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邯郸市一中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年级 高二 科目 语文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 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 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 写对象,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 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 桑树巅”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 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 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 《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等, 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 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 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 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 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 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 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 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 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 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 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 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 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 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 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 握和描绘自然。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 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北宋恰好相 反的境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 义而丰富的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 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 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偏好任何一 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 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B.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通过自然景物的客 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 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 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三分鼎 足,各擅胜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4 分) 哑佬三 李家法 哑佬三在村里没有名字,哑佬三就是他的名字。哑佬三长得面目狰狞,又哑又丑,他鰥 居村边一隅,两间破房子外搭一个不大的芭蕉园,芭蕉园拾弄得怡人,只是村里头很少有 人来过,好像这里是块禁地。 当村中有谁家遇到白事,人们才会来找他。来报告的人通常在他的篱笆门外用劲把那 棵柳树摇两下,哑佬三便走出院子,来的人双眼一闭,两手互搭往后脑勺一仰,这么一比 划,哑佬三就知道村中有人要走了,他的活计来了。 哑佬三做的是一种叫仵作的活,也是一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活。他给故去的人抹澡 整容,穿衣戴帽,把逝者拾掇得就如同刚睡去一样安详。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抱那具尸体轻 轻地放进寿棺里 ,他还知道什么时候该把一枚钢蹦钱儿塞入逝者口里,他说这样逝者下去 就不会遭到诘难。等到入殓定毕,他还要呜呜引哭,惹得奔丧的亲友天昏地暗地号啕。丧 事办完,主人家会拿出一个红纸包住的利市袋子,里面是给他的酬劳费,哑佬三抽出很少 的一部分,把多数退还给主人家,博得一片感谢。 村子不大,中央地带有一间小卖部,是村长的小舅子保良开的。铺子也不大,但物什 丰富,油盐酱醋,锅勺盆碗,应有尽有。再加上保良小买卖做的精明,生意十分地红火。 这一晚,哑佬三煲饭时发现锑煲穿了一个小眼,哑佬三就到保良店里买锑煲,外加一瓶酱 油,一包盐,就在付钱时争执发生了:哑佬三比划说他给的是一百元钞,锑煲酱油盐一共 是二十六元五角,应该补他七十三元五角。而保良说哑佬三给的是五十元钞,补他二十三 元五角就对了。哑佬三急得呜哇呜哇乱叫,用手指指天,又戳戳地,惹得在保良店里打麻 将的人 都停了兴致围过来看,大家都没有看见哑佬三给的什么钱,只能听两家争辩:哑佬 三有理说不出,拼命地捶胸顿足,恨不得把心肝掏出来给大家看。保良说我做的是全村人 的生意,讲究的是信誉两字。童叟无欺,我还能欺负你一哑巴不成?慢慢地理屈的便在哑 佬三这一方,围观的人七嘴八舌都指责哑佬三不该倚仗残弱,讹诈别人。但哑佬三却赖在 店铺里不走,好像不讨个说法他就要暴躁至死一样。人群中有一人说,去找坤爷来吧。大 家说,对呀,找坤爷来准能治服这哑佬。坤爷是村中的土郎中,威信极高。哑佬三有一次 生背痈,痛得死去活来,自己的手又够不着,抹药又抹不了,是坤爷采了山草药,捣成酱 状给哑佬三敷上,救了哑佬三一命。哑佬三视坤爷为再生父母,他芭蕉园里的芭蕉熟了, 第一个孝敬的便是坤爷。 坤爷来了,他细听两方陈辞,哑佬三比划:我真的是给了保良一百元钞,这一张钞还 是村东头火生家葬父时给我的,不信你们去问火生好了。保良拆了一包店里最好的烟卷, 递一支给坤爷,他就什么话也不说了,装得很矜持的样子,意思是说我懒得跟一哑人争辩。 只是旁人在不停地议论哑佬三的不地道。坤爷把烟卷烧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厉声说:哑佬, 你别闹了,快回去。哑佬三一听,脸倏地变得死白,黑黑的胸脯呼呼地起伏着。一会儿, 他低头捡起那个锑煲,一瓶酱油,一包盐,还有二十三元五角,默默地走出保良店门,很 快溶入黑暗。约有两分钟时间,在离保良店摸约一百米路程的地方,人们听到一阵撕心裂 肺的哭声传来,声音沙哑而恐怖。 日子过了许久,晚饭后,人们依旧汇聚到保良的小卖部里打麻将谈天说地,谁还能把 哑佬三那件事情永久地放在心里?直到一天不知谁报:村中的五保户袁六娘过世了。人们 这才想起哑佬三,两个年青人急忙到哑佬三家一看,芭蕉园已经荒芜得不成样子,多日没 人拾掇了。小屋已经上锁,园里有一串芭蕉熟透了,一只老鼠爬到芭蕉果上噬咬折腾,它 昭示主人已经离家许多日子了。 哑佬三不知啥时离村走了,天啊,这可怎么办呢?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第一段写哑佬三连自己的正式名字都不知道,又哑又丑,鳏居生活,反映了他在村 中低下的社会地位。 B. 哑佬三与保良起争执, “惹得在保良店里打麻将的人都停了兴致围过来看”,揭示了周 围看客幸灾乐祸从骨子里瞧不起哑佬三的微妙心理。 C. 小说结尾"哑佬三不知啥时离村走了,天啊,这可怎么办呢?”耐人寻味,这个现世“报 应”寄托的是作者对冷漠势利人心的批判。 D. 小说的叙述笔调凝重,语言典雅含蓄,善于营造氛围,使读者时时受到心灵的撞击,进 而思考小说中蕴含的深刻社会内涵。 5. 坤爷的断案公正吗?他为什么这么断案?(5 分) 6. 小说中哑佬三做仵作都不肯多要别人给的酬劳,却为五十元钱与保良争执不下,这样写 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2 分) 材料一: 2015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4%,较 2014 年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从阅读量 来看,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与 2014 年相比增加了 0.02 本,但 对比 2013 年的 4.77 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 54.76 期和 4.91 期,与 2014 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 据,2012 年至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 2.35 本、2.48 本、3.22 本和 3.26 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 2014 年的 58.1%上升至 64.0%,提升了 5.9 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 年,我国成年国民 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 62.21 分钟,比 2014 年的 33.82 分钟增加了 28.39 分钟。这是历 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 1 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 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 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 53%;80 后以 22% 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 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 00 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 大的发掘空间。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2016 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2014 年,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 2007 年增加了 3.48 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 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 年 6 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 2007 年上升 4.97 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 5 年来,成年 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 年人均图书阅读量 4.56 本,成年国民 图书阅读率为 58.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 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 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 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 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 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不完全 统计,犹太人以 64 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 分别为 40 本、20 本和 11 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 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 3.156 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OECD)18 个国家平均值 5.736 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 9.249 小时。有限的 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 世界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 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 导致不少人对读书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 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 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 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根据材料一,2015 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 2014 年增长了接近一倍,是 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 1 小时。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 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人的工 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 分)( ) ( ) A.材料一显示 2013 至 2015 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 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 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 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 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 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9.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9 分) (董)文用字彦材,(董)俊之第三子也。世祖在潜藩,命文用主文书,讲说帐中,常 见许重。世祖即位,建元中统。阿术奉诏伐宋,召文用为其属,文用辞曰:“新制,诸侯 总兵者,其子弟勿复任兵事。今吾兄文炳以经略使总重兵镇山东,我不当行。”阿术曰: “潜邸旧臣,不得引此为说。”文用谢病不行。至元改元,召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时 诸王只必铁木儿镇西方,其下纵横需索无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 文用于王。王怒,召文用,使左右杂问之,文用曰:“我天子命史,非汝等所当问。”王即 遣其傅讯文用。文用谓之曰:“我汉人,生死不足计。所恨者,仁慈宽厚如王,以重戚镇 远方,而其下毒虐百姓,凌暴官府,伤王威名,于事体不便。”因历指其不法者数十事。其 傅惊起,去白王,王即召文用谢之曰:“非郎中,我殆不知。郎中持此心事朝廷,宜勿 怠。”自是谮不行而省府事颇立。会初得江南,图籍、金玉、财帛之运,日夜不绝于道,警 卫输挽,日役数千夫。文用忧之曰:“吾民弊矣,而又重妨耕作,殆不可。”乃从转运主者 言:“州县吏卒,足以备用,不必重烦吾民也。”主者曰:“汝言诚然,万一有不虞,则罪 将谁归!”文用即手书具官姓名保任之。民得以时耕,而运事亦不废。二十七年,隆福太 后在东宫,以文用旧臣,欲使文用授皇孙经,具奏上,以帝命命之。文用每讲说经旨,必 附以朝廷故事,丁咛譬喻,反复开悟,皇孙亦特加敬礼。是岁,世祖崩,成宗将即位上都。 帝在东宫时,正旦受贺,于众中见文用,召使前曰:“吾向见至尊,甚称汝贤。”辄亲取酒 饮之。至是,眷赉益厚。大德元年,上章请老,六月戊寅,以疾卒,年七十有四,谥忠穆。 (节选自《元史 列传三十五》)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其下纵横需索/无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文用于王。 B.其下纵横/需索无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文用于王。 C.其下纵横/需索无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文用于王。 D.其下纵横需索/无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文用于王。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诸侯,古代有两个意义,一是指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一是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 长官。在文中应指前者。 B.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则称建元。文 中元世祖最初的年号是“中统”,是为建元,后改元“至元”。 C.故事,在古汉语中含义颇多,在文中指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董文用在为皇孙讲说经 旨时,喜欢用朝廷旧例和已有的典章制度来开导他。 D.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故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因此 亦用于指称太子。“帝在东宫时”指成宗做太子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董文用才能出众,颇受器重。他颇富才华,在世祖帐中讲说,常得称许,后来隆福太后 也让他为皇孙授经,成宗也因先帝的称赞而对其青眼有加。 B.董文用恪守规制,绝不逾距。按规定,其兄董文炳统率重兵镇守山东,董文用就不能再 在军中任事,阿术欲强迫他随军伐宋,董文用称病拒行。 C.董文用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只必铁木儿的手下纵横不法,董文用以法绳之,被只必铁 木儿派人讯问。董文用秉持公心,历数大王下属不法行为,终得大王的道歉。 D.董文用爱护百姓,主动担责。朝廷繁重的运输任务,使民疲敝,又影响了农业生产,董 文用建议使用州县吏卒承担即可,并给主管官员写下了责任担保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非郎中,我殆不知。郎中持此心事朝廷,宜勿怠。 ②会初得江南,图籍、金玉、财帛之运,日夜不绝于道,警卫输挽,日役数千夫。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完成下列小题。(11 分) 水调歌头•游览(1) 宋•黄庭坚 瑶草(2)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 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3)。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 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1)此词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官时期。(2)瑶草:仙草。(3)金徽:瑶琴。 14. 下列对本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春入武陵溪”,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后两句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B.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 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 C. “红露湿人衣”一句,黄庭坚化用王维的诗句,只把“空翠湿人衣”中的“空翠”换成 “红露”,可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D. 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没有一点尘俗气,其实是构 筑了一个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 E. 这首词是作者春天记游之作,开篇“瑶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的瑶草像 碧玉一般可爱。 15. 分析这首词下阕有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在《逍遥游》中,叙述宋荣子能够坦然面对世人的称赞与非议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2)《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表示要顺遂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身份,竟 可以一言九鼎?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集 团惨淡经营,2017 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省等地的 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 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鱼龙混杂并不完美的生活,正 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民生命安全 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④⑤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记者 5 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5 月 3 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 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 PM10 浓度爆表。 B.“库尔德自由之鹰”组织 11 日宣称制造了两起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炸弹袭击。 当天,数千人走上伊斯坦布尔街头谴责恐袭行径。 C.今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诡异的光”曾引起网友热议,关于语文阅读是否该有标准 答案的讨论不断,这使得很多人都关心语文科目的评阅标准。 D.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 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19.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 幸。 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的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文物”惠存着呢。 D.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20.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傩送(nán) 喁喁(yú)私语 间或(jiàn) 黑黝黝(yǒu) 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 D.川黔(qián) 悲悯(mǐn) 翘首(qiáo) 茶峒(tónɡ) 2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逮(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D.彩(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 能废远 22.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 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一个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 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4 分) 例 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 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你有没有那种一年只见两三次面,平时只在网上聊天的人?” “有啊,我爸妈。”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近 60%的 95 后选择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这表现出 95 后的独 立意识,也折射出网络中亲子间的关系模式。 屏蔽一词很是微妙,是隔离也是保持距离,既显示出无形的界限,又留下了互相尊重 的空间。 请你写一封信,给某 95 后,或某 95 后的父母,或某媒体,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邯郸市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 D(A.“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属无中生有。B.应是“五代和北宋”。C.“不注 重客观写实”表述过于绝对。) 2.B(论证了南宋的山水画具有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同风格,应自成一种面貌和意 境。) 3.B(强加因果。) 4. C A 项,“哑佬三连自己的正式名字都不知道” 错,与原文表述不符。B 项,过度解 读。此处尚不能说周围人“幸灾乐祸、从骨子里”。D 项,“叙述笔调凝重,语言典雅含蓄” 错误。小说叙述笔调是轻松的,语言简朴平实。 5. 不公正。①客观上,社会舆论强大,最有“公信力”的坤爷也不得不妥协退让。②主观 上,威信极高的坤爷世故、见风使舵。 6. 合理。①不肯多要别人给的酬劳,表现的是哑佬三的质朴、凭良心办事。但“博得一片 感谢”也表现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又被人忽视的人想以此得到村里人对自己的认可。② 与前文相互呼应,将情节推向高潮。为 50 元钱起“争执”正是源于哑佬三一直以来对理解 与尊重的渴求。他不能忍受“不白之冤”使矛盾冲突变得激烈,将小说情节推向高潮。③ 有利于揭示小说主题。村里人明知哑佬三平时都不多要钱,在起“争执”时却无人为他说 句公道话。揭示了人们应以公平公正之心尊重每一个生命,哪怕是世人眼里“低贱”的生 命的主题。(答出“合理”给 2 分,答出一点理由 2 分,两点理由给 4 分。) 7.B A。“数字化阅读将取代纸质化阅读”文中没有根据;C。“取决于”的说法绝对。D。 “最直接原因”错误 8.B C,选对一个给 2 分,两个给 5 分 A。纸质书图 2015 年的阅读量高于 2014 年;D。“抵 触”一句分析不恰当;E。“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其它国家进行比较,同时材料 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 9.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 从材料看,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途径促进全社会阅读氛围,如韩美均颁布读书法,这值得我 们借鉴,而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②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 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 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我国国 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能在这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 的作用,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答出一点 2 分;建议 1 分,结合材料阐述 1 分。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且能与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10.C “纵横”和“需索无算”都是对“其下”的陈述,中间停顿,排除 D;“其徒积忿” 为完整主谓宾结构,前后停顿,排除 AB;译文为:其下属横行无忌,无限度地向行省索取, 行省无法应付。董文用把这帮人召到幕府来,当面用国法来教育他们。这些人恼怒,去向 诸王只必铁木儿说董文用的坏话。 11.A “在文中应指前者”错误, 在文中应指后者。 12.C “以法绳之”错。原文是“面折以法”,意思是“当面用国法来批评教育他们”。 13.①若非郎中,我还完全不知道呢。郎中秉持这样的忠心侍奉朝廷,请勿懈怠。(“非”, 若非,如果不是;“殆”,几乎,完全;“事”,侍奉) ②正逢刚刚占领江南,图册文书、金玉、财帛的运输,在路上日夜不息,警戒保卫和运送 物资,每天就要役使数千人。(“会”,正逢;“日夜不绝于道”,状语后置,在路上日夜不 息;“输挽”,运送物资。) 参考译文: 董文用,字彦材,董俊之第三子。世祖为王侯时,命董文用主管文书,在世祖帐中讲 说, 常得称许。世祖即位,建立年号中统。阿术奉诏伐宋,召董文用做他的属官,董文用 推辞说:“新制规定,统兵的诸侯,其子弟不能再担任军中职务。现在我的兄长董文炳以 经略使的官职统领重兵镇守山东,我不应当随你出行。” 阿术说:“你是皇上即位前的旧 臣,不能引用这个规定作为理由。”董文用只好称病谢绝,没有随军出行。至元元年,朝 廷下诏任命他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当时诸王只必铁木儿坐镇西部,其下属 横行无 忌,无限度地向行省索取,行省无法应付。董文用把这帮人召到幕府来,当面用国法来教 育他们。这些人恼怒,去向诸王只必铁木儿说董文用的坏话。王怒,召来董文用,派左右 人来质问他,董文用说:“我是天子任命的官员,不是你们有资格质问的。”王即遣其老 师来讯问董文用。董文用对他说:“我是汉人,生死置之度外。但遗憾的是,王本是个仁 慈宽厚的人,且以皇室贵戚来坐镇远方,但其下人毒害百姓,欺凌官府,损害王的威名, 对王来说也不体面。”接着历数王的下属做的数十件不法的事。这位老师惊讶起身,回去 禀告于王,王即召董文用来表示道歉:“若非郎中,我还完全不知道呢。郎中秉持这样的 忠心侍奉朝廷,请勿懈怠。”从此以后,谗言再不起作用了,行省的事也好办了。正逢刚 刚占领江南,图册文书、金玉、财帛的运输,在路上日夜不息,警戒保卫和运送物资,每 天就要役使数千人。董文用担忧这件事,说:“我的百姓疲敝啊,而且这又妨碍了耕作, 这大概是不行的啊。”于是对主管转运的官员说:“州县的吏卒,足够备用了,不必再烦 扰我的百姓。”主管官员说:“你说的确实是这样,万一有不虞之罪,那由谁来承担呢!” 董文用马上就手书 了官职姓名来担保这件事。老百姓得以按农时耕种,而朝廷运输之事也 没有受到影响。至元二十七年,隆福太后在东宫,因董文用是旧臣,欲使他为皇孙讲经, 把这事上奏皇帝,以皇帝的命令让他做这件事。董文用每讲说经书中主旨时,必以朝廷先 例和典制,作为比喻来反复开导,皇孙对他也十分尊敬。这年,世祖去世,成宗将在上都 继位。成宗做太子时,正月初一接受道贺,在众人中看见董文用 ,就把他召到跟前,说:“我 以前与皇上见面,皇上很是称赞你的贤能。”就亲自取酒给他喝。到成宗继位后,董文用 受到的眷爱和赏赐更加丰厚。大德元年,董文用上奏章请求退休,六月的戊寅日,因病去 世,时年七十四岁,谥号忠穆。 14. BE “我欲穿花寻路”写词人想要 穿过桃花源的花丛,选项错在忽略了“欲”的含 义;“瑶草一何碧”用了比喻的手法。(答对一个给 2 分,两个给 5 分) 15.①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坐玉石,枕玉枕,拂金徽”——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 “玉石、玉枕、金徽 ”等高洁的事物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合污,也寄寓了词人与 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② 对现实的不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表面上是 说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他感慨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 不满 。③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 “我为灵芝仙草,……长啸亦何为”—— 用比喻和象征的语言,写自己的志趣品格:愿为超尘的仙草,不做趋时逢迎的桃花,作者 表达了不必为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④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月相随的孤 寂心境:“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描写词人酒醉后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及其下山 翩翩起舞的形象,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月相随的孤寂心境。(一点 2 分,3 点给 6 分) 16.(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7.D(①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使用正确。②惨淡经 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正确。③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者又增添生力军,使之更强。可褒可贬。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 义。⑤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适用范 围不当。⑥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使用错,应用“曲突徙薪”) 18.C(A 不符合逻辑,六分之一在前,五分之一在后;B 项语序不当,表领属的定语“土耳 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应放在“制造了”之后;D 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所决定的”或将 “看”改为“由”,并删去句末的“的”。) 19.A(B“匹夫”是普通人,“匹夫之力”用于自谦;C“惠存”是敬词,用于请他人保存; D“鼎力相助”是敬词,用于自己用“全力相助”) 20. B(解析:A 傩送 nuó;C 眄庭柯 miǎn;D 茶峒 dònɡ) 21. D(彩,指日光) 22. 尘: 轻飘飘飞着的小土粒。人类啊,我本不是灾害,应该好好思考我产生的原因了。 舒:舍我其谁?伟大作家的豪言壮语。 23.参考立意。 对孩子,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成长不是隔离。 对父母,适当给孩子成长空间,正视两代人的代沟。 对媒体,努力加强两代之间的沟通交流。 注意书信格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