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12月五科联赛试题 新目标A版
2019年下期衡阳市八中高一五科联赛 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而且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籍贯不能替代的。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人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就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期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11 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D.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八 音 刀 邵孤城 小鬼子还没从野猫口登陆虞城的时候,剃头张担着剃头挑子天天十里八乡地赶场,生意十分红火。别人请他剃头图的就是他招牌上挂的六个字:“干净、好看、舒服”。“干净”说的是他剃过的头不会在身上沾一根头发,“好看”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他剃的头有型有款,这真功夫还在“舒服”上,刮脸修面掏耳朵,老一辈剃头匠人传下的本事剃头张一样也不丢,还外加了拿捏的功夫,经他的手在你肩膀上一搭,能酥到骨头里去。 剃头张还有一手“八音刀”的绝活,轻易不肯出手,就连得了他真传的小剃头张也没能学到皮毛。小剃头张是剃头张的儿子,子承父业,先是跟着剃头张,手艺到家后就自立门户,自己担着挑子揽生意去了。小剃头张人活络,常常往城里去,朋友面广,剃头张也不去管他,妻子过世后,剃头张很宠溺这个独苗苗。手艺压身,剃头张不愁儿子将来没饭吃。 这天,剃头张刚把王铁匠的头清理干净,中村就带着他的部队从野猫口开进了小王庄。中村看着剃头张给一脸肥皂沫的王铁匠修面,摸摸自己几天没刮的胡子,直剌剌跑过去,一把把王铁匠从椅子上拉了下来,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 剃头张也不说话,“啪”一甩围裙给中村围好,剃头剪子利索地在中村头上活动开来,一簇簇头发纷纷落到地上,也就片刻工夫,中村前后就像换了个人。剃头张取来一面镜子,中村满意地点点头,正要站起来,剃头张的一双手就搭到肩膀上,乍一使劲,疼得中村“哎哟”一声,刚想发怒,又忽觉从脚底下冒上来一股酸酸的麻麻的感觉,只觉得浑身说不出的爽。这一路的舟车劳顿顿时烟消云散,中村情不自禁闭上了眼睛,正享受着的时候,只听“啪”一声,剃头张什么时候已经解下围裙,正看着一脸不舍的中村,示意他已经好了。中村这才意犹未尽站起身准备开路,剃头张一把把他拉住,伸出手来。 “八格!”一名荷枪实弹的鬼子兵把枪瞄准了剃头张。 “你的,哟西!”中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洋放到剃头张手里。 剃头张从鬼子身上讨到一块大洋的新闻转眼就从村头传到了村尾,都传他好胆量的时候,他却把招牌挂到家门口,再也不出门揽生意了。这样过了一个月,地保找上了门,趁剃头张给拿捏的时候,地保悄悄说:“老张,人家中村长官看上你的手艺了啊!他托我给你传个话,问你愿不愿意到他那里当差?这可是份美差啊!” 剃头张顿时停了下来:“你代我谢过中村长官的美意,我给乡野粗人剃惯了头,怕是服侍不了中村长官啊!” 11 说完,自顾自收拾起剃具来。小剃头张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热络地一把勾住了正不知怎么下台的地保,一边就拉着他往外走。 剃头张惴惴不安地过了几天,鬼子那边却没一点动静。奇了怪了,剃头张正暗暗思量,一个熟客进门就嚷嚷起来:“老张,你儿子现在可不得了,成小鬼子身边的红人了啊!”剃头张一头雾水地问:“怎么回事?”一边就给客人围好围裙。“你还不知道?鬼子这两天清乡,你儿子立下大功了,游击队那几个据点全给抄了。好在游击队机敏,好像预先也得到了消息,提前就撤离了。小鬼子扑了个空啊!”剃头张这才恍然大悟。送走客人,剃头张匆匆下了门板提前打了烊。 清乡越来越猖獗,风声越来越紧,外面都在传,游击队已经被包围进了芦苇荡里了,鬼子兵即将要展开对芦苇荡的大搜捕。剃头张托地保给小剃头张捎个话,让他务必回家一趟。 穿着日本军装的小剃头张回家了,剃头张怎么看怎么也不像是自己的儿子。他冷冷打量着小剃头张:“你这一向可好?” “好啊,挺好啊!”小剃头张打着哈哈。 剃头张叹了口气:“你不是一直想学八音刀吗?我今天就传了你吧!” 剃头张找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剃刀,在荡刀片上细细打磨着。“这就是八音刀?”小剃头张好奇地问。 “八音刀不是一把刀,是一种刀功!你坐下,我演示给你看!”话说着,剃刀已经在小剃头张耳廓上着落,化作“沙”一声响,“这是雨声!”刀尖到了耳坠,稍停片刻——“唰”一声,“这是风声!”刀刃循循向上,带出一轮“悉”声,“这是穿衣声!”突然飞刀至耳丁,左右连刮发出“吱、呀”声,“这是开门声!”刀尖猛翻入内耳轮,旋、旋、又旋——“哐、碰、嗡”三声盘旋而过,“这是鸡飞狗跳声”……小剃头张听着耳边八音响过,抑扬顿挫,一气呵成,人不由一震,顿时通体舒泰。 “你知道吗,八音刀又叫送别刀,那是专门给临终的人用的刀功,让那些即将离世的人再次回味人生那些最平凡的况味。这些年,为了给其他的剃头匠人留口饭吃,我立下规矩不再剃送终头,三十年了啊,这还是第一次!”还没等小剃头张会过意来,剃头张手中的剃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抹向小剃头张的喉间…… 小剃头张三魂已去,六魄将散,他死死握紧了剃头张的手,气若游丝:“父亲,这次我去不了茶馆了……您去告诉开茶馆的阿庆嫂,就说鬼子今晚要扫荡,……!”(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第一段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剃头张高超的技艺,既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作了铺垫。 B.剃头张为中村剃头并从他那讨到一块大洋,在表现他手艺高超的同时,也说明他在日本人面前表现中国人的尊严,有民族气节。 C.剃头张用八音刀误杀了自己的儿子,反映了普通群众的不屈的爱国精神和保卫祖国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D.剃头张误杀给地下党传递情报的儿子,这一悲剧的情节,深深震撼了人们,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5. 剃头张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 这篇小说还有一个题目:“绝杀”。你更喜欢哪个题目?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6分)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1 材料一: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媒体报道也随之跟进。 城市内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内外两个方面。从全球气候大环境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之困如何解?》) 材料二: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 建设海绵城市》) 11 材料三: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7.下列对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了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产生的生态问题。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 C.材料三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设和可能存在的隐患,也对现有已出现的不妥做法提出了批评。 D.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E.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9.请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做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缜密。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柩密使,忤太后旨。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资政殿学士、兵部侍郎。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 11 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颖州。 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既平,复求出守,特留侍经筵,仪从如宰相。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节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B.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C.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D.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侍经筵”是指廷臣入禁中在皇帝或太子面前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宋代始称 “经筵”,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职位为儒臣之荣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而皇后、皇太后依从于皇帝,同样享有庙号,如文中的“章献太后”。 C.晏殊所担任的“资政殿学士”,是宋代皇帝特设、以示尊宠的一种官职名,与后来设立了“资政殿大学士”一样,均无吏守、无职掌,仅出入侍从,以备皇帝咨询国政。 D.“进士出身”是科举时代按照中试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宋代赐予进士的资历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12.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参加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深得皇帝赞美,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实的优良品质。 B.晏殊改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突出的文才武略。 C.晏殊为官正直、广纳贤才。晏殊上奏,成功阻止丁谓、曹利用专擅朝政。又上疏论张耆不可担任枢密使。同时提拔贤才,范仲淹、孔道辅皆出自他的门下。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烘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亲临探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奠,罢朝两天,反映了晏殊在当朝的声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缜密。(5分) 译文: (2) 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5分) 译文: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4—15题。 11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4.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D.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E.“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15.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以“ ”一句,绘就万物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的秋景图,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 , 。” (3)《离骚》中屈原用比喻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满屏竟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正因为有丰富的古典文化积淀,16岁的才女武亦姝才能在中华诗词大赛中过关斩将,如探囊胠箧一般轻松夺冠。 ②伦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包揽了所有金牌,可如今里约奥运会几个最保险的夺金点却纷纷失手,球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③身陷“垓下之围”的朴槿惠试图绝地反击、掌控局面,但面对朝野上下汹涌如潮的弹劾之声,她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④辽宁队男篮外籍助理教练帕维切维奇·米哈罗曾久假不归,因此辽宁男篮俱乐部决定正式与其解约,不久前米哈罗才重返球队。 ⑤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⑥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①④⑥ 11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B. 香港是一个多元化的集资融资和资产管理平台,也是一个理想的人民币资金和风险管理中心,可以发挥“超级联系人”,作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一块“跳板”。 C.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道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 D. 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 我就有这么一个令妹,我们一家人都宠着她,因此,她可能变得骄横了一点,希望您能谅解。 B. 我刚到他家向他提出了帮忙的请求,他就说:“好的,我会鼎力相助,把这件事办好。” C. 外国语学院博导张先生给研究生助教留言道:“兹有要事面谈,周六下午三点请拨冗来寒舍一叙为荷。” D. 在展览现场,他对这位画坛名家的新作点评道:“这真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信笔涂鸦,便自有妙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很大市场,① :在诊断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根据计算机视觉处理医学影像,使医生对病情有更准确的判定;另外,人工智能的数据模式识别、医疗成像能力也可以给辅助医生做出更好的治疗方案。② ,部分原因在于很多患者在接受这种诊断上心存疑虑,还有部分原因在于整合多个来源的数据和遵守严格监管要求都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即便如此,③ ,未来,人工智能还可以学习识别风险的契约模式,降低投保人风险。这些都将大大促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动物实验是漠视动物的生命。如果漠视生命,就会热衷杀人、战争等暴力行为。另外,很多知名演员、作家、导演也都反对动物实验。所以要立即停止动物实验。 ①漠视动物的生命不等于漠视所有生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总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总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多余的修饰,却给你心灵的震颤,让你心中盈满感动。 总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多余的碎语,却教你拨开眼前的迷雾,指引你勇往直前。 一句话看似微不足道,却拥有无穷大的力量。 请以“一句话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者记叙文。 1.C【解析】C项,偷换概念。引用句表述的是“人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姓名文化”,事实上姓是可以相同的。 2.C 11 3.B【解析】B项,无中生有。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结论。 4. A项,第一段没有运用细节描写。 5.①剃头张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剃头匠,勤劳能干,手艺高超;②为了不抢别的剃头匠生意不随便展示八音刀,说明他善良,为别人着想;③地保请他去给中村剃头,优厚的待遇没有让剃头张动心,说明他爱国不屈,有气节,不为利益所动的浩然正气;④知道自己儿子背叛国家之后想要了结儿子,说明他热爱国家,崇尚正义,敢于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小家,爱憎分明。(5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 6.【示例一】我更喜欢“八音刀”。①八音刀是剃头张的绝技,代表着剃头张精湛的剃头技艺。②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以八音刀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末八音刀的传授将情节推向高潮,也蕴含了文章主题。④巧妙呼应了开头他不肯轻易把“八音刀”传人的内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6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示例二】我更喜欢“绝杀”。①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小说主人公剃头张用送终的刀工“绝杀”了自己的独生子。③暗示抗日军民对日本侵略者“绝杀”。④以“绝杀”为题,一语双关,更具匠心。 7.C(功能不仅仅是下雨时积存与渗透,还包括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8.CD(C正确,现有的不妥做法是指“假使都像有些地方钱花出去了不问效果”;D正确,判断源自于“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下,……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既是前提,选择支中“如果……那么”的表述就没有问题。A材料一介绍原因并没有结合详实的数据,属移花接木。B材料一的原文是“仅依靠市政管网排水已是杯水车薪”,材料二的原文是“把排水作为主要问题,治标不治本”,并不是说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属误读原文/过分解读。E “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有误,我国只是启动了建设试点,370个城市也只是提出了专项规划,并不是全面启动建设) 9.(1)在扩张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2)城市管网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都要进行,标本兼治。 (3)应具备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制定政策时应全面权衡。 (4)建立可靠的治水效果评价系统。(每点1分,共4分) 10.C 11.B “皇后、皇太后依从于皇帝,同样享有庙号”错误,庙号仅限于皇帝使用,皇后、皇太后与大臣一样,只享有谥号,不能享有庙号。 12.D 原文是“‘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可见皇帝当时并未亲临探望,而是将要亲临探望,但是没多久晏殊去世,皇帝只能亲自祭奠。 13.(1)帝每当有事情要向晏殊询问,都用一寸见方的纸片细致地写着,晏殊回答完毕,就连同原信件密封交给皇上,皇帝很推重他的谨慎细心。 (“以事”、“书”、“辄”、“重”和句意。) (2)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都不能彼此见面。(“群臣奏事太后者”,定语后置句式;垂帘听之,补省略成分;听,治理,处理。) 14. CD C项,“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错误。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D项,“使用借代手法”错误。应是拟物或夸张手法。故选CD。 15 . ①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② 11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 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③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④离别故土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⑤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以此表达出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 【解析】比如词上片“离愁万斛”“征鸿”,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三句,写尽漂泊之感。词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 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词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以此表达出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 16.(1)万类霜天竞自由(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7.D ①探囊胠箧: 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与句意不符。 ②青黄不接: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③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④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符合语境。 ⑤高山仰止:比喻对有品位有气质有道德的人的敬仰之情。 ⑥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此处望文生义。 18.A B 成分残缺。应在“发挥‘超级联系人”后面增加“的作用”。 C藕段丝连。“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中,把“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和“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粘连一起。 D结构混乱,应在“是建院90年来”前面加上“这一年”。 19.C A“令妹”是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妹妹。 B“鼎力相助”是敬辞,是说别人大力帮助自己; D“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含贬义,也常用作自谦,不能用来夸赞别人。 20.(1)它能帮助医生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 (2)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还不会立即普及、还不会广泛使用) (3)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很有潜力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如本题①由其后面“在诊断领域”“治疗方案”内容看,应填与“诊断”“治疗方案”有关内容;②处内容应为“部分原因”内容的结果;③应紧承“即便如此”。 21. ②漠视生命不一定会热衷容忍杀人、战争等暴力行为。 ③演员、作家、导演也都反对动物实验不一定就要立即停止动物实验。 【参考译文】 11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时便能写文章,景德初年,张知白任江南地区安抚使,以神童的名义向朝廷推荐晏殊。皇帝召晏殊和千余名进士一起参加殿试。晏殊文采神气没有被这种场合所震慑,提笔成文。皇帝很是欣赏,赐晏殊同进士出身。又进行诗赋策论的复试。(接到题目后)晏殊说:“我曾经做过这样的文题,请换其他题目考我。”皇帝喜爱他诚实的品格,等到他写完文赋,多次称道此文。皇帝命直史馆陈彭年暗中观察晏殊都与什么样的人交游相处,得到回复后皇帝时常称许晏殊。帝每当有事情要向晏殊询问,都用一寸见方的纸片细致地写着,晏殊回答完毕,就连同原信件密封交给皇上,皇帝很推重他的谨慎细心。 宋仁宗即位后,章献明肃太后根据先帝遗诏授权临朝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独自向太后上奏言事(专擅朝政),朝中众臣摄于他们的权势,无人敢非议。晏殊进言:“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帘汇报,使太后不能看到他们是谁。”此事方定。晏殊上疏论张耆不可担任枢密使,忤逆太后风旨。因为跟着皇帝驾临玉清昭应宫,随从拿着笏板来晚了,晏殊发怒,用笏板打那个人,把人家的牙齿打断了,御史弹劾晏殊,晏殊被罢官做了宣州知府。过了数月,改任应天府,延请范仲淹来教学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弃,(重新)兴办学校从晏殊开始。不久皇帝征召授予晏殊资政殿学士、兵部侍郎。大后拜谒太庙,有人奏请太后穿衮冕拜谒。大后拿这个问题询问晏殊,姜硃用《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回复。 朝廷正在陕西用兵,姜殊请求罢除内臣(太监)监管军队,并且招募弓箭手,培训他们来为作战做好准备。姜殊又请求拿出宫中多余器物(变卖)以资助边境军费,其它部门管钱财的官员,都罢免,(把财权)交还到度支司(三司之一,掌经济出纳)。这些建议都被施行。 殊平时喜欢贤能之人,当世知名之人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自他的门下。等到他做了宰相,更加致力于推荐贤能之人,而范仲淹与韩琦、富弼都得到提拔重用,甚至官职做到了台阁,增加了当时的贤能人才。皇帝也下定决心,想凭借这些人才改革政治,可是那些小人权贵觉得没好处。晏殊让欧阳修出京担任河北都转运,谏官上奏说要把欧阳修留在京城任用,皇上没有答应。孙甫、蔡襄上奏说:“宸妃生下皇上做天下君主,可是晏殊曾经受诏命为宸妃墓写墓志铭,却隐瞒没有提到这件事。”又上奏批评晏殊役使官兵建筑出租房来谋求利益。因为这个原因,晏殊被降为工部尚书、颖州知府。 晏殊以身体有病为由请求回京访医问药。一年后,晏殊的病情加重,宋仁宗打算乘轿 亲往探视,还没出发,不久晏殊就去世了。宋仁宗虽然亲自前往致奠,但仍然以没有前来探望晏殊的病情而感到终生遗憾。朝廷追赠晏殊任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雕刻他碑首为“旧学之碑”。 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