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全国版Ⅰ(Word版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全国版Ⅰ(Word版附答案)

辽宁省葫芦岛市 2020 届高三 5 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全国版 I 语文 本试卷 8 页。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笔迹 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长期的契约实践中,唐代形成了有着东方文明特色的契约观念与文化,这也是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唐代社会的契约活动异常活跃。当今存世的唐代契约文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新疆魏唐 契约与敦煌唐宋契约,年代涵盖唐初至唐末,种类则涉及“卖地契”“卖舍契”“卖牛契”“贷 麦粟凭”等。从类型上看,契约类型渐趋多元化,买卖契约、借贷契约、雇佣契约等均已出 现。从主体上看,唐代契约的主体均是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平等主体,以良人为主,“两和立契, 获指为信”。从结构与格式上来看,唐代契约则具备常规的结构与格式内容,签约时间、交易 主体、交易内容等不一而足。 唐代的契约制度也非常丰富,形成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相结合的双重制度体系。而该制度 体系所追求的目标与契约观念相契合,即确保契约各方主体“守约”,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 定。 唐代关于契约的国家法集中体现在《唐律疏议》与《杂令》中,且总体上干涉程度较低, 遵循“私契优先”的原则。为确保民间契约的正常履行,国家法首先是对其法律效力予以认 可。以借贷合同为例,《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国家法 对契约的少数内容及履行程序进行强制性规定,在法律层面将契约内容科学合理化,避免因 一方契约义务过重而难以履行。此外,为限制过度压迫债务人,《唐律疏议》还强调债权人应 采取官方诉讼的方式,私自“强牵财物”且超过本契者,将按坐赃论处。同时,对于拒不履 行契约的,国家法绝不纵容,甚至会动用刑罚来保障契约的履行。 相对于国家法,民间法对契约的规范似乎更为直接细致,借贷、买卖、授田等各类契约 均有民间法适用的情况。民间法形成于乡民长期的生活实践之中,虽然并未形成正式的文本 表达,但其在调整乡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时,并不缺乏效力和规制性。民间法通常有着与 国家法不同的标准或规则,而契约中经常采用民间法的规定,以此来规避或突破国家法的适 用限制。至于民间法对违约的处罚,由于民间法毕竟不是国家法,很难直接设定处罚措施, 但其优势在于为各地生活群体所认同,并共同遵守,故有着天然的约束力。 除社会实践与制度文本之外,唐代的契约观念还体现于社会主流思想中。终唐一代,诚 信始终在社会主流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统治者奉行“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普通民众亦以 之为日常行为准则。在此背景下,诚信的观念进一步融入了唐代的经济生活之中,形成了以 契约为主要形式的约束机制,推动了契约活动乃至商品经济的发展。 毋庸置疑,契约观念对唐代社会的影响极大。盛世的出现,需要清明的政治作为基础, 而这得益于唐代统治者对契约观念的重视。盛世也意味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而契约观念 恰恰为市场交易安全提供了保障,推动了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摘编自柳正权《唐代社会缘何推崇契约观念》,《人民论坛》2018 年 6 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代契约大到田舍、小到麦粟均有涉及,立契成为市场交易主体的普遍选择。 B.唐代契约的国家法与民间法宗旨相同而各有侧重,共同确保契约各方“守约”。 C.唐代契约民间法的标准不同于国家法,经常被乡民采用来弥补国家法的不足。 D.诚信在唐代主流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统治者和民众都将诚信当作行为准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文从契约文本、契约制度、契约观念等多角度展开论证,论证思路清晰严谨。 B.第二段从类型、主体、结构格式三个方面论证了唐代契约活动异常活跃的原因。 C.第四段运用例证法,引述实例论证唐代契约国家法遵循的原则,增强了说服力。 D.第五段阐述民间法对契约的保障作用,既肯定优势也指出不足,表达客观辩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代社会非常重视契约,当时所有的市场交易行为都必须在签订契约的前提下完成。 B.唐代有关契约的法律比较完善,《唐律疏议》和《杂令》就是主要的契约法律文献。 C.在唐代,一个人如果违背了契约,轻者会受到民间法处罚,重者会受到国家法严惩。 D.诚信观念融入经济生活,推动了契约约束机制的形成,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顺天应时是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行事准则。这一行事准则 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基础。二十四节气首先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自然结果。 同时,又与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及中国人的关联宇宙观密切相关。 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具体体现。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物产的不同,使得人们必 须结合地域特征决定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内容,“顺天应时”里的“天”和“时”是客观的又是 具体的自然界,生活在特定地方的人们所顺之天、所应之时,都必然首先是指这一个地方的 天和时,因此,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必然要求,只有“因地制宜”地“顺天应时”才是真 正的“顺天应时”;因地制宜也是顺天应时的具体体现,只有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的地方性, 二十四节气才能真正发挥指导农业生产、安排日常生活的作用。事实上,不同地方的中国人 正是在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制度的框架下,因地制宜,创造出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 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的。 (摘编自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其产生、发展与传播适应了农耕时代的经济生产方 式与社会生活需求,并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 基本的功能与价值。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即在于把握农时,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二十四节气,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而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 气候的冷暖变化、降水多寡等情况,故古代先民就以其作为把握不同农事时间点的基本依据, 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同时,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 律性特征,即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 末,各种活动各有其时。农业生产活动有涨有落,于是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起 起落落,一年四季各有其时,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比如“四立”,也就是 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气之时,帝王都会率文 武群臣分别到都城的东、南、西、北门郊外举行隆重的迎春、迎夏、迎秋、迎冬典礼。除作 为节日的节气外,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说,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 活动。此外,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特殊的饮食习俗、养生习俗。与此同时,还产生了数 量众多的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 (摘编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材料三: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当下城镇化转型的过程当中,不少生活社区已经从熟人 社会转变为异质性较高、交流甚少的陌生人社会。面对分子化的社区民众,通过对二十四节 气中共同饮食、行为乃至仪式的彰显,重建社区生活的共同感,进而增进民众之间的互动与 交流,正成为当代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而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复兴活动遍布神州各地,不仅出现在民众实际居住的小区里, 由居委会发起;也出现在学校社团、养老院乃至传统文化爱好者等不同群体中,由这些群体 自发组织。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对于节气的理解与阐释有所不同,但从整体范围而言,民众 对于二十四节气又具有共同的认知感。习俗虽有地方性差异,但总体而言,不管细节如何不 同,各地都有以扫墓祭祖为核心的节气行为,都蕴含着以慎终追远、感念先人为宗旨的精神 内涵。从这些社区单元出发,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既异中有同,呈现着当代文化的多样性, 又殊途同归,增强着整个国家的认同感,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找到一种来自整体的共同 感与凝聚力。 (摘编自梁珊珊等《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时间节 点。 B.二十四节气有丰富的生活文化内涵,围绕着它形成了礼仪、娱乐、养生、节日等众多的习俗。 C.二十四节气是对从种植到收获等农业生产活动节律的科学总结,是符合大自然变化规律的时 间体系。 D.“因地制宜”地“顺天应时”,才是真正的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 极态度。 5.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体现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华南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谚语,而东北有“清明断雪不断雪”的谚语。 B.华北有农谚“清明种棉早,小满种棉迟”,而华中有农谚“清明前,好种棉”。 C.谷雨日南方有摘茶习俗,而在山东沿海地区,渔民会向海神献祭,祈求鱼虾丰收。 D.夏至日北方很多地方有求雨的习俗,而浙江金华的人们祭田公田婆,祈求“忌雨”。 6.请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书 匠 葛 亮 房间里,很暗。四围的窗帘都拉着,只开了昏黄的一盏顶灯。有浓重的经年的纸张与油 墨的味道。这味道我不陌生,每次打开箱子,检点爷爷的遗物,都是这种味道。 我的眼睛适应了光线,看见房间里硕大的写字台后,坐着一个女人。 Surprise!哈哈,我就知道你在。教授的情绪热烈:看我还记挂着,给你带了朗姆酒和年糕。 嘛,年糕就酒,越喝越有。 不知为什么,我有一些尴尬。对方始终静默着。 恭喜发财。终于,我们听到了一句广东话的祝福。声音冰冷而干涩,听来是有多么的言 不由衷。 我这才看见,这女人的面容已经苍老了。干瘦,有很深的法令纹。这样的面相,往往显 得严厉,但她的眼睛很大,而且目光倦怠,因此柔和了一些。她穿着有些发旧的蓝花棉袍, 披着厚披肩,是深冬的打扮。但这里毕竟是香港,虽说是过年,气温其实很高。她手里执着 一柄刀,正在裁切一些发黄的纸。她将那些纸静静地收下去了。 桌子上有一些我没有见过的器具。有一只像个迷你的缝纫机;另一个似乎是那种切割轴 承的机床。还有一个像是小型的绞架,上面还坠着绳索。 简,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年轻的朋友,毛博士。 我的目光正在那些机器上盘桓,一愣神,听见教授提到我,这才有些仓促地一低头,说, 您好。 这个叫简的女人抬起脸看我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他说,简,我要好好地谢谢 你。上次修复的《水经注图》,惹得很多人眼馋。特别是那只布面的函套,都以为是原装的。 哈哈。 简说,第五册,有一根纸捻我忘记去掉了。 教授又说,另外呢,毛博士的祖父,是我读大学时候的教授。最近新发现了一份手稿。 有些散页粘连了,也想要劳你的大驾。 简看看我,说,我不帮人补手稿。修坏了,赔不起。 教授说,这份手稿,对我们挺重要的。是我的恩师呢…… 简倦怠的眼睛闪了一下,继而黯沉下去。她说,是你的恩师,不是我的。 这句话,说得很突兀沉重,并不是举重若轻的口气。这时候,连达观随和的欧阳教授, 脸上都挂不住了。 此时,有一只灰色的猫,跳到了教授的身旁,蹭了蹭他的腿。教授趁势起身,对简说, 天不早,那我们不打扰了。 我连忙也跟着起身,但胳膊一抬,不小心碰到了身后的书架。一册精装书掉到了地上。 我急忙捡起来,将书页掸一掸,合上,嘴里说着“对不起”,又放回书架上去。 一个星期后,我接到了欧阳教授的电话。 教授说,毛毛,简让你带着老师的书稿,去她那里。 我一时没晃过神,问,让我去? 教授说,对,我也纳闷,是什么让她改变了主意。 我听到了简的声音。干涩,但比前次柔和,招呼我坐下。 她站起身,走到了窗户跟前,将窗帘拉开了。光进入了室内,也照到了她的脸上,她微 阖了一下眼睛。我这才看清楚了简的面目。青白的脸色,是因终年不见阳光。其实她并不如 印象中苍老。光线平复了她的一部分皱纹,这其实是个清秀的人。 我将爷爷的书稿拿出来。她戴上眼镜,小心翻开来,慢慢地看了一会儿,说,书法真是 好。欧阳说,令祖父是在杭州国立艺术院读书的? 我点点头。她说,我舅舅以往在西泠印社。他们可能会认识。 你放心的话,这份书稿,我先洗一下,除除酸。她说,民国的书,纸张叫人头痛,稍翻 翻就脆断、发黄。你爷爷用的是竹纸,上好成色,他是个行家。 她随手将桌上一本还在修的书,翻给我看,说,纸寿千年,绢寿八百。你看,这是光绪 年的书,还蛀成这样。有些宋版书用纯手工纸,品相却好很多。这就是所谓新不如旧。 我谢谢她道,太好了。爷爷留下的,独一份。交给您就放心了。欧阳教授也说,您到底 是看重和他的交情,我是沾了光了。 简微笑,摇摇头。 她往前走了几步,从靠门边的书架抽下了一本书,对我说,还认得吗?让我回心转意的是 这本书。 她说,那天你把这本书碰掉在地上。还记得你捡起来的时候,做了什么? 我仍旧茫然。 简慢慢说,当时虽然仓促,但是你还是把这本书的 Dog ear 捋捋平,才合上书。看得出是 顺手,下意识的。 我这时才恍然,她说的“狗耳仔”,是指翻看书页无意折起的边角。我对那一刹那毫无印 象,或许只是出于本能。 简说,我想,这是个从小就惜书的人。年轻人,你要谢谢自己。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简房间里“浓重的经年的纸张与油墨的味道”与“爷爷的遗物”的味道相同,不仅表明了简 修复旧书的职业,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教授跟简见面,热情打招呼,“我”却“有一些尴尬”,原因是“我”觉得教授即兴修改了中 国的民谚,与“恭喜发财”的旧格调不符。 C.简用光绪年间的蛀书和纯手工纸的宋版书作对比,为“我”讲解“新不如旧”,体现了简对 旧书材质、特性的熟稔和手艺的精湛。 D.小说的叙事简洁而富有内蕴,第一次拜访简时,教授借被猫蹭腿而起身告辞;第二次拜访时, 简站起身拉开窗帘,都极具在场感。 8.请以“简”这一人物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 分) 9.小说中的书架上的“书”在叙事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赵焕,字文光,掖县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乌程知县。入为工部主事,改御史。万 历三年,中官张宏请遣其党榷真定材木,焕及给事中侯于赵执奏,不从。张居正遭父丧,言 官交章请留,焕独不署名。十四年三月,风霾求言。焕请恢圣度,纳忠言,信政令,而饬戒 督抚有司..务求民瘼。帝嘉纳焉。寻迁工部右侍郎。改吏部,进左。议日本贡事,力言非策。 男子诸龙光讦奏李如松通倭下吏,并及其党陈仲登枷赤日中,期满戍瘴乡。焕以盛暑必毙, 而二人罪不当死,两疏力争。忤旨,诘责。复以议浙江巡按彭应参狱失帝意遂引疾归再起南 京右都御史就改吏部尚书皆不赴家居十六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兼署兵部是时朋党..已成,中朝议 论角立。焕素有清望,骤起田间,于朝臣本无所左右,顾雅不善东林。诸攻东林者乘间入之。 所举措往往不协清议,先后为御史李若星、给事中孙振基所劾,帝皆优诏慰留之。已,兵部 主事卜履吉为署部事都御史孙玮所论。焕以履吉罪轻,拟夺俸三月。给事中赵兴邦劾焕徇私。 焕疏辨,再乞,罢。向高言:“今国事艰难,人才日寡。在野者既赐环无期,在朝者复晨星无 几,乃大小臣工,日寻水火,甚非国家福也。臣愿自今已后共捐成心,忧国事,议论听之言 官,主张听之当事。使大臣得展布而毋苦言官之掣肘,言官得发舒而毋患当事之摧残,天下 事尚可为也。”因请谕焕起视事,焕乃出。四十六年,吏部尚书郑继之去国。齐党亓诗教以焕 为乡人老而易制,力引焕代继之,年七十有七矣。及明年七月,辽东..告警,焕率廷臣诣文华 门固请帝临朝议政。抵暮,始遣中官谕之退,而诸军机要务废阁如故。焕等复具疏趣之,且 作危语曰:“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帝由是嗛焉。考 满当增秩..,寝不报。焕寻卒,恤典不及。光宗立,始赐如制。熹宗初,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复以议/浙江巡按彭应参狱失帝意/遂引疾归/再起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吏部尚书/皆不赴家/居 十六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兼署兵部/ B.复以议浙江巡按彭应参狱失帝意/遂引疾归/再起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吏部尚书/皆不赴家/居十 六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兼署兵部/ C.复以议浙江巡按彭应参狱失帝意/遂引疾归/再起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吏部尚书/皆不赴/家居十 六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兼署兵部/ D.复以议/浙江巡按彭应参狱失帝意/遂引疾归/再起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吏部尚书/皆不赴/家居 十六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兼署兵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司:意为有管理……的权力;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泛指官吏。 B.朋党:多指为争夺权力、排斥异已勾结而成的集团派别,古代官场时有朋党之争。 C.辽东:泛指辽河以东地区,与“辽右”同义,相当于今辽宁大部,明初在此设置军镇。 D.增秩:指对任职官员定期考核,考核等次高、有功绩的官员增加俸禄,提高官阶品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焕为官耿直,坚持原则。在张宏请求派其同党管理真定材木的专卖事宜,及言官们联名上 奏请求居父丧的张居正留任时,赵焕均坚持已见。 B.赵焕屡次进言,结果不同。他建言皇帝要开阔胸襟、接纳忠言、诚信施政时被嘉奖接纳,为 诸龙光、陈仲登受罚过当而鸣不平时则受到斥责。 C.赵焕素有清望,毁誉不一。当时朝廷中已经形成朋党,赵焕并未参与党争,却被人离间弹劾; 也正因为拥有清誉而被人推荐,重新受到重用。 D.赵焕为官坎坷,几起几落。进士出身的他从知县做起,担任过御史,辗转于工、吏、刑、兵 等部,最终因为坚持请皇帝临朝议政而未得到公平对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焕素有清望,骤起田间,于朝臣本无所左右,顾雅不善东林。(5 分) (2)臣愿自今已后共捐成心,忧国事,议论听之言官,主张听之当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韩幹①马十四匹 苏 轼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②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③,一马却避长鸣嘶。 老髯奚官④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⑤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注]①韩幹:唐代名画家,善画马。②宛:弯曲。③任前双举后:指马的全身重量着于前足, 后足向后踢起。④奚官:指马夫。⑤吻:嘴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是一首题画诗,但诗人入笔却没有先点明画作,而是直接从画面上的群马写起,从而给读 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B.五、六句写的是人,但仍然围绕“马”这一主题,而且这两句还起到衔接前六马与后八马的 作用,使行文富于变化。 C.“韩生”一句既指明前面所写是画中情景而不是生活实景,又用极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画家韩 幹高超的绘画艺术。 D.最后两句,诗人由画作而生发感慨,认为世上已没有像韩幹那样懂马画马的人,体现出诗人 对杰出人才的强烈呼唤。 15.诗中诗人自评“作诗如见画”,请分析这首诗对众马的描写是怎样做到“如见画”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的空缺部分,使文意完整,前后贯通。(6 分) 在这场决胜新冠肺炎的战争中,我们的白衣战士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他们有忧, “ , ”(屈原《离骚》),那是他们为患者的痛苦伤心流泪;他们 有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是他们帮助患者 战 胜 病 魔 后 的 幸 福 豪 迈 。 他 们 忧 乐 的 不 是 自 己 , 而 是 苍 生 社 稷 , 因 为 他 们 有 “ ,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比较早的老鼠形象出现在汉墓画像石中。山东沂南北寨汉墓的一块画像石上就有这样的 画面:①一只花猫 地匍匐于摆满佳肴的几案下,盯着不远处一只相向而来的老 鼠。整个画面 ,令人遐想联翩。这种充满写实趣味的画面和主题,传递出人们 对猫鼠关系的浓厚兴趣。 ( )。著名的《②老鼠娶亲》②故事,就有大量的年画、剪纸作品传世。在这些 作品中,老鼠们吹拉弹唱,抬着花轿组成送亲的队伍,其中领头的老鼠还要向挡路的猫咪作 揖送礼,乞求放行,令人看了 。 专门描绘老鼠的文人画作,在美术史中并不多见。北宋末年 的《宣和画谱》 曾记载过边鸾的《石榴猴鼠图》徐崇嗣的《茄鼠图》、易元吉的《青菜鼠猿图》……③等,但 这些作品未能流传至今。不过,单从画名上就可以看出,那时不仅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鼠画, 还逐渐形成了将老鼠与猫以外的其他动、④植物相组合的构图模式,这种模式对后世的鼠画 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17.文中标有序号的四处标点,使用恰当的一处是(3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警觉 以动写静 笑不可支 编纂 B.警觉 以静写动 忍俊不禁 编纂 C.警惕 以静写动 笑不可支 编撰 D.警惕 以动写静 忍俊不禁 编撰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民间美术中更多地表现了猫和老鼠的主题 B.民间美术中表现了更多的猫和老鼠的主题 C.猫和老鼠的主题在民间美术中得到了更多表现 D.猫和老鼠的主题被民间美术给予了更多的表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过剩会导致资本过度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技术创新失去驱 动力;反过来,劳动力不足则会促使人们想方设法提高劳动效率,① 。18 世纪 英国人发明蒸汽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② ?因为当时的劳动力成本太高。那时英 国的大多数煤矿都面临棘手的排水问题,如果完全依靠人力排水,就要大幅增加工资成本, 这促使英国工程师开始思考如何制造排水设备以降低成本。于是,蒸汽机发明出来了。试想, 如果当时英国劳动力过剩,人力成本长期低于机械成本,结果将会怎样?很可能是人力排水依 然盛行,蒸汽机根本不会出现;③ ,也无法大面积推广。 21.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 畅。(5 分) ①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②关键在于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是最重要的。③近来新冠肺炎 疫情非常严重,④感染人数和蔓延范围不断扩大,⑤如果迅速对疫情中心区人员的流动不进 行有效管控,⑥势必会进一步蔓延。⑦在现代科技还不足以识别所有潜在患者的情况下,⑧ 武汉以“封城”这种超常手段,⑨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必要之举。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2019 年澳大利亚爆发全国性山火,因灭火不力,大火持续五个多月,10 亿多野生动物 葬身火海;2019 年年底,长江珍稀动物白鲟被宣布因生态恶化而灭绝,此前灭绝的已有白暨 豚、长江鲥鱼等。 ②青藏铁路的设计建造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措施,野生动物迁徙季节,工程停工等待动物 们通过,不惜每天付出上百万元的代价;为保护所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港珠澳大桥施工方 案中专为环保项目增加投资 3.4 亿元,最终实现了海洋零污染和白海豚零伤亡。 ③中国在 2003 年爆发的非典和 2020 年爆发的新冠肺炎严重疫情,据说可能都与人们大 肆买卖和滥食野生动物有关;夺去数千人生命的非洲埃博拉病毒和致死率接近 40%的中东 MERS 疫情也都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你自己的名义给野生动物写一封信,或者以某一野生动物的名义给 人类写一封信,表达各自的情感或诉求,呼吁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