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模块诊断 语文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模块诊断 语文 word版

山西大学附中 ‎2018-2019学年高二学期5月(总第四次)模块诊断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40分钟 考查范围:综合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谈到中国话剧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现代属性,其次会想到它的现实使命。它是顺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开启民智的现实需求出发,借鉴西方戏剧经验而创造生成的舞台艺术,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在中国话剧未生成之前,中国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以歌舞演故事,以写意性与程式化表演,以典型化、符号化脸谱和曲牌体、板腔体音乐模式,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 ‎③20世纪初,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局,决定了中国话剧的必然出现,它是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的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 ‎④1907年秋,王钟声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睡狮”。他表示:“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鉴于改良社会的急迫性,新剧的倡导者抛弃了门派众多、技艺复杂的戏曲,而选择了更具灵活性、实践性的话剧艺术作为创新的突破口。话剧不是供人欣赏的“玩意儿”,而是唤起民众、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 ‎⑤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朱双云《新剧史》所概括的“生类”“旦类”,显然脱胎于戏曲行当。然而,新兴的话剧不同于戏曲,话剧对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真实、思考人生、发挥现实作用的强调,显然不同于成熟的戏曲艺术对形式美的倚重,而是更加彰显了社会人生的参与感、在场性和现实功用。‎ ‎⑥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商鞅》《李白》《蔡文姬》等话剧的持续热演,《杜甫》《苏轼》《詹天佑》等话剧对历史人物的重新书写,都表明民族文化史和心灵史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显现,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⑦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在于它多大程度地融入了传统戏曲的外在表现手法,尽管这是话剧民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即从骨子里流露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话剧将难以立足;没有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广采博收的气度,中国话剧将难以发展。因此,话剧人应当不断努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 ‎ (摘编自宋宝珍《中国话剧:110年的回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话剧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出现的、具有现代属性的舞台艺术。‎ B.中国话剧以满足时代要求和现实需求为目的,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C.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 D.中国话剧是国人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促成了民族的自强、文化的振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话剧的现代属性人手,阐述了中国话剧的产生、作用、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 B.文章通过梳理中国话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C.文章引用王钟声的话,意在阐明话剧诞生之初,它的实用性远远大于其艺术性。‎ D.使用旧题材的《商鞅》等新话剧演出获得成功,证明话剧融通民族文化是可行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早期话剧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对传统戏曲所倚重的形式美不太关注。‎ B.中国话剧如果能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C.话剧是文化素养的显现,内容与形式结合的产物,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D.话剧人如果能够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就能创造出艺术精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南墙根儿北墙根儿 袁省梅 保斤抓着麻绳要闪出门楼时,儿子的话硬邦邦地追撵了过来,嚷嚷,戏园子门口不让你坐啊,哪个欠你拾那点柴?‎ 保斤听出儿子的话头话脑里满是埋怨,可他没停下脚,心说,我晓得你不欠,做饭有电磁炉,取暖有小锅炉,可拾拾捡捡个柴,不是能省个电吗?电又不是不要钱。‎ 儿子看保斤没停下脚,就追了出去,喊,今个大嘎子对象来哩,你就不能少去一天地里?‎ 保斤只好转身回来。‎ 儿子又撵着保斤说,戏园子门口堆子爸能坐、二孬爸能坐,你就不能坐?就那二亩地能打几颗粮?还老去老去,让村里人都笑话我说我养不起你,孙子都要娶媳妇了,还让你去地里。‎ 保斤想说他胳膊腿好好的,坐戏园子门口才是受罪哩。张开嘴时,却只吐出了一团烟雾,灰白白的罩住了他的脸。‎ 儿子看保斤不言语,嘴软了些,还是劝他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说,有我和大嘎子挣钱哩,咱这光景也好过了,那二亩地能收多少算多少,我和娃一月工资就买咱一年口粮哩,不值顾在庄稼上费心思。‎ 保斤黑着脸,心想挣钱再多,哪能丢了地?南门前下牛坡那两块地,可都是好地,种啥收啥,分地时多少人眼红哩,现在就都让撂荒了?保斤没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斤和儿子在一起,只有儿子一个人说话。‎ 儿子催保斤换上干净衣服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儿子说,堆子爸不到六十就啥活儿 也不干了,一天坐在戏园子门口。二孬爸不也是?他都坐个啥意思?不就是给羊凹岭人看哩嘛?不就是显摆他娃的光景好过哩嘛?你也去坐嘛,热了坐南墙根儿,冷了咱挪北墙根儿,让人都瞅瞅,咱这光景也好过哩。‎ 保斤还是不言语,心说大嘎子对象要来,不能灰头土脑地见人家娃,地是去不成了,那就去戏园子门口踅踅去。‎ 戏园子门口坐了好多人,二孬爸、堆子爸果然在。每个人的神情都像这深秋的阳光般慵懒,松散,苍老。就是二猪爸也是这种模样。二猪在地里养了几十头猪,整天忙得顾了东顾不了西,却非要叫他爸坐戏园子门口去。‎ 有人扔过来一个硬纸板,保斤挤着坐了。‎ 他们就说老东西你可舍得闲坐啊?说准备给娃干到死啊你?说你挣多少是个够啊?人家娃光景好过了,咱冷了坐这北墙根儿热了坐那南墙根儿,娃脸上光彩了,咱也享了福了,多好的事。‎ 保斤讪讪笑着,可屁股下的硬纸板还没暖热,他就坐不住了。这么好的天,能拾一大捆柴哩。前几天说的浇地,也该看看排上了没?快霜降了,柿子萝卜都该收了。保斤一下子想起来一大堆活儿,屁股下就觉得烤着火般,坐得难受。抬屁股要走时,二孬爸说,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受苦的命!保斤嘎嘎笑笑,一晃一晃地走了。‎ 保斤背着一捆柴从地里回来时,媒人领着给大嘎子介绍的女孩儿刚好也进了门。‎ 儿子把保斤堵在门口,叫他去外面避一避,不耐烦地说,你瞅你你瞅你,叫你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你又去地里了,看你这一身土人家女娃见了不笑话我?‎ 孙子对象没说成,儿子绷起一张黑脸,埋怨保斤,说都是他闹的。说他一天到晚往地里跑,影响了一家人的名声。最后恼恼地撂下一句话,说,老人就该有个老人样,热了坐南墙根儿,冷了坐北墙根儿,叫人都看着多好,娃娃孙子脸上也都跟着光彩。‎ 保斤不明白孙子的对象没说成,咋跟他有关系?他胳膊腿好好的咋就不能去地里了?坐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等死咋就给娃娃孙子脸上添了光彩了?想是这么想的,可保斤没有问儿子。‎ 第二天,又是个好天气,羊凹岭的人都看见保斤早早地就坐在戏园子门口的北墙根儿下,袖着手,眯着眼,跟个秃鹫般一动不动。时间久了,保斤身后的墙上竟磨出了一块黑黑的影子。‎ 细细看去,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的墙脚处有好多黑影子,一团一团的。‎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的语言质朴而传神,如“儿子的话硬邦邦地追撵了过来”用通俗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儿子对保斤的强烈不满和急于劝阻保斤出门的情状。‎ B.文中二孬爸嘲笑坐不住墙根儿的保斤是“猴屁股坐不住金鸾殿,受苦的命!”这说明他很享受这种冷了坐北墙根儿热了坐南墙根儿的闲适生活。‎ C.保斤原本是不愿意去坐墙根儿的,但孙子没有说成对象一事让他内心深感愧疚,因此他最终顺从儿子的要求,成了戏园子门口南北墙根儿的常客。‎ D.保斤是个惯于劳作的老农,虽然家里并不需要他去干活儿挣钱,但他仍然坚持拾柴种地,保持着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和对土地、对劳动的热爱。‎ ‎5.小说多次写到儿子的话,也写了其他人的话,唯独让保斤始终“不言语”,这样安排 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6分)‎ 6. 小说以“南墙根儿北墙根儿”为题目,可谓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南美大陆的巴西、阿根廷,非洲大地的摩洛哥、南非……汉语正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全球“汉语热”还在持续升温中。汉语究竟有多热?从一组数据和一个事例就能看得出来:截至2017年底,单是官方的孔子学院在全球就有525所,此外还有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这些学院和课堂分布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而民间的语言培训机构则更是多不胜数。由此可见,“汉语热”绝对是名副其实。‎ ‎“汉语热”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映照出的是文化自信、大国担当和交流合作。全球“汉语热”其实皆因世界劲吹“中国风”,当中国的发展成就不断聚焦世界的目光,世界也就更渴望了解中国发展背后的文明机制优势,期望能搭乘中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快车”,而语言恰恰就搭起了这样一座桥。‎ 中国正在开启伟大的时代,面对日益蓬勃发展的中国,全球“汉语热”必定风头日劲、热度不减!‎ ‎(摘编自高永维《全球“汉语热”为何越来越“热”?》,南方网2018年03月29日)‎ 材料二 汉语难学,但挡不住学习的热情,海外“汉语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是推动海外”汉语热”的根本动力。‎ 首先,海外中资企业对熟悉汉语的当地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懂汉语的当地员工在录用和薪酬方面往往都具有较大优势。择业方面的语言优势以引领和示范作用影响着海外青年的外语学习选择。‎ 其次,中国游客海外旅游数量屡破新高,而且展现出强大的消费能力,“学说中国话”成为外国商铺每天必须面对的市场现实。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一些从业人员开始有意识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甚至文化传统。‎ 同时,一些有远见的海外家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着手培养下一代的汉语语言能力,认为掌握汉语能让孩子站在更好的起点。由于学习汉语的主要难点是汉字识别和四声发音,需要耳濡目染,因此懂汉语的家政服务人员格外受欢迎,成为高级私教,收入明显高于普通家政服务人员。为了保持不间断的汉语语言学习环境,这些家庭还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智能语音服务或其他支持中外互译的手机软件。‎ ‎(摘编自魏万磊《海外“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光明日报》2018年05月30日)‎ 材料三 在人们看来,掌握汉语不仅是了解中国博大文化的重要方式,也将有效提升个人价值,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多机遇。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如今,学习中文被“高智商商界人士”视为一项不错的投资。一项针对1000多名未成年人父母的调查显示,在除印欧语系之外的语言中,英国父母最希望孩子学习中文;超过半数的父母认为,学习中文 有助于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也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接触中国的文化。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认识到,学习中文不仅仅是出于兴趣,而是增加一项重要技能,以此提升自身竞争力。美国《时代周刊》曾发表文章认为,如果想领先别人,就要先学习汉语。俄罗斯教育界人士也证实,既有专业知识背景又懂汉语的学生在就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很多俄罗斯人认为学好汉语等于有了“铁饭碗”。展望未来,可以想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世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掌握汉语,就意味着跟上了时代,拥有了未来。基于此,如诗如画的方块字将走进更多国外课堂,用汉语讲述的中国故事将为越来越多人所聆听,中国的“朋友圈”将会越来越大!‎ ‎(摘编自《全球兴起“汉语热”尽显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华龙网2018年07月2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中国的文化自信、‎ 大国担当精神以及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 B.在海外从事国际贸易的中资企业中,懂汉语的当地员工在录用和薪酬方面都具有 明显优势,这往往影响着众多海外青年学习外语的热情。‎ C.由于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一些有远见的海外家庭正在着手培养下一代的汉语语 言能力,以便让孩子通过掌握汉语而站在更好的起点。‎ D.放眼世界,更多的人将会认识到,掌握汉语,就意味着跟上了时代,拥有了未来;‎ 这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逐渐遍布全球,国外民间的语言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可知 汉语正在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汉语热”持续升温。‎ B.中国发展迅速,成就非凡,举世瞩目,世界各国都渴望了解中国的文明机制和经 济发展;而学习汉语恰恰能够搭起这样一座帮助交流合作的桥梁。‎ C.在国外,不仅是懂汉语的当地员工在海外中资企业中择业优势明显,即便是家政 服务人员如果掌握了汉语,也会格外受欢迎,其收入也明显偏高。‎ D.由材料三可知,在英、美、俄罗斯等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掌握中文是一项重要 技能,可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就业及事业的发展。‎ 9. 从三则材料看,海外人士学习汉语有什么益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澶民有马破龙者告契丹曰:“先攻其东,即浮梁可夺。”契丹信之,尽锐来战。元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 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西人苦之,共谋为乱,三族酋长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元福与晖出威州土桥西,遇彦超兵七千余,邀晖行李。元福转战五十里,杀千级,禽三十余人。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后周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B.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C.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D.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1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李)肃之鞠育诲道 鞠:养育、抚育 ②(郭秀)素害其能 害:害怕 ③(赵)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 渠:第三人称代词 ④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荐:祈祷、祭祀 ⑤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相:互相 ⑥(李裕)其铨叙亦平 铨叙:考核 ⑦不以一眚掩大德 眚:过失、过错 ⑧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以政事 署:临时代理 ⑨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曩:从前 ⑩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过:拜访 A. ①②⑤⑦ B. ②③⑥⑧ C. ③④⑥⑩ D.③⑤⑨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药元福作战英勇,奋不顾身。他在澶渊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奋力打击契丹军队,所向无敌,得到后晋少帝的高度评价。‎ B.药元福敢用奇兵,出其不意。他与冯晖在阳城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力排众议,迎风出击,打败了敌军。‎ C.药元福处险不惊,沉着应战。敌军人数众多、占据地利,他毫不慌乱,自告奋勇主动出战,率部进军出击,击溃敌军。‎ D.药元福知己知彼,分析精准。后周世宗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打算退兵,药元福了解敌我形势,并做出了准确判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2) 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代边将有怀 ‎(唐)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戍边之久。‎ B.颔联写塞马因“瘦”而思得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戍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 C.颈联借意象传情,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充满悲凉伤感之意。‎ D.尾联写戍边将领仅仅是到云中郡以来就与强敌力战百场,由此可见战事频繁。‎ ‎15.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因为它心思专一。‎ ‎(2)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 ”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 ”的观点相照应,论证严密。‎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 ”,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自“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人们______________的话语权,日益由社会精英向广大民间开放。而网络的普及,将这一开放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网络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场域,再平凡的人也能于此发声,且有______________,传播既速且广。这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开明与思想进步,自然也孕育着社会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极大可能。‎ 但在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异常复杂的特征。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话语平台,它无法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自动生长出自我净化的功能。在一个众声喧哗、______________的网络环境中,常常是( ),粗品比精品更加多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 有智者说,“无论在哪里,只要风俗与时尚腐败了,语言也会腐败”。事实上,语言不仅仅反映现实,而且直接地参与现实、干预现实,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不只局限在文化领域,不少是以改造语言作为突破口的。仅近代以来,“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延安的反对党八股,都是着眼于改变话风与文风,并且都极端重视向民间寻求语言的灵感与资源。民间正是语言变革发展的______________。网络语言的兴盛,最大的意义可能也在于此。‎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B.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C.既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就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D.如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就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理性比偏激更受欢迎 B.分析比宣泄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 C.分析比宣泄更加容易,理性比偏激更受欢迎 D.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孜孜以求 一孔之见 众说纷纭 正本清源 B.孜孜以求 真知灼见 众说纷纭 源头活水 C.上下求索 一孔之见 莫衷一是 源头活水 D.上下求索 真知灼见 莫衷一是 正本清源 ‎20.下面四种情境中,有五处语言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情境一:同学聚会给老师的邀请函:“老师的深恩我们依然铭记于心。敬爱的老师,我们都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情境二:教师节来临,学生发给老师的短信:“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 情境三:自主招生推荐信:“兹有我校高三(17)班李华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高,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担任校刊《群芳》主编,并有多篇作品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情境四:某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关于改造网络电视线路的通知:“5月6日市广播电视局网络电视服务中心将派人到各户安装网络电视入户盒,各户得留个人,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21.某公司进行岗位培训。请你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向客服中心员工简要说明他们在“顾客回访流程”中的具体职责。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两三年来,快600岁的故宫成为新一代网红;‎ ‎2016年初,它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瞬间拉近了文物同观众的距离;‎ ‎2018年底,它跨界推出口红等产品,引得年轻人争相抢购,刷爆网络,成为时尚;‎ ‎2019年元宵节,它首次举办“灯光秀”,首次在夜间向百姓开放,一票难求;‎ ‎2019年2月,它开火锅店,慈禧同款锅底、圣旨菜单等,不仅上了微博热搜,还喜获北京美食热门榜第一;‎ 截至2018年12月,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共计1万余件,包括故宫娃娃、折扇团扇、文化用品等,产品主打年轻化的品牌形象,萌趣而不失雅致,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故宫现象”引发了人们许多热议。‎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D(“促成了”错误。原文是承担着使命。)‎ ‎2.B(文章只是阐述了传统戏曲对话剧的影响,并没有提到话剧对传统戏曲的影响,所以不能说“相辅相成”。)‎ ‎3.A(B项,中国话剧如果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只能表明它具有民族特色,但不足以推出“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一结论。C项,并不是所有中国话剧都能体现“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 D项,“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只是“创造出艺术精品”的必要条件。)‎ ‎4.D(A项“用通俗的比喻”理解错误,该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这说明他很享受这种冷了坐北墙根儿热了坐南墙根儿的闲适生活”理解错误,从文中看,老人们坐在这里表面是享清福,实则是活受罪;C项“让他内心深感愧疚”理解错误,从文中“保斤不明白孙子的对象没说成,咋跟他有关系?”来看,保斤并没有为此深感愧疚)‎ ‎5.①更能体现保斤内心的孤独。保斤始终不言语,并不是他没有话说,而是他没法与儿子以及其他人交流,他们不理解,也没考虑他的想法和感受。②有助于表现保斤沉默内敛的性格。将外部的语言转化为“心想”“心说”等心理活动,更有助于表现其思想观念和心理感受,也表现了他沉默的性格。③有助于突出保斤的无奈和苦闷。让保斤的不言不语与儿子的不断催促、唠叨、埋怨和其他人的善意嘲讽形成鲜明对比,在不说与说的对比之间突显其苦闷。④增添了小说的悲凉意味。保斤的不言语是一种无声的坚持和抗议,也是一种无奈的隐忍和妥协,一个只是不想闲坐等死,只是不想荒废土地,只是想以自己的方式为家庭尽一份力的老人,面对儿子的“孝顺”,能说什么呢?(答出1点给2分,答出任意3点6分)‎ ‎6.①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戏园子门口的南墙根儿北墙根儿是羊凹岭的老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墙根儿闲坐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②是行文的线索。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围绕着去不去戏园子门口的南墙根儿北墙根儿展开的,儿子的要求和责备、保斤的抵触和最后的妥协,离不开墙根儿。③象征着一种孤独落寞、了无生机的老年生活。羊凹岭的老人们为了成全儿子的“孝心”,彰显家庭的富足,年纪并不算老就不得不到南墙根儿北墙根儿去闲坐养老、打发时日,过着慵懒而毫无生气的生活,看似享清福,实则活受罪。④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小说的内容和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和谐一致,相得益彰。⑤设置悬念。在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究竟发生了什么?吸引人一探究竟。(答出1点给2分;答出任意3点6分)‎ ‎7.B【解析】影响的应该是众多海外青年择业时的外语学习选择。‎ ‎8.D【解析】英、美、俄罗斯等国人们的观点各有侧重,用“人们普遍认为”来统而言之,与文不符。‎ ‎9.(1)①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②有利于同中国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③在择业和薪酬上有较大优势。④有利于商家同中国游客沟通交流。⑤能够开拓视野,有利于个人成长。⑥有助于未来事业的发展。(每个要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10. C 11.C ‎12.B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 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 项,“他与冯晖在阳城同契丹军队作战”理解错误,应是与李守贞一起取得胜利。故选 B。‎ ‎13.(1)第二天将要作战,(少帝)当面任命药元福为郑州刺史,被当权大臣所阻止,只担任原州刺史,不久改任泰州刺史。(5 分)‎ ‎(2)世宗说:“一切都委托你了。”于是部署士兵列方阵向南退却,药元福带领所属部队殿后。(5 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1):明日,古今异义词,第二天;面授,当面任命;沮,通“阻”,阻止;止,通“只”,只是。(2):一,一切,全都;部分,古今异义词,部署、安排;南,名词做动词,向南退;麾下,部下、所属部队。‎ ‎【参考译文】‎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自幼有胆量勇气,善于骑马射箭。开运初年,契丹占领甘陵,包围了魏郡。后晋少帝在澶渊驻扎军队,契丹军队在城北布阵,药元福作为左千牛卫将军率领军队位于军阵东侧。有一个叫马破龙的澶渊百姓告诉契丹军队说:“先攻击后晋的东边,就可以夺取入城的浮桥。”契丹军队相信他,竭尽精锐部队来作战。药元福举起铁挝击杀契丹人,左右奔驰冲击,所向披靡,契丹军队溃败。少帝登上城头,看到药元福奋力作战,召见抚慰他说:“你奋不顾身,即使古代的忠烈将士也不能超过。”第二天将要作战,(少帝)当面任命药元福为郑州刺史,被当权大臣所阻止,只担任原州刺史,不久改任泰州刺史。‎ 第二年,契丹再次入侵。(朝廷)命令药元福与李守贞等在阳城御敌。后晋军队排列成方阵,设可移动障碍物作行寨。契丹出奇兵从阵后出击,切断粮道,后晋军队缺水,兵士、马匹又饥又渴。他们凿井没有见到水,土壁就倒塌填塞。契丹军顺风扬起尘土。将领们都说:“契丹军气势非常旺盛,等风向改变再同他们作战,就一定能打败他们。”李守贞同药元福商量说:“军队中人马饥渴已很严重,如果等到风向改变了再出去作战,我们就都成为契丹的俘虏了。他们认为我们不能逆风作战,我们应当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这是用兵者的奇谋。”药元福于是率领手下骑兵,打开障碍物出战,各位将领跟着到来,契丹军队大败。当时灵武节度王令温用汉族法规来管理当地少数民族,蕃人感到困苦,共同谋划叛乱。三个部族的首 领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领部众进攻灵州。王令温派人从小路入朝上奏,(朝廷)就命令河阳节度使冯晖镇守朔方,召集关右军队进兵征讨,让药元福统率行营骑兵。药元福同冯晖出兵威州土桥西边时,遇到拓跋彦超部队七千多人,他们拦劫冯晖的军用物资。药元福辗转作战五十里,斩杀敌军千人,生擒三十多人。朔方距离威州七百里,沿途无水草,部队必须携带粮草行军,到耀德时粮食吃完了。拓跋彦超等部众有数万人,把守要道,占据了水源,等待冯晖军队的到来,后晋军士非常惊恐。药元福说:“他们知道我军又饥又渴,在险要的地方拦截我们,拖延到傍晚,我们这些人就都被活捉了。”冯晖大惊说:“那怎么办?”‎ 药元福说:“他们虽然人多,但真正精锐的士兵极少,我请求用我部下的骑兵先击溃 西山的敌军,您只管摆好严整的阵势不动,等到敌军稍稍后退,我们以举黄旗为号令;黄旗一举就合力进军出击,敌军必败。”冯晖同意了他的计策,药元福率部进军出击,敌军果然被击溃。‎ 后周世宗柴荣在高平作战时,刘崇被打败逃往太原,于是发兵包围了太原城。任命药元福为同州节度。当时攻城的器械都已准备齐全,城中形势危急,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周世宗只能下令调回军队。药元福上书说:“进军十分容易,退军却非常困难。”世宗说:“一切都委托你了。” 于是部署士兵列方阵向南退却,药元福带领所属部队殿后。刘崇果然出兵追击,药元福击退了他们。‎ ‎14.D,“强”不是“强敌”而是“有余”、“略多”的意思。‎ ‎15.“代”即代替,诗中作者替边关将士表达心声,边将少年赴边,白首难回,思乡情切;(2 分)边地环境恶劣艰辛,战事频繁,诗人代边将抒发感怀,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深切的同情;(2 分)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也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边境不宁(国事衰微)的担忧。(2 分)‎ ‎【解析】题干要求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代”有代替的意思,从标题 “代边将有怀”可看出这首诗是作者替边关将士表达心声,然后结合诗句看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戍边之久;颔联写塞马因“瘦”而思得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戍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征人思故乡”则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颈联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则写出了边地环境的恶劣艰辛;尾联“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百战强”说明战事频繁。结合以上分析,从诗人对戍边将士深切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对唐王朝国事衰微和边境不宁的担忧这几个方面分点回答即可。‎ ‎16. (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2)圣人无常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A ‎18.D 【解析】结合后文语境“粗品比精品更加多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及生活体验分析,“宣泄”比“分析”要容易,“偏激”比“理性”要更受欢迎,综合分析 D 项正确。故选 D。‎ ‎19.B 【解析】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地追求。上下求索:形容努力寻求探索。“追求”话语权,用“孜孜以求”搭配更合适。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真知灼见”。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语境强调观点的繁多,没有得不出一致结论的意思,故第三空应填“众说纷纭”。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源头活水: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名词性成语“源头活水”。故答案选 B。‎ ‎20. ①“倾听”改为“聆听”。②“斧正”改为“指出”。③“显著”改为“优异”。④“垂爱”改为“垂青”。⑤“得留个人”改为“烦请留人”。(每处1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辞的运用。语段中“拨冗”“墨宝”“亲临”是敬辞,“忝列”“寒舍”是谦辞,语段中不合语境。‎ ‎21.(6分)(参考答案)你们先从售后中心那里拿到顾客的资料,然后给顾客打电话,询问 他们的满意度。如果满意,就直接记入档案;如果不满意,就通知相关部门处理。最后记得 把相关部门报送的不满意原因和处理结果也记入档案。‎ ‎22.本题属于传统文化类新材料作文,不属于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暗中考查考生对待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态度,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活起来,怎样做才能开掘出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考生的态度至关重要。材料暗扣“立德树人”的考试要求。‎ 切题立意:‎ ‎1.传统文化(历史遗产)应该揭开神秘面纱,主动走向大众。‎ ‎2.传统文化(历史遗产)应该放下身段,积极牵手时尚。‎ ‎3.新时代,传统文化(历史遗产)可以大有作为。‎ ‎4.开放的传统文化(历史遗产)才更具有活力。‎ ‎5.文化应该是开放的,开放是走进人们心中。‎ ‎6.开放的故宫才更具有活力。‎ ‎7.牵手时尚的故宫才更受欢迎。‎ ‎8.年轻化的故宫魅力无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