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 第 1页 (共 10页)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0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 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 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登上网络热搜。翻阅演职人员列 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制作团队人员众多,特点却很鲜明:年轻。不仅今天的年 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奉献才智。在年轻人聚居 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 目光中,传统文化正( )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 )需留意,还有很多传统 文艺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 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也被轻轻放下,影响力式微;传统手工艺刺 绣门类繁多,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千万种 传统技艺,若要推动它们拥抱时代,走向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推陈出新 吸取 依然 B.革故鼎新 吸取 仍然 C.革故鼎新 汲取 依然 D.推陈出新 汲取 仍然 语文 第 2页 (共 10页)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人不仅今天为传统文化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B.不仅今天的年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奉献才智。 C.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仅年轻人今天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奉献才智。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标点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就必须回答谁来传,传什么?谁来看,看什么的问题。 B.就必须回答“谁来传?传什么?谁来看?看什么?”的问题。 C.就必须回答“谁来传,传什么,谁来看,看什么?”的问题。 D.就必须回答:“谁来传,传什么,谁来看,看什么的问题。”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社区体育活动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 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需求、增进社 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社区居民可以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 充分运用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进行具有生 活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的体育健身活动。社区体育是国家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以及社会 转型的必然产物。伴随体育的大众化而来的就是它的社区化,即由国家统一办体育, 推演到整个社会,各个社区都在兴办全民体育,提升社区体育场地的容量和质量, 开展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吸引社区内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员参与社 区体育活动。它能够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构建 和谐的居民社交关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摘编自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体育发展》) 材料二: 美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历史已有 100 余年,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 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美国政府推出“健康公民 2020”计划,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 心的数目是其主要指标,城市社区每万人修建一英里野营、自行车或健身路径,每 2.5 万人建一个公共游泳池,每千人建造一个 4 英亩的开放式休闲公园。美国国会 语文 第 3页 (共 10页) 还通过了“土地与水资源保护法”,要求政府每年投资 7.8 亿美元修建公共体育设 施,并批准了在城市社区建设步道和自行车道的计划。可见, 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发 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美国的很多社区中均建有公共的休闲公 园,它是公共运动场和休闲公园的综合。社区里还有社区体育中心,有各种样式的 体育设施,能够进行多种活动,它们可以被社区居民全天免费或低价享用。 中国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在社区体育建设方 面,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修建,加强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不断增加社区居民健身活 动场地。以广东省为例。早在 2013 年,广东省就制定了《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 划建设指引》,设立 12 个试点单位。到 2018 年,广东省已修建社区体育公园 2025 个。在使用与管理方面,以属地为原则,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由有资质的组 织负责管理与服务。社区体育公园市政公共设施纳入当地市政公共设施养护管理体 系,由财政出资,保障社区体育公园的维护和正常使用。而市民在发现社区体育公 园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故障时,也应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反馈。可以说,社区体育的 发展不但使居民能够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而且在市民与政府之间建立了一条 “相互沟通的纽带”。 (摘编自李东等《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材料三: 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目的及项目情况( % ) 调查项目 社会阶层 锻炼目的(%) 锻炼项目(%) 健康 娱乐 休闲 社交或 其他 球类 散步 跑步 舞蹈或 武术 游泳或 其他 国家与 社会管理者 54.4 25.3 20.3 39.9 24.7 17 18.4 经理人员 46.7 25 28.3 40.1 20 12 27.9 私营企业主 59.1 17.1 23.8 30.7 26.5 26 16.8 专业技术人员 56.5 29.4 14.1 26.2 35.9 25.4 12.5 办事人员 56.3 15.7 28 30.4 33.5 21.7 14.4 个体工商户 42 19.3 38.7 21.5 40.3 27.6 10.6 服务业员工 63.9 19.3 16.8 20.9 39.1 30.7 9.3 产业工人 68.5 21 10.5 21.8 43.5 26 8.7 (摘编自杨彩如等《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基于社会分层视角》) 语文 第 4页 (共 10页) 4.下列下列不属于...社区体育活动的一项是一项是 A.居民到社区内私营健身房训练拉力。 B.在社区体育馆举行家庭羽毛球比赛。 C.社区老人在小区广场上练习太极拳。 D.青少年自发组织到社区学校踢足球。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都比较重视通过社区体育锻炼来提升个人健康水平, 但在具体锻炼目的上,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B.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不需 要依赖国家力量而由各社区自行兴办并管理。 C. 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健康公民 2020”计划等多项举措,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其居民享用公共体育设施时并不完全免费。 D. 材料三中,不同阶层社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项目呈出多样化特征, 这可能与政府部门重视发展社区体育有一定关系。 6.下列对中美两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侧重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的数目。 B.中国侧重建设社区体育公园,先试点后推广。 C.中美两国都在使用和管理上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 D.中美两国都是政府制定计划,并给予政策支持。 三、(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赠盖邦式序 马 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 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 《史记》一部,载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 知此文矣。 子长平生喜游,方少壮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 语文 第 5页 (共 10页) 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南 浮 长 淮 溯 大 江 见 狂 澜 惊 波 阴 风 怒 号 逆 走 而 横 击 。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 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 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 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 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 攀跻。讲业齐鲁之都,睹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 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 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 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乎? 予谓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组缀腐熟者, 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 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 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 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 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选自《宋代散文精评》,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为予言 尝:曾经 B.泛.沅渡湘 泛:浅显 C.悼妃子之恨. 恨:遗憾 D.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 殊:不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直为.景物役也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C.高帝之.谩骂 善万物之.得时 D.乃.入于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9.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首段,作者认为仅从作品中不能完全领略司马迁的创作精髓。 B.选文第二段比拟鲜活,排比迭出,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司马迁游历的艰辛。 C.选文以略有参差的短句,一气而下,富于节奏和气势。 D.本文笔势纵横,见解独特,显示了作者艺术创新的意识。 语文 第 6页 (共 10页)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 B.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 C.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 D.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代送别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B.“吊大夫之魂”中的大夫指的是爱国诗人屈原,曾任三闾大夫。 C.“睹夫子之遗风”中的夫子指的是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D.“公孙氏善舞剑”“庖丁氏善操刀”的典故都来自《庄子》。 语文 第 7页 (共 10页)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2 小题,共 117 分。 四、(25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3 分) (2)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乎?(2 分) (3)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2 分) 13.作者对盖邦式提出了怎样的写作观点?请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3 分) 14.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9 分) 长安晚秋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赵嘏年轻时四处游历,多次进京应试,均未及第。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凄清”二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颈联写俯察之景,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 C.末联连续化用典故,直接抒写胸怀,给人以丰富的暗示。 D.全诗通过写望中见闻,抒发心意,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2)请任选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之处。(3 分) (3)作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 (5)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 终将衰落,历史永不止步之意。 语文 第 8页 (共 10页) 五、(2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20 题。 庄 重 朱以撒 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 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 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 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 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 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 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 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 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 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 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 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 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 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 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了。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 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 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 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 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 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 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 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 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 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 语文 第 9页 (共 10页)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 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 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病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 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 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 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 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 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 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庄重的高级形式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 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 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 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 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 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 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放下书本,在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 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 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 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 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 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 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 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 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 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 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语文 第 10页 (共 10页) 1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章开篇写弘一法师,渲染寂静肃穆的氛围,让人感慨时光易逝。 B.第四段结尾处的“郑重其事”一词是反语,带有讽刺之意。 C.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 D.文章倒数第二段,使用第二人称,更加令人警醒、引人反思。 E.作者认为,缺乏庄重,人生和城市都会变的轻浮。 17.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4 分) 18. 请鉴赏分析结尾画线句子。(4 分) 19. 请结合全文归纳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20. 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缺乏“庄重”的事情?请试举一例并提出改进建议。(4 分) 六、 (10 分) 21.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丰富。如脂砚斋评价王熙凤,既赞“凤姐无私”, 又说她“可怕可畏”。请在《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等名著中选取一 个人物,评价其性格的多样性。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少于 80 字。(6 分) 22. 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 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4 分) 黄菊倚风 月静池塘 紫门临水 风摇帘幕 村酒熟 桐叶影 稻花香 桂花香 中秋: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 重阳: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要求,写一篇文章。(60 分) 某著名诗人曾告诫孩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眼力、思力、定力、 抗压之力。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一种或两种,作为 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