   B.“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 ‎   C.这首诗将两种相互对立的行为——“离别”与“相逢”,两种不同的情感——“伤心”与“庆幸”平列,展示爱情的美好与纯真,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 ‎   D.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 ‎    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7.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 ‎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 ‎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 ‎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8.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 ‎ ‎   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 ‎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运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 ‎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 ‎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9.下列对“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不能因为泰讷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 ‎   B.泰讷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绝望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讷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 ‎   C.我们一旦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也就起到了它的警告作用。 ‎ ‎   D.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 ‎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 ‎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 ‎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    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①性沈忌,内恶诸李,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帝感其言。义师兴,端在河东,吏捕送长安。帝入京师,释囚,引入卧内,擢秘书监。‎ 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端请假节招谕,乃拜大将军,为河南道招慰使。即传檄州县,东薄海,南捷②淮,二十余州遣使顺附。次谯州,会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无所归,计穷彷徨。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委端去,端乃杀马宴大泽中,谓众曰:“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众号泣不忍视,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行五日,饿死十四三。遇贼,众溃,从者才三十余人,遂东走,撷鳖豆③以食。端持节卧起,叹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纵其下,令去,毋俱没。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时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印绶召端,解所服衣以赠。端曰:“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见。”即焚书及衣,因解节毛怀之,间道走宜阳,历崖峭榛莽。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帝闵之,复拜秘书监。出为梓州刺史。散禄禀周孤穷,不为子孙计。贞观元年卒。‎ ‎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忠义》)‎ ‎   注:①上:指隋炀帝。②捷:连接。③鳖豆:豆名,又名野绿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次谯州,会亳、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次:顺着 ‎   B、端持节卧起节:符节,古代用作凭证 ‎   C.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勒:统率 ‎   D.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及:言及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   B.道塞,无所归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C.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       苟得闻于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夏侯端“体恤麾下”和“不污贼官”的一组是 ‎   A.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          因解节毛怀之 ‎   B.遂东走,撷鳖豆以食                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 ‎   C、纵其下,令去,毋俱没              非持首去不可见 ‎   D.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      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端是梁朝尚书夏侯详之孙,曾在隋朝为官。高祖未显贵时,和他是朋友。义军兴起,夏侯端被官吏捉住送往长安。高祖攻入长安后,把他释放出来,委以要职。‎ ‎   B.在毫、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后,夏侯端部走投无路,其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抛弃夏侯端离去。夏侯端愿把头给他们换取富贵,被制止;又下令让部下离去,以保全他们的性命。‎ ‎   C.夏侯端坚持操守。王世充派人以官职相诱,夏侯端严辞拒绝,怀揣节毛,从小路选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朝廷。 ‎ ‎   D.夏侯端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把他的俸禄、口粮拿出救济孤儿和穷人,不为子孙留下财产。‎ ‎ ‎ 第二部分 ‎ ‎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   1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   (1)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文:                                                       ‎ ‎   (2)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 译文:                                                       ‎ ‎   (3)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 译文:                                                       ‎ ‎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 ‎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 ‎   (2)体现的思想情趣:                                           ‎ ‎   (3)如何体现的: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1)故曰:                 ,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兵法·主谋攻》) ‎ ‎   (2)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粱惠王上》)‎ ‎   (3)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山峦(筱敏)‎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 ‎    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人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 ‎    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怎么可以忍辱屈膝,把青春重新搅拌入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呢?‎ ‎    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 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采到她们的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 ‎18.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答: ‎ ‎19.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4分)‎ 答:。‎ ‎20.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 。‎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后面五段描写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英勇和无畏,相互衬托、首尾照应。‎ ‎   B.文中两处写到“腐质土的堆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 ‎   C、“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第七段的这一描写,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   D.文章以“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结尾,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 ‎   E.本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感情浓烈,文笔凝重,意旨深远。 ‎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义明确、符合原意,并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答题卡上。(2分) ‎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顾”。‎ 改为:                                                 ‎ ‎23、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 ‎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24.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以“爱心”和“机遇”开头,各写一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6分)‎ ‎   例句: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 ‎   (1)爱心 ‎ ‎   (2)机遇 ‎ 七、(本大题60分)‎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   [注意]①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 ‎ ‎ ‎ ‎ ‎ ‎ ‎ ‎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重庆卷)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1、B    2、C   3、A    4、C   5、A   6、D 二、(12分,每小题3分)7、C    8、D    9、A    10、B 三、(12分,每小题3分)11、A    12、D    13、C    14、D 四、(18分)‎ ‎15、(8分)(1)我奉君王之命,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2)李公逸为夏侯端的气节而感动,也坚守(杞州)。‎ ‎(3)等到到达的时候,他部下中还活着的人全都身体瘦弱,毛发枯焦,人们不忍心看。‎ ‎16、(6分)(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17、(4分)(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五、(18分)‎ ‎18、(4分)①     渴望自由②反对专制③热爱祖国④同情奴隶(或①对自由的渴望②对王权专制的痛恨③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④对奴隶的关注和同情。)‎ ‎19、(4分)①     出身高贵②童年幸福③生活优裕④突然间遭受厄运和苦难。‎ ‎20、(6分)①     造照应题目②     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③     歌颂她们甘愿为自   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它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21、(4分)C、E 六、(12分)‎ ‎22、(2分)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高。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守着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却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 ‎ 23、(4分)切莫贪图方便贻害环境。‎ ‎24、(6分)略 七、(60分)25、(60分)略 ‎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上海卷)‎ ‎ ‎ 一、阅读  (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583份。‎ ‎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 ‎1992—2002年,全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的比重,说明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同步扩张。‎ ‎ ‎ ‎ ‎ ‎ ‎ ‎ ‎ ‎ ‎ 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到205.92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66.18%,比2000年增长了15.72%,在各类报纸中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将近6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  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 ‎ ‎ ‎    这些数据表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 ‎    1.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___________。(2分)‎ ‎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    B.这几年国内报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城市人口拥有报纸的数量相对饱和,但质量有待提高。‎ ‎    C.据资料统计,2002年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又创新高,比10年前增加了约170亿元人民币。‎ ‎    D.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还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 ‎    3.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 ‎ ‎    [1]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快速发展。‎ ‎    [2]报纸广告增长迅速,综合都市报占据主要广告份额。‎ ‎    [3]我国报纸发行量增速较快,但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 ‎    [4]目前我国报纸的种类和发行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 ‎    你认为要点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4]  [3]  [2]  [1]        B.[4]  [2]  [3]    ‎ ‎    C.[3]  [4]  [1]  [2]        D.[3]  [4]  [2]‎ ‎    4.从上表中可见1992年到2002年报纸广告收人不断增长。根据文意,其原因是(1)______(2)______。(2分)‎ ‎    5.上面这幅图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这幅图的标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3分) ‎ ‎    6.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4分)‎ ‎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4题。(24分)‎ 我看舞蹈的美 ‎    ①‎ 舞之美,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它努力挖掘人的灵秀之气,给人一种高级的美感。我国第一个提倡使用模特儿的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说过:美的要素有二,一是形式,二是表现。人体充分具有这二要素,外有美妙的形式,内蕴不可思议的灵感,融合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的极致而为个体,所以为美中之至美。当我们看着舞台上那舞动着的美人时,她(他)举手、投足、弯腰、舒臂,那美的形态、身段、轮廓、线条,恰好表现了美的内蕴,美的感情,而不必借助什么道具。‎ ‎    ②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它是绿荷上的露殊,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美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美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风。在舞台上作为外形之物,无论是先天的人体,还是后来补充的服饰,在形、体、色、质上都有极美的苛求,真可谓“四美具,二难并”,从而汇成为一种更理想、更美的“形”。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自己的外美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 ‎    ⑧再者,飘动的舞者,又决不是静止的雕像,所以造型美外,更讲情感。这便要借助音乐。本来,演员在那铃响幕启之前,是先在体内储满一汪情感的,上台后全待那乐声的煦风拂来,才摇曳荡漾,粼粼生辉。乐声之于舞,如松涛上的清风,如干柴上的火焰,如桂树林间的香馨,如钱塘江面的大潮。当我们耳闻乐声而目观舞台时,更多体味的已不是形、色、物、体,而是神,是情,是韵,是一种充蕴全场、流动飘浮、深幽朦胧的美,是一种逆接千古、延绵未来、辽阔久远的美。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当《康定情歌》飘过时,那冉冉的舞影,便是夏日给人小憩的阴凉,我们的心头一片静谧、惆怅,就像仰卧在康定草原上,看月亮弯弯。这时,长袖在台上飘动,音符在空中隐现,舞者所内蕴外观的美,一起随着乐声溶为一股感情的潮流,在观众的前后左右穿流激荡。对观众来说,现在已不是观看,而是在闭目听,凝神想,用心,用身,去与演员交流了。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这便又是以神写形了。  ‎ ‎    ④我们知道,在客观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几何图形整齐组合的美;孩童天真烂漫的美;  中年精壮强健的美;老者深熟沉静的美;美术家的色彩线条美;音乐家的声音和谐美;连被一般人认为最刻板的自然科学,也有它的“工程美”;连最枯燥的哲学,也有它的哲理美。这些美都是不同的人,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与条件下,乐而自得的。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舞者,是一面镜,能照出各人的影;舞姿,是一阵风,能拂动各人的情;舞台,是一面大的雷达,能接收与反射各人的思想。当我们在大剧场里落座,四厨灯光渐暗,乐声轻起,台上演员翩跹起舞时,我们便一下获得了一种共同的美。你看她一笑一颦,一起一停,一甩手投足,挺拔、秀丽、高朗、愁忧,仿佛社会上一切美的物,美的情,这时全都聚在她的身上,成一团美的魅力。她早已不是她自己,而是一位法力无边的美神。她翻起人们的回忆,惹动人们的情思,牵动整个美的世界。这时平日里在你心中储存着的一切美好的形象,清风明月夜,风和日丽春,小桥流水,百鸟啭鸣,都会突然闪现在你的眼前,泛起在你的脑海。刹那间美的信息开始了奇妙的交流。 ‎ ‎    ⑤‎ 本来,舞蹈就是因人内心情感的摇荡而不由得手舞足蹈。明月当空,花间的李白无亲自怜,便起舞清影,举杯邀月;大江上的曹操有雄兵百万,就横槊赋诗,酹酒江心。今舞者,正是从人们平常不自觉的动作中,抽出最美的,规律性的东西,以衣具饰之,以音乐和之,酿成一股酒香,反过来荡摇人的感情。所以,老者现舞,会生还少的乐趣;少年观舞,会陷入一片深沉;科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规律找到美的表述方式;哲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哲理找到美的形象。怀素和尚观公孙大娘一舞而得书法之精妙,杜甫观公孙弟子之舞而有华章传世。人们与其说是在欣赏舞蹈,不如说是在发现与升华自己潜在的美的意识,美的素养。因为,无论是演员还是观者,他们都是最有灵感的高级生命。虽说表演艺术中还有话剧,但它主要*台词;还有戏曲,但它主要*唱腔;还有电影,那便更要借助许多手段。只有舞蹈是纯*人的外形与内蕴。它的美;实在是特别的。‎ ‎    7.作者认为,舞蹈的美“首先是—种自然的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2分)‎ ‎    8.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它是绿荷上的露殊,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形象地表明了  (2分)‎ ‎    A.舞蹈与艺术的关系    B.舞蹈演员的人体与衣饰的关系 ‎    C.舞姿与形象的关系    D.舞蹈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 ‎    9.第②段中有多组对比,下列不属于对比的一项是(2分)‎ ‎    A.舞台上的舞蹈演员与画室里的模特儿  B.旧戏、话剧中的衣饰与舞蹈中的衣饰 ‎    C.西方艺术的小天使与敦煌石窟的飞天  D.国画中的形神关系与舞蹈中的形神关系 ‎    10.用以下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句子)。(3分)‎ ‎    例句: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 ‎   当_________,那________,便是________,仿佛________。‎ ‎    11.第⑧段结尾说“以神写形”,从舞者的角度是指________,从观众的角度是指________。(4分)‎ ‎    12.第④段中最能体现该段大意的句子是________。(2分)‎ ‎    13.第⑤段中举“李白”、“曹操”两例说明________;举“怀素”、“杜甫”两例说明________。(4分)‎ ‎    14.本文的标题是“我看舞蹈的美”。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哪两方面?请作具体说明。(5分)‎ ‎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4句)(4分)‎ ‎     15.(1)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        (2)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        (3)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        (4)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        (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论语》)‎ ‎    (四)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赤壁 杜庠①‎ ‎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5分)    ’‎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6分)‎ ‎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    (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牸牛        畜(  )‎ ‎    (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    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    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 ‎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 ‎    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___。  (2分)‎ ‎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2分)    ‎ ‎    (李)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由、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 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   24.上文选自《资治通鉴》,它是—部________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_______(人名)。  (2分)‎ ‎    25.对“就善水草舍止”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就近修缮好水边的草房住下    B.*近有好水的草地住下  ‎ ‎    c.就近好好地在水草边扎营休息  D.*近好水好草扎营休息 ‎    26.李广和程不识治军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后者□□。(用文中词语回答)(2分)‎ ‎    27.作者引《易》中的话,是为了说明治军应该________。  (2分)    ‎ ‎    28.从全文看,为什么李广“如此焉可也”,却又“不可以为法”?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 ‎    二、写作  (70分)‎ ‎    29.作文 ‎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1)题目自拟。‎ ‎          (2)1000字左右。‎ ‎          (3)不要写成诗歌。‎ ‎ ‎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 (上海卷)参考答案 ‎(一)   ‎ ‎  1.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 ‎ ‎  2.  A    ‎ ‎  3.  D    ‎ ‎  4.(1)报纸成为广告的主要媒体(2)广告投放量上升,等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  5.直观、形象地表明报纸的广告市场份额 ‎   2002年1~10月中国务类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示意图 ‎  6.如报纸的内容、风格、特色等方面(兼顾语言表达) ‎ ‎(二)  ‎ ‎  7.舞蹈所假之物是自然存在的人 ‎ ‎  8.  B   ‎ ‎  9.  D    ‎ ‎  10.(略)    ‎ ‎  11.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    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美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 ‎  12.(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 ‎  13.舞蹈是因内心情感的摇荡而手舞足蹈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 ‎  14.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 ‎(三)   ‎ ‎  15.(1)未成曲调先有情(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我劝天公重抖擞(4)绝知此事要躬行(5)匹夫不可夺志也   ‎ ‎(四)  ‎ ‎  16.对仗(或:对偶)    ‎ ‎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 ‎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五)  ‎ ‎  19.(1)命名(2)养(3)确实(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  ‎ ‎  20.  B  ‎ ‎  21.(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 ‎ ‎  22.  C    ‎ ‎  23.狱讼不正  完善法制 ‎(六) ‎ ‎  24.编年  司马光 ‎  25. D  ‎ ‎  26.简易  烦扰 ‎  27.用法(或:从严)‎ ‎  28.要点:前一问(1)李广才气高(2)士卒乐于为他献身    后一问(1)后继者难以为继(2)与他同时的将领因军心受扰难以治军(3)军队无法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写出两点即可) ‎ ‎29.作文(略)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