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高考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高考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

高一必修一语文复习 1  字音 2002 年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盐 碱    箴 言   呼 喊    减 员增效    感 激涕零 B . 阐 述   弹 药    禅 让   肆无忌 惮    殚 精竭虑 C .束 缚    薄 荷   簿 册   赤 膊 上阵    博 大精深 D . 滇 池    嗔 怒    缜 密   精卫 填 海   谨小 慎 微 分析: 命题意图:“ 读音读半边 ”现已成为造成汉字字音误读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形声字辨识 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 解题: D 组中“ 滇池 ” ( diān ) ,“ 嗔怒 ” ( chēn ) ;“ 缜密 ” ( zhěn ) ,“ 精卫填海 ” ( tián ) ,“ 谨小慎微 ”( shèn ) 。 A 组中“ 盐碱 ”的“ 碱 ”和“ 减员增效 ”的“ 减 ”; B 组中“ 弹药 ”的“ 弹 ”和“ 肆无忌惮 ”的“ 惮 ”; B 组有一个字音的差别是声调不同,即“ 殚精竭虑 ”的“ 殚 ” ( dān ) ,与“肆无忌 惮 ”的“惮” ( dàn ) 。 C 组中“ 赤膊上阵 ”的“ 膊 ”和“ 博大精深 ”的“ 博 ”。 D 2003 年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宦 官 豢 养   盥 洗 患 得患失 风云变 幻 B 、 莅 临 乖 戾  官 吏 呕心 沥 血 不寒而 栗 C 、 翌 日 对 弈 肄 业 苦心孤 诣 雄关险 隘 D 、 羡 慕 汗 腺 霰 弹 谄 媚阿谀 借花 献 佛 命题意图: 异形同音汉字 的误读同样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 其中“莅 ( 临 )” 、“ ( 乖 ) 戾”、“ ( 官 ) 吏”“呕心(沥)血”和“不寒而(栗)”的读音都是 lì 。 A 组中的“ 盥 ( guàn ) 洗’’,不读作 huàn ; C 组中的“雄关险 隘 ( ài )’’ , 不读 作 yì ; D 组中的“ 谄 ( chǎn ) 媚阿谀’’, 不读 作 xiàn 。 B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璀璨(c à n)  憧(ch ō ng)憬  饮鸩 ( zh è n ) 止渴 B .凝(n í ng)固  分泌(b ì ) 孜( zī )孜不倦 C .蹊(q ī )跷 省(x ǐ ng)悟  穷形尽相(xi à ng) D .端倪(n í )  宝藏(z à ng)  未雨绸缪(m ó u) “ 分泌”的“泌”应读 mì ,不读 bì 。这是个多音字,河南省有个县叫“泌阳”,就读作 Bì   Yáng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差 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B 、解 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C 、塞 sè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D 、提 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二、复习范围:语文课本中注了音的字词及练习( 《 能力培测 》 )中出现过的字词 字音题要落实三个内容: 形近字 的读音; 多音字 的读音;生活中常 误读字 的读音。 一、复习建议: A B 2 、 字形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 B .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 C .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D .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 分析:其中“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因为“随声附和”是“跟着人家的意思,依从应和”的意思,其中的“和”是“唱和”的“和”,与同组的“符合”的意思不同,所以把“附和”写成“附合”不但意思不对,事实上也根本没有这样一个词语。 B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 .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 .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 .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分析: A 其中各个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但有一定干扰的是“ 部署 ”容 易误写成“步署”,“ 备受青睐 ”容易误写成“倍受青眯”,“ 恰如其分 ”容易误写成“恰如其份”,“ 可望而不可即 ”当然是正确的写法,不过现在也有另一种较常见的写法是“可望而不可及” (《 现代汉语词典 》:“ ‘ 即’也作及” ) ,所以“即”反而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 C 组“ 冒天下之大不违 ”中的“违”应写作“ 韪 ”; D 组中“ 通谍 ”正确的写法是“ 通牒 ”; B 组“ 伶牙利齿 ”,正确的和规范的写法应该是“ 伶牙俐齿 ”,虽然有个别词典可能也收有“灵牙利齿”或“伶牙利齿” ( 作为并存的写法 ) ,但是根据权威和规范的现代汉语字典和词典 ( 如 《 现代汉语词典 》) 都规定连用或同时出现时应写作“伶俐”,而且也都 没有“灵牙利齿”或“伶牙利齿 ”的写法。 A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    B .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吹灰之力    c .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    D .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 【 答案 】B 【 解析 】A 项“闻过饰非”应为“文过饰非”, C 项“挺而走险”应为“铤而走险”, D 项“强驽之末”的“驽” 应为“弩”。 一、复习建议: 1 、懂得一些“ 六书 ”知识,增加鉴别错别字的能力。 2 、 做题 可提高鉴别错别字的能力。 3 、要特别注意 因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误用的字。 4 、 注意 积累,学一个记一个。 5 、 培养 根据字意推测字形 的能力 。 二、辨析别字的方法 1 、因“音”辨字:有些字字形相近,但读音不同,我们只要读准字音,就不难发现别字。例如: 全家迁徙 ( 徒 )   偃 ( 揠 ) 旗息鼓  揠 ( 偃 ) 苗助长  戊 ( 戍 ) 戌政变   雨声淅 ( 浙 ) 沥  堕 ( 坠 ) 落腐化  刚愎 ( 腹 ) 自用  万事亨 ( 享 ) 通   打躬作揖 ( 辑 )   玷 ( 沾 ) 污清白  歃 ( 插 ) 血为盟  赡 ( 瞻 ) 养父母   草菅 ( 管 ) 人命  火中取栗 ( 粟 )   狙 ( 阻 ) 击敌人  如火如荼 ( 茶 )    杳 ( 沓 ) 无音信  缄 ( 箴 ) 口不言  鬼鬼祟祟 ( 崇 )   大学肄 ( 肆 ) 业   肆 ( 肄 ) 无忌惮  签字盖戳 ( 戮 )   戳 ( 戮 ) 穿阴谋  戮 ( 戳 ) 力同心   辰巳 ( 己 ) 午未  恬 ( 括 ) 不知耻  向隅 ( 偶 ) 而泣  惴惴 ( 揣 ) 不安   稗 ( 裨 ) 官野史  纵横捭 ( 俾 ) 阖  大有裨 ( 稗 ) 益  病入膏肓 ( 盲 )    针灸 ( 炙 ) 疗法  计划缜 ( 慎 ) 密  缀 ( 掇 ) 句成文  此系赝 ( 膺 ) 品   2 、因“义”辨字:有些字字音相同或相近,导致误用。我们可以根据字义来发现别字。例如: 惨 ( 残 ) 无人道  残 ( 惨 ) 酷无情  披星戴 ( 带 ) 月  以逸待 ( 代 ) 劳  卑躬 ( 恭 ) 屈膝  英雄辈 ( 倍 ) 出  一筹 ( 愁 ) 莫展  川 ( 穿 ) 流不息  浪费 ( 废 ) 金钱  绝 ( 决 ) 对服从  侯 ( 候 ) 门如海  却 ( 缺 ) 之不恭  陈词滥 ( 烂 ) 调  无耻谰 ( 滥 ) 言  遮天蔽 ( 避 ) 日  缄 ( 箴 ) 口不言  一劳永逸 ( 易 )   直截 ( 接 ) 了当  蜕 ( 退 ) 化变质  元 ( 原 ) 气大伤   改弦易张 ( 章 )   步人正轨 ( 规 )   行踪诡 ( 鬼 ) 秘  阴谋诡 ( 鬼 ) 计  尚待商榷 ( 确 )   刻 ( 克 ) 苦耐劳  迫不及 ( 急 ) 待  稍 ( 少 ) 纵即逝  貌合 ( 和 ) 神离  兢兢 ( 竞 ) 业业  一切就绪 ( 序 )   随声附和 ( 合 )   和 ( 合 ) 盘托出  歪风邪 ( 斜 ) 气  挑拨是 ( 事 ) 非  书写潦 ( 了 ) 草  枉 ( 妄 ) 费心机  手头宽裕 ( 余 )   出奇制 ( 致 ) 胜  铤 ( 挺 ) 而走险   气喘吁吁 ( 嘘 )   真知灼 ( 卓 ) 见  利 ( 厉 ) 害得失  入不敷 ( 付 ) 出  怨天尤 ( 由 ) 人  奋 ( 愤 ) 发图强  唉 ( 哀 ) 声叹气  向 ( 想 ) 往光明  认识肤 ( 浮 ) 浅  扬长 ( 常 ) 而去  稍事耽 ( 担 ) 搁  清澈 ( 彻 ) 见底  贡 ( 供 ) 献巨大  称 ( 趁 ) 心如意  墨守成 ( 陈 ) 规  并行不悖 ( 背 )   三番 ( 翻 ) 两次  翻 ( 反 ) 云覆雨  宽宏 ( 洪 ) 大量  声音洪 ( 宏 ) 亮 哄 ( 轰 ) 堂大笑  卑躬屈 ( 曲 ) 膝  惨绝人寰 ( 环 )   漫 ( 满 ) 山遍野  富丽堂皇 ( 黄 )   张皇 ( 慌 ) 失措  观摩 ( 磨 ) 教学  碑帖临摹 ( 摩 )   礼尚 ( 上 ) 往来  不计 ( 记 ) 其数  招摇撞 ( 装 ) 骗  艰 ( 坚 ) 难困苦  大多雷 ( 类 ) 同  披 ( 批 ) 沙拣金  动辄 ( 则 ) 得咎  变本加厉 ( 利 )   贻 ( 遗 ) 笑大方 事过境 ( 景 ) 迁  星罗棋 ( 旗 ) 布  湮 ( 淹 ) 没不闻 毛骨悚 ( 耸 ) 然  乔 ( 巧 ) 装打扮  浏 ( 流 ) 览一遍  蹚 ( 淌 ) 水过去  化学反应 ( 映 )   反映 ( 应 ) 意见        3 、因“形”辨字:有些字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由此导致的别字最难辨认。我们可以运用“六书”知识,通过辨别形旁来识别。例如: 和蔼 ( 霭 ) 可亲  出类拔萃 ( 粹 )   鞠躬尽瘁 ( 粹 )   运筹帷幄 ( 握 )    殚 ( 惮 ) 精竭虑  天崩地坼 ( 折 )   中流砥 ( 抵 ) 柱  一张一弛 ( 驰 )    民生凋敝 ( 蔽 )   举行宴 ( 晏 ) 会  欢度 ( 渡 ) 春节  明辨 ( 辩 ) 是非   赤膊 ( 博 ) 上阵  鼓噪 ( 躁 ) 而进  精神涣 ( 焕 ) 散  脉络 ( 胳 ) 分明   无礼谩 ( 漫 ) 骂  风靡 ( 糜 ) 一时  望风披靡 ( 糜 )   心灰 ( 恢 ) 意懒   漠 ( 莫 ) 不关心  矫揉 ( 柔 ) 造作  风雨如晦 ( 诲 )   脍 ( 烩 ) 炙人口   墨 ( 默 ) 守成规  金瓯 ( 殴 ) 无缺  功亏一篑 ( 匮 )   既 ( 即 ) 然如此   味同嚼蜡 ( 腊 )   呕 ( 沤 ) 心沥血  蓬 ( 篷 ) 荜生辉  梳妆 ( 装 ) 打扮   痴心妄 ( 忘 ) 想  敷衍 ( 演 ) 塞责  瑕 ( 暇 ) 瑜互见  声闻遐 ( 暇 ) 迩   安 ( 按 ) 装安排  黯 ( 暗 ) 然销魂  相形见绌 ( 拙 )   断壁颓垣 ( 桓 )    咄咄 ( 拙 ) 逼人  辩 ( 辨 ) 证法   飞扬跋 ( 拔 ) 扈  虎视眈眈 ( 耽 )    销赃 ( 脏 ) 灭迹  庸庸碌碌 ( 录 )   工程竣 ( 峻 ) 工  怙恶不悛 ( 俊 )    不卑不亢 ( 抗 )   恶意诅 ( 咀 ) 咒  苦心孤诣 ( 旨 )   言谈诙 ( 恢 ) 谐   孺 ( 儒 ) 子可教  耳濡 ( 儒 ) 目染  含辛茹 ( 如 ) 苦  不可思议 ( 义 )    杯盘狼藉 ( 籍 )   可做蓝 ( 篮 ) 本  篮 ( 蓝 ) 球健将  纰 ( 批 ) 漏百出   自暴 ( 曝 ) 自弃  厉 ( 励 ) 行节约  劳动锻炼 ( 练 )   即 ( 既 ) 使如此   一枕黄粱 ( 梁 )   感情融洽 ( 恰 )   赳赳 ( 纠 ) 武夫  恰 ( 洽 ) 如其分   寥寥 ( 廖 ) 无儿  前倨 ( 踞 ) 后恭  龙盘虎踞 ( 据 )   提纲挈 ( 携 ) 领   顷 ( 倾 ) 刻之间  列出提 ( 题 ) 纲  面面俱 ( 具 ) 到  编纂 ( 篡 ) 字典   罄 ( 磐 ) 竹难书  不屑 ( 宵 ) 一顾  睡眼惺 ( 醒 ) 松  绿树成荫 ( 阴 )    一望无垠 ( 银 )   敲诈 ( 榨 ) 勒索  举世震 ( 振 ) 惊  栩栩 ( 诩 ) 如生   3 、正确使用词语 —— 实词 1 、( 2001 年全国)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 .庄重 演练 引导 B .郑重 演示 引导  C .庄重 演示 导致 D .郑重 演练 导致  分析: 考察的是异音近义词。 庄重, 指人的言语、举止不轻浮; 郑重: 指严肃认真。 演练, 侧重于操练; 而 演示, 侧重于显示使人认识。 引导, 侧重于指引和导向,有方向有目标; 而 导致, 侧重于引起不好的结果。 D 2 、( 2003 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________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________ ,在 2008 年前将每年增加 800 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________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________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 .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 .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 .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 .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评析: 既考实词,又考虚词。实词考察的是异音近义词。虚词考察的易混关联词。 莅临, 指上级到下层,是敬词。 规划, 指更长远更全面的发展计划。 不是 …… 而是 …… , 表示平列; 不仅是 …… 而且是 …… , 表示递进。 C 4 、( 2004 年全国)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______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________ 。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_______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 .终止        蜕化       难免 B .中止       退化     难免 C .中止        蜕化       不免 D .终止       退化      不免 5 、事情、事件 、事故 “ 事情 ”泛指一切活动和所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最大; “ 事件 ”指已 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围比较小; “ 事故 ”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的事情,范围最小。、 6 、“损坏” 与“毁坏” “ 损坏 ”指程度较轻的破坏损失; “ 毁坏 ”指性质较严重的破坏 评析 :两个虚词的词义不同。 不免 ,是免不了。难免, 是避免不了 。 D ( 辨别词义方法之一:比较范围大小) ( 辨别词义方法之一:比较词义轻重) “ 领会” 和“ 领略 ”,都有理解、认识、体会的情况。但前者着重指理性上的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事物,而后者可指情感上的体验与欣赏,也可与“风光”“风味”连用。 8 、“维持”与“保持” “ 维持 ”与“秩序”“生活”“状态”等词搭配, “ 保持 ”则与“水土”“记录”“清洁”“ 联系”等词搭配。 9 、“诞生 ”与“诞辰” 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 10 、“成果”“结果”“后果” 7 、“领会”和“领略” ( 辨别词义方法之一:比较搭配对象) ( 辨别词义方法之一:比较词性) ( 辨别词义方法之一:比较感情色彩) 11 、“生日 ”与“诞辰” ( 辨别词义方法之一:比较语体色彩) 4 、正确使用词语 —— 虚词 1 、( 2002 年全国)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 )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 2 )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 3 )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 、 一再 多少 往往 B 、再三 多少 常常 C 、一再 稍微 常常 D 、再三 稍微 往往 评析 :一再,再三,都有“一次又一次”之义,前者用于动词前, 突出动作、行为的反复性 ,如“一再表态”;“ 再三 ”表态度恳切,思考周密,如“再三挽留”。 稍微, 是副词,表示程度不深或数量不多; 多少, 是疑问代词,表数量不定。 往往, 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发生; 常常, 表示不止一次,且时间短,频率高。 C 5 、正确使用词语 ——— 成语 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 : 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正确使用熟语,要求我们做到 :① 准确理解词义 ;② 分辨近义成语用法 ;③ 分清褒贬色彩 ;④ 使用得体。 1 .成语的特点 ①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 音、形、义 也是相当固定的。 【 例 】“ 心广体 胖 ”的“ 胖 ”,只能 读 pán ,而不能读 pàng ,因为它是 安泰舒适 的意思; “ 自怨自 艾 ”的“ 艾 ”只能 读 yì ,而不能读 ài ,因为它是 治理、惩治 的意思。 又如“ 闻鸡起 舞 ”的“ 舞 ”只能指 舞剑 ,而不是指跳舞; “ 不 名 一文 ”的“ 名 ”只能是 占有 的意思。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② 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 【 例 】“ 文不加点 ”,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绝不是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 七步之才 ” 指很有才华 ,绝不是才华很低; “ 江郎才尽 ”, 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 ,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 “ 豆蔻年华 ” 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 ,而不能形容其他人; “ 学富五车 ”,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 “ 汗牛充栋 ”只是 形容书籍多, 而不表明学问大; “ 美轮美奂 ”, 形容高大华美,一般多用于称赞房屋 。 ③ 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 例 】“ 无微不至 ”是 褒义 的, “ 无所不为 ”是 贬义 的; “ 东山再起 ”是 中性 的, “ 死灰复燃 ”是 贬义 的。 “ 杀一儆百 ”是 书面语体 的, “ 杀鸡吓猴 ”是 口头语体 的。 2 .成语的结构 如前所说,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 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谓、偏正、连动、兼语 等: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 【 例 】“ 纷至沓来 ”是“纷至”与“沓来”的 并列 ,“至”与“来”的意思相近,“沓”与“纷”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将“沓”写成“踏”。 “ 待人接物 ”是“待人”与“接物”的 并列 ,“物”就是指人,因而这个成语是 指与人相处 ,而不是其他意思。 又如“ 言简意赅 ”是“言简”和“意赅”的 并列 ,“言”和“意”相对,“赅”的意思也与“简”相对,指全、完备。 3 、命题的角度 高考命题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选项。 ( 1 )不合语境 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这就必须与所在的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犯不合语境的毛病。 如 :“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 ” “ 相濡以沫 ” 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 ,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气氛,与语境不相吻合。 ( 2 )搞错对象 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如 :“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 “ 车水马龙 ” 是说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 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这个对象不合。 ( 3 )望文生义 如惯用语的意义都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意义,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如“ 泼冷水 ”就不是说“把冷水泼出去”, 而是指“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 ”。再如“ 差强人意 ”、“ 不刊之论 ”、“ 首当其冲 ”、“ 望其项背 ”、“ 不足为训 ”、“ 文不加点 ”等都可能因望文生义而误。 ( 4 )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 如 :“ 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 。” “ 另辟蹊径 ” 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 ( 5 )不辨褒贬 成语也有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 如 :“ 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的心中甚感迷惘与失望。 ” “ 如雷贯耳 ” 是褒义词,只能形容名声大 ,不能形容腐败 ( 6 )重复累赘 主要表现在,成语的部分意思与句中的某个词意义重复,造成成分赘余。 如 :“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 “居室”与“蓬荜”意义重复累赘,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 。 例 4 ( 2002 年高考全国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面对 光怪陆离 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 雨后春笋 般地冒出来了。 D 、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 有口皆碑 。 C 、加入世贸组织 (WTO) 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 偃旗息鼓 ,没有大大动作。 A 复习建议: 复习时应注意 教材 中出现过的熟语, 报刊 上经常出现过的熟语和 练习 中出现过的熟语, 立足教材,留心课外,广泛积累。 【 解析正确选项为 A 项 A 中“ 光怪陆离 ”的意思是“ 光彩奇异,色泽繁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 ”。 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 ,联系下文看,本句中“现代观念”主要指关于“西方艺术”的观念,其中既可能有精华,也可能包含糟粕,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 B 句中“ 雨后春笋 ( 般地 )” 意思是“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 。用于形容“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不合感情色彩。 C 句中“ 有口皆碑 ”。 碑 : 纪功碑 。“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达不到“建碑”来“歌功颂德”的程度,况且这件事情尚未实现,也不是已经被普遍肯定的事情,所以就不能用“有口皆碑”。可改用“ 有目共睹 ”。 D 句“ 偃旗息鼓 ”意思是“ 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 ”,句中“几家汽车大厂”还没有开始价格变化的“动作”,也就谈不上“停止行动”了。可改为“ 按兵不动 ”。 6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一 . 问号使用错误: 1.    他很诧异地说:“怎么不动笔 ? 你不会做?” 问号是句末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的倒装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句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2.    在黑色的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呢 ? 还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呢?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选择问句的复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3.    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 . 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 . 生命 . 幸福 . 欢乐植根在什么地方 ? 虽然含有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但从整个句子来看不是疑问句的,句末不能用问号。 二 . 叹号使用的错误: 1.“ 啊 ! 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时,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2. 鼓动吧 ! 风。咆哮吧 ! 雷。闪耀吧 ! 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3. 啊 ! 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时,只在末尾用叹号。 三 . 顿号使用的错误: 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 . 摆龙身,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 、 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语中间不用顿号。 2.    小岗村在里屋架峰六 、 七里的地方。 3.    我任教高三年级十一 二班的时候,他是十一班的学习委员。 相邻的两个数字间要用顿号(例三)。 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例二), 4.    过去、现在、未来 、 上下、左右 、 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 . 互相影响 . 互相制约的。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要用逗号。 5.    一些外省市的小型水泥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 、 运输成本高 、 安全性能差而逐渐被淘汰。 并列短语间停顿较大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四 . 分号使用的错误: 1.    从一般意义上说,知识创造主要通过两条途经进行:一是教育 ; 而是研究。 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的虽是并列分句,但是句子中间再无较小的语音停顿,这种情况下还是用逗号。 2.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 ; 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有的句子前后句子虽是并列关系,但它只是更小程度上的并列,也不能用分号。 五 . 冒号使用的错误: 1.    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象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 : 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带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2.    西湖博览会上,本市企业界的三大杰出人物 : 宗亲厚 . 鲁冠球 . 何云东在一起谈笑风生。 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某某说”用在句中时后面不能用冒号,转述的文字不能用冒号。 六 . 引号使用的错误: 1.    经济学家有句格言:“知识是生产力中最有力的发动机” 。 使用引号时,若是完整地引用原话,而引文又独立使用,则引号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 2.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的名句。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除外) 3.    据克鲁普列卡亚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其确切的。” 引用的话作为句子的一部分,不管句子多长,句末点号应写在引号外,不能写在引号里面。 七 . 括号使用的错误: 1.    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 。 )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句内括号句末不能用点号。 2.    果戈里的 《 巡按使 》 ,使演员直接对看客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话删去了) 。 句外括号起补充注释全句的作用,句外括号应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