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评论两篇》教学指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外国评论两篇》教学指导

1 《外国评论两篇》教学指导 车文明 这是一篇社会问题专栏文章。社会问题专栏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对社会生活问题方 方面面的报道、分析和评述。与政论类文章不同,社会问题专栏的文章大多成文自由、文风 多变,以批判性文字居多,是深受读者关注的一类专栏文章。 《车文明》一文主旨在于抨击文明社会里的冷漠心理和野蛮行为,感慨高度发展的文明 社会中伦理意识的淡薄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行文间渗透着浓浓的悲哀,透露出深深的人文关 怀。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标准定义“文明”一词,如石器文明、青铜文明、宗教文明、 科学文明、精神文明等等。尽管所指不同,但是每一种文明都是与“野蛮”对立的,而对人 际关系和伦理的重视,则是文明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篇评论的标题,作者把人与人之间的冷 漠关系和人的野蛮行为解读成一种社会文明,显示了对这类社会问题的莫大讽刺。可以让学 生结合全文理解标题“文明”中蕴含的讽刺意义。 文章共6段,细描慢叙,有张有弛,没有大篇幅的摆事实讲道理,没有枯燥乏味的号召 或警示,却能触动人们心底的弦,发人深省。 文章一开头,用纯白描手法简述新闻事件,点明评论的由头。结句处的“特意”,点明 了母亲的“用心良苦”。 第2段是对当时情形的细描:“严密的铁丝网”“清晨微暗的高速公路”“拿着奶瓶” 的小孩儿“蹒跚地走着”,三言两语勾勒出一幅凄凉的情境;“时速100公里的汽车”“嗖 嗖地”“飞过”,形势的危险和事态的紧急跃然纸上。 第3段发表议论,普通的母亲即便在形势所迫下扔掉孩子,也会尽量保证孩子可以生存, 但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将幼小的孩子扔在高速公路上,“无异于把孩子扔到野兽笼里,任 虎狼吞嚼”。这样野蛮的行为,“令人毛骨悚然”;这样冷血的母亲,也同样“令人毛骨悚 然”。 如同我们在历史课上学到的,生产工具的不同是划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 志,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自己时代特征的文明成果。就像石器时代诞生石器文明,青铜时代 造就青铜文明一样,汽车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家”以外的私人空间和一种非传统的 生活方式,由此衍生的“小汽车文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第 4段解释了“车文明”的由来,以一句“人们常说:‘小汽车文明,造成了品性的堕落。’” 将主题深化,把问题引向本质。(这一段与标题照应,也是将普通的新闻事件做理性的思考, 点明文章的主旨。)“争车速,出丑态,吐痰,丢烟头,平时干不出的,在小汽车里都干 了。”──车似乎成了现代人放浪形骸的工具,而紧接着一句,“这个孩子的母亲,不是同 丢烟头一样,把孩子抛出车外了吗?”一个母亲,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像“丢烟头”一样丢 掉,充分暴露了孩子的微不足道,母亲的漫不经心,似乎是信手拈来的一笔,却写尽了世态 炎凉。 第5段引《瑞典神话现代版》的一个故事作为材料论据,佐证本文的论点:这个社会缺 乏对人的热情与关怀,到处充满着冷漠与无情。此处引导学生注意论据的使用。 最后一段,意味深长的一句“富士山麓那么冷,即使不被轧死,也会被冻死吧”,一语 双关,不激烈,却是让人心凉如水。 全文以“车”为线索,阐述发生在“车”周围的种种冷漠的野蛮的行为,并对其发表评 论,以小见大,反映整个社会应该正视的道德缺口。文字从容,开阖有度;节奏流畅,快慢 自如;感情内敛,含而不发:这些都值得学生认真体会。 2 我们一定是疯了 这是一篇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主旨在于批判部分美国人滥用枪支的社会现象,发 出警告,引起公众的重视。与美国大多数报纸社论相同,本文也是以批评和攻击为主论调, 是一篇典型的批评性评论。 美国的枪支管理问题有着很大的争议,对此问题的批评也屡见不鲜,因此就选题的新颖 性和立论的深度而言,《我们一定是疯了》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本文却在众多新闻评论 中脱颖而出,并摘取了1985年美国新闻界最具影响力的普利策新闻奖桂冠,应该是得益于其 别出心裁的标题、独特的立论角度、别具一格的批驳方式、直截了当的文字以及尖锐率性的 文风。 “我们一定是疯了”──这句话在标题、开头和结尾中一共出现了3次。(可以结合全文 理解这句话在表意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表达效果。)标题的使用,给人一种新鲜突兀的感觉, 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怎么疯了?”“我们疯在哪里?”以这种形式吸引受众眼光,引起 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导语中再次强调“我们一定是真的疯了”,是对标题的强化,“真的” 一词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结尾处再次呼应,既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又让读者对其 “疯”的所指有恍然大悟之感。 从立论的角度来看,作者的落脚点是:我们有枪支管理的法律,但是却得不到严格的执 行,使得大多数人受少数喜欢玩枪的人恐吓。(在深入阅读和参与讨论的前提下,让学生概 括本文的论点,体会不直接点明论点的巧妙之处。)但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个论点明确提出, 而是罗列由于枪支泛滥引起的大量伤亡事件,最终归结成一句:“我们一定是疯了。”这样 给读者留下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间,引导人们对困扰美国多年的枪支管理的顽症进行关注。 对于“美国人熟视无睹大量伤亡事件的发生”,作者用轻描淡写的“因为一些人喜欢枪 并且在买枪时并没有深思熟虑”一笔带过,故意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说得云淡风轻,似 乎无关痛痒。这是作者的算计,是有意摆出的姿态,用以和下文形成对比,使讽刺意味更鲜 明。 詹姆斯·奥利弗·休伯特的例子很显然是评论的由头,在这里进行点名的批评并不是针 对这一人一事,而是因为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以这种典型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使文章更 具有说服力。 对于那些喜欢用枪“演绎疯狂”的人们,作者很含蓄、很善解人意地称他们“枪迷们”, 这可以看做一种媒介用语。所谓“媒介用语”在中国很常见,以两国首脑会谈为例,如果报 道中说“两国领导人进行了极为亲密友好的会谈”,那么这次会谈应该是进行得很顺利,双 方尽欢;如果是“亲密友好的会谈”就差了一点儿,说不定只是勉强达成共识;如果是“友 好的会谈”,那就说明会谈进行得不很顺利了。但是在这里,“枪迷”的说法就不只是新闻 用语那么简单了,它是作者对那些野蛮的滥用枪支的人的讽刺和挖苦。“枪迷”是他们自我 安慰、自欺欺人的称呼,作者就用这个称呼代表这一类人,对他们可能提出的辩护一一驳斥, 进行激烈的论战和攻击。这个环节很精彩,是整篇社论的看点所在。作者分饰两角,一方面 模仿“枪迷”的口气,对自己拥有枪、使用枪进行辩护,提出各种强词夺理的理由;一方面 极具针对性地进行毫不留情、尖锐泼辣的批驳,体现出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让人拍案叫 绝。 整篇社论的语言很有特色,有几处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但我们颇感孤独的是,我们的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说,仍是一个公民在家里万一遭到突 袭时需要轻型武器的拓荒地区。”这一句充满了无奈和自嘲,“突袭时需要轻型武器”显然 是“枪迷们”拥有枪的“正当”理由。 在列举了一串休伯特的犯罪事实和数字后,用“解气”来形容射穿他胸膛的子弹,并且 3 说“这样的死法太便宜他了”。还有,“所谓的自我辩护完全是胡说八道”,这样的说法在 国内基本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正是这种直截了当的评论,使文章更有力量,体现了作者的 个性。 文章有好几处设问和连续的反问,构成了多变的语言风格和紧迫的张力,每一个问题都 直接叩问人心,引起读者的思考。 “每天有60个美国人死去──每一天──在这个国家死于手枪下。”对“每一天”的强 调,体现了深深的悲哀,并与前文的“熟视无睹”形成对比,在这里,作者不再“玩世不恭”, 而是沉重的叹息。 思考与探究 一、《车文明》针对的是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为什么取名为“车文明”?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以及一些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车文明》针对的是所谓文明社会里伦理道德的淡薄或丧失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 漠、无情。 作者取名为“车文明”,首先因为汽车的使用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一种新的文明;其 次是新闻事件中的孩子是用车载着像“丢烟头一样”被遗弃在高速公路上,而且“蹒跚”在 高速行驶的车辆之间却不被人理会;第三是面对母亲的野蛮行为以及过往行人的冷漠,其 “文明”还蕴含着强烈的讽刺。 二、阅读《我们一定是疯了》,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给你怎样的印象? 2.评论中间模拟枪迷们的口吻说话,有什么作用? 3.作者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文的写作特色。 1.答案可依个人理解而有所不同,大致是:给人一种突兀感、新鲜感,让人急于知道 事情的答案;标题、开头、结尾反复照应,强化并深化读者的印象及思考,而且这种照应使 得全文浑然一体,结构完整。 2.模拟枪迷们的口吻,让他们站出来替自己申诉理由,进行辩护,一方面可以直接展 示枪迷们的强词夺理,滑稽可笑,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批驳直截了当,富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3.作者用詹姆斯·奥利弗·休伯特的典型事例做事实论据,同时使用数字论据,证明 滥用枪支造成的巨大危害。 三、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1.这个孩子的母亲,不是同丢烟头一样,把孩子抛出车外了吗? 2.富士山麓那么冷,即使不被轧死,也会被冻死吧。 3.但我们颇感孤独的是,我们的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说,仍是一个公民在家里万一遭到 突袭时需要轻型武器的拓荒地区。 4.每天有60个美国人死去──每一天──在这个国家死于手枪下。这值得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一些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可参考“教学指导”中的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