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以儒释道并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常依据西方宗教模式,尤其是耶教(俗称基督教)模式判断中国有无宗教。如梁漱溟、冯友兰等认为中国人缺乏宗教、淡于宗教,因为耶教有位格化、宰制性、全知全能的最高神即上帝,儒教则注重现实人生,“不语怪力乱神”,所以不是宗教。另有学者指出,佛教和道教也不是宗教,因为“佛”是“觉悟者”,“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法则,都不是全知全能的最高神。 而康有为、任继愈等认为,儒教同耶教一样,也有教主(孔子)、圣经(五经)、教堂(孔庙)、教士(儒生)等,因此也是宗教。还有人认为,儒释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泛神论、偶像崇拜和万物有灵论,因此是很原始的宗教,不是高级的宗教。 宗教或文化的神髓和要旨都是确立人的终极关怀和精神信仰,为人提供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意义,儒释道历史上曾为中国人提供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体系,因此问题关键不在于它们是不是宗教,而在于传承和弘扬其优秀传统,守护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退一步讲,在学界对宗教的定义尚无定论的情况下,讨论儒教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也不宜以耶教模式为准——“白马非黑马”固然无疑,“白马非马”则有违常理。古代中国人生来即受到儒教熏陶和规范,以至于“人伦日用而不知”,就像鸟儿飞在空中不知空气之存在一样。因此,儒教不仅是宗教,更是一种“超宗教”!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全球伦理宣言》就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定为人类伦理的“黄金原则”。宣言主要起草者汉斯·昆指出,儒教这一原则及其仁爱精神,超越其他各宗教文化的分歧,对人类文明有普遍意义。 那中国学者为何会不加反思地依据耶教模式论衡中国有无宗教?原因在于,几百年来,西方学术话语,包括其名词、概念、范畴、思维模式、学科范式及其价值观念等,伴随西方军事、商业、政治的全球扩张,占据世界学术的霸权地位,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学术殖民”态势。中国也未能幸免,学术领域出现“以西解中”、“以西律中”甚至是“以西非中”的可悲局面——历史和现实中此起彼伏的“全盘西化”是也。 中国虽已蔚为世界大国,仍有不少学者以西方学术为圭臬,将其视为先进乃至普世,甘于充当其“留声机”和“二道贩子”,“言必称希腊”,满嘴满纸都是西方学术范畴和概念,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观点也来自“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等西方学术话语,丧失了中国学术的自主性、原创性和本土性。 民族复兴,虽未必以自身文化复兴为基本前提,但必以之为最高标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现自身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当务之急是要勇于打破西方学术霸权,走出西方学术牢笼,回归中国学术传统,采用中国学术概念,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努力做到“以中国解释中国”,并逐步做到“以中国解释世界”。否则,中国崛起的只能是偌大的躯体,而不是强健的精神! (选自慕朵生《跳出西方语境看中国儒释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漱溟、冯友兰认为儒释道不是宗教,是因为它们都没有耶教的位格化、宰制性和全知全能的最高神。 B. 儒教的孔子、五经、孔庙、儒生依次和耶教的教主、圣经、教堂、教士对应,所以康有为认为它是宗教。 C. 儒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信条被世界宗教大会《全球伦理宣言》确定为人类伦理的“黄金原则”。 D. 儒释道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守护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而不是争论它是否是宗教。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有学者认为儒释道是一种很原始的宗教,因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泛神论、偶像崇拜和万物有灵论。 B. 在学界对宗教的定义尚无定论的情况下,讨论儒教是不是宗教的问题,绝不能以耶教模式为评判标准。 C. 中国学术界出现“以西解中”“以西律中”甚至是“以西非中”的可悲局面是西方“学术殖民”所致。 D. 中国学术应有自主性、原创性和本土性,努力做到“以中国解释中国”,并逐步做到“以中国解释世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象征,对它们是否是宗教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有两派截然不同的见解。 B. 儒释道历史上曾为国人提供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体系,因此它完全吻合宗教的神髓和要旨。 C. 伴随着军事、商业、政治的全球扩张,西方学术话语逐渐称霸,形成了对其他国家的“学术殖民”态势。 D. 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最高标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现自身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A项,“梁漱溟、冯友兰认为儒释道不是宗教”不正确,原文是“梁漱溟、冯友兰等认为……儒教则注重现实人生,‘不语怪力乱神’,所以不是宗教”“另有学者指出,佛教和道教也不是宗教”,并不是“梁漱溟、冯友兰”认为儒释道不是宗教。 故选A。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仔细阅读原文及选项,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找出答案。 B项,“绝不能以耶教模式为评判标准”错误,原文是“也不宜以耶教模式为准”,而不是“绝不能”以耶教模式为评判标准。 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未然说成已然,因果颠倒,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等。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再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B项,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因此它完全吻合宗教的神髓和要旨”文中没有依据。原文说的是“儒释道历史上曾为中国人提供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体系,因此问题关键不在于它们是不是宗教,而在于传承和弘扬其优秀传统,守护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故选B。 【点睛】第1 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对照。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野樱桃树 邓贵环 ①我记事时起,那棵野樱桃树就长在那里,不知已经站立了多少年。认识那树的时候,我六七岁,而它已有大搪瓷碗那么粗了。 ②它生长在我家出门去山里捡干柴和放牛羊的路边,有一条小溪流从它的脚下哗哗流过。每年刚有一点春的气息,寒意还没有完全褪去,它就早早地开了花,看上去像一片绯红的轻云。繁花落去,就有星星点点的青绿果子出现在长长的柄上。果实结得太多了,枝头被压得几乎要贴到水面去。因为生得偏僻,所以即使是这般繁花绽放和硕果压枝的盛景,都少有人驻足观赏。 ③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还没正式上学。没上学的我,每天早早地就跟着姐姐们去他们读书的学校,打发我一天天的寂寞时光。她们进教室上课,哇啦哇啦地大声读课文,我就隔着窗户在外面跟着哇啦哇啦地大声朗读;他们算老师讲的数学题,我也在外面算数学题。老师时不时地出题测验,结果教室里的学生不会,外面的我全会了。老师就在村里召开大会的时候找到我爷爷说我不是笨孩子,要他们早点把我送进学校去读书。后来,我成绩不错,加上那时候上学也不花多少钱,家里的境况并没有因为我的上学而变得更加糟糕,大人们也就没有干涉我,任由我去读。 ④其实不光是我,也不光是我家,那个时候的乡下,对于用一辈子的光阴在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考虑家里孩子读书求学的问题,过于奢侈。大人们想得更多的,是想什么办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所以他们几乎从来不过问自家孩子的学习,也不知道上学读书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只有每年开学要交学费的时候,家里读书的孩子们才会正式地跟家长谈到读书的话题。我也是那个时候,才会去找我爷爷或者爸妈要一两元钱交学费,每个星期,再去要一点钱,做生活费。这些做生活费的钱家里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没有的时候我们就多带点咸菜豆豉当下饭菜,一个星期不花一分钱。而每当想到没有人在意我们考试考得好不好的时候,感觉我们这群孩子就像长在溪边那棵野樱桃树,春天到了开花,花谢了结果,果子成熟被水冲走或者被鸟衔走,然后落叶。第二年再开花再结果,重复着上一年的故事。 ⑤因为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回家了,家里已不缺我一个人手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我做什么,大家也都不管我。这种放任自流之于我,却是好事。每次打猪草,我都带着一本在外面工作的姨送给我的书,想看的时候甚至还背着背篓,站在那里一看就是半天。天黑了才想起背篓还是空空的,于是慌忙扯上几把青草树叶披着夜色回家。 ⑥后来我出门读书去了,据说读完就可以吃“皇粮”了,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喜不自禁,逢人就说他们家的幺女儿出息了,不必再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一辈子,也可以和村里的那几位教书先生一样靠拿粉笔教学生就有饭吃了,说这些话的时候,幸福的笑容便洋溢在他们因经年劳累而叠生出来的一道道皱纹里。可惜我的奶奶没等到我读完书吃到“皇粮”的那一天,没有享受到这个“吃皇粮”的孙女带给她的哪怕一天的幸福生活。爸爸不知道听谁说在报刊杂志里不时可以看到我的文章,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当年的小伙伴也不断地传回好消息来,阿大开了自己的公司,阿二当上了某大学的副教授,阿三评上了最美售货员,阿四做月嫂也月入五六千并且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当年如那棵野樱桃树一般的孩子们正在努力开出艳丽自己也悦目他人的花朵,结出嘉奖自己也生动季节的果实,竭力活成了一道自己的风景。 ⑦又一个早春,我特意回老家去看那棵野樱桃树。它仍然开满了一树繁花,望去像一片绯红的轻云。或许它已经知道,我此番来,就是要告诉它,即使长在僻远的乡野,即使生活寂寞冷清,也仍然要活出一棵樱桃树的样子,活出自己的样子。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长在偏僻路边的野樱桃树即便繁花绽放、硕果压枝,也少有人驻足观赏,但它仍活出了应有的样子。 B. 上小学后,家里人都不管我,“我”却欣喜这种放任自流的生活让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和心灵上的自由。 C. 经年劳累的奶奶没能等到吃上“皇粮”的“我”给她带来幸福生活的那一天,这是“我”心中的遗憾。 D. 文章采用以物喻人的手法,把“我们”比作普通的野樱桃树,揭示了文章甘于寂寞、坚守平凡的主旨。 5. 为什么说“我们这群孩子就像长在溪边那棵野樱桃树”?请结合文本概要分析。 6. 你是如何理解“活成了一道自己的风景”这句话的?请简要说说这句话的意蕴。 【答案】4. D 5. ①野樱桃树长在偏僻的地方,开花结果都不受人关注;②家长不过问上学情况,不在意考试成绩的好坏,对“我们”也不关注;③野樱桃树和“我们”的处境都冷寂而落寞,都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着。 6. ①“我”出门读书,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学有所成——这是风景;②小伙伴们在不同的行业中均有成就——这是风景;③“我们”自强不息,不向困难低头——这是风景。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手法的分析,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D项,“揭示了文章甘于寂寞、坚守平凡的主旨”错误,从全文来看,文中把“我们”比作普通的野樱桃树,“我们”和野樱桃树都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着,揭示的应是“自强不息,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成长,活出人生精彩”的主旨。 故选D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哪些语言,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答出“为什么说‘我们这群孩子就像长在溪边那棵野樱桃树’”,考生首先要找到 “我们这群孩子就像长在溪边那棵野樱桃树”所在位置,然后结合原文找出野樱桃树和“我们”的相似点。对于野樱桃树,文中说“因为生得偏僻,所以即使是这般繁花绽放和硕果压枝的盛景,都少有人驻足观赏”,可见野樱桃树长在偏僻的地方,即使开花结果都不受人关注,处境落寞,但它每年早早地开花,结非常多的果实,可见它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对于“我们”,文中说家长“几乎从来不过问自家孩子的学习……只有每年开学要交学费的时候……才会正式地跟家长谈到读书的话题”,可见“我们”不受关注,家长不过问,也不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但是“我”在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课堂上的很多知识,后来干农活的时候也坚持读书,终于“出门读书去了”,其他小伙伴也都取得了不大不小的成绩,可见“我们”也如野樱桃树一样,虽然处境艰难,但都顽强的生长着。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此题要求答出“你是如何理解‘活成了一道自己的风景’这句话的”并要求考生简要说出这句话的意蕴。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原文,找到这句话的位置,再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活成了一道自己的风景”出现在文章第六段的结尾处,有对上文的总结作用,可结合上文来理解。上文写了“我”和小伙伴的成长经历,其中“我”坚持读书,“出息了”,“在报刊杂志里不时可以看到我的文章”;小伙伴也各有成就,“阿大开了自己的公司,阿二当上了某大学的副教授,阿三评上了最美售货员,阿四做月嫂也月入五六千并且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虽然“我们”都生长在冷清寂寞的环境里,生活艰难,但“我们”没有对困难低头,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定成绩,所以说我们都“活成了一道自己的风景”。考生依据上述分析,侵占归纳,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1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通读全文,关注细节。(1)快速通读全篇,依据写作顺序理解思路;(2)找出议论性的段落和语句,快速把握作者情感及全文思想主旨;(3)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品味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4)分析写作手法;(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鉴,字克明,宛平人。颖悟过人,举止异常儿。既冠,南游,具通《五经》大义。大德五年,用翰林侍讲学士郝彬荐,为镇江淮海书院山长。十一年,南行台中丞廉恒辟为掾史。丁内艰,复起,补掾史,除兴文署。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问难倡和,应答如响,使者叹服,以为中国有人。 至治二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明年,奉旨括释氏白云宗田,稽检有方,不数月而事集,纤毫无扰。泰定七年,迁湖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天历元年,调江浙财赋府副总管。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元统二年,升同佥太常礼仪院,鉴习典故,达今古,凡礼乐、度数、名物,罔不周知。因集议明宗皇后祔庙①事,援礼据经,辩析详明,君子多之。后以中大夫升礼部 尚书,俄感疾而卒,年六十五。追封谯郡侯,谥文穆。 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殁之日,家无余赀,唯蓄书数千卷,皆鉴手较定。鉴为诗赋,尚《骚》《雅》,作文法西汉,每篇成,学者争相传诵。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鉴任湖广员外时,有故掾顾渊伯,以辰砂一包馈鉴,鉴漫尔置箧笥中。半载后,因欲合药剂,命取视之,乃有黄金三两杂其中,鉴惊叹曰:“渊伯以我为何如人也!”渊伯已殁,鉴呼其子归之。其廉慎不欺如此。 (选自《元史·曹鉴传》) 【注】①祔庙: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属准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 B. 属准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 C. 属准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 D. 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既冠”:古代指男子十五岁时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B. “丁内艰”:丧制名。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古时父母去世,子女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C. “礼部”: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D. “《骚》《雅》”:《骚》即《离骚》,贾谊凭吊屈原时作;《雅》指《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鉴天资聪颖超人。自小就卓尔不群,成年后通晓《五经》大义。曾奉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对使者的提问应答如流,令使者叹服。 B. 曹鉴为官刚正不阿。在湖广任职时,面对丞相忽刺歹的胡作非为,曹鉴遇事遵循事理而行,不像其他的下属官员那样因害怕而回避。 C. 曹鉴天性纯朴孝顺。为官数十年,甘于清贫,但对亲族中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的,总是及时地加以接济,因此他去世时家中一贫如洗。 D. 曹鉴为人廉洁谨慎。他曾收纳下属送他的一包反砂,后因要用辰砂合药,才发现其中夹有黄金,他于是把它还给了已故下属的儿子。 10.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集议明宗皇后祔庙事,援礼据经,辩析详明,君子多之。 (2)殁之日,家无余赀,唯蓄书数千卷,皆鉴手较定。 【答案】7. C 8. A 9. C 10. (1)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刚死的)明宗皇后附祭于先祖之庙的事情,曹鉴引礼据经,辨别分析详细明确,君子都称赞他。 (2)(曹鉴)去世的时候,家中没有富余的资财,只有数千卷储藏的书,都是他亲自考核断定的。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结合上文可知,画线句子中“鉴”是人名,指曹鉴,“损”的主语是“鉴”而不是“民”,故应在“鉴损其赋什六七”前断开,排除B、D两项。“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势家因而诡免者”是定语后置句,故“势家”前应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项,“古代指男子十五岁时举行的加冠之礼”错误,“冠礼”应是在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故选A。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 项,“对亲族中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的,总是及时地加以接济,因此他去世时家中一贫如洗”,理解错误,强加因果。原文说“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殁之日,家无余赀,唯蓄书数千卷,皆鉴手较定”,意思是曹鉴天性纯朴孝顺,对亲族中贫困者,接济惟恐太晚。当官三十多年,仍然是租屋而居。逝世时,家中没有积蓄,只有数千卷书,都是经过他亲自校定的。并不能由此得出“对亲族中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的,总是及时地加以接济,因此他去世时家中一贫如洗”的结论。 故选C。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因”,于是;“集”,召集;“祔”,配享﹑附祭;“祔庙事”,附祭于先祖之庙的事情;“援”,引;“辨析”,辨别分析;“多”,称赞;“之”,代词,他,指曹鉴。 (2)句前省略了主语“曹鉴”,翻译时当补出;“殁”,死,去世;“之”,助词,的;“赀”,资财;“唯”,只有;“蓄”,储藏;“数”,几;“手”,名词作状语,亲手,亲自;“较定”,考核断定。 【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曹鉴,字克明,宛平人。聪颖超人,举止不同于一般的儿童。二十岁后,到南方游览,通晓《五经》大义。大德五年(1301),经翰林侍讲学士郝彬推荐,任镇江淮海书院山长。十一年,南行台中丞廉恒聘为掾史。母亲去世,服孝期满,补任掾史,授官兴文署。命其伴送安南使者,沿途使者向他提出许多疑问,他应答如流。使者叹服,认为中国有人才。 至治二年(1322),授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第二年,奉旨核查佛教白云宗的田产,由于稽查得法,不到几个月时间,事已完成,对百姓毫无侵扰。泰定年间,调任湖广左右司员外郎。当时的丞相忽剌歹仗势为所欲为,他的下属官员都因害怕而回避,曹鉴遇事遵循事理而行,独不回避。湖北廉访司举荐曹鉴任监察官。没有批复。 天历元年(1328),调江浙财赋府副总管。所属淮、浙地区大水,民众报告灾情,曹鉴减赋税十分之六七,有钱有势之家用诡计获免赋税的,曹鉴核实之后,下令让他们首先交纳租税。元统二年(1334),升同佥太常礼仪院,曹鉴熟悉典故,达古通今,凡礼乐、度数、名物制度,没有不知晓的。因而召集大臣们议论,刚死的明宗皇后附祭于先祖之事,曹鉴引礼据经,辨析详细明确,君子都称赞他。至元元年(1335),由中大夫升礼部尚书,不久,因生病而死,终年六十五岁,追封谯君侯,谥号文穆。 曹鉴天性纯朴孝顺,对亲族中贫困者,接济惟恐太晚。当官三十多年,仍然是租屋而居。逝世时,家中没有积蓄,只有数千卷书,都是经过他亲自校定的。曹鉴写诗、写赋,崇拜《离骚》、《尔雅》,写文章都效法西汉,每成一篇,学者都争相传诵。家中藏有他的文集若干卷。 曹鉴任湖广员外郎时,有一故旧下属叫顾渊伯,赠送他一包辰砂。曹鉴随手放进一个小箱子中,半年后因要用辰砂合药,命人取出一看,其中夹杂了三两黄金。曹鉴惊叹地说:“渊伯以为我是怎样一个人啊!”渊伯已死,曹鉴把他的儿子叫来,还给他黄金。其廉洁、谨慎到如此程度。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梅 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见梅 宋 何应龙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11. 下列对诗歌句意理解与表现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诗首句,“一树”形容花开之密;“寒梅”指花开之早;“白玉条”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描写梅花外貌形神兼备,令人陶醉。 B. 张诗第二句,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使诗歌的意境显得开阔。 C. 张诗末二句,抒发了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末句采用虚笔,并照应了首句“白玉条”,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 D. 何诗第二句,“佳人”借喻梅花,“空谷”写环境的空旷寂寥,梅花生长于此,犹如空谷佳人,风神毕现,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 12. 两诗都以“梅花”为对象,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11. C 12. 张诗侧重描写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写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赞美之情。何诗侧重描写梅花的生长环境、风姿、芳香,借梅言志,表现了诗人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的心境。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语言、主题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 C项“末句采用虚笔”理解错误,末句“疑是经冬雪未消”意思是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诗人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是实写,不是“虚笔”。 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什么形象。此题要求分析两首诗中出现的“梅花”意象,要求答出描写的侧重点和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考生需要仔细阅读两首诗,分析找出诗中描写到“梅花”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张诗中,首句“一树寒梅白玉条”,意思是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白”写出了梅花的颜色,“白玉条”写出了梅花的俏丽姿态,“寒”写出了梅花耐寒的气质;第二句“迥临村路傍溪桥”意思是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写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第三、四两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意思是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写出梅花的开放的季节,表达出诗人见到早春开放的梅花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何诗前两句,“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意思是白云绕着山冈,溪水绕着山村,忽然惊喜,空谷中有位佳人,这里诗人把梅花比作“佳人”,表达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空谷”则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三、四句“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意思是天寒日暮,微风吹去芳香,到处都是冰霜,无处寻春。“香”写了梅花的芳香,“冰霜”则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这里诗人借梅花来写自己,托物言志,表达的是诗人自己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的心境。 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2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以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作为鉴赏的依据,以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作为鉴赏的角度。一般的鉴赏流程为:物的外形特征——物的内在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答题步骤是:①点明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意象;②分析意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③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备考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思乡类:月亮、鸿雁、杜鹃、斜阳;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3. 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起首两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营造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 B. 上片以“芳草”作为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直接抒发出乡思离情。 C. 下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 D. 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14. 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13. B 14. 特点:寥廓苍茫,萧索冷落。作用:①从内容上看,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②从结构上看,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答出“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 B项,“直接抒发出乡思离情”错误。“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在诗词中,芳草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因此诗人说它“无情”。所以应是“含蓄地”抒发了乡思离情,而不是“直接抒发”。 故选B。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答出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考查的是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考生需要通读全诗,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第二问要求答出“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考生需要把诗句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分析。 上片写到的意象有“碧云天”“黄叶地”“波”“寒烟”“斜阳”“天”“水”“芳草”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景象,在这幅景象中,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其特点是寥廓苍茫,萧索冷落。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从内容上看,写了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在诗词中,芳草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此句中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连接天涯和故园,诗人看到芳草不由得产生了离愁别恨。从结构上来看,“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处在上片结尾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词上片写的是秋景,下片是抒情,“芳草无情”在写“芳草”时用了一个“情”,就自然地引出了下片的抒情,使得这首词由上片的写景自然过渡到下片的抒情。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2 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和语言的能力,对于诗歌意境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诗句作用类题目,解答时应先解释诗句含义,分析其内容上的作用,然后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作用就是写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则要关注诗句在诗歌的位置:①首句多为渲染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②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③尾句以热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名篇名句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是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 (3)杜甫在《旅夜书怀》中“________,______”一句是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怆心情。 (4)辛弃疾在《水龙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独立斜阳,感怀漂泊江南的苦闷。 (5)苏轼的《定风波》中“_____”—句由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______”一句运用双关的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感受。 【答案】 (1). 我欲因之梦吴越 (2). 一夜飞度镜湖月 (3). 江天一色无纤尘 (4). 皎皎空中孤月轮 (5). 星垂平野阔 (6). 月涌大江流 (7). 落日楼头 (8). 断鸿声里 (9). 江南游子 (10). 一蓑烟雨任平生 (11). 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越、镜、纤、皎、阔、鸿、蓑、晴。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_______,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施行和采纳。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 )。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等待时机,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可谓______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______,“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______且自感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有的甚至义气用事,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 B. 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否得到施行和采纳。 C. 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D. 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巨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施行和采纳。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值得后人借鉴和深思 B. 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C. 后人值得深思和借鉴 D. 后人值得借鉴和深思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休养生息 —语破的 意气用事 一筹莫展 B. 韬光养晦 一语破的 意气风发 束手无策 C. 休养生息 一语道破 意气用事 束手无策 D. 韬光养晦 —语道破 意气风发 一筹莫展 【答案】16. C 17. B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本题所给画线句子中,“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该把“臣子自用其才”改为“臣子是否自用其才”;“施行和采纳”语序不当,应改为“采纳和施行”。 A项,“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该把“臣子自用其才”改为“臣子是否自用其才”;“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不合逻辑,应改为“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B项,“施行和采纳”语序不当,应改为“采纳和施行”。 C项,修改正确。 D项,“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该把“臣子自用其才”改为“臣子是否自用其才”;“施行和采纳”语序不当,应改为“采纳和施行”。 故选C。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准话题,从陈述对象一致、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逻辑严密、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 本题上文说的是“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从陈述对象一致的角度来看,可排除C、D两项。 再比较A、B两项,“借鉴和深思”不合逻辑,应先“深思”,再“借鉴”,故排除A项。 故选B。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意思、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习惯搭配等,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动荡之后,所采取的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增加人口的措施;“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材料中说贾谊不知道隐藏才能,故应在“不懂”后加“韬光养晦”。 “一语破的”,指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一语道破”,指一句话就说穿了。材料中指“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一句话说穿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的痼疾,应选“一语道破”。 “意气用事”,指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材料中用来形容古代的读书人遇到顺境就精神振奋,应选用“意气风发”。 “一筹莫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束手无策”,形容就像捆住了手,没有一点办法。材料中用来指古代读书人遇到逆境就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应选用“一筹莫展”。 故选D。 【点睛】第3题考查近义词语辨析的能力。所谓近义词语,是指语义相同或相近,但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的词语。这类题目测试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词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19.下面是某班长在一次班会上的结束语,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班的班风从此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既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也是责无旁贷的。 【答案】(1)抛砖引玉 精彩的发言(2)给予高度评价 感到十分高兴 (3)学习成绩差 学习成绩不大理想 (4)殷切期望 希望 (5)目前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抛砖引玉”,谦辞,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这里是说“同学们”,改为“精彩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一般是说别人的评价,结合“我对此”分析,改成“感到十分高兴”。“学习成绩差”,表达太直接,不符合班会的要求,改为“学习成绩不大理想”。“殷切期望”,与身份不合,改为“希望”。“目前的当务之急”,“目前的”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去“目前的”。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20.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答案】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 。“听和读是接受信息”,“ 说和写是发表信息”;“接受”“发表”之间的箭头是相互的,故可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听说”“读写”的上面分别是前提和基础,故可得“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读下面是“接受”,说写下面是“发表”,故可得出“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接受”“发表”之间的箭头是相互的,故可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 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高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改变才能突现价值 深山里的大树,如果不改变环境,无人能发现它的价值。其实,人也一样,不能改变自己,就不能突现生命的价值。 漫步历史长河,我们听到李白的偃仰啸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明白,和光同尘并非苟且偷生,暂时的忧愁也代表不了什么,也证明不了什么。社稷梦难以实现,他改变自己,去追逐另一个梦。既然皇上遗弃,那又为何不调整自己?他用狂放与豁达接受这一切,然后有调整自己,给自己无限辽远之景。 改变,不是放弃,而是调整之后再上路。 茫茫宇宙,浩浩沙漠,让人敬而生畏。然而,那看似柔媚的河流却能跨越着时空的阻隔。当柔媚的河流遇到广袤的沙漠,它会先变作水蒸气,却在跨越沙漠之后再度凝聚成一股水流。看似放弃,实则前进。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柔能克刚。 改变,是找到适于自己的另一个环境,然后实现自己的价值。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一不留神步入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官场生活。官场的森严等级,肆意蹂躏人格尊严,让他万念俱疲、心神俱灰。但当他改变生活,毅然选择离开官场时,生命的活力再次迸发。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登东皋而长啸,临清流而赋诗。登高临远,他欣赏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美景,闲适安逸,不必奔波劳累,因此他描绘出了世外桃源。 改变,让失去活力的生命复燃,让失意的人生找到航向,让本来精彩的生活更精彩。 一代国学大师常树鸿,从西子湖畔走来,在塞纳河畔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幸福生活。然而,他放弃了安逸,毅然走进了散时如雨、惊风拥沙的茫茫戈壁。在那里,寒来暑往几十载,世界终于承认敦煌学在中国。你听,那大佛殿檐角的风铎之声依然雄壮;你看,那漫天黄沙都舞出了浪漫。 生而为人,怎能没有因痛而失落之时?朝露清愁,时不我予,也好;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也罢。该放手时就放手,适应新的环境,改变自己,追逐新的梦想。 改变,让生命的价值随风吟唱;改变,让生命的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还犹豫什么,该改变时就改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结合材料内容,把握材料的关键语句进行精准的审题和立意。本材料的关键语句是公园里的三个人的话语,公园里三个人的谈话则代表不同的观点。第一个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要想成功被赏识,需要改变生存环境。第二个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三个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不必改变环境,要坚守自己的阵地。所以这三个人的观点都可以作为此次作文的立意,但必须择其一个人观点深入论述,不必面面俱到。 参考立意:(一)第一个人的角度: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2.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3.灵活变通可以带来新的契机。 (二)第二个人的角度:1.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2.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3.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三)第三个人的角度:1.坚持奋斗,亦能圆梦。2.不忘初心,实现梦想。3.坚守本分,成就自我。 适合本篇作文的素材:1.英国的作家和诗人沙士比亚,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沙翁成名前的学习环境呢?沙士比亚原来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2.司马迁,西汉著名大史学家。意外横祸,使他身受“腐刑”,但他并没有被逆境击倒。出狱后,以惊人的毅力,忍受残体的折磨,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世称之“中国历史之父”。 3.道尔顿是英国杰出化学家、物理学家,出身贫寒,生活条件恶劣,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15岁时便离开家乡自谋生路,在给一个学校校长当助理12年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下了“午夜方眠,黎明即起”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经过艰苦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28 岁时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创立了倍比定律和“道尔顿原子学说”,提出了原子量表。他的杰出贡献,被恩格斯的高度赞扬为“近代化学之父”。 4.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5.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13岁时跟随基兰达约学画1年,后从师贝托多学习雕塑1年。他的 艺术 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米开朗琪罗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他还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4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他晚年所作的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 显示 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其它重要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 适合本篇作文的结构建议: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那么怎么办好?我们把中间一大段多分几个自然段,那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分成6 段就可以了。在作文段落结构上,我的个人观点是考生要写“长短结合式”作文,即第一段:开篇点题,朴实稳重,切勿追求文采而游离于题目之外。第二段:第一个分论点,注意段首句的锤炼要扣住题目,举例论证不要讲人物事迹,要干净利落的引入论证观点,深入生活做深挖掘。第三段:总结上面的例证,做到由人及己,体现一个生活上的深挖掘。四段、五段同二、三两段,注意第四段的分论点不要和第二段的重合,必须体现一个逐层深入。第六段(最后一段):总结二——四段的内容,进而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扣住题目做到首尾呼应,结合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认识。这样的结构在高考阅卷时间紧张的前提下是非常容易抓住老师视线的。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句有:被人赏识、改变自己、生存环境、适应环境、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高开自己的故乡呢?根据以上关键词句,考生即可选准立意的角度,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扣住立意,充分结合人与环境的关系,深入分析所论述的论题,这样作文才能做到内容有深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