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年以前中国诗人艾青先生写过几句诗: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所以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在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舞剧《丝路花雨》。这部舞剧不仅在北京好评如潮,一票难求,后来这部剧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观众通过这部舞剧,了解丝绸之路,欣赏中国的艺术,也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可以说,这个舞剧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依然在当今社会发生着,所塑造的人物依然活在我们周围。如舞剧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随着舞剧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演出,这个艺术形象也深入到欧洲、美洲、非洲很多国家的观众脑海里,成为关于中国、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这样一部作品唤醒了大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历史想象,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所以它产生的作用是超出文化,超出艺术的。‎ 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留下了痕迹的东西,文学和艺术都不会忘记,多年以后会重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那段历史。凡是精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必定给现代的人以很多的启迪,除了让我们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欣赏来回顾历史之外,也会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面对现实,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生活。我们的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善的、真的、光明的总是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通过艺术的创造和艺术的欣赏,我们的思维不应再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丝绸之路,是政治合作之路,也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艺术融汇之路。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留下了诸如敦煌莫高窟这样的伟大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现在面对新的丝绸之路,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新的故事,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应该不仅仅关照历史、回忆历史,更应该把眼光放到现在,甚至要看到未来。我们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 在以往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艺术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沙漠、骆驼、大帆船、滔天巨浪、敦煌壁画等等,我想在未来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艺术创作当中出现的很可能是高铁、飞机、巨大的货轮,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的生活。时代发展了,生活变化了,有关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政治之路,也不仅仅是贸易之路,而是人类的文化的共融之路,是人的情感的理解沟通之路,是人类新的文明的创造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 ‎(莫言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研讨会”上的发言,2018年10月9日,光明网)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蚕丝、丝绸,以及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的出现,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就产生了。‎ B.1979年诞生的舞剧《丝路花雨》,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C.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再现历史上的辉煌。‎ D.虽然这个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善的、真的、光明的往往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开头的部分提出丝绸之路等产生与人密切相关,在结尾的部分点明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首尾照应,中心明确。‎ B.文章首段把蚕丝、丝绸等物与人的希望、追求等进行对比,得出了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的结论。‎ C.作者认为艺术表现的内容应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并以高铁、飞机等可以进入到关于“一带一路”等艺术创作中作为例证。‎ D.文章论述了好的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我们的思维要面向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B.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需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这样才可能做到关照现在,关照未来。‎ C.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新丝绸之路,都不仅仅是政治之路、贸易之路,可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D.正如敦煌莫高窟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一样,“一带一路”的出现,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创作素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来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下狠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惊惧慌乱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血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那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者……在离考场还有一二里的地方,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有改动)‎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B. “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 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 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一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5. 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6. 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2018年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 ‎ ‎ 与利用X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 ‎ (选自2018年8月24日“央视网”)‎ ‎ 材料二:‎ ‎ 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于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 ‎ 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 ‎ 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 ‎ 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 ‎ 2017年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 ‎ (选自2018年8月16日“央视网”)‎ ‎ 材料三:‎ ‎ 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 ‎ 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 ‎ 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 (摘自2018年8月29日《中国科学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裂中子源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 B.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达到了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 C.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带领大家冲出了低谷,后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终于奠基。‎ ‎ D.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被称为散裂中子源的“眼睛”,这项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散裂中子源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 B.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会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 ‎ ‎ C.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山这个可燃冰的结构。‎ ‎ D.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和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都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终于攻破难关,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9.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B.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C.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D.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C.“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 D.“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沈有容作战勇。在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导致部队攻打失败。‎ D.沈有容爱护百姓。朗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5分)‎ ‎(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朱湾 ‎ 寻得仙源访隐沦①,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②。‎ ‎【注释】①隐沦: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下列对于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紧承题意,点明入山寻访隐者。“隐沦”指代韦九山人,“无尘”写出了诗人对山林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 B. 颔联 “唯”、“始”两个副词,既表明了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出他山行之中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 C. 颈联描写了一个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了作者喜爱之情。“谁作主”,两句一问一答。“人”的出现给山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 D. 尾联以议论作结,“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逃避世俗烦恼,隐逸山林,是天性使然,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 ‎15.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答: ‎ ‎(三)16.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3题,6分)‎ ‎(1).《赤壁赋》中用 , 两句写出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2).《离骚》体现诗人对光阴流逝,时不我待的忧虑的句子是 , 。 ‎ ‎(3).《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7--19题。 ‎ 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中断的文化血统之一,就是对知识和教育的极大尊重和推崇,即便是在今天个别地区拜金主义盛行,也还是认为家中有个考上 985大学的比挣985万更加光宗耀祖—— 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被认为是光宗耀祖 ,任谁也改变不了。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无论从考试 的目的、内容、性质还是选拔的标准都不能 ,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将两者 ,因为二者都是国家最为重视的抡才大典。对于科举考试而言,正史记录得最多的是名字和名次,某朝某代某年某科,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 而在古代笔记中,却呈现出别样的记载,那就是但凡能 者,大都不仅仅因为考生的八股文做得多么好,还必然有“品德加分项”。“积德”和金榜得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 是 的事情,不过,( ):他们希望每一位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管理者的生员,都能牢记自己的成功来自先祖的“道德基因”‎ ‎,也希望他们能继续行善政做好事,给自己的后代积德。‎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够畅达,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先贤们高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B. 先贤们以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可以光宗耀祖终身必举的大事。‎ C. 虽然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对有错,但是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D. 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反正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我们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而是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 B. 我们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 C. 我们不应简单地批判古人的这种观点,而是应该体会到他们的善良。‎ D. 我们应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不应简单地抨击古人的这种观点。‎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百喙一词 相提并论 首屈一指 不言自明 B. 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 蟾宫折桂 不言自明 C. 混为一谈 一视同仁 首屈一指 显而易见 D. 百喙一词 一视同仁 蟾宫折桂 显而易见 ‎20.下面是我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王哲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中医学佼佼者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编安。‎ 生物社团 王哲 ‎2018年5月10日 答:①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③将 改为 ‎ ‎④将 改为 ‎ ‎⑤将 改为 ‎ ‎21.下面的材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片段。请筛选其中的信息,简要概括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的命题意图。不超过30字。(6分)‎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比如全国Ⅲ卷作文题,三条标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最强音。三条标语的组合,可以帮助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与众。——《史记》‎ ②历史无新事,历史也不抄袭。——木心 ③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伟大而高贵。——杜加尔 ④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周国平 ⑤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王符 ⑥智者筑桥,愚者筑墙。——《黑豹》‎ 名言警句总是发人深思,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蚕丝、丝绸,以及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的出现”和“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就产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强加因果; C项,“再现历史上的辉煌”错误,无中生有;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总是会战胜……”,选项丢失了“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这一限制语。故选B。‎ ‎2、B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把蚕丝、丝绸等物与人的希望、追求等进行对比”错误,不是对比。故选B。‎ ‎3、]C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可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于原文无据,无中生有。故选C。‎ ‎4. A 本题中,A项,“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错误,从文中来看,“‘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这一情节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故选A项。 ‎ ‎5. (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12年系一次,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当同学们都穿着耐磨的胶底鞋时,他只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 ‎ ‎【5题详解】如原文中写到“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者……在离考场还有一二里的地方,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结合句子可知 “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而“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 ‎6. (1)表面上是人生中第一次远行—赶考,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旅行”。‎ ‎(2)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3)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6题详解】‎ 本题“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到文中圈出题干中的引文“人生之旅”,再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把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的原因。文章的第二段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这是一句总领句,下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对“人生之旅”内涵的理解应该在下文找,可结合具体的事件来理解。作者第一次出远门赶考时,由于自身十分贫穷而遇到种种困难想放弃时,他听见了汽笛声,也看见了有些人由于自身条件不努力,却依然能坐上火车,过上舒适的生活,比他生活的好。而自己却在穿着破旧的布鞋在脚跟磨破的情况下赶考,让他觉得不公平,这是让他既气愤又无可奈何的一段生命体验。它告诉我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自己的感悟:当遇到种种困难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身处绝境时,有希望才有可能生存。该满怀希望,坚定不移地向前进。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 ‎7. B(3分)(偷换概念,“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错,原文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 C(3分)(原文为“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不是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 ‎9. (6分)(1)(3分)报道重点:①材料一侧重对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说明。②材料二侧重报道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中子源研制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③材料三侧重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的两大技术创新。(每点1分,意合即可)‎ ‎ (2)(3分)成功原因:①国家重视,确立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实验课题。②领导及团队长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③科研人员坚持攻坚创新。(每点1分,意合即可)‎ ‎10.A 根据句子结构,“有容白当事”一句中,“当事”做“白”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悟”与“呼”表示两种行为,前者是“麻郎醒悟”,语意已经完整,后者则是“叫来高寀的使者”,语意完整,故中间要断开,可排除C项;“索还”指“讨要”,中间不能断开,“所赂寀金”意为“贿赂高寀的金钱”,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 译文为:‎ 有容告诉当权的人,自己请求前往劝说他们.见到麻郎,指明陈述利害关系.麻郎醒悟,叫来高寀的使者,讨回贿赂高寀的金钱,扬帆而去.‎ ‎11.C 文中的“海外”指远离内陆的地方,不是指国外.‎ ‎12.C 由原文“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可知,“想用奇兵”的是福建巡抚金学曾,这里对象有误;且“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 于文无据.‎ ‎13(1)“去”:离开;“息肩”:平息;“赉”:赏赐.‎ 译文为: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已.‎ ‎(2)“无何”:没有多久;“明年”:第二年;“走避”:逃走躲避;“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译文为: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第二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 ‎14.D(表达的是对韦九山人的敬佩之情。)‎ ‎15.(1)首联“无尘”二字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安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污浊尘世的厌弃。(2分)(2)颔联“唯通马”足见深山之僻野幽邃,“始见人”则更进一步表现了曲径通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分)(3)颈联描写了一个四面云山、寥阔寂静、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作者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2分)。‎ ‎16、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3、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答案】17. D 18. A 19. B ‎【17题详解】四个选项没有语法和语义的问题,所以要通过上下文看陈述对象,上文“即便是在今天个别地区拜金主义盛行,也还是认为家中有个考上 985 大学的比挣985万更加光宗耀祖”,强调的是当下人们对待读书求学的态度和评价,而下文“改变不了”也应该是这种态度,D项,陈述对象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古人对读书的态度,据此选择正确答案。故选D。‎ ‎【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括号后为冒号,说明下文是对括号内容的解释说明,而下文讲述的是古人对考试者的一种期许,强调点在古人设置“品德加分项”的深意,所以排除BCD。故选A。‎ ‎【19题详解】“百喙一词”意为众口一词,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混为一谈”意为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同等看待。文中强调不能混淆,用“混为一谈”。“相提并论”意为把不同的人或事放在一起讨论或看待;“一视同仁”意为对人同样看待,只能用做“人”文中是对事物的看法,用“相提并论”。“首屈一指”意为最好的;“蟾宫折桂”意为应考得中。文中是科举中第,用“蟾宫折桂”。“不言自明”意为不用说话就明白;“‎ 显而易见”意为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语境是“对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用“不言自明”。故选B。 ‎ ‎20【答案】①将“霸主”改为“大家”;②将“忝列”改为“屈就”;③将“绵薄之力”改为“指导帮助”;④将“佼佼者”改为“爱好者”;⑤将“编安”改为“安康”。‎ ‎21【答案】反映时代主题,传递价值观念,引导考生领会使命与挑战。‎ ‎【详解】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属于概括材料的中心内容,根据理解材料说的是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的命题意图,考生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成句:主题、价值观念、使命与挑战,根据以上的关键词进行答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22.写作(60分):‎ 作文:‎ ‎①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与众。(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句意为:讲究最高德行的人,不附和世俗之见;成就大业的人,不一定凡事都和民众商议。‎ 适用主题:不随波逐流,坚持主见拒绝盲从,变革的阻力等主题。‎ ‎②历史无新事,历史也不抄袭。(出自『一饮一啄』) 适用主题:反思历史,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永恒的发展,变与不变等主题。‎ 范例:历史无新事,人世间无非衣食住行,国家间不出友好仇敌。古人的心思今人能解个八九。但历史也不抄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曾跌倒的坑洼必定会被填平,曾受过的伤痕从皮肤一直刻进心里。 ‎ ‎③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伟大而高贵。(出自杜伽尔)适用主题:追求理想,拼搏上进,热爱生活等主题。‎ 生活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要想傲立船头,就必将迎接猛浪奔流。‎ ‎④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出自周国平) 适用主题:精神空虚和富足,追求功利的短视心理,梦想的意义等作文主题。‎ 若一个人在满足温饱后,仍然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无异于被动地卷在生存的齿轮里,活在苟且中。只有那些为梦想留有位置的人,才能有思想有目标地生活。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 ‎⑤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出自『潜夫论·实贡』) 句意为:那些积极上进、追求理想的人朋友很少;而那些随波逐流、庸庸碌碌的人却同伙很多。适用主题:勇敢面对孤独,追求真正的友谊等主题。‎ 当今社会以交友多寡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这种评价标准有失公允。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选择那条寂寞道路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⑥智者筑桥,愚者筑墙。(出自『黑豹』) ‎ 适用主题:强调互助和谐,注重真诚沟通等作文立意。句子出自漫威电影《黑豹》,影片中主角特查拉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形势,以心怀善念、顾全大局、善于突破桎梏的特质赢得百姓拥护。反观现实国际社会,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地区独立等问题的始作俑者屡次违背和平共处的原则,筑起阻碍交流的高墙以达到自利的目的,结果只会引发正义的反抗与民众的不安,损人却不利己。 ‎ 组合:第一种:①和⑤,‎ ‎ 第二种:②和⑥,‎ ‎ 第三种:③和④。‎ ‎ ②亦可以用到第一种和第三种组合中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有什么内容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体较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创新 说明:‎ (一) 基础等级评分,“提议”项以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新颖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五)对不够字数的作文的评判规定1.600字以上但不足800字的,结构完整,按每50字1分的标准扣分,结构不完整,35以下评分;‎ ‎2.400字以上但不足600字的,结构完整,30以下评分,结构不完整,25以下评分。‎ ‎3.400字以下的,20以下评分。‎ 有题目,写300字以内的,给15分。‎ 有题目,写200字以内的,给10分。‎ 有题目,写100字以内的,给5分。‎ ‎4.只有题目,其他没有的,给2分。‎ 参考译文 ‎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时就会骑马击剑,爱好用兵的谋略.万历七年考中武生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看见他认为他不是平凡之人,任用他为昌平的千总.又受到总督张佳胤的赏识,调到蓟镇的东路军,管辖南方士兵的后营.‎ ‎ 十二年秋天,朵颜长昂带领三千骑兵侵犯刘家口.有容半夜率领二十九名勇猛的士兵迎击,身中两箭,斩首六级,贼寇退走了才回来,由此知名.十四年跟随李成梁出塞,抵达可可毋林,斩杀敌人无数.次年再次出塞,也有功劳.成梁攻打北关,有容冲入敌阵,坐骑一再更换一再死去,最后攻下了那座城.‎ 随从宋应昌支援朝鲜,要求回来.分封日本的事情失败,福建巡抚金学曾想用奇兵攻打他们的巢穴,启用有容防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寇劫掠各村寨,有容打败了他们.倭寇占据东番.有容防守石湖,计划全部歼灭他们,带了二十一条船出海,遇到风,存下十四条船.经过澎湖,与倭寇相遇,打死数人,放火烧沉他们六条船,斩首十五级,夺回男女三百七十多人.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的红毛番酋长韦麻郎驾驶三艘大船到澎湖,要求互通贸易,他们是征收商税的使臣高寀召来的.有容告诉当权的人,自己请求前往劝说他们.见到麻郎,指明陈述利害关系.麻郎醒悟,叫来高寀的使者,讨回贿赂高寀的金钱,扬帆而去.从浙江游击将军任上调到天津,又调任温、处参军,被罢免回家.四十四年,倭寇侵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求特别设立水师,起用有容统领,在东沙擒获倭寇.‎ 泰昌元年,辽东事务棘手,朝廷开始设立山东副总兵,驻守登州,就任命有容担任这个职务.八月,毛文龙在镇江打了胜仗.诏令有容统帅水师万人,偕同天津的水师直达镇江策应.有容叹息说:“率领一支部队,去抵抗正嚣张的敌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次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朗先下令,敢摆渡一个人过来的斩首.有容反对,立即命令几十艘船开往各岛,几万人获得了救援.当时金、复、盖三卫都空虚没有人,有人要据守金州.有容说金州孤立地远处海外,登州、皮岛都与它远隔大海,声援不到,不可据守.等到文龙取得金州,没有多久又丢失了.四年,有容因为年老请求退休,回到家中,去世.‎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