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15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15含解析

保分小题天天练(十五)‎ ‎        ——背练在平时,天天有收获 一、语言基础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7月,中国的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可西里契合了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所需的________的自然美景、审美价值、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栖息地完整的严苛标准。海拔4500米以上大面积的高山和草原系统,具有洪荒之美,这种美景让人________。寒冷的高原气候,在不间断的地质变迁中形成了高山、冰川、原野、湖泊、湿地等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美景。数万平方千米的荒野和繁衍其间的生灵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1/3以上的植物,以及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所有食草动物都是青藏高原特有;拥有完整的长距离、大范围的大型兽类——藏羚羊迁徙路线。这些地球上最显著的生态价值让可可西里在全世界的视野中________。‎ 我们之所以需要荒野,正是因为它具有一个独立于人类价值的领域。荒野自然有着一种完整性,荒野中所固有的价值不需要以人类作为参照。荒野之中的生物不依赖于人类的价值评价而自为地进行它们的生命的活动,自然本身具有一种主体性的生命活力。(  )。‎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可可西里申遗意味着我国在世界遗产申请中不再________,是在从世界的角度重新认识荒野的自然价值。‎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寒冷的高原气候,在不间断的地质变迁中造就了高山、冰川、原野、湖泊等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美景。‎ B.寒冷的高原气候,在不间断的地质变迁中造就了高山、冰川、原野、湖泊、湿地等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美景。‎ C.气候寒冷的高原,在不间断的地质变迁中造就了高山、冰川、原野、湖泊等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美景。‎ D.寒冷的高原气候,在不间断的地质变迁中形成了高山、冰川、原野、湖泊等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美景。‎ 答案 A 解析 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即谓语“形成”与宾语“栖息地”“美景”不搭配;二是并列不当,即“湿地”不能与“湖泊”并列。B项,第二处错误没有修改;C项,第一处错误修改后,主语“高原”与宾语“栖息地”“美景”不搭配;D项,第一处错误没修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经过人类扰动的荒野之地,能让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类体会自然的本真力量和生命价值 5‎ B.只要是没有经过人类扰动的荒野之地,就能让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类体会自然的本真力量和生命价值 C.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类,能够从没有经过人类扰动的荒野之地中体会自然的本真力量和生命价值 D.荒野之地因为没有被人类扰动,所以能让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类体会自然的本真力量和生命价值 答案 A 解析 括号前的内容表述的是人类需要荒野的具体原因,论述的中心是“荒野”,根据表述的一致性原则,括号内语句的主语应是“荒野”,联系上下文分析,括号内应承接前文荒野的特点写荒野之地能带给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类的好处。B项,“只要……就……”说法绝对;C项,主语为“人类”,与前文论述中心不一致;D项,此处用因果关系句,与前文不连贯。故选A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史无前例 众口一词 初试锋芒 迫不及待 B.无与伦比 叹为观止 脱颖而出 急功近利 C.无与伦比 叹为观止 脱颖而出 迫不及待 D.无与伦比 众口一词 初试锋芒 急功近利 答案 B 解析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前所未有。此处没有前所未有的意思,应选“无与伦比”。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众口一词: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语境强调的是人们对具有洪荒之美的高原美景的赞美,故选“叹为观止”。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初试锋芒: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二者都有“显示”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全部显示出来,后者偏重于开始显示,语境强调的是可可西里的全部显示在世界视野中,应选“脱颖而出”。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语境强调的是我国在世界遗产申请中不再追求眼前的利益,故选用“急功近利”。‎ 二、名篇名句拉网训练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的威武雄壮。‎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3)《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潜师夜袭、一场苦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现了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5)《泊秦淮》一诗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夜雨寄北》中,李商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相思之情转化为对日后重逢时情景的想象。‎ ‎(9)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情深意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5)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6)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7)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8)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10)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素材好声音 ‎【文化思索】‎ ‎《流浪地球》映射出的重要文化意义 不是刘慈欣和郭帆创造了《流浪地球》,而是当下中国观众、中国情怀、中国梦想创造了《流浪地球》。‎ ‎2019年,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电影,颇有“孤片盖全唐”之势,并再次打破中国电影口碑票房不一致的魔咒,收获票房、口碑的双赢。‎ 毫无疑问,该电影深刻影响了中国电影生产的格局,引发了“中国硬科幻电影元年”的说法,在中国电影类型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在作为新民俗的春节档,‎ 5‎ 掀起了一个全民观看、热议的浪潮。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比其他艺术更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电影,人民深层倾向的反映”——而这基于两个最基本的理由——第一,电影不是个人的产品;第二,电影必须适应大量的观众的愿望。‎ 因此,与前年《战狼2》相似,也与在此之前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艺的崛起一样,《流浪地球》实际上有着更为微妙的文化症候和更为复杂的文化“多元决定”性。《流浪地球》出版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又在中国经济崛起的2019年被拍成电影,这十一年为中国科幻文学兴起和科幻电影起步提供了时代背景。‎ 科幻电影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某种“他者”。如果说这种文化缺失源于中国电影的“想象力”缺失,那么今天科幻大片终于不期而至则亦非侥幸偶然。这是时代、文化、科学精神、中国梦、青年文化等多元因素综合而成的,是文明转型、科幻想象力、电影工业体系及其技术水平、能力、综合实力合力形成的一个结果。《流浪地球》强有力地证明了电影及相关热议成为了绕不过去的文化现象,从某种角度说,《流浪地球》也成为当下国人无意识梦幻的表达。因为,幻想片是对我们潜意识的表达,并且正是这类影片特别易于表现我们所压抑或压制的东西,也即我们的无意识领域和梦的世界。与此同时,幻想片亦如其他类型片一样,转喻性地承担着主导意识形态和社会神话表述者的功能。‎ ‎《流浪地球》受到的追捧,表征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观众在性格、思维、科学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新变。年轻人的思维、想象已经走出了以往的思维模式,走出了奠定国人文化性格的先师孔夫子式的坚执于现世、世俗、感性、经验的一面。青年人有了更多超验性的情怀,有了更大的想象力空间。换一句话说,时至今日,“忧天”的“杞人”,“逐日”的“夸父”,向往“彼岸世界”“超验世界”的人多起来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不再是“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式的经验主义人生态度。这些新人,无疑是《流浪地球》以及未来科幻电影的主力受众。‎ 不用说,一部《流浪地球》汇聚了具有表征时代热点的话题,是中国梦的隐喻性、转喻性表达。特别是电影体现的那种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带着地球流浪、堪比“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民族精神,以及某种隐约可见的家庭伦理叙事构架,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暗合了全球化时代和谐共处互惠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智慧,西方媒体在评论时最看重的也是这创意的“非好莱坞化”,他们感觉到了中国进军科幻电影领域的决心,而支撑这一行为的是中国在全球其他领域竞争中收获的累累硕果。‎ 德国有谚语,“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对于《流浪地球》同样适用——不是刘慈欣和郭帆创造了《流浪地球》,而是当下中国观众、中国情怀、中国梦想创造了《流浪地球》。‎ 当然,《流浪地球》并非完美无缺,依然存在细节不完善、人物性格略单薄等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其获得现象级的成功,这与观众对中国第一部硬科幻大片的新鲜、好奇、宽容,以及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所激发的民族热情、中国梦、民族主义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 5‎ 这部电影除了基本结构、创意理念十分“中国化”外,在情节模式、人物关系、灾难场景搭建等方面,实际上还是非常“好莱坞化”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被好莱坞科幻大片、灾难大片培养的以中青年为主体的观众,造成了《流浪地球》的火爆。(陈旭光)‎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