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1 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考向解读】 按照新课标《考试说明》的规定,“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课标卷中是“必考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文本主要指论文、杂文、评论等。论文主要指比较浅显的学术类论文,杂文则可以指针对时事、热点话题的杂感文章,评论主要可能涉及影评、书评等。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精确性、整合信息的周密性和把握文意的准确性、时效性,是对考生理性思维素养和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大部分考生所存在的问题在于阅读粗疏,语感迟钝,思维笼统,认知模糊,每年的高考试题命题人也正是从上述方面设置“陷阱”的。因此,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握阅读要领,切实掌握解题技巧,尤其是题文比对法。从近三年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情况看,试题有“三稳”:①选文风格稳定,带有考证性的社科类文章,文本长度1 000字左右;②题型稳定,客观性选择题,3小题,每题3分;③考查点稳定,集中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这些考点也应是2016年备考的重点。 【命题热点突破一】 正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在论述类文本中,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这类文本的关键,因而也是考查的重点。“重要概念”是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重点信息,“重要”体现在其与全篇主旨密切相关,它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内容。近几年,理解概念的命题形式趋于灵活,也考查对一般性概念的理解。 例1、【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6.D 7.C 8.C 【解析】6. 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 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文字不是某个人一朝一夕所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方面的尝试、实践,到约定俗成,逐步孕育、选练、发展而来的。所以,文字的发明源远流长。 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的思维过程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直立人阶段,原始人只有直观性思维;智人阶段,原始人已能形象思维;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原始文字——刻画符号,就是抽象思维的产物。 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曾用过“结绳记事”与“刻木记事”的方法来相互传递信息。《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独龙族、傈僳族、高山族、怒族等,在历史上都曾使用过,有的甚至到解放前还在使用。 距今六七千年之前,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一种刻画符号。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长安灵台、青海乐都柳湾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许多陶器上刻有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绝大多数是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一百多个。这些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共有三十多种,竖、横、斜、叉均有。这些符号在当时表示着某种意思,已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有了进步。 当时记事的方法很多,只要在一定的地区、范围之内,人们约定俗成,相互熟悉,就可以使用某种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每一个不同形式的绳结、木刻、符号等,一般只能表示一个简单的意思,其事情的具体情况无法表达清楚。 于是又出现了图画文字,借助图形以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如果事情复杂就可以用几幅图来表示。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改进,有的向象形文字方面发展,形成了象形、会意的文字,如我国的汉字等;有的向表音符号方向发展,形成了以音符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中国的象形文字出现很早。在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里,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刻有不少各种图形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16世纪我国的商代,出现了规范化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否就是从西安半坡等地的刻画符号或山东大汶口的象形文字直接演变、发展而来的,还需要发掘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不过像甲骨文这样成熟的文字的出现,应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是毫无疑问的。 总之,文字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于互相交往、记事和传递信息的需要, 逐渐发明创造的。它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后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节选自曾维华著《中国古史与文物考论》) 下列关于“刻画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刻画符号是一种原始文字,是原始人类中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抽象思维的产物。 B.刻画符号是在陕西西安半坡等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的陶器上发现的。 C.刻画符号大都是在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也有的是在陶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 D.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已具有竖、横、斜、叉等三十多种基本笔画。 【答案】D 【变式探究】 商周以来的传统知识系统,实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王官之学,它是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精英,承上古知识系统并加以创造发明的礼乐祭祀文化,经后人加工整理所形成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一为诸子之学,它是以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汲取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并结合新的时代因素独立创造出来的子学系统。“六经”系统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因而在历朝历代均受到重视,西汉以后一直被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今。子学系统则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是个体智慧创造性地吸收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后,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和睿智回答,是在哲学、美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技术等诸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展开。比起经学系统,子学系统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虽有不如,但其重要性却丝毫不见逊色。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两翼,为东方文明的薪火相传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诸子之学的兴起,缘自先秦时期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春秋礼乐秩序的全面崩溃,导致了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其剧烈程度与重要性绝不亚于殷周鼎革之际的社会文化变革。而王官文化体制的解体,又引起了文化重心的迅速下移,士阶层由此分化为文士与武士两类。文士中之佼佼者,为寻找社会病因,疗救世人创痛,纷纷兴办私学、著书立说,从而出现了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多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百家”,说明当时人才之兴盛、思想之活跃;“争鸣”,意味着学术批评的自由、学术思想的独立。 从历史中走来的子学,其多样的思维方式、鲜活的思想内容,总与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保持着交互相通的关系。以子学的思维方式为例,墨子不满儒家而另创墨家,庄子无所不窥而恢宏道家,孟子创性善,荀子主性恶,诸子皆不依傍、不苟且,重独得之秘,立原创之见,倡导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百家争鸣,相互抵异,而多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不迷信,不权威, 多元而有序地自觉发展。思想内容方面,儒家以“仁”为本,积极入世,在现实世界中寻求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墨家尚贤,倡导兼爱节俭,刻苦自砺;道家于纷繁世界之外“清虚自守”“澡雪精神”。这些都是诸子学中历久弥新的遗珍。过去,它曾不断催生人们的新思维,鼓舞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而今,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国家实力持续提升、全球化意识不断增强而国人对子学进一步发展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的大背景之下,子学正再一次与当下社会现实强力交融,律动出全新的生命形态——“新子学”。 下列对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官之学,指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西汉以后一直被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今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 B.诸子之学,与文中出现的“子学系统”“子学”“诸子学”属同一概念,它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在传统观念中,其地位不如经学系统。 C.百家争鸣,形容春秋礼乐秩序全面崩溃后,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多思想流派以独立的学术思想,进行自由的学术批评所形成的空前盛况。 D.新子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为催生人们的新思维,激励仁人志士,子学与当下社会现实强力交融所律动出的全新的生命形态。 【解析】D项张冠李戴。“催生”“激励”是“子学”的作用,不是“新子学”的目的。 【答案】D 【方法技巧】“三审法”准确理解概念含义 1.审题干,弄清考查角度。对文中概念的考查,题干的表述看似大同小异,实则有重要的区别。如“下列对某概念的表 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表述”一词,意味着选项基本是对原文的“摘引”,可能连续摘引,也可能跳跃摘引;如果题干表述为“下列对某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一词,意味着选项可能不是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有关语句的转换,有可能是概括或分析。 2.审文段,搜索信息区间。一般情况下,要理解的概念在材料中一定会用一定的篇幅进行说明或者阐释,有的对概念的阐释在文中比较集中,有的则分散在文章的段落里。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相关信息,弄清概念的内涵。 3.审选项,仔细比照分析。将选项与锁定区间内的相关句子进行比照,仔细分析。结合语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是否存在数量、范围、程度、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 【命题热点突破二】解决信息的筛选整合与要点的归纳概括 “筛选信息”是对支撑作者观点的材料的提取,对与重要 概念之间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判定,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准确识别。 “归纳概括”是对具体内容加以抽象,对繁复的内容加以压缩,对芜杂的材料加以整合。 例2、【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分) 【答案】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 4.C 5.B 6.【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不是纯粹个人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解析】 前面的观点照应,这样【答案】就不难得出了,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B项“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其中“无意义”理解有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找准范围,根据“‘法官’式文学批评”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⑦⑨两段。由第⑦段最后“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一句可以概括出一点。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挑选出其中有关“法官”式的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第⑨⑩段不是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而不是只针对印象派进行深入分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段提到“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所以A项错误;第六段提到“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C项的叙述与原文不符;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原文第七段提到“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这句话是说作为坏人的麦可白不应该做悲剧主角,而不是否定《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本题考查学生内容理解、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找准范围,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⑤⑧⑨⑩四段。然后概括即可。第⑤段“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第⑧段“这一派学者可说是 ‘饕餮者’” 第⑩段“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指的是第⑨段相关内容,从这里可以筛选出二者的相同点。根据第⑩段“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与第⑨段对比,不难得出不同点,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像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对故乡一些自杀个案的追踪采访、记录和反思,指出巨大的医疗负担和尖锐的家庭关系,仍是威胁中国农民生存尊严的重要因素。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换句话说就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以作家自己“卧底”传销组织的亲身经历,鲜活演绎“传销”这颗社会毒瘤之所以屡除不灭的缘由。 下列对“非虚构写作”价值的认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写作”能够激发当代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改变他们蛰居书斋进行想象性写作的习惯。 B.“非虚构写作”能使作家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调查,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 C.“非虚构写作”使作家不再仅仅凭借媒介资讯和既往经验的惯性来了解社会,进而克服作品“不接地气”的问题。 D.“非虚构写作”能够让作家通过对历史或现实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答案】C 【变式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美是客观的,它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对美的感受正是来自于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这种对美的感受的全部活动的综合体就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对认识美、创造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体验与别的一般性的体验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美,总是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形式,但如果把它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形式,看成一种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现象,那是不正确的。它应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有机统一。如果我们对美的认识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就只能处于远距离的旁观者位置,很难把握对象的内容,只能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那么,我们要想获得深刻的美感,就需要进入对象或其所处的环境中去体验、领悟对象美的蕴含。因此说美的体验对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有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在对象世界中的不断展开,美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起来。拿自然界来说,在人类的蛮荒时代,它是与人们完全对立的,是完全异己的,无所谓美丑。而只有当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自然界成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时,人们才获得自然的美。而且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经验的感性的认识上,而应当经过实践,切身体验,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同时由于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性,这样就使得在对美的以往经验、理论认同的同时,使美的新的认识成为可能,这对美的创造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切实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容易停留在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美的体验越深,对美的认识就越深。著名画家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他自己谈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作过深入的观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所得。”正是画家对绘画对象的“美”的一次次的体验,使他获得了这一形象的美的深刻认识,从而创造出令人难忘的“美”。因此,可以说,美的体验是认识美、创造美的关键。 (选自芦国强、王爱军《论审美体验》)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审美时,若要把握对象的内容,而不至于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那就不能处在远距离旁观者位置,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 B.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 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就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C.只要切实体验,就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如果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容易停留在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也就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 D.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是因他对马作过深入观察,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动态及神情。 【答案】C 【方法技巧】从四个角度突破筛选与概括 1.核心语句突破法。文章中的观点句、分论点句,往往是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主要线索突破法。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络。作者论述的观点往往通过一定的线索串联,这些线索往往通过“首先”“其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等标志性的语句呈现。 3.层层概括突破法。有些文章内容比较散漫,没有核心语句,对这样的文章,只能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隐含信息突破法。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吃透文意,才能挖掘出文章的中心。 【高考真题解读】 一、【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 ~ 28 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 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分)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 【答案】 26.《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 《中庸》的心法。 28.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解析】 26.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注意中间的“二程”“朱子”和“书贾”所作的事情。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7.注意对文中关键词语的提取,然后进行整合。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8.注意对文中二程、朱子的观点的概括,然后注意重点词语的把握。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 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6.D 7.C 8.C 【解析】6. 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 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分) 【答案】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 4.C 5.B 6.【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不是纯粹个人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题目明确要求:“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什么?这个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B项“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其中“无意义”理解有误,从后文第四段“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可以看出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A项“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可以推断。C项“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根据“但就了解说”可以推断。D项“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根据第五段“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找准范围,根据“‘法官’式文学批评”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⑦⑨两段。由第⑦段最后“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一句可以概括出一点。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挑选出其中有关“法官”式的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第⑨⑩段不是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而不是只针对印象派进行深入分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段提到“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所以A项错误;第六段提到“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C项的叙述与原文不符;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原文第七段提到“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这句话是说作为坏人的麦可白不应该做悲剧主角,而不是否定《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本题考查学生内容理解、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6.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5.C 6.B 7.D 【解析】5.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筛选信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类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B项“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可见选项内涵不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题干问的是“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说法错误,根据第一段“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推断。B项“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说法欠妥。根据原文第三段“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推断选项B判断错误。C项“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说法错误,可根据原文第二段“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答案】1.D 2.B 3.D 【解析】3.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 项“王国维写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原文“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六、【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1.B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张读者”,选项把“通常丢掉”,混淆范围。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来理解。C项根据原文第二段“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来理解。D项根据原文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来理解。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A项根据第二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来理解。C项根据第四段“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来分析理解。D项根据第四段“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来分析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七、【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 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1.C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C项“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 还在不断地扩大”推断。B项根据原文第一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推断。D项根据第一段“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就是《山海经》”和第二段“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里说”推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D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有误,否定太绝对,根据原文第四段“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可以推出答案。A项根据第三段“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都视为荒诞不经,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釆用”推断;B项根据第三段“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推断;C项根据第三段“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推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五四’之后,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八、【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 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9.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10.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答案】 8.B 9.C 10.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8.题干要求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本题主要考查适合做选文标题的,实际上就是能够准确概括文意的,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故C项合适。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分别概括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一、(2015·新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 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等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货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解析】 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原文第二段中说“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多种形式”,而A项中表述为“借贷……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将“信用形式”的新特点偷换为“宋代金融”的新特点,意思发生明显变化,与原文不符。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贷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解析】 本题从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第三段中说“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D项“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偷换概念,应为“宋代新型信用工具”,即指交子、关子、会子等便于携带的纸质信用工具,不包括原来铜铁钱等不便携带的信用工具。“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在文中并无此表述,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 D 二、(2015·新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 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 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解析】 本题从强加因果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因果关系不当。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答案】 B 三、(2015·山东卷,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答案】 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要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注意找到选项对应区间,然后分析归纳得出答案。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的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 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这一论断错误。 【答案】 D 四、(2015·浙江卷,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对“内部语言”理解不正确的观点,考生答题时如能找出一些关键词语,仔细阅读第一段内容,和选项内容进行核对就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A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发现原句是“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指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两者不同。B项漏掉了“隐蔽思维”“即潜台词”。C项强加因果,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 D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五、(2015·江苏卷,16~18)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起步。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答题时要先阅读该段文字,然后划分层次, 【答案】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2.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本性变革”出在第二段开头,是引领句,答题区间在第二、三、四段,找出各段中的中心句子进行简要概括即可。比如第二段中的“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三段中的“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四段中的“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 【答案】 ①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②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③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3.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开向生命的窗子”一句位于文章的末尾,应该是对全文的总结,所以解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文。“窗子”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开向生命的窗子”是指罗丹雕刻对人的生命的影响和意义。答题时要以“生命”为核心辐射全文,从雕刻与表现生命的关系、雕刻与罗丹的关系、雕刻与人们的关系、雕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等方面阐释其内涵。 【答案】 ①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②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③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④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