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72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 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 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 ‎(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 B. 史传往往借助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C. 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D. 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有意避开情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属于古代诗学范畴的“情志”概念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B. 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 C. 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了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 D. 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 B. 《春秋》中融入了孔子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 C. 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 D. 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处。‎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先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将理解和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A,“史书”扩大范围,“都”表述绝对化;选项C,“不是……而是”错,原文为“不仅是……也是”;选项D,“有意避开情感”错,原文为“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故答案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D,“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错,应是论述司马迁史蕴诗心,在史书中体现价值观的观点。故答案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错,孔子在《春秋》中表达的价值观念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故答案选B。‎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自省精神,反击网络霸凌 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沟通,让表达和动员变得更为高效,却可能将人性中的阴暗和暴戾无限放大,对现实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南京江宁一男子因为自己两岁的孩子被泰迪犬咬伤,一气之下将狗摔死,没想到爱狗人士对他的全家进行疯狂的“人肉搜索”、骚扰、短信威胁咒骂。他的妻子无法忍受,选择割腕“为狗偿命”。甘肃庆阳一名年轻女子企图跳楼自杀,在生命挣扎的最后4个小时里,楼下围观者不断怂恿女孩自杀,有的大喊“怎么还不跳”“把驴都熊栽倒了”。一些人还录制了小视频在网上传播,有的索性开启直播……最终女孩跳楼轻生,留下的是消防队员救人未成的悲愤,以及朋友图里那些死亡视频下面的廉价点赞。‎ 两个极端事件,显示了互联网时代的暴戾指标爆表。作为社会底线的尊重生命、扶助弱势,却变得异常模糊。“狗权不能大于人权”的基本共识,被互联网“信息茧房”里的网民直接无视,他们将冲天的怒火指向一个孩子被狗伤害的家庭。“娱乐至死”的精神,让一个少女的生命转化成了朋友圈里的点赞和短视频直播中的粉丝飙升。‎ 网络不能够成为人性的阴沟,任那里充满着怨毒、嫉炉、无耻、冷漠和凶残,将他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贬损为增加粉丝、刷出流量的道具。网络社交形成的快速动员能力,打造的便捷情绪宣泄窗口,很容易使人性挣脱文明的束缚,直接返祖到“人与人之间是狼与狼关系”的蛮荒时代。‎ 其实,两起极端事件并不偶然,之前女大学生脚踹所谓“熊孩子”,赢得了一片掌声;小护士妥菲菲自杀被救,换来的是网友们铺天盖地“你怎么还不死”的咒骂和骚扰,导致这个女孩二次自杀;在王凤雅事件中,只需要把故事编派入“重男轻女”的叙事套路,就能换来无效人对这个农村贫穷家庭的全方面攻击……网络霸凌的幽灵正在悄然伤害着社会,绑架沉默的大多数。‎ 让人欣慰的是,目前这两起极端事件,得到了警方的高度重视。甘肃庆阳警方表示,在少女跳楼事件中,一些起哄者及发布视频者已被拘留,警方目前还在继续摸排;南京警方也介入了“为狗偿命”事件。这是通过法律手段来挽回人性。‎ 网络时代,不能成为人性的至暗时刻。否则,互联网的大洪水就会吞没整个世界。从目前频发的网络极端霸凌事件来看,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需要每一个人具有反省精神、自律的决心,遵守法律,敬畏生命,严守道德,保持宽容。‎ ‎(选自澎湃新闻社论,有删改)‎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互联网方便了沟通,高效了表达和动员,却将人性中的阴暗和暴戾无限放大,对现实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B. 网友们的咒骂和骚扰,不仅严重侵害了受害个体,对社会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C. 快速动员能力,使得情绪宜泄更加便捷,很容易使人性挣脱文明的束缚,从而破坏现代文明,使社会经济倒退发展。‎ D.‎ ‎ 文中的两起极端事件,得到了警方的高度重视。通过法律手段来挽回人性,是互联网时代挽救人性的唯一手段。‎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用江宁、庆阳等网络霸凌的事件,论证了互联网时代的暴戾指标爆表这一观点。‎ B. 文章结尾将互联网比作大洪水,突出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C. 文章通过江宁和庆阳两起事件的对比论证,证明网络能够成为人性的阴沟。‎ D.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论述思路,论证了互联网放大负面新闻可能会对现实社会造成伤害的论点。‎ ‎6. 面对网络霸凌,政府和群众对此应该如何反击?请结合全文简要阐释。‎ ‎【答案】4. B 5. C ‎ ‎6. 政府:(1)要大力宣扬尊重生命、扶助弱势的理念,宣传人权至上的常识。(2)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以法律手段来挽回人性。群众:(1)尊重他人,不以谋取个人利益而侵害他人生命和尊严。(2)自省自律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 A项,“却将人性中的阴暗和暴戾无限放大,对现实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错误,原文第一段“却可能将人性中的阴暗和暴戾无限放大,对现实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是可能。‎ C项,“从而破坏现代文明,使社会经济倒退发展”错误,无中生有,原文第四段,“网络社交形成的快速动员能力,打造的便捷情绪宣泄窗口,很容易使人性挣脱文明的束缚,直接返祖到‘人与人之间是狼与狼关系’的蛮荒时代”,可见得不出“从而破坏现代文明,使社会经济倒退发展”的结果。‎ D项,“通过法律手段来挽回人性,是互联网时代挽救人性的唯一手段”错误,“唯一手段”太绝对,最后一段“这需要每一个人具有反省精神、自律的决心,遵守法律,敬畏生命,严守道德,保持宽容”,除了法律,还有自我反省、自律等等。‎ 故选B。‎ ‎【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通过江宁和庆阳两起事件的对比论证”错误,两起事件都是网络暴力的结果,不是对比,“两个极端事件,显示了互联网时代的暴戾指标爆表”。‎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本题政府方面,第三段“作为社会底线的尊重生命、扶助弱势,却变得异常模糊”,倒数第二段“让人欣慰的是,目前这两起极端事件,得到了警方的高度重视”得出,政府要大力宣扬尊重生命、扶助弱势的理念,宣传人权至上的常识。执法部门要高度关注,以法律手段来挽回人性。群众方面,第二段“一些人还录制了小视频在网上传播,有的索性开启直播”,第三段“娱乐至死”,最后一段“这需要每一个人具有反省精神、自律的决心,遵守法律,敬畏生命,严守道德,保持宽容”,可知群众要尊重他人,不以谋取个人利益而侵害他人生命和尊严,每一个人自省自律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从政府和群众两个方面整理答案。‎ ‎【点睛】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中主观题的答案,其关键性的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因此在解答时,首要的是要锁定好答题区间,找出与题干相关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对原句进行删减或重组,尤其是要删去冗繁的修饰性的词语,只需保留句子的主干,这样会使得语言准确、精练。我们称这种概括方法为摘要概括,它与摘抄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有些答案是从原文中找不到的,是比较抽象的,我们要从原文相应的语言材料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用精练的语句表达出来,形成答案。这种概括方法为抽象概括,答题时应将摘要概括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鲁迅先生的温柔 ‎ 叶浅韵 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 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 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7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B.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楼下盛开的梅”喻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美好的爱情。‎ C. 作者写鲁迅先生临终遗嘱。这些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则主张宽容的痛恨,并与现实进行对比,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 D.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一切的态度予以高度评价,朴素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睿智的深邃。‎ ‎8. 请简要说说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表现在哪些方面。‎ ‎9. 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C 8. ①对许广平爱情的温柔;②讲求情趣尤其是衣着,美学等的时尚;③孩子般可爱而顽劣的天性;④自成方圆有棱角。是非恩怨分明。(答出三点即可) ‎ ‎9. ①“我”结束回忆。回到现实,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另一层面的认知和理解,丰富了鲁迅在读者中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②与开头相呼应,“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迅先生回忆的序幕。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下心来,判断时要仔细认真。C项,“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分析错误。原文“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是对鲁迅先生壮年去世的惋惜,作者写鲁迅先生的遗嘱是为了表现鲁迅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主要谈论鲁迅的温柔。首先,他对妻子是温柔的。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其次,他对待生活是温柔的。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再次,他有着孩子般顽劣的天性。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最后,他的温柔不是无原则的。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这样安排,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文章第一段最后“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我”结束回忆。回到现实,春光正好,春天在画里。这正好与文章主题“鲁迅先生的温柔”相一致。鲁迅先生给人的一贯印象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个极严肃的形象,通过回忆,对先生的温柔的描写,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另一层面的认知和理解,丰富了鲁迅在读者中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 ‎①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 ‎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 ‎,田父给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B.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C.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D.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的一种意思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田父”可以理解为老农。‎ B.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但文中的“山东”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山的东面”的意思。‎ C.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时起的。“籍”是项羽的“字”。‎ D. “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项羽并没有成为帝王,可是司马迁的《史记》却把项羽归入帝王行列,这表现了司马迁对项羽的敬佩和尊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认为自己失败不是由于战不利,而是天意所致,并且想以“必三胜之”来向世人证明这一点。‎ B. 项王带领人马败逃时迷了路,是一位农夫欺骗了他,致使他的人马陷入沼泽之地,汉军才得以追赶上他们。‎ C. 项羽被汉军重重围困,为了突围,他将自己的人马编为四队,向四个方向冲击。项羽虽然力能扛鼎,英勇善战,但终因寡不敌众,突围失败。‎ D. 乌江亭长劝说项羽快快渡江,再图大计;项羽认为跟随自己起事的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他无颜再见江东父兄,所以决计和汉军以死相拼。‎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答案】10. B 11. C 12. C ‎ ‎13. (1)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和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来悬赏我的脑袋,我送给你个人情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2)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屡次举起他佩戴玉玦来暗示项王,项王却沉默没有反应。‎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本题在断句时要注意语意的前后承接和句末的语气词,如两个“此”之间要断开;“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是两个判断句;“非战之罪也”,也是判断句,排除A项、C项。‎ ‎“斩将”“刈旗”,连动,排除D项。‎ 句意:但是今天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打仗的过错。我今天必死(无疑),希望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几次,我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打仗的过错。”‎ 故选B项。‎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籍’是项羽的‘字’”错误。“籍”是项羽的“名”,“羽”是项羽的“字”。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但终因寡不敌众,突围失败”错,原文“与其骑会为三处”说明突围没有失败。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乃”,于是;“购”,悬赏;“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自刎”,自杀;“而”,连词,表修饰。(2)“数”,多次;“目”,使眼色(名词作动词);“之”,代词,指项王;“三”,多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状语后置);“应”,反应。‎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项羽跑到阴陵时,迷路了。他向一个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跑,就陷入了沼泽地。因此汉军又追上了他们。项羽于是又率兵向东跑,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他们)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估计自己这回不能逃脱了,就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多次战斗,所抵挡的人被打败了,所攻击的人都臣服了,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打仗的过错。我今天必死(无疑),希望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几次,我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打仗的过错。”‎ 于是就把他的骑兵分为四队,(让他们)朝着四个方向冲杀。汉军层层包围住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看我为你们斩敌军一个将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并约定大家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在这时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了,(项羽)于是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向后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了。……‎ 这时,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拢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儿,也没有船只可以渡江。”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却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窘困)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难道我项羽不感到内心有愧吗?”于是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性情谨厚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与汉军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项羽)回头看见了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着项羽对王翳说:“这个人就是项王。”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和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来悬赏我的脑袋,我送给你个人情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①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罗含:《晋书·罗含传》载:“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鹦鹉:金制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菊花那淡雅的风姿;“融融”运用“通感”,“冶冶”状其明艳柔美之态。‎ B. 第二联用典写菊花之美:写色说成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写香说成与罗含宅中的菊花一样,这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 C. 第四联阐述菊花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金酒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表明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 D. 这首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引典自然,突出的特点是物我交融,自然而然,毫晦涩之感。‎ ‎15. 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前六句借助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俱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以菊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表明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属于任意拔高错误,实际暗含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故选C项。‎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首联两句“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写菊花色彩鲜明而和谐。颔联“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写其品行高贵,前四句写梅花的特点,暗示诗人才德俱佳。后四句“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前句写出私菊傲霜的品格:秋菊开在寒秋,正是这风霜高洁之时,才显示出它的独特品格。后一句诗人借菊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其实是诗人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有一种迟暮之感。“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再别康桥》中,在多情的诗人眼里,河畔金柳是“_________”,就连那软泥上的青荇,也对自己饱含不舍的深情,“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之人受“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________,_______”,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正的革命志士应当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答案】 (1). (1)夕阳中的新娘; (2).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3). (2)士皆嗔目, (4). 发尽上指冠。 (5). (3)大行不顾细谨, (6). 大礼不辞小让。 (7).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8).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摇”“嗔”“谨”“辞”“淋漓”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Ⅱ卷(表达题 共78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 ‎ ‎,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教育部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指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其中八年级学生重度不良比例超过30%,这组数据令人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其中,家长 。据调查,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近视毫不在意,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防控学生近视,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扭转学生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责无旁贷 当务之急 B. 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难辞其咎 迫在眉睫 C. 骇人听闻 胆战心惊 难辞其咎 迫在眉睫 D. 危言耸听 胆战心惊 责无旁贷 当务之急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将近50%。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B. 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 C. 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将近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 D. 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因为他们心灵的窗户蒙了尘,或者被“关”上了。‎ B. 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因为他们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 C.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D. 如果心灵的窗户蒙了尘,甚至被“关”上了,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答案】17. B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材料中“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是一种说法,选用“危言耸听”恰当。‎ 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侧重客观事态。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侧重主观心理。结合上文提到的数据,选用“触目惊心”恰当。‎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句中说的是家长有过失,应选用“难辞其咎”。‎ 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句中有“已”,应选用“迫在眉睫”。‎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结构混乱,“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C项,“将近50%以上”不合逻辑,或成分赘余;结构换乱,“主要原因是由于”句式杂糅。‎ D项,“近视比例中国学生”语序不当;“将近50%以上”不合逻辑或成分赘余。‎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承接上文,应先说“心灵的窗户”,排除B项、A项;‎ 结合下文“精彩人生”,可确定应将“人生”放在最后,另外,也可按照内在的逻辑顺序判断,“蒙尘”“关上”由轻到重,“未来”“人生”由部分到全部,排除C项。‎ 故选D。‎ ‎20.仿照下面示例,任选两个历史人物,写两句话。‎ 示例:荆轲,身处危难的悲情英雄!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备选人物:烛之武 项羽 刘邦 张良 樊哙 范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例:(1)烛之武,生于乱世精于辞令的外交家!言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2). (2)项羽,乃百世难得之英才!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本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规定的评论对象都是本单元课文涉及的历史人物。示例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用一个语句给人物身份定位,二是用一个对偶句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或性格。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备选人物,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即可。‎ ‎21.请对下面的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8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记者从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截至11日15时30分,全省共有潍坊、临沂、滨州等12个市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8684人。据初步统计,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46.3千公顷,倒塌房屋106间,直接经济损失5.47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04亿元。‎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全省公安机关全面启动社会面一级巡防机制,部署10余万警力迎战“利奇马”,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旅游景区、大型商场、老旧小区、低洼地区、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加强巡逻巡查,会同有关部门劝离劝返或封山封路,避免意外伤亡。青岛、烟台、威海等市公安机关成功疏散游客2万余人。交警部门启动最高巡逻等级勤务,24小时在岗实时调度。11日上午,针对潍坊临朐、寿光两地防汛严峻形势,潍坊市公安局紧急抽调300余名警力驰援灾区,全面投入防汛抢险救援战斗。‎ ‎【答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多地出现大暴雨,损失严重;公安机关出动10万警力,保护人民安全(或“投入抢险救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锁定答题区间,准确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二是能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合理准确地概括。本题要求“对下面的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解答此类题目的重点在于对新闻事件的压缩、概括。‎ 根据新闻类信息筛选须关注开头的规律,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开门见山点明了“消息报道对象”——“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8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可以概括为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多地出现大暴雨;同时还陈述了“报道的事件”——“据初步统计,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46.3千公顷,倒塌房屋106间,直接经济损失5.47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04亿元”,可以概括为损失严重;解决方案的重点是“全省公安机关全面启动社会面一级巡防机制,部署10余万警力迎战“利奇马”,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间句子是对前面内容的具体化分析,属次要信息,可忽略。而结尾句补充的“投入防汛抢险救援战斗”是该条新闻的价值所在,也可以要保留。可以概括为公安机关出动10万警力,保护人民安全(或“投入抢险救援”)。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况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点睛】压缩语段主要需要我们三个方面的能力:理解材料、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错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哎,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品读这首小诗,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你是否也有过“河的此岸”(或“河的彼岸”)的忧伤?你的快乐和幸福是在“彼岸”还是在“此岸”?现在的你,是如何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请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和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幸福的错觉——此岸说 我的子民们,幸福不在天涯,而在智者的心中。——《圣经•旧约》 ‎ 河的此岸渴望着对岸的幸福,但河的彼岸却又渴望此岸的幸福——泰戈尔的短诗《错觉》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人都追求着隔岸的美丽,却忘了自己脚下这一方幸福。 ‎ 在我看来,追求幸福本无非议,但若一味沉浸在追求的状态而忘记了享受幸福,那就太可悲了!我们应该忘记那些飘渺的幸福,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 ‎ 向往别人的幸福是愚蠢的。 ‎ 舒婷的《神女峰》写道:“金龟子,仲夏梦,交织在一起,伫立江畔万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夜。”人人津津乐道于神女的传说,渴望那一份幸福,却没看到神女的叹息:光环下的她,何尝不渴望凡人之情!可惜,就连爱人的怀抱也只能是奢望。可见,幸福的双方各有苦衷,幸福背后也许是一场辛酸。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也曾让我感动。百战百胜、纵横无敌的孙悟空人人羡慕,可是,面对挚友的死去,他无能为力,面对爱人的追问,他只能沉默——神性的代价是失去美好的感情。最终,驾着七彩祥云也只能看着爱人死于怀中;法力无边也只能享受一拥的离别。他,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幸福。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何必过分在意他人的幸福呢? ‎ 追求自己的幸福是睿智的。 ‎ 自古以来,名利二字吸引无数人投入,成为人们的“幸福”所在,其实,这两字其实是在吞噬着人们的美好灵魂!有些智者深谙此理,于是跳出了红尘名利,寻得了真正的幸福。陶渊明布衣蔬食栖于田园,淡泊了喧哗,收获了宁静。林逋梅妻鹤子,悠然吟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轼仕途不顺,但他仍乐天知命,“从此不系舟,江海寄余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们都是聪明人,不随世俗,寻找自己的幸福,从而使得它们的生命无比厚实,精彩。 ‎ 可惜,总有些人随波逐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一心向往别人的地位,却不肯从自身开始做起。总是绷紧了弦去关注别人,怕有一天会心碎的。 ‎ 学会欣赏自己吧!你也有着别人羡慕的地方。尽情去挥洒你的人生激情,何愁得不到幸福!别人的,就由它去吧;你的生命由你自己创造,不要沉迷于幸福的错觉! ‎ 停止追梦吧!醒了,就该继续上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忘却对岸那道迷离的风景,踩着自己踏实的脚印,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人生,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这首小诗中河的两岸都认为自己所在的一方没有欢乐、幸福,而美好、幸福尽在对岸。诗题点出了问题,这是一种错觉,一种错误的认知。其实,两岸各有各的欢乐和幸福,只是它们没有注意到罢了。也许此岸只看到彼岸的绿草如茵,而忽视了自己这边的翠柳;可能彼岸只看到此岸的高楼林立,而忘却了自己的鸟语花香……生活中亦有这种现象,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这是我们的错觉,所以我们不必盲目地羡慕别人,而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快乐。泰戈尔小诗《错觉》,传达了这样一种人生哲理:尽管在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各自都有着痛苦与不幸,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的欢乐与幸福。对于诗的主要意象 “此岸”与 “彼岸”,有着不同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写作时的立意和选材都比较宽泛。但无论如何立意,都必须把握住诗人阐发的哲理,避免陷入对生活的悲观和不可预测的矛盾中。‎ 参考立意:(1)不要只是羡慕别人幸福,快乐就在自己身边;(2)要把握眼前;(3)盲目羡慕不如展现自己;(4)肯定自己等。‎ 行文机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幸福就在此岸寻》。开头可以从小诗的内容分析引入,如“最可悲的莫过于泰戈尔笔下遥遥相对的两岸,明明各有所长,却止不住羡慕对岸的幸福”,然后用问句引出下文的论述,如“其实,幸福就在此岸,可是此岸的人啊,怎么偏偏察觉不到呢”等。然后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如先论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麻木使人身处此岸的幸福却浑然不觉;得出结论“幸福就在此岸”,结合苏轼、张爱玲等人的经历分析论述。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我们不必艳羡成功人士的辉煌,我们拥有青春和梦想,这就是那即将写就的宏伟篇章;我们不必抱怨生活的苦恼而憧憬不曾认知的乌托邦,享受即时即刻的感动和震撼,体验平淡生活中的美好点滴——幸福,便会在此岸奏出一首永不凋零的赞歌”“世间本没有幸福与不幸,感叹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幸福的人与不幸的人”等。‎ ‎【素材】那些幸福的人总是善于在任何环境中寻得幸福,甚至创造幸福;而那些不幸的人,恐怕只有一辈子都与幸福捉迷藏了。生命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享受此岸的幸福。‎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那园中赏花的人是谁?只因了几只飞去邻家的蜂蝶,便怀疑春天不愿莅临自己的小院,徒增对墙外的歆羡和对自己的嘲讽。“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那窥视别人醉折花枝的人是谁?只因了自己的满头银发,便感叹流年飞逝,怅恨时光带走了自己的青春而将幸福带到了属于别人的彼岸。‎ 每个人都是在张望着彼岸的人。河的此岸,是我们已经拥有的,或是无可更改的生活;河的彼岸,是被放弃的一个选择,或是尚未实现的梦想。而我们正是在张望与追求中不断行进。正是那彼岸花开的美丽,让我们能够不断追求,渴望到达彼岸——尽管彼岸也许只有一丛不起眼的狗尾巴草。‎ 格瓦拉一生都在追求着彼岸的花开。当革命的红色盖满中国的土地时,格瓦拉的革命热情被点燃了。看着彼岸的红色革命,他开始了不懈的追求。他与卡斯特罗发动了古巴革命。革命成功后,他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古巴人民过上的幸福生活,就因政见不和而远走玻利维亚,最终客死他乡。可以说,他一生都没能到达彼岸,革命热情终究没有在拉美形成燎原之势。但,我们却永远不能否认格瓦拉的价值。不仅是因为这印在T恤上的他那迷人的微笑,不仅是因为他所投身的古巴革命,更是因为他对于彼岸花开的追求。‎ 许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过童真的理想——飞行员,科学家,摄影师,园丁,甚至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清洁工。而长大后,社会告诉我们:你要成为一个富有的、有权的、令人仰视的人。于是,童年的那些梦想就被时间的流水哗啦啦地冲去了远方。你是否想过,那些梦想对你的意义何在?‎ 乌托邦的美好,正在于它与现实的永恒距离。而乌托邦的意义,则是吸引着社会前进。庄子知道他永远也不会变成蝴蝶,但他却努力地像蝴蝶一样无所谓得失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所以他得以成为道家之祖。他终究没能变成蝴蝶,但人们依旧肯定他——因为他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对蝴蝶或自由的追求。蝴蝶,是他永远到不了的彼岸,而他,在追求彼岸的过程中,得到了永生。‎ 没有到过星星的人,总以为星星上有美丽的风景,想象着那遥远的星球上有一切美好的事物。然而,那看起来如孩童闪亮眼眸的星,不过是沙砾遍地的另一方土罢了。人们总爱幻想,将幸福的定义安置在云端,常因此忽视脚边真实美丽的鲜花。学会缩短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身边,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毕淑敏曾写过一篇文章《提醒幸福》。可能是因为人们容易忽视身边的奇葩,毕作家便想借此文来提醒人们珍视身边的幸福。其实,脚边的鲜花总是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的,只要你学会欣赏,哪怕用鼻子去闻闻,便会收获一个香气四溢的世界。父母关切的嘱托,好友热情的招呼,子女捧在手中的清茶,都是些虽小却温馨的幸福。然而,很多人总是羡慕他人的生活,渴望如童话般的爱情,于是,稍有不如意,便开始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分。是谁曾说,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实,脚边的鲜花很美,真的。‎ 人们总认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认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是在对岸。也许此时的对岸正在载歌载舞,人们载笑载言,你想过没有,也许对岸某个阴暗潮湿的角落,有个人正呆呆地望着你家的炊烟出神,想着你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其实,你在他人眼中也是快乐的鱼。‎ 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他的幸与不幸,快乐和痛苦,而这是无法交换的;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应该怎么正视自我的存在以及自我的幸福、自我的快乐?一个人格上无法自立的人是可悲可叹的,他将永远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在他眼中,除自己之外所有人都是“出游从容”的快乐鱼。这种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心理。‎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深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这则小诗的诗题是 “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就其范围来讲有物理、生理、心理、艺术……再审读诗歌的内容:双方均以为对方过得比自己好——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追问的方式增强对诗歌内涵的理解。(1)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入心理误区。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应该怎么正视自我的存在?(2)这种想法正确吗?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还是爱情、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3)怎样纠正这种心理呢?珍惜眼前、在知足中奋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