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第03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语文第03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专题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18 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 议。这些争议,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随着思 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 更加开放。 ②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颂美王朝君 国的作品为数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 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显盛。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 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的程度。中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 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 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世,更多末世景象与 情怀。 ③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 致力于新题材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 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④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 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 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代展示得最为明显。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 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演革的过程。 ⑤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 魏晋文学自觉,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 也更复杂。不同的身份意识影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 ⑥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赋体演革的停滞让后人不再有创新 的机会与空间,而对于唐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幸运。唐赋因时代精神的影响与个体意识的彰 显而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较之汉赋的雄霸夸饰与六朝赋的繁缛绮丽,唐赋康健朗畅,更可贵 的是唐赋风格多元多貌,并有着时代与个人的特质。 ⑦总言之,唐赋对王朝盛衰、江山风物、社会生活、个体情怀的铺陈,表征了多元多貌 的政治形态、礼仪制度、文化谱系、身份意识,展示了唐朝与唐人开放的胸襟、革新的精神、 批判的意识、家国与个我并重的情怀。唐赋赋体的集成、对赋艺的探索、辞赋大家的出现与 赋体风格的形成,也造就了它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 (摘编自刘伟生《唐赋:多元多貌 广纳万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两种说法都毫无道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B. 随着思想的开放与赋研究的深入,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 C. 盛唐时代,赋体创作不受题材的限制,达到一切可写的都可以入赋的程度。 D. 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提出了在思想更加开放、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须对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重新 估量的问题。 B. 第②③段肯定了唐赋在题材上的突破及新题材的开创的贡献,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 C. 第⑤段从作家身份的角度论述了唐赋作者身份的不同及其对赋作所带来的影响。 D. 最后一段总结了唐赋的发展变化特点,得出了唐赋“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 位”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赋的体裁与题材一样,承旧而出新,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 B. 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可见唐赋的表现手法与以往也会有 所不同。 C. 唐代辞赋大家打破了魏晋时期高门士族居多的状况,出现了各种身份的辞赋大家。 D. 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 革的停滞。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A 项,“两种书法都毫无道理”理解错误,原文“不无道理”的意思是在 当时都有自身的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D 项无中生有。 二、【18 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 题。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丽”的范畴处于较高位置,并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了深厚 的美学内涵,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 文辞之丽是“丽”范畴的最基本特征,它是“丽”的表层内涵,古典文论中的“丽”多 取此义。如《汉书•艺文志》云:“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 没其风谕之义。”此“丽”即文辞的华丽,但因西汉诸家之赋多缺乏真情实感,固其文侈丽, 实为文病。情思之丽是“丽”范畴的深层内涵,它决定着文辞之丽的成败。《文心雕龙•情采》 云:“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作家之文只有本乎真情,发乎性灵,其文才能美丽 自然。故北宋范温的《潜溪诗眼》云:“巧丽者发之于平淡,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文辞 的巧丽正是情感自然而然流露的结果,虽看似平淡却丽美无比。然而,无论是文辞之丽还是 情思之丽,都是人的生命之丽的外化。生命之丽才是文学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并得以长久流 传的内在根源。 中国古人因信奉“天人合一”,多注意从自由的生命活动的基点上考察文学,从而为自 己建构起一个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丽”正是这个生命世界的审美 表征。《易经》云:“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虽然我 们从词义的角度讲“丽”是附着、依附的意思,但如果我们从审美形象上看,日月星辰悬挂 于天,百谷草木植被于地,这不正是天地万物的生命状态之所在吗?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云:“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人的体貌之丽不也正是人的生命力之充盈流溢的表现吗?当 古人把“丽”引入文艺批评领域时,“丽”实质上正是主体驰骤扬厉的生命精神的艺术显现。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丽”范畴会成为魏晋六朝美学的核心范畴。“丽” 正是魏晋士人在自我觉醒后高扬的个体生命力的审美表现,是人的精神的艺术化。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文化中,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的状 态,它是古代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这种自由状态可以从艺术和人生两个方面显 现出来:就艺术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艺术法则的摈弃,在情景交融、主客冥一的艺术意境 中感受主体心灵的净化,体验宇宙生气之跃动,这也正是中国艺术之“丽”的中核;就人生 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名教伦理的解构,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灵世界中寻求个体精神 的解放,领悟万物生命之自由,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综合上述对“丽”的审 美内涵的分析,一言以蔽之,“丽”正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 (节选自胡碟《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2011 年 12 月版) 4.下列关于“丽”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丽”的美学内涵包括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三个层面。 B. “丽”的美学内涵早已存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其范畴也一直处于较高位置。 C. 从生命之丽到情思之丽,再到文辞之丽,是“丽”由内向外表现的一个过程。 D. “丽”其实是人的生命力的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的状态的感性显现。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心中的生命之“丽”,是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的审美表征。 B. 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表现为在考察文学时注意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C. 引用《易经》中的“日月丽乎天”等句重在说明“丽”是附着、依附的意思。 D. 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状态,是人类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最打动人的并不是它所用的艳美文辞,也并非它所写的真假人情,而是 它高扬人性的觉醒。 B. 因为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所以,在建构自己的生命世界时是不讲究逻辑的, 却强调物我两忘。 C. 我们倡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之意义,是与“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所展现的景象相符合的。 D. “丽”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由此得知,可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文化之“丽” 的内质,那就是“自由”。 【答案】 4.B 5.A 6.B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丽’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 考查理解文中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 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三、【18 届吉林省高三 10 月阶段性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儒 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 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 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 “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 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 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 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 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 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 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 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 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 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 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 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按照家族儒学精神 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 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 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王羲之 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 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 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 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 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 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而 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B. 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 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 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而颍川钟氏、河东卫氏, 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 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乱, 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 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的危 害。 C. 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要作 用。 D. 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使书 法向着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 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 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 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 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 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神的 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答案】 7.D 8.B 9.B 【解析】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 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论据论证 的观点分析错误。 9.试题分析:“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错,应是王羲之的道家思想逐渐被 儒家思想消解和吸收。 四、【18 届全国省级联考山东省、安徽省名校高三 10 月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下列小题。 作为欧洲海外扩张而形成的学科,人类学与全球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全 球化已经渗透进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的要素。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群、 物品、资本、技术、信息、符号、观念等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和高速的流动,所形成的不同 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频繁互动。 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是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过程,也是理论家们所说的“非领土化”。 全球化的基点在于,突破或超越民族国家的领土边界为范围的市场体系以及法律政治和社会 文化。由此,形成了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既相互对立又依存的关系。 民族国家与全球化相生相克。民族国家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 和保障。民族国家为其领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和资本的有效配置和生产、 交换、分配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社会秩序和控制机构,并“画地为牢”似地为领 土范围之外的介入设立了森严的壁垒,从而为资本主义在本国范围内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有 利条件,然而,当民族国家领土范围内的经济要素不能满足机器大生产发展到一定成都所提 出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市场和资本投资等需要时,以突破民族国家边界为前提的全球化, 就成为不可遏止的洪流。至 20 世纪初期,欧洲殖民主义将世界版图几乎瓜分完毕,而其结 果却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后世界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的勃然兴起和创建民族国家的 浪潮,最终瓦解了持续近 4 个世纪的西方殖民主义体系。摆脱了殖民统治而建立起的民族国 家,为了国家的富强和国民的福祉,又纷纷放弃闭关锁国的治理理念和自我结构自给自足的 生计模式,转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策略。否则,只有承受经济贫困、 发展落后和政治边缘化的后果。正是在这种相生相克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含义、形式和治 理逐渐转换和更新,全球化的模式不断创新,程度趋于深化。 民族国家建构的实际结果,是多族一国成为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状态,由此形成了在 一个国家之内存在着人口绝对数量占多数的民族和人口绝对数量不占多数的少数民族、主体 民族与非主体民族的区别。获得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地位和统治权力的统治集团,利用媒体 等各种手段,努力建构全体国民的共同体意识,以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而对自己的生存现 状不满意的非主体民族或族群,则通过媒体,强调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与散布民族主义甚至民 族分离主义,以谋求独立建国。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景观。 (摘编自何明《全球化及其人类学论题》)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正确认识全球化是非常必要的。 B. 当资本主义发展至机器大生产阶段时,现今意义上的全球化就已经开始了。 C. 因为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关系密切相关,所以要求它们必须同步完成。 D. 民族国家的完整与统一,往往受到非主体民族的散布的民族主义的挑战。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论部分既提出了全球化的论题,又指出了人类学与全球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B. 文章重点论述全球化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它与民族国家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C. 文章从两个维度论述民族国家因其创建过程不同而各有特点,它们没有共同点。 D. 文章从民族主义的产生机制角度,论述了它是伴随全球化和民族国家而产生的。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等交流会越来越频繁。 B. 今天,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如果还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就必然会被贫困落后困扰。 C. 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本是不可分的统一形态,它们没有绝对的时间先后顺序。 D. 一旦一个或多个非主体民族不满意自己的生存状况,它们往往就会谋求独立建国。 【答案】 10.A 11.C 12.B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 项,曲解文意,由原文“以突破 民族国家边界为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张冠李戴, 原文表述的对象是“摆脱了殖民统治而建立起的民族国家”,而不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地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 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对照分析。 五、【18 届广东省化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 5 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 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 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 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 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 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 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 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 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 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 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 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 法。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 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 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 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 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 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 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 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 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 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 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这些法律明确 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 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 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 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元前 5 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法律的工具主义由此开始。 B. 为了使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魏征打了个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 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着的鞭子就是法律。 C. 在古代,法律是皇帝手中的鞭子,所以皇帝是否贤明对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至 关重要。明主自己也遵法,昏君则任意为法。 D. 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 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第一、二段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在古代,法律的治世作用受到皇帝的重 要影响。 B. 直到近代,还有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的现象。这证明近 代仍存在法律工具主义的影响。 C. 文章第三段,在论证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 行。 D. 文章从法律工具主义的起源谈到法制与改革的关系,前后两部分各自独立,没有内 在的联系。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为了严厉整治官员履历造假的风气,决定对今后犯下这种错误的官员处予死 刑,决不宽恕。说明即使再贤明的君主,也可能有法律意识不强的时候。 B. 隋文帝晚年随意为法,六月天判处犯人死刑,并说他是皇帝可以杀人。可见,遇上 昏君,法律在社会上一点作用也没有。 C. 商鞅变法的成功,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要借助于法律,商鞅如果 不颁布许多新法,其改革便难以成功。 D. 商鞅以法推行改革,使秦国强盛,唐太宗遵守法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可见法律对 于推进社会改革和依法治国,进而建设富强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 13.B 14.D 15.B 【解析】 13.试题分析:魏征的比喻使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是作者的观点,并非魏征的自觉 意识。在魏征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混淆范围。 六、【18 届河南省许昌平顶山(即许昌市一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 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 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 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 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 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 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 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 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 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 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 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 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 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 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 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 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 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 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 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可见,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 优秀的内容,而且在传承中要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路。 (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略有删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 百家的产生。 B. 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 为鲜明突出。 C. 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 主张返璞归真。 D. 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 机和基础。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总体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下文具体阐述 指明论述方向。 B. 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指出它们相融互补,有着共 同的价值取向。 C. 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任务, 可谓卒章显志。 D. 文章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价值追求,号召在创建幸福和谐社会中继续发 挥其积极作用。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形式化倾向 则可能得到克服。 B. 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 基础的儒家思想。 C. 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成功例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 求及其当代意义。 D. 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只有发展 才能更好地传承。 【答案】 16.D 17.B 18.B 【解析】 16.试题分析:A 项,曲解文意,“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错, 原文说的是“历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混淆范围。 七、【18 届山西省(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晋城一中,临汾一中)2018 届高 三上学期第二次名校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为主,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地 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 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 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 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 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的赋役定额化;推行 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编 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 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 财政。 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于地方 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存留,州县正项经 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前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 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由 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监督之目的。雍正朝以后推行的耗羡归公,将地方官加 征的杂税部分公开化和合法化,从而加强了预算外收入的管理,以实现其集权之目的。 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之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各占一 半,随着军费开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存留进行削减,地方存留所占比 例逐渐减少。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 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 17.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从对半分配变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 地方财政关系。 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转变。此时,为了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 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从 而导致地方督抚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 且通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军饷,而这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 厘金原本是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开征的一种临时税种,属于在商品的产、运、销等三个环 节同时征收的商税。后来在全国推广并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与田赋、盐课、关税 等一起构成晚清的四大支柱收入。由于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而中央政府 无法左右。正如郭嵩焘在《郭侍郎集》中所言:“今之厘金,惟不限以科则,不拘以程式…… 一听督抚之自为。”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 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捐输等自筹经费,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 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朝,地方政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照 比例进行划分,但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 B. 清朝通过控制地方财政,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不同地 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 C. 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销” 的举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 D. 清朝咸丰初年后,为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清政府被迫允许各 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论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 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B. 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起运、存留制度的实施,论 证了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 C. 在论证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时,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以 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的事例。 D. 文章按主次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其中“悉数 解司”与户部掌管的“奏销”制度成为论述的重点。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 让中央应接不暇,就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方政府。 B. 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和调整 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 C. 奏销制度实施时,只要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再核造上报 计簿给户部审核,地方就可到肩膀啊寄存库领支经费。 D. 太平天国起义后,户部的财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这与各地方设立名 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有关。 【答案】 19.D 20.D 21.C 【解析】 19.试题分析:A 项,“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错,并非整个清朝都是这样,文中有 “清初,存留与 21.试题分析:“地方到户部寄存库领支经费”是“番数解司”制度;另外,奏销制度 实施还需要“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C 项曲解文意。 八、【18 届高考全国卷语文预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复旦大学在建校 110 周年的校庆日当天发布了新版形象宣传片《To My Light》后,被 眼尖的网友指出抄袭了日本东京大学 2014 年的宣传片《Explorer》(探索者),被截取的类 似视频一经传出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谴责复旦的不地道。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的名牌高校,在建校 110 周年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其学校宣传片竟 然抄袭日本宣传片的创意,这让中国人情何以堪?难道连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也只会靠抄袭 别人来凸显自己吗?对此很多人不禁要问:我们中国人只是擅长抄袭吗?我们的诚信在哪 里? 说到诚信,最近关于中国在美留学生的两则新闻,更让我们难堪,也更让我们反思:中 国的教育为什么没有教会我们诚信?一则新闻是美国检方 5 月 28 日对 15 名中国学生提起诉 讼,指控他们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等考试中采用欺诈手段,收买枪手替考。如果被控 罪名成立,这些中国学生可能面临几十年监禁和几十万美元的罚金。 另一则新闻是 BBC 中文网 5 月 28 日的报道,文中称 2014 年有大约 8000 名中国留学生 被美国学校开除,其中不乏在常春藤名校就读的学生。而被开除的原因,该报告称学术不诚 实的比例占到 22.98%。由这两则新闻再看看复旦大学涉嫌抄袭的宣传片,我们是否能从中 找到一些因果关系?中国学生不诚实,中国的教育机构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生敢在美国造假?原因很简单,因为造假对中国学生来说真的很平 常。想想我们自己在中国受教育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很多造假的事情:为应付上级的检查, 学校会要求学生造假;为了学校之间的考试比赛,老师会安排学生相互抄袭;在学生之间内 部相互抄袭、找替考更是经常发生的事。要么是学校让学生造假,要么是学生自己造假没有 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中国学生很自然的将“造假”当成了家常便饭。 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竟然教唆、支持学生造假,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中国学生将在中国 养成的习惯带到美国,所以上面两则新闻的悲剧也就发生了。其实不止学生,中国整个社会 都在面临诚信缺失的问题,因此造成的社会矛盾数不胜数;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正 常运转,让中国人的生活烦躁不安。 诚信问题应该到了重视、解决的时候了。我们看到,中国对这个问题也很重视,“明礼、 诚信”的价值宣导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这当然是好事;但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 要从学校坚守诚信开始,只有学校真的变成了“明礼、诚信”的典范,学生们才能在学校的 耳濡目染中养成诚信的习惯,形成诚信的品格,并将这种品格带到全社会。 由此,我们再看复旦大学宣传片抄袭事件,不得不说这对宣导诚信的中国来说是一种严 重的伤害,对广大的中国学子来说这也是一种极其不好的示范。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 倚。希望复旦大学以此次事件为警醒,沉痛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以后的作为中,坚守教书育 人的职责,树立起“诚信”育人的典范,将诚信的价值观传导给一代代的学子,也为全社会 带来“诚信”的正能量。 选自《中国教育为什么没教会我们诚信?》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复旦大学 110 周年校庆日的不诚信行为,引起了一片轰动,人们纷纷谴责不地道、 不诚信。 B. 关于复旦大学抄袭日本东京大学宣传片的事件,尤为将中国诚信问题展现出来,也 激起每个中国人的深思。 C. 美国检方控告中国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欺骗、替考等手段,如若查实,中国学生将可 能会面临着严厉的法律惩罚。可见,美国教育重视诚信。 D. 之所以在中国呈现出多种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是因为中国教育环境让学生“有机可 乘”。面对这种状况,老师和家长在其中承担着很大的责任。 2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每年都会有部分留学生因为学术不诚实而被开除,体现出中国在教育学生诚信方面 的不足。 B. 为应付上级检查做假、学校间的考试做假、学生间的抄袭等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作风,所以造假在学生中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家常便饭”。 C. 因为中国教育机构的唆使、支持学生造假的行为,不仅使中国学生把这种不良习惯 带到了美国,还导致两则新闻的悲剧发生。 D. 中国的不诚信行为不仅在学生中体现,甚至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这影响着国民的 正常的生活;影响着中国整个社会的运转;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24.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复旦大学需以抄袭事件为 警醒,加大诚信教育,树立“诚信育人”的典范。 B. 只有将诚信的价值观传导给每一代的学子,才能为全世界注入“诚信”的正能量, 才能为广大中国学子树立起良好的示范。 C. 中国虽然对诚信的重要性有着较好的认识,但是未能真正落实到学校,因为学校才 是诚信教育的关键示范场所,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诚信的品格,将它带入社会中。 D. 近年来,不诚信行为在中国各个地方屡见不鲜,这不仅带给我们沉痛的反思,而且 中国人也将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答案】 22.D 23.A 24.D 【解析】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 在文中,因此, 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 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 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 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 B 总体表述未能完全结合文章。 九、【18 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下列小题。 中华文化讲“礼”,通常包含礼和乐,这两个东西不可分。要改变一个人,包括两个方 面:身和心。外在的言谈举止,都能合于规范,这不难做到,难的是他的这颗心。人心看不 见、摸不着,怎么去改变?郭店楚简上说:“凡学者,求其心为难。”可是古人很有智慧,他 们发现人听到音乐,心情马上跟着变化。《礼记》里有一篇《乐记》,是中国最早讲音乐理论 的专著,水平很高,就是跟古希腊相比,一点也不差。孔子以“六经”为教,所以有《诗》 教、《书》教、《礼》教、《乐》教、《易》教和《春秋》教之说,乐教居其一。古希腊哲人说 的音乐,主要是从物理角度,说音乐是一种能在空气里流动的波。我们中国人则把音乐跟人 心联系在一起,音乐是与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紧紧相连的。情动于中,就会形于声。如果用七 声音阶,加上旋律、调门、乐器等来表达心情,效果就会更加鲜明、生动,富于审美情趣。 《乐记》说:“声成文,谓之音。”就是音乐。 “音”里面的高层次叫“乐”,乐的思想是纯正的,节奏是舒缓的,风格是高雅的,人 听完以后,就会为它所化。乐的最大特色就是能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以说“德音之谓乐”, 经常听这种音乐,内心一定和谐。古人强调音跟乐的区别,《礼记•乐记》说:“知声而不知 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懂得乐,懂得礼乐,才 是真正懂得了中国文化。 《乐记》里面讲:“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乐为 心声,所以是“中出”。礼是人为制定的规范,所以是“外作”。礼乐交作,则内外兼修。古 文里,德就是得,得礼乐之真谛,就是有德之人。郭店楚简上说:“乐也者,动于内者也; 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把礼乐的文化意义抓住,就是 抓住了中华文化的真谛。我们如果能时刻铭记,以礼自律,以乐自化,就有君子风范。 子路问怎样的人才算是完人?孔子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理想中之完人,则须于技能、智慧、德行 之上,更有礼乐一项。唯有礼乐人生,始是经过文化教育、文化陶冶的人生中之最高境界。 礼乐,非技能,非智慧,亦非品德。乃在三者之上,而亦在三者之内。若使人类日常生活没 有了礼乐,纵使各人都具备才艺、智慧与品德,仍不理想。我们在生活里看到,有的人特别 真诚、厚道,技术也不错,但总觉得身上少了什么。现在我们明白了,缺一份身心的高雅。 未经礼乐陶冶的个人,不得为完人。无礼乐的社会,将是一个不安的社会。无礼乐的天下, 将是一个不安的天下。 《乐记》里说,治理国家,要有礼、乐、刑、政四样东西:“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的作用 是引导民众之志,使之努力成为君子,甚至成圣、成贤。乐的作用是和谐民众的心声。刑的 作用是防止极少数人作奸犯科。政的作用是统一民众的行为,加强文化认同。这四样东西朝 向一个目标,就是“同民心而出治道”。 (原文有删改) 2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心看不见,摸不着,要改变人心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古人发现音乐与人的喜怒哀 乐之心情紧紧相连,乐可以改变人心。 B. “德音之谓乐”,因此“乐”能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孔子将乐与礼看得同样重要, 并合称为“礼乐”,开设了礼乐课。 C. 情动于中,就会形于声,用七声音阶,加上旋律、调门、乐器等来表达心情,效果 就会更加鲜明、生动,富于审美情趣。 D. 若使人类日常生活没有了礼乐,纵使各人都具备才艺、智慧与品德,仍不能成为理 想中的完人,因为理想中的完人须有技能、智慧、德行,有礼乐。 26.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者两次提到古希腊,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对音乐理论的研究不比西方差,对音乐功 能的认识、开发有自己的特点。 B. 引入“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目的是论述“知乐”的地位与意义。 C. 文章为了论述乐、礼、仁、义的区别,引入了“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 于外者也。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 D.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 人矣”,表现了孔子对礼乐的重视。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礼乐文化的社会意义在于从“身”“心”两个方面改变人:言行举止得到规范, 心性情感趋向和谐。 B. “乐”的思想是纯正的,节奏是舒缓的,风格是高雅的,人听完以后,就会为它所 化,这体现了“乐”的道德教化作用。 C. 礼乐的文化意义是中华文化的真谛,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礼乐文化的传统,开展礼乐 文化教育,培育君子风范。 D. 礼乐人生,是经过文化教育、文化熏陶的人生当中的最高境界,礼乐既在技能、智 慧、品德之上,亦在三者之中。 【答案】 25.B 26.C 27.C 【解析】 25.试题分析:“开设了礼乐课”无中生有。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 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B 无中生有。 十、【18 届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文化浅层的标志 包括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深层的标志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 素质。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 文化之下。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 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 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 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 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后,这 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所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 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 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 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 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 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脉是振兴中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 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说法似是 而非,亟须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 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 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 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 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人类文明犹如百花园,只有每个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现出自己 的独特姿容,百花园才会最美。每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发展好、形成特色,就是为人类文明 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 必定能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 展方式与文明形态。 (摘编自《人民日报》)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以及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都属于 民族文化。 B.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都是被强制消灭的文明,而中国的契丹属于自行衰 落的文明。 C. 多元文化时代提倡延续中华文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但本质 上是错误的。 D. 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性,相互平等,世界应当允许多 元文明并存。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指出本文的论述对象——文化,并且从浅层和深层两方面指出了民族文化 的标志。 B. 文章的论点是“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后文的论述和假设都是围绕这一论点展 开的。 C.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重点在于分析问 题部分。 D. 文章论述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式,“契丹灭亡”是举例 论证。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民族内部政权兴替了,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种朝代的更迭就只 是“亡国”。 B. 如果契丹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保存文化,保留民族认同的核心,就一 定不会消亡。 C. 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更加频繁,但每个民族仍然必须要有属于自己 的文化。 D.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强调每个国家都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其他 文化的形态。 【答案】 28.C 29.D 30.B 【解析】 28.试题分析:“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理解不当,从原文“似是而非”来看,是完全 不正确。 29.试题分析:文中没有对比论证。 30.试题分析:“一定不会消亡”这一判断过于绝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混淆范围。 十一、【18 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 9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 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 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 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 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 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 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 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 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 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 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 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 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 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 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 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 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 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 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 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 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 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 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 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B.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C. “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 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3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 “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 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 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C.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 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D. 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 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 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 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C.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 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 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 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答案】 31.B 32.C 33.D 【解析】 点睛:本题考查分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十二、【18 届吉林省长春八中高三 10 月阶段验收考前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 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 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 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 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 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 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 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 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 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 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 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 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 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 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 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 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 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 式和手段。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 怒,温柔敦厚,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 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 世界。 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琴因其独特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傲然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居 于首位。 B.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以古琴为伴,饱读诗书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淡泊高 雅的情怀。 C. 弹琴者如果将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就可以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 艺术境界。 D. 古琴备受推崇,其音乐的物质顺乎自然,耐人寻味,更因其琴德最优,含藏着中华 民族道德的内核。 3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伯牙和子期、嵇康等人为例,说明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古琴 的情有独钟。 B. 文章第三段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话以及成语,说明琴乐听来平淡,需遇知音方可 领会其情趣。 C. 文章第四段举伯牙用功勤奋学琴终成鼓琴高手的故事,说明了“师傅领进门,修行 在个人”的道理。 D. 文章先交代了古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如何达到琴曲的高雅境界,最后分析琴 乐的作用。 3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不会弹奏古琴的人,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可以听得出琴曲中的一些“味 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 B. 我们得意时可以用琴曲平静心中的躁乱,遭遇挫折打击时可以用琴曲安抚内心的伤 痛,琴曲还可以消解我们内心的怨念。 C. 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温柔敦厚,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沉静,回归内心世 界,这和儒家入世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D. 古琴、古筝、琵琶、笙箫、笛、埙等中华传统乐器都是各具特色的,在传承传统文 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去了解这些音乐艺术。 【答案】 34.B 35.C 36.C 【解析】 3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 查学生对文本内 十三、【18 届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 2018 届高三 10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蔡方鹿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 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 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 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 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 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 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 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 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 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善,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 类之爱施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 “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 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 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 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 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 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 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 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 会随时代和地城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3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 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B.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为解决当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C.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 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 D.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它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 迁而过时,能够直接和当代社会相适应。 3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许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的合 理内涵,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B.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 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C. 儒家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意义深远,“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也应成为 当前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准则。 D.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就要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相结合,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强调“圣王之制”,都表现出 儒家对待天地万物所采取的友善、爱护的态度。 B. 孔子的“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 物”,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 C. 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 段,更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D. 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为所欲为地 征服和掠夺自然,会带来生态危机。 【答案】 37.D 38.C 39.B 【解析】 37.试题分析: D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不随时代和地城的变迁而过时 的是常家生态伦 十四、【18 届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从美学观点看,“自然美”虽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但是通常说“自然美”时所用的 “美”字却另有一种意义,和说“艺术美”时所用的“美”字不应该混为一事。 自然本来混整无别,许多分别都是从人的观点看出来的。离开人的观点而言,自然本无 所谓真伪,真伪是科学家所分别出来以便利思想的;自然本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伦理学家所 分别出来以规范人类生活的。同理,离开人的观点而言,自然也本无所谓美丑,美丑是观赏 者凭自己的性分和情趣见出来的。自然界唯一无二的固有的分别,只是常态与变态的分别。 通常所谓“自然美”就是指事物的常态,所谓“自然丑”就是指事物的变态。 举个例来说,比如我们说某人的鼻子生得美,它大概应该像什么样子呢?太大的、太小 的、太高的、太低的、太肥的、太瘦的鼻子都不能算得美。美的鼻子一定大小肥瘦高低件件 都合式。我们说它不太高,说它件件都合式,这就是承认鼻子的大小高低等等原来有一个标 准。这个标准是如何定出来的呢?你如果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它是取决多数,像选举投票 一样。如果一百人之中有过半数的鼻子是一寸高,一寸就成了鼻高的标准。不及一寸高的鼻 子就使人嫌它太低,超过一寸高的鼻子就使人嫌它太高。鼻子通常都是从上面逐渐高到下面 来,所以称赞生得美的鼻子,我们往往说它“如悬胆”。如果鼻子上下都是一样粗细,像腊 肠一样,或是鼻孔朝天露出,那就太稀奇古怪了,稀奇古怪便是变态。通常人说一件事丑, 其实不过是因为它稀奇古怪。 人物都以常态为美。健全是人体的常态,耳聋、口吃、面麻、颈肿、背驼,足跛,都不 是常态,所以都使人觉得丑。一般生物的常态是生气蓬勃,活泼灵巧。所以就自然美而论, 猪不如狗,龟不如蛇,老年人不如少年人。非生物也是如此。山的常态是巍峨,所以巍峨最 易显出山的美;水的常态是浩荡明媚,所以浩荡明媚最易显出水的美。同理,花宜清香,月 宜皎洁,春风宜温和,秋雨宜凄厉。 一般人大半以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对象和成因虽不同,而其为美则一。自然丑和艺术丑 也是如此。这个普遍的误解酿成艺术史上两种表面相反而实在都是错误的主张,一是写实主 义,一是理想主义。 写实主义是自然主义的后裔。自然主义起于法人卢梭。他以为上帝经手创造的东西,本 来都是尽美尽善,人伸手进去搅扰,于是它们才被弄糟。人工造作,无论如何精巧,终比不 上自然。自然既本来就美,艺术家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模仿它。在英人罗斯金看,艺术原来就 是从模仿自然起来的。人类本来住在露天的树林中,后来他们建筑房屋,仍然是以树林和天 空为模型。建筑如此,其他艺术亦然。人工不敌自然,所以用人工去模仿自然时,最忌讳凭 己意选择去取。 理想主义有见于此。依它说,自然中有美有丑,艺术只模仿自然的美,丑的东西应丢开。 美的东西之中又有些性质是重要的,有些性质是琐屑的,艺术家只选择重要的,琐屑的应丢 开。这种理想主义和古典主义通常携手并行。古典主义最重“类型”,所谓“类型”就是全 类事物的模子。一件事物可以代表一切其他同类事物时就可以说是类型。比如说画马,你不 应该画得只像这匹马或是只像那匹马,你该画得像一切马,使每个人见到你的画都觉得他所 知道的马恰是像那种模样。要画得像一切马,就须把马的特征,马的普遍性画出来,至于这 匹马或那匹马所特有的个性则“琐屑”不足道。假如你选择某一匹马来做模型,它一定也要 富于代表性。 在表面上看,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似乎相反,其实它们的基本主张是相同的,它们都承 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它们都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模仿得来的。 它们的艺术主张都可以称为“依样画葫芦”的主义。它们所不同者,写实派以为美在自然全 体,只要是葫芦,都可以拿来作画的模型;理想派则以为美在类型,画家应该选择一个最富 于代表性的葫芦。严格地说,理想主义只是一种精炼的写实主义,以理想派攻击写实派,不 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4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常说“自然美”时所用的“美”字和说“艺术美”时所用的“美”字意义是有差 别的,不应该混为一谈。 B. 离开人的观点而言,自然本无所谓真伪、善恶、美丑之别的,自然界唯一无二的固 有的分别,只是常态与变态的分别。 C.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对象和成因虽然不同,但它们美的性质是相同的,这是大多数人 们的共同看法。 D. 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表面上看是相反,但它们的主张是相同的,都是错误的主张, 它们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 4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物都以常态为美,所以就自然美而论,龟不如蛇,水不如山,花香不如月光,老 年人不如少年人。 B. 写实主义以为上帝经手创造的东西都是尽美尽善,自然既本来就美,艺术的最高目 的就是模仿。 C. 古典主义最重“类型”,即注重物的普遍性,至于其个体的特征则完全可以忽略,他 们看重的是全类事物。 D. 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的艺术主张都可以称为“依样画葫芦”的主义,只是选择的葫 芦的标准不同而已。 4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我们评价某一事物属于“自然美”时,这一事物的外在形态一定是符合自然界同 类事物的常态的。 B. 由于用人工去模仿自然时,最忌讳主观意志的选择,所以写实主义认为艺术应该是 从模仿自然开始的。 C. 理想主义和古典主义通常携手并行。比如说画马,你选择的某一匹马来做模型,它 一定要富于代表性。 D. 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都认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写实派认为美在自然全体,理想派 则认为美在类型。 【答案】 40.D 41.A 42.B 【解析】 40.试题分析:D 项,“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表面上看是相反,但它们的主张是相同的” 错,太绝对。此选项对应信息在第 8 段,原文为“在表面上看,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似乎相 反,其实它们的基本主张是相同的”。 点睛:本题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 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这类题目的命题的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 的文本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此题的 A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 1 段,B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 2 段,C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 5 段, 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这三顶是正确的。 十五、【18 届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世家”一词,较早见于《孟子》:“仲子,齐子世家也。”(《滕文公》下)赵岐注“世 家”为“世儿卿大夫之家”。司马迁著《史记》,有“世家”一体,主要叙述世袭封国的诸侯 的事迹。后世言“世家”或“世族”者,大多据《孟子》和《史记》引申,泛指门第高、世代 做官的人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世家大族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如或因军功封侯拜相、子孙袭其封爵 禄位而成,或以经商致富跻身官僚而成为一方望门,但是最普遍的还是由读书进入仕途而遗 泽后代以成者。在封建社会,广为流传的这两句话:“满朝赤紫贵,尽是读书人。”极扼要地道 出了文化在封建世家形成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封建世家在形成之后,为保持长久不衰,一方面是兼并土地,广积田产。但是,仅有田产, 并不足以保住富贵与名望。如果政治上衰落,财产随时都有被势家夺去的危险,所以,比财产 更重要的是要使后代子孙具有跻身官场、谋取显官要职的能力。为此,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 督子读书,尤其是那些由科场起家的世家大族,对文化尤为看重。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里家庭是社会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那么,世家大族在这方面显然施 展着比一般家庭更大的作用,即在相当程度上发挥着传递文化的职能,并形成这样的运行轨 迹:文化——仕宦——世家(官僚兼文化)——文化。这就是封建世家与文化之间的因果联系 和相互作用 中国封建时代的家族制极其强固。历代统治者为鼓励孝悌友爱等人伦道德,对世代同居 之家常有褒奖,使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制度得到强化。那种三世同堂、九代同居、珍重门弟 与世系的特点,使家族由居住地域的稳定性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稳定的 人际团体,从而导致文化也像家族的延续一样,在一个稳定的群体内传递与延伸。 这样,在前面所说的文化运行轨迹中的后一个“文化”,也就具有了某种“家学”的特点。 譬如: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靠经学起家,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于是,某一 门经学便成了某个世家大族的“家学”。当时著名的世家有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宋代,理学 称盛。金溪陆象山(九渊),其八世祖陆希声是唐昭宗时的宰相,至陆象山辈历二百年,家道已 衰。但陆象山一辈兄弟六人中,象山、梭山(陆九韵)、复斋(陆九龄)三人皆精研理学,演为一 代家学之盛,家世也赖此得以复兴。 封建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在《四书》《五经》和诗赋方面,农医百工之学很少问津。所 以,世家大族器重和传播的文化,主要是一种以经学和文学为主的人文文化。 经学,在敲开仕途之门后往往被束之高阁,而文学由于具有交谊、记事、言志、抒情、咏 物、唱和等多种功能,自然就成了士大夫及其眷属、子弟们日常文化活动的主体,因此,士大 夫之流大多也是文学天地里的骄子。代有才人的现象更是屡见诸史籍。三曹、三苏自不必说 金庸引以为自豪的“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家族史,更是近代以来世家文化兴盛的美谈。 (《选自《世家•文化•文化世家》,作者:李真瑜,有删改) 4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家是指世代做官第高贵的人家,世家的官爵有通过军功、经商、世袭、读书入仕 获得。 B. 重视教育,督子读书,使他们路身官场,是世家保持长兴不衰的唯一途径。 C. 世家是文化传递的媒介,文化是世家产生的根源,同时又是世家发展的目标。 D. 家学兴盛与统治者的倡导密不可分,统治阶级又利用世家的影响力加强自己对百姓 的统治。 4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世家说到文化,再说到文化世家,逐层深入,引经据典,将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得十分透彻。 B. 第一段引用司马迁《史记》中关于“世家”的内容的目睥是为了介绍世家的来源。 C. 文章第二三两段作者阐述了世家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读书出仕都是一条普遍途 径。 D. 第五段从统治者对恪守人伦道德的世家大族的褒奖,指出了这些世家兴盛的外部原 因。 4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家子弟要跻身官场,谋取禄位,因此世家文化往往依附皇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B. 由于世家子弟科举应考内容,很少涉及农医百工之学,因而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 的落后。 C. 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因而出现了“农学”。 D. 世家子弟经学是为了应考,学诗赋则可以言志交友,后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更为 广泛。 【答案】 43.A 44.B 45.B 【解析】 43.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是考 查学生对文章有 是让读者清楚“世家”概念的内涵。故选 B。 45.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B 项,“很少涉及农医百工之学,因而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 后”推断不当,文中只是强调世家大族器重的是以经学和文学为主的文化“没有涉及中国古 代自然科学的问题。故选 B。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 项,“很少涉及农医百工之学,因而导 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推断不当,文中只是强调世家大族器重的是以经学和文学为主 的文化“没有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问题。 十六、【18 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高三 10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独尊儒术”以后儒法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显文 化与隐文化的关系,即儒学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而法家备受贬抑, 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的方式乃至“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二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反对、 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一句话,是相反相成的。 儒法二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 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 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 他认为,这三者具有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和由以达到人生理想的 方法途径也大相径庭。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 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已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理想主义则主张共存之道,亦即人己物我之 间的和谐相处。正因为不相容,所以它们不能并立。在法家占统治地位时,没有儒家的合法 地位,在儒家占统治地位时,也没有法家的合法地位。但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又同样 为统治阶级所必需,本质上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例如,在价值观上,儒家重义轻 利、崇德贱力,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实际上,义和利、德和力同为统治阶级所需要, 不可偏废;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道德的教化和法律的惩处同样都是需要的,也不可偏废。 在这个意义上,儒、法二家又相辅相成。 由于儒、法二家的思想体系不相容,所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法家作为独立 的一家或者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摧毁了。儒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条件地吸收消化了法家的 一些思想观点和主张,以“贵德贱刑”的方式给法律一个地位,以“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 天”的方法给君主专制一定程度的承认,同时也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更多情况下,儒家是以 猛烈的批判法家的形式,对法家创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使用这些制度运转起来的思想的作用 范围和力量加以制约局限。最重要的是,儒家权力将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 则,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贯彻于现实的跛治、经济制度 中,以完全取代法家的原则。尽管这一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也不可能完全成功,但毕竟基 本上获得了成功。儒家的准则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历代王朝的支持并法律化,成为指 导思想。而法家的准则却只能以隐蔽的形式起作用,一旦被揭发出来就会受到舆论的唾弃。 由此可见,“独尊儒术”之后,在儒、法的相反相成中,儒家是占主导地位的。 (选自张岱年 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有删改) 46.下列各种说法中,不符合文中所述“显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A.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现实主义 以法家为代表,理想主义以儒家为代表。 B. 法家重利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 以消除和克服人己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 C. 儒家文化成为显文化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可见一种文化 成为显文化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D.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是儒家贯彻于现实中用来处 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4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的“显”与“隐”关乎某种文化的社会地位问题。显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时,隐 文化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 B. 儒家文化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时,法家备受贬抑,只能以隐蔽的心照不 宣甚至是不知不觉的方式友挥着自己的作用。 C. 儒法二家的思想具有不相容性,所以两家思想无论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还 是在人生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上都是对立的。 D. 虽然儒法二家从思想体系上说是不相容的,但是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对统治阶 级来说都是必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答案】 46.C 47.A 48.C 【解析】 46.试题分析:C 项,句意为:“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 量;想要知道一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A 张冠李戴。 48.试题分析:C 项,因果逻辑颠倒。原文表述为:“儒法两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 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 十七、【18 届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明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特别是在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兴盛起来。 一般认为,修造园林是文人倡导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但此时勋贵武官亦多热衷造园。在明代 “重文轻武”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武官效仿文士雅趣的造园行为,旨在打破缙绅士大夫的文 化垄断,以便拓展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在勋贵武官修建园林、邀饮雅集的背后,是一张綿密 复杂的权力关系网。 传统文人园林具有封闭与私密的特征,但勋贵武官多开辟自家庄园为半公共空间,承接 文人墨客的游览聚会。南京的魏国公子弟常招延南京文士至自家苑囿雅集,期间留下了不少 咏景佳作。 勋贵武官开放私家园林,邀请文人墨客参与宴会,带有展示与炫耀的意味。他们一方面 对文人的雅韵表示膺腹,以求得到文士的认可;另一方面又要宣杨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打 破由文士垄断的话语权。事实上,部分勋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文人话语权下的传统园 林美学,树立了自己的社会文化权威,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 首先,勋臣大将凭借身份优势,不惜花费重金修造庄园,有“尽损其帑,凡十年而成” 者,从而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唐顺之概言:“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 绝缴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可见勋贵造园多有富丽雄奇之风,甚至带有一丝堆砌感,体 现了贵胄之家的宏阔气魄。锦衣卫军官在追求雅筑的豪奢方面丝毫不输勋臣,史继书在家乡 溧阳郊外“疏泉架壑为楼观,极宏丽”,开山断流,耗费之巨可想而知。镇将庄园则以雄浑 奇诡的边塞风情见长,如榆林大将杜文焕所拥“五岳园”仿五岳山势而建,园中“怪石森列, 或立或仆”。这些将门花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甚至颠復了文人审美下的小巧精雅的园 林风格,使士大夫再也不敢轻视武官的品位。王世贞以修造和品鉴园林为能,但南京魏国公 诸园壮丽的景观还是给他以强烈触动。王世贞对魏国公南园的景致做了详尽描绘,将惊叹和 艳羡的心情表露无遗。 其次,建于朝廷赐第之上的勋臣园林,带有特殊的政治象征意义。由于中国古代城市规 划“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烦琐的象征主义”,故勋贵世居京城,凸显了诸侯维藩、永拱帝室的 政治含义。因此,那些传承百年以上的勋臣赐第内的园林就具有了非凡的神圣性,昭示着“不 是策勋麟阁后,谁应开第凤台中”的贵族风范。这种风范显然对文士具有相当的震撼力。 由于武官园休建造水准日趋精湛,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园林的现象。由此 可见,这些勋贵武官们在修造园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审美和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 了文人对雅致文化的垄断,提升了自己的社会文化地位。 (摘编自秦博《明代武官造园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4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明代,因为文人倡导修造园林的活动,所以勋贵武官亦多热衷造园。 B. 为了展示与炫耀自家园林,勋贵武官多开放自家庄园,邀请文人墨客参与宴会。 C. 将门花园一改文士小巧精雅的园林风格,这使士大夫开始重视武官的品位。 D. 勋臣造园时,将文人的风雅与勋臣的贵重结合,建造出令文士惊叹的园林。 5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着重从借重身份、不吝财力这一角度论证,揭示勋将能树立起自己文化权威的 原因。 B. 文章引用唐顺之和史继书的话,是为了论证勋贵武官修造的园林花费巨大,非常豪 奢。 C. 文章引用了不少明代文人的言论,这些内容的引用使文章的论证过程更有说服力。 D. 文章对勋贵武官效仿文士造园行为的背景一带而过,主要论证了该行为成功的原因。 5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勋贵武官不具备相当的财力优势,就无法建造出富丽雄奇的私家园林。 B. 在京勋贵和边关将领修建园林的风格不同,体现出各自的文化和身份差异。 C. 明代之所以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园林的现象,是因为勋贵园林的建造水准很高。 D. 勋贵园林具有神圣性和贵族风范,因此凸显了诸侯维藩、永拱帝室的政治含义。 【答案】 49.D 50.B 51.D 【解析】 49.试题分析:A 项,因果关系不对。在明代“重文轻武”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武官效 仿文士雅趣的造 十八、【18 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大浪淘沙、新陈代谢的过程。能够活化并作用于现实当下 的历史文化,能够接受创新变革并指向未来的历史文化,才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而文化、 文艺的高峰,正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成果标志。 创新独造是人类活动和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文重质美,艺贵求新,“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 。而高峰者,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化成果、文艺作品创新的顶尖 水平。高峰作品的产生孕育于众多的精品佳作中,它不在于热闹多寡与否,而着重在其能否 具有深度、温度、高度和广度,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特征,以及蕴含 其中的开创性、独特性。然而,“高峰”的评价称谓,常常不是由同时代人作出。能否担得 “高峰”称谓,需要经过历史沉淀、学术追问、岁月过滤,由不持偏见、不含成见的史识者 们给出判断。 当代中国文艺家正逢历史以来最好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艺创作环境宽松自由; 人民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和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警惕、 克服文化生产、文艺创作中伴生的多重无良弊端将是一项长期任务。此其中,拒绝深刻、瓦 解崇高、调侃经典,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主流化等现象有之;淡漠生活、淡化主 题、善恶美丑不分,颠覆价值理念、标榜以反主流文艺现象有之;更有文艺批评失语、缺位, 浮泛表扬远多于尖锐批评而导致良莠莫辨的失范现象形成了不良循环效应……凡此种种,都 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销蚀着文化产品、文艺作品铸魂、塑人的应有之义,也成为导致文 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 ”现象的症候所在。 先哲有云:文以载道。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高峰作品,离开了文艺家高尚的思想情操、 文化情怀,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创新的智慧与勇气是不可想象的,这关乎作品载什么“道”的 问题;其次需要文艺家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宽阔的视野和文化眼光,这关乎如何“载”的问 题;然后才是想象力、驾驭作品形式风格、技术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载”的具体方法问题。 任何一个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文艺家,都不会因世俗欲望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谬误而丧 失应有的人文情怀,迷失信仰与理想,而坐视精神钙质的流失。文艺家必须自觉拒绝以创作 自由、尊重多样化为借口,放松对作品的打磨锤炼、放任于低俗趣味的蔓延和资本的绑架而 不自知,唯有如此,才可能使作品突破“高原”的制约与极限,向着“高峰”攀援。 (摘编自冯远《以传世之心而为传世之作》) 5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文艺的发展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能够作用于当代并指向未来的才是有价值的。 B. 文艺作品能否担得“高峰”称谓,需要经过岁月沉淀,不能由同时代人给出判断。 C. 载什么“道”比如何“载”更为重要,文艺家应执着追求真善美,积极弘扬主旋律。 D. 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相依相伴,文艺批评失语、缺位或一味颂扬不利于文艺创作。 5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是文艺家应努力攀援“高峰”的立论前提。 B. 文章第三段中列举了多重无良弊端,意在向读者辨析文艺创作“高峰”缺失的原因。 C. 文章第四段论述了文艺家应有的三个特征,强调了情怀、视野与技术的同等重要性。 D. 文章聚焦文艺创作“高峰”话题,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分析论述。 5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够担得文化文艺的“高峰”评价称谓,其作品必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独特 性。 B. 当下文化生产、文艺创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无良弊端,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时 期。 C. 当代文艺创作中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说明,文艺家创作之路任重道 远。 D. 如果文艺家能够坚定理想和信仰并精心打磨作品,就有可能突破限制创作出传世之 作。 【答案】 52.D 53.C 54.B 【解析】 52.试题分析:A 项,曲解文意,“作用于当代并指向未来”错,较原文第一段第 2 句 相比,缺少“活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 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 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曲解文意。 十九、【18 届湖南省郴州市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 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是一种形 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 责任。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人文精神是显而易见的。 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于国家生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命 运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孔子讲“士志于道”,士作为道德价值理念的维护者,肩负起 拯救社会无序的宏愿,激发起无限忧道忧民的悲情。“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 世品格,使忧世悯民精神得以提升,而与仁相融合。孟子继承孔子,提出“忧患”的概念, 认为人的生命存在,事业兴败,国家存亡,都与有否忧患意识相关联。 人总有所向往、有所追求,这是精神的特殊需要。乐道精神就是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 精神。此“道”可以是一种理论、学说,也可以是一种高超的技艺,如茶道、花道。它们都 可以给人以精神的宁静、愉悦和享受。在这种享受中人的精神获得了提升,情操获得了超拔, 气质得到了陶冶。乐道精神在孔子的求道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为获得“得道”的精神满足,颜回宁可放弃富裕的物质生活,而甘于贫贱。 后来孟子发挥这种乐道精神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身而诚” 的大乐,是对最高的道德境界的愉悦体验。乐道和乐心,就是要塑造真善美和合境界,这是 乐道精神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中国儒学确立了人本思想。孔子仁学的核心是讲人,所以仁学也可称为人学或人本学。 如“泛爱众,而亲仁”是讲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仁人。若无仁道精神,人本精神就不可 能实现。战国时,战争频繁,人民苦难。睿智的思想家大都超越国家的局限,从天下人的视 角来思考战争问题,墨子提出“兼相爱”的主张。“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孔孟从 仁中发现了人及人的本质,从仁学中建立了人学。当儒学在强调“仁”要从自我做起的时候, 就确认了个体主体的独立人格和尊严,即是人本精神的确立。 儒学认为,忧患精神的化解,乐道精神的实现,和合精神的追求,人本精神的弘扬,都 有赖于笃行精神的支撑和践行。儒学以其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激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的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升了处贫贱而乐于求道的乐感精神;培育了仁者爱人,民贵 君轻,水能载覆舟的人道(人本)精神。在忧患、乐道、和合、人本四精神中,都蕴涵着笃 行精神的意蕴。“君子不以言举人”,孔子看到了言与行、知与行的冲突,主张转知为行,知 行统一的笃行精神。 (摘编自张立友《儒学的人文精神》) 5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价值尊严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 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B. “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忧贫”等这类“志”与“忧”中能体现出儒学对于国家生 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以及对个体和整个人类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意识。 C. 乐道精神的“道”,可以是理论学说,也可以是高超的技艺,人们可以从中提升精神、 超拔情操、陶冶气质。 D. 孔子的会堂也可称为人学,它以人为核心;“泛受众,而亲仁”就是主张要博爱大众, 亲近有道德的仁人。 5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文精神既包含道德价值本身,又指向人的权利和责任。所以说,人文精神既是一 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 B. “忧患意识”“乐道精神”“人本思想”“笃行精神”都是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儒学中 的表现。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大丈夫”概念 中蕴含着以求道、得道为乐的精神。 D. “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孔孟从仁学中建立了人学,确立了人本精神。因 此施行“仁”就可以从自我做起。 5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由此看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重点关注 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B. 孔子在求道的历程中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因为他能以 求道、得道为快乐。 C. 孔子的仁学也可以称为人本学,其核心是讲人;可见,只要有了仁道精神,人本精 神就一定可以实现。 D. 孔子看到了言与行、知与行的冲突,于是强调知行统一,重视对人的行为的考察, 故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答案】 55.A 56.D 57.C 【解析】 55.试题分析:A 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述错误。“它”指代“人文精神”, 原文为“儒学作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 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 二十、【18 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 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 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 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 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 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 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 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 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 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 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 “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 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 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 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 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 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 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 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 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58.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 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B.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C.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 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 D.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开发自然、利用资源时,不应随意破坏、 浪费资源,而应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 5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许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的合 理内涵,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B.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 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C. 儒家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意义深远,“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也应成为 当前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准则。 D.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就要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相结合,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6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强调“圣王之制”,都表现出 儒家对待天地万物所采取的友善、爱护的态度。 B. 孔子的“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 物”,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 C. 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 段,更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D. 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为所欲为地 征服和掠夺自然,会带来生态危机。 【答案】 58.B 59.C 60.B 【解析】 58.试题分析:B 项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文章主旨。A 项和 C 项各从一个方面分析了儒家 生态伦理思想,概括不全面, D 项没有提及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均不是文章主旨。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文意主旨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把握文本 的中心。本题 A 项和 C 项各从一个方面分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概括不全面, D 项没有 提及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均不是文章主旨。 二十一、【18 届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环塔里木地区的古代墓葬遗址多分布在当时相对分散的绿洲上,这些墓葬相隔较远,但 墓葬文化大都体现出强烈的趋同性特点——史前时期的墓葬文化体现出同一地区或同一种 族的趋同性,而汉唐时期的环塔里木地区墓葬文化的趋同性多体现为不断对中原文化和中原 政权国家认同的趋向性。 环塔里木地区的绿洲农业地带与中原农耕文化多有相似之处,这一生产文化的相似性, 成为文化趋同的基础。在中原力量到达西域之后,环塔里木地区对发达的中原农耕文化逐步 认可,这些在环塔里木地区出土的墓葬文化中得到了体现。最先在环塔里木墓葬中出现的是 中原的生产工具、物质资料等。 随着两汉屯垦戍边地域的扩展,中原文化进一步影响了高昌、楼兰、精绝及于阗等地, 这些在墓葬形制、葬具、葬俗的趋同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在罗布泊西北汉晋墓群中,双室 墓、三室墓的出现,都与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流行墓葬形制较为相似。此外,少数的墓室内还 绘制了壁画,这些与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汉墓等墓葬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 汉晋时期的墓葬中还出现了大量类似于中原社会对美好理想与生活向往的墓葬文化。如 尼雅汉晋墓地出土的精绝王族的随葬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物的华丽棉被,体现了对国 家繁荣昌盛寄予的美好愿景。山普拉墓地出土的铜镜上的“见日之光”“宜家常贵”等铭文, 则说明了中原地区的家庭伦理、美好生活诉求成为环塔里木民众思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昌地区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最为典型的地区,龟兹等环塔里木地区也 不同程度体现了这种文化影响。高昌郡时期,作为文化传播基础的汉语言文字在吐鲁番出土 文书中广泛使用,上至官用文书,下到墓志、碑、铭等。至高昌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当时的 统治者所尊崇,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诗经》《论语》《孝经》、孔安国注疏的《尚书》 残卷等,以及《史记》《汉书》《三国志》《晋阳秋》等史籍,体现了儒家文化在高昌国文化 中的重要地位。 唐代对环塔里木地区的治理更为成熟,中原文化影响更为持久。环塔里木的墓葬文化更 多体现出对儒家思想、中原宗教和国家的认同。哈拉和卓 1 号墓出土的《唐西州某乡户口帐》 记载了有关西州州学、县学、医学实施情况,阿斯塔那 363 号出土的《唐景龙四年卜天寿抄 孔氏本郑氏注〈论语〉》和《唐景龙四年卜天寿抄〈十二月新三台词〉及诸五言诗》,则进一 步说明了儒家教育在这一地区普遍实施的事实。 唐代环塔里木的墓葬文化,不仅体现了对中原物质文化的认同,还更多体现了对唐代制 度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如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中很多体现了对唐代的土地制度、赋税 制度的实施情况。 (选自张安福《汉唐环塔里木墓葬文化与国家认同》,有删改) 6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塔里木地区的古代墓葬遗址多分布在当时相对分散的绿洲上,虽相隔较远,但多 体现出不断对中原文化和中原政权国家认同的趋向性。 B. 在罗布泊西北汉晋墓群中,出现与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的墓葬形 制,如双室墓、三室墓,少数的墓室内绘制了壁画。 C. 尼雅汉晋墓地出土的华丽棉被和山普拉墓地出土的铜镜上的铭文,说明汉晋时期环 塔里木地区的墓葬文化同中原社会对美好理想与生活的向往类似。 D. 唐代环塔里木的墓葬文化更多体现出对儒家思想、中原宗教和国家的认同,这与唐 代对环塔里木地区的治理更为成熟有关。 6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环塔里木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文化体现出同一地区或同一种族的趋同性,这种特性 在该地区墓葬文化中大都有所体现。 B. 中原的生产工具出现在环塔里木地区的墓葬中,体现了在中原力量到达之后这一地 区对中原农耕文化逐步认可。 C. 高昌、楼兰、精绝、于阗等地在墓葬形制、葬具、葬俗等方面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 趋同性,这与两汉屯垦戍边政策有关。 D. 汉唐时期环塔里木地区墓葬中的出土文物体现了中原地区的家庭伦理诉求,这说明 汉唐时期环塔里木地区墓葬文化同中原文化的趋同性。 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昌、龟兹等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出土的高 昌郡时期的官用文书、墓志、碑、铭中广泛使用了汉语言文字。 B. 高昌国时期,儒家文化在当地具有重要地位,这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墓葬中保存有 《诗经》《论语》《史记》《汉书》《三国志》《晋阳秋》等古籍可以看出。 C. 哈拉和卓 1 号墓和阿斯塔那 363 号墓出土的很多文物,为进一步说明唐代在环塔里 木地区普遍实施儒家教育的事实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 从唐代环塔里木的墓葬出土情况来看,环塔里木地区受中原物质文化的影响,同时 也受唐代制度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答案】 61.A 62.D 63.C 【解析】 61.试题分析:A 项,扩大范围,原文只是说“汉唐时期的环塔里木地区墓葬文化的趋 同性多体现为不断对中原文化和中原政权国家认同的趋向性”。 62.试题分析:D 项,张冠李戴,原文只是说“汉晋”时期的墓葬文物体现了“中原地 区的家庭伦理”诉求,并非“汉唐”时期。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D 张冠李戴。 二十二、【18 届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 10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小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 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时至今日,工 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 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 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 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 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 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不经意间,我 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 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比如,原来人们 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 务。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分享经济极大 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 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 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 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加入网络 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伴随着“微创业” 的门槛 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 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 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 Uber 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 8 辆车子。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6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业革命时代与分享经济时代的“ 发展” 形式虽然不同,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 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B. 一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又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这体现 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C.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 拥有权” 和“ 使用权” 分离,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了。 D. 随着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 微创业” 变得简单而易实现。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 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利。 6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分享经济在近些年才火起来。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典型的分享经济。 B. 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分享经济由于“ 拥有权” 和“ 使用权” 的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 一个人。 D.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也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 配。 66.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分享经济给经济、生 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B. 文章运用例证法,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阐述了分享经济提供的产品具 有丰富度和个性化特点。 C. 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属性,表达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 社会更公平的功能。 D. 文章从个性化的需求、“ 微创业” 的兴起、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逐层论述了分享 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答案】 64.B 65.B 66.C 【解析】 64.试题分析:A 项,“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错,工业革命时代 是不断创造物质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 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 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C 项无中生有。 二十三、【18 届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8 届高三 10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 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 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 对象,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 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 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 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等,都客观地整体 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 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 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 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 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 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 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 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 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 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 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 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 “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6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 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整体地 把握和描绘自然。 C. 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注重艺术家主观情 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 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北宋恰 好相反的境地。 6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 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 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 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 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 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 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偏好任 何一种。 6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 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B. 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通过自然景物 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 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 定的思绪、感受。 D. “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三 分鼎足,各擅胜场。 【答案】 67.D 68.B 69.B 【解析】 67.试题分析:A 项,“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属无中生有。B 项,应是“五代 和北宋”。C 项,“不注重客观写实”表述过于绝对。 68.试题分析:论证了南宋的山水画具有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同风格,应自 成一种面貌和意境。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 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 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 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情况论述类 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 要明确观点。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 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此题论证的论点表述错误。 69.试题分析:强加因果。“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 思想”和“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十四、【18 届内蒙古赤峰二中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小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 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 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 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 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 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 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 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 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 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 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 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 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 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 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 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 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 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⑦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 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 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 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 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 ⑧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 (潘城《穿越时空的物语(节选)》) 7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必须加入诗意的想象才 更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 B.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 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C. 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 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 D. 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 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 7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 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B. 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 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C. 文章的第④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 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D. 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 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7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 同样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B. 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 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C. 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 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 D. 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 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答案】 70.A 71.A 72.D 【解析】 70.试题分析:B“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表述不当,原文仅仅认为“需 要参考”,并非 二十五、【18 届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三校联 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小题。 私人讲学的历史常常要追溯到孔子的杏坛讲学。而实际上,在孔子之前有没有私人讲学 的历史还很值得探究。自汉武帝取董氏的“独尊儒术”后,孔子一下子从诸子中脱颖而出, 成为一种官方载体,在文化、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终极文化理想,而 后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以至于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大多都归 于孔子。就孔子对中国学术文化的贡献来看,这实在是很可以理解的。那么私人讲学,其肇 始之归于孔子,就有特别的意义。 既有私学,就一定有官学。而且据可考的史料记载,官学要远早于私学。能够冲破“学 在官府”的垄断,想来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可以想见,只有以孔子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 力,才有可能决定性地打破这一垄断局面,而且私人讲学之风确确实实在孔子之后开始勃兴。 我们所说的书院,正是私人讲学的殿堂。而书院的兴盛直至高峰,都是和时代的各种因素息 息相关的。 当然,私学的这种勃兴常常伴随着与官学的博弈。官学自然教授经史,然而总其归途, 总还是要落实在教化上。一时之官学有一时之教化,一朝之官学便有一朝之教化。经史本身 自不变,然讲经讲史之法却实在一代有一代的侧重。这种重教化的教学育人,虽然也在历史 上培养了从郑玄到孔颖达等许多大儒,然而古代政治的教化之弊还是渗透其中。其中最重要 的一点正在于官学选士的存在。自周代起,官学的基本体制便已完备,而选士则是官学最主 要的职能之一。这样官学和取士便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系,而这种联系,是私学无法比拟的。 史籍可见的私人书院,是建于唐朝的张九宗书院。而其正式完备,则是在宋代。而宋代 的书院则蔚为大观。为何在宋代,书院才得以兴盛,这个问题实际上还得回到其从官学的突 围。正因为官学与朝代的紧密联系,所以在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经济凋 敝、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混乱的朝堂更迭,处于下层的文人士子根本无从施展 才华和抱负,统治者忙于稳固政权,眼中只有军事力量,根本无暇顾及官学。史料记载,从 北宋初年直到范文正的庆历新政的官学复兴,在这八十余年期间,官学没有任何进步。中央 官学仅有一个国子监,地方上更是凋敝不堪。乱世过去,文化开始复兴,在宋代文化得到前 所未有的重视之同时,科举名额也大大增加,官学无法满足大量学员读书的需要,于是私人 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都已经成熟。而在官方,书院既迎合了崇文抑武的中央集权趋势, 又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的渴望,解决了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书院自然是提倡的。于 是,就在北宋时期形成了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四大书院。 然而随着明清科举制的高度制霸,出仕必由学校的铁律最终确立下来,当文人士子只有 一条科考之路可走的时候,书院还是衰落下去了,可是它带给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文化风 景却始终光彩熠熠。 (有删改) 7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私人讲学的场所就是书院,孔子只有凭借自己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力,才有可 能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建立私人书院。 B. 虽然有待探究,但因孔子在中国学术文化中的巨大贡献,人们对“私人讲学肇始于 孔子”这一结论是很可以理解的。 C. 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都大多归于孔子,是因为孔子在 “独尊儒术”后,逐渐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 D. 官学与选士的政治关系,导致私学比之而衰。每朝的官学教化都不同,这源于官学 要为朝廷服务,官学的教化之弊就显而易见了。 7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私学和官学均教授经史,但官学侧重于教化育人,其目的在于政治的需要,官学要 为选士服务,所以“学在官府”长期垄断。 B. 官学最重要的职能在于选士,不同朝代的选士标准不尽相同,其官学的教化也就有 了不同,但是总体上看,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C. 宋代文化复兴,官学无法满足知识分子读书的需要,官方不得不极力加大对书院的 投资建设力度,由此四大书院走向兴盛。 D. 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恰恰在这个时期,战乱、朝代更迭等社会 现象致使私人书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7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孔子设立私学的经历看,开办者个人的学识对于私学的存亡兴盛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当然,官方的政策、学子的求学需要等因素也不可或缺。 B. 官学的政治教化之弊显而易见,最重要的一点表现在官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培养 大儒,而是培养官府需要的后备力量。 C. 书院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官府对人才选拔标准的制霸,而宋代的书院满足了官方崇文 抑武的政权需要,所以宋代书院的发展蔚为大观。 D. 晚唐五代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官学发展停滞不前,因而私人学院的 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成熟起来。 【答案】 73.A 74.C 75.D 【解析】 7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 项,文中没有提及孔子建立私人书 院。 7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 项“官方不得不极力加大对 书院的投资建设 二十六、【18 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文后各题。 “儒商”一词始于何时何地已难于确证。最早把儒和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大体源于明 清之际。其时,“儒商”一词除了指称那些或因世俗经商之风的诱惑,或因仕途无望以求出 路而“下海”经商的人以外,主要是指括那些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行为风范的 商人。这些商人在自己长期的商业实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商品经济法则 互补整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商业文化精神——儒商精神。“儒商精神”的核心是 义利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儒和商相结合的本质和特征,也是贯穿于鞭商业价值观、工作伦 理、商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经商风格等诸多方面的精神中的灵魂。儒商精神的存 在和发展有力地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宣扬的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发展现代 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观点,它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 传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对传统儒商精神进行“创造性的传承,创新性的发展”。 重构儒商精神,首先必须对传统儒商精神进行一番现代透视,即用现代的眼光对其进行 一番辨析、清理和评价。儒商精神无疑是一种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商人精神,这不仅在于它是 属于作为高层次的商人——儒商的精神,更在于它的精神内蕴着某种优越的特质,这主要表 现在它的自觉性和辩证性上。所谓自觉性,就是说它并不是在自发地反映商品经济要求的基 础上产生的,而是儒商在商品经济过程中自觉地确立起来的,因而它不仅仅是对商品经济的 适应,而且包含着对自发的商品经济的超越和规范。我们知道,不论是亚当•斯密所揭示的 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还是马克斯•韦伯指出的新教徒企业家出于“天职”伦理 对金钱无止尽的追逐,这种商人精神实质上都只不过是对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 竞争法则的一种自发反映,其功能也只是去适应市场。而儒商精神却不是这样,它在很大程 度上是在儒商自觉地处理商品交换关系时,把儒家精神与商品经济法则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因此,它一开始就具有某种对商品经济的超越性,它力求在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时又能 正确地去引导商品交换。这在儒商精神的核心“义利统一”原则上得到最充分体现。“利” 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义”则是对商人行为的规范与升华。儒商精神一方面肯定“利” 的合理性,一方面又强调“以义取利”,“富而好德”,强调以一种自觉的道德理性来引导和 规范对利的求取。儒商精神这种自觉性正是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现代市场经济与早期自 发的市场经济已有很大的不同,它强调不能只是靠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节, 而必须同时运用法律、政策、伦理等自觉的理性方式来引导和调控。这样才可能使市场运行 得到优化,真正实现效用的最优化。 儒商精神的另一优越之处是它的辩证性,即它的一些基本精神较少片面性而能注重不同 方面的协调与统一。如儒商精神承认竞争的意义,同时又注重合作与和谐,提倡“和气生财”; 承认个人的利益和作用,又提倡群体的价值和利益;强调稳健,又注重趋时而变;注重物质 利益,又提倡超然态度等。儒商精神受中国文化的辩证法传统的深刻影响,注重从事物的对 立统一和整体联系中去认识和处理商业经营中的问题,因而较少片面性,较少失误。它与现 代化大生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客观要求比较适应,与现代经营所要求的系统策略相一致, 无疑是具有现代价值的。 (摘编自唐凯麟《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构建》) 7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商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行为风范 的高层次的商人。 B. 儒商精神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同商品经济法则的互补整合,具 有东方特色。 C. 只要具有传统儒商精神,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就能发展现代商品生产和市 场经济,走向现代化。 D. 儒商精神的核心是义利统一,既肯定利的合理性,又强调运用道德等自觉的理性方 式引导和规范对利的求取。 7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由“儒商”一词的出现及内涵引出“儒商精神”,并强调在现代中国市场条 件下重构儒商精神的必要性。 B. 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传统儒商精神内蕴的优越特质,即自觉性和辩证性,彰显出传 统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C. 文章将“经济人”“新教徒企业家”的商人精神的自发性与儒商精神的自觉性对比, 突出儒商精神对商品经济不是适应,而是超越与规范。 D.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儒商精神深受中国文化的辩证法传统的影响,注重 不同方面的协调统一,较少片面性,较少失误。 7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站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用现代的眼光对儒商精神进行具体分析、辨别、清 理、评价,是重构儒商精神的基本前提。 B. 儒商精神具有自觉性力求在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时又能正确地去引导商品交 换,所以它才可能使市场运行得到优化,真正实现效用的最优化。 C. 儒商精神注重从事物的对立中去认识和处理商业经营中的问题,比较适应现代化生 产相互联系依存的客观要求,与现代经营的系统策略一致。 D. 传统儒商精神毕竟是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优越之处,也有历史局限性。 因此,对传统儒商精神应该“创造性地传承,创新性地发展”。 【答案】 76.D 77.C 78.C 【解析】 76.试题分析:A 项,范围缩小,儒商还包括“那些或因世俗经商之风的诱惑,或因仕 途无望以求出路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 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 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 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情况论述类 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 要明确观点。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 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此题选项 C 段落的观点概括错误。 78.试题分析:儒商精神应是“注重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整体联系中去认识和处理商业 经营中的问题”,选项少了“统一和整体联系”。 二十七、【18 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 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 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 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由于皇室 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 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 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 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 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 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们与刘、 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 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①,但他提出 “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 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 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 本乎天地之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 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 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 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 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 不可端倪。”不只是张旭的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说贺知章“草 隶佳处,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 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 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 美。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有删节) 【注】大令:指晋王献之。 7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代的书法和诗歌达到了顶峰,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它们相辅而行,具有同 一审美气质。 B. 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目仍需探究,不过,完全可以把《兰亭序》作为初唐美学风貌 的造型代表。 C. “草圣”张旭的草书和狂草,流走快速,一派飞动,把悲欢感情倾注在笔墨之间, 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D. 盛唐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并将此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 高度,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8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工艺、赋之于汉等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书法和诗歌是唐代 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 文章一方面论述初唐书法风度体貌欣欣向荣,一方面以初唐诗歌作为比较对象,指 出它们都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C. 文章把冯、虞、褚、陆的兰亭摹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并行论述,有着共同的论 证目的。 D. 文章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 8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述张旭的狂草,其实也在以此来论述盛唐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B. 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 C. 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都具音乐美,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 孙过庭与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 【答案】 79.B 80.D 81.A 【解析】 79.试题分析:“完全可以把《兰 亭序》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不准确,原文 “似有更多理由”,非确定性表达。 80.试题分析: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不是为了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 将到来。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 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 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 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情况论述类 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 要明确观点。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 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此题论据作用分析错误。 81.试题分析:B 项,无中生有。C 项,推不出“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 项,“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不对。 二十八、【18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早在西周时期,汉字就被作为“六艺”之一, 列为当时宫廷初级教育的必修科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将“书同文”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 东汉时期,许慎更是在《说文解字·叙》中提出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 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论断。汉代还将能否掌握并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作为选 官取仕的重要标准。三国时期的魏石经,大唐盛世的开成石经,也都体现了古人对汉字的尊 崇。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大凡盛世,无不将文字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即使在 民间,也早已形成“敬惜字纸”的习俗。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 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随。特别是早期汉字, 直观形象,生动多姿,与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 记·叙画之源流》就特别强调了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 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 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书画同源的事实,决定了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如甲骨 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惟妙惟肖,充满灵动之美。 较早产生的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数量也相当有限。尽管人们后来摸索出用两 个或几个象形字组合造字的会意方法,也仍然无法满足语言日渐丰富的需求。如果解决不了 能产性的问题,汉字很可能像其他几大古文字一样,转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但充满智慧 的中国先民们,在早期朴素辩证哲学的启发下,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 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这种音 义结合的构形方式,因其很大的优越性、区别性、能产性和系统性被广泛应用,也使汉字的 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例如,“男”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由“田”和“力”两部分构成的,而“力”像一种最原 始的耕地农具之形。这说明,在造“男”字的时候,中国已进入农业社会。 和谐的“和”,甲骨文写作,也就是后来的“龢”字:左边是用竹管编制的笙一类的乐 器,右边是禾苗的禾。禾苗需得阴阳六气之正,才能顺利生长,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乐器最 重要的是音声相和,是宫商角徵羽的绝佳配合,这是人文的和谐。一个“龢”字,透露出古 人综合全面的和谐观,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的完美结合。 这些汉字构形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比最早的文献中所记述的还要早得多,是我们所能 探知的古人思想观念的最早期状态。汉字构形的这种文化考古功能,更加深了汉字与中华文 化相融合的密切程度。 (选自 2017.1.15《光明日报》 ,有删改) 9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在西周时期就被纳入“六艺”的行列,成为皇室初级教育的必修内容,秦始皇 将“书同文”列入国策,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文字。 B.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文字是“经艺”的根本,是“王政”的发端,因 此能否掌握并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成为汉代选官取仕的重要标准。 C. 几乎所有创造了中国盛世的明君都会将文字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即使在 民间也早已形成“敬惜字纸”的习俗。 D. 早期汉字直观形象,生动多姿,与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使她 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随。 9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代张彦远认为汉字与书画同出一源。《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就记载了仓颉 造字时依据自然痕迹确定汉字字形的史实。 B. 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惟妙惟肖,充满灵动之美,印证着书 画同源的事实,体现着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 C. 早期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但因为数量有限,满足不了语言日渐丰富的需 求,使得汉字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D.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念体现着中国先民早期朴素辩证哲学思想,为汉字从一元 化的象形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提供了可能。 9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声符和形符体现着汉字的读音和含义,通过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而形成的文字 能够使得其被广泛应用,并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B. 甲骨文“和”写作 “龢”,左边寓意着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相和,右边寓意着阴阳六 气之正的自然和谐,体现出古人朴素的辩证思想和美好的祝福愿望。 C. 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传递着古人综合 全面的和谐观,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的完美结合。 D. 汉字构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人对事物的认知及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这显示出汉 字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密切关系,也使得汉字具有了文化考古功能。 【答案】 82.B 83.A 84.C 【解析】 82.试题分析:B.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文字是“经艺”的根本,是“王 政”的发端,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