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的思想感情课件(31张)
突破十七 思想感情题:紧扣 “ 情语 ” ,依文析情 第六章 古诗鉴赏 题型透视 诗歌是一种言情的艺术,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准确全面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衡量考生鉴赏诗歌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诗歌思想感情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由于缺乏对文本的反复品读,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概括情感不准、不全和分析情感不到位的问题。考生应增强研读文本的意识,掌握依文析情的技巧。 自学在前 类题体验 读文答题 精准突破 栏目索引 趁热打铁 跟进训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元日田家 薛 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 榼 ① 出门儿妇去,乌龙 ② 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 ③ 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 ① 蛮 榼 :酒器。 ② 乌龙:晋朝时,民俗以 “ 龙 ” 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 “ 乌龙 ” 泛指犬。 ③ 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 自学在前 类题体验 这 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1) 过节的愉悦之情: “ 但祝 ”“ 那愁 ” 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2) 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 “ 长笑士林因宦别 ” ,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3) 对回乡的渴望之情: “ 一官轻是十年回 ” ,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4) 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 “ 树里茅檐 ”“ 蛮榼出门 ”“ 乌龙迎路 ”“ 但祝 ”“ 那愁 ” 表现出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① 向子 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 ③ 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 ① 公元 1127 年 “ 靖康之变 ” ,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 ② 向 子 : 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 ③ 同:通 “ 彤 ” 。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1) 思念故国。 “ 三关 ” 曾是宋朝国土,如今沦陷于敌手,词人遥望 “ 三关 ” ,断肠之情油然而生。 (2) 不忘国耻。 “ 靖康之变 ” ,二帝被俘,国土沦陷,词人心中此恨难消。 (3) 渴望收复失地 ( 迎回徽、钦二帝 ) 。 “ 几时鸾辂还 ” ,传达出词人对故君的思念,其中亦有收复失地的渴盼。 3.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 ( 其五 )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① ? 请君暂上凌烟阁 ② ,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十三首 ( 其六 ) 李 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 ③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 ④ 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 注 ① 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 ② 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 ③ 雕虫:雕虫小技,表示轻视辞章。 ④ 辽海:指东北边境,当时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 请简要赏析这两首诗所包含的共通的思想感情。 答案 答案 (1) 读书无用,怀才见弃的情感。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一个是书生出身?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大好的青春都消磨在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诗人自怨自艾,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2) 感伤时事,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男儿何不佩戴军刀去收复失地,文士面对辽海地区藩镇割据的局面只能痛哭流涕。写出诗人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局面的焦虑不安,以及收复关山、杀敌建功的渴望。 一、阅读之道 对诗歌情感的考查,有时着眼于全诗,有时着眼于某句、某联、某片。无论是回答全诗的情感,还是回答局部的情感,都应注重对相关诗句的精细阅读。当然,诗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还应注重点面结合,遵循 “ 词不离句 ”“ 句不离篇 ” 的原则,在整体情感的关照下解读局部情感。因此,整体阅读与定点细读相结合,是读懂、读透诗歌的法宝 。 读文答题 精准突破 1 . 整体阅读 整体阅读就是对诗歌的题目、作者、小序、正文、注释等内容进行阅读,以期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整体阅读需要完成三个任务: (1) 依据题目、意象,判定诗歌题材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不仅能或明或暗地体现主题,而且能表明诗歌题材。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由一 “ 送 ” 字,考生可以判断出这两首诗是送别诗。再如王翰《凉州词》、陈陶《陇西行》,由 “ 凉州 ”“ 陇西 ” ,考生可以判断出这两首诗是边塞诗 。 意象 ,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诗人要通过何种题材表情达意,必然选择与题材相关的意象。因此,通过诗歌的典型意象,我们可以判断出诗歌题材的类型。例如 “ 红豆 ”“ 莲 ”“ 连理枝 ”“ 比翼鸟 ” ,看到这四个意象,考生可以初步判断诗歌是爱情诗 。 ( 2) 结合作者、注释,了解写作背景 优秀的诗歌都注重反映时代精神,关注国运民生。通过作者,既可以了解作者的人生际遇,又可以把握诗歌产生的时代风貌,从而深刻地理解作者的人生之慨和时代之思。注释在解读诗歌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注释是对疑难字词的解释,有的注释是对写作缘由的介绍,有的注释是对作者际遇的交代,有的注释是对当时时局的说明。因此,认真分析注释,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另外,如果诗歌中有小序,考生也不可忽视。小序在交代写作背景上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 ( 3) 圈点显性 “ 情语 ” ,把握情感基调 所谓显性 “ 情语 ” ,是指可以直接地明显地显示情感的语言,如 “ 愁 ”“ 恨 ”“ 忧 ”“ 凄 ”“ 苦 ”“ 喜 ”“ 乐 ”“ 闲 ”“ 怜 ”“ 怅 ” 等词语,这些大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表情达意功能相当明显。抓住这些 “ 情语 ” ,就可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 “ 情语 ” 出现的位置主要在尾句 ( 联 ) 、首句 ( 联 ) ,标题中有时也会出现 。 2 . 定点细读 言少而义丰,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点。认真咀嚼诗句,是准确理解诗歌情感的途径。所谓定点细读,就是对题干中涉及的句、联、片,甚至整首诗歌,进行字斟句酌的品读,以期精准地把握诗歌情感。定点细读需要完成两个任务: (1) 注重字斟句酌,把握诗句含意 鉴赏诗歌情感,以把握诗句含意为前提。把握诗句含意,以注重字词的品读和句子的把握为方式 。 对于 字词而言,主要是隐性 “ 情语 ” 。所谓隐性 “ 情语 ” ,是指间接地含蓄地表达情感的词语。它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一类是指用了典故的词语;一类是指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 “ 但 ”“ 惟 ”“ 空 ”“ 又 ” 等。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性和跳跃性。考生可以通过添加限定词的方式,还原诗歌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从而把握诗歌的情感 。 对于 句子而言,主要是倒装句。为了押韵,诗人常常采用倒装的方式安排词语。考生只有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的现代汉语语序,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含意。例如: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这句诗的正常语序应为 “ 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 。再如: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这句诗的正常语序应为 “ 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 。 ( 2) 划分结构层次,弄清情感种类 言简而情丰,是古诗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考生鉴赏诗歌,除了字斟句酌外,还应注重划分结构层次。结构层次越多,表达的情感就越丰富。一般两句 ( 一联 ) ,是一个层次一个情感要点,有时是两个层次两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上片或下片,有几个句子,自然就有几个层次几个情感要点。当然,有时也可以时空的转换为依据,划分层次。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作者的情感往往不同。例如:分别时,常常难离难分,依依不舍;分别后,往往孤独寂寞,遥寄相思。在阅读诗歌时,一定要有这种层次切分意识 。 二、答题之术 1. 关注诗歌题材 诗人情感的抒发,是以题材为媒介的。相同的题材,表达的情感往往比较接近。山水田园诗表达的往往是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恬淡、厌恶官场等,送别怀人诗抒发的常常是依依不舍、孤独寂寞、诚挚关怀、离情别绪等,边塞征战诗表达的往往是为国杀敌、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思念亲人等。关注诗歌题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情感的答题方向 。 2 . 关注诗歌 “ 情语 ” 关注诗歌 “ 情语 ” ,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方法。在表情达意上,显性 “ 情语 ” ,显而易见。考生应着重关注隐性 “ 情语 ” 。抓住描写景、物、人特征的词语,看描写景、物特征的词是冷色调的还是暖色调的。冷色调往往表达悲凉、忧伤、失意、迷茫等情感,而暖色调往往表达欢快、喜悦、得意、自信等情感。看描写人的特征的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褒贬不同,抒发的情感也各异。抓住描写典故的词,对于典故,考生一定要思考典故的本义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例如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 李清照《夏日绝句》 ) ,就正面引用了项羽自刎乌江的典故,表现了李清照对项羽的赞扬。而 “ 定远何须生入关? ” ( 李益《塞下曲》 ) ,则反面引用班超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的故事,表达了战士们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回玉门关长期戍边的决心。另外,抓住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 “ 徒 ”“ 但 ”“ 又 ” 等 。 3. 关注典型意象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古诗中的形象,尤其是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每个意象既有表层的特征,又有深层的内涵。考生应该从形、声、色、态的角度,把握意象的表层特征,然后通过联想和暗示词语把握意象的深层内涵,从而把握诗歌的情感。例如 “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 ,其中 “ 月 ” 这一意象的特点有很多:其形,有圆月残月之分;其光,有清纯惨淡之别。经过揣摩,暗示词语有 “ 思 ”“ 满 ”“ 清 ” 。 “ 满月 ” ,即圆月,由 “ 圆 ” 联想到 “ 团圆 ” ,显然写思妇盼望团圆。 “ 清辉 ” ,即月之清纯之光,由 “ 清 ” 联想到 “ 纯洁忠贞 ” ,写思妇对其丈夫的感情之忠贞。更妙的是 “ 减 ” 字,由月减清辉,联想到满月渐亏,由满月渐亏联想到思妇怀念丈夫而日渐消瘦。 4. 关注表达技巧 诗人表达情感,既注重选取典型的意象,又注重表达技巧的运用。表达技巧是抒发情感的桥梁。例如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 王籍《入若耶溪》 ) ,以 “ 蝉噪 ” 之动衬托山林之静,以 “ 鸟鸣 ” 之动衬托山之幽静,写出了若耶溪的幽静恬淡,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又如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通过贫富对比,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答题关键词: 概括情感内涵+分析情感依据 (1) 注意 “ 情语 ” 表达的特殊性 一 般情况下,诗人用什么 “ 情语 ” ,就表达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 “ 喜 ” 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 “ 喜悦 ” 之情,可能是反语。因此不可将 “ 情语 ” 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诗歌语境作准确的理解。当然,这种 “ 口是心非 ” 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 特别提醒 (2) 注意诗歌的 “ 双向性 ” 有不少诗歌,其情感自身具有 “ 双向性 ” 。例如咏物诗的情感,一关乎 “ 物 ” ,一关乎 “ 志 ” ;怀古诗的情感,一关乎 “ 古 ” ,一关乎 “ 今 ” ;闺怨诗的情感,一关乎 “ 闺 ” ,一关乎 “ 寄 ” 。另外,有些诗歌中的词语也具有 “ 双向性 ” 。例如 “ 风雨 ” 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指人生的坎坷; “ 落日 ” 既指日落西山,又指国势衰微。因此,对于这些在情感上有 “ 双向性 ” 的诗歌,我们在把握其情感时应该兼而有之,不可偏重其一。 趁热打铁 跟进训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 双调 ]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答案 抒发了作者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 答 “ 对现实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 也可 )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风入松 吴文英 ①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 ② ,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 ③ 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 ① 吴文英 ( 约 1200—1260) ,号梦窗,其词作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人称 “ 词中李商隐 ” 。 ② 中酒:醉酒。 ③ 西园:在吴地,是词人和恋人的寓所 。 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答案 表达了词人对昔日恋人的期盼和思念之情。日日 “ 扫 ” 与 “ 赏 ” ,仿佛佳人仍在,香凝秋千索,引得黄蜂频扑;佳人不到, “ 一夜苔生 ” 。虚实结合,极尽夸张,道出了满怀的惆怅和思念之切。 ( “ 黄蜂 ” 二句,写黄蜂因秋千索上留有佳人手上的香气而频频扑去,此处用黄蜂的 “ 频扑 ” 侧面表达词人对佳人归来的期盼。 ) 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 建炎庚戌题吴江 [ 南宋 ] 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 ① 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 ② 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③ !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注 ① 银艾: “ 银 ” 指银质官印; “ 艾 ” 指拴印的绶带,因用艾草染成绿色。 ② 三江:流入太湖的吴淞江、娄江、东江。 ③ 挽天河:出自杜甫《洗兵马》 “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 。 上片中 “ 拟 ” 字领起的三句和下片中 “ 欲 ” 字引出的三句,两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无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貌似矛盾实则统一。 ① 上片中 “ 拟 ” 字,写作者打算把 ( 沙场杀敌的 ) 长剑换成 ( 江湖垂钓的 ) 扁舟,暗寓将以归隐的行动表达对朝廷求和政策的失望和不满 ( 或 “ 特以超脱的口吻诉说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 ” ) 。 ② 下片中 “ 欲 ” 字,写作者设想倾泻三江巨浪,荡除中原胡尘,表达北伐杀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 或 “ 悲叹报国愿望终因朝廷苟安而化为泡影 ” ) 。 ③ 总之,既无意做官,又不忍归隐,真实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 ( 或 “ 深刻全面地反映了仁人志士的报国热情和身心无所寄托的彷徨苦闷 ” ) ,形成了慷慨悲壮 ( 或 “ 激愤凄怆 ”“ 抑扬顿挫 ” 等 ) 的旋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