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上海重点中学高考语文联考试题含答案详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上海重点中学高考语文联考试题含答案详析

‎2020届上海重点中学高考语文联考试题含答案详析 一、积累运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   》) (3)《鱼我所欲也》中作者先假设为了求生避祸不择手段的做法,然后论述了仁人志士的做法是“   ,   ”。 2.(2分)按要求选择。 请你根据以下两幅对联选择恰当的横批(  ) 甲: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乙:三星高照花红柳绿春不老,万事亨通物埠家丰岁常春。 A.迎春接福/家庭幸福 B.春暖大地/吉星高照 C.春回大地/人寿年丰 D.春风化雨/福如东海 3.(3分)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更强吗?不然。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是他没说出的。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隙可乘。 ‎ A.在自己处于逆转的时候,正是掉以轻心的时候 B.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 C.在自己处于逆转的时候,正是咄咄逼人的时候 D.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 二、阅读(70分) 4.(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国学的焦灼 ①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 ‎②在当下的“国学热”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③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④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⑤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 ‎!”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⑥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⑦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⑧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第①段加点词“特定语境”在文中的意思是 (2)第④段列举20年代初知识分子的意图是 (3)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4)对第⑥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特色需要人们对其的加工和宣传。 B.民族特色由人们在不同场合自然而然地形成。 C.民族特色不主张外来文化的参与。 D.民族特色是指只限于日本人的艺术特色。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 ‎5.(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想从天上看见 阿来 ①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在这条陆路上行走时,已经没有人能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历史与历史中的文化传播与变迁,比之于现代物理学家所建立的量子理论还要难于捉摸。物理学家描述他们抽象的理论时运用了一种可靠的用数学语言可以表述的模型。而历史中的文化却更多的在荒山野岭间湮灭,随着一代一代人的消失而被永远埋葬。 ②我想,也许从天上,从高处像神灵一样俯瞰时可以看见。 ③于是,我在拉萨的贡嘎机场登机时特意要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并祈愿这一路飞行,没有云雾的遮蔽。 ④事实是,我登上飞机时,拉萨正在下雨。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水溢出了河床,洪水漫进了河床两边的青稞地,漫进了低矮的平顶土房组合而成的安静的村庄。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了,洪水浅浅地漫在地里,麦茬一簇簇露在水面上。庄稼地与房舍之间,是一株株柳树,在雨中显得分外的碧绿。飞机越升越高,那些淹没了土地的水像面镜子一样反射着天光。这真是一种奇异的景象:洪水成灾,但人们依然平静如常,没有人抢险,没有人惊慌失措,那些低矮的土屋安安静静的,都是很宿命的样子。土屋顶上冒着青烟,我想象得出来,围坐在火塘边上的农人平静到有些漠然的脸。洪水与所有天气(比如冰雹)一样,或多或少都和某种神灵的力量与意愿有关。 ‎ ‎⑤对于来自神灵与上天的力量,一个凡人往往只能用忍受来担待。所以,当外界的眼光看到一个无所欲求的农人时,而赞叹,而自怜的时候,我想告诉你,那是因为对生活日深月久的失望。不指望是因为从来都指望不上。所以,你才会在雅鲁藏布江洪水泛滥时,看到这么一幅平静的景象。 ⑥这种平静的景象里有一种病态的美感,病态的美感往往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⑦飞机再向上爬升,就穿过了饱含雨水的云层。云层掩去了下界的景象,满眼都是刺目的明亮阳光! ⑧虽然有云层阻隔,但我还是感觉到机翼下渐渐西去的高原那自西向东的倾斜。飞机每侧转一下机身,我就感觉到雄伟的高原正向东俯冲而下。闭上眼睛感觉,那是多么有力的一种俯冲啊!我当然知道,这种俯冲感是一种幻觉。飞机飞行得非常平稳。电视里正在播放平和的音乐。当气流导致飞机发生小小的震颤,空姐柔美的声音便从扩音器里传来。 ⑨但我还是觉得大地在向下俯冲。 ⑩我说过,这是一种幻觉。 ⑪而且是我不止一次感觉到过这样的幻觉。 ⑫譬如当我最大限度在接近某一座雪山的顶峰,坐在雪线之上,看到只要有一点动静,风化的砾石便水一样流下山坡,看到明亮的阳光落在山谷里、森林中,使得云雾蒸腾,我也会感觉到大地的俯冲。而到云雾散开,大地安安静静地呈现出它真实的面貌,这种幻觉便消失了。 ‎ ‎⑬飞机起飞不久,机翼下面的云层便渐渐稀薄,云层下移动的大地便渐渐显现在眼前了。 ⑭雪峰确乎呈南北向一列列排开在蓝天下,晶莹中透着无声的庄严。在这一列列的雪山之间,是一片片的高山草甸,草甸中间或还点缀着一些积雨形成的小湖泊。湖泊边上,有牧人的帐房。我熟悉帐民里牧人的生活。他们不是草原上那种纯粹的牧民。夏天,他们赶着牛羊来到这些雪山之间的高山牧场,秋天到来,他们被一天天降低的雪线压迫着,走进河流深切出来的山谷,回到自己种植玉米与青稞的农庄。夏天是牧场上的收获季,秋天,又是土地里的收获季了。于是,这些山地中半农半牧的同胞,便在一年中,有了两个收获的季节。 ⑮每一列雪山之后,这种山间牧场就更低,更窄小,直至完全消失。眼界里就只有顶部很尖锐,没有积雪的峭拔山峰了。这是一些钢青色岩石的山峰,一簇簇指向蓝空深处。山体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然后,这种美丽的峭拔渐渐化成了平缓的丘陵,丘陵又像一声长途俯冲后一声深长的叹息,化成了一片平原。这声叹息已经不是藏语,而是一声好听的汉语里的四川话了。 ⑯从平原历经群山的阻隔与崎岖,登上高原后,那壮阔与辽远,是一声血性的呐喊。 ⑰而从高原下来,经历了大地一系列情节曲折的俯冲,化入平原,是一声疲惫而又满足的长叹。 ⑱而我更多的经历与故事,就深藏在这个过渡带上,那些群山深刻的皱摺中间。 ‎ ‎【注】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 (1)分析第⑥段“病态的美感”的表达效果。 (2)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第⑫段的作用。 (3)赏析第⑭段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 (4)结尾说“我更多的经历与故事,就深藏在这个过渡带上”,分析其意蕴。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概括暮春郊外榆槐吐嫩,春色满原,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 B.颔联紧承“春光”展开,远山积雪,近处溪流垂杨,画面生动。 C.二、三两联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表现春景的特点。 D.二、三两联对仗工整,遣词精当,足见诗人推敲锤炼之严谨性。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哀婉含蓄 B.雄奇瑰丽 C.高亢豪放 D.清新自然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感情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 ‎7.(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②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 ③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①.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②大辟:死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就道之义 ②启申其美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鲜有屈焉 A.委屈 B.屈服 C.理亏 D.屈辱 ②及披读群籍 A.披露 B.分开 C.翻阅 D.剖析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唯《易》乎 其谁不知 B.皆诵于口 万钟于我何加焉 C.多为豪俊所尚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5)胡叟“学不师受”的原因是 (6)联系全文,分析胡叟的人物形象。 8.(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高闲上人序 (唐)韩愈 ①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①者也。 ‎ ‎②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③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②.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 ④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注】①胾:切成的大块肉。②胶:同“缪”,缠缚。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矣 B.乎 C.哉 D.也 (2)第②段具体论述张旭书法成就的由来:除了态度专一、终身不研究其他技艺以外,主要还在于它的草书是   和   。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以一系列例证说明做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B.第②段是从正面来论述张旭书法成就的由来。 C.第③段是对高闲学习草书的具体评论。 D.第④段是赞誉高闲别有神道,草书定能成功。 ‎ ‎(4)作者认为高闲不能成为张旭那样的草书家的理由是“   ”,你是否认同?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5)本文是一篇赠序,和一般赠序有何不同?请加以分析。 三、写作(70分) 9.(70分)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不习惯。这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但是,不习惯也可以是一种人生态度,而拥有这种态度能让我们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 登楼 》) (3)《鱼我所欲也》中作者先假设为了求生避祸不择手段的做法,然后论述了仁人志士的做法是“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解答】故答案为: (1)玉簪螺髻(重点字:髻) (2)锦江春色来天地;登楼(重点字:锦)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重点字:患) 【点评】《孟子》中的名言: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2分)按要求选择。 请你根据以下两幅对联选择恰当的横批(  ) 甲: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乙:三星高照花红柳绿春不老,万事亨通物埠家丰岁常春。 A.迎春接福/家庭幸福 B.春暖大地/吉星高照 C.春回大地/人寿年丰 D.春风化雨/福如东海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答时主要依据对联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甲:绿竹、红梅与青松是岁寒三友。绿竹已有三分绿了,意春回;红梅点点,于枝头报春。三分景引出万家春,让春回的喜讯送走严寒,表达的是人们对春回的喜悦之情。据此可选BC。 ‎ 乙:三星高照,指有福、禄、有寿,命运好;“春不老”意喻长寿。万事亨通近指万事大吉、一帆风顺;物埠家丰指物质丰富。此联含人们对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据此可选C。 故选:C。 【点评】对联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3.(3分)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更强吗?不然。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是他没说出的。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隙可乘。 A.在自己处于逆转的时候,正是掉以轻心的时候 B.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 C.在自己处于逆转的时候,正是咄咄逼人的时候 D.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 【分析】考查连贯吗,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语言衔接(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语义衔接(指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逻辑联系)。 【解答】段意:分析追求51%的效率就用51%的力量进攻的原因。 分号提示前后句式完全一致,是并列关系,根据上句“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最强”与“最不冷静”相反,“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的“最强”与“最弱”相反,并且后句的“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证明了对“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的重视,排除ACD。 故选:B。 【点评】答题技巧: (1)要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一个中心。 ‎ ‎“话题”,即谈话、语言表述的中心内容;“统一”是要求话题一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歧的话题,要首尾如一,不能偏离、偷换话题,要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如: “这幅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作风不深入、做事不坚持到底的现象。例如我们不少学生学习不深入,到处找复习资料,东看一点,西看一点,就是不抓课本。有的干部也是这样,整天坐办公室,办事虎头蛇尾,使工厂亏损,与漫画中的挖井一样,毫无实效。”这个语段话题不断转换,一会儿学生,一会儿干部,从而造成语言不连贯。 (2)要注意合理的句序。 句子(含分句)的排列顺序合理,必须“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句子排列有序,语言表达才能连贯,思路才显得清晰。句间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和逻辑顺序。 二、阅读(70分) 4.(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国学的焦灼 ‎ ‎①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②在当下的“国学热”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③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 ‎④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⑤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⑥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⑦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⑧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第①段加点词“特定语境”在文中的意思是 (2)第④段列举20年代初知识分子的意图是 (3)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 ‎(4)对第⑥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特色需要人们对其的加工和宣传。 B.民族特色由人们在不同场合自然而然地形成。 C.民族特色不主张外来文化的参与。 D.民族特色是指只限于日本人的艺术特色。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解答】1迫切期待着民族复兴的古老民族面对历史与现实和外来文化冲突时的困窘状态。 2呼应第②段提及的在当下的“国学热”中的论调; 证明本土新创造的文化也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为“中国文化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提供证据。 3黑格尔的话意为无论一个人走多远,都不可能改变他的肤色,作者运用引证法证明文化不会因为发展而失去根本 (或者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5.(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想从天上看见 阿来 ‎ ‎①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在这条陆路上行走时,已经没有人能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历史与历史中的文化传播与变迁,比之于现代物理学家所建立的量子理论还要难于捉摸。物理学家描述他们抽象的理论时运用了一种可靠的用数学语言可以表述的模型。而历史中的文化却更多的在荒山野岭间湮灭,随着一代一代人的消失而被永远埋葬。 ②我想,也许从天上,从高处像神灵一样俯瞰时可以看见。 ③于是,我在拉萨的贡嘎机场登机时特意要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并祈愿这一路飞行,没有云雾的遮蔽。 ④事实是,我登上飞机时,拉萨正在下雨。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水溢出了河床,洪水漫进了河床两边的青稞地,漫进了低矮的平顶土房组合而成的安静的村庄。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了,洪水浅浅地漫在地里,麦茬一簇簇露在水面上。庄稼地与房舍之间,是一株株柳树,在雨中显得分外的碧绿。飞机越升越高,那些淹没了土地的水像面镜子一样反射着天光。这真是一种奇异的景象:洪水成灾,但人们依然平静如常,没有人抢险,没有人惊慌失措,那些低矮的土屋安安静静的,都是很宿命的样子。土屋顶上冒着青烟,我想象得出来,围坐在火塘边上的农人平静到有些漠然的脸。洪水与所有天气(比如冰雹)一样,或多或少都和某种神灵的力量与意愿有关。 ⑤对于来自神灵与上天的力量,一个凡人往往只能用忍受来担待。所以,当外界的眼光看到一个无所欲求的农人时,而赞叹,而自怜的时候,我想告诉你,那是因为对生活日深月久的失望。不指望是因为从来都指望不上。所以,你才会在雅鲁藏布江洪水泛滥时,看到这么一幅平静的景象。 ⑥这种平静的景象里有一种病态的美感,病态的美感往往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 ‎⑦飞机再向上爬升,就穿过了饱含雨水的云层。云层掩去了下界的景象,满眼都是刺目的明亮阳光! ⑧虽然有云层阻隔,但我还是感觉到机翼下渐渐西去的高原那自西向东的倾斜。飞机每侧转一下机身,我就感觉到雄伟的高原正向东俯冲而下。闭上眼睛感觉,那是多么有力的一种俯冲啊!我当然知道,这种俯冲感是一种幻觉。飞机飞行得非常平稳。电视里正在播放平和的音乐。当气流导致飞机发生小小的震颤,空姐柔美的声音便从扩音器里传来。 ⑨但我还是觉得大地在向下俯冲。 ⑩我说过,这是一种幻觉。 ⑪而且是我不止一次感觉到过这样的幻觉。 ⑫譬如当我最大限度在接近某一座雪山的顶峰,坐在雪线之上,看到只要有一点动静,风化的砾石便水一样流下山坡,看到明亮的阳光落在山谷里、森林中,使得云雾蒸腾,我也会感觉到大地的俯冲。而到云雾散开,大地安安静静地呈现出它真实的面貌,这种幻觉便消失了。 ⑬飞机起飞不久,机翼下面的云层便渐渐稀薄,云层下移动的大地便渐渐显现在眼前了。 ⑭雪峰确乎呈南北向一列列排开在蓝天下,晶莹中透着无声的庄严。在这一列列的雪山之间,是一片片的高山草甸,草甸中间或还点缀着一些积雨形成的小湖泊。湖泊边上,有牧人的帐房。‎ 我熟悉帐民里牧人的生活。他们不是草原上那种纯粹的牧民。夏天,他们赶着牛羊来到这些雪山之间的高山牧场,秋天到来,他们被一天天降低的雪线压迫着,走进河流深切出来的山谷,回到自己种植玉米与青稞的农庄。夏天是牧场上的收获季,秋天,又是土地里的收获季了。于是,这些山地中半农半牧的同胞,便在一年中,有了两个收获的季节。 ⑮每一列雪山之后,这种山间牧场就更低,更窄小,直至完全消失。眼界里就只有顶部很尖锐,没有积雪的峭拔山峰了。这是一些钢青色岩石的山峰,一簇簇指向蓝空深处。山体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然后,这种美丽的峭拔渐渐化成了平缓的丘陵,丘陵又像一声长途俯冲后一声深长的叹息,化成了一片平原。这声叹息已经不是藏语,而是一声好听的汉语里的四川话了。 ⑯从平原历经群山的阻隔与崎岖,登上高原后,那壮阔与辽远,是一声血性的呐喊。 ⑰而从高原下来,经历了大地一系列情节曲折的俯冲,化入平原,是一声疲惫而又满足的长叹。 ⑱而我更多的经历与故事,就深藏在这个过渡带上,那些群山深刻的皱摺中间。 【注】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 (1)分析第⑥段“病态的美感”的表达效果。 (2)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第⑫段的作用。 (3)赏析第⑭段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 (4)结尾说“我更多的经历与故事,就深藏在这个过渡带上”,分析其意蕴。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 ‎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作答此题,首先要理解“病态的美感”在文中的含义,要抓住“病态”和“美感”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词是描写被洪水淹没的村民的反应的。“病态”说明不正常,抓住文中村民面对洪水时的不正常的反应来理解;“美感”是一种美的表现,从文中找出村民面对灾难的时候美的体现,加以概括。其次还要答出作者用“病态的美感”这样的词来描写村民的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能力。作答此题,首先要明白记叙的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根据的记叙的定义判断此段属于那种记叙顺序,然后再答出此种记叙顺序的作用。第十二段属于文本中的插叙部分,介绍出了自己登山过程中的具体感受,反映出一种大地变化的真实过程,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进一步丰富文本核心内容。 ‎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赏析景物描写要从写景的方法、用词的精妙、修辞的使用、意境的表达、作者的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解答时抓住“呈南北向一列列排开在蓝天下”“草甸中间或还点缀着一些积雨形成的小湖泊”等具体句子,这是从不同视角展现出景色变化的过程,“排开”一词写出了雪峰连绵不断的景致,突出变化的无穷之大;“点缀”则是呈现出星星点点的修饰,增强了画面的美感,突出一幅自然静谧的美好图景,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4)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基本能力。作答此题,一定要注意文后注释。通过注释可知道作者生活的地方就在这个过渡带上,作者生存于此,在这种自然环境的转变之中,作者内心逐渐得到平缓,也使得让自己联想到自我人生经历的具体感受,引发感想。 答案: (1)(3分)面对被洪水淹没的村庄,人们因为指望不上而失望和麻木是一种病态(1分),但是村庄是安静的,人们心里是平静的,这种景象呈现出一种美感(1分);病态与美感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照(对比)和反差,造成一种张力,给读者以冲击力(1分)。 (2)(4分)运用插叙的手法(1分),详细地描述自己登山中感受到在雨雾蒸腾中大地向下俯冲的幻觉,以及大地呈现真实面貌后幻觉又消失的过程(1分),写出了作者独特的经历和微妙的感受(1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1分)。 (3)(4分)作者通过视角不断推移转换写景(1分),从蓝天下的雪峰到高山草甸到湖泊再到牧人帳房,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景及人(1分)。用“排开”一词写出雪峰的连绵不断;“点缀”写出广阔草原中湖泊的星星点点;天空的湛蓝与雪峰的银白和草甸上的绿意,形成美丽的色彩组合(1分)。呈现出宁静庄严宏大的景象,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1分)。(也可从色彩角度展开) ‎ ‎(4)(4分)作者生活在四川西北部,正好在西藏到平原的过渡带上,这里有作者的经历和故事(1分);作者往返于西藏高原、丘陵与平原之间,在这一过渡带中感受到大地的壮阔辽远到平缓安静过程,这一过程让作者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故事(1分),也同样是由血性的呐喊、坚强不屈奋力抗争(1分),到抗争之后的疲惫,继而获得一种深刻的满足(1分)。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或主旨)类题目。 首先,快速读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再次,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信息。 提问方式:请概括第几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规范回答: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或全文)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或句子),第三步整合答案。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首联概括暮春郊外榆槐吐嫩,春色满原,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 B.颔联紧承“春光”展开,远山积雪,近处溪流垂杨,画面生动。 C.二、三两联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表现春景的特点。 D.二、三两联对仗工整,遣词精当,足见诗人推敲锤炼之严谨性。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D A.哀婉含蓄 B.雄奇瑰丽 C.高亢豪放 D.清新自然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感情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然后将内容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 (2)本题考查诗歌的风格特点,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结合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知人论世,其次要抓住词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解答】(1)A.“暮春”错,根据“城中未省有春光”,应是初春。 (2)本诗多角度描绘了榆树槐树早已抽芽,半绿半黄,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杨,黄莺儿啼啭,风吹过草地,送来芳香,春日优美景色,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清新自然,排除ABC。 ‎ ‎(3)“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城内“未省有春光”和城外“榆槐已半黄”构成对比,写出郊外早春来到,表达出见到郊外春景的快乐惊喜。“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上句写远景:远山泛绿,依稀尚见斑斑积雪,下句写近景:春雨淅沥,溪流渐涨,生意盎然,两岸垂杨,日渐染绿,倒映水中,摇曳生姿,“生”、“欲”二字,前者摹写风生水起的情状,后者传递垂杨日渐苍翠之态势,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从听觉、视觉和味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突出花底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际药香因清风而浓郁远播,让人自然联想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丽日融和,百花争艳的无限春光,“如人语”、“作药香”用比喻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写出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喜爱之情。“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直接抒情,“为君寻取却茫茫”,不仅深切道出忽有所悟,落笔忘筌的诗家甘苦,更让人倍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难全之感慨,抒发出诗人的茫然与惆怅。 答案:(1)A。 (2)D。 (3)首联通过对比手法,树色泛出嫩黄,写出郊外早春来到,点明题意,暗含欣喜。 ‎ 颔联、颈联寓情于景:远山婀娜,峰顶积雪美不胜收;春水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柳;暖阳照耀之下,黄莺儿啼啭似人欢语;风吹过草地,送来芳香。画面美丽色彩鲜明,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作者的无限喜爱赞美之情。 尾联笔锋陡转,直抒胸臆,用“疑”字直接引出“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却又难觅其踪”的茫然与惆怅。 译文: 住在城里,还丝毫没能感受到春光;今天漫步郊外,惊喜地发现,原来榆树槐树早已抽芽,半绿半黄。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我更喜爱它那峰顶还留存着皑皑白雪;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杨。暖和的日光照着,黄莺儿啼啭,似人在对谈;一阵风从草地吹来,夹杂着芬芳的药香。我怀疑这景中藏有美妙的诗句,刚想为你们拈出,忽然又感到迷濛茫然。 赏析: 这首七律,首联点题,二、三联写景,尾联抒情,是律诗常用格式。 首联说城内领略不到春光,城外却春光明媚,两者作一鲜明对比,诗人出游寻春的目的便顺带道出,见到郊外春景的快乐惊喜的心情也呼之欲出。写城内外春景的不同,在唐宋人诗词中经常见到,如宋辛弃疾《鹧鸪天》词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就把城内外景色作对比,体现野趣。 ‎ 首联的榆槐半黄,对春光略作点染,以下二联就专门写春光。前一联写大景,注目山水,描摹青山顶峰残余着积雪,春水已生,池塘上涨,杨柳萌发嫩条,映现水中。后一联着眼于小景,用倒装句,说天气回暖,鸟儿啼鸣,风儿拂面,夹杂着阵阵药香。两联同是写景,各因景的不同而采用不同手法来刻绘。前者是纵目所见,后者是行春时所嗅到听到。写大景时很宽阔,注意色彩的比较及远近的区分,如描绘远山,着力于青山顶上的积雪,自生层次;稍近的水,在白茫茫中衬以绿柳的倒影,都很鲜明。写小景时重在感受。写莺啼、草长,加上暖日、和风,又承以“如人语”、“作药香”,不仅表现得很细腻,而且不言“日边莺暖”而言“莺边日暖”,不言“风来草际”,而言“草际风来”,都化熟为生,情随境转。同时,所有的景物都密切早春时令,山存积雪、水中垂杨、莺唱日暖等,都是早春的象征,回照了首联城里体念不到春已来临这一事实。 尾联转而以情作结,但不直接写郊外游春的惬意、风景给人的满足,却荡开一层,说景色中蕴涵着好诗,却一下寻不出来,也就是说妙景难言,显得含蓄不尽。唐庚作诗喜欢推敲苦吟,这两句既是写春游的心得,也可视作他作诗的体会。 整首诗格律谨严,简淡而富有风致。在句法上,有平叙,有拗折,充分显示了作者锤炼布局之工。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7.(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 ‎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②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 ③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①.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②大辟:死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就道之义 接近 ②启申其美 好处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鲜有屈焉 B A.委屈 B.屈服 C.理亏 D.屈辱 ‎ ‎②及披读群籍 C A.披露 B.分开 C.翻阅 D.剖析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其唯《易》乎 其谁不知 B.皆诵于口 万钟于我何加焉 C.多为豪俊所尚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5)胡叟“学不师受”的原因是 并不只有《易经》中才有先圣之言,别的书中也有。当今的腐儒未必能探索到书中深奥的道理。 (6)联系全文,分析胡叟的人物形象。 【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 (2)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 (3)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及方法。 ‎ ‎(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应立足文本,结合文中句子概括原因。 (6)本题考查语段中的人物形象,应立足文本,结合文本中的句子和事例分析概括。 【解答】(1)①接近,译文:接近道义(求师问道的道理)。 ②好处,译文:陈述申明这件事的好处。 (2)①B.译文:很少有屈服的。 ②C.译文:等到翻阅诵读各类书籍。 (3)A.A两个“其”用法意义相同,是语气副词,难道。B项前一个“于”介词,译为“在”;后一个是“于”是介词,译为“对于”。C项前一个“为”是介词,译为“被”;后一个“为”是介词,译为“为了”。D项前一个“焉”语气副词,不译;后一个是“焉”是兼词,译为“于此,从这里”。 (4)“固”,坚持;“何遽”,为什么急匆匆;“反”,通“返”,返回;“其”,大概;“夸言”,自夸;“若是”,像这样。译文: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想同你谈论天人大道的时候,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说:“能够谈论天人的人大概已经消亡很久了。我们是相知的朋友,何必像这样自我夸耀呢。” ‎ ‎(5)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案区间,学不师受的原因在语段的第一段,应结合第一段分析,联系这句话的语境。友人劝他从师,他说:“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未兆者哉?”,从他的答复中可以看到,他认为先圣的言论中,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的,难道只有《易经》吗?他认为可以通过而领悟其中多半的道理。衰败世道迂腐的读书人,只能粗略地辨别阴阳的位置,哪里有从尚未显示迹象的事物中探索深奥道理的人呢?”概括他的观点,学不师受的原因是并不只有《易经》中才有先圣之言,别的书中也有。当今的腐儒未必能探索到书中深奥的道理。 (6)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文本,了解人物事迹,筛选重要信息,概括人物形象。第一段是讲胡叟的学习情况,文中用了四字“学不师受”,即不从师,而且在第一段他自述原因,可以得知他在学习时和腐儒不一样,他自学自悟,不盲信。语段的第二段讲京兆尹韦祖思的交往,根据语段可以得知,京兆尹韦祖思“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可见他面对无礼的泛泛之交,拂袖而去,其人孤傲自尊。语段的第三段是营救和尚法成,法成以厚礼相赠,根据文末他的语言“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可以得知,他营救法成是因为法成的德行,他爱护人才,不是为了钱财,可见他不贪钱财。 答案: (1)①接近 ②好处 (2)①B ②C (3)A ‎ ‎(4)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想同你谈论天人大道的时候,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说:“能够谈论天人的人大概已经消亡很久了。我们是相知的朋友,何必像这样自我夸耀呢。” (5)并不只有《易经》中才有先圣之言,别的书中也有。当今的腐儒未必能探索到书中深奥的道理。 (6)自学自悟,不从师,不盲信;孤傲自尊,面对无礼的泛泛之谈,拂袖而去;爱护人才,因法成之德而救其一命;不贪钱财,拒收法成的谢礼。 白话译文: 胡叟,字叫伦许,是安定临泾人。他的家中世代为官,(他的姓)是西夏著名的大姓。胡叟小时候很聪明,年方十三岁,辨析疑难解释事理,闻名于家乡。他通过思考与领悟的(事理),同德才兼备的人辩论,也很少有屈服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没有经过师傅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言论中,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的,难道只有《易经》吗?(我)还是认为可以通过而领悟其中多半的道理。衰败世道迂腐的读书人,只能粗略地辨别阴阳的位置,哪里有从尚未显示迹象的事物中探索深奥道理的人呢?求师问道的道理,不能存在于今天了。”等到他翻读各类书籍,阅读两遍,就都能在口中背诵出来。(胡叟)喜欢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词句,又擅长写通俗的语句。 ‎ 因为姚氏政权将要衰亡,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的京兆尹韦祖思,从小就熟读经典,常蔑视当时的著名人物,知道胡叟到了此地,召他来相见。韦祖思像平常的态度那样(与胡叟相见),对待胡叟很轻慢。胡叟勉强与韦祖思说了几句天气冷热的寒暄话,就拂袖而去了。韦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要与你谈论自然和人事的关系,为什么急匆匆地要返回去呢?”胡叟回答说:“谈论自然和人事问题的人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这样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座就离开了。到了主人家,为韦、杜二族作赋,一夜就写完成了,当时他年龄十八岁。他的文章记述韦杜的过去,没有掩去其旧日美德,叙及中世则符合当时的事,而没有涉及轻贱侮慢的事。人们都惊奇于他的才华,害怕他犀利的文笔。世人还传诵他的文章,把它作为谈资。 胡叟孤独飘泊坎坷不得志,没有入仕的路径,于是进入汉中。刘义隆时梁、秦二州的刺史冯翊人吉翰,认为胡叟是才士,很是以礼对待他。授予胡叟小官职,不合(胡叟)的心意。没有多久,吉翰调往益州做官,胡叟随他进入蜀地,时常被豪士俊杰所尊崇。当时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带领僧众,(人数)差不多达到千人,铸造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金像。刘义隆憎恶法成聚集僧众,将对他施加死刑。胡叟听到这件事,马上赶赴丹阳,陈述申明这件事的好处,于是法成得以免罪。胡叟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赠送胡叟珍贵的物品,价值一千多匹绢。胡叟对法成说:“(我是)编织蒿草(安贫乐道)的人,为何能舍弃明珠呢?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一点也没接受法成所赠的礼物。 【点评】做文言文阅读时,要掌握利用文言实词储备作铺垫,以推断词义的方法做好文言实词推断题;要掌握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把课内文言知识迁移到课外,运用到文言文本中,做好文言虚词理解题。细心研读文本内容,理解文意,大胆判断取舍,调通疏浚,做好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文言文翻译题。 ‎ ‎8.(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高闲上人序 (唐)韩愈 ①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①者也。 ②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③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②.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 ④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注】①胾:切成的大块肉。②胶:同“缪”,缠缚。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B 。 A.矣 B.乎 C.哉 D.也 ‎ ‎(2)第②段具体论述张旭书法成就的由来:除了态度专一、终身不研究其他技艺以外,主要还在于它的草书是 内心感情的抒发 和 客观事物的反映 。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①段以一系列例证说明做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B.第②段是从正面来论述张旭书法成就的由来。 C.第③段是对高闲学习草书的具体评论。 D.第④段是赞誉高闲别有神道,草书定能成功。 (4)作者认为高闲不能成为张旭那样的草书家的理由是“ 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 ”,你是否认同?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5)本文是一篇赠序,和一般赠序有何不同?请加以分析。 【分析】(1)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要梳理归纳教材中常见虚词含义、用法,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2)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要准确理解句子含义,准确筛选信息。 (3)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要准确理解语句含义,把握段落大意。 (4)考查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本探究的能力,要结合语境准确分析,观点鲜明,理由充足。 (5)考查理解赠序的文体特点和把握文意,要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解答】(1)此处指:那么他在书法上,是不是能够写得象张旭那样呢,表示句末的反问语气,应“乎”。 ‎ ‎(2)根据“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应是(书法家)内心感情的抒发;根据“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应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3)D.“赞誉高闲别有神道,草书定能成功”错,“吾闻浮屠人善幻”等句,对高闲予以辛辣的讽刺批评,“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那么他在书法上,是不是能够写得象张旭那样呢?是怀疑,不是确定。 (4)“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作者这样看待评价高闲的书法是源于思想上对佛学的排斥(辟佛),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如果认为成立,可以从韩愈对张旭的“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和“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的说法符合艺术与生活的原理上分析,韩愈的赞颂与批评,抓住了书法艺术的本质的,对高闲那“一死生,解外胶”的佛家超于物外的处世态度的批评,也是基于书法表现这一立场的;如果认为不成立,可以从似乎韩愈的论断过于武断上分析,张旭的专心致志是一条成功之路,但未必是唯一的路,事实上高闲后来成为中唐著名僧人,书法也有名于时。 ‎ ‎(5)赠序是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但本文作者韩愈指出,高闲的草书昕以不能得张旭草书的神髓,关键在于高闲信奉佛法,佛教“一生死,解外胶”,内黜聪明,既无可寓其巧智,外逃事物,又不能触发心中的机趣,作为佛徒,高闲没有张旭那种世俗的热烈的情感,平淡冷漠,自然也就不可能写出张旭那样寄寓着喜怒哀乐、变化飞动的字来,结尾“吾闻浮屠人善幻”等句,则予高闲以辛辣的讽刺,对高闲的书法批评不留情面,他能不拘泥于一定的模式,对赠序这种文体是有探索发展的。 答案:(1)B。 (2)(书法家)内心感情的抒发、客观事物的反映 (3)D。 (4)“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 认为成立的理由:韩愈的说法是符合艺术与生活的原理的,韩愈对张旭的“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和“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是书法表现﹣﹣抒情至上的观点。而他对高闲那“一死生,解外胶”的佛家超于物外的处世态度的批评,也是基于书法表现这一立场的。韩愈的赞颂与批评,是抓住了书法艺术的本质的。 认为不成立的理由:似乎有些过于武断,通向艺术的殿堂的道路应该是多样的,张旭的专心致志是一条成功之路,但未必是唯一的路。 (事实上高闲后来成为中唐著名僧人,书法也有名于时。) (5)赠序是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但本文作者韩愈虽说是却对高闲的书法作评价,但显然是不留情面,持批评态度的。 从这点看,韩愈对赠序这种文体是有探索发展的。 译文: ‎ 人如果能把灵巧智慧寄托在一件事上,使心能洞察事物变化的原由而随机应变,志气就不受外界事物的挫伤,就可以精神饱满,操守坚定,即使外物来影响干扰,也不会被它所左右。 尧、舜、禹、汤治理天下,养叔射箭,庖丁解牛,师旷从事音乐,扁鹊治疗疾病,宜僚玩弹丸,弈秋对于下棋,刘伶对于喝酒,都是喜爱而终生不厌倦,那有闲工夫思慕其他事物!那种思慕其他事物而改变自己从事的事业的人,都不能有深湛的造诣,不能尝到其中的真味。 从前张旭擅长写草书,不研究和从事其他技艺。喜怒、困窘、忧悲、愉乐、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在他的心里产生了,他就把它们发泄在草书上。观察事物,看到山水、崖谷、乌兽、虫鱼、草木的花朵果实、日月、星辰、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的变化,他感到可喜可惊的,统统寄寓在草书上。(古诗百科)因此张旭的字变化象鬼神一样,无法测度,他以写草书终其一生,名声流传于后世。 如今,高闲对于草书,有成为张旭那样的书法家的愿望,但不具备张旭那样的思想感情,只是追随模仿张旭草书的形迹,看不出他能达到张旭的境界。要成为张旭那样的书法家是有门径的:对是非利害必须清楚分明,细小轻微的也不忽略,感情的烈焰在心中燃烧,各种欲望念头互相搏斗争先,有得有失,充沛的感情无法消解,这样的心情再完全发泄于写字,然后写起字来才能和张旭差不多。如今高闲信奉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样,排除外界事物对内心的影响,这样他的心必然平淡,没有感情的波澜,他对世界必然冷漠,没有强烈的爱好,平淡与冷漠合在一起,心情消极颓唐,委靡不振,精神崩溃,不可收拾。那么他在书法上,是不是能够写得象张旭那样呢? ‎ 然而我听说佛教僧徒善于幻术,有很多技能,高闲当通晓那些幻术,不过这我就不了解了。 【点评】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三、写作(70分) 9.(70分)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 ‎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不习惯。这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但是,不习惯也可以是一种人生态度,而拥有这种态度能让我们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哲理性材料,关键词是“不习惯”。第二句有两个分句,分别提示“不习惯”是“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更进一步强调这种人生态度“能让我们经历不一样的人生”。考生应当着重思考“人生态度”。可以思考什么人、什么事让我们“不习惯”?为什么“不习惯”?“不习惯”代表我们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可取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也可对比思考,面对同样的人和事,有人会“习惯”,他们有怎样的处事态度?比如:不习惯于创新,思考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不习惯于法律制裁”,思考中国如何由传统的人情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习惯于锋芒毕露,思考随着中国国力的増强,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不习惯于担当,思考中国目前道德危机的根源;不习惯于理性,思考在网络时代下该如何识别各种信息的真直假假…… 参考立意: 1、不要惧怕“不习惯”,因为它能让你成长。 2、不习惯老人跌倒不扶等现象,呼唤道德重建。 3、不习惯国人热衷玩手机,不读书,表达对文化浮躁现象的担忧。 4、不习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造成的急功近利、不懂得珍惜之心态,呼吁构建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解答】 ‎ 我不习惯 去年,长生生物接连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为“劣药”被处罚,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也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的焦虑。2019年1月1日,天津市公安机关对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立案侦查。1月2日,对在权健肿瘤医院涉嫌非法行医的朱某某立案侦查。看到这些事件,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三鹿奶粉”“苏丹红”事件。 面对这样荒谬的现象,我们是该习以为常,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难道我们不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吗?我们要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不习惯! 一个下岗职工,凭借着自己懂得一些基本的中医保健养生常识,便斗胆借中医逻辑,自创一套“张氏保健养生逻辑”,然后靠三寸不烂之舌,在电视台搞起养生讲座,并出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更可笑的是在此舆论下竟掀起了一股全民养生的热潮。于是向来不起眼的绿豆,突然价格狂涨,甚至悟本堂15分钟2000元的问诊竟然预约到一年以后。为什么张悟本可以大行其道招摇撞骗?为什么他的“绿豆疗法”“生茄子食法”红极一时?为什么他的“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的胡话被无数人奉若神明?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了他“中医世家”的外衣,习惯了他的“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名号,习惯了媒体炒作出的名人效应。 ‎ 这样靠招摇撞骗、迷惑大众而导致人们盲目崇拜的又何止张悟本一个?李一表演“水下闭气”“手掌煎鱼”,何其虚假,竟有这么多人相信;更有甚者,“大师”王林竟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王府”。原因何在?是因为不习惯于理性思考的人们习惯了盲目崇拜他们那耀眼的名人光环,习惯了盲目崇拜那伪科学“神奇”的能力。 难道这些大师虚伪的面具就没有人识破吗?不,一定有!一定有人不习惯,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近日,打假斗士方舟子的一篇题为《“鸿茅药酒”就是毒酒》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文章中,方舟子质疑道:这些药材中,有的是能够致命的。其中的附子含有致命的乌头碱,桃仁、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能够在消化道里产生致命的氢氰酸,经常有人因为吃附子、桃仁、苦杏仁丧命。有的药材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也能引起急性中毒。方舟子不习惯制药厂的虚假宣传,举起理性的大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不习惯”是一种人生态度。正是不习惯官场的尔虞我诈,才有苏轼的多次请求外调以保自身的清白;正是不习惯伪科学的荒谬,才有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正是不习惯大人的虚伪,才有了杭州男孩周帅那一句“我是自己的正版”的呐喊。 笛卡尔高喊:“我思,故我在。”当我们看到不合理的现象,都能勇敢地说一句:我不习惯!那么我们将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一个文明的社会,收获一个成熟的民族,收获一个激情洋溢充满智慧的时代! ‎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