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 1.时量:120分钟 分值:100分。‎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试卷最后有一道20分附加题,可以选做。‎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①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里就是讲求“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过于迟缓,应当恰到好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他只是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没有说其他丑恶的词,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庄子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他强调有至人、有真人。‎ ‎②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观点,《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欢用的字是“化”——与时俱化。“化”与“变”相比,有些悄悄发生变化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华文化讲仁义道德、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似乎很呆板。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呆板,比如中国人承认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好了,如果我有条件了,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劳。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充分理解战争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孟子评价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千变万化,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孔子如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亡了。‎ ‎③在中国,不同的思想理论可以想办法走通。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老子甚至主张,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当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但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20世纪后半期,当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全世界能够迈开这么大步子进行改革开放而又保持稳定局面的,只有中国。我们当然不能无原则地自我吹捧,但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这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点。‎ ‎④如今,我们更可以在中华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当下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时势,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建设我们美好的生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 ‎(选自王蒙《道通为一——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治理大国的精英往往都习得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特别讲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B.中华文化中“变”“化”的思想表现为有所坚守但从不僵化,能够随时调整自己,进行多样化选择。‎ C.孔子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只说“如浮云”而没用丑恶的词,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 D.作者也主张做事要恰到好处,峻急迟缓不能过度,和孔子相比,他更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阐释了中华文化调整变化、统筹兼顾的特点,全文为分总结构,前三段为并列关系,第四段是总写。‎ B.第二段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论证“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两者是相通的。‎ C.第三段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带来的文化优越性。‎ D.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发展新时势下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借用孙子关于“善战”的话语是要告诫人们只有训练矫健勇猛之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作者对老子和庄子的一些主张尚存疑问,但不否认它们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变化之道。‎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并非自我吹捧,新时期既要大力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注意与时俱进。‎ D.20世纪后半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改革成功,原因就在于我国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 C.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请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鼓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树木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上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之所以赞扬梁惠王“好战”,是因为“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暗示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国君治国不尽心无本质 区别。‎ C.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王道”,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即以仁义治天下。‎ D.孟子认为“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顺应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保障民生,施行 教化。‎ ‎8.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译文: ‎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 ‎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1)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     ?(曹操《短歌行》)‎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3)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4)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 ‎(陶渊明《归云来兮辞》)‎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好事近·渔父词 ‎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词的上片以明快质朴的笔调勾勒渔父恬淡自适的生活概貌:下片运用 的写景手法,描绘出一幅_ ___ 的图画。全词语言清丽晓畅,抒发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和对渔父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葵    花 ‎①那个村庄,在沙漠里。‎ ‎②向日葵呢,都种在沙地上。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太阳在哪,花朵就朝着哪。多么神奇的花呀!‎ ‎③夏日里,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道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清晨,阳光倾在沙漠里,倾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着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④花开到极致,就收了。一场盛大的花事席卷而过。花谢了,我们这才看清花盘的模样:碧绿浑圆的花盘被一颗挨一颗的葵花子镶嵌地满满当当。葵花子开始汁水饱满,一天天鼓胀起来,花盘也日渐丰满。葵花就羞答答地微微颔首,勾下花盘,看着地面,熨帖而亲切。但是,还是跟着太阳转。早上朝东,中午向南,一点也不含糊。她的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呢?‎ ‎⑤最最令我震撼的事情,并不是开花的盛事。‎ ‎⑥葵花子饱满之后,家家户户都割走花盘,把枝秆留下。留在地里的葵花枝秆,像一地拐杖挺立着。拐杖不绿了,慢慢变得枯黄,黑瘦。叶子在风中瑟瑟地抖,枯萎着,也被风摘走了。‎ ‎⑦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 ‎⑧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一一你以为这是真的吗?‎ ‎⑨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一出村子,就突然被一种博大的气势震撼了: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直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箭镞,令人惊诧。枝秆上落了明亮的清霜,在阳光里闪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那种气势,一下子让我慌乱。我担心,它们会在某一时刻屈膝下跪,叩拜东方。‎ ‎⑩‎ 倏然泪下,因为感动。天啊,这些光秆秆们的心里是怎样的情分啊!苍茫的天地,草木才是主人,我们只是过客。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就算枯萎了,失去了花盘,内心的信仰还是一样的,还是纹丝不乱。万物荣,万物枯,而这繁盛,这萧瑟,都是天意一一只有草木自己洞悉。‎ ‎11.本文围绕葵花的生长过程,先写 ,再写 ,最后写 ,并突出它们始终向阳的特点。  (3分)‎ ‎12.第⑨段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指明其中一种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4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分)‎ ‎14.葵花从荣到枯始终向阳,这带给你哪些启示?  (4分)‎ 五、 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17分。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20题3分;21题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酒馔(zhuàn) 睨视(nì) 出岫(xiù) 力能扛鼎(gāng)‎ ‎ B.彳亍(chù) 叱咤(chà) 垂涎(yán) 长歌当哭(dàng)‎ ‎ C.翌年(lì) 蓊郁(wěng) 酾酒(shì) 山川相缪(liáo)‎ ‎ D.忖度(cŭn) 孝悌(tì) 霓裳(shang) 蹑足行伍(xíng)‎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长蒿 寥落 瓦菲 陨身不恤 ‎ B.戮力 谍血 店肆 急不瑕择 ‎ C.横槊 裨益 繁芜 游目骋怀 ‎ D.天阙 盛筵 膏腴 度长契大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B.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不仅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C.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湖南文化产业却呈现盎然生机。来自各地的客户不绝如缕,文化产业部门一片繁荣景象。‎ D.创新,首先要不满现状,要有变革的欲望,有更高的追求。如果固步自封,不求进取,便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18.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小说 B.《老人与海》——海明威——小说 C.《再别康桥》——徐志摩——诗歌 D.《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戏剧 ‎19.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____ ;看到再生的小草, ;在寂静的山林里, ;面对暴风雨,__ __ 。‎ ‎ 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 ②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 ③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 ④会平息烦躁的心情 A. ②③①④ ‎ B. ①④②③ ‎ C. ②③④① ‎ D. ①④③②‎ ‎20. 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3分)‎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思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您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①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 ‎21.《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其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更是脍炙人口。在作者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请指出下面五则材料分别描写的是哪个人物。(4分)‎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4)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 ‎ ‎(1)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 ‎ ‎ ‎ 六、 写作 (40分)‎ ‎ 22.请以“同唱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2)不少于700字;‎ ‎   (3)不得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附加题(20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徽,字尚文,应天人。天顺四年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数月,与同官王渊等疏陈四事。末言:“自古宦官贤良者少,奸邪者多。若授以大权,致令败坏,然后加刑,是始爱而终杀之,非所以保全之也。愿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家人义子,悉编原籍为民。严禁官吏与之交接。惟厚其赏赉,使得丰足,无复他望。此国家之福,亦宦官之福也。”‎ 其冬,帝入万妃谮,废吴后,罪中官牛玉擅易中宫,谪之南京,徽复与渊等劾之曰:陛下册立中宫,此何等事,而贼臣牛玉乃大肆奸欺。中宫既退,人情咸谓玉必万死。顾仅斥陪京,犹全首领,则凡侍陛下左右者将何所忌惮哉!内阁大臣,身居辅弼,视立后大事漠然不以加意。方玉欺肆之初,婚礼未成,礼官畏权,辄为阿附。及玉事发之后,刑官念旧,竟至苟容。而李贤等又坐视成败,不出一言。党恶欺君,莫此为甚。请并罪贤等,为大臣不忠者戒。臣等职居言路,不为苟容,虽死无悔,惟陛下裁察。‎ 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最后御史杨琅言尤切,几得罪。‎ 徽至普安,兴学校教士,始有举于乡者。却土官陇畅及白千户贿,治甚有声。‎ 居七年,弃官归,言者屡荐,终以宦官恶之不复录。弘治初,吏部尚书王恕荐起陕西左参议。逾年,谢病还,卒,年八十三。‎ ‎(节选自《明史•王徽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 音相继请留/不纳 B.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 音相继请/留不纳 C.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D.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服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后人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C.既望:过了望日,即农历十六。古人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时,农历每月十五为望,农历每月初一为晦,每月最后一天为朔。‎ D.先: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辞。如“先珠大哥”指已经去世的贾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王徽耿直敢言,明宪宗即位几个月,王徽就和其他官员上书陈事,认为宦官奸邪者多,不能授大权给他们,只能丰厚奖赏,严令禁止官吏与宦官勾结。‎ B.宪宗听信万妃谗言,废除吴皇后,宦官牛玉被贬谪到南京,王徽上书弹劾,认为牛玉胆大妄为,罪该至死,如今的处罚会让皇帝身边的忠臣产生顾忌。‎ C.在擅易中宫的事情上,王徽认为内阁大臣对此事漠然置之,礼部官员畏惧权势,刑部官员念及旧情,李贤等人又坐观成败,都有过错,应一并惩罚。‎ D.王徽遭贬普安,治理很有名声,兴办学校教化士人,使当地有人中举,他弃官后,虽屡被推荐,但因宦官厌恶不被录用,直至弘治初年才被起用。‎ ‎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严禁官吏与之交接。惟厚其赏赉,使得丰足,无复他望(4分)‎ ‎(2)居七年,弃官归,言者屡荐,终以宦官恶之不复录。(4分)‎ 参考答案 ‎1.B(A项,“治理大国的精英”不一定都“学习了中庸思想”;C项,“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错,原文是“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D项,原文是“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并非“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 ‎2.D(A项,“分总结构”错,②③段不是并列关系,第④段也不是总写;B项,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是用来论证中华文化讲求“穷通变化”;C项,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手法,第③段也没有谈及“中庸之道”带来的文化优越性。)‎ ‎3.C(A项,“善战”不是指“训练矫健勇猛之士”;B项,作者存有疑问的只是老子“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的说法。D项,只是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对中国改革可能成功的个人看法而已,且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只是我国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 ‎4、D “申”为“反复陈述”。‎ ‎5、B 例句的“于”,到……去,介词;A,比,B同例句,C对于 D在……上。‎ ‎6、C 树,动词,种上 ‎7、A“赞扬”和“‘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错 ‎8、(1)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分)‎ ‎(2)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2分)‎ ‎9、 (1)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 (2)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6分)‎ ‎(3)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4)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10、(4分)白描(或动静结合、远近结合)(2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清雅淡远(或宁静悠远)(2分,意思对即可)‎ ‎11.(3分)花朵(或葵花)  花盘  花秆(或枝秆)(每点1分)‎ ‎12.(4分)示例一: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十万葵花秆密集笔挺的场面和浩浩荡荡的气势。 示例二:运用比拟手法(或拟人手法),赋予葵花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葵花秆对阳光的执著信仰与追求。(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各占2分。意对即可)‎ ‎13.(4分)(1)内容上:强调葵花秆朝阳挺立与葵花向阳盛放相比,更能给作者以视觉和心理上的震撼。(2分,意思对即可)‎ ‎(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葵花盛开的描写自然过渡到对葵花秆的描写。(2分)‎ ‎14.(4分)①人的一生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执著的迫求。②人要淡定地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变化。③人的一生应该保持阳光般积极乐观的心态。(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 ‎15.A ‎16.C ‎17、C(“不绝如缕”比喻形势极其危急。也比喻声音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在此使用不当,可用“络绎不绝”) ‎ ‎18、A(应为契诃夫) ‎ ‎19、C ‎20. “高足”改为“学生”或者“门生”; “斧正”改为“指出”; “鼎力”改为“大力”或“全力”。 ‎ ‎21、迎春 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 ‎22、略。‎ 附加题:‎ ‎1.C(根据上文,皇帝下诏加罪的应该是王徽等人,而不是“诸给事”,“罪”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叶盛、陈音相继请求挽留王徽,不被皇帝接纳,“不纳”前应断开,故选C项。加标点为: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相继请留,不纳。)‎ ‎2.C(晦指的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指的是农历每月第一天。)‎ ‎3.B(王徽认为对牛玉的处罚太轻,不会让皇帝身边的人有所顾忌。)‎ ‎【参考译文】‎ 王徽,字尚文,是应天人。天顺四年中进士。被授予南京刑科给事中的职务。明宪宗即位几个月,他就和同僚王渊、朱宽、李翔、李钧上疏陈述四件事。奏章末尾说:“自古以来宦官中贤良的人少,奸诈邪恶的人多。如果把大权授予他们,就会导致他们败坏法纪,这之后再对他们施加刑法,这是开始爱护他们但最终却伤害他们呀,不是用来保全他们的办法,希望陛下效法高皇帝过去的制度,不要让他们干预政事主管军事,置办产业。他们的家人和义子都编入原籍划为平民。严禁官吏和宦官勾结。只需丰厚地奖赏他们,让他们丰衣足食,不要再给他们别的指望。这是国家的福气,也是宦官们的福气。”‎ 这一年冬天,皇上听信万贵妃的谗言,废除吴皇后,将擅自更换皇后人选的宦官牛玉治罪,把他贬到南京,王徽又和王渊等人弹劾说:“陛下册立皇后,这是何等大事,但罪臣牛玉竟然大肆欺诈妄为!皇后已经退位,人之常情,大家都认为牛玉必定难逃死罪。(没想到)只不过仅仅把他贬斥到陪都,还保全了他的性命,那么(日后)所有伺候陛下的身边的人将有什么顾忌呢?内阁大臣,身居辅佐之位,看到立皇后的大事却漠然置之不加理会。在牛玉大肆欺骗之初,婚礼还没有举行,礼部官员畏惧权势,就依附牛玉。等牛玉的事情被揭发以后,刑部的官员念及旧情,竟然到了苟且容忍的地步。而李贤等人又坐观成败不说一句话。结党作恶欺骗君主,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请陛下一齐治李贤等人的罪责,作为不忠大臣的惩戒。我等担任谏官的职位,不做苟且容忍的事情,即使为之而死也不后悔,请陛下了解裁决此事。”‎ 皇帝下诏认为王徽等人此举是“妄言想获取名誉”,想要追加他们的罪名。各位给事、御史交相上奏章并讨论救助他们,于是王徽等人都被贬为州判官。王徽被贬到贵州普安,侍郎叶盛、编修陈音先后请求将他们留在朝廷,没有被皇帝采纳。最后御史杨琅的进言尤其恳切,几乎获罪。‎ 王徽到了普安,兴办学校教化士人,普安才开始有人在乡试中中举。他拒绝了土官陇畅以及白千户的财物,治理普安有很好的名声。‎ 在普安七年后,弃官回家,谏官屡次推荐他,最终因为宦官们厌恶他而不再被录用。弘治初年,吏部尚书王恕推荐他起任陕西左参议。过了一年,王徽称病辞官回家,去世时83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