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段现代文,完成1~3题。‎ 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无刻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1. 下列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 )‎ A. 一人遭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 B. 大学生沉沦于网络,终至退学;校园里充斥着“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争论。‎ C.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为生计忙碌着。‎ D. 各种压力之下许多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以致于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追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为论题展开论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 B. 第三段着重论述“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 C. 第五段从宏观上指出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增加了论证的深度。‎ D. 本文论证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膨胀的消费思潮使我们的精神加剧萎缩,我们被裹挟在这种“内忧外患”中,身心交瘁。‎ B. 无论是从心灵层面,还是生存状态来看,理想和激情的缺失都会导致我们的生活出现问题。‎ C. 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就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 D. 创造文化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的一种必要手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煤改电”工程收官。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已完成2279 个村庄、85.81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 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20.6‎ 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 ‎ 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劣质煤。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际经营户清零。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介绍,2017年天津已实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2019年将实现除山区外全市散煤清零。‎ ‎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责,打贏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用按钮设定好温度。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河北廊坊市杳河县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告诉记者,“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每立方米天然气补贴1元钱,算下来花费反而少了! ”‎ ‎ 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盂玮的话让大家心里有了底:“目前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需求。”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冀清洁取暖再加力》,2018午11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 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的能源用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符合“六个合适”原则,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他认为当前“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兜底方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燃料适配炉具”是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 ‎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宏日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洪浩表示,全球生物质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达到73%‎ ‎,但我国仍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总能源消费中高达84%,这样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我国总碳排放量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5吨,高于世界53%,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措施。 ‎ ‎(摘编自中国炉具网,2018年11月22日)‎ 材料二 :‎ ‎ 督察组在山西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督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 据督察组通报,迎泽区是太原巿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康乐片区现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社区内一些居民舍不得长时间使用电暖气,就通过烧柴、烧废旧家具等方式进行采暖。督察组认为群众面临挨冻局面,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 督察组已要求当地加快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1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截至2018年10月底,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B.从河北廊坊农村百姓的反映来看,用天然气取暖与用燃煤锅炉取暖相比,天然气取暖既暖和、干净又方便。‎ C.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了“六个合适”原则。‎ D.推行清洁取暖不能“一刀切”,若采用强制方式禁煤,而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可能就会影响百姓冬季取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被督察组通报,并被要求整改。‎ B.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有必要在农村清洁取暖中优先选择。‎ C.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非常高,因此有必要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促进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D.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不能实现,因此,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国家发改委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6.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应该怎样施政才会得民心,顺民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你认识汉斯吗?‎ 刘怀远 如果你第一次跟张奶奶拉家常,见面说不了三句话,张奶奶就会问你:“你认识汉斯吗?医生,德国人。”‎ 张奶奶闺名芝秀,慈惠墩人,十多岁父母双亡,孤零零的她被汉口的姑妈领了去。姑妈家住在裕华纱厂旁,迫于生计,芝秀小小的年纪也进了纱厂做女工。织工从早到晚,两只眼睛总是瞪圆了盯住织机,稍微发现一点毛病,眼到手到,飞快地摆弄梭子,不让织机上出一点瑕疵。时间不长,芝秀的眼睛红肿起来,肿痛,视物模糊,其中一只眼睛里还流出白色的汁液来。姑妈先是请来游走的郎中,郎中卖给几包草药。不想敷用后,眼睛钻心地疼,还看不见东西了。姑妈又慌忙领着去看保善堂的先生。先生看了,也是摇摇头说:“可惜了这么漂亮的丫头,还是趁早做手术吧!”。‎ 芝秀问:“做手术能好?”‎ ‎“好是好不了,只是提早割除了坏眼,不影响以后装个假眼,闺女家家的,怎么说也是爱美。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诊费先付,至于落个什么后果,与本堂概不相干。”‎ 芝秀呜呜地哭,姑妈劝她,“别哭了,再哭对眼睛更不好了”。‎ 芝秀说:“反正是要瞎了的,还能再坏到哪里?”‎ 姑妈叹口气,“这么年轻的孩子,怎么能没有眼睛呢?没有了眼睛,这一辈子可怎么过,我可怎么跟你死去的爸妈交代啊?”‎ 芝秀说:“没了眼睛,我也不活了!”‎ 姑妈说:“要不死马当活马医,我去请个洋大夫来看看!”‎ 就请来了汉斯。德国人,在汉口开诊所。汉斯来了,仔细地查看了病情,也是摇摇头,说:“我也没有办法”。‎ 芝秀又伤心起来。汉斯见她抽泣,又用手指在芝秀眼前晃了晃,芝秀眨了两下眼睛。汉斯又点点头,“也许还是可以好的”。‎ 姑妈说:“能治就好,快用药吧!”‎ 汉斯说,“我给你清洗干净了,还需要打一针盘尼西林。你们,打得起吗?”‎ 芝秀不知道什么是盘尼西林,姑妈可是听说过的。那个时候的盘尼西林堪比黄金,一是稀少,二是金贵,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你有这个救命的药吗?”姑妈问。‎ 汉斯点点头。‎ 姑妈就僵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 芝秀问,“多少钱啊?”‎ 汉斯没有回答,而是问,“你在哪里做工啊?”‎ 芝秀说,“纱厂里当女工。”‎ 汉斯微微一笑,“那要你不吃不喝,半年的薪水。”‎ 芝秀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姑妈对芝秀说,“秀,别怪姑妈不给你打针,姑妈实在是……”‎ 芝秀说,“姑妈,我谁都不怪,只怪我自己命苦,自小没了爹,又没了妈,若不是姑妈收留,说不定我早死了,我怎么还能怪姑妈?眼睛瞎了是命,不怪姑妈,只是今后成了一个瞎子,又要拖累姑妈了。”‎ 姑妈也忍不住地哭起来。‎ 汉斯在一旁看看芝秀,又看看姑妈,看看姑妈,又看看芝秀,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汉斯摸摸大鼻子,挠挠头,说,“上帝呀!真是可怜的孩子。要不这样,我先给小姑娘治疗打针,等你们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给,好不好?”‎ 姑妈望望芝秀,芝秀望望姑妈,却看不清。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汉斯已经用注射器配药了。‎ 盘尼西林注射到芝秀的身体里,没过几天,芝秀的眼睛真的神奇地好了。‎ 芝秀找到汉斯的诊所,才看清了汉斯的模样。芝秀说,“谢谢你救了我。”‎ 汉斯仔细察看了芝秀的眼睛,高兴地拍拍她的头说,“痊愈了,你的眼睛完全好了。”‎ 芝秀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说,“我现在还是没钱给你。”‎ 汉斯摸了下大鼻子说,“我说过了,你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来还。”‎ ‎“你放心,我有了钱一定来还你!”‎ ‎“好的,你去吧,不过你要记住,不论再做什么事,一定要爱护眼睛哟!”汉斯双眉往上一耸,眼睛透出微笑。‎ 芝秀正想着是回裕华纱厂,还是干点别的。日本鬼子的炮弹飞来了。芝秀拉上姑妈跑回了慈惠墩。‎ 日本人被赶走后,芝秀和姑妈又回到汉口,汉口已找不到一个叫汉斯的德国医生,也找不到一家外国人开的诊所。‎ ‎“外国人漂洋过海地来开诊所,那么贵的药,一分钱都没给人家。”年老的张奶奶逢人便说,逢人便打听。‎ ‎“你认识汉斯吗?医生,德国人,不是他,多少年前我就瞎了。”随着来汉口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特意学会了几句英语的张奶奶有机会就拉住外国人,跟人家打听:“你认识汉斯吗?我欠着人家药费呢,从没来要过,好人呐。如果他本人不在世上了,我答谢他的子孙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啊。”‎ 汉斯,仿佛从没来过汉口一样,没有一丝消息。‎ 张奶奶立了遗嘱,做出她这个年龄老人的惊人之举:身后捐献眼角膜。‎ ‎(选自《天池》2016年第3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姑妈得知汉斯有盘尼西林后僵在那里,因为她觉得把侄女死马当活马医无法向侄女死去的爸妈交代,可是不用这药侄女就保不住眼睛,她内心非常纠结。‎ B. 小说善用延迟法,芝秀患上眼疾求医,游走的郎中使她病情加重,保善堂的先生称只能割除坏眼,汉斯上来也说没办法,这使小说波折迭生,扣人心弦。‎ C. 日本鬼子的侵略,使芝秀想继续工作的计划落空,也直接造成了她找不到恩人汉斯的结果,从而使她颇受折磨,小说含蓄、深刻地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D. 张奶奶逢人便打听“你认识汉斯吗”,这样写符合她年老爱唠叨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一心兑现还钱承诺的执着情怀以及始终无法回报的不安心情。‎ 8. 小说一开始就假设第一次跟张奶奶拉家常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 ‎ ‎ ‎9.小说是怎样塑造汉斯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子瞻,智慧夙成。喜读书,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辄变体,书法遂工。髫年,便有论著。父明允,大以为佳。‎ 年二十,侍明允,偕弟子由至成都,谒张安道。安道倾注甚,致书欧阳永叔。永叔见明允及子瞻、子由文,甚喜,极力推挽,声名大起。明允卒后,子赡判官告院,与王介甫议论不合,出为杭倅(cuì)。于时兄弟散于宦途,离合之感,从此始矣。‎ 仕杭三年不调。改知彭城,约子由会于之澶濮(chán pú)之间,相携至彭城,宿道遥堂。时兄弟一别,遂已七年。子由念风雨连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然而乡思益深矣。子由留百余日而去。‎ 移知湖州,是年,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zh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帐”。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哲宗立,子瞻以礼部郎召还,子由相继为侍从。弟兄聚首,友朋凑集,文酒赏适,雅道大振。而元丰诸臣章惇辈,皆会于朝。子由疏其奸恶,惇大怒。于是子瞻贬岭外,子由贬筠,四学士相随斥去。当事者犹谓罪大罚轻,复谪子瞻至儋州,子由至雷州,了不相闻。‎ 元符三年,子瞻北还中原,子由亦由雷还许。初,子瞻已定居阳羡,子由有书来促归许。念老境庶几,不欲作两处,遂决计从江溯汴,于陈留陆行至许。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不忍累之。遂复归阳羡,还旧寓。未几,疾甚,数日而终。子由闻之,伤悼不欲生。‎ ‎(选自袁中道《次苏子瞻先后事》,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 B.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 C.于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 D.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礼部,三省六部制度中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祭祀、学校、科举考试、官员选用等,苏轼任的礼部郎中是礼部属官。‎ B.出,由京城调任地方,与《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出”同义。‎ C.谢表,臣下感谢君主的奏章,宋朝凡官员升迁除授、谪降贬官爵追赠等,均有谢表。‎ D.岭外,又称“岭表”“岭南”,为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明允、苏子瞻、苏子由、欧阳永叔、王介甫均名列“唐宋八家”,称其字而不称其名,表明了作者的尊敬之意。‎ B.苏子瞻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而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七年后和子由再次相会,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别的悲伤。‎ C.苏子瞻、苏子由及苏门四学士最终遭受严酷的政治迫害,直接原因是子由上奏章揭发了元丰年间的大臣章惇等人的奸恶事实。‎ D.苏子由晚年在许州写信催促子瞻到许州养老,但种种原因苏子瞻没有到达许州,最终返居阳羡,不久便病逝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时兄弟散于宦途,离合之感,从此始矣。 ‎ ‎(2)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不忍累之。‎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上西平·送陈舍人 吴 泳①‎ ‎  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②。便匹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阅人物、渺渺如沤。棋头已动,也须高著③局心筹。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 ‎【注】①吴泳:字叔永,南宋潼川人,关心国事,正直敢言,不避权贵。②襄州:襄阳,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当时处在宋金对峙的前线。③高著:高明的招数。 ‎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各用“征”、 “战”分别形容“鞍”和“槊”,营造了十分强烈的战斗气氛,“便匹马、蹴踏高秋”,实写了陈舍人驰骋疆场的飒爽英姿。‎ B.“芙蓉”二句,进一步说明陈舍人赴襄州上任及作者鼓励他的原因就是敌人骚扰,边塞吃紧。“塞云”是不会愁的,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 C.“渺渺如沤”,比喻新颖生动。言外之意:历史人物已成为过去,像水泡一样地消逝了,现在就要靠你大显身手了。‎ D.“棋头”二句,遥接上片“芙蓉未折”二句,是说既是战争已开始,那就要有高明的招数,去对付敌人,使之不得乱动。‎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 (1) 《虞美人》中李煜写忧愁多而绵长的名句是: ‎ ‎ , ‎ ‎(2) 《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 ‎ , ‎ ‎(3) 《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御临宇内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抱:怀有 C、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宰:县令 ‎ D、只是朱颜改 朱颜:指自己的容颜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辇来于秦。‎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D、千乘万骑西南行 ‎19.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 A、秦人不暇自哀 童子何知 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 C、俨骖騑于上路 戍卒叫,函谷举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当下网络平台上的影视剧播放量有多少水分?据《光明日报》日前报道,2017年全年有12部影视剧的点击量破百亿,其中最高的一部影视作品年内播放量甚至达457.9亿次,点击量中含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平心而论,播放量造假的现象 。道理很简单,只要目前影视圈仍然固守着“收视率是评价标准”的模式,各家平台不可能也不愿意放弃对播放量的作假。此外,广告主是否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影视剧的曝光量大和影响力强。一部播放量为1亿的影视剧和一部播放量为100亿的影视剧,谁会更受广告商的青睐?答案是 的。‎ 然而,掺杂着大量水分的播放量,也会为影视圈乃至整个文化娱乐圈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首先,商家为了争夺客源和虚假的关注度,不得不开始疯狂地造假。其次,由于高点击量的影视剧往往和自带高流量的偶像明星捆绑在一起。于是乎,比拼自家偶像的流量,又成为不少粉丝所谓的必修课。长期以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粉丝们相互攻击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极端粉丝甚至使出恶意刷屏、刷榜等 的手段。可想而知, ,影视剧的播放量与剧集的内容质量的联系将会越来越薄弱,直接受害者,将是广大观众和真正心怀艺术追求的创作者。‎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习以为常 不言而喻 令人发指 长此以往 B.不足为奇 不言而喻 令人咋舌 长此以往 C.不足为奇 一目了然 令人发指 日积月累 D.习以为常 一目了然 令人咋舌 日积月累 ‎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广告主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影视剧是否有曝光量和影响力。‎ B.广告主是否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影视剧有较大的曝光量和影响力。‎ C.广告主是否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影视剧的曝光量和影响力。‎ D.广告主不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影视剧是否有曝光量和影响力。‎ ‎22.下面是南山中学学生刘林写给《语文报》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 ‎《语文报》编辑部: ‎ 我是南山中学学生刘林,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投稿,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回示为谢。‎ ‎ 修改 ‎ ‎ 修改 ‎ ‎ 修改 ‎ ‎ 修改 ‎ ‎ 修改 ‎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 语文答案 ‎ 答案:1 D 2 B 3 C ‎1.D项 “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为生计忙碌着”错误,选项内容没有表现出“精神亚健康”状态。‎ ‎2.B项 “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说法绝对,“全球化浪潮”只是原因之一,而且“自我的迷失”也不是“全球化浪潮”引起的。‎ ‎3.C项 “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就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说法绝对,原文说“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选项忽略了“另一方面”的内容。 ‎ ‎4.A。A项,“北京地区”扩大范围,原文是“北京平原地区”。故选A。‎ ‎5.D。D项,“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不能实现”一句错,说法太绝对。原文是“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故选D。‎ ‎6.①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煤改气、煤改电改造技术路线,切勿不顾条件搞“一刀切”,影响人民群众温暖过冬。②在欠发达地区和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取暖要有适当的补助。③保障天然气的供应及价格的稳定。④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取暖方式。 ‎ 答案 ‎7. B   A原因分析不当,应该是因为她知道这药价比黄金还贵,不是他这样的人家能用得起的,可是不用侄女就保不住眼睛。C项“表达了反战的主题”不当,小说的主题是歌颂无私治病救人的高尚心灵和感恩图报的美丽情怀。D项“她年老爱唠叨”不当,张奶奶只是急切地想打听到恩人的信息,好兑现当年的承诺,表达感恩之意。‎ ‎8. (1)写法上: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构上:引出下文张奶奶和汉斯之间的故事。‎ ‎(3)形象上:写张奶奶急于打听汉斯的下落,突出张奶奶信守承诺、知恩图报的特点。   ‎ ‎9. (1)直接描写。通过对汉斯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如感叹芝秀是个可怜的孩子,主动提出先给她打针治疗,等她们什么时候有钱再给,叮嘱芝秀不论再做什么事,一定要爱护眼睛,表现他仁爱和善的特点。‎ ‎(2)对比凸显。通过写游走的郎中、保善堂的先生唯利是图、麻木不仁、庸医误人,与汉斯形成对比,突出汉斯负责仁善、医术高明的特点。‎ ‎(3)侧面衬托。通过张奶奶为还上药费努力终生打听汉斯,逢人便称赞汉斯,并立遗嘱捐献眼角膜,衬托汉斯无私治病救人的高贵职业品格所具有的感人魅力。 ‎ ‎10.D“不免”作“知”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此茶苦”作“遭”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我死”作后句的主语,前面应断开。‎ ‎11、A 解析:A“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垂髫’含相同”错误,“髫年”指童年。“垂髫”指儿童。故选A。‎ 12、 B“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别的悲伤”理解错误,由原文第段“子由念风雨连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体相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可知,子大为感伤,子瞻却安慰他不必悲伤。故选B。‎ 13、 ‎(1)从这时起,苏轼兄弟在仕途中分散,分离聚首无常的感觉,也从此开始了。‎ ‎(2)正赶上一船人都中了暑,又想到子由近来用度窘追,不忍连累他。‎ 解析:‎ ‎(1)“于时”,从这时起;“散于宦途”,介宾短语后置句,在仕途中分散;“离合”分离聚首。‎ ‎(2)“会”,正赶上;“伏暑”,中暑;“穷用”,用度窘迫;“累”,连累。(每点1分,句意2分) ‎ 答案:‎ ‎14.A【解析】A项“便匹马、蹴踏高秋”,这是送别时祝愿的话,非实写。‎ ‎15.①对陈舍人于国家危难之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勉励。‎ ‎②对朋友谆谆叮嘱:不要学那些靠巧言利舌爬上高位的人。‎ ③暗含对那些鼓吹和议、苟且偷安者的讽刺。‎ ‎ 16.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17.B 18.A 19.C ‎ ‎20.答案:B 解析:不足为奇: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 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从主语来看,“习以为常”应该是人们,所以应该用“不足为奇”。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后者强调“看”,从语境来看,选择“不言而喻”更合适。令人咋舌:形容令人吃惊或害怕而说不出话。令人发指:形容使人极度愤怒。一般指别人的行动令某些人厌恶、恐惧。从成语意义和语境来看,应该选择“令人咋舌”。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一般后面接不好的结果。日积月累:形容长时问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此处用“长此以往”更合适。21答案:C.解析:从原语段画线句来看,语病主要是两面对一面,“是否”和“曝光量大和响力强”不搭配,“……决定了……”主客颠倒,不合理辑。A.“选择投放”与“是否”一面对两面;B.“是否”与“较大”两面对一面;D.“不”与“是否”一面对两面。另:B项与D项不合理辑。‎ ‎22.1.将妹仔改为女生 2.你刊改为贵刊 3.大作改为拙作 4.拜读改为指正 5.务必改为能够 ‎ 参考答案 ‎ ‎ 一、材料作文 ‎1.答案: ‎ 避让中的前进 周国平说:“若把人生比作一条逆旅,因了种种限制我们在某点停了下来,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诚然,行走在途中的我们总会与各种难忍的境况不期而遇,沉勇的人誓要扫平它,然却在不经意间被长久滞留住了,而睿智的人懂得有选择地作出避让,他们往往能走得更远. ‎ 人生之路多艰,我们势必无法跨越生命中的每一道横沟,因此,当在生活的漩涡中苦苦挣扎时,当遇到“恶狗”相向时,人不妨让思维转个弯,绕道而行,这恰是一种变通的智慧.乔布斯曾经被他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扫地出门,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奇耻大辱,必须坚决抗争一番,然而他却选择了离开,选择再次创业.谈及此事,他说:“这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它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富创造力的一个阶段.”乔布斯的成功无法复制,在于他有从容摔倒的勇气,更能在爬起后迅速作出避让与调整.甩掉多余的束缚,在避让与改变中给自己找到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过程即自我实现的过程. ‎ 铸钢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淬火,把滚烫的钢锭放到冷水里急骤降温.人生的许多辉煌不在于绝处时狂热地发奋一击,而在于冷静地凝结,适时地避让,寻求最佳出路.曾有一位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无氧登山运动员,在登到6400米的高度时渐感体力不支,于是他停了下来,与队友打过招呼后,悠然下山,有人为他惋惜,他却冷静地说:“不,我最清楚,这就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很多时候,把人困在绝地的不是别人,恰是我们自己.不甘心就此失败,头破血流也要闯出一条路来,却不知静下心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处境:我真的非做不可吗?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吗?画地为牢,困住的终究只是自己. ‎ 总有人以为避让是放弃,是弱者的行为,然而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在窘境处追寻圆满、于无尽深渊处追求希望微光的执着.懂得退让的人要比在障碍面前苦苦坚持的人更加内心坚定,因为他们会谋求一切可能的出路,义无反顾地达到最终的目的地.懂得退让的人也一定比顽固不知变通的人聪明,因为他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并不断对自身作出调整,所以他拥有更为明确的方向. ‎ 在马达斯加东海岸的浅滩上,有着数量众多的鲱鱼,凭借自身的灵活性使其他体型大的鱼类难以捕捉,而聪明的宽吻海豚却并不主动捕食它们,而是拍击水中的淤泥形成浑水圈,让惊慌失措的鲱鱼自动跳进自己的嘴里.执着的人啊,若你还在与沿途的障碍苦苦对峙,何不适时避让,去做一条懂得对自身作出调整的聪明的海豚呢? 解析:这个材料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材料安排由实而虚,从年轻人避开拦道的恶狗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引申到人生路上会遇见许多如挡道恶狗一样的障碍.其中关键词语有: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因此,“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遇到障碍就要勇敢去战胜,不能遇见障碍就绕走.这是我们习惯性的思维.但材料还提供了另一种认识,就是遇见障碍也可以绕着走,不一定非要扫平障碍.这就使得材料充满了思辨的味道.‎ 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他更讲策略,目的是“要去远方”,而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因此可以定立意:“走弯路也会是捷径”“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为了远方,远离障碍”.‎ 从路人的角度立意,则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路人认为年轻人避开恶狗是“怕了”,他认为遇见恶狗要勇敢去打.从精神上来讲,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老是躲着,而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关键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才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今天避开这个障碍,很可能明天会绕开那个障碍,不断地避着绕着,很容易消磨掉战胜障碍的勇气.因此可以确定立意:“有勇气的人不做选择题,只做证明题”,或“路见障碍,勿轻言绕道”.‎ 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立意起着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但依有不少同学抓只鳞片甲来审题,没有立足于材料整体来立,如“追寻远方,实现梦想”只谈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寻找捷径”写自己寻找捷径的价值;“无所畏惧”写做事需要勇气;更甚者写“选择”,演化成以“选择”为中心的话题作文.总之,这些立意显然偏离材料的中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