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级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弓箭就是东西方通用的远程武器,在古代的大小战争中都有它的身影,直到现在射箭仍然是一项比较热门的运动,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种古老的武器。 弓箭在我国起源很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周朝时射箭已经成为了“君子六艺”之一,也就是统治阶级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而制作弓箭的方法也是由当时统治阶级的专人来掌握。 中国古代的弓是典型的复合弓,主要由干、角、筋、胶、丝、漆六个部分组成。干包括多种木材,用以制作弓的主体部分,干的好坏是影响弓箭性能的主要原因;角,顾名思义是指动物的角,制成薄片贴附于弓的内侧,用于增强弓的弹力;筋指动物的肌腱,贴附于弓的外侧,同样也是用来增强弓的弹力;胶,是指动物胶,通过将动物的毛皮、组织等水煮加工制成,用于保护弓的受力处;漆就是一般的树漆,用来防止弓被湿气腐蚀。 这种弓箭的制作方法在之后的千年时间都未曾有大幅度的变化,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制弓世家在坚持这种古法制弓。 比起弓来,箭的种类反而更多,样式也各有不同。 箭镞是箭的前端,是制造杀伤的主要手段,其样式主要有三种:匕首式、三棱式、圆锥式。匕首式类似匕首的锋部,两侧分开,外边缘开刃,两刃向前聚成锋并向后形成倒刺;三棱式呈长条形,有三道锋刃;三是圆锥式,上尖下圆,形似圆锥。这三种形式的箭都存在过一段时间,然而后世以三棱式使用的最为广泛。箭镞的材质也几经变化,由于早期社会金属冶炼技术不够发达,汉朝之前的箭镞多用青铜制成,直到汉朝铁产量提升,铁制箭镞逐渐成为了军队的标准配置。 箭杆分地区而使用的材质有所不同,北方多用轻质木材,南方则多用竹制的,箭后附着的箭羽也有很多讲究,箭羽能直接影响箭的杀伤力和准确性,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射程减小,杀伤力变弱;太少,稳定性差,难以命中目标。因此必须掌握好其中的比例,另外,箭羽的材质也能影响其性能。 - 25 - 弓箭在我国战争史上存在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时,弓箭才完全被火枪所替代,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新组建的团练武装中已经完全舍弃了弓箭,转而使用更加先进的武器替代。 然而今天的弓箭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反而焕发了第二春,使用合金材料和滑轮的复合弓使得现代弓箭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在某些特殊战场中,依然还存在弓箭的身影。 (摘编自《弓与箭:“君子六艺“之一,古代统治阶级必须掌握的技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弓箭与人相伴而生,它是东西方通用的远程武器,在古代的大小战争中都有它的身影。 B. 先秦时期弓箭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而周朝时射箭已经成为“君子六艺”之一。 C. 中国古代的弓是典型的复合弓,它由多个部分构成,其中干的好坏影响弓箭性能。 D. 箭镞样式主要有匕首式、三棱式、圆锥式,由于三棱式杀伤力最强,因此使用最广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弓主要由干、角、筋、胶、丝、漆六个部分组成,作者对除丝之外的五部分进行了介绍。 B. 作者在介绍箭的时候主要分为箭镞和箭杆两部分介绍,箭镞从样式和材质两方面介绍。 C. 文章最后两段主要讲弓箭在我国战争史上的发展概况,从而突出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D. 全文的结构思路清晰,先引出弓箭,再从弓和箭两部分介绍,最后再介绍其发展历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射箭是一项比较热门的运动,而在周朝则是统治阶级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 B. 冶炼技术对箭镞材质有限制,如汉朝之前的箭镞只能用青铜制成,到了汉朝铁制箭镞运用广泛。 C. 在箭杆的材质上,北方和南方选材不同,箭羽的多少和材质对箭的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 D. 弓箭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在某些特殊战争中仍能看到它的影子。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弓箭与人相伴而生”错误,并不是有人类就有弓箭,原文是说“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 B项,“先秦时期弓箭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而……”错误,强加因果。 D项,“三棱式杀伤力最强”下午,无中生有。 - 25 -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从而突出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错误,主要讲的是弓箭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概况。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只能用青铜制成”错误,说法绝对。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早在2016年底,故宫修缮工程就出现了“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将人去艺亡”的报道。其实,“人去艺亡”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北京故宫,在整个古建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普遍存在,这实际上揭示出了我国文保领域能工巧匠匮乏的短板。 - 25 -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共整理挖掘出非遗资源近87万项,其中38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然而,目前包括“古建筑营造技艺”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传承人短缺,面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表示,当前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国家立法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包括认定机制,评定机制,责任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相关法律法规,让非遗传承人有法可依。 此外,对非遗传承人的补贴与社会关注,也应该更加具体、细化。 据悉,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08万元,2011年补助标准提高至1万元。除了补助的下放,文化部还对这部分款项做好经费监管工作,确保这项经费发挥最大效用。此外,对于非遗技术的传承,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性的文件和鼓励政策,保证非遗人才能够得到补充,非遗文化可以继续流传。 (摘编自“凤凰网”《古建筑修复困境,如何留住手艺人?》) 材料二 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损失难以估算,其重建势必是个漫长且耗资巨大的艰巨任务。据悉,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乐观估计需要10年,总经费预计需1.5亿欧元,仅中间塔尖部分就高达600万欧元。 对于任何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国家而言,古建筑维护和修复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比如因《罗号假日》而广为人知的罗马许愿池,修复金额就达到218万欧元。这笔钱是由著名奢侈名牌芬迪提供的。日本在这方面的投入更大。如天守阁姬路城修缮工程(2009—2015年),花费28亿日元;东本愿寺本堂修继(2004—2008年)花费约98亿日元;著名的大阪城天守是30年代全大阪人捐钱复建的混凝土建筑,其造价大概折合今天的700亿日元。 (摘编自“新浪网”《古建修复,“钱路”漫漫》) 材料三 保护古建筑需要先做好城市的规划,如果城市规划出现问题将对古建筑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很多大型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像上海、北京、南京以及洛阳等地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古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受到严重的损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古建筑保护是当前人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古建筑保护的实例,市政府应努力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调整,政府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首要责任人,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将古建筑保护作为首要的任务。 - 25 - 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就是要对古建筑的原状进行保护,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在古建筑修复工作中需要明确其特殊性,在修复以及保护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的历史、特点等进行改变。古建筑保护中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对于史料、考古研究、勘测、记录、分析,实现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使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可以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虽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古建筑进行科学、高效的保护。 (摘编自《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的探讨》)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仅仅在北京故宫的修复中,在我国整个文物保护领域都存在能工巧匠短缺的现象,因此说,培养这方面的能工巧匠显得非常重要。 B. 因为我国有38项非遗资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因此非遗传承人匮乏。 C. 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造成的损失不可估算,而要修复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所需的经费更是天价,由此可知古建筑的修复难度非常大。 D.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很多大型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包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古建筑保护也不理想,这说明古建筑保护任重道远。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保证非遗人才能够得到补充,非遗文化可以继续流传,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补助,同时对部分款项做好监管工作。 B. 古建筑修复工作是有其特殊性的,在修复以及保护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的历史、特点等进行改变,因此说,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就要对其原状进行保护。 C. 相较于欧洲,日本人在修复古建筑方面投入了更多资金,尤其是相较于法国、罗马等,这说明日本人更加重视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D. 古建筑保护不是盲目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进行指导,并且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这样才能使古建筑修复和保护更有效。 6. 怎么才能做好我国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4. B 5. C 6. - 25 - ①保护并培养古建筑修复传承人。通过国家立法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并对其进行经济补贴,给予更高的社会关注。②加大古建筑修复的经济投入,以保证修复顺利展开并完成。③做好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加大力度保护古建筑,使之不受破坏。④传统技术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因为我国有38项非遗资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因此……”错误,强加因果。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项,“相较于欧洲,日本人在修复古建筑方面投入了更多资金,……这说明日本人更加重视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错误,推断有误,并不是说日本投入的资金多就更重视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故选C。 【6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当前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国家立法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包括认定机制,评定机制,责任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相关法律法规,让非遗传承人有法可依”,可知要保护并培养古建筑修复传承人;“对于任何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国家而言,古建筑维护和修复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比如因《罗号假日》而广为人知的罗马许愿池,修复金额就达到218万欧元”,可知要加大古建筑修复的经济投入;“保护古建筑需要先做好城市的规划,如果城市规划出现问题将对古建筑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古建筑保护是当前人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古建筑保护的实例,市政府应努力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调整,政府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首要责任人,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将古建筑保护作为首要的任务”,可知要做好城市规划;“古建筑保护中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对于史料、考古研究、勘测、记录、分析,实现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可知,传统技术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要结合起来。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校长的雨靴 庞余亮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 25 -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一二一”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着,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使,并不是真为了“身份”,因为校长并不在乎所谓的“身份”。 B. “我”从不穿雨靴到穿上雨靴,这是现实环境的需要,后来因为穿着雨靴进城买书之后,“我”对雨靴情感发生了转变。 C. 小说围绕着“雨靴”来展开情节,雨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体现出与城市生活的不同,体现“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 25 - D. 本文语言风趣,看似一本正经的叙述,却给人诙谐、滑稽的感觉:同时又善用口语,质朴自然,富有乡土气息。 8. 小说以“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9. 赏析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7. C 8. ①“我”是叙述者,并且“我”的观察是文章的主线,从而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特征。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突出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象特征。②“我”是参与者,增强故事和人物的真实性。我是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样可以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③“我”是感受者,可以起到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 ①“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被老校长脱下的雨靴的姿态,形象可感。②画线句子语言优美含蓄,引人深思,营造出静谧而和谐的氛围。③老校长在新书捆上睡着了,伴着摇船的节奏声,他发出了呼噜声,亲切可感,形象突出。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语言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C项,“体现‘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理解有误,通过“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可知是一种生活必须。 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本题从叙事线索来分析,“我”是叙事线索,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可知将老校长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为形象具体,更加突出;从人物塑造方面考虑,“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文章真实性和感染力; - 25 - “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通过我的前后变化,深化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有画面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结尾语言优美含蓄,引人深思,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可爱的形象特征。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瞿人也毗随兄评从袁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毗见太祖致谭意太祖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袁氏本兄弟相伐,加以早蝗,饥馑并臻,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方今二袁不务远略而内相图,可谓乱矣。今因其请救而抚之,利莫大焉。”太祖曰:“善。”乃许谭平。明年攻邺,克之。表贼为议郎。文帝践阼 - 25 - 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之河南。时连煌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也?”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侧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送徙其半。黄初五年,文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曰:“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天下新定,宜息民力,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宽政。”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帝竟伐吴,至江而还。明帝即位,进封颖乡侯,邑三百户。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官室大兴。唯陛下为社稷计。”帝乃止。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渭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宣王数数欲进攻,毗禁不听。六军皆肃,莫敢犯违。亮卒,复还为卫尉。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辛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瞿人也/毗随兄评从/袁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半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毗见太祖致谭意/ B.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瞿人也/毗随兄评从/袁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两平/毗见太祖致谭意/ C.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瞿人也/毗随兄评从袁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礼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半/毗见太祖致谭意/ D.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人也/毗随兄评从衰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毗见太祖致谭意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饥馑,指灾荒,荒年。五谷不熟,收成不好叫饥;蔬菜、野菜吃不上:叫馑。 B. 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指登基。 C. 邑三百户,指可以把封邑内百户人家的人口作为自己的奴隶役使。 D.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毗善于分析形势,力劝太祖北上。太祖本欲先南下取荆州,辛毗分析袁氏兄弟相残,正是平定北方大好时机。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第二年攻克袁氏老巢邺城。 B. 辛毗主张休养生息,反对妄兴征伐。文帝想攻打吴国,辛毗认为先帝多次南征,都被长江天险所阻,如今天下初定,应该宽政养民。文帝没有听取最终挥师渡过长江攻打吴国。 - 25 - C. 辛毗能够恪尽职守,敢于抗颜直谏。文帝大规模移民政策遭到了朝臣反对,盛怒之下,没人再敢进言。只有辛毗不惧危险据理力争。最终促使文帝修改了原先的计划。 D. 辛毗治军非常严格,严戒与蜀军交战。诸葛亮统军北伐与魏军对峙。司马宜王多次请求出战,都被辛毗严词拒绝。全军上下都听从调度,没人敢违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侧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 (2)今天下新定,宜息民力,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宽政。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陛下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安置我在身边,让我置身谋议之官的行列里,怎么能不和我议论呢? (2)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应该让百姓休息,学习范蠡养民的政策,效法管仲宽松的政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辛毗随着兄长辛评跟随袁绍。等到袁尚在平原攻打他的哥哥袁谭,袁谭派辛毗到太祖那请降。当时太祖正要征讨荆州,驻扎在西平。辛毗见到太祖表达了袁谭的降意。” “从”的宾语是“袁绍”,所以应该在“袁绍”后停顿,排除A、B; “于平原”是“攻兄谭”的状语,所以应该在“平原”后停顿,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C项,“邑三百户,指可以把封邑内百户人家的人口作为自己的奴隶役使”错误,邑三百户,指可以征收封邑内三百户人家的赋税作为食禄。 故选C。 【12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最终挥师渡过长江,攻打吴国”错误,从原文“帝竟伐吴,至江而还”可知,只到长江边就回去了,并未渡过长江。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 “不肖”,没有才能;“左右”,身边;“安得……邪”,怎么……呢?(2)“息”,休息;“修”,学习;“法”,效法。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 25 -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辛毗随着兄长辛评跟随袁绍。等到袁尚在平原攻打他的哥哥袁谭,袁谭派辛毗到太祖那请降。当时太祖正要征讨荆州,驻扎在西平。辛毗见到太祖表达了袁谭的降意。太祖对辛毗说:“袁谭可以相信吗?一定打得赢袁尚吗?”辛毗回答说:“您不用去问是真实的还是欺骗的,只应当讨论天下的形势。袁氏本是手足相残,再加上旱灾蝗灾与饥荒一块到来,无论愚蠢还是聪明的百姓,都知道已呈土崩瓦解之势,这正是老天要灭亡袁尚的时候啊。如今袁氏兄弟不致力于制定长远的战略而自相残杀,局势可说是很混乱。现在依着袁谭的请求前去救援并顺势平定河北,没有比这更大的利益了。”太祖说:“好。”就答应了袁谭的请降。第二年出兵,攻克了邺城。太祖上表让辛毗做了议郎。魏文帝登基后,想迁移冀州的十万户人家去充实河南。当时连年蝗灾,百姓饥饿,各部门都以为不可以这样做,可是文帝决心很大。辛毗与大臣一起上朝晋见,文帝知道他们想进谏,便表情严肃的接见,大臣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想迁移户口,这个主意是怎么提出的呢?”文帝说:“你认为我迁移户口不对吗?”辛毗说:“确实认为不对。”文帝说:“我不跟你一起议论。”辛毗说:“陛下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安置我在身边,让我置身谋议之官的行列里,怎么能不和我议论呢?”文帝不回答,起身往宫里走;辛毗跟上去就拉住他的衣襟,文帝就用力甩动衣服挣脱不回来,过了很久才出来,说:“佐治,你拉我为什么那么急迫呢?”辛毗说:“如果迁移户口的话,既失去了民心,又没有粮食给他们吃。”文帝就迁移了原计划的一半。黄初五年,文帝想要大举兴师征讨东吴,辛毗进谏说:“先帝屡次发动精锐部队(讨伐东吴),但到长江边就回头了。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应该让百姓休息,效法范蠡和管仲的宽松养民的政策。”文帝说:“按照你的意思,还应该把敌人留给子孙吗?”文帝最终还是讨伐东吴,打到长江边就回来了。明帝登基后,进封辛毗为颍乡侯,食邑三百户。明帝正在修建殿舍,百姓遭受劳役,辛毗就上奏疏说:“我听说诸葛亮讲习军事训练兵马,而孙权到辽东购买马匹,估计他们的意向,似乎是想彼此左右呼应。事先防备不测事件,是自古以来最好的治国之策,可是现在却大建宫室。希望陛下为国家考虑。”明帝于是停止修建。青龙二年,诸葛亮出兵渭南。大将军司马宣王多次请求与诸葛亮交战,明帝担心恐怕制止不了他,于是任命辛毗做大将军军师,代表皇帝监军。宣王多次想要发动进攻,都被辛毗严词拒绝。全军都整齐严肃,听从辛毗的节制调度,没有人敢违犯。诸葛亮死了以后,他回去又担任了卫尉。死后,赐给谥号“肃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②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 25 -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②忽漫:忽而,偶然。③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④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14.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童年伙伴的亲切和重逢的喜悦及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 B. 颔联写出了当故交叙Ⅲ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使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 C. 尾联中的“酒”是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 D. 这首诗迂曲顿挫,先情后景,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景表达的套路完全相同。 15. 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答案】14. D 15.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本诗通过红火的桃花、洁白的柳絮等意象描绘剑南的无边春色,通过“不分”“生憎”可知,无边的春色徒增诗人的伤感,美好的春色反衬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无尽哀愁。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景表达的套路完全相同”错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先写景后抒情,与本诗先抒情后写景不同。 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会合?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现在我不去赞美桃花秀丽的如锦缎一般,却反而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我恼怒剑南的春色无赖,是因为它冒犯了我这个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会无期,离怀难遣。此诗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前四句写送别之情,后四句写别时之景。“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这景物描写以乐景写哀情,全是从上文的“别筵”生发出来的。 - 25 - “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恼怒春色“无赖”,是因为它“触忤”了“愁人”;而它之所以“触忤愁人”,则是由于后会无期,离怀难遣,对景伤情的缘故。颈联中的“不分”和“生憎”,恰恰成为绾合上半篇和下半篇的纽带,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完美的诗的整体。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和情感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有气势地写出当年刘裕北伐时的豪迈与功业,与下文刘义隆地仓皇败北形成鲜明对比。 (3)苏轼《赤壁赋》中末尾两句,写宿醉之状,言不知天之将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腹犹果然 (2). 三月聚粮 (3).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 (3)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腹”“聚”“戈”“枕藉”“既”的书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5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________,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________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 )。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________的人间奇迹。1949~2019,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了亿万人民的奋斗与豪情。亿万人胼手胝足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70年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沧海桑田 风餐露宿 千古流芳 凸显 B. 沧海桑田 筚路蓝缕 彪炳史册 彰显 C. 翻云覆雨 筚路蓝缕 千古流芳 彰显 D. 翻云覆雨 风餐露宿 彪炳史册 凸显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曾经中国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 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民族方向曾经积贫积弱,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 中国曾经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D. 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B. 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 C. 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D. - 25 - 中国共产党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答案】17. B 18. D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善于耍手段弄权术。从色彩和意义来讲,应该用“沧海桑田”。 第二组,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从修饰对象来看,此处应该用“筚路蓝缕”。 第三组,千古流芳:美名传于后世。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从语意来看,此处更适合使用“彪炳史册”。 第四组,凸显:清楚地显露。彰显:鲜明的显现。两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但从意义来讲,“彰显”更合适。 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从句式结构一致来看,括号前面是“曾经……的……,……”,也就是说前面是偏正结构,因此可以排除A、B、C。 故选D。 【19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划线句有两种语病,一个是介词掩盖主语,应该把“一经”移到“中国共产党”之后,排除B、C;二是语序不当,应该把“义无反顾”移到“肩负”之前,排除A. 故选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随着震惊世界的亚马逊的大火,人类或许应该扪心自问:_______?毫不夸张的说,森林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线,没有它们,地球生命失去了非同寻常的基本功能。_______,所有生物物种都会在当地和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灭绝。栖息地丧失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植物、动物、真菌以及更多物种来说,所有现存森林的破坏都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没有树木,原来的森林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更容易发生极端干旱。一旦下雨,洪水将是灾难性的。除了调节水循环,_______。它们提供了保持土壤温度的阴凉,而且作为景观中颜色最深的东西,它们吸收热量而不是反射热量。在蒸腾过程中,它们还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将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随着所有这些“冷却设施”的消失,原先树木生长的大部分地方将立即变得更加温暖。 【答案】 (1). ①我们究竟有多依赖森林(森林对我们作用有多大) (2). ②如果地球的树木全部消失 (3). ③树木还具有局部降温作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要补充完整所缺失的句子,关键在于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知晓这段文字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语境,我们才能推断划横线的地方需要怎样的表述才能将上下文连接起来。另外注意字数的要求。第一个空根据“森林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线”,填入“我们究竟有多依赖森林”;第二个空根据结果“所有生物物种都会在当地和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灭绝”,填入假设的原因“如果地球的树木全部消”;第三个空根据“除了调节水循环”“它们吸收热量而不是反射”,填入“树木还具有局部降温作用”。注意字数要求。 - 25 - 【点睛】作此类题关键在于要弄清楚上下文语境,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性等。作此类题关键在于要弄清楚上下文语境,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性等。有效的答题技巧如下:(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新华社吉隆坡10月4日电(记者郁玮 林昊)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明讯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3日签署了为期3年的5G商用合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席了签字仪式。 马哈蒂尔说,很高兴看到明讯与华为的合作,这将支持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先进技术对马来西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4.0来临之际,5G是改变众多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将使马来西亚保持全球竞争力。 【答案】10月3日,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明讯公司与华为签署了为期3年的5G商用合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对合作给予较高评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对相关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答案。“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明讯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3日签署了为期3年的5G商用合同”,可知时间,事件,即“10月3日,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明讯公司与华为签署了为期3年的5G商用合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席了签字仪式”“马哈蒂尔说,很高兴看到明讯与华为的合作,这将支持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可知出席的重要人物、评价,即“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对合作给予较高评价”。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提炼语意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10日、11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3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论“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这一主题。 - 25 - 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在我学汉学的时候,当时的研究者屈指可数。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卜励德:你不可能对中国的发展视而不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她。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巨大经济体,你无法加以遏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随着中国深入推进中非合作、“一带一路”等,世界各国将有更多机会分享“中国红利”。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和而不同的智慧。即便有冲突,但是仍有对话的可能。总体上看,中国与世界命运相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真诚相处、守望相助、命运相依。走进新时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事业。 请就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传承和弘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品格。 天下为公的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不是局部的人,而是人类全体,旨在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它既尊重和观照个人、国家的利益,又超越单个个人和国家的界限,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追求实现人类的整体利益。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比如,在政治领域,要恪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彼此分歧和争端;在安全领域,各国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经济领域,坚持互谅互让、诚实守信,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的是全球问题和挑战,体现了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追求。 - 25 - 务实进取的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在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主席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它针对各国共同面临的生存、发展与安全难题,提出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彰显了务实进取的品格。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积极主动实践、付出长期不懈努力。 开放包容的品格。中国主张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认为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共同书写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不主张建立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倡导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世界各国只有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这是一则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作文题目。材料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各位代表的议论为依托,表达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与认识。透过这些言论,不难看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界的繁荣带来了动力。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分析时,可以围绕中国话的发展对世界的作用这一角度,突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立意】①中国发展为世界做出贡献。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国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道路上,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 ③中国在自信中继续前行。回首波澜壮阔的70年,中国人民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不会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 25 - 【结构】题目切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段点题,“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间采取并列式,“天下为公的品格”“务实进取的品格”“开放包容的品格”,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的是全球问题和挑战,体现了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追求”“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积极主动实践、付出长期不懈努力”“真正实现共赢、多赢”。最后一段简洁收尾,这是一种美好愿望,“世界各国只有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素材】1.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今时代,多极化趋势日益深化,单一的文化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匹配精彩纷呈的世界,唯有文化共存オ是出路。不同文化类型应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并在一种友好氛围中逐步消除误解、摒弃成见。“韩流”也好,日流也罢,“西流”亦可。如果兼容并蓄、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一定能够助力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2. 鉴真大师东渡,马可波罗来华,玄奘西天取经,郑和西洋送宝,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世界的大势。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那时的神州大地,是儒家和道教的天下,可是佛教并没有因此就被排挤出去,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化起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自隋唐开始,佛教经由中国义理的逐步改造,使中国化了的佛教教义,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佛、道、儒在碰撞中交融,三教合一,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3. 中华文明能够一面继承传统,一面推陈出新。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壮大。北魏时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在华夏文明前选择了交汇融合。蒙古人放弃了中原牧马,却也沿袭了汉人“勤农桑,务耕织”的制度优势。八旗子弟踏破天门豪情万丈,在入主中原后“兴科举,礼孔孟”,俨然已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光大者。中华文化总是能以其兼容并包的顽强生命力走过历史的风雨,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渐行渐远渐无穷。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25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