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甘肃省民乐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10)
民乐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强调官员对民众的约束与塑造作用,因此,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上,要求官员清正廉明就成了传统政治的核心诉求之一。而西方更着重于法典与制度的完备与执行,更为相信“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这就使得传统中国与西方在“官吏”的定位方面出现非常大的区别。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熟稔和贯彻为考核依据,局限在公权力领域,官员的私人领域并不影响其公权力领域的职位与权威。而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被西方放置在个人层面的“道德”在传统中国却恰恰是约束的重点。传统中国的政治理念是“政者,正也”,只有人“正”才能产生清明的政治,所以重视德性培养和德行考察。如上所述,传统中国对官员的监督,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形成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明太祖朱元璋痛恨官吏的贪污腐败,建立了对官员进行监督的常制,监察御史和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品秩不高,但代表皇帝,可以小制大,以内制外,尤其巡按御史,小事立断,大事奏裁,很有权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明朝没有宰相之制,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地方政府和监察御史、给事中不相统属,避免了由于隶属关系而对言官产生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 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在选任程序上,言官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 或策以时务,或试以章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 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对言官自身要求严格之外,对言官也要进行有效保护,不因言获罪是重要的原则。明代在制度上继承了宋代不杀读书人的传统,言官在社会上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尽管明代有言官因言得祸的时候,比如王阳明就是因为上疏申救言官而遭贬谪,但总体上,言官有人身安全的保障。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过,万历时期言官雒于仁曾批评万历皇帝“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言官对阁臣的监督也非常有效,严嵩当政时期,有十余位言官前赴后继地弹劾严嵩,即便遭到严嵩假借皇权进行延杖、除名、贬谪、下狱等打击报复也在所不辞,终于使严嵩父子伏法。言官对地方政治的监督也颇为有效,当明王朝的朝政荒怠时,地方运转基本正常,言官可谓功不可没。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中国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重视官员的主观能动因素;西方政治的着重点在法制,强调“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 B.传统中国的官员是道德型官员,以清正廉明为考核依据;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贯彻执行为考核依据。 C.传统中国对官员的要求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西方对官员的考核局限在公权力领域,私人领域不影响其职位与权威。 D.在对官员的道德要求方面,传统中国将道德作为核心要求,而西方则置道德于个人层面,不要求官员充当道德的表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朝的监察御史、给事中并不隶属于六部和地方政府,从体制上避免了对言官的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 B.明朝选拔言官非常慎重,除了对人选的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还对其道德品质、政治素质、仕途经历等方面有明确要求。 C.明朝制度规定,为保证言官发挥职能,言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在京三品大臣,出身胥吏、曾犯奸贪,均不得担任言官。 D.明朝言官选任程序严格复杂,不但要进行民意调查,还要通过时务策问或章疏测试、人物品议等方式对人选进行考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中国极其重视官员道德的政治功能,所以对官员的监督具有法律和道德双重维度,言官须从道德角度监督官员。 B.明朝言官虽官阶等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可对部分小事情即刻决断,因而具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 C.明朝有制度化的言官系统,整个言官群体也较好地发挥了劝谏作用和监督作用,因而明代的吏治比其它王朝较为清明。 D.明朝言官总体上具有人身安全保障,这是他们能尽职尽责,积极发挥对皇帝、阁臣和地方政 治的监督作用的重要原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湿漉漉的雨 陈敏 学校位于远离村子的旱塬上,像一只搁浅在河滩上的破船。 方培老师来的那天,天正下着小雨,两个男孩子流着鼻涕,满身泥巴,深一脚浅一脚地为他抬来了一桶水,放进他住的单间宿舍里。一路磕磕碰碰,桶里的水只剩下了半桶。水浑且黄,但一股暖流却蹿上来,瞬间温热了他冰凉的心。 校舍原是一间被废弃的财神庙。三十多个流着鼻涕的孩子拥挤在一间屋子里,被香火熏黑的墙壁不时掉着土渣,四周结满了蛛网,栖息在屋檐间的老鼠会冷不防弄下一大团灰尘,撒落在孩子们身上。 第二天,方培阻止了孩子们为他轮流抬水,只接屋檐上的雨水洗脸做饭,还留下几个家离校较远的孩子和他一同分享村民们送来的玉米棒和山药蛋。 这些风雨中成长的孩子一开始还真无法管束。上课说跑就跑,说是出去拉屎尿尿;八九岁了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多数呆若木偶,不吵不闹,不愿开口说话。方培来了个“逆水行舟”,他说,我要带你们上山去,不过,我不仅仅是让你们四处闲游,你们除了使用两条腿外,还要充分利用你们的眼和耳,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 方培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东面的一处山坡,那里生长了茂密的野花野草。方培要求他们每人在山坡上找一枝花,倾听花儿开放的声音。孩子们咧着嘴笑,纷纷四散开来,野鹿一般欢快地跳跃着,钻进花草丛中,仔细观察那些熟悉而陌生的植物。那些躲藏在草丛灌木里的野花,有的开着,有的正打着骨朵儿,可谁也没见过它们是怎么开的,更别提花开的声音了。但他们还是找了各自喜爱的花朵,趴下来,将耳朵贴在花瓣上听。一天的倾听,有两个同学得出结论:花儿开放的声音太小,人的耳朵听不见,只有蝴蝶和蜜蜂这样的小动物才能听到,因为它们总是将嘴巴深深地扎进花蕊里面。 方培为他们细腻的观察而欣喜。给出答案的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赞誉,还获得了蝴蝶状的花竹书签。老师又承诺,谁画画得好,字写得好,谁就能在夜晚和他一起分享望远镜的奥秘。他说他带来了一架可以观察天体的天文望远镜,能从中看到银河桥、月亮里的吴刚和桂花树,望远镜里看到的星星比山都大。 方培给学生们每人一张小纸片,让他们把观察到的花草树木、蝴蝶、蜜蜂、鸟儿画在上面,并在画的下方注出汉字。 这一招很妙,通过画画学写汉字,一直被认为很难的字写起来竟然如此容易。老师激励下的孩子们眼眸里闪出的光亮晶晶、清莹莹,像他们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星星。 方培每天教学生们唱一首歌。 方培还在破败的院落外面竖了根木杆,升起了国旗。 沉默已久的孩子们像春天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叫开来。 又一个秋雨季节来临。雨,浙渐沥沥,已经下了整整一月。旱塬成了烂泥滩,校舍岌岌可危。方培给村主任反映危房情况,村主任说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没劳力;他又给上级反映,上级承诺派人查看,却一直没来。 雨,一直没有停的迹象,方培这一夜睡得潦草,一些悉悉索索的声响仿佛来自天外。他天没亮便从床上爬起来,将陆续到校的学生挡在外面。 湿漉漉的泥地上,孩子们整齐地站成一排,眼睁睁地瞅着已折断了的屋脊。方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快要到了,你们将会幸运地目睹一座破旧校舍倒塌和一座新学校拔地而起的全过程。学生们都不明白,这会儿老师竟然没有悲伤,反而如此欣喜。终于,教室的屋顶在他们久久的注目礼下“轰”的一声,倒了。一团白烟从雨雾中升起,缓缓向雨中扩散,场面惊呆了孩子们的脸。 第一个赶来的是村主任,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也纷纷赶来。看着没少一根毫毛的孩子们扑向各自的爷爷奶奶时,村主任像牛一般地号啕起来。 校舍倒塌的事件惊动了县教育部门,方培保护学生的事迹成了全县教育系统的一大新闻,几路记者陆续赶来。面对好几个镜头,方培说:“是老鼠给了我启示,让我将孩子们挡在了外面。我老早就听说:老鼠搬家,房倒屋塌。那一夜,栖息在屋檐间的老鼠全部搬了家。” 三个月后,一所希望小学在原址上建起。学校正式分配来了两名年轻教师。而方培却选择了离去。他去了另一所更偏僻的学校。 离别那天,天依然下着雨。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在雨里,含泪目送他们的老师离去。 (选自《商洛日报》2017年1月10日第7版,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村主任原本是不想维修校舍的,但当他看到校舍倒塌,孩子们只能找各自的爷爷奶奶时,他知道校舍非维修不可了,于是像牛一样号啕起来。 B.小说语言洗练生动,作者还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添语言的神采,如学校像搁浅的破船、老鼠冷不防弄下一大团灰尘,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C.小说开头描写校舍的破旧时,写到了栖息在屋檐间的老鼠,为后面写雨夜校舍将要倒塌时老鼠搬家埋下伏笔,前后照应,使情节合理紧凑。 D.村里孩子开始时难以管束、八九岁了还写不好名字,校舍濒危村里没劳力维修等细节,反映了农村青壮年缺失带来的问题,突出了小说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旨。 5.小说中的方培老师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6.小说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处对“雨”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唯物论者启示录 赵凡 周敏 他曾经有过华丽的家世,在“伤痕”岁月中度过22年光景;22年前,他气概冲天,有《大风歌》作证;22年后,他将抒情变成了反思,于是,有了我们喜爱的系列读物——《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我的菩提树》……他后来有一种创想,将这一系列总体命名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这位深深迷恋马克思唯物理论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作家张贤亮先生。 除了在文学上的建树,张贤亮还有很多文人以外的传奇活动。他号称“中国作家中的首富”;曾经是宁夏文联主席,如今却成了“堡主”,潜心经营自己的“另类作品”。 张贤亮祖籍江苏,出生在古城南京的一个名门望族。祖父是民国的外交官,父亲是热血青年,早年攻读于哈佛商学院,“九?一八”事变以后,回国革命,于张学良旗下任职。西安事变之后主力经商,家财丰厚。这样一个家庭,除了让张贤亮衣食无忧之外,给予他更多的是良好的教育、深厚的文化根基。童年是短暂的,在张贤亮13 岁的时候,家庭已经开始破败,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1951年,张贤亮携母来到北京,在39中读书,但却因为出身问题肄业。15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最苦难的时候父亲在监狱中死去,年幼的张贤亮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那一年他18岁。1955年,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甘肃,准备在这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平静地生活和创业。 年轻的张贤亮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萌发了抒发情感的欲望。于是,他开始写诗,他所抒写并且期待的新时代并没有如愿而至,适得其反,就是这首《大风歌》使得张贤亮运交华盖,被定为右派送进了离银川市30里路的一个农场劳改。 就这样,22年的苦难开始上演。于牢房内外,张贤亮几进几出,反反复复,最青春有为的年龄在其中虚度。劳改生活毕竟是苦难的,每天劳动18个小时,只有6个小时用来睡觉吃饭,生活苦难,精神也无从找寻归属感。张贤亮说:“那个时候接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这本书让我活下来。”这本书张贤亮反复阅读了数遍,也正是这本书让张贤亮懂得了运营方略,在新时代玩转文化产业。 重新获得自由已经是文革的末年,张贤亮试图重新拿起笔杆抒发诗情,秉持这样的文学观念,张贤亮的小说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这个社会深层的反思感,张贤亮颇为自豪和自傲的是自己的文字总是走在文学先锋的行列。在小说的创作上,张贤亮如鱼得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他作品多产的时期,每一部作品出现都能够给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以心灵的震撼,反思顺应了新的时代。在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张贤亮开始转换角色,有心经营起了文化事业。他成了影视城的董事长,如今城堡在影视圈已经颇有影响,吸引了多个剧组到来,《大话西游》《双旗镇刀客》《红高粱》等都曾在此安营扎寨。他不似惯常文人那样“只表不为”,仅仅只会愤怒、哀叹、忧怨,他坚持他的“有为哲学”,试图于社会有一些作为来。他会反思,往往一针见血;他在反思之余还有行为,将文化附着于物品之上生产价值,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也改变了周围的生存环境。这就是他给予我们的唯物主义启示录。 因而,作为一个文化人,张贤亮始终走在先锋的行列,这一点让人感叹。 (摘编自《人物周刊·文摘版》)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张贤亮出生于名门望族,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衣食无忧,并给予他良好的教育、深厚的文化根基。 B.15岁时,张贤亮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中学肄业,无奈地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C .尽管磨难重重,年轻的张贤亮对未来仍充满了希望,他在《大风歌》一诗中书写并期待新的时代。 D.文革末年后张贤亮重新拿起笔杆抒发诗情,他的小说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这个社会深层的反思感。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人生中的各种苦难并没有将张贤亮击垮,苦难成为了他迈向成功的垫脚石,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 B.劳改期间,为了学习文化产业的运营方略,张贤亮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 C.上世纪八十年代,张贤亮创造了大量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反思小说,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文学先锋。 D.在文学创作井喷期,张贤亮厌倦写作,经营起文化产业,潜心经营的影视城成为了他的“另类作品”。 E.张贤亮深深迷恋马克思唯物理论,他的作品、他的“有为哲学”及他在反思后的行为都体现了这种特点。 9.张贤亮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新唐书 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寒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博士,学官名,唐代设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其内设博士、祭酒等职,主管学政。 B.子,与上文的“县男”均为唐代爵位名目之一,用以封赏有功者。爵位等级不一,其中子属最高等级。 C.释菜,亦作“释采”,此处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最早于《礼记 月令》中即有记载。 D.五经,《诗经》《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较为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颖达学问精湛,早年成名。他八岁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表现突出,而且年龄最小,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被人刺探行踪。 B.孔颖达熟悉典籍,善于劝谏。他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不只讲清楚了经典的内容,而且借题发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之道上。 C.孔颖达尽忠职守,不为身谋。作为太子的侍讲官,他见到太子不遵守法度的行为,就直言其过,面对劝阻,也不改初衷。 D.孔颖达一心为国,颇得恩遇。生前,他多次得到加官进爵的赏赐,死后也得到赠官谥的恩赏,甚至还享有陪葬太宗的殊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题5分)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小题。 太原早秋① 李 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以写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 B.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自然气候。 C.镶嵌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词句中镶嵌有特定意义的字,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颔联即运用了该手法,巧妙照应标题。 D.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转入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E.诗人心绪很高,此诗格调更高,且带山水诗之淡远 自然,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15.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荣辱,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丧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3)为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陈情表》 (4)《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鲲鹏徙于南冥的壮观场面。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期待已久的《华尔街2:金钱永无眠》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影的史诗般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② 学国学、传承经典也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家长和学校采用强制学生集体跪拜孔子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无异于缘木求鱼。 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古语揭示了学无止境、需终生学习的道理,实属不刊之论。 ④韩国以防范朝鲜的导弹和核威胁为由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萨德”系统,这种做法最终只能是替美国火中取栗。 ⑤强权政治总是以舆论抹黑、武力威胁的方式压服反对的力量,这种危言危行值得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警惕。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毫无疑问已经是近十年的“剧王”,我们追剧的原因是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造成的。 B.《万历十五年》是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的明史专著,它不同于众多枯燥的史学专著,它叙述中有极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成为严肃史学著作中最为大众化的一本书。 C.侯亮平先后三次唱《智斗》,是京剧《沙家浜》中最有名的唱段,唱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阿庆嫂与日伪军胡司令、刁德一巧妙周旋,掩护伤员的故事。 D.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年来,在新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下,茫茫戈壁中的绿洲如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果品、农产品的重要产地。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真正的知识分子需要有彻底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____________。人们在这样的权威面前低下头颅,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能力时,镣铐便丁当作响——精神奴隶出现了。 ①苏格拉底说,我们知道的全部,就是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②世间总有些自以为是的人,认为所有的人必须从他那里接受思想 ③怀疑,意味着我们要开始探求 ④真正的思想者就从这里出现 ⑤怀疑,意味着我们要开始思考 ⑥怀疑一切并非意味着否定一切 A. ④⑤③⑥①② B.⑥⑤③①④② C.⑥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⑥⑤③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5个字。(每空2分,共6分)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如果将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则是树根。家庭教育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来自好的家长。 ,也是终身老师,他们的言行影响自己的孩子一辈子。 21.春节期间,在新海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新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一段有几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每处1分,共5分)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近平在北师大考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岁末年初,《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反《朗读者》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热播,成收视热点。而《中国诗词大会》“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定位更 是让不少观众连连感慨:“除了生活中的苟且,电视里也有诗和远方。” 要求:综合理解上述两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月考语文答案 1.B(以偏概全。“以清正廉明为考核依据”错,传统中国对官员是技术和道德的双重要求) 2.C(偷梁换柱。“言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在京三品大臣”错,原文是说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的言官必须改任) 3.B(强加因果。“直接向皇帝负责,可对部分小事情即刻决断”,这些权力在言官中要看具体职位。“因而具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与前面的内容构不成因果关系) 4.C 解析: A项,村主任大哭的原因并不是“知道校舍非修不可了”。B项,“拟人”说法错误。D项,“反映了农村青壮年缺失带来的问题”理解不当。 5.①关爱学生,心地善良。看到孩子为刚到的他抬水而倍感温暖;阻止了孩子们轮流为他抬水;留下几个家离校较远的孩子与他一同分享玉米棒和山药蛋。②教学有方,善于激励。运用“逆水行舟”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观察、倾听大自然;巧妙地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察所得;让学生通过画画学写汉字,让一向被认为很难的字写起来容易;带领学生观察天体、唱歌、升国旗,使沉默已久的孩子们像春天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叫开来。③聪明睿智,坚韧乐观。通过观察老鼠搬家,预知校舍将要倒塌;校舍将要倒塌时,他告诉孩子们将幸运地见证奇迹,并相信会有一所新学校拔地而起。④热爱(献身)教育,矢志不移。不顾乡村小学条件简陋,想方设法改变那里教育落后的现状;当村里盖起了新校舍、学校分配来了新老师,他又选择去另一所更偏僻的学校。(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6.①小说开头描写天下着小雨,照应题目“湿漉漉的雨”,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营造出下雨天湿寒阴郁的氛围,衬托出孩子们对新来的方培老师的热情。②小说中间部分对秋雨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正是雨一直下个不停,才有后来的校舍经雨淋岌岌可危;也使后面的故事情节发展更加合情合理,秋雨下了整整一个月还没有停的迹象,校舍才变得岌岌可危,最终倒塌。③小说结尾对雨的描写,营造了离别时感伤的氛围,渲染学生对方培老师依依不舍的深情;也使小说在悠悠的情韵中收笔,令人回味;结尾写方培老师临走时天下着雨与开头写方培老师来时天下着小雨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B(年幼的张贤亮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那一年他18岁) 8.B.D(B项“为了学习文化产业的经营方略”为强加目的;D项,厌倦写作纯属主观臆断,于文无据。)(每项2分,共4分) 9.①曾经有过显赫的家世,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有深厚的文化根基;② 家庭破败,学业未成,父亲死于狱中,因诗作被打成“右派”,使他具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浓厚的思想基础;③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懂得了“有为哲学”和经营方略。(答出1点1分,2点3分, 3点5分) 10.C(古人为文有时追求对称,可据此推断。如“己虽能,仍就……;己虽多,仍就……”“内……外……”等。) 11.C(“子”并非唐代最高爵位) 12.A(根据文章第二段,孔颖达并非被人刺探行踪,而是被人刺杀,只因受杨玄感保护而幸免。) 13.⑴(孔颖达)曾去拜访同郡的刘焯,刘焯名重海内,起初没有礼待他。等到他提出疑问请教后,刘焯就非常敬畏佩服他了。 ⑵我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直到很晚才有儿子。 附:参考译文: 孔颖达,字仲达,是冀州衡水人。八岁就从师学习,一天能够诵记千余言,还能默读熟记《三礼义宗》。长大以后,通晓服氏的《春秋传》、郑氏的《尚书》、《诗经》、《礼记》,王氏的《易经》,擅长写文章,精通推算岁时节侯的方法。曾去拜访同郡的刘焯,刘焯名重海内,起初对他不很礼遇。当他提出疑问请教后,刘焯就非常敬畏佩服他了。 隋朝大业初年,考中明经高等,授任河内郡博士。隋炀帝把天下儒官召集到东都,下诏国子秘书学士参与议论,孔颖达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补任太学助教。隋朝末动乱,他到虎牢去避难。 太宗平定洛阳,授任他为文学馆学士,升任为国子博士。贞观初年,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当时太宗刚刚即位,孔颖达几次进献忠言。太宗问他:“孔子称许的‘有才能的人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一样,知识渊博却像知识贫乏一样’,说 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圣人教导人们谦虚而已。自己虽然有才能,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去请教自己所不能的事情;自己虽然知识很多,仍能从知识少的人那里获取自己所不懂的知识。内心有道,外表好像没有一样;里面虽然充实,表面就像空虚一样。不只是平民应该如此,国君的品德也是这样。所以《易经》上说‘在蒙昧中默养正道’,‘隐蔽聪明来治理百姓’。如果凭借至尊的地位,炫耀聪明,依仗才能而肆意行事,那就会上下不能通达,君臣之道互相背离。自古以来,没有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灭亡的。” 太宗称赞他讲得好。授国子司业,过了一年多,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孔颖达和诸儒一起商议历法和明堂礼仪之事,大多采用他的意见。因为议论撰著有功,加授散骑常侍,赐予子爵。 皇太子命令孔颖达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的过失,赐给他黄金一斤、绢一百匹。过了很久,拜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太宗亲临太学参观学生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命令孔颖达讲经,讲经结束进献《释奠颂》,太宗下诏表扬他。后来太子稍有不遵法度的行为,孔颖达就直言批评不止,乳夫人说:“太子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屡次当面批评他。”他回答说:“我蒙受国家厚恩,即使死了也不遗憾。”还是常来恳切规劝。后来退休了。去世后,陪葬昭陵,追赠太常卿,谥号为宪。 当初,孔颖达和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奉召著《五经》义训共百余篇,号为《义赞》,皇帝下诏改为《正义》。 14.DE (D.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E.诗人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 D项3分 E项2分) 15. 本诗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流水的意象,以水喻情,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悠悠”本就是忧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联系“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附诗歌解析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众芳歇”,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流”,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这两句是说,我(诗人)虽身在异域他乡,做的梦也在边城月中萦绕,“月亮代表我的心”啊;可是当我梦醒之后,我“心飞故国楼”了。这里,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这一联两句在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本就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 16.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落霞与孤鹜齐飞 (3)茕茕孑立(4)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7. C 解析:①拍手称快,拍着手大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②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正确,不可能达到目的。③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④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⑤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18. B 解析: A项,“原因是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造成的”句式杂糅,可改为“原因是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C项,中途易辙 ,“侯亮平先后三次唱《智斗》”改为“侯亮平先后三次演唱的《智斗》”。D项,不合逻辑,“棉花生产基地和果品、农产品的重要产地”并列不当。 19. B 20. ①而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②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 ③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1. ①“笑纳”改为“收到”(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②“爱戴”改为“爱护”(爱戴,只能用于下对上,晚辈对长辈)③“您的令郎”改为“弟弟”(令郎,用于称对方的儿子,这里用了“您的”,重复,同时对三叔的儿子称令郎不如称“弟弟”亲切得体)④“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鼎力相助,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⑤“惠赠”改为“送”(惠赠,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物品) 22 试题分析:两则材料实乃问题的一体两面,“一体”就是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经典文化,“两面”指的道理与现象、正面和反面、领导人与普通大众,等等。材料一从领等人的角度,批评对待经典的错误做法,即漠视经典、淡化传统,指出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塑造与传承的重要作用。材料二则从社会现实角度,谈在娱乐文化充斥荧屏的当下,大众并不排斥经典,至从内心接受并喜爱经典。经典提升了大众的审美品位,让大众找到了久违的文化原乡。当然经典在当下的传播也需要讲究方式,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谈在当下如何看待经典的问题:(1)文化经典不能去,民族之魂须长存。(2)阅读古代经典,传承中华文化。(3)大众需要经典,经典从未过时。(4)借助现代传媒,培植文化基因。 点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需要注意: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范文: 重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