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入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在他看来, 共同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分享一种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联合为一体。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信仰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侵害他者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对于儒家生态哲学而言,讨论的范围仅限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共同体中。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在此关系内人与其他生物都是平等、自由的。早期人类文明普遍有着对人的道德关怀大于动植物的特征。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皆是人用以维持生计的生产材料。在中国,商周时期的宫廷亦曾以大量牺牲献祭。《论语》也记载,孔子退朝后听说马厩着火,问人的伤亡情况而不问马。但是,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儒家虽然承认人在思想与行动上的优先性,但同时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在同一场域中的存在物,将自身的权力欲望转化为一种平等和友爱的精神。在儒家看来,人类与自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人能够通过道德实践参与到天地的运作之中,影响自然万物的生长;另一方面,自然也影响、转化着人的生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天道”的尊重和遵循。可见,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也是彼此“信赖”、观照的,我们将这样一种共同体结构视为“信赖社群”的扩大化。‎ 这样一种道德共同体有着显著的现实效应,可以为21世纪人类发展提供生存论层面上的启发。尽管全球生态伦理的确立还只是一种构想,但是从人类未来的发展上看,这构想是适合于当前需要的。‎ ‎ (摘编自单虹泽《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依据儒家文化提出的以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B. 杜维明对共同体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基础之上的,具有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C. 儒家生态哲学不仅关注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 D. 传统西方文化将自然作为纯粹的工具,不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一致。‎ ‎2. 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展开论述,突出了儒家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B. 文章从儒家道德共同体与儒家生态哲学人手,分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 C. 文章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是按从现实到历史再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D. 文章将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作对比,强调儒家文化对人的道德关怀的内在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应对世界前所末有之大变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B. 儒家有关人类要对自然平等友爱的观点为全球生态伦理的确立提供启示和支持。‎ C. 对于儒家道德共同体的认识较之于儒家生态哲学的认识前者更为深入和完善。‎ D.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要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理念,还需作出长久的努力。‎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依据儒家文化提出的”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并未说是“依据儒家文化”。C项,“儒家生态哲学是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是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的主语是“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选项断章取义。D项,从原文第三段“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看,“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一致”有误。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强调儒家文化对人的道德关怀的内在价值”不合文意,文中第三段“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我们将这样一种共同体结构视为“信赖社群”的扩大化”将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作对比 ,原文不是谈对人的道德关怀,而是对自然的关怀。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对于儒家道德共同体的认识较之于儒家生态哲学的认识前者更为深入和完善”不合文意,文中并未比较两者的认识程度,选项无中生有。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垕[注]‎ 王剑冰 ‎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我想不明白这个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 ‎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那时的神垕,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⑥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有些窑就在半山,人住的石头窑洞,烧瓷的石头窑体,放眼是山下无尽的苍茫。‎ ‎⑦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烟雾缭绕,旗幡飘摇。火,对于神垕是那么的重要。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全凭窑变而成。那样,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 ‎⑧看见一个窑炉门上贴着对联:求仙翁窑中放宝,赖圣母炼石成金。当地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 ‎⑨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听到叮当的开片啸闹成一片秋声。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 ‎⑩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 ‎⑪神垕,你将我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 ‎⑫竟然还有女工艺师,她们长发飘透,姿态端庄。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抔泥土。又有人进来,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 ‎⑬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春、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来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 ‎(有删改)‎ ‎[注]神垕( hòu):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其地所出钧瓷凭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被称为国宝、瑰宝。‎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来组织全文,层层铺展,娓娓道来,脉络清晰,文笔细腻,显示出一种诗意典雅的审美风格。‎ B. 第④段表达简洁凝练,“一束束光”一句写出“我”被神垕钧瓷的光彩所震撼,“有一种疼痛”则是对千年瓷器文化凋零的痛惜。‎ C. ⑨⑩两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绘钧瓷经过摔打烧灼考验后所呈现出的绚烂色彩和生动形态,极写神垕钧瓷之美。‎ D. 第⑧段中所引窑炉门上的对联,既表现了钧瓷烧造的艰辛不易和烧造者的期待与盼望,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钧瓷的珍贵。‎ ‎5. “我”的心情从“心神不宁”变得“安宁与沉静”,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6. 文章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请具体加以赏析。‎ ‎【答案】4. B 5. ①感受到了钧瓷厚重的历史;②震撼于窑变的神奇;③体会到钧瓷烧造成功的不易;④沉浸于钧瓷之美⑤看到做瓷者的聚精会神。 ‎ ‎6. ①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②运用排比,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③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④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主要是对文本内容的判断、作者情感的分析、文本手法的赏析。B项,“‘有一种疼痛’则是对千年瓷器文化凋零的痛惜”错误,“有一种疼痛”并非痛惜千年瓷器文化的凋零,而是表达一种感动,是指作者感动大宋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他造就的辉煌一直光照着历史,续写着瓷的华章。‎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我’的心情从‘心神不宁’变得‘安宁与沉静’,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作答时可以从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全凭窑变而成。那样,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当地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然后要用概括性的语言组织答案。‎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说文章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要求具体加以赏析。作答时注意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这是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增强瓷器的文化底蕴。“她们作着……,作着……,作着……”,这是运用排比句,可以增强语势,强化作者对瓷器的赞美之情。“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反问语气,强调钧瓷制作的艺术性。赏析语言一定要具体细致,点出相关的手法和效果。‎ 点睛: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①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③苍劲雄健,刚健中见哲思;④绚丽浓艳,用诗意写浓情;⑤清婉隽永,用婉笔抒写柔情;⑥形象含蓄,用形象表达主旨。(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说服力强)等。(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如: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日世界,一部汽车的组装需要各大洲20多个经济体提供零件,一架客机更需要1500多个大公司和15万家中小企业的协力。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被遗忘的角落”,也没有任何企业会拒绝发展的重大机遇。可以说,对于企业,参加进博会绝不是一时之计,而是拓展中国市场、寻找发展蓝海的必然之举。对于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也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未来是什么样子? ”进博会上的不少企业都在尝试用最新的产品、前沿的科技、精心的设计,给出自己的解答。“会飞的汽车”引发未来交通方式的遐想,乒乓球机器人拓宽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比WiFi快100倍的LiFi技术让人期待,还有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疲分析仪……因为进博会,我们进一步打开了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思考与探索通往未来的更多方式。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开放合作不仅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需求,更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摘编自盛玉雷《开放,感受进博会的“磁场效应”》,《人民日报》‎2018年11月9日)‎ 材料二:‎ 中国近年进出口贸易情况 ‎(摘自安永事务所《中国对外开放新时代——一经贸升级转型释放市场潜力》报告)‎ 材料三:‎ 对于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来说,进博会带来了更多可以选择的商品和服务,有助于优化国内商品结构,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进博会搭建了一个开放高效的平台, 让中国企业在与世界一流产品及服务的对标中,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此前有声音认为,不断扩大的进口或将对国内本已过剩的产能带来更大冲击。事实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加快了高端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客观上也形成了“鲶鱼效应”,倒逼国内那些犹豫不决的低端过剩产能退出或转型。‎ 唯合作才能共赢唯变革才能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完善。进博会上,中国政府为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免费展位,帮助它们展示最具本国特色的优质产品、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摘编自顾阳《进博会,我们明年还要来》,《经济日报》‎2018年11月10日) ‎ 材料四:‎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5313.3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8415.7亿元,增长13.6%;进口168976亿元,增长6.1%;逆差8481.8亿元。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或许能解释服务贸易为何较少被人提及与关注。然而,李俊认为,此次进博会的“不一般”之处就在于特意为服务贸易预留一个展区,这表明了中国扩大服务贸易的决心与勇气。‎ ‎“我们可以轻松地在国内找到特定领域的专才,这是许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也是人力资源大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独特优势。”他说。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企业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范围也越来越大,这对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市场的多元性和兼容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 ‎(摘编自《李俊:为世界提供一个无差别“公共产品”》,《文汇报》‎2018年1月11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没有任何企业会拒绝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进博会可以说是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市场、寻找发展蓝海的契机。‎ B. 进博会上展出的“会飞的汽车”、乒乓球机器人、LiFi技术等打开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思考,说明不少企业对未来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探索。‎ C. 进博会搭建了一个开放高效的平台让各国企业能够分享商品与服务,我国本土企业也得以在对比中寻找发展的方向。‎ D. ‎ 我国服务贸易较少被人提及与关注,其原因是贸易逆差长期存在,二是中国缺乏扩大贸易的决心与勇气。‎ ‎8. 下列对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部汽车需要各大洲20多个经济体的零件,一架客机更需要1500多个大公司和1.5万家中小企业的协力,说明开放合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B. 2017年,中国商品进出口同比增长达到了七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中国进出口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潜力巨大。‎ C. 进博会成功举办,在加快高端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步伐的同时,不断扩大的进口也将对国内本已过剩的产能带来更大冲击。‎ D. 进博会上,中国政府为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免费展位,帮助他们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 在进博会成功举行的机遇下,我国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请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7. D 8. B ‎ ‎9. ①采取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态度,主动扩大进口;②企业要找到差距,明确方向,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③低端过剩产能需寻求转型,变革创新:④扩大服务贸易,提升竞争力;⑤培养适应多元市场的各类人才。‎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D项,“其原因是贸易逆差长期存在”错误,“二是中国缺乏扩大贸易的决心与勇气”无中生有。原文材料四“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或许能解释服务贸易为何较少提及与关注”,“或许”不代表一定;原文“李俊认为,此次进博会的‘不一般’之处就在于特意为服务贸易预留一个展区,这表明了中国扩大服务贸易的决心与勇气”,并不是选项中说的我国服务贸易较少被人提及与关注的原因。故选D。‎ ‎【8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B项,“七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错误,故材料二的图表可知达到最高增长水平的是2010年。故选B。‎ ‎【9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要求就“在进博会成功举行的机遇下,我国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提出自己的建议,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对于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也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让中国企业在与世界一流产品及服务的对标中,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倒逼国内那些犹豫不决的低端过剩产能退出或转型”“这表明了中国扩大服务贸易的决心与勇气”“这对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市场的多元性和兼容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自己的建议。‎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今之叔孙通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惧,顿首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 ‎,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世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帝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曰,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B.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共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C.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D.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顿首是古代一种礼节,以头叩地而拜,也常用于书信表奏,表示恭敬。‎ B. 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文中窦氏家族在汉朝和后魏都贵为外戚。‎ C. 凤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文中代指后宫,与“归去凤池夸”中的意思相同。‎ D. 关东在古代说法不一,通常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近现代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窦威偏好文史,通晓礼仪。他喜爱文史,被讥为“书痴”,著有文集十卷;他参与制定朝廷典制,被称为“今之叔孙通”。‎ B. 窦威行事执着,坚守原则。虽然个人做法受到兄长们质疑,但他却笑而不答;杨秀征召他,他因杨秀常不讲礼仪称病归田。‎ C. 窦威位高权重,深受宠信。他贵为皇亲国戚,官至内史令;博学多识,奏事时仪态大方,多引古事,高祖常与其促膝而谈。‎ D. 窦威为官谨慎。因外戚身份,他小心为官;在他患病时,高祖亲临探视,去世后,高祖让太子及百官前去送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 ‎(2)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答案】10. C 11. C 12. B ‎ ‎13. (1)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他的学问更加广博。‎ ‎(2)窦威几经升迁至内史舍人,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改任为考功郎中,后来因事获罪免职,返回京城。‎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草创”,开始创建,开始进行,修饰“军旅”,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多”修饰“识”,“多”修饰“参与”,排除D项。句意:当时军队刚刚建立,五礼(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被荒疏废弃。窦威博学多识,熟悉很多以往的礼仪,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禅让继位的文书他也大多参与起草。故选C。‎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文中代指后宫”错误。结合“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分析,臣又攀附成为外戚,忝列朝廷,自认为是滥竽充数,早晚都很谨慎害怕。“凤池”,这里代指朝廷。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不讲礼仪”错。结合“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分析,“行事多不法”是指“做事不遵守法纪”。故选B。‎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迁”,升迁;“而”,连词,表转折;“固守”,坚守,主观固执地遵循;“其”,代词,他的;“广”,广博。(2)“累迁”,几经升迁,多次升迁,连续升迁;“以”,介词,因为;“数”,多次;“忤”,违背;“坐事”,因事获罪;“归”,返回。‎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是太穆皇后的堂兄。父亲窦炽,是隋朝的太傅。窦威家世代都是功臣显贵,几位兄弟都崇尚武艺,而窦威专心研习文史,意志专一,自我坚守。兄长们都嘲笑他,称他是“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主持科举,窦威在考试中考中甲科,被授予秘书郎的官职。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他的学问更加广博。当时各位兄长都因军功官运通达显贵,交往结识豪门权贵,家中宾客很多,但窦威仍是职掌闲散事务。各位兄长又对窦威说:“过去孔子积累学问成了圣人,仍然生活窘迫,在当时漂泊失意到那样的地步,你效仿这种做法,又想追求什么呢?功名地位不显达,原本也应该是这样了。”窦威笑笑没有回答。过了很久,蜀王杨秀征召他担任记宣一职,因为杨秀做事大多不遵守法律,窦威自称有病返回乡里。等到杨秀被废放逐后,他幕府中的官员大多获罪,只有窦威因为有先见之明而得到保全。大业四年,窦威多次升迁至内史舍人,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改任为考功郎中,后来因事获罪免职,返回京城。高祖进入关中,征召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一职。‎ 当时军队刚刚建立,五礼(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被荒疏废弃。窦威博学多识,熟悉很多以往的礼仪,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禅让继位的文书他也大多参与起草。高祖常对裴寂说:“窦威就是如今的叔孙通啊。”武德元年,窦威被任命为内史令。窦威奏议时仪态文雅大方,多引用古事进行说明,高祖非常亲近器重他,有时将窦威领到卧室,常常与他促膝而谈。又曾经对他说:“过去周朝(北周)有八柱国的显贵官位,我和您的家人都担任过这一官职,现在我已是天子,您是内吏令,我们本源是相同的,只是衍生出来的末流不同,竟这样不平等了。”窦威害怕,叩头拜谢说;“臣的家庭以前在汉朝时做过两次外戚,到了后魏,三次成为外戚,陛下您成为了皇上,我家又出了皇后。臣又攀附成为外戚,忝列朝廷,自认为是滥竽充数,早晚都很谨慎害怕。”高祖笑着说;“近来见关东人和崔氏、卢氏结亲,还自我夸耀,您家世世代代是帝王的亲戚,不也很高贵吗!”等到窦威卧病时,高祖亲自前去探望。不久,窦威去世,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留下遗言让家人简单安葬他,谥号是靖,赠同州刺史,追封为延安郡公。下葬那天,高祖下诏让太子及百官一起前去为他送葬。留有文集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注】面。扣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以作画。‎ ‎14. 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三句使用比喻手法写春日的西湖,赞美了西湖的一步一景、风光如画。‎ B. “逋仙”是林逋,“坡仙”指苏东坡,作者将两人称为“仙”,表现了对二人的崇拜。‎ C. “扣逋仙,访坡仙”写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西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D. 该曲表达了作者贪恋西湖美景,不想返回却又担心天晚、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 ‎15. 请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曲中“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尾联的异同。‎ ‎【答案】14. D 15. 同:都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尽情畅游、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异: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却不愿划船返回,还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畅快和兴奋;唐诗直抒胸臆,“最爱”“行不足”绿杨阴下的白沙堤,直接表达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却又担心天晚、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错误,从曲中来看,“管甚月明归路远”中的“管甚”的意思是“不管”,“管甚月明归路远”说的是不管天色已晚、归途尚远也要游遍西湖。‎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曲中‘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尾联的异同”,这是比较鉴赏题。从题干来看,比较鉴赏的点是“情感”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且要求比较“异同”,说明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先看《山坡羊》,“船,休放转;杯,休放浅”,意思是“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杯可不要停着”,两个“休”字流露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同时表达想要尽情游赏的心情,从抒情方式来看,句中没有直接涉及情感的词,借助“船休放转”和“杯休放浅”来侧面烘托心情的兴奋,这是属于间接抒情。再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意思是“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尾联写到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诗人以“最爱”表明自己对湖东白沙提的态度,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这是直抒胸臆。考生从情感和抒情方式这两个角度答题即可。‎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是一首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其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对比突出了梁柱上的钉头之多,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奢靡浪费。‎ ‎【答案】 (1). 锦瑟无端五十弦 (2). 一弦一柱思华年 (3). 水击三千里 (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 钉头磷磷 (6). 多于在庾之粟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锦瑟、弦 、华年(2)抟、者(3)磷磷、庾、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梭罗的探索首先从“生命之必需”入手,他认为这种“生命需要”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食物、住所、衣物和燃料, ,是为了“保持机体热量”。然而,他通过试验发现,“一年只需要三四十天的劳作便足以供养自己”。实际情况是,人类的生活,从群体到个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变更为这一“需要”的奴隶!‎ 这种“保持机体热量”的“需要”直接表现为营谋生活,而间接表现为追求金钱,因此,人为了这种“需要”,就被金钱挟持了,通过这一分析,( )。他断言,“要满足灵魂的需求,金钱没有用武之地”。‎ ‎《瓦尔登湖》便是对这种“生命需要”的衍生物的解构,他解构出一幅 臣服于“生命需要”而 的“生活”图景,解构出林林总总被视为圭臬和指南,然而 的生活意识,解构出攘攘熙熙的各色人等……然而这一切,都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加以对照,正如《瓦尔登湖》首版的前言所示,他这一番努力用意在于:“像居于栖木的报晓晨鸡,昂奋傲然地做自我道白,冀以唤醒我的邻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归根结底 芸芸众生 疲于奔命 荒谬绝伦 B. 总而言之 等闲之辈 乐此不疲 荒诞不经 C. 归根结底 等闲之辈 乐此不疲 荒谬绝伦 D. 总而言之 芸芸众生 疲于奔命 荒诞不经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类的生活,从群体到个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蜕变为这一“需要”的奴隶!‎ B. 人类的生活,从个体到群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变更为这“需要”的奴隶!‎ C. 人类的生活,从群体到个体,都围绕这一“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嬗变为这“需要”的奴隶!‎ D. 人类的生活,从个体到群体,都围绕这—“需要”展开,都服务于这一需要,人彻底蜕变为这“需要”的奴隶!‎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梭罗实现了对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瓦解,颠覆了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 B. 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被梭罗瓦解,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被梭罗颠覆。‎ C. 梭罗颠覆了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实现了对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瓦解。‎ D. 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被梭罗颠覆,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被梭罗瓦解。‎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总而言之:是总地说起来。结合“他认为这种……所、衣物和燃料”“是为了‘保持机体热量’”分析,此处表示总结原因,即从根本上说的意思,选用“归根结底”。芸芸众生: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生命。也特指世间众多的普通人,是泛指总括。等闲之辈:无足轻重的寻常人,是特指部分。作为“臣服于‘生命需要’”的主语,选用泛指总括的成语“芸芸众生”。疲于奔命:原指因奉命奔走而弄得精疲力尽。现在也形容忙于奔走应付而搞得非常疲劳。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是褒义词。照应上文“营谋生活,而间接表现为追求金钱”选用“疲于奔命”。荒谬绝伦:形容可笑,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荒诞不经:意思是少有的,典籍中也没有的(事)形容不合常理。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生活图景,解构出林林总总被视为圭臬和指南”“圭臬和指南”本事褒义词准则典范导向之意,但下文“然而”一转,就应该填“荒谬绝伦”以形成鲜明对比。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不合逻辑,应该是先“个体”,然后是“群体”,改为“从个体到群体”,排除A项、C项;搭配不当,“变更”,改变、更动,与“奴隶”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蜕变”,排除B项。故选D。‎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人为了这种‘需要’,就被金钱挟持了,通过这一分析”分析,应该先讲“拜金主义”被颠覆,排除A项、B项。“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被颠覆”,然后才是实现“对萨伊、斯密等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瓦解”,主语都是“梭罗”,但两者不是并列关系,排除D项。故选C。‎ ‎20.下面是某超市的公开道歉信,其中有五个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顾客:‎ 由于供货商的产品管理发生了严重的问题,贵超市‎3月8日售出的一部分鸡肉是不新鲜的。对于当天在超市购买了鸡肉的顾客,我们表示由衷的歉意。现超市决定按当日购买数量向这部分顾客惠赠新鲜鸡肉,请收下就行。请保持电话畅通以方便工作人员垂询。超市也会派相关人员走访附近部分顾客,请在家恭候。‎ 永和超市 ‎2019年3月9日 ‎【答案】①“贵”改为“本”;②“惠赠”改为“赠送”或“敬赠”;③“收下就行”改为“务必收下”;④“垂询”改为“联系”;⑤“恭候”改为“等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本题中,第一处“贵超市”中的“贵”是比较客气的称谓,一般称呼别人,在这称呼自己的话用“我”更合适;第二处“惠赠”是敬辞,一般形容对方给予财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该改为“赠送”或“敬赠”;第三处“收下就行”不够有诚意,可以改为“务必收下”;第四处“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一般指上级对下级地询问。此处指向本超市的工作人员询问不合语境,应该改为“联系”;第五处“恭候”是敬辞,指恭敬地等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等候”。‎ ‎【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21.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民办和公办幼儿园两者的变化趋势及比较情况。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50字。‎ ‎2011-2018年民办和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比(单位:%)‎ ‎【答案】示例: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少于民办幼儿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找出图表中有代表性特征的数字,比较突出的、引人注意的板块;其次,要注意题干中的明确要求。概括图表时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需把最典型的特征反映出来即可。本题要求 “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民办和公办幼儿园两者的变化趋势及比较情况”。首先观察民办幼儿园的变化趋势,2011年——2018年对应的数字分别为“69.2、68.7、67.2、66.4、65.4、64.3、62.9、‎61.5”‎,由此可总结出“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接着分析公办幼儿园的变化趋势,2011年——2018年对应的数字分别为“30.8、31.3、32.8、33.6、34.6、35.7、37.1、‎38.5”‎,由此可总结出“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再看二者的对比,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数量。最后用转折连词“但”连接两个内容即可。此类题作答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本题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50字”。‎ ‎【点睛】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四个方面:1、注重整体阅读(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2、重视数据变化(横向角度、纵向角度)3、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的“注”或图表题目等);4、把握考题要求(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字数要求),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词语的选用。‎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形式多样。有人认为生活需要仪式感,也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 上面的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生活需要仪式感 ‎“仪式”是什么?   “这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它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是某一刻不同于其他时刻。”这是经典电影《小王子》里面的对话。已经不记得自己不断重复这样的日子有多久了,想要改变,仪式感,或许就是逼着你将生活的假象生生的撕开一个口子,逼着自己,珍惜那来自内心的光亮。于是,你开始为细小的每一处感动留心,让每一丝满足被持续放大,开始热爱生活。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是为了让你觉得,你是在生活,而不是只是生存。它让平淡无奇的岁月增添了几分色彩与浪漫,更是让这一天与其它日子不同,这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 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这不是矫情,而是对生活充满热爱,激情,增加一些情趣。网络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而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平静。生命中一些特别的瞬间一旦错过了,就不会有美好的回忆。‎ 从小到大,我们都会经历很多仪式。一开始的“百日”“周岁”每年生日,毕业典礼,春节,端午,纪念日等等。很多人可能会说,生活已经够累了,还费尽心思搞这些玩意干什么?有意思吗?还浪费钱和浪费时间。其实,不是生活没意思,是你没意思而已。活着并不是只为了生存才活着,即使生活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我们还是可以给自己准备点小惊喜,给枯燥乏味的生活增加点色彩。‎ 生活需要仪式感,那代表着幸福。在我家,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拍全家福,以前小不懂事,就问爸妈是为什么,他们的回答是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啊,因为想留住我们大家的美好回忆啊。”那时候也是一知半解,长大后才明白,那不就是一种平淡却美好的幸福感吗?‎ 生活需要仪式感,那代表着一种追求。忙忙碌碌的生活里,你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有足够的能力在各种特殊日子给家人,朋友或者同事特别的惊喜吗?父母生日的陪伴,爱人之间的亲吻,朋友之间经常小聚,这些都是仪式感,都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追求,把普通单调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度过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仪式感,会让你享受美好的一切,也可以坦然面对一切不如意。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找到继续前进的力量,找到努力拼搏的勇气。‎ 我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是一篇现实性很强的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主要是结合材料的理解,对材料进行精准的审题和立意。材料先由法国童话《小王子》写起,提出“仪式感”这一概念,然后提出了两种看似不同的观点,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事实上,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材料中“仪式感”反复出现,这就是要写作的关键词,结合命题者的情感导向,“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形式多样”,本题要求写成议论文,考生应联系生活中经历过的重要仪式,结合现实来写。 立意:‎ 根据以上对仪式感的理解,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 认真对待生活;重视平凡事情的仪式感; 仪式感体现了感恩、敬畏、责任; 仪式感是尊重生活、热爱生活; 仪式感是端正生活的态度、是摆脱懒惰慵懒的心态。‎ 素材:‎ ‎1.几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仪式。出生后会过“百日”、“抓周”,一年中有春节、端午、中秋,恋爱后要过情人节,结婚时会闹洞房,人过世了还有追悼仪式……传统礼节中,还有很多尊老爱幼的细节仪式。这些“仪式感”给我们的心里装进了感恩、敬畏和责任,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庄严感和精神的安慰。‎ ‎2.平常生活中的“仪式感”也会给我们带来愉悦。表现家庭生活中,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可以是情人节时,精心为爱人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平常的小事带点“仪式感”去做,便充满了精致的情怀,并且可以对抗我们的消极情绪,诸如散乱、无序、慵懒、沮丧……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家庭长大的小孩,未来一定是充满幸福感的。‎ ‎3. 虽然有一句话叫平平淡淡才是真,但生活中也需要一些调味品,不能每天千篇一律。再美味的佳肴日日吃月月吃,没有更替,也会让人味如嚼蜡。‎ ‎4. 出门前给爱人一个亲吻,每周为自己做一桌丰盛大餐,帮同事庆祝一次生日,陪父母参观一次升旗仪式,定期给朋友打个问候电话……生活中的仪式感,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渐渐忽视、淡忘了。‎ 仪式感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对此怀有敬畏心理。无聊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态,你总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让自己度过无趣的日子。‎ 你既可以享受美好的一切,也可以坦然面对糟糕的一切。你得意时不会忘形,失意时也不会潦倒。你知道,无论境况如何,生活都必须庄重。仪式感,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行文结构:‎ ‎1.先拟一个观点明确的题目,如本题“生活需要仪式感”。‎ ‎2.先提出“‘仪式’是什么?”,然后引述材料,提出“仪式感”这一概念,亮明自己的观点“生活需要仪式感”。‎ ‎3.主体部分分析原因,“为什么生活需要仪式感?”并列举生活中的例子阐述“仪式感”的必要性,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这不矫情,而是对生活充满热爱,激情,增加一些情趣。‎ 二、生活需要仪式感,那代表着幸福。‎ 三、生活需要仪式感,那代表着一种追求。‎ ‎4.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仪式感”的价值和意义,照应标题与开头。‎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