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4月“圆梦之旅”(九)(2017-04)
日照一中2014级圆梦之旅(九)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举凡咸菜的名字,冬菜、梅菜、榨菜、芥菜疙瘩, 更遑论姿色。腌制好的“春不老”咸菜,绿呀,绿得碧透、深沉,一粒一粒雪白的盐花儿(映衬/铺衬)着,拿筷子从腌菜坛子里捞起三两棵,恍若看到春湖开了,一群绿罗裙的仙子刚刚沐浴更衣完毕,正手挽手跑过一带柳岸,留下一串铃铛般的笑声。你听听,“春不老”,咀嚼在唇齿之间的那脆声声,那是腌得爆得煨得的玉振金声啊。 腌“春不老”,只要半个冬天。清水洗过,艳艳的阳光地里(晾/晒)过,粗大的盐花儿中一遍一遍揉过,置陈年老坛中,山里的青色方石稳当当地压住,剩下的功课。就交给时光和盐吧。我有时想,那么鲜妍娇俏的一棵菜,_____ _有时候,真替一棵菜动了的恻隐之心。可是又想,那真实的人物、城市、历史,哪里能有一丝半点的慰藉。刀光剑影、人情冷暖,你挺得住,你扛得起,你在时间的崖上向死而生,方渡得到青山不老的彼岸。 “春不老”,清清爽爽一款菜,就得像农妇那样,(一板一眼/一本正经)地腌,腌得坚定爽利。气定神闲。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疙瘩 玉振金声 B.遑论 脆声声 C.咀嚼 刀光剑影 D.恻隐 稳当当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映衬 晾 一本正经 B.铺衬 晾 一本正经 C.映衬 晒 一板一眼 D.铺衬 晒 一板一眼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普天之下,有哪种咸菜的名字堪比“春不老”? 或许能承受得起盐花子的粗鲁,大青石头的挤压。 B.普天之下,有哪种咸菜的名字堪比“春不老”? 怎就承受得起盐花子的粗鲁,大青石头的挤压? C.普天之下,没有一种咸菜的名字比得过“春不老”。 怎就承受得起盐花子的粗鲁,大青石头的挤压? D.普天之下,没有一种咸菜的名字比得过“春不老”。 或许能承受得起盐花子的粗鲁,大青石头的挤压。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善如登,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肯纳谏的皇帝了。但他接受意见,并不总是那么痛快,思想斗争往往也是很激烈的。 ②天津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平一段《野猪林》中的“大雪飘”,唱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③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④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⑤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错误也一笔抹杀了。 ⑥写文章,最好是开宗明义,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尤其是考场作文更是这样,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更清楚。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地处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侧,近年来开发的“幽幽谷”农家乐、“幽幽谷”美食体验街等配套旅游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乡村”。 B.著名作家曹文轩摘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升了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也让我们再一次思考如何让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C.由林永健领衔主演的田园法制轻喜剧《小镇大法官》在央视黄金档热播,林永健饰演的乡村法官,以其诚恳质朴、机智幽默的特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D.中国气象局和环保部联合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计3月19日夜间至22日,北京和天津大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将有持续重污染天气。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山东中学联盟 ①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②“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③“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④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⑤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6.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D.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理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B.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B.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中学联盟提供 欧信,嗣世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三年以广东破贼功,擢都指挥同知。已,命守备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以都督佥事充参将,守备广东雷、廉诸府。巡抚叶盛荐其廉勇,进都督同知,代副总兵翁信。两广瑶僮陷开建,杀官吏,帝趣进兵。信破贼化州之马里村,再破之石城,击斩海南卫反者邵瑄。 时所在盗群起,将吏不能定。广西参将范信守浔、梧,瑶尽在境内,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帝命广西总兵官陈泾及欧信合剿。时有斩获,而贼势不衰,朝廷犹倚范信。会泾以罪征,乃擢范信都督佥事充副总兵,镇广东,而命欧信佩征蛮将军印,代泾镇广西。 成化元年,贼掠英德诸县,欧信讨斩五百余人,夺还人口。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七年春,充总兵官,镇守辽东,累败福余三卫。言者谓信已老,请召还。巡抚彭谊奏:“官军耆老五千余人,皆言信忠谨有谋勇,累立战功,威镇边陲。年六旬,骑射胜壮士,不宜召回。”乃留镇如故。久之,陈钺代谊。钺贪功,信不能违,十四年为巡按王崇之所劾。其冬,乃召归。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直右钺,归罪信等。下狱,镌官闲住,饮恨而卒。 范信既徙广东,贼势愈盛,劫掠不止,乃语人曰:“今贼仍犯广东,亦我遣之耶?”而是时都督颜彪佩征夷将军印,讨贼久无功,滥杀良民报捷。岭南人咸疾之。 (选自《明史·欧信列传第六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趣进兵 趣:督促 B.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 寇:侵犯 C.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 按:安抚 D.岭南人咸疾之 疾:痛恨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挥同知、都指挥使等都是明朝官职名称,明锦衣卫,下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南北镇抚司镇抚、千户五职。 B.辽东,指辽河以东,明朝时也是军镇名,辖境相当于辽宁省和吉林的部分,岭南,指五岭之南的地区,辖境相当于两广及海南省。 C.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年号纪年。文中,“成化元年”为年号纪年,而文中的“景泰三年”则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拔”等也指官职的提升,而“转”“徙”“调”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B.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C.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D.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信世袭金吾右卫指挥使,后因战功卓著受到提拔。天顺初年,承担了守备广东雷州、廉州诸州的重任。 B.欧信的军事才能受到巡抚叶盛举的赏识,被其破格提升为都督同知,后两广出现叛乱,欧信奉旨平叛。 C.广西之乱范信难脱干系,而朝廷却倚重信任他,这造成了欧信、陈泾平定叛乱,虽时有斩获,但不能遏制贼患。 D.欧信镇守辽东期间,因不能阻止巡抚陈钺贪功,被巡按王崇之弹劾,不久被朝廷召回,后也因此事被逮捕入狱。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3分) ⑵官军耆老五千余人,皆言信忠谨有谋勇,累立战功,威镇边陲。(4分) ⑶乃语人曰:“今贼仍犯广东,亦我遣之耶?”(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山东省中学联盟 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4分) (2)请简析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衣着来比拟自己拥有的美德。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意在反衬。杜甫《蜀相》中也有两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诗是:“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 五、(12分) 16.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元宵节和中秋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千门灯火 一轮明月 一曲笙歌 三秋桂子 春似海 十里荷 两地心 夜如年 17. 结合下面关于“现代交流症”的典型表现,归纳“现代交流症”的主要特征,不超过45 字。(4分) 微信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和妻子同睡一张床,却经常在她微信里留言道晚安;参加宴会聚餐,忙着拍照发微信;陪伴在父母身边,却只顾将自拍照修饰后发到微信圈里让朋友点赞。 18.阅读下边这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内容,并就漫画内涵谈谈你的理解。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小题。 先驱·画隐·宗师 侯 军 一生,成就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一人,开辟一段独特的美的历程。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石匠家庭。祖父时常带着幼年的林风眠上山打石头,山野林木、潺潺小溪。给林风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1919年7月,中学毕业的林风眠踏上欧洲求学之路。在法国,他完全沉迷于细致的写实主义学院派画风之中,后经爱才的耶西斯校长一记“当头棒喝”,他才从对西方古典画风的沉迷中猛醒,重新发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1924年秋天对林风眠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季节——巴黎秋季沙龙选中了林风眠的两幅画作,一为油画《摸索》,一为彩墨画《生之欲》。更难得的是,《生之欲》体现了林风眠力图把“东方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当旅居法国的蔡元培看到这幅画时,不由得击节而赞:“得乎技,进乎道矣!” 1926年,由于蔡元培先生鼎力推荐,远在欧洲的林风眠被任命为国立北京艺专校长。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中西融合”之路是通衢大道,还是崎岖山路。上任伊始,林风眠即致力于把齐白石的传统国画与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希望培养出第一批实践“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新生力量。然而,他的努力并不顺利。不过,林风眠不为所动,于1927年5月发起并组织了“北京艺术大会”,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展出2000多件展品。此时,年轻的林风眠校长就像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斗士,希望通过一场“艺术运动”来改变黑暗的现实。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无情的政治干扰,注定了这次艺术大会最终难逃半途夭折的命运。 1927年9月,林风眠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兼教授。这是他得到的又一次实现“艺术救国”理想的良机。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袭来,令林风眠进退维谷,为改变沿袭已久的“视国画与西画有截然不同的鸿沟”的传统格局,林风眠提出中西画系合二为一的动议,这引发了与潘天寿的论争,还有后来的“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注】,对林风眠所倡导的“艺术至上”理念,客观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彻底击碎了林风眠“艺术救国” 的梦想。从国立艺专隐退后,他在嘉陵江南岸一个大佛殿附近租了一间旧泥房,他要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以一己之力去改写中国绘画史,他要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绘画作品向世界证明:“我林风眠倡导的道路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是一条宽广的新路!”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从1938年直到1991年去世,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林风眠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半隐居式的生活。他如同一个独自登山的探险家,在险绝的山崖闻踽踽独行,没有人知道他的甘苦,也没有人了解他的艰辛,人们只看到那一行行不断向前延伸的足迹,如同为后来者昭示着登顶的路标。 林风眠耗尽半生心血和才智创造出来的“风眠体”绘画,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对后来者具有渡世金针的作用——如今,“方形布阵”的中国画早已司空见惯,而“风眠体”的后继者更是比肩接踵,绵延不绝,且名家辈出,风靡世界。林风眠也由此成为世人公认的标领时会、开资后学的一代宗师。 在林风眠90岁时,有一位香港实业家捐款为林风眠建立纪念馆,他却将这笔巨款捐给了中国美术学院(其前身即杭州艺专),设立“永芳艺术基金”。这一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林风眠九十诞辰大型回顾展。年底,这个展览终于回到了林风眠的故乡广东梅州。林风眠,那个从小就陪着祖父打石头的山里孩子,如今以他的作品回报了他的家乡。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家乡父老:“祖父是在沉重的、粗硬的石头上消磨了一生,而我却是在轻薄的、光滑的画纸上消磨了一生……”他说,“我不能不感谢祖父对我的训诫:脚下磨出功夫,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 1991年8月12日,91岁的林风眠在香港溘然长逝。由此,中国现代美术史有了一个新的标识:在林风眠以后,中国绘画的整体格局已经与林风眠之前迥然不同了。 (选自《人物》,有删改) 【注】1930年春天,部分画社社员推重“为人生的艺术”这一富于时代特色口号,与支持林风眠倡导的“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的社员发生争论,最终导致“西湖一八艺社”分裂。 19.文中哪些事情能够表明林风眠先生是画界中西融合的“先驱”?请简要概括。(4分) 20.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还是断崖绝壁。 (2)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21.文章以“先驱·画隐·宗师”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22.林风眠先生的人生经历可以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七、(60分)山东中学联盟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汉字符码是古文化核心密码(代码)的奇妙结晶,它简洁地描述自然场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逻辑,传递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资讯,俨然是日常生活的生动镜像,例如“愁”字就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人们至今仍能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由此产生跨越时空的愉悦。汉字就此维系了中国文明的自我延续性。 但现代人大多远离纸上的书写,常常陷入“提笔忘字” 的尴尬境地。汉字之深意,逐渐成为遗失的宝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明确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圆梦之旅九语文答案 一、 1.B(“脆生生”应为“脆生生”) 2.C(映衬:映照,衬托。铺衬:铺放衬垫,多指意外变故面前的表现。据语境,应用“映衬”。晒: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晾: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根据语境,应用“晒”。一板一眼:形容言语行为有条理,和规矩,不马虎。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很规矩,和庄重。此处指“腌”的动作,故只能用“一板一眼”) 3.B(第一空,要梳理文脉,根据提示语和语气来确定文句,由后一句中的“更遑论姿色”可以判定,语气强烈,应用反问句,故可排除掉CD两项;第二空,由语境中的“那么”的感叹,以及“鲜艳娇俏”与“盐花子的粗鲁”“大青石头的挤压”的对比,可判定,此句应为表示强烈反问语气的句子,据此,可排除掉AD两项。) 4.C分析:从善如登,登,登山。跟着学好就像登高一样艰难。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错。荡气回肠:使肝肠回荡,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正确。纲举目张:抓住事物关键便可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正确。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诗文字画等文物。错。一笔抹杀:偏正式;作谓语。抹杀:涂掉。一笔涂掉。错。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开宗明义,宗:宗旨,主旨。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说出主要的意思。正确。 5.C(A项,结构混乱,应将“开发的”改为“开发了”;B项,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开拓”或“拓展”;D项,表意不明,“北京和天津大部”有歧义。) 二、 6.D 解析 A.“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错,原文是“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B.“根本解决”表述过于绝对,且“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错,原文是“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过来”,即“一”“二”“五”等技术。C。“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错,原文是“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7.B解析 强加因果。原文是“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 8, B解析 A.“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错,原文是在“ 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C. 张冠李戴。“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说的是人们关心的第一个中心问题“生命”,“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则说的是第二个中心问题“幸福”。D. 强加因果,且“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于文无据。 三、(每题3分,共12分) 9. C(按:审理,审察。) 10.C(景泰三年是年号纪年)中学联盟提供 11.A 12.B (“受到巡抚叶盛举的赏识,被其破格提升为都督同知”错,原文为“巡抚叶盛举荐说欧信廉洁而勇猛”。) 四、(共24分) 13.⑴(范信)暗自收纳瑶族的贿赂,放纵听任他们越境流窜劫掠,约定不要在自己境内骚扰。(得分点:“阴纳”“纵使”,语句通顺。3分) ⑵官军中年老受人尊重五千多人,都说欧信忠诚、谨慎,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震边疆。(得分点:“耆老”“忠谨”,“累”,语句通顺。4分) ⑶(范信)于是对人说道:“现在贼寇仍在侵犯广东,也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吗?”(得分点:“乃”“遣”,语句通顺。3分) 附:文言文翻译 欧信,承袭世袭职位任金吾右卫指挥史。景泰三年,欧信因在广东破贼有功,被提拔为都指挥同知。不久,他奉命守备白羊口,升为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年,欧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参将,守备广东的雷州、廉州诸州。巡抚叶盛举荐说欧信廉洁而勇猛,欧信于是进升为都督同知,代替副总兵翁信。两广的瑶、僮两族人攻陷开建,杀害官吏,皇上督促进兵。欧信在化州之马里村击败贼寇,又在石城打败他们,击杀海南卫谋反者邵瑄。 当时欧信所在之处群贼四起,将吏们平定不了。广西参将范信驻守得、梧二州,瑶族全都住在境内,他暗自收纳瑶族的贿赂,放纵任凭他们越境流窜劫掠,约定他们不要自己境内骚扰。于是雷、廉、高、肇全受到他们的骚扰。皇上命广西总兵官陈泾和欧信合兵围剿。(虽然)时有斩获,而贼势却并未衰弱,朝廷也仍然倚重范信。又逢陈泾因罪受到追究,于是朝廷提升范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副总兵,镇守广东,而命欧信佩带征蛮将军印,代替陈泾镇守广西。 成化元年,贼寇抢掠英德诸县,欧信出兵征讨并斩首五百多人,夺回被掠人口。韩雍督率军队,命欧信等分兵五路,攻破大藤峡。不久,余贼又入侵浔州,欧信被弹劾,却又获得宽恕,应诏回京,管理前府事务。 七年春,欧信充任总兵官,镇守辽东,屡次打败福余三卫。在朝议论者说欧信已老,请求将他召回。巡抚彭谊上奏说:“官军中年老受人尊重五千多人,都说欧信忠诚、谨慎,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震边疆。虽年已六旬,骑马射箭却胜过壮士,不应当召回他。”欧信这才仍然留镇辽东。很久之后,陈钺代替了彭谊的职位。陈钺 贪功,欧信不能违背他,十四年,被巡按王崇之所弹劾。这年冬天,朝廷将欧信召回京城。随即派遣宦官汪直等前往辽东审察此事,汪直包庇陈钺,将事情归罪于欧信等人。欧信被下狱,削去官职,闲住无聊,终饮恨而死。 范信被调任广东后,贼势更盛,劫掠不止,范信于是对人说道:“现在贼寇仍在侵犯广东,也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吗?”而这时都督颜彪佩征夷将军印,征讨贼寇久而无功,却为了报捷而滥杀良民。岭南人都十分痛恨他。 14、(1)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2分)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口语,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2分) (2)朱颜渐老,白发添、浑过了表现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2分)地迥无尘,一片闲云体现出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15(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五、 16. 答案:元宵节: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中秋节:三秋桂子十里荷 一轮明月两地心 17. 答案:(4分)过度依赖络社交工具,渴望在虚拟世界中得到认同,忽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18. 答案:漫画中有两只风筝,一只风筝有线控制,飞得又高又稳;另一只断了线,即将坠落地上(2分),这说明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2分)。 六、 19.①创作《生之欲》时融东西方绘画艺术融为一体;②把传统国画与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③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举办美术展出;④尝试将中西画系合二为一;⑤创造出“风眠体”绘画。(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0.(1)运用比喻手法,将还没人尝试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局面比作“荒原”,把即将面对的遭际比作“大道”和“断崖绝壁”,形象地写出了林风眠融合中西绘画艺术事业的前途未卜。(手法1分,效果1分) (2)运用整句和四字短语,使句式整齐,增强语势,高度凝练地表现了林风眠为了艺术甘于贫苦和寂寞的求索精神。(手法1分,效果1分) 21.①高度概括林风眠的人生历程,评价了林风眠的艺术成就,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分)②统摄全篇,使文章脉络清晰。(2分) 22.①治学要兼收并蓄,勇于创新。林风眠博采众长,融中西绘画艺术为一体,独创“风眠体”绘画;②做事要直面艰难,矢志不渝。积极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决不放弃。③为人要热爱祖国,不计名利。积极通过“艺术救国”的方式改变现状;用建纪念馆的捐款设立“永芳艺术基金”。(每点2分)山东中学联盟 七、 作文解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的今,汉字之深意,逐渐成为遗失的宝藏,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警醒,更多传统的文化习俗也同汉字一样,正在逐渐消亡。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立意为“守护传统”“传承”“文化血脉的延续"等。 考生也可以单从汉字这个具体的角度来立意,提出面对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人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直面现实.应该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挑战,守护我们的祖宗遗留下来的昔日荣光;也可以从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写起,写汉字所代表的古老文明的辉煌,写当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的尴尬,写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这种撞击。 选材标准:考生可以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失落的经典,它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技艺,更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由实到虚,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当然,也可以选取具体的一点展开全文。 素材:民族传统的传承,不止于此据史书记载,拔河最早见于战国楚越两国的水战。鲁班发明了一种叫作“钩强”的器具,它可以把对方船只拖住,平时士兵分两队拉竹索较力,训练这项技能,而楚国最终凭借“钩强”打了胜仗,这便是拔河运动的起源。然而,201 5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拔河成为韩国第1 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社交络立即充斥吐槽、讥讽和谩骂——“拔河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韩国有多长历史”“宇宙都是‘思密达’的,开始为斗蛐蛐、踢毽子、荡秋千感到担忧”“中国创造了韩国,这必须申遗”。其实,对于申遗,大家有很多误解与偏见,其评审标准并不看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自哪里,而是看在哪里得到了最好的保护,最好的弘扬。在韩国,拔河远远超出了普通的竞赛范畴,而是融入当地的风俗文化、历史传承——祈求五谷丰登、彰显民族协作精神。 素材点拨: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么多年来,中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多少被发扬光大,有多少被抛弃遗忘,又有多少写在典籍里等待彻底消亡?对于类似于拔河这样的运动,今天我们延续下来的,最多也就是形式,缺少最起码的人文关怀和虔诚心理,其中的精神内核早就消失殆尽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